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9790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6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docx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docx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考点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是动物和人共有的生活、生存的精神现象。

动物的心理比较简单、低级,受本能(维持、延续生命和防御)需要所支配;而人在这些心理基础上,又产生了精神需要、社会意识、情感、意志等高级的心理现象,并且还产生了语言。

所以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

心理现象非常复杂,但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它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中,都伴随着注意这种心理状态。

(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人们的感知觉给思维提供了基本材料,思维借助感知材料使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

感知与思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是整个认知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

(2)情绪情感过程。

人不仅对客观事物有一定的感知和认识,而且根据其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与否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情感。

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都是一定的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引起的关系反映。

(3)意志过程。

人不仅能认识世界,有感情地体验现实,还能自觉、能动地变革现实。

这种与改造现实相联系的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有计划地调节支配行动,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

2.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所处社会环境不同,形成了人的个性心理的差异。

个性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个体的心理倾向性不尽一致,如有的人在物质需要方面追求强烈,有的人更注重精神与成就的需要等。

(2)个性心理特征。

个体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分,气质有好动与喜静、暴躁与温和之别,性格有自信与自卑之差等。

【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1861年,法国医生布洛卡解剖了一位失语症病人的脑,发现他大脑皮层的一个区域里的神经细胞严重损坏,由此证明了脑的这个部位(后称“布洛卡区”)与人的语言活动有关,以后的大量实验论证了心理是脑的机能。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

1.神经元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

神经元一般分为细胞体(或称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

树突多,短而密且有不少分支;轴突只有一个,形状像车轴,比较长,分支少。

轴突也称为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合起来则构成神经。

神经元通过树突接受外来的刺激(信息),经胞体整合后再通过轴突将信息传出去。

神经元一般包括三种:

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又称传入神经元,是专门感受体内外的刺激,并引起一定的神经冲动传人中枢神经。

运动神经元又称传出神经元,它能把冲动传至与它的神经末梢相联系的肌肉或腺体,引起运动。

联络神经元又称中间神经元,位于神经中枢,是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的联络者。

2.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高级中枢是指大脑两半球。

左右两半球的机能并不对称,左半球负责身体的右边,右半球负责身体的左边,两侧半球由胼胝体联合起来。

在大脑两半皮层上各有3条主要沟裂,将大脑分为四叶,包括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额叶在组织有目的、有方向的活动中,有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顶叶主要是调节机体的触、温、动感觉等;枕叶是视觉中枢;颞叶主要对听觉刺激加工。

大脑左半球是抽象逻辑思维和言语中枢的优势半球,右半球是形象思维和高度空间知觉的优势半球。

低级中枢是指大脑皮层以下的部分,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它们都受高级中枢的支配。

具体的讲,低级神经中枢包括脊髓、延髓、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及皮质下神经节等。

延髓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被称为“生命中枢”。

延髓、桥脑和中脑共同构成了脑干。

(2)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由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组成,其功能是把各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信息)传给中枢,再把中枢活动和神经冲动(信息)传给有关的组织器官。

如果说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的“司令部”,那么周围神经系统就是人体的“通讯网络”。

【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在欧洲,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时代。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有两个重要的历史渊源:

一是受到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特别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影响,近代哲学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二是受到实验生理学的影响,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直接来源于实验生理学。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

在心理学史上,人们把这一事件,看作是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也意味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二、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

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冯特,并由弟子铁钦纳将其发展成为严密的心理学体系。

20世纪前30年,该学派在美国心理学中占优势,30年代以后趋于瓦解。

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在研究方法上,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构造主义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

它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不关心个别差异、教育心理、儿童心理等心理学领域以及其他不能通过内省法研究的行为问题。

2.行为主义心理学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行为主义产生以后很快风行美国乃至全球,还引发了一场心理学史上的“行为主义革命”。

从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这近40年的时间里,行为主义几乎一统天下,因此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

(2)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的研究。

3.精神分析心理学

精神分析又称为弗洛伊德主义,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建,其理论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实践。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认为人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这是该学派对心理发展的重要贡献

第二章重要知识点

【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与特点

1.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它与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难以分开,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

注意是人们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和做出更有准备反映的保证,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心理条件。

