精准医学研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9440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准医学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精准医学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精准医学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精准医学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精准医学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精准医学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精准医学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精准医学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精准医学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精准医学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精准医学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精准医学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精准医学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精准医学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精准医学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精准医学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精准医学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精准医学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精准医学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精准医学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准医学研究.docx

《精准医学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准医学研究.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准医学研究.docx

精准医学研究

“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专项以我国常见高发、危害重大的疾病及若干流行率相对较高的罕见病为切入点,构建国家级自然人群国家大型健康队列和特定疾病队列,建立多层次精准医疗知识库体系和生物医学大数据共享平台,突破新一代生命组学大数据分析和临床应用技术,建立大规模疾病预警、诊断、治疗与疗效评价的生物标志物、靶标、制剂的实验和分析技术体系,形成重大疾病的精准防诊治方案和临床决策系统,建设中国人群典型疾病精准医疗临床方案的示范、应用和推广体系,为显著提升人口健康水平、减少无效和过度医疗、避免有害医疗、遏制医疗费用支出快速增长提供科技支撑。

本专项按照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则,围绕项目的总体目标,设置了生命组学技术研发,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精准医学大数据的资源整合、存储、利用与共享平台建设,疾病防诊治方案的精准化研究,精准医学集成应用示范体系建设等5个主要任务。

2016年,专项首批立项项目涉及“生命组学研究”、“国家队列建设”、“精准医学大数据”和“疾病精准防诊治方案”这4个重点任务,共立项61项,国拨经费总计64175万元,占专项国拨总经费45.5%。

结合实施方案总体安排以及2016年立项情况,2017年将一方面重点支持为本专项的有效实施提供基础支撑、需长期持续开展的大平台、大队列和大数据等建设任务,降低科研机构、医院和企业的研发成本和准入门槛;另一方面,优先启动平台类项目中的急需的前瞻性技术研发,并在部分优势领域继续开展“从大数据获取到临床诊疗应用”的精准医学全过程研究,为中国精准医学计划长远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2017年拟启动31个项目,总立项经费约5亿元,具体内容如下:

1.新一代临床用生命组学技术的研发

1.1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临床用测序设备及配套试剂的研发

1.1.1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临床用测序设备及配套试剂的研发

研究内容:

研发能用于临床的DNA序列分析技术及临床测序仪。

研制第二代与第三代与测序仪或测序技术配套的相关试剂和数据处理软件。

考核指标:

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面向临床应用的第二代测序仪样机1-2种,具备可批量化生产的能力,研制配套的国产化试剂和数据处理软件,在序列读长、测序通量和数据质量等方面具有与进口设备竞争的实力。

搭建第三代测序仪实验室原理机1种并完成测试,达到生产样机的设计指标。

研制出配套试剂和数据处理软件。

申请发明专利10-20件,软件著作权10-20个。

支持年限:

2017-2019年。

拟支持项目数:

1-2项。

有关说明:

本项目要求与企业合作,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2:

1。

1.2定量蛋白质组鉴定分析技术、临床级质谱仪和配套试剂的研发

1.2.1定量蛋白质组鉴定分析技术

研究内容:

研发超灵敏、超快速、低成本的蛋白质组定性和定量技术;开发蛋白质及其变异体或修饰体的动态变化检测技术;开发人体器官构成细胞及其精细结构的蛋白质组研究技术;开发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网络的研究技术;开发具有较高通量和准确度的目标蛋白质检测技术。

考核指标:

实现100到1万个细胞以及纳克级超微量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实现1个小时内精确定量靶蛋白1000个,8小时内鉴定、定量基因产物10000个以上;研制能够检测多种蛋白质变异体、翻译后修饰、细胞及其精细结构的蛋白质组、蛋白质动态相互作用网络的技术;实现每个样本蛋白质组深度覆盖成本低至1000元(临床样本低至200元);实现临床病理切片的蛋白质定量检测。

