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规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0029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7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路基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路基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路基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路基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路基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7页
路基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7页
路基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7页
路基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7页
路基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7页
路基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7页
路基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7页
路基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7页
路基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7页
路基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7页
路基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7页
路基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7页
路基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7页
路基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7页
路基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7页
亲,该文档总共9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规范.docx

《路基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规范.docx(9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路基规范.docx

路基规范

路基规范.txt蜜蜂整日忙碌,受到赞扬;蚊子不停奔波,人见人打。

多么忙不重要,为什么忙才重要。

前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公路建设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为满足新时期公路建设的需要,1996年交通部颁布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该规范施行以来,对统一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技术要求,提高公路路基设计水平、保证公路路基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近十年来,在公路路基设计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交通部和各省、市、自治区交通主管部门对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积累了较多的山区公路设计施工经验,为本规范的修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修订是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2000]722号“关于下达2000年度公路工程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和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和交公路发[2002]288号“发布公路工程标准规范体系”精神,修订本规范。

新修订《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涵盖了《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6-9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6)、《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019-98)等规范的相关内容,在原规范基础上,针对目前公路路基设计中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如高填深挖的界限与设计原则、边坡防护、路基压实标准、特殊路基设计等作了重点修订,突出了公路路基设计的系统化理念,以及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景观协调的设计原则,注重地质、水文条件调查,强调地基处理、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边坡防护、排水系统、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设计。

本规范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1.根据高速公路建设经验,补充完善了路基压实度和CBR强度要求,在第3章“一般路基”中增加了路堤与桥涵构造物连接处理、路基填挖交界处理、高边坡路堤与陡坡路堤、挖方高边坡、填石路堤和粉煤灰路基等设计技术规定;

2.对高边坡、地基处理、路基病害整治等设计,提出了有关施工监测与动态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3.完善了路基排水系统设计要求,补充了油水分离池、排水泵站、仰斜式排水孔、支撑渗沟等排水设施,强化路基排水与边坡防护的综合设计。

取消了有关路面排水设计的内容。

4.将第5章“路基防护”改为“路基防护与支挡”,新增加了挡土墙、边坡锚固、土钉支护和抗滑桩等支挡结构设计技术要求;

5.新增加第6章“路基拓宽改建”,增加了原有路基状况评价方法与标准、高速公路路基拓宽改建、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基拓宽改建等设计技术要求;

6.将原规范第6章“特殊路基”改为第7章,在该章中新增加了软土地区路基、红粘土与高液限土地区路基、采空区路基、滨海路基、水库路基等特殊路基设计技术要求;完善了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多年冻土、黄土、膨胀土、盐渍土、风沙及沙漠、雪害、涎流冰等特殊路基处理技术要求。

本规范及其条文说明是根据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国内外的有关文献及工程实践经验而编制的,规范颁布后,请各有关单位将使用本规范中所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地址:

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498号,邮编:

430052),以便下次修订时参考。

2006-6-2316:

38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2楼

主编单位: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参编单位: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

