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9635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28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年产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年产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年产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年产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年产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8页
年产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8页
年产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8页
年产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8页
年产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8页
年产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8页
年产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8页
年产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8页
年产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8页
年产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8页
年产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8页
年产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8页
年产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8页
年产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8页
年产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8页
亲,该文档总共9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docx

《年产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产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docx

年产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书

江苏XX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年产2000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一一年八月

附录

一、附表

1.建设投资估算表(附表14-1)

2.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14-2)

3.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14-3)

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15-1)

5.外购原材料费估算表(附表15-1-1)

6.外购燃料和动力费估算表(附表15-1-2)

7.工资及福利费估算表(附表15-1-3)

8.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附表15-1-4)

9.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附表15-1-5)

10.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5-2)

1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附表15-3)

12.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附表15-4)

13.利润与利润分配表(附表15-5)

15.资产负债表(附表15-6)

16.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附表15-7)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江苏XX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

1.1.2承办单位

江苏XX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项目负责人:

法定地址:

1.1.3项目主管单位

XX县发改局

1.1.4项目建设地点

江苏省XX市XX县云峰创业园

1.1.5报告编制单位

资格等级: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

工咨

发证机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1原国家计委发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1.2.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2.3国家、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行业部门的发展规划。

1.2.4江苏XX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资料。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

1.3.1对企业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划进行说明和总体研究。

1.3.2对产品的国内外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并确定项目生产规模。

1.3.3对产品方案和产品技术方案进行论证,确定产品水平。

1.3.4对国内外同类产品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进行分析研究,拟定先进合理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方案。

1.3.5对项目实施条件、厂址选择、原材料及能源供应等进行研究说明。

1.3.6就项目的环保、节能、消防和劳动安全卫生进行分析说明。

1.3.7进行项目的总投资估算、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进行财务及经济效益评价。

1.3.8提出本项目的工作结论。

1.4推荐方案与结论

1.4.1项目背景与提出

由于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优异的综合性能及高附加值,被人们称作是二十一世纪的“黑色黄金”,在现代工业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苏北地区建立该预浸料产业基地,可以带动当地的整体工业制造水平,抢占高新技术研制开发的制高点。

碳纤维是由有机母体纤维(例如粘胶丝、聚丙烯腈或沥青)采用高温分解法在1000~3000度高温的惰性气体保护下制成的。

其结果是除碳以外的所有元素都被去除。

碳纤维呈黑色,坚硬,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等特点,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

它的比重不到钢的1/4,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抗拉强度一般都在3500Mpa以上,是钢的7~9倍;抗拉弹性模量为23000~3000Mpa,亦高于钢。

CFRP的比强度(材料的强度与其密度之比)可达到2000Mpa/(g/cm3)

以上,而A3钢的比强度仅为59Mpa/(g/cm3)左右。

CFRP的比模量也比钢高。

材料的比强度愈高,则构件自重愈小,比模量愈高,则构件的刚度愈大,从这个意义上已预示了碳纤维在工程的广阔应用前景,综观多种新兴的复合材料(如高分子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许多专家预料,人类在材料应用上正从钢铁时代进入到一个复合材料广泛应用的时代。

碳纤维最早由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和美国空军材料实验室于1959年投产,原丝采用粘胶纤维。

1962年,日本碳公司进行了通用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生产。

1971年,日本东丽公司的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投产。

七十年代初,日本吴羽化学工业公司开始生产沥青基碳纤维,随后,联合碳化物公司又研制出了高模量沥青基碳纤维。

至1985年,美国、日本及西欧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年生产能力达到7250吨,沥青基碳纤维为1280吨。

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进展,在航天主导产品(弹、箭、星、船)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我国体育休闲用品及压力容器等领域对碳纤维的需求迅速增长,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急需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军,民市场的大量需求促进了碳纤维市场更加繁荣旺盛。