发展5种以上蛋白质组学新技术、1种可用于临床样本检测的蛋白质组学检测技术,申请5-10项发明专利。

支持年限:

2017-2019年。

拟支持项目数:

1-2项。

1.2.2定量蛋白质组临床级质谱仪和配套试剂的研发

研究内容:

开发能够应用于临床检测的定量蛋白质组临床级质谱仪及配套的相关试剂,实现临床样本的高效检测和快速诊断。

考核指标:

研制临床级质谱仪2-3种以及配套试剂;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蛋白质鉴定和定量试剂,形成初具规模的蛋白质组学试剂的产品链和产业链;申请5-10项发明专利;3-5项软件著作权。

本项目研发的需向本专项所有项目进行技术推广。

支持年限:

2017-2019年。

拟支持项目数:

1-2项。

有关说明:

本项目要求与企业合作,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2:

1。

1.3应用于临床样本检测的超灵敏、高覆盖代谢组定量分析技术研发

1.3.1应用于临床样本检测的超灵敏、高覆盖代谢组定量分析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

针对临床样本检测需求,发展代谢组分析的新理论与新策略,创建超灵敏、高覆盖代谢组精密测量与定量的综合分析技术体系;研发针对细胞与组织代谢组及靶向目标代谢组的无创原位定量分析技术;发展基于多技术优势集成化并用于完全未知代谢物结构鉴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创立标准化的高选择性超灵敏代谢物探针库并构建其综合信息库,建立多个代谢途径中所有代谢物的超灵敏同步测量技术,开发创新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工具技术。

考核指标:

建成针对体液与组织细胞的超灵敏、高覆盖代谢组原位定量分析综合技术体系;建成10类代谢物的高选择性超灵敏标准化探针库及其综合信息库,实现5个以上代谢途径中所有代谢物的超灵敏同步定量测量;使代谢物测量灵敏度达到飞摩尔量级、覆盖率达到2,000种代谢物、10余个代谢途径,实现微量(10-50微克)完全未知代谢物的结构鉴定。

发展5种以上代谢组学新技术;发现10-20种生物标志物;研制3种可用于临床样本检测的代谢组学检测技术以及配套试剂;申请5-10项发明专利。

本项目研发的需向本专项所有项目进行技术推广。

支持年限:

2017-2019年。

拟支持项目数:

1-2项。

2.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

2.1百万级自然人群国家大型健康队列研究

2.1.1长三角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

研究内容:

在统一标准与信息化共享的基础上,建设长三角区域(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自然人群队列,进行长期随访。

考核指标:

完成10万人群的自然人群队列建设,随访期超过4年,4年失访率不高于10%。

要求统一采用示范队列提供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建立高效的终点事件追发生踪系统,队列所建立的样本和数据必须按照专项的要求进行共享,数据必须及时提交本专项建立的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统一管理。

队列资源支撑不少于4项国家科研项目。

申请专利3-5项。

支持年限:

2017-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

1项,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5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20家。

有关说明:

优先考虑支持已有良好工作基础的大型队列,要求具有专业的临床表型研究队伍,专职数据与样本管理场地与工作人员队伍,且相对稳定。

优先支持前期工作中有良好的地方政府支撑和群众基础的队列,并在项目执行期内能持续获得地方政府在政策、经费和人力上的支撑。

本项目要求与代表性示范自然人群队列使用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数据资源共享平台。

2.1.2珠三角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

研究内容:

在统一标准与信息化共享的基础上,建设珠三角区域(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区)自然人群队列,进行长期随访。

考核指标:

完成10万人群的自然人群队列建设,随访期超过4年,4年失访率不高于10%。

要求统一采用示范队列提供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建立高效的终点事件追发生踪系统,队列所建立的样本和数据必须按照专项的要求进行共享,数据必须及时提交本专项建立的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统一管理。

队列资源支撑不少于4项国家科研项目。

申请专利3-5项。

支持年限:

2017-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

1项,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5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20家。

有关说明:

优先考虑支持已有良好工作基础的大型队列,要求具有专业的临床表型研究队伍,专职数据与样本管理场地与工作人员队伍,且相对稳定。

优先支持前期工作中有良好的地方政府支撑和群众基础的队列,并在项目执行期内能持续获得地方政府在政策、经费和人力上的支撑。

本项目要求与代表性示范自然人群队列使用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数据资源共享平台。

2.1.3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

研究内容:

在统一标准与信息化共享的基础上,建设西北区域(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区)的自然人群队列,进行长期随访。

考核指标:

完成10万人群的自然人群队列建设,随访期超过4年,4年失访率不高于10%。

要求统一采用示范队列提供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建立高效的终点事件追发生踪系统,队列所建立的样本和数据必须按照专项的要求进行共享,数据必须及时提交本专项建立的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统一管理。

队列资源支撑不少于4项国家科研项目。

申请专利3-5项。

支持年限:

2017-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

1项,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5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20家。

有关说明:

优先考虑支持已有良好工作基础的大型队列,要求具有专业的临床表型研究队伍,专职数据与样本管理场地与工作人员队伍,且相对稳定。

优先支持前期工作中有良好的地方政府支撑和群众基础的队列,并在项目执行期内能持续获得地方政府在政策、经费和人力上的支撑。

本项目要求与代表性示范自然人群队列使用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数据资源共享平台。

2.1.4西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

研究内容:

在统一标准与信息化共享的基础上,建设西南区域(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重庆、西藏等地区)的自然人群队列,进行长期随访。

考核指标:

完成10万人群的自然人群队列建设,随访期超过4年,4年失访率不高于10%。

要求统一采用示范队列提供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建立高效的终点事件追发生踪系统,队列所建立的样本和数据必须按照专项的要求进行共享,数据必须及时提交本专项建立的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统一管理。

队列资源支撑不少于4项国家科研项目。

申请专利3-5项。

支持年限:

2017-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

1项,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5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20家。

有关说明:

优先考虑支持已有良好工作基础的大型队列,要求具有专业的临床表型研究队伍,专职数据与样本管理场地与工作人员队伍,且相对稳定。

优先支持前期工作中有良好的地方政府支撑和群众基础的队列,并在项目执行期内能持续获得地方政府在政策、经费和人力上的支撑。

本项目要求与代表性示范自然人群队列使用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数据资源共享平台。

2.1.5东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

研究内容:

在统一标准与信息化共享的基础上,建设东北区域(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区)的自然人群队列,进行长期随访。

考核指标:

完成10万人群的自然人群队列建设,随访期超过4年,4年失访率不高于10%。

要求统一采用示范队列提供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建立高效的终点事件追发生踪系统,队列所建立的样本和数据必须按照专项的要求进行共享,数据必须及时提交本专项建立的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统一管理。

队列资源支撑不少于4项国家科研项目。

申请专利3-5项。

支持年限:

2017-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

1项,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5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20家。

有关说明:

优先考虑支持已有良好工作基础的大型队列,要求具有专业的临床表型研究队伍,专职数据与样本管理场地与工作人员队伍,且相对稳定。

优先支持前期工作中有良好的地方政府支撑和群众基础的队列,并在项目执行期内能持续获得地方政府在政策、经费和人力上的支撑。

本项目要求与代表性示范自然人群队列使用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数据资源共享平台。

2.2中国人群参比数据库建设与系统分析

2.2.1中国人群多组学参比数据库建设与系统分析

研究内容:

收集基于精准医学自然人群队列的十万人样本的表型组、暴露组等多组学数据,收集至少一万人以上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建立中国人群参比数据库,确立若干中国人疾病发生的环境危险因素,发展个性化健康风险评估与预测关键技术体系。

考核指标:

完成十万人的表型组、暴露组和各组学的数据的收集,完成一万人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收集,建立中国人群各项指标的参比数据库。