吴万平廖朝华汪继泉丁小军张留俊王秉纲王选仓胡长顺

邓卫东唐树名陈晓光傅应华王家强袁光宇张嘉翔周相略

台电仓胡炜李萍祝海燕郑治席元伟马磊刘健

刘亚楼李浩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一般路基4

3.1一般规定4

3.2路床4

3.3填方路基4

3.4挖方路基7

3.5路基填挖交界处理8

3.6高边坡路堤与陡坡路堤8

3.7挖方高边坡12

3.8填石路堤15

3.9粉煤灰路堤17

3.10路基取土17

3.11路基弃土18

4路基排水19

4.1一般规定19

4.2地表排水19

4.3地下排水20

5路基防护与支挡22

5.1一般规定22

5.2坡面防护22

5.3沿河路基防护24

5.4挡土墙26

5.5边坡锚固45

5.6土钉支护51

5.7抗滑桩52

6路基拓宽改建54

6.1一般规定54

6.2原有路基状况调查评价54

6.3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基拓宽改建55

6.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原有路基的拓宽改建56

7特殊路基57

7.1一般规定57

7.2滑坡地段路基57

7.3崩塌与岩堆地段路基60

7.4泥石流地区路基61

7.5岩溶地区路基63

7.6软土地区路基64

7.7红粘土与高液限土地区路基69

7.8膨胀土地区路基70

7.9黄土地区路基73

7.10盐渍土地区路基76

7.11多年冻土地区路基78

7.12风沙地区路基80

7.13雪害地段路基82

7.14涎流冰地段路基85

7.15采空区路基86

7.16滨海路基88

7.17水库地区路基89

附录A岩质边坡的岩体分类91

附录B监测内容与项目92

附录C多年冻土公路工程分类93

附录D黄土分区图94

本规范用词说明95

附件: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条文说明96

1总则97

3一般路基98

4路基排水109

5路基防护与支挡113

6路基拓宽改建125

7特殊路基126

1总则

1.0.1 为统一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技术标准,使公路路基工程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经济合理的要求,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各级公路的路基设计。

1.0.3 路基工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1.0.4路基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避免引发地质灾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0.5路基设计应做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查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获取设计所需要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1.0.6路基设计应从地基处理、路基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防护工程、排水系统、以及关键部位路基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

1.0.7路基设计宜避免高路堤与深路堑,当路基中心填方高度超过20m、中心挖方深度超过30m时,宜结合路线方案与桥梁、隧道等构造物或分离式路基作方案比选。

1.0.8 受水浸淹路段的路基边缘标高,应不低于路基设计洪水频率的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以及0.5m的安全高度。

各级公路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应符合表1.0.8规定。

表1.0.8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1001/1001/501/25按具体情况确定

1.0.9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段的路基设计最小填土高度不应小于路床处于中湿状态的临界高度;当路基设计标高受限制时,应对潮湿、过湿状态的路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土基回弹模量不小于路面设计规范规定的要求。

1.0.10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高边坡路堤、陡坡路堤、挖方高边坡、滑坡、软土地区路基设计应采用动态设计法。

动态设计必须以完整的施工设计图为基础,适用于路基施工阶段。

应提出对施工方案的特殊要求和监测要求,应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施工情况和变形、应力监测的反馈信息,必要时对原设计做校核、修改和补充。

2006-6-2316:

38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3楼

1.0.11路基工程设计提倡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

1.0.12路基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 路基subgrade

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

2.0.2路床roadbed

指路面底面以下0.80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

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0.30m)及下路床(0.30m~0.80m)两层。

2.0.3路堤embankment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

路堤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堤和下路堤,上路堤是指路面底面以下0.80m~1.50m范围内的填方部分;下路堤是指上路堤以下的填方部分。

2.0.4路堑cutting

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

2.0.5填石路堤rockfillembankment

用粒径大于40㎜、含量超过70%的石料填筑的路堤。

2.0.6CBR(加州承载比)Californiabearingratio

表征路基土、粒料、稳定土强度的一种指标。

即标准试件在贯入量为2.5mm时所施加的试验荷载与标准碎石材料在相同贯入量时所施加的荷载之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2.0.7压实度degreeofcompaction

筑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2.0.8路基设计标高heightfordesignofsubgrade

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为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则为设置超高、加宽前的路基边缘标高;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可与新建公路相同,也可采用路中线标高。

设有中央分隔带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为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

2.0.9特殊路基specialsubgrade

位于特殊土(岩)地段、不良地质地段,或受水、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强烈的路基。

2.0.10湿陷性黄土collapsibilityloess

在自重或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后,土体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下沉现象的黄土。