中国碳纤维的生产和使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材料来源大部分依赖进口。

另外,碳纤维长期以来被视为战略物资,发达国家一直对外实行封锁。

因此,基础研究和创新是发展国内碳纤维工业的根本出路。

目前中国对碳纤维产业支持鼓励政策层出不穷,使之成为超高速发展,并具有战略意义的朝阳高新产业。

预浸料作为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趋势也必将势不可挡。

尽管我国碳纤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消费量却与日俱增,市场需求旺盛,目前主要集中在文体用品和航空航天方面。

风机叶片和电动汽车上的应用正在快速崛起。

由于碳纤维产业是由原丝(PAN)生产再到预浸料再到具体的终端产品这么一个产业链,随着市场需求的飞速增加,中国急需加大对预浸料方面的产业化发展。

1.4.2生产规模

拟建设年产量2000吨碳纤维预浸料及其复合材料制品生产线。

1.4.3市场分析及预测

我国碳纤维产品市场需求巨大,本预浸料项目市场潜力巨大、切实可行,投入产出效益较高,是一个技术比较成熟、市场前景非常开阔的项目。

(1)国内外市场情况

预浸料属于碳纤维下游加工产品。

在国际上碳纤维生产国主要是日本、美国、欧洲、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日本的碳纤维技术最先进,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美国消费量最大,约占世界消费量的一半以上。

目前全球碳纤维年耗量在逐年增长。

据统计,1996年为580吨,1997年为700吨左右,2000年为1200吨,2001年为1500吨,2001年已超过2000吨,2007年国内的碳纤维市场实际消耗量约为5500吨。

碳纤维主要应用在以下领域:

休闲用品(钓鱼杆)、体育用品(网球拍、高尔夫球杆、赛艇、自行车架、羽毛球拍等)、一般工业领域(压力容器、海洋油田钻井设备、风力发电设备)、建筑物和桥梁加固、纺织机械部件、机床部件、航空、航天及国防(飞机部件、卫星部件、火箭和导弹部件、雷达罩)等,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市场需求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国内的碳纤维市场的实际消耗量约为5500吨。

(1)体育用品2500吨。

(台湾供应1400吨,日本约1000吨,国内自产100吨),预计增长幅度在3%-5%,已经稳定成熟。

主要产品为碳纤维单向预浸布和碳纤维编织布;

(2)风力发电叶片1000吨(基本为美国产品供应)。

目前全球性的清洁能源发展趋势已经出现,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预计增长幅度100%-200%,三年后可达到万吨的用量。

主要产品为12K、24K-48K碳纤维;

(3)建筑增强、补强材料1500吨(基本为日本产品供应)。

预计增长幅度15-20%。

主要产品为碳纤维单项加固布、单向碳纤维板。

主要使用12K碳纤维;

(4)其他行业500吨。

预计增长幅度100%,主要产品是碳/碳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和电热材料(约占60%),基本为日本产品供应,部分为国内厂家专用市场,主要为1K、3K、6K碳纤维。

本项目的实施,是根据自由碳纤维生产线和生产碳纤维专有工艺技术为基础,来发展实施预浸料项目。

所以该项目是可行的。

1.4.4建设地点

本项目厂址选择在江苏XX经济开发区江苏云峰创业园内。

1.4.5工程技术方案

公司共征地共80亩,本项目占地20亩,新建厂房等基础设施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由园区代为建设。

建设年产2000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生产线一条,购置必要的原辅材料,进行生产,全套设备由美国MONTEROUSA,INC.提供,并负责安装指导及培训。

1.4.6技术来源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该公司从美国MONTEROUSA,INC.,购买全套生产设备。

美国MONTEROUSA,INC.公司将于六个月内完成设备的设计及制造,并在美国生产厂完成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培训,及验收。

在美培训及验收合格后,生产线将分拆装箱后运抵项目厂区。

该项目设备先进,严格按照统一技术及质量标准向市场上提供各类碳纤维预浸料、玻璃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等。

公司碳纤维预浸料及复合材料制品制造技术成熟,来源可靠,产品技术优势较国内其他生产厂家优势明显,目前合同已经签定,技术来源可靠。

1.4.7主要原材料及能动供应

1.4.7.1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本项目所需原材料主要有碳纤维、玻璃纤维、环氧树脂、离型纸、聚乙烯薄膜等,现在均可由供货单位提供,且能稳定供应、有保证,所以本项目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长期供应有保障。