建立可用于精准医疗的个性化健康风险评估与预测关键技术体系,向本专项所有项目进行技术推广。

项目所产生数据必须按照专项的要求进行共享,数据必须及时提交本专项建立的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统一管理。

制定标准操作规程10-20项。

软件著作权10-20项。

支持年限:

2017-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

1项,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5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20家。

2.3重大疾病专病队列研究

2.3.1免疫系统疾病专病队列研究

研究内容:

统一标准和规范,针对免疫系统疾病整合5万人以上规模的大样本人群社区队列和临床队列,进行长期随访,建立样本库,整合临床诊疗信息,建立可开展预后研究的随访数据库体系。

考核指标:

完成不少于5万人免疫系统疾病的人群社区队列和临床队列的系统整合及随访,随访期超过4年,4年失访率不高于10%。

完成可共享的样本库和临床诊疗信息库。

建立高效的免疫系统疾病发病追踪系统。

队列所建立的样本和数据必须按照专项的要求进行共享,数据必须及时提交本专项建立的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统一管理,建立队列资源开放应用机制,支撑不少于5项国家科研项目。

支持年限:

2017-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

1项,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5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20家。

有关说明:

优先支持可同时支撑2个以上病种研究的队列,优先支持前期已有较好研究基础、资源可整合度高,特别是已经建立了较好精细表型及相关数据的疾病队列。

要求具有专业的临床表型研究队伍,专职数据与样本管理场地与工作人员队伍,且相对稳定。

本申报项目需承诺与相同病种的临床样本生命组学数据库、分子分型、临床诊疗方案精准化研究、个体化靶标发现、应用示范推广项目形成全链条创新联盟,促进资源和数据共享。

2.3.2神经系统疾病专病队列研究

研究内容:

统一标准和规范,针对神经系统疾病整合5万人以上规模的大样本人群社区队列和临床队列,进行长期随访,建立样本库,整合临床诊疗信息,建立可开展预后研究的随访数据库体系。

考核指标:

完成不少于5万人神经系统疾病的人群社区队列和临床队列的系统整合及随访,随访期超过5年,5年失访率不高于10%。

完成可共享的样本库和临床诊疗信息库。

建立高效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病追踪系统。

队列所建立的样本和数据必须按照专项的要求进行共享,数据必须及时提交本专项建立的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统一管理,建立队列资源开放应用机制,支撑不少于5项国家科研项目。

支持年限:

2017-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

1项,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5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20家。

有关说明:

优先支持可同时支撑2个以上病种研究的队列,优先支持前期已有较好研究基础、资源可整合度高,特别是已经建立了较好精细表型及相关数据的疾病队列。

要求具有专业的临床表型研究队伍,专职数据与样本管理场地与工作人员队伍,且相对稳定。

本申报项目需承诺与相同病种的临床样本生命组学数据库、分子分型、临床诊疗方案精准化研究、个体化靶标发现、应用示范推广项目形成全链条创新联盟,促进资源和数据共享。

2.3.3精神心理疾病专病队列研究

研究内容:

统一标准和规范,针对精神心理疾病,整合5万人以上规模的大样本人群社区队列和临床队列,进行长期随访,建立样本库,整合临床诊疗信息,建立可开展预后研究的随访数据库体系。

考核指标:

完成不少于5万人精神心理疾病的人群社区队列和临床队列的系统整合及随访,随访期超过5年,5年失访率不高于10%。

完成可共享的样本库和临床诊疗信息库。

建立高效的精神心理疾病发病追踪系统。

队列所建立的样本和数据必须按照专项的要求进行共享,数据必须及时提交本专项建立的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统一管理,建立队列资源开放应用机制,支撑不少于5项国家科研项目。

支持年限:

2017-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

1项,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5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20家。

有关说明:

优先支持可同时支撑2个以上病种研究的队列,优先支持前期已有较好研究基础、资源可整合度高,特别是已经建立了较好精细表型及相关数据的疾病队列。

要求具有专业的临床表型研究队伍,专职数据与样本管理场地与工作人员队伍,且相对稳定。

本申报项目需承诺与相同病种的临床样本生命组学数据库、分子分型、临床诊疗方案精准化研究、个体化靶标发现、应用示范推广项目形成全链条创新联盟,促进资源和数据共享。

2.3.4肺癌专病队列研究

研究内容:

统一标准和规范,针对肺癌,整合5万人以上规模的大样本人群社区队列和临床队列,进行长期随访,建立样本库,整合临床诊疗信息,建立可开展预后研究的随访数据库体系。

考核指标:

完成不少于5万人肺癌的人群社区队列和临床队列的系统整合及随访,随访期超过4年,4年失访率不高于10%。

完成可共享的样本库和临床诊疗信息库。

建立高效的肺癌发病追踪系统。

队列所建立的样本和数据必须按照专项的要求进行共享,数据必须及时提交本专项建立的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统一管理,建立队列资源开放应用机制,支撑不少于5项国家科研项目。

支持年限:

2017-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

1项,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5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20家。

有关说明:

优先支持前期已有较好研究基础、资源可整合度高,特别是已经建立了较好精细表型及相关数据的疾病队列。

要求具有专业的临床表型研究队伍,专职数据与样本管理场地与工作人员队伍,且相对稳定。

本申报项目需承诺与相同病种的临床样本生命组学数据库、分子分型、临床诊疗方案精准化研究、个体化靶标发现、应用示范推广项目形成全链条创新联盟,促进资源和数据共享。

2.3.5前列腺癌专病队列研究

研究内容:

统一标准和规范,针对前列腺癌,整合5万人以上规模的大样本人群社区队列和临床队列,进行长期随访,建立样本库,整合临床诊疗信息,建立可开展预后研究的随访数据库体系。

考核指标:

完成不少于5万人前列腺癌的人群社区队列和临床队列的系统整合及随访,随访期超过4年,4年失访率不高于10%。

完成可共享的样本库和临床诊疗信息库。

建立高效的前列腺癌发病追踪系统。

队列所建立的样本和数据必须按照专项的要求进行共享,数据必须及时提交本专项建立的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统一管理,建立队列资源开放应用机制,支撑不少于5项国家科研项目。

支持年限:

2017-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

1项,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5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20家。

有关说明:

优先支持前期已有较好研究基础、资源可整合度高,特别是已经建立了较好精细表型及相关数据的疾病队列。

要求具有专业的临床表型研究队伍,专职数据与样本管理场地与工作人员队伍,且相对稳定。

本申报项目需承诺与相同病种的临床样本生命组学数据库、分子分型、临床诊疗方案精准化研究、个体化靶标发现、应用示范推广项目形成全链条创新联盟,促进资源和数据共享。

2.3.6肝癌/肝病专病队列研究

研究内容:

统一标准和规范,针对肝癌/肝病,整合5万人以上规模的大样本人群社区队列和临床队列,进行长期随访,建立样本库,整合临床诊疗信息,建立可开展预后研究的随访数据库体系。

考核指标:

完成不少于5万人肝癌/肝病的人群社区队列和临床队列的系统整合及随访,随访期超过4年,4年失访率不高于10%。

完成可共享的样本库和临床诊疗信息库。

建立高效的肝癌/肝病发病追踪系统。

队列所建立的样本和数据必须按照专项的要求进行共享,数据必须及时提交本专项建立的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统一管理,建立队列资源开放应用机制,支撑不少于5项国家科研项目。

支持年限:

2017-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

1项,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5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20家。

有关说明:

优先支持可同时支撑2个以上病种研究的队列,优先支持前期已有较好研究基础、资源可整合度高,特别是已经建立了较好精细表型及相关数据的疾病队列。

要求具有专业的临床表型研究队伍,专职数据与样本管理场地与工作人员队伍,且相对稳定。

本申报项目需承诺与相同病种的临床样本生命组学数据库、分子分型、临床诊疗方案精准化研究、个体化靶标发现、应用示范推广项目形成全链条创新联盟,促进资源和数据共享。

2.3.7结直肠癌专病队列研究

研究内容:

统一标准和规范,针对结直肠癌,整合5万人以上规模的大样本人群社区队列和临床队列,进行长期随访,建立样本库,整合临床诊疗信息,建立可开展预后研究的随访数据库体系。

考核指标:

完成不少于5万人结直肠癌的人群社区队列和临床队列的系统整合及随访,随访期超过4年,4年失访率不高于10%。

完成可共享的样本库和临床诊疗信息库。

建立高效的结直肠癌发病追踪系统。

队列所建立的样本和数据必须按照专项的要求进行共享,数据必须及时提交本专项建立的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统一管理,建立队列资源开放应用机制,支撑不少于5项国家科研项目。

支持年限:

2017-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

1项,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5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20家。

有关说明:

优先支持前期已有较好研究基础、资源可整合度高,特别是已经建立了较好精细表型及相关数据的疾病队列。

要求具有专业的临床表型研究队伍,专职数据与样本管理场地与工作人员队伍,且相对稳定。

本申报项目需承诺与相同病种的临床样本生命组学数据库、分子分型、临床诊疗方案精准化研究、个体化靶标发现、应用示范推广项目形成全链条创新联盟,促进资源和数据共享。

2.3.8胃癌专病队列研究

研究内容:

统一标准和规范,针对胃癌,整合5万人以上规模的大样本人群社区队列和临床队列,进行长期随访,建立样本库,整合临床诊疗信息,建立可开展预后研究的随访数据库体系。

考核指标:

完成不少于5万人胃癌的人群社区队列和临床队列的系统整合及随访,随访期超过4年,4年失访率不高于10%。

完成可共享的样本库和临床诊疗信息库。

建立高效的胃癌发病追踪系统。

队列所建立的样本和数据必须按照专项的要求进行共享,数据必须及时提交本专项建立的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统一管理,建立队列资源开放应用机制,支撑不少于5项国家科研项目。

支持年限:

2017-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

1项,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5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20家。

有关说明:

优先支持前期已有较好研究基础、资源可整合度高,特别是已经建立了较好精细表型及相关数据的疾病队列。

要求具有专业的临床表型研究队伍,专职数据与样本管理场地与工作人员队伍,且相对稳定。

本申报项目需承诺与相同病种的临床样本生命组学数据库、分子分型、临床诊疗方案精准化研究、个体化靶标发现、应用示范推广项目形成全链条创新联盟,促进资源和数据共享。

3.精准医学大数据的资源整合、存储、利用与共享平台建设

3.1重大疾病临床样本生命组学数据库

3.1.1重大疾病临床样本生命组学数据库

研究内容:

研究建立全国范围的重大疾病临床样本数据协作网络,系统和规模化地收集包括临床样本表型信息在内的完备和标准化的临床样本元数据,及其相关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等生命组学信息,促进规模化临床样本向大数据资源的转化、整合、管理与共享;在此基础上建立国家级、标准化、可共享和第三方的生物样本多层次组学信息库。

考核指标:

建成同国际上类似数据库具有同等技术水准的国家级、标准化、第三方和可共享的组学和临床信息相结合的数据库和生物医学大数据检索系统。

采用本专项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操作规范,系统收集不少于10种重大疾病和罕见病的基因组等生命组学数据,数据和临床信息总量达到和超过10PB的数量级,并且必须按照专项的要求进行共享,数据及时提交本专项建立的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统一管理。

获得10个以上重要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获得50项以上的软件著作权。

支持年限:

2017-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

1项,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5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20家。

有关说明:

优先支持基于已有临床样本库基础的生命组学数据采集,可包括本专项中重大疾病专病队列人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