2.0.11红粘土laterite

碳酸盐类岩石在温湿气候条件下经风化后形成的褐红色粉土或粘性土。

2.0.12高液限土highliquidlimitsoil

液限(100g锥试验)超过50%的细粒土。

2.0.13膨胀土expansivesoil

含亲水性矿物并具有明显的吸水膨胀与失水收缩特性的高塑性粘土。

2.0.14盐渍土salinesoil

易溶盐含量大于规定值的土。

2.0.15多年冻土perenniallyfrozensoil

冻结状态连续多年的温度低于0℃且含冰的土。

2.0.16滑坡landslide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带或面滑动的现象。

2.0.17崩塌rockfall

高陡斜坡上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倒塌、倾倒或坠落的现象。

2.0.18泥石流debrisflow

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的间歇性洪流。

2.0.19岩溶karst

可溶性岩层被水长期溶蚀而形成的各种地质现象和形态。

2.0.20挡土墙retainingwall

承受土体侧压力的墙式构造物。

2.0.21抗滑桩slide-resistantpile

抵抗土压力或滑坡下滑力的横向受力桩。

2.0.22土钉soilnailing

在土质或破碎软弱岩质边坡中设置钢筋钉,维持边坡稳定的支护结构。

2.0.23预应力锚杆(索)prestressedanchor

由锚头、预应力筋、锚固体组成,通过对预应力筋施加张拉力以加固岩土体使其达到稳定状态的支护结构。

3一般路基

3.1一般规定

3.1.1路基设计之前,应做好全面调查研究,充分收集沿线地质、水文、地形、地貌、气象、地震等设计资料。

改建公路设计时,还应收集历年路况资料及当地路基的翻浆、崩塌、水毁、沉降变形等病害的防治经验。

3.1.2路基设计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路基横断面形式和边坡坡度。

河谷地段不宜侵占河床,可视具体情况设置其它的结构物和防护工程。

3.1.3陡坡上的半填半挖路基,可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采用护肩、砌石或挡土墙;当山坡高陡或稳定性差,不宜多挖时,可采用桥梁、悬出路台等构造物;三、四级公路的悬崖陡壁地段,当山体岩石整体性好时,可采用半山洞。

2006-6-2316:

38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4楼

3.1.4沿河路基边缘标高应满足1.0.8条的规定,并根据冲刷情况,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

沿河路基废方应妥善处理,以免造成河床堵塞、河流改道或冲毁沿线构造物、农田、房屋等不良后果。

3.2路床

3.2.1路床填料应均匀、密实,并符合表3.2.1规定。

表3.2.1路床土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要求

项目

分类路面底面

以下深度

(m)填料最小强度(CBR)(%)压实度(%)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二级

公路.三、四级

公路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四级公路

填方

路基0~0.3865≥96≥95≥94

0.3~0.8543≥96≥95≥94

零填及

挖方路基0~0.3865≥96≥95≥94

0.3~0.8543≥96≥95/

注:

1)表列压实度系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

2)当三、四级公路铺筑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其压实度应采用二级公路的规定值。

3.2.2路床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0㎜,路床顶面横坡应与路拱横坡一致。

3.2.3路床加固应根据土质、降水量、地下水类型及埋藏深度、加固材料来源等,经比选采用就地碾压、换土或土质改良、加强地下排水、设置土工合成材料等加固措施。

3.3填方路基

3.3.1填料选择

1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

2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等,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

冰冻地区的路床及浸水部分的路堤不应直接采用粉质土填筑。

3当采用细粒土填筑时,路堤填料最小强度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表3.3.1路堤填料最小强度要求

项目分类路面底面

以下深度

(m)填料最小强度(CBR)(%)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二级

公路三、四级

公路

上路堤0.8~1.5433

下路堤1.5以下322

注:

1)当路基填料CBR值达不到表列要求时,可掺石灰或其它稳定材料处理。

2)当三、四级公路铺筑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应采用二级公路的规定。

4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

5浸水路堤应选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填筑。

当采用细砂、粉砂作填料时,应考虑振动液化的影响。

6桥涵台背和挡土墙墙背应优先选用渗水性良好的填料。

在渗水材料缺乏的地区,采用细粒土填筑时,宜用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进行处治。

3.3.2压实度

路堤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压实度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表3.3.2路邸压实度

