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概论汇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9998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概论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中医学概论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中医学概论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中医学概论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中医学概论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中医学概论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中医学概论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中医学概论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中医学概论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中医学概论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中医学概论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中医学概论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中医学概论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中医学概论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中医学概论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中医学概论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中医学概论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中医学概论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中医学概论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中医学概论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学概论汇总.docx

《中医学概论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概论汇总.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学概论汇总.docx

中医学概论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

先秦、秦、汉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共同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伤寒杂病伦》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体系。

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宋、金、元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陈无择“三因学说”。

《小儿药证直诀》

金元四大家:

(1)刘完素,倡火热论,“寒凉派”;

(2)李杲,倡脾胃论,“补土派”;

(3)张从正,力主祛邪,“攻邪派”;(4)朱震亨,重视养阴,“养阴学派”。

明、清时期温病四大家

(1)明,吴又可,《温疫论》指出温疫病的病因为“戾气”;

(2)薛生白

(3)清,叶天士,《温热论》“卫、气、营、血辨证”;(4)清,吴鞠通,《温病条辨》“三焦辨证”。

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证:

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包括病的病因、部位、性质、邪正关系。

辨证论治:

辨证根据四诊资料,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同病异治:

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异病同治:

是指不同的疾病,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阴阳:

宇宙间互相关联的事物对立双方属性的概念。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交感、阴阳互相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互相转化。

阴阳失调:

阴阳偏盛阳偏盛·阴偏盛;阴阳偏衰阳偏衰·阴偏衰·阴阳互损。

五行:

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各自的特性:

(1)“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2)“火曰炎上”,温热、向上;(3)“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4)“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5)“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气机:

气的运动。

气的运动形式及其脏腑的关系:

(1)升脾气升清,肝气升发;

(2)降胃气降浊,心火下降;

(3)出肺气宣发,呼出浊气;(4)入肺气肃降,吸入清气。

气的生理功能:

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

元气:

又称“原气”、“真气”,为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

宗气:

由水谷精微和自然界的清气所组成。

营气:

由水谷精气中“精专”部分化生。

卫气:

由水谷精气中“剽悍”部分化生。

血:

是循形于脉管中的富含营养的红色液体。

血的生理功能:

濡养滋润全身脏腑组织;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津液:

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除血液)的总称。

津质清释,流动性大,主要分布于体表、孔窍,能渗入血脉,起滋润作用;液质稠厚,流动性小,主要分布于脏腑、骨节、脑髓,起濡养作用。

津液的功能:

滋阴和濡养作用、化生作用、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排泄代谢产物、运载全身之气。

津液的生成:

脾“主运化”、胃“游溢精气”、小肠“泌别清浊”、大肠“主津”。

津液的排泄:

脾气散精、肺主形水、肾主津液、肝主疏泄、三焦决渎。

气为血之帅:

是指气对血的作用具有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三个方面的作用。

血为气之母:

是指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以充分的营养。

津血同源:

是指血和津液的生成都来源于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所化生,并且血和津液可以相互化生。

脏:

实心性器官,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泻)。

腑:

空腔性器官,受盛和转化水谷(泻而不藏)。

奇恒之腑:

空腔性似腑,贮藏精气似脏。

脏象:

脏指藏于人体内的内脏,象征象或形象,指内脏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象。

肾:

肾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肾生髓主骨,肾开窍于耳和二阴,肾在志为恐,肾在液为唾。

脾:

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脾主四肢,脾主肌肉,脾开窍于口,脾在志为思,脾在液为涎。

肺:

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宣散卫气、朝百脉主治节;肺在体合皮,肺开窍于鼻,

肺在志为悲,肺在液为涕。

肝:

肝藏血、肝主疏泄;肝在体合筋,肝开窍于目,肝在志为怒,肝在液为泪。

心:

心主血脉、心藏神;心在体合脉,心在窍为舌,心在志为喜,心在液为汗。

胆:

贮存胆汁、排泄胆汁、主决断。

胃:

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

小肠:

主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

大肠:

传化糟粕。

膀胱:

贮尿和排尿。

三焦:

指六腑之一,即脏腑之间和脏腑内部的间隙互相沟通所形成的通道;