2.注意的特点

(1)指向性。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

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

(2)集中性。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

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即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刺激,避开与之无关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并抑制对它们的反应。

2.保持功能,即使注意对象的映象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的反映。

3.调节和监督功能,即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或目标进行。

三、注意的外部表现

人在注意某个对象时,常常伴随特定的生理变化和表情动作:

人在注意状态下,感觉器官一般是朝向注意对象的,如“侧耳倾听”,这种现象是适应性运动;当人们集中注意时,就会高度关注当前的活动对象,一些无关动作或起干扰作用的动作就会相应减少甚至停止;呼吸运动也会发生相应的的变化,如人在紧张注意时,甚至会出现呼吸暂时停止的情况,即所谓的“屏息”现象。

【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

1.注意广度的大小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

知觉对象愈相似,排列愈集中或有规则,注意广度也就愈大;反之,注意广度则愈小。

2.注意广度的大小和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分不开。

阅读同一篇文章,担任编辑任务的人与从事校对工作的人,注意广度就不一样。

前者较大,后者较小。

3.注意广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经验愈多,知识愈广,就愈善于组织所感知的对象,把它们联系成一个整体来感知。

二、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

持续时间愈长,注意就愈稳定。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有:

1.注意对象的特点。

维持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事物的复杂和变化程度,简单而无变化的对象,注意集中的时间就很短。

一般而言,任何人的注意都不能以同样的强度维持20分钟以上。

2.有无坚定目的。

注意的集中和稳定主要取决于人们有无坚定目的。

当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把注意集中于某一对象时,可以保持相当的稳定性。

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如果允许在10~20分钟的集中注意之后,松弛几秒钟,那么注意的稳定性就可保持数小时之久。

3.个人的主观状态。

一个意志坚强,善于控制自己又能同各种干扰作斗争的人,注意就比较稳定;一个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心情愉快的人,注意就能持久。

要使注意挣久地集中在一个对象上,是很困难的。

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它是由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性地加强和减弱造成的。

注意的起伏周期一般为2、3秒至12秒。

这种现象在复杂的认知活动中是经常发生的,但只要我们的注意没有离开当前的对象,注意起伏就不会产生消极的作用。

注意不稳定表现为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

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面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

它使我们不能清晰地认识事物,所以我们必须和它作斗争

【中小学生注意的发展】

一、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他们的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一切能引起成人无意注意的对象也能引起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

低年级小学生的有意注意缺乏自觉性,需要教师或其他成人给定目的;在注意进程中也不会组织自己的注意,需要他人不断提醒和关照。

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大脑的成熟,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从由外界刺激引起逐步向内部兴趣过渡,同时有意注意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表现为他们能逐步理解自己的学习责任和社会义务,日常的学习活动也已开始更多地依靠有意注意。

高年级小学生已逐渐能够自行确立目的,并根据一定的目的,独立组织自己的注意。

到了中学,学生的无意注意进一步深化,研究表明,由于强烈的直接兴趣的影响,约90%的中学生明显地表现出偏科现象。

这是无意注意发展和深化的具体表现。

与此同时,中学生的有意注意也得到了发展,并且逐渐取代了无意注意的优势地位,在学生学习中跃居主导,最明显的特点是注意的随意性增强,具体表现为中学生学习活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和计划性增强,注意逐渐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性质。

虽然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有了明显发展,但无意注意的作用在学习活动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

这就决定了中学生注意的发展明显地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类型:

以无意注意占优势的情绪型、以有意注意占优势的意志型、以有意后注意占优势的自觉意志型,即智力型。

教师应针对他们注意发展的特征和个别差异,发展其注意力。

二、注意品质的发展

1.注意广度的发展

注意的广度除了与注意对象的特点和性质有关外,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知识经验。

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经验变得丰富,注意广度日益扩大,13岁儿童的注意广度已接近成人水平。

2.注意稳定性的发展

注意稳定性不良在小学生中是很普遍的现象,这是由于他们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自身兴趣的左右。

随着意志力的发展,中学生控制自己注意的能力显著增强,注意的稳定性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注意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但发展的速度不尽相同。

其中,小学阶段发展速度较快,中学阶段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感觉的种类】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可以说感觉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感觉分为不同的种类。