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

下深度(m)压  实  度(%)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二级

公路三、四级

公路

上路堤0.80~1.50≥94≥94≥93

下路堤1.50以下≥93≥92≥90

 注:

1)表列压实度系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

2)当三、四级公路铺筑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应采用二级公路的规定值;

3)路堤采用特殊填料或处于特殊气候地区时,压实度标准可根据试验路在保证路基强度要求的前提下适当降低。

3.3.3细粒土填筑时的含水量应接近最佳含水量,当含水量过高时,应采取晾晒或掺入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材料进行处治。

3.3.4路堤边坡形式和坡率应根据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边坡高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

1当地质条件良好,边坡高度不大于20m时,其边坡坡率不宜陡于表3.3.4规定。

表3.3.4路堤边坡坡率

填料类别边坡坡率

上部高度

(H≤8m)下部高度

(H≤12m)

细粒土1∶1.51∶1.75

粗粒土1:

1.51∶1.75

巨粒土1∶1.31∶1.5

2对边坡高度超过20m的路堤,边坡形式宜用阶梯型,边坡坡率应按第3.6节的规定由稳定性分析计算确定,并应进行个别设计。

3浸水路堤在设计水位以下的边坡坡率不宜陡于1∶1.75。

3.3.5地基表层处理

2006-6-2316:

38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5楼

1稳定斜坡上地基表层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地面横坡缓于1:

5时,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

2)地面横坡为1:

5~1:

2.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

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

2地面横坡陡于1:

2.5地段的陡坡路堤,必须检算路堤整体沿基底及基底下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抗滑稳定系数不得小于表3.6.8规定。

否则应采取改善基底条件或设置支挡结构物等防滑措施。

3当地下水影响路堤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地下水或在路堤底部填筑渗水性好的材料等措施。

4应将地基表层碾压密实。

在一般土质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基底的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90%;三、四公路不应小于85%。

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应将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分层回填压实,其处理深度不应小于重型汽车荷载作用的工作区深度。

5在稻田、湖塘等地段,应视具体情况采取排水、清淤、晾晒、换填、加筋、外掺无机结合料等处理措施。

当为软土地基时,其处理措施应符合第7.6节规定。

3.3.6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路堤与桥台、横向构造物(涵洞、通道)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路基压实度不应小于96%,并注意填料强度、地基处理、台背防排水系统等综合设计。

过渡段长度宜按2倍~3倍路基填土高度确定。

3.3.7护肩路基

护肩高度不宜超过2m,顶面宽度不应侵占硬路肩或行车道及路缘带的路面范围。

3.3.8砌石路基

1砌石应选用当地不易风化的片、块石砌筑,内侧填石;岩石风化严重或软质岩石路段不宜采用砌石路基。

2砌石顶宽不小于0.8m,基底面向内倾斜,砌石高度不宜超过15m。

砌石内、外坡率不宜陡于表3.3.8规定。

表3.3.8砌石边坡坡率

序号砌石高度(m)内坡坡率外坡坡率

1≤51∶0.31∶0.5

2≤101∶0.51∶0.67

3≤151∶0.61∶0.75

3.3.9护脚路基

当填方路基受地形地物限制或路基稳定性不足时,可采用护脚路基。

护脚高度不宜超过5m,受水浸淹的路堤护脚,应予防护或加固。

3.4挖方路基

3.4.1土质路堑

1土质路堑边坡形式及坡率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排水措施、施工方法,并结合自然稳定山坡和人工边坡的调查及力学分析综合确定。