指部位概念,即膈以上为上焦,膈至脐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

三焦气化:

三焦由疏通水道,运化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所以把水液代谢协调平衡的作用,称为“三焦气化”。

奇恒之腑:

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经络:

经脉和络脉的总称,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体形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经络的基本生理功能:

(1)运行全身气血,营养脏腑组织;

(2)联络脏腑器官,沟通上下内外;(3)感应传导信息,调节机能平衡。

十二经脉:

(1)手太阴肺经;

(2)手阳明大肠经;(3)足阳明胃经;(4)足太阴脾经;(5)手少阴心经;(6)手太阳小肠经;(7)足太阳膀胱经;(8)足少阴肾经;(9)手厥阴心包经;(10)手少阳三焦经;(11)足少阳胆经;(12)足厥阴肝经。

辨证求因:

中医认为病因,除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主要是以病证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

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形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为“辨证求因”。

六气:

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

六淫:

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

六淫致病的特点:

外感性、季节性、地区性、相间性、转化性。

内伤五邪:

即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

化热、化火等病理反映,其临床表现虽与风、寒、湿、燥、火等六淫致病特点和证候相类似,但不属于

外感致病因素范围,而属于“内生五气”的病理过程,为区别于外感六淫,故称之。

疠气的致病特点:

传染性强,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疠气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

气候反常、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预防隔离工作不好、社会因素。

七情:

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七情的致病特点:

七情皆从心而发、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多发为情志病、病势变化与情志关系密切。

水湿痰饮:

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更清稀者为水,湿是水液弥散、浸渍于人体组织中的形态。

水湿痰饮的致病特点:

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病势缠绵、病程较长,易扰乱神明,多见滑腻舌苔。

瘀血:

离经之血,停积于体内的病理产物;阻滞于脏腑经络之中运行不畅的血液。

瘀血的致病特点:

疼痛、肿块、出血、紫绀、舌质紫暗、脉涩或结代。

结石:

凡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或久经煎熬,形成砂石样的病理产物。

结石的致病特点:

多发于六腑等脏器,病程较长、症状稳定,易阻滞气机、损伤脉络,甚则发生绞痛。

病机:

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中医病机学的特点:

从总体上来说,离不开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脏腑和经络功能失调等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

虚:

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

实:

主要指邪气亢盛,正气未虚,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

虚实错杂:

或虚中夹实,或实中夹虚。

虚实转化:

即原为邪气盛的实证,或因误治或失治,病情迁延日久,虽邪气渐去,但正气受伤,疾病的性质,由实转虚。

虚实真假:

本质是虚证,又出现“实”的假象,称为“虚实真假”。

阴阳偏盛:

阳偏盛·热、动、燥,阳胜则阴病;阴偏盛·寒、静、湿,阴胜则阳病。

阴阳偏衰:

阳偏衰,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阴偏衰,阴不制阳、阳相对亢盛的虚阳证。

阴盛格阳(真寒假热):

又称格阳,是指阳气极端虚弱,阳不制阴,偏盛之阴盘踞于内,逼迫衰极之阳浮越于外,使阴阳不相维系,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阳盛格阴(真热假寒):

又称格阴,是指邪热极盛,阳气被郁,深伏于里,不得外达四肢,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亡阳:

指由于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性脱失,而至全身机能突然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亡阴:

指由于机体阴液发生突然性的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至全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的失常:

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损过多(气虚),气的运动失常或紊乱(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或气脱)。

气虚:

指正气不足,导致脏腑组织功能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

气滞:

气的流通不畅或郁而不散,导致脏腑、经络障碍的病理状态。

气逆:

气机升多降少而上逆的病理状态。

气闭:

气之出入运动障碍郁于心肺,闭塞清窍或气道的病理状态。

气脱:

气不内守,大量外逸,导致全身性严重气虚,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血虚:

血液不足,血的营养和滋润功能减退,以致脏腑百脉、形体器官失养的病理状态。

血热:

血内有热,使血液运行加速,使血液妄行的病理状态。

气血关系失常的主要表现:

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

津液代谢失常的表现:

津液亏损不足;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传变:

指疾病在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传移和变化。

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邪正相争及其盛衰变化;体质;地区方域和气候;生活状况;治疗。