表1-1项目原辅材料供应一览表

序号

物料名称

年用量

备注

单位

数量

1

碳纤维

1000

供应商送货

2

玻璃纤维

350

供应商送货

3

环氧树脂

700

供应商送货

4

离型纸

40

供应商送货

5

聚乙烯薄膜

30

供应商送货

所以本项目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长期供应有保障。

1.4.7.2能动供应

1、供电

该项目总装机容量830.00kW,运行功率333.33kW,视在功率370.37KVA,年总用电量80.00万kWh/a。

项目区有动力线接入,经S11-500KVA型10/0.4kV节能变压器处理后满足生产和公用设施需求。

项目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

项目供电能保证生产实施。

2、供水

全厂年耗水量为1500.00m3,主要是生活用水,绿化用水采用中水。

该项目用水由厂内自备水井供给,厂区内将建完善的给水管网,只需从厂区原有的供水主管接入即可保证项目的正常用水。

本项目涉及的燃料和动力主要为电和煤、新鲜水。

表1-2项目燃料、动力供应一览表

序号

燃料、动力

年用量

备注

单位

数量

1

吨/年

1500

外购

2

千瓦时/年

800000

外购

1.4.8环境保护

本项目投产后,在生产过程中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其废水、固体废弃物、噪声及废气。

均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妥当处理,对环境影响较小。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是生活废水。

食堂废水经过隔油隔渣池处理后,汇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对于厂区内排放的生活垃圾、生产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及时清运,避免造成垃圾二次污染。

对噪声来源主要为一些生产设备机械产生的噪音,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

1.4.9节能

本项目除生产工艺方案采取的节能措施外,在电气、建筑等方面采取全方位的节能措施。

该项目的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0.004tce,万元产值电耗32.84kWh,远远低于2009年江苏省的能耗指标(单位GDP能耗0.761tce/万元,单位GDP电耗1064.25kWh/万元),《“十一五”期间各地区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十一五末期指标)江苏省单位GDP能耗指标0.734tce/万元。

远低于XX市2009年能耗指标(万元GDP能耗指标0.929tce/万元)。

经对比可知,该项目单位GDP能耗指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指标、单位GDP电耗指标均好于江苏省、XX市统计指标,符合江苏省单位GDP能耗指标要求。

属于能源利用效率比较好的项目。

1.4.10消防

项目生产车间火灾危险类别为丙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三级。

项目设计中除了各专业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进行消防措施的设计外,还按规范设置了各类消防设施,主要包括消防水管网、消火栓、干粉灭火器等。

因此消防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

1.4.11劳动安全卫生

本项目采用了先进、成熟、可靠的生产技术,在设计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完善的安全卫生措施,预计本项目在建成后将能有效的防止火灾、雷电、静电、触电、机械伤害、噪声危害等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事故,依靠装置内的安全防护设施和事故应急措施能及时控制事故,防止事故的蔓延,使生产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有充分的保证。

同时要求工人在生产过程注意自我劳动保护,要求上岗人员必须以预防为主进行安全教育及劳动保护、工业卫生教育,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

1.4.12实施进度建议

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计算期第2年生产能力达80%,使工人掌握生产工艺及参数,使产品质量稳定,第四年及以后各年均按满负荷计。

1.4.13投资估算及评价指标

本项目总投资为86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7012.20万元(含建设期利息和建设投资),全额流动资金为1587.80万元。

根据资金筹措方案,本项目债务资金为300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4.88%,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贷款200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1000.00万元。

项目正常年利润总额为3007.65万元,年净利润2255.74万元(根据国家税收法律制度有关规定,所得税率按25%计取,税后利润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其余为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本项目所得税前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40.30%,所得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31.59%,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为35.57%,均高于设定的基准收益率,项目总投资收益率为32.88%,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为36.04%,项目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

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现金流入均大于现金流出,具备较好的财务生存能力。

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现的盈亏平衡点为56.63%,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

