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设计规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210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设计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路基设计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路基设计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路基设计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路基设计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路基设计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路基设计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路基设计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路基设计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路基设计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路基设计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设计规范.docx

《路基设计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设计规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路基设计规范.docx

路基设计规范

第三节路基设计

1、一般路基设计的内容

(1)选择路基断面型式,确定路基宽度与路基高度;

(2)选择路基填料与压实标准;

(3)确定边坡形状与坡度;

(4)路基排水系统布置与排水结构设计;

(5)坡面防护与加固设计;

(6)附属设施设计。

2、路基宽度设计

(1)路基宽度的概念:

路基宽度为行车道、路肩、中间带、变速车道、爬坡车道等宽度之和,一般可理解为土路肩外边缘之间的距离。

(2)路基宽度的确定原则:

须考虑占用土地及生态平衡问题,应尽可能少占农田、考虑填挖平衡以减少取土开挖、防止水土流失以维护生态平衡。

图3-6公路路基宽度图

a)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b)二、三、四级公路

(3)路基宽度的确定

(1)行车道:

3.5-3.75m,与车辆宽度、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和汽车行驶速度等有关;

(2)路肩: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平原微丘区,有条件时路肩宽度宜采用≥2.50m的硬路肩。

(3)中间带:

最小中间带宽度随公路等级、地形条件变化在2.50m~4.50m之间,特殊情况下可减至2.00m。

中间带的宽度根据行车带以外的侧向余宽,防止驶入对向行车带护栏、防眩网、交叉公路的桥墩等所需的设置带宽度而定。

(4)变速车道: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当纵坡大于4%时,可沿上坡方向设爬坡车道,爬坡车道的宽度一般为3米。

(5)爬坡车道: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车站等处,应设置变速车道。

变速车道的宽度一般为3米。

(4)技术标准

表3-1整体式路基宽度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车道数

8

6

4

8

6

4

6

4

路基宽度(m)

一般值

42.00

34.50

28.00

41.00

33.50

26.00

32.00

24.50

最小值

40.00

-

25.00

38.50

-

23.50

-

21.50

公路等级

一级公路

设计速度(km/h)

100

80

60

车道数

6

4

6

4

4

路基宽度(m)

一般值

33.50

26.00

32.00

24.50

23.00

最小值

-

23.50

-

21.50

20.00

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设计速度(km/h)

80

60

40

30

20

车道数

2

2

2

2

2或1

路基宽度(m)

一般值

12.00

10.00

8.50

7.50

6.50

(双车道)

4.50

(单车道)

最小值

10.00

8.50

-

-

-

表3-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分离式路基宽度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车道数

8

6

4

8

6

4

6

4

路基宽度(m)

一般值

22.00

17.00

13.75

21.75

16.75

13.00

16.00

12.25

最小值

-

-

13.25

-

-

12.50

-

11.25

公路等级

一级公路

设计速度(km/h)

100

80

60

车道数

6

4

6

4

4

路基宽度(m)

一般值

16.75

13.00

16.00

12.25

11.25

最小值

-

12.50

-

11.25

10.25

3、路基高度设计

路基高度:

是指路堤的填筑高度或路堑的开挖深度,一般为路基设计标高与原地面(中心线)标高之差;由于原地面不平整,因此还有边坡高度。

路基高度的确定:

路基高度结合公路路线纵断面、排水及防护措施确定,同时与路基临界高度结合;应使路肩边缘高出地面积水,并考虑地面水、地下水、毛细水和冰冻作用对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高路堤及深路堑的判别标准以边坡高度为依据;

沿河及受水浸淹路基的高度应大于:

设计洪水位+壅水高度+波浪侵袭高度+0.5m。

当路基高度不符合规定时,可采取降低水位、设置毛细水隔断层等措施。

4、路基的边坡坡度

路基边坡概念:

用边坡高度与边坡宽度之比H:

b的形式表示,并取H=1计算为1:

m(路堤)或1:

n(路堑)的形式表示边坡坡率。

边坡坡度的大小,取决于边坡的土质、岩石的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等自然因素和边坡的高度。

路基边坡坡度的大小直接影响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及土石方量和施工难易程度;

一般路基的边坡坡度应通过设计验算确定,也可根据多年工程实践经验和设计规范推荐的数值进行采用。

(1)常用的路堤边坡坡度

1)一般路堤边坡坡度:

表3-3路基边坡坡度表填料类别

边坡坡率

上部

(H≤8m)

下部

(H≤12m)

细粒土

1:

1.5

1:

1.75

粗粒土

1:

1.5

1:

1.75

巨粒土

1:

1.3

1:

1.5

2)高路堤及沿河浸水路堤:

单独设计

3)填石路堤:

用大于25cm不易风化的石块砌筑,坡度可用1:

1;

4)陡坡填方可采用砌石护墙:

顶宽0.8m,基底以1:

5向内斜,H=2~15m;

表3-4砌石边坡坡度表序号

高度(m)

内坡坡度

外坡坡度

1

≤5

1:

0.3

1:

0.5

2

≤10

1:

0.5

1:

0.