如根据刺激的来源,可以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根据刺激能量的性质,可以将各种感觉分为物理的和化学的两种;从距离和非距离的角度,又可将感觉分为距离感觉和非距离感觉;临床上把感觉分为特殊感觉、体表感觉、深度感觉和内脏感觉四大类。

比较常见的感觉分类,是从感觉器官的角度来划分,即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指感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的个别属性,主要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五大类;内部感觉是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分为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1.视觉

视觉是由外界物体所发生的或反射出的光波作用于视分析器而引起的感觉。

眼睛的视网膜是视觉的感觉器官。

光线通过眼球达到网膜上的神经细胞,转化为神经兴奋并产生冲动,经过传人神经至大脑视觉相应区的枕叶,就产生了视觉。

视敏度,也称视力,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2.听觉

听觉是声波作用于听分析器所产生的感觉。

内耳耳蜗是听觉的感觉器官。

耳分外耳、中耳、内耳,外部波首先作用于外耳,外耳的耳廓和外耳道起聚集声波的作用,声波经过鼓膜进人中耳。

中耳有三块听骨起传导作用,声波经听骨传人内耳。

内耳耳蜗中的科蒂氏器上的感觉纤维,把声波转化为神经冲动,经过传人神经传至大脑皮质颞叶的听觉中枢,便产生音高、音强和音色等感觉。

3.嗅觉

嗅觉是对物质固有的气味的感觉。

嗅觉是由散布在空气中有气味的物质微粒作用于鼻黏膜中的嗅觉细胞引起的。

当嗅觉细胞兴奋后,并由传人神经传达到大脑皮质的嗅觉中枢,就产生了嗅觉。

4.味觉

味觉是对物质的某些特征,如酸、甜、苦、咸等味道的感觉。

它是由溶解在水中或唾液中的有味的物质引起的。

有味物质作用于口腔(主要是舌)中的味觉细胞引起的神经兴奋,传人大脑皮质的味觉中枢而产生味觉。

5.肤觉

肤觉又叫皮肤觉,是对于物质接触皮肤的情况及温度的感觉。

当外界有足够强度的、机械的、化学的、温度的或电的刺激作用于皮肤时,就产生不同的皮肤觉。

皮肤觉主要包括触觉、压觉、温度觉和痛觉等感觉

【知觉】

一、知觉的概述

1.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例如,某物体绿中透红,表皮光滑,有清香的水果气味,吃起来酸甜,于是人脑便把这些属性综合起来,知道它是“苹果”。

这便是知觉。

2.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1)联系。

一方面,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都是我们对现实的感性反映形式;另一方面,感觉和知觉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

(2)区别。

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感觉仅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知觉不仅受感觉系统的生理因素影响,而且依赖于人的过去经验,受人的心理特点制约;知觉与词联系在一起。

可见,知觉比感觉复杂。

二、知觉的种类

根据反映的客观对象的不同,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等。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指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等。

2.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即事物运动的速度、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在时间知觉中,听、视、触等感官都参加,并起不同的作用。

3.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直接依赖于运动对象的速度。

物体运动太慢,或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距离太小,都不能使人产生运动知觉。

【感知规律与直观教学】

一、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

1.实物直观

实物直观指在感知实际事物的基础上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教学方式。

例如,观察标本、演示实验等。

实物直观富于真实性,因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正确理解,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实物直观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是它往往不易突出事物的本质因素。

在实际事物中,本质因素与非本质因素往往结合在一起,而且非本质因素一般表现得比较强烈。

二是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它无法提供某些重要的感性材料,如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化学反应的过程、原子的结构等都难于通过实物直接观察。

2.言语直观

言语直观指在生动形象的言语作用下唤起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

言语直观不受时间、空间和设备的限制,感性材料来源更丰富,是教学中大量采用的直观方式。

此外,由于表象具有概括性,这就有利于向抽象概括过渡。

它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有独特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由言语唤起的表象不如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所获得的映象完整、稳定、鲜明和正确,故应将三者相结合使用。

3.模像直观

模像直观指观察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如图片、图表、幻灯、电影、录像、电视等),形成感知表象。

模型、图像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化、抽象或夸张。

它通过这些人为的手段消除或减弱实物直观的缺点。

在图像直观中,可以通过着色、放大、变静为动等手段突出所需要概括的本质因素。

例如,用动画形式表现植物生长、原子与电子结构等。

二、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言语与实物、模像直观结合有三种方式:

(1)言语在前,形象在后,主要起动员与提示的作用;

(2)言语与形象交叉或同时进行,言语主要起引导观察、补充说明重点与难点的作用;

(3)言语在形象的后面,主要起总结概括或强化的作用。

实物直观虽然真切,但是难以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模像直观虽然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却有利于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

因此,一般而言,模像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但是,这一结论只限于知识的初级学习阶段。

当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后,由简化的情境进入实际的复杂情境,这时,更多地运用实物直观是必要的。

【记忆概述】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它是比感知觉更为复杂的心理现象。

人们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绪情感、做过的活动及动作等都可能在头脑中留下痕迹,以后还会再认或回忆出来,这就是记忆现象。

二、记忆的品质

1.记忆的敏捷性

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

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较多的东西,就是记忆敏捷性良好的表现。

但仅仅以这种记忆品质来评定人的记忆品质的好坏是不全面的,有人记得快,忘得也快。

提高记忆的敏捷性,首先,要明确识记的目的;其次要集中注意。

2.记忆的持久性

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

能够把知识经验长时间地保留在头脑中,甚至终身不忘,这就是记忆持久性良好的表现。

加强记忆的持久性,首先是要善于把识记的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其次是进行及时和经常性的复习。

3.记忆的准确性

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

它是指对于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和回忆时,没有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

记忆的这种品质极为重要,如果缺乏记忆的准确性,那么记忆的其他品质也就没有了价值。

培养记忆的准确性,首先,必须进行认真的识记;其次,在复习时要把相似的材料经常加以比较,防止混淆;最后,要把正确识记的事物同仿佛记住的东西区别开,把所见所闻的真实材料与主观的增补臆测区别开来。

4.记忆的准备性

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它使人能及时、迅速、灵活地从记忆信息的储存库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

记忆的这一品质,是上述三种品质的综合体现,而上述三种品质,只有与记忆的准备性结合起来才有价值。

培养记忆的准备性,关键是要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才能做到有条不紊地从记忆仓库中,随时迅速提取所需要的材料。

三、记忆的分类

1.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可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记忆过程】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信息的输入编码相当于识记过程,信息的储存相当于保持过程,信息的提取相当于再认或回忆过程。

一、识记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

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即对信息的识记具有选择性。

1.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两种。

2.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和识记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3.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有无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直接影响识记的效果。

(2)识记时的态度和情绪状态。

一般来说,在积极的态度和情绪状态下,人的识记效果好。

(3)活动任务的性质。

当识记的材料成为人活动的直接对象时,识记的效果就好。

(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材料越多,识记所用的平均时间和次数就越多。

识记也受材料性质的制约。

有意义的、有规律的材料更容易记住。

(5)识记的方法。

采用意义记忆法比采用机械记忆法对信息的识记更准确。

二、保持与遗忘

1.保持的概念:

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

但是,识记的材料在保持过程中总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和遗忘。

2.遗忘的概念:

识记过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或错误地恢复和提取都叫遗忘。

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或错误提取。

3.遗忘的规律:

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他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遗忘曲线。

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

由此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几乎不再遗忘了。

4.遗忘的原因

心理学家对遗忘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有下述四种:

(1)消退说

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中小学生记忆的发展及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一、中小学生记忆的发展

1.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都在发展。

一般来讲,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无意记忆占优势,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的效果。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有意记忆水平开始超过无意记忆水平,但是这种有意记忆仍是被动的。

中学生记忆的目的性、抗干扰性较强,而且中学生已能自己确定记忆任务,这为他们完成复杂的学习任务提供了保证。

小学低年级学生经常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复述)学习。

中学以后,有意记忆在学生的记忆中占主导地位。

更为重要的是,中学生的有意记忆的主动性增强,他们不再依靠家长或老师的帮助,而强调由自己确定记忆任务。

2.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的发展

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都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只是在同一年龄阶段,二者占优势的情况不同。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形象记忆占优势。

在学习中,他们需要借助具体形象来记忆信息。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言语记忆的增长率逐渐超过了具体形象记忆的增长率,但他们对抽象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