1.4.14项目研究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建材行业发展规划及地方的发展需要,拟选工艺技术成熟、可靠,配套设备节能环保,社会和环境影响效益显著;公司管理规范,资金实力和筹措能力较强,能够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所以,本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

表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据

备注

1

劳动定员

100

1.1

管理及销售人员

5

1.2

技术人员

15

1.3

工人

80

2

项目总投资

万元

8600.00

2.1

建设投资

万元

6922.50

80.49%

2.2

建设期借款利息

万元

89.70

1.04%

2.3

流动资金总额

万元

1587.80

18.46%

3

资金筹措

 

 

4

项目资本金

万元

5600.00

65.12%

4.1

银行贷款

万元

3000.00

34.88%

4.2

年营业收入

万元

24363.00

正常年

5

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

21220.09

正常年

6

年增值税

万元

1127.15

正常年

7

年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

135.26

正常年

8

年利润总额

万元

3007.65

正常年

9

年所得税

万元

751.91

正常年

10

年净利润

万元

2255.74

正常年

11

项目总投资收益率

%

32.88

正常年

12

项目资本金投资净利润率

%

36.04

正常年

13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40.30

所得税前

14

%

31.59

所得税后

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

万元

10652

所得税前

15

万元

7110

所得税后

项目投资回收期

3.64

所得税前

16

4.22

所得税后

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

%

35.57

17

生产能力的盈亏平衡点

%

56.63

正常年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与必要性

2.1企业概况

江苏XX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是常州市鼎杰床服用品有限公司、FENTUSHOLDINGLIMITED(中文名:

范图思控股有限公司)与维也托公司在XX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从事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的生产和研发,销售公司自产产品。

注册资本:

800万美元。

法人代表:

吴筠。

FENTUSHOLDINGLIMITED、常州鼎杰床服用品有限公司与维也托公司经过对江苏省XX市XX县多次考察,决定在XX开发区江苏云峰创业园内合资举办企业江苏XX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通过考察,拟建年产2000吨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及制品项目基地。

2.2项目提出的背景

一、碳纤维及其发展历程

由于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优异的综合性能及高附加值,被人们称作是二十一世纪的“黑色黄金”,在现代工业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苏北地区(XX市)建立该预浸料产业基地,可以带动当地的整体工业制造水平,抢占高新技术研制开发的制高点。

碳纤维是由有机母体纤维(例如粘胶丝、聚丙烯腈或沥青)采用高温分解法在1000~3000度高温的惰性气体保护下制成的。

其结果是除碳以外的所有元素都被去除。

碳纤维呈黑色,坚硬,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等特点,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

它的比重不到钢的1/4,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抗拉强度一般都在3500Mpa以上,是钢的7~9倍;抗拉弹性模量为23000~43000Mpa,亦高于钢。

CFRP的比强度(材料的强度与其密度之比)可达到2000Mpa/(g/cm3)

以上,而A3钢的比强度仅为59Mpa/(g/cm3)左右。

CFRP的比模量也比钢高。

材料的比强度愈高,则构件自重愈小,比模量愈高,则构件的刚度愈大,从这个意义上已预示了碳纤维在工程的广阔应用前景,综观多种新兴的复合材料(如高分子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许多专家预料,人类在材料应用上正从钢铁时代进入到一个复合材料广泛应用的时代。

碳纤维最早由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和美国空军材料实验室于1959年投产,原丝采用粘胶纤维。

1962年,日本碳公司进行了通用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生产。

1971年,日本东丽公司的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投产。

七十年代初,日本吴羽化学工业公司开始生产沥青基碳纤维,随后,联合碳化物公司又研制出了高模量沥青基碳纤维。

至1985年,美国、日本及西欧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年生产能力达到7250吨,沥青基碳纤维为1280吨。

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进展,在航天主导产品(弹、箭、星、船)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我国体育休闲用品及压力容器等领域对碳纤维的需求迅速增长,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急需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军民市场的大量需求促进了碳纤维市场更加繁荣旺盛。