从化(从类化):

是指病邪侵入机体,能随人之一直差异,气侵入部位,以及时间变化和治疗不当等各种条件变化而发生性质的改变,形成与原来病邪性质相反而与机体的素质一致的病理反映。

早治防变:

在病初早诊早治,防止其传变或危变。

标本:

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多种含义,中医用于说明病变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主次关系,从邪正双方来说,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从病因与症状来说,病因是本,症状是标,从疾病先后来说,旧病,原发病是本,新病,继发病是标等。

标本的取舍:

标急则先治其标,本急则先治其本,标本俱急则宜标本兼治。

正治:

逆疾病的临床表现性质而治的一种最常用的治疗法则,病的征象与本质相一致,方药逆证候性质,“逆治”。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反治:

顺从疾病外在表现的假象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不完全一致,方药性质与疾病的假象相同“从治”。

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扶正祛邪:

扶正扶助机体的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抗病能力的一种治疗原则;祛邪祛除邪气,排除或削弱病邪侵袭和损害的一种治疗原则。

脾虚病人,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为: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中医学理论体系,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

心主神志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血。

构成血液系统的是,心、脉、肺。

固摄血液的重要因素是,肝的藏血、脾的统血。

血在脉管中正常运行依赖于:

气的推动作用,气的固摄作用,脉的壅遏营气、令无所避的作用。

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

上行到达头部巅顶,过阴器,抵小腹经脉是足厥阴肝经。

起于胞中的三条经脉是:

冲、任、督。

称为“十二经脉之海”的经脉是冲脉。

具有“血海”之称的经脉是冲脉。

十二经脉中循行于面颊部的经脉:

胃经、小肠经、大肠经。

十二经脉中,连目系的经脉有:

心经、肝经。

寒邪引起肢体屈伸不利的病机是:

寒主收引,筋脉收缩挛急。

由痰引起的病证有:

癫狂、瘰疬、胆疸流注。

“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是属因时制宜。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1)审查内外;

(2)辨证求因;(3)四诊合参。

证:

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等方面的病理概括,是疾病本质的反映。

辨证求因:

就是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综合,判别其病因、病位、及邪正盛衰,揭示疾病的本质、特征和在这个阶段的主要症状,为治疗提供依据。

四诊合参:

诊断必须做到望、闻、问、切四诊俱备,不能忽视任何一种诊病方法。

这样才能搜集到病人全面、详细的资料,作出正确的诊断。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

四诊、辨证、病案。

《敖氏伤寒金镜录》元·杜清碧,我国第一部舌诊专著。

《脉经》晋·王叔和,我国第一部脉诊专著。

得神(有神),表现:

目光明亮、精彩内含、精神冲沛、意识清楚、面色荣润、肌肉不削、反映灵敏、活动自如、呼吸平稳、语言清晰。

是正常人的神气,即使有病,也属脏腑功能不衰,预后良好。

失神(无神),表现:

目暗睛迷、瞳神呆滞、神志昏迷、面色晦暗、大肉已脱、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强迫体位、或有不自主动作、呼吸微弱、语言失伦。

是脏腑精气衰竭,生理功能衰败的表现,预后不良。

假神:

是指原本失神的病人突然出现暂时好转的现象。

表现:

目光突然转亮、精神突然壮佳、面色转为面赤如妆、活动灵活、语言转清、言语不休、食欲增强。

是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虚阳外越的现象。

我国人民的常色为:

红黄隐隐、含蓄明润。

善色:

青如翠羽、红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乌羽。

恶色:

青如草兹、赤如衃血、黄如枳实、白如枯骨、黑如炲。

青色:

肝病(正色正病),寒证、痛证(青黑),瘀血(青紫),惊风(眉间鼻柱唇周色青)。

赤色:

热证实热(满面通红)、虚热(面部潮红),戴阳证(颧红如妆)。

黄色:

脾虚(萎黄面色淡黄、干萎无泽;黄胖面黄虚浮),湿证(面黄而垢),黄疸(阳黄黄色鲜明如橘子;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

白色:

虚寒·阳虚(晄白·面淡白而虚浮),气血亏虚(淡而无华),脱血、夺气(苍白)。

黑色:

寒证(青黑)、肾虚(阳虚黑而暗淡、阴虚黑而干焦),水饮(眼眶黑)、血瘀(青黑、黧黑)。

目:

血虚(目眦淡白)、心火(目眦色红);肺热(白睛红赤)、黄疸(白睛发黄);肝火(黑珠肿痛、全目红肿);肾精衰竭(瞳孔散大)、中毒、肝火(瞳孔缩小);脾火(眼睑红肿)、脾虚(眼睑下垂)。

耳:

肝胆火旺(实证红肿、流脓);肾虚(虚证干枯、瘦薄);麻疹先兆(耳后红络);瘀血、肠痈(耳轮甲错)。

鼻:

腹痛(色青);胃热、血热(红肿);肺胃湿热(酒渣鼻);梅毒、麻风(鼻柱塌陷);肝胆风热(久流浊涕腥臭·鼻渊)。

口、唇:

煤气中毒(口唇樱桃红);心脾积热(口腔溃疡·口疳);脾胃湿热·麻疹粘膜斑(鹅口疮);中风、风中经络(口僻);脐风(撮口)。

咽喉:

肺胃热盛(实证咽红肿、乳蛾);肺肾阴虚(虚证咽嫩红、少痛);外感时邪(白喉)。

扁平胸:

肺肾阴虚、气阴两虚;桶状胸:

肺胀(肺气肿);

鸡胸:

先天肾精亏虚形成,后天脾胃失养。

阴挺:

中气不足;脱胱:

中气下陷。

正常舌象:

淡红舌、薄白苔。

舌色

淡白舌:

虚寒证(淡白胖嫩湿润);气血两虚(淡白瘦薄)。

红绛舌:

热盛(舌红苔黄点刺);热入营血(舌绛苔焦黄起刺);阴虚(舌红少苔、无苔)。

青紫舌:

热入营血(绛紫、干枯少津);寒凝血瘀(青紫湿润);血瘀(瘀暗、瘀斑)。

舌形

老:

实证,舌纹理粗造坚敛。

嫩:

虚证,舌纹理细腻娇嫩。

胖大:

阳虚湿阻,淡白胖嫩水滑苔。

肿大:

心脾热盛,舌红肿满口;中毒,青紫肿胀。

瘦薄:

气血两虚,舌淡瘦小阴虚舌红绛瘦小。

裂纹:

热盛伤津,红绛有裂纹;阴虚火旺,红绛少苔裂纹;气血亏虚,淡白有裂纹。

点刺:

邪热炽盛。

齿印:

脾虚湿盛,舌淡胖齿印。

舌态

痿软:

热盛伤阴,舌红干痿软;气血亏虚,舌淡痿软;阴虚火旺,舌红绛痿软。

强直:

热入心包高热伤津,舌红绛强直;风痰阻络,苔厚腻舌强直。

歪斜:

中风中风先兆,病在左、歪向左病在右、歪向右。

颤动:

虚损(气血阴亏),蠕蠕微动;动风,习习煽动。

吐弄:

吐,心气已绝;弄,动风。

短缩:

寒凝经脉,淡白或青紫湿润;气血亏虚,淡白胖嫩;热盛伤津,舌红绛而干;风痰阻络,舌胖大苔腻。

舌苔

薄:

表证,透过舌苔能见舌体。

厚:

里证,透过舌苔不能见舌体。

润:

津液未伤,干湿适中。

水滑苔:

寒湿,舌淡苔白湿。

燥苔:

热盛伤津,舌红苔黄干;阴液亏虚,舌红少苔而干。

腐·腻:

痰湿、食积、湿浊,粒大疏松易去·粒小致密难去,

剥脱:

胃气衰败,舌淡白苔剥;胃阴亏虚,舌红绛苔剥。

消长:

正气复病退,苔由厚变薄;邪气盛病进,苔由薄变厚。

苔色

白苔:

表证、寒证,薄白、白而湿润。

黄苔:

里证、热证,浅、深、焦黄。

灰黑苔:

热盛、寒极,苔黄灰而干、灰黑湿润。

霉酱苔:

湿热久郁(夹食中暑),黄黑带红。

谵语:

是指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的一种临床表现。

(热扰心神之实证)

郑声:

是指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微的一种临床表现。

(心气大伤之证)

金实不鸣:

新病音哑失声,属实证,多见外感风寒或风热,痰浊阻滞,以致肺气不宣而失音。

金破不鸣:

旧病音哑失声,多属虚证,常见精气内伤,肺肾阴虚,虚火灼金,致津枯肺损,声音难处。

分型

鉴别

哮证

喉中痰鸣如水鸡者

寒哮

哮必兼喘,喘未必哮,哮指声响言,喘指气息言。

热哮

喘证

呼吸困难、短促急迫

实喘:

热邪壅肺

虚喘:

肺肾气虚

白喉:

犬吠样咳嗽。

《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恶寒发热:

(1)恶寒重发热轻,表寒证·脉浮紧;

(2)恶寒轻发热重,表热证·脉浮数;(3)恶风汗出,表虚证·脉浮数;(4)身重疼痛、心烦口渴·暑多挟湿、易感冒,暑邪。

但热不寒:

(1)大热、大汗、大喝、脉洪大,里实热证·壮热;

(2)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阴虚朝热·午后或有热日哺朝热、腹满便秘,阳明朝热·阳明腑实证身热不扬、头痛困重,湿温朝热;(3)阴虚、气虚、血虚、血瘀、气肿,微热。

但寒不热:

新病恶寒·兼容脏腑、旧病畏寒·阳气虚衰,里寒证。

寒热往来:

半表半里证,少阳证·寒热往来、发无定时疟疾·寒热往来、发有定时

朝热:

即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盛,有一定规律,如潮汐之有时者。

自汗:

指病人日间汗出,活动尤甚,兼见畏寒、神疲乏力的一种临床表现,属阳虚。

盗汗:

指病人入睡时汗出,醒则汗止,常兼有潮热现象,属阴虚。

战汗:

邪正交争。

头痛的六经分证:

(1)阳明经:

前额连眉棱骨痛;

(2)太阳经:

后枕痛连项骨;(3)少阳经:

头颞或一侧头痛;(4)厥阳经:

巅顶痛;(5)少阴经:

头痛连齿;(6)太阴经:

头痛昏视。

胀痛:

气机郁滞不通。

刺痛:

瘀血阻滞。

走窜痛:

气滞疼痛。

固定痛:

血瘀或寒凝。

冷痛:

寒凝经脉或阳虚不温。

灼痛:

火邪窜络或阴虚火旺。

绞痛:

有形实邪闭阻气机。

隐痛:

精血不足或阳虚失温。

重痛:

湿邪困阻气机。

掣痛:

经脉失养所致,于肝病有关。

空痛:

气血精髓亏虚,组织器官失其荣养。

头晕的原因:

风、痰、虚(气血肾精)、瘀(外伤治痰)。

耳:

鸣为聋之渐,聋为鸣之甚;目;睡眠:

阳气盛则寤,阴气盛则寐阳不入阴:

失眠,阴不入阳:

失睡。

饮食口味:

(1)不口喝:

寒证、湿证;

(2)口喝多饮:

热盛伤津、消渴病;(3)口干不欲饮:

阴虚、湿热、痰饮、瘀血;(4)饮食欲减退:

脾虚、湿困;(5)食欲无进:

胃火、消渴病;(6)饥不欲食:

胃阴虚;(7)厌食:

食滞、肝胆湿热·厌油腻;(8)口淡:

脾弱;(9)口苦:

热证;(10)口甜:

脾胃湿热;(11)口苦:

肝胃不和、食滞;(12)口咸:

肾虚、寒证。

大便便次:

(1)便秘:

热结、气血阴虚、寒证;

(2)泄泻:

虚,脾虚、肾阳虚;实,寒湿、湿热。

尿:

(1)尿量增加:

虚寒证、消渴证;

(2)尿量减少:

热盛伤津、水肿病;(3)尿次增多:

淋证、肾气不固;(4)尿次减少:

肾虚、湿热、瘀血、结石;(5)涩痛:

淋证;(6)余沥不禁:

肾气不固;(7)失禁:

肾气不固;(8)遗尿:

肾气不足。

寸口:

腕后桡动脉搏动初。

诊脉的方法:

时间(平旦);指力(举、按、寻);平息定至,一息四至、闰以五息;每次诊脉的时间,五十动(指每次诊脉的时间不应少于脉搏跳动五十次)。

平脉:

居中、寸关尺有脉,一息四至、闰以五息,不大不小,和缓有力,节律一致。

其特点:

胃、神、根。

寸口分候脏腑原则:

上竟上,下竟下;右主气(升),左主血(降)。

心、膻中

肝胆、膈

肾、小腹

肺、胸中

脾胃

肾、小腹

浮脉:

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定,举之泛泛有余;

(1)表证·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

(2)虚证·多为浮而无力。

沉脉: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与浮脉相反;里证(有病而沉兼别脉、无病而沉世人多)。

迟脉:

一息不足四至;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数脉:

一息五至以上;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实脉:

三部脉举按均有力;实证。

洪脉:

脉体宽大,状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气分热盛。

细脉:

脉细如丝,但应指明显(至数清晰分明);

(1)气血两虚·以阴血亏虚为主,

(2)诸虚劳损,(3)湿证。

弦脉:

端直而长,如按琴弦;

(1)肝胆病,

(2)诸痛,(3)痰饮,(4)疟病。

紧脉:

脉来绷紧,如牵绳转索,左右弹指;

(1)寒,

(2)痛,(3)宿食。

滑脉:

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园滑;

(1)痰饮,

(2)食积,(3)实热,(4)湿。

涩脉:

脉细而迟,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

(1)伤精血少,

(2)气滞血瘀,(3)挟痰挟食·无形之痰。

濡脉:

浮而细软;

(1)诸虚·气血亏虚,

(2)湿证。

缓脉:

一息四至,来去缓急;

(1)脾胃虚弱,

(2)湿证。

弱脉:

极软弱而沉细;

(1)气血不足,

(2)阴虚。

微脉:

脉形细小,脉势软弱,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1)气血大虚,

(2)阳气衰微·常见于亡阳证。

促脉:

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1)阳盛实热,

(1)气血痰饮宿食停滞,(3)脏气虚衰。

结脉:

缓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1)阴盛气结,

(2)寒痰血瘀,(3)癥瘕积聚,(4)气血虚衰。

代脉:

脉来时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1)脏气衰微,

(2)痛证痹痛,(3)七情过激(4)跌打损伤。

虚里:

在左四、五肋之间,是心尖搏动处,为诸脉之所宗。

按虚里可以了解宗气的盛衰,病之虚实,预后之凶吉。

正常:

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节律清晰。

异常:

(1)动微不显·宗气内虚,

(2)动而应衣·宗气外泄,(3)洪大而搏·危重。

表证:

六淫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时所致之证。

里证:

病邪深入到脏腑、气血、骨髓所致之证。

病程

症状与体征

寒热

舌象

脉象

表证

并见

基本正常

里证

单见

异常

寒证:

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所致之寒性证候。

热证:

感受热邪或阴虚阳盛所致之热性证候。

寒热喜恶

面色

口渴

二便

舌象

脉象

寒证

恶寒喜热

不渴

尿清便溏

舌淡苔白

迟或紧

热证

恶热喜寒

渴喜冷饮

便秘尿赤

舌红苔黄

虚证:

正气不足,功能减退所表现之证。

实证:

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病理产物蓄积所致之证。

病程

体质

症状与体征

精神

声息

疼痛

舌象

脉象

虚证

长(久病)

萎靡

声低息弱

喜按

质嫩苔少或无苔

无力

实证

短(新病)

兴奋

声高息粗

拒按

质老苔厚腻

有力

阳虚证:

是指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所表现的证候。

阴虚证:

是指机体阴液亏虚,阴不制阳所表现的证候。

亡阳证:

是指体内阳气严重损耗而出现阳气虚脱所表现的证候。

亡阴证:

是指体内阴液大量消耗而出现阴液衰竭所表现的证候。

阳虚证:

面色晄白,神疲乏力,气短自汗,畏寒肢冷,口淡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阴虚证:

消瘦颧红,朝热温湿,五心烦热,口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