3

≤15

1:

0.6

1:

0.75

5)地震地区边坡高度极限值

表3-5路堤高坡高度限制(m)填料

基本烈度

8

9

岩块和细粒土(粉性土和有机质土除外)

15m

10m

粗粒土(细砂、极细砂除外)

6m

3m

(2)常用的路堑边坡坡度

1)路堑边坡设计时应考虑地貌、地质构造上的整体稳定性,不良情况时应使路线避绕,稳定的地质也应考虑开挖后能否造成坡面减少支承而引起失稳;

2)土质路堑边坡坡度:

表3-6土质挖方边坡坡度表(m)土的类别

边坡坡率

粘土、粉质粘土、塑性指数大于3的粉土

1:

1

中密以上的中砂、粗砂、砾砂

1:

1.5

卵石土、碎石土、圆砾土、角砾土

胶结和密实

1:

0.75

中密

1:

1

表3-7土的密实程度划分表分级

试坑开挖情况

较松

铁锨很容易铲入土中,试坑坑壁容易坍塌

中密

天然坡面不易陡立,试坑坑壁有掉块现象,部分需用镐开挖

密实

试坑坑壁稳定,开挖困难,土块用手使力才能破碎,从坑壁取出大颗粒处能保持凹面形状

胶结

细粒土密实度很高,粗颗粒之间呈弱胶结,试坑用镐开挖很困难,天然坡面可以陡立

3)岩石路堑边坡坡度

表3-8岩石挖方边坡坡度表边坡岩体类型

风化程度

边坡坡率

H<15m

15m≤H<30m

Ⅰ类

未风化、微风化

1:

0.1~1:

0.3

1:

0.1~1:

0.3

弱风化

1:

0.1~1:

0.3

1:

0.3~1:

0.5

Ⅱ类

未风化、微风化

1:

0.1~1:

0.3

1:

0.3~1:

0.5

弱风化

1:

0.3~1:

0.5

1:

0.5~1:

0.75

Ⅲ类

未风化、微风化

1:

0.3~1:

0.5

弱风化

1:

0.5~1:

0.75

Ⅳ类

弱风化

1:

0.5~1:

1

强风化

1:

0.75~1:

1

4)H≥10m时地震地区岩石路堑边坡坡率

表3-9H≥10m时地震地区岩石路堑边坡坡率岩石种类

基本烈度

8

9

风化岩石

1:

0.6-1:

1.5

1:

0.75-1:

1.5

一般岩石

1:

0.1-1:

0.5

1:

0.2-1:

0.6

坚?

?

?

1:

0.1-直立

1:

0.1-直立

5、路基的压实

(1)压实的意义:

分层压实致密的路基能防止水分干湿作用引起的自然沉陷和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产生的压密变形,从而确保路面的使用品质和使用寿命。

(2)路堑的压实:

路堑虽然其路基顶面工作区内土体存在超固结情况,但一般天然土体的密实程度都不能满足路基设计要求,特别是在纵横向存在不均匀,因此,有必要挖开后再分层填筑压实,使其达到一定的均匀密实要求。

(3)公路室内击实试验

1)试验设备:

击实筒V=2177cm3;击实锤w=4.5kg

2)试验条件:

土样分层n=3层;落高d=45cm;击数N=98/层

3)击实能量:

4)试验方法:

对ω为定值的土;分三层压实;测定击实后的ω、ρ,算定ρd。

(4)室内击实国家标准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国家标准):

轻型:

d<5mm;V=947cm3,m=2.5kg,落高30.5cm,分3层,每层25击

重型:

d<40mm;V=2177cm3,m=4.5kg,落高45.7cm,分3层,每层98击。

(5)路基土的压实度概念:

路基土达到的干密度值与标准击实法得到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的百分数表示。

(6)要求压实的土层:

路堤填土部分、零填及挖方路基。

(7)室内击实曲线

图3-7室内击实曲线

特点:

①具有峰值②位于饱和曲线之下

(8)影响因素

1)击实功能

2)土的级配、含水量

3)击实方式:

夯实、辗压、振动;辗压对粘土比较合适

(9)压实土的特性

1)低于最佳含水量时容易提高密实度,从而增强抗变形能力和强度,高于最佳含水量时则难以获得高的密实度;

2)压实土遇水浸湿含水量增长的程度与压实时的含水量及土质有关,压实时低于最佳含水量ω0时压实土的膨胀量比略高者为大,因此在接近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压实的土,其吸水量与膨胀量最小,最稳定;

3)压实土浸湿后的抗变形能力:

在ω0时压实的土可望得到最高的浸湿后的抗变形能力,同时,增加压实功、提高密度可以得到较高的浸湿后的抗变形能力。

(10)压实度标准

表3-10路基土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要求项目分类

路面以下深度(m)

路床土最小强度(CBR)(%)

压实度(%)

高速一级

二级

三四级

高速一级

二级

三四级

填方

路基

0~0.3

8

6

5

≥96

≥95

≥94

0.3~0.8

5

4

3

≥96

≥95

≥94

零填及

挖方路基

0~0.3

8

6

5

≥96

≥95

≥94

0.3~0.8

5

4

3

≥96

≥95

表3-11路堤压实度及路堤填土最小强度要求类别

路床顶以下深度(m)

压实度(%)

填土最小强度(CBR)(%)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路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路

上路堤

0.80~1.50

≥94

≥94

≥93

4

3

3

下路堤

1.50以下

≥93

≥92

≥90

3

2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