中国碳纤维的生产和使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材料来源大部分依赖进口。

另外,碳纤维长期以来被视为战略物资,发达国家一直对外实行封锁。

因此,基础研究和创新是发展国内碳纤维工业的根本出路。

目前中国对碳纤维产业支持鼓励政策层出不穷,使之成为超高速发展,并具有战略意义的朝阳高新产业。

预浸料作为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趋势也必将势不可挡。

尽管我国碳纤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消费量却与日俱增,市场需求旺盛,目前主要集中在文体用品和航空航天方面。

风机叶片和电动汽车上的应用正在快速崛起。

由于碳纤维产业是由原丝(PAN)生产再到预浸料再到具体的终端产品这么一个产业链,随着市场需求的飞速增加,中国急需加大对预浸料方面的产业化发展。

二、产品特点及应用领域

用途主要是利用其“轻而强”和“轻而硬”的力学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体育休闲等结构材料;利用其尺寸稳定性,应用于宇宙机械、电波望远镜和各种成型品;利用其耐疲劳性,应用于直升飞机的叶片;利用其振动衰减性,应用于音响器材;利用其耐高温性,应用于飞机刹车片和绝热材料;利用其耐药品性,应用于密封填料和滤材;利用其电气特性,应用于电极材料、电磁波屏蔽材料、防静电材料;利用其生体适应性,应用于人工骨、韧带;利用其X-光透过性,应用于X-光床板等。

世界碳纤维的消费结构集中在工业应用、航天航空和体育休闲三个方面,目前工业应用约占总消费量的58%;航空航天方面应用约占23%,体育运动器材应用约占19%。

1991-2009年,碳纤维在工业应用领域的消耗是持续增长的,航空航天领域基本保持平衡,而体育用品在碳纤维应用的比例则略有下降,碳纤维应用逐渐从航空航天、体育用品向民用工业应用转移,特别是随着大丝束碳纤维的大规模生产,其价格将不断降低,民用工业用量将继续保持大幅度增加的趋势。

风能产业的兴起将成为碳纤维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发展的新增长点。

风机叶片将成为碳纤维的最大用户。

三、产业链概述

碳纤维产业链包括原丝,碳纤维丝,碳纤维预浸料再到具体的终端产品(网球拍,汽车部件、机叶片等产品)。

碳纤维预浸料是把碳纤维浸渍在环氧树脂、聚酯树脂、或热塑性树脂中制成的中间材料。

预浸料在产业链中承上启下,具有高幅度的产品增值。

2.3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中国碳纤维的生产和使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材料来源大部分依赖进口。

另外,碳纤维长期以来被视为战略物资,发达国家一直对外实行封锁。

因此,基础研究和创新是发展国内碳纤维工业的根本出路。

目前中国对碳纤维产业支持鼓励政策层出不穷,使之成为超高速发展,并具有战略意义的朝阳高新产业。

预浸料作为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趋势也必将势不可挡。

碳纤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消费量却与日俱增,市场需求旺盛,目前主要集中在文体用品和航空航天方面。

风机叶片和电动汽车上的应用正在快速崛起。

由于碳纤维产业是由原丝(PAN)生产再到预浸料再到具体的终端产品这么一个产业链,随着市场需求的飞速增加,中国急需加大对预浸料方面的产业化发展。

维及其复合材料优异的综合性能及高附加值,被人们称作是二十一世纪的“黑色黄金”,在现代工业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苏北地区建立该预浸料产业基地,可以带动当地的整体工业制造水平,抢占高新技术研制开发的制高点。

2.3.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2.3.1.1本项目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令第57号)鼓励类第三类十四款第十三项之“高技术复合材料生产: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和预浸料、耐温>300℃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用工艺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桨叶、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制品、深水及潜水复合材料制品、医用及康复用复合材料制品、碳/碳复合材料及刹车片、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制品、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制品、金属层状复合材料及制品、压力≥320Mpa超高压复合胶管、大型客机航空轮胎”的规定。

2.3.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中指出:

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

以上政策法规的出台与实施,必将推动我国碳纤维加工利用市场的发展,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2.3.2符合地方发展规划

2.3.2.1《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

“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做强做大,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向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两端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