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全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9440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全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全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全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全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全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全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全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全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全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全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全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全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全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全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全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全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全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全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全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全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全文.docx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全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全文.docx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全文

2003年审定通过的农作物品种名称

品种审定编号

品种名称

品种审定编号

品种名称

XS001—2003

湘辐994

XS019—2003

准S

XS002—2003

湘丰早119

XS020—2003

芷139S

XS003—2003

陆两优28

XS021—2003

永科5号

XS004—2003

Ⅱ优838

XS022—2003

蠡玉15号

XS005—2003

Ⅱ优58

XS023—2003

汇元1号

XS006—2003

准两优527

XS024—2003

科湘甜玉1号

XS007—2003

培两优慈4

XS025—2003

科湘糯玉1号

XS008—2003

金优217

XS026—2003

湘油17号(原编号9704)

XS009—2003

中健2号

XS027—2003

湘杂油6号

XS010—2003

T优259

XS028—2003

黄小玉2号(玉兰)

XS011—2003

T优207

XS029—2003

雪峰小玉无籽2号(金福无籽)

XS012—2003

金优117

XS030—2003

湘育308

XS013—2003

丰优700

XS031—2003

湘育花美人

XS014—2003

丰优210

XS032—2003

湘育黄美人

XS015—2003

中86-76

XS033—2003

湘椒33号(长丰9408)

XS016—2003

玉香A、B

XS034—2003

湘椒34号(亚华205)

XS017—2003

华37A、B

XS035—2003

湘椒35号(琬玉)

XS018—2003

H37A、B

XS036—2003

湘椒36号(玉女)

湖南省农业厅发布品种审定公告(2002年)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2年3月18日第十八次会议审定通过了59个新品种。

作物

品种名称

审定编号

选育单位

水稻

湘辐994

XS001-2003

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

湘丰早119

XS002-2003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陆两优28

XS003-2003

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

II优838

XS004-2003

亚华种业种子种苗分公司从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引进

II优58

XS005-2003

湖南亚华种业种子种苗分公司从湖北省恩施州红庙农科所引进

准两优527

XS006-2003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培两优慈4

XS007-2003

慈利县农业局育种组

金优217

XS008-2003

湘西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中健2号

XS009-2003

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金健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T优259

XS010-2003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T优207

XS011-2003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金优117

XS012-2003

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丰优700

XS013-2003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丰优210

XS014-2003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中86-76

XS015-2003

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玉香A

XS016-2003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华37A、B

XS017-2003

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H37A、B

XS018-2003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准S

XS019-2003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芷139S

XS020-2003

怀化隆平高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玉米

永科5号

XS021-2003

湖南省永顺县旱粮研究所

蠡玉15号

XS022-2003

河北省蠡县玉米研究所

汇元1号

XS023-2003

山东洲元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科湘甜玉1号

XS024-2003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

科湘糯玉1号

XS025-2003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

油菜

湘油17号

XS026-2003

湖南省作物所

湘杂油6号

XS027-2003

湖南农业大学油料研究所

西瓜

黄小玉2号(玉兰)

XS028-2003

湖南省瓜类研究所

雪峰小玉无籽2号

XS029-2003

湖南省瓜类研究所

湘育308

XS030-2003

隆平高科湘园瓜果种苗分公司

湘育花美人

XS031-2003

隆产高科湘园瓜果种苗分公司

湘育黄美人

XS032-2003

隆产高科湘园瓜果种苗分公司

辣椒

湘椒33号

XS033-2003

长沙市蔬菜种子公司、浏阳市果蔬菜研究所

湘椒34号

XS034-2003

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湘椒35号

XS035-2003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辣椒新品种

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湘椒36号

XS036-2003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辣椒新品种

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湘辐994

XS001-2003

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

品种名称:

湘辐994,XS001-2003

审定编号:

XS001-2003

选育(引)单位:

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

品种来源:

湘辐87-12/湘早籼20号F1种子经辐射处理后选育而成

审定时间:

200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

特征特性:

株高98厘米,株型较紧凑,叶色浓绿,叶缘无色。

剑叶角度小,半叶下禾。

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

每穗总粒数100粒,结实率81%,千粒重25克。

全生育期112天,与湘早籼19号相当,属早稻迟熟类型。

抗性鉴定为叶瘟7级、穗稻瘟7级、白叶枯病3级。

品质产量:

出糙率82.5%,精米率70.8%,整精米率65%,垩白粒率15.5%,垩白度1.3%,粒长6.8毫米,长宽比3.2。

直链淀粉含量12.9%,胶稠度91毫米。

区试667平方米产稻谷465.1公斤,比对照湘早籼19号低4.7%,减产显著。

栽培要点:

3月底4月初播种,每667平方米秧田用种量50公斤左右,大田用种量6公斤,秧龄30天以内。

种植密度为16厘米~20厘米,每穴插四五根苗。

中等偏上肥力水平种植,每667平方米施纯氮10公斤,磷5公斤,钾6公斤,以有机肥为主。

注意防治病虫害,分蘖期重点防治稻螟虫,抽穗期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虫。

适宜范围:

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湘丰早119

XS002-2003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品种名称:

湘丰早119,XS002-2003

审定编号:

XS002-2003

选育(引)单位: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

中鉴100//湘早籼3号/泸红早1选育而成

审定时间:

200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

特征特性:

株高约90厘米,株型松散适中,茎秆坚韧,叶色淡绿,主茎叶13叶~14叶。

每穗总粒数108粒左右,结实率82.7%,谷粒无色无芒,千粒重27.4克。

抽穗整齐,叶下禾,苗期耐寒性较强,后期落色好,全生育期108天,与湘早籼13号相当,属早稻中熟类型。

抗性鉴定为叶瘟7级、穗稻瘟9级、白叶枯病5级。

品质产量:

糙米率82.5%,精米率68.7%,整精米率40.5%,长宽比2.6,垩白粒率98%,垩白度51.4%,透明度3级,碱消值4.8级,直链淀粉含量24.2%,胶稠度36毫米,蛋白质含量13.3%。

两年省区试667平方米产稻谷444.88公斤,比对照湘早籼13号增产1.82%,日产量4.11公斤。

栽培要点:

3月底播种,每667平方米秧田用种量30公斤~40公斤,大田用种量4公斤~5公斤,浸种时做好种子消毒处理。

秧龄在30天以内为宜。

种植密度为16厘米~20厘米,每穴插五六根苗,4.5叶~5.1叶时移栽,每667平方米插足10万基本苗,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前期重施追肥,后期看苗酌情补施,每667平方米施纯氮10公斤,五氧化二磷6公斤,氯化钾8公斤。

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重点防治螟虫和稻瘟病。

适宜范围:

适宜在湖南省非稻瘟病区作双季早稻种植。

陆两优28

XS003-2003

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

品种名称:

陆两优28,XS003-2003

审定编号:

XS003-2003

选育(引)单位:

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

陆1S/华28,两系杂交早稻组合

审定时间:

200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

特征特性:

株高95厘米,茎秆较粗,抗倒力较强。

主茎叶片数12-13片。

叶片绿色,叶鞘紫色,后期落色好。

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穗长22.5厘米,每穗总粒数103粒,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26克。

全生育期113天,与湘早籼19号相同,属迟熟早籼稻。

经省区试鉴定:

叶稻瘟6级、穗稻瘟5级,白叶枯病3级。

品质产量:

糙米率81.3%,精米率70.2%,整精米率41.4%。

垩白粒率83%,垩白度9.3%。

谷长粒型,长宽比3.1。

两年湖南省区试平均亩产483.1公斤,与对照湘早籼19号相当。

栽培要点:

旱育秧3月20日播种,水育秧3月底播种。

秧田每亩播种量10公斤,大田每亩用种量2-2.5公斤。

旱育小苗3.5-4叶抛栽,水育小苗4.1-5叶移栽。

插植密度17厘米×20厘米或每亩抛栽1.8万蔸。

亩施水稻专用复混肥50公斤做基肥,移栽后5-7天结合施除草剂,追施尿素10公斤。

注意及时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

适宜范围:

适宜在湖南等省做早稻种植。

II优838

XS004-2003

亚华种业种子种苗分公司从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引进

品种名称:

II优838,XS004-2003

审定编号:

XS004-2003

选育(引)单位:

亚华种业种子种苗分公司从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引进

品种来源:

II32A/辐恢838

审定时间:

200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

特征特性:

株高120厘米左右。

茎秆粗壮,主茎叶片17-18叶,剑叶直立,叶鞘紫色。

耐肥抗倒、后期落色好。

平均穗长25厘米,每穗总粒150粒,结实率85%左右。

千粒重28克左右。

在湖南作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32天左右,比汕优63长2天。

经区试抗病性鉴定:

叶瘟6级,穗瘟5级。

品质产量:

糙米率79.8%,精米率73.4%,整精米率42.6%。

胶稠度5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8%。

生产示范亩产550公斤左右。

栽培要点:

该品种在湖南作中稻栽培全生育期比汕优63长2天,应适时播种,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种。

培育壮秧,每亩大田用种1.5公斤,用强氯精浸种,稀播匀播育壮秧。

栽插密度为17厘米×26厘米。

每亩插足8-10万基本苗。

重施基肥。

及时防治各种病虫害。

适宜范围:

适宜在本省作中稻种植。

II优58

XS005-2003

湖南亚华种业种子种苗分公司从湖北省恩施州红庙农科所引进

品种名称:

II优58,XS005-2003

选育单位: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红庙农科所

品种来源:

II-32A×恩恢58

省级审定情况:

2000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武陵山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2.0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2.0天。

株高114.1厘米,生长势强,株叶形态适中,穗粒结构协调,后期熟相好。

每亩有效穗17.1万穗,穗长24.0厘米,每穗总粒数163.5粒,结实率84.2%,千粒重27.3克。

抗性:

稻瘟病7级。

米质主要指标:

整精米率63.8%,长宽比2.4,垩白米率44.0%,垩白度7.9%,胶稠度41厘米,直链淀粉含量19.7%。

产量表现:

2001年参加武陵山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7.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61%(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557.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20%(极显著)。

在湖北、湖南、贵州省以及重庆市的武陵山区有较大面积种植,一般亩产达510~55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播种:

一般在3月下旬播种,采用旱育早发技术,结合喷施多效唑或烯效唑,培育带蘖壮秧;2、合理密植:

每亩栽插2~2.2万穴,每穴插2粒谷苗,每亩基本苗10~12万株;3、肥水管理:

要求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重施穗肥,酌情补施粒肥,特别注意磷、钾肥的配合施用;水浆管理要求寸水活棵,浅水分蘖,够苗晒田,后期进行湿润管理;4、防治病虫:

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的危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

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该品种感稻瘟病。

米质中等。

适宜在湖北、湖南、贵州省以及重庆市的武陵山区海拔800米以下作一季中稻种植。

准两优527

XS006-2003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品种名称:

准两优527,XS006-2003

选育单位: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准S与R527配组育成。

审定编号:

2000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湖南省审定,编号为XS006—2003,2003年同时参加武陵山区区试、国家长江中下游优质组区试,福建省区试,2004年续试并同时进行生产试验及参加国家华南早籼组区试。

保护情况:

已于2003年7月1日申请保护,申请号:

20030033.4,公告号:

CNA000751E;

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在海拔600米以下中稻区种植。

特征特性:

株高125厘米,植株整齐,株型适中,叶色淡绿,主茎16叶,剑叶长40厘米,宽2.5厘米,茎秆弹性好,叶片挺立,属叶下禾,后期耐寒性强,熟期落色好,不早衰。

分蘖力中等,单株分蘖数13个,单株平均成穗9个左右,成穗率70%左右,每亩有效穗15万。

穗长24厘米,每穗总粒数140粒,结实率85.5%-90.3%。

千粒重30.6克。

全生育期133-142天,与汕优63相近。

经湖南省区试抗病性鉴定:

叶稻瘟3级、穗稻瘟5级,白叶枯病5级。

产量表现及品质:

湖南省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54.6公斤。

其中2001年平均亩产710.9公斤,创造了中稻区试中产量、增产幅度两项历史记录。

经检测:

出糙率为79.4%,精米率为70.6%,整精米率为52.1%,垩白粒率为27%,垩白度为4.4%,胶稠度为77mm,糊化温度为5.0,直链淀粉含量为21.0%。

米质达三级优质米标准。

2003年参加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优质A组区试,平均亩产535.3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22%,达极显著水平。

2003年参加武陵山区国家水稻区试,平均亩产586.32公斤,居第一位,比对照II优58增产5.35%,增产极显著。

高产栽培可达800公斤,有准超级稻之称。

培技术要点:

湖南省作中稻栽培,宜在4月15—20日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5公斤,秧龄期30天,每亩大田用种1.5公斤。

栽植密度以6×7寸或7×7寸为宜,每亩插足基本苗6万。

该组合适宜在中等肥力水平下栽培,施肥以基肥和有机肥为主,前期重施,早施追肥,后期看苗施肥,控制氮肥。

后期采用干干湿湿灌溉,不要脱水过早。

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杂交一季稻品种—准两优527

该品种属两系迟熟中籼稻组合,2003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54.6公斤。

4月20日左右播种,全生育期133-142天。

经省区试抗病性鉴定:

叶稻瘟3级、穗稻瘟5级,白叶枯病5级。

适宜在湘西海拔600米以下中稻区种植。

    该组合株高125厘米。

植株整齐。

株型适中,叶色淡绿,主茎16叶,剑叶长40厘米,宽2.5厘米,茎秆弹性好,叶片挺立,属叶下禾,后期耐寒性强,熟期落色好,不早衰。

分蘖力中等,单株分蘖数13个,单株平均成穗9个左右,成穗率70%左右,每亩有效穗15万,穗长24厘米,每穗总粒数140粒,结实率85.5%-90.3%,千粒30.6克。

经检测:

出糙率为80%,精米率为72.5%,整精米率为56.8%,垩白粒率为49.5%,垩白度为7.6%,胶稠度为66mm,糊化温度为5.0,直链淀粉含量为21.1%。

    栽培要点:

作中稻栽培,宜在4月15-20日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5公斤,秧龄30天,每亩大田用种1.5公斤。

栽植密度以6*7寸或7*7寸为宜,每亩插足基本苗6万。

该组合适宜在中等肥力水平下栽培,氮肥过多易倒伏。

施肥以基肥和有机肥为主,前期重施,早施追肥。

后期采用干干湿湿灌溉,不要脱水过早。

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培两优慈4

XS007-2003

慈利县农业局育种组

品种名称:

培两优慈4,XS007-2003

审定编号:

XS007-2003

选育(引)单位:

慈利县农业局育种组

品种来源:

II32A/辐恢838

审定时间:

200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

特征特性:

籼型中稻(一季稻)组合,全生育期135天~140天,株高110厘米,株型紧凑,根系发达,分蘖力较强,茎秆坚韧,倒三叶上兴起挺拔,667平方米有效穗16.5万穗~18.5万穗,穗长25厘米~28厘米,着粒密,每穗总粒166粒左右,结实率76.1%,千粒重22.6克。

本组合生殖生长75天左右,灌浆成熟期40天左右,具有明显的二次灌浆期,且二次灌浆能力充分成熟,实现稳产高产。

产量表现及品质:

经农业部稻米质量检测中心检测:

糙米率82.3%,精米率75.3%,整精米率69.1%,粒长6.1毫米,长宽比2.8,垩白粒率34%,垩白度5.2%,透明度2级,碱消值6.1级,胶稠度64毫米,蛋白质含量9.4%。

两年区试平均667平方米产量577.5公斤。

该品种有如下特点:

1.秧龄弹性大,稀播秧龄可达55天,不拔节。

2.具有“四耐”特性。

一耐低温:

苗期耐低温阴雨,成秧率高;抽穗扬花期遇连续4天温度23℃以下,结实率可达80%以上。

二耐高温:

抽穗扬花成熟期遇连续5天温度35℃~40℃高温,结实率80%以上。

三耐干旱:

苗期干旱,根系生长快,扎得深,分蘖正常;抽穗成熟期遇干旱,田泥现白开坼,叶片萎蔫卷曲,雨后结实率仍在80%以上。

四耐水淹水渍:

2003年8月,慈利县岩泊渡镇马公渡村丰产示范片洪水淹渍达50多个小时,水深3米,禾苗被水冲倒,仍能恢复正常生长,穗粒结构好,稳产高产。

3.具有“三抗”特性。

一抗倒伏能力强,由于茎秆坚韧,根系发达扎得深,很难倒伏。

二抗自然落粒性强,易脱粒,脱粒时不断枝梗、不碎叶。

三抗稻瘟病、白叶枯病能力较强。

4.米质较优,适口性好,米饭柔软,不返生,有玉米香味。

5.稳产高产。

按常规栽培一般667平方米产量577.5公斤。

6.16公顷高产栽培丘块中,平均667平方米产量806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

1.培育健根多蘖壮秧。

4月10日~5月10日播种,667平方米用种量0.7公斤~1公斤,秧田667平方米播种量7公斤,秧龄期40天左右。

或采取两段育秧法,寄插规格6.6厘米×13.2厘米,每穴一二粒谷。

2.插植规格。

33厘米×33厘米或26.4厘米×26.4厘米。

667平方米插0.6万蔸~0.8万蔸,浅插,带泥插。

3.重施有机肥作基肥,不施用本田分蘖肥以控制无效分蘖,有机肥含氮15公斤为宜,氮、磷、钾比例为2∶1∶2。

4.注重穗分化第2期~第4期施用穗肥。

实践证明施用穗肥的穗总粒数比不施用可增白穗总粒数30%左右。

穗肥视叶色而定,667平方米用氯化钾7.5公斤~10公斤,尿素5公斤~7.5公斤,色淡早施多施,色浓迟施少施。

抽穗期结合病虫防治追施二三次叶面肥。

5.管水。

分蘖期以干为主,晒田以硬泥为度;孕穗期保持湿润;抽穗期保持浅水齐穗;成熟期干干湿湿,尤其注意收获前5天~7天仍要保持田间湿润,收获时脚迹凹有水。

6.病虫防治。

依据病虫测报及时防病治虫。

适宜范围:

适应湖南省及长江流域及热带地域海拔500米以下地区作中稻种植。

金优217

XS008-2003

湘西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名称:

金优217,XS008-2003

审定编号:

XS008-2003

选育(引)单位:

湘西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

金23A/州恢217

审定时间:

200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

特征特性:

株高108.5厘米,植株整齐,分蘖力强,茎秆粗壮,繁茂性好,株型较紧凑,穗大粒多,剑叶直立,穗长24.93厘米,每穗实粒数155粒,结实率88.83%,千粒重27.5克,全生育期133天。

耐肥抗倒力较强。

抗性鉴定为:

叶瘟0级~3级,穗瘟3级~4级。

品质产量:

出糙率81.4%,精米率73.4%,整精米率54.7%,粒长6.8毫米,长宽比为3,垩白粒率59%,垩白度10.1%,透明度2级,胶稠度3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2%。

两年省区试667平方米产稻谷541.2公斤。

栽培要点:

我省作中稻栽培,4月20日左右播种,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1.5公斤左右。

秧龄30天,株行距16.5厘米×23厘米,每667平方米插基本苗8万苗左右。

增施有机肥,适宜中肥水平种植,保证每667平方米施纯氮10公斤,氮磷钾比为1∶0.5∶1,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施肥。

后期采用干干湿湿灌溉,不要脱水过早。

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范围:

适宜在湘西海拔600米以下地区作中稻种植。

中健2号

XS009-2003

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金健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名称:

中健2号,XS009-2003

审定编号:

XS009-2003

选育(引)单位:

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金健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Starbonnet/IR841

审定时间:

200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

特征特性:

株高105厘米,叶窄上挺,分蘖力较强,株型紧凑,穗型中等。

每穗总粒数112粒,结实率87.3%,千粒重27克,后期落色好。

全生育期130天左右。

经省区试抗病性鉴定,叶瘟、穗颈瘟9级,白叶枯病5级。

品质产量:

糙米率82.6%,精米率75.7%,整精米率60.6%,精米长7.5毫米,糊化温度6.2级,直链淀粉含量18.1%,蛋白质含量9.8%,有香味。

2002年评为湖南省二等优质稻品种。

常德市区试平均667平方米产量400公斤左右。

栽培要点:

1、适时播种:

作一季种植5月底~6月初播种。

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2.5公斤,注意用强氯精浸种,稀播匀播,培育壮秧,秧龄25天左右。

2、插植规格:

16.7厘米×20厘米,每667平方米插基本苗8万苗~10万苗。

3、肥料管理:

要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配施有机肥、磷钾肥,适当控制氮肥用量,以防倒伏。

4、病虫防治:

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特别注意防治纹枯病(、叶瘟和穗颈瘟)。

因其有香味,螟虫和飞虱危害相对较重。

要及时用药,避免因病虫危害而减产和降低品质。

稻瘟病重发区,要注意防治叶瘟和穗颈瘟。

适宜范围:

适宜在湖南省非稻瘟病区作一季晚稻种植。

T优259

XS010-2003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品种名称:

T优259,XS010-2003

审定编号:

XS010-2003

选育(引)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品种来源:

T98A/259

审定时间:

200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

特征特性:

1、生育期适中,株叶型好,繁茂性强。

作双晚栽培全生育期113-115天。

株高105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茎杆较粗弹性好,叶片适中,剑叶挺直,叶下禾。

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抽穗整齐度好。

2、穗大粒多产量高。

穗长23-24厘米,每穗总粒数125-145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5-26克,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

2003年在临湘市黄盖镇种植,亩产达553公斤。

3、抗性较好。

耐肥抗倒,抗寒性强,熟期落色好,较抗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