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水稻品种生产试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6538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水稻品种生产试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南省水稻品种生产试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南省水稻品种生产试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南省水稻品种生产试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南省水稻品种生产试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湖南省水稻品种生产试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湖南省水稻品种生产试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湖南省水稻品种生产试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湖南省水稻品种生产试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湖南省水稻品种生产试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水稻品种生产试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湖南省水稻品种生产试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水稻品种生产试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水稻品种生产试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试验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拔高度:

3、联系人:

      ;

手机号码:

        ;

邮箱或QQ号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地址:

邮编:

_______

(二)田间设计

1、参试品种数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区田间排列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复次数(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区面积(总长×

总宽、米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区总长(米):

净长:

沟宽:

__________

6、小区总宽(米):

净宽:

7、株、行距(寸):

×

每小区栽插蔸数:

________

8、保护行数(行):

东向西向________________

南向北向________________

9、田间小区布局图:

(三)育秧情况

1、种子处理:

2、播种日期:

3、播种量(公斤/亩):

4、育秧方式:

5、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治虫等):

(四)大田栽培情况

1、土壤类型:

2、土壤肥力:

3、前作:

4、耕整情况:

5、基肥施用情况(日期、肥料名称、含量、施用数量):

6、追肥施用情况(日期、肥料名称、含量、施用数量):

7、灌水情况(时间、灌水方式):

8、虫、病(稻瘟病除外)、鼠和鸟害防治情况(农药名称或措施、施用浓度、防治对象、施用日期):

9、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耘田、搁田等):

(五)生育期内气候特点及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六)特殊情况说明(1、如气象灾害、鸟禽畜害、人为事故、突发病虫等异常情况及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并声明试验结果可否采用;

2、如参试品种如果出现性状异常表现、发芽率低造成品种试验终止等,需详细说明,并进行照片记录):

二、田间记载项目

三、室内考种项目

四、附录

湖南省水稻品种试验观察记载项目、方法及标准

(一)试验田基本情况

1、土壤质地:

按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填写。

分肥沃、中上、中、中下、差5级。

(二)秧田

种子翻晒、清选、药剂处理等措施及药剂名称与浓度。

2、播种期:

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3、播种量:

秧田净面积播种量,以公斤/亩表示。

水育、旱育等及保温防护措施。

5、施肥:

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6、其它田间管理措施:

除草、治虫等措施及药剂名称与浓度。

(三)本田

1、前作:

冬闲田、绿肥田、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生产田等。

2、耕整情况:

机耕、畜耕、耙田等日期及次数。

3、田间排列:

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区试)、大区随机排列(生产试验)。

4、重复次数:

区试重复3次,生产试验不设重复。

5、保护行设置:

在试验小区两头插不少于5行的对应小区(大区)品种,作为保护行。

6、小区(大区)面积:

实插面积,以亩表示,保留小数点后2位。

7、移栽期:

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

8、株行距:

以寸寸表示。

9、每穴苗数:

1粒谷苗、2粒谷苗、3粒谷苗、4粒谷苗等。

10、基肥:

肥料名称及数量。

11、追肥:

12、病、虫、鼠、鸟等防治:

防治日期、农药名称(或措施)及防治对象。

13、其它田间管理措施:

除草、耘田、搁田等措施及日期。

(四)气象条件:

生育期内气象概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

(五)特殊情况说明:

如病虫灾害、气象灾害、鸟禽畜害、人为事故等异常情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声明试验结果可否采用。

二、试验结果

(一)产量测定

根据田间所品种成熟情况,分小区单收、单晒,稻谷完全晒干(含水量籼稻≤13.5%,粳稻≤14.5%)扬净后称重,以公斤表示,保留小数点后2位。

(二)经济性状

收获前1-2天,在同一重复的保护行非边行中每品种取有代表性的植株3穴,作为室内考种样本。

预备试验不考种。

1、有效穗:

成熟期在调查基本苗的定点处调查有效穗,每穗实粒数少于5粒的穗不算有效穗,但白穗应算有效穗。

取2个重复(单元)的平均值,折算成每亩有效穗,以万/亩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2、每穗总粒数:

3穴总粒数/3穴总穗数,保留小数点后1位。

3、每穗实粒数:

3穴充实度在三分之一以上的谷粒数及落粒数之和/3穴总穗数,保留小数点后1位。

4、结实率:

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100,以%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5、千粒重:

在考种后完全晒干的实粒中,每品种各随机取两个1000粒分别称重,其差值不大于其平均值的3%,取两个重复的平均值,以克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三)生育特性

1、播种期:

2、移栽期:

3、始穗期:

10%茎秆稻穗露出剑叶叶鞘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4、齐穗期:

80%茎秆稻穗露出剑叶叶鞘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5、成熟期:

籼稻85%以上、粳稻95%以上实粒黄熟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6、全生育期:

自播种次日至成熟之日的天数。

(四)分蘖动态

1、基本苗数:

移栽返青后在第Ⅰ、Ⅲ重复小区相同方位的第3纵行第3穴起连续调查10穴(定点),包括主苗与分蘖苗,取2个重复的平均值,折算成每亩基本苗,以万/亩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2、最高苗数:

进入分蘖盛期后观察到田间封行时在调查基本苗的定点处调查第一次苗数,间隔4天再调查一次苗数;

取2个重复(单元)平均值的最大值,折算成每亩最高苗,以万/亩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3、分蘖率:

(最高苗基本苗)/基本苗100,以%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4、成穗率:

有效穗/最高苗100,以%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五)品种植物学特征

1、株高:

在成熟期选有代表性的植株10穴,测量每穴之最高穗,从茎基部至穗顶(不连芒),取其平均值,以厘米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2、株型:

分蘖盛期目测,分紧凑、适中、松散3级;

3、叶姿:

成熟期目测,分直立、平展、披垂3级;

4、叶鞘颜色:

分绿色、紫红色2种;

5、生长势:

分蘖盛期目测,分强、中等、弱3级;

6、植株整齐度:

根据长势、长相、抽穗情况目测,分整齐、一般、不齐3级;

7、颖芒长度:

分无芒、短顶芒(部分支梗顶部谷粒有短芒即芒长<

3mm)、中长芒(芒长在3-10mm)、长芒(芒长>

10mm)4级;

8、稃尖颜色:

分秆黄色、紫红色2种;

9、禾穗状态:

分叶上禾(稻穗全部在剑叶上面)、半叶下禾(稻穗与剑叶在同一位置)、叶下禾(稻穗全部藏于剑叶下面)3种;

10、后期落色:

成熟期目测,根据叶片、茎秆、谷粒成熟度,分好、一般、差3级;

11、杂株率:

在抽穗前后适当阶段调查明显不同于正常群体植株的比例,以百分率(%)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仅筛选试验调查记载)。

(六)品种田间抗逆性

1、叶瘟发生情况:

分无、轻、中、重4级记载,记载标准见附表1。

2、穗颈瘟发生情况:

3、稻曲病发生情况:

4、纹枯病发生情况:

5、白叶枯病发生情况:

6、倒伏程度:

记载发生日期和程度。

倒伏程度分直、倒伏2级。

直:

茎秆直立或基本直立;

倒伏:

茎秆倾斜角度大于45或茎穗完全伏贴于地。

附表1、田间抗病性记载标准

病类

级别

病情

全部没有发病。

全试区1-5%面积发病,病斑数量不多或个别叶片发病。

全试区20%左右面积叶片发病,每叶病斑数量5-10个。

全试区50%以上面积叶片发病,每叶病斑数量超过10个。

全试区1-5%稻穗及茎节发病,有个别植株白穗及断节。

全试区20%左右稻穗及茎节发病,植株白穗及断节较多。

全试区50%以上稻穗及茎节发病。

全试区无病穗。

全试区发生最严重小区的病穗率小于2.5%。

全试区发生最严重小区的病穗率为2.5-25%。

全试区发生最严重小区的病穗率大于25%。

病区病株基部叶片部分发病,病势开始向上蔓延,只有个别稻株通顶。

病区病株基部叶片发病普遍,病势部分蔓延至顶叶,10-15%稻株通顶。

病区病株病势大部蔓延至顶叶,30%以上稻株通顶。

全试区发病面积小于5%,站在田边可见若干病斑。

全试区5-20%面积发病,部分病斑枯白。

全试区一片枯白,发病面积在20%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