边坡高度不大于20m时,边坡坡率不宜陡于表3.4.1规定。

表3.4.1土质路堑边坡坡率

土的类别边坡坡率

粘土、粉质粘土、塑性指数大于3的粉土1∶1

中密以上的中砂、粗砂、砾砂1∶1.5

卵石土、碎石土、圆砾土、角砾土胶结和密实1∶0.75

中密1∶1

注:

黄土、红粘土、高液限土、膨胀土等特殊土质挖方边坡形式及坡度应按第7章有关规定确定。

2路堑边坡高度大于20m时,其边坡形式及坡度应按第3.7节确定。

3.4.2岩质路堑

1岩质路堑边坡形式及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施工方法,结合自然稳定边坡和人工边坡的调查综合确定。

必要时可采用稳定分析方法予以检算。

边坡高度不大于30m时,无外倾软弱结构面的边坡按附录A确定岩体类型,边坡坡率可按表3.4.2确定。

表3.4.2岩质路堑边坡坡率

边坡岩体类型风化程度边坡坡率

H<15m15m≤H<30m

Ⅰ类未风化、微风化1∶0.1~1∶0.31∶0.1~1∶0.3

弱风化1∶0.1~1∶0.31∶0.3~1∶0.5

Ⅱ类未风化、微风化1∶0.1~1∶0.31∶0.3~1∶0.5

弱风化1∶0.3~1∶0.51∶0.5~1∶0.75

Ⅲ类未风化、微风化1∶0.3~1∶0.5

弱风化1∶0.5~1∶0.75

Ⅳ类弱风化1∶0.5~1∶1

强风化1∶0.75~1∶1

注:

1)有可靠的资料和经验时,可不受本表限制;

2)Ⅳ类强风化包括各类风化程度的极软岩;

2对于有外倾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坡顶边缘附近有较大荷载的边坡、边坡高度超过表3.4.2范围的边坡等,边坡坡率应按第3.7节有关规定通过稳定性分析计算确定。

2006-6-2316:

38回复

长安大学_edu

2位粉丝

6楼

3硬质岩石挖方路基宜采用光面、预裂爆破技术。

4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宜采用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和坡脚预加固技术。

3.4.3当挖方边坡较高时,可根据不同的土、岩石性质和稳定要求开挖成折线式或台阶式边坡,边沟外侧应设置碎落台,其宽度不宜小于1.0m;台阶式边坡中部应设置边坡平台,边坡平台的宽度不宜小于2m。

3.4.4边坡坡顶、坡面、坡脚和边坡中部平台应设置地表排水系统,各种地表排水设施构造尺寸按第4.2节确定。

3.4.5当边坡有积水湿地、地下水渗出或地下水露头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地下渗沟、边坡渗沟或仰斜式排水孔,或在上游沿垂直地下水流向设置地下排水隧洞以拦截地下水等排导设施。

3.4.6根据边坡稳定情况和周围环境确定边坡坡面防护形式,边坡防护应采取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稳定性差的边坡应设置综合支挡工程。

条件许可时,宜优先采用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防护措施。

3.4.7当土质挖方边坡高度超过20m、岩石挖方边坡高度超过30m和不良地质地段路堑边坡,应按第3.7节的有关规定,进行路基高边坡个别处理设计。

3.5路基填挖交界处理

3.5.1半填半挖路基中填方区应符合第3.3节、3.6节有关规定。

必要时,可采用冲击碾压或强夯等进行增强补压,以消减路基填挖间的差异变形。

3.5.2半填半挖路基中挖方区应符合第3.4节、3.7节有关规定。

3.5.3半填半挖路基的填料应综合设计,当挖方区为土质时,应优先采用渗水性好的材料填筑,对挖方区路床0.80m范围土质进行超挖回填碾压,并在填挖交界处路床范围铺设土工格栅;当挖方区为坚硬岩石时,宜采用填石路基。

3.5.4当地表斜坡陡于1:

2.5时,应进行填挖间路基稳定性分析,其最小稳定系数不得小于表3.6.8规定。

当路基稳定性不够时,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在路堤边坡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