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文明我国境内人类活动测试题卷含的答案解析和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0451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文明我国境内人类活动测试题卷含的答案解析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文明我国境内人类活动测试题卷含的答案解析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文明我国境内人类活动测试题卷含的答案解析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文明我国境内人类活动测试题卷含的答案解析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文明我国境内人类活动测试题卷含的答案解析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文明我国境内人类活动测试题卷含的答案解析和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文明我国境内人类活动测试题卷含的答案解析和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文明我国境内人类活动测试题卷含的答案解析和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文明我国境内人类活动测试题卷含的答案解析和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文明我国境内人类活动测试题卷含的答案解析和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文明我国境内人类活动测试题卷含的答案解析和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文明我国境内人类活动测试题卷含的答案解析和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文明我国境内人类活动测试题卷含的答案解析和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文明我国境内人类活动测试题卷含的答案解析和解析.docx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文明我国境内人类活动测试题卷含的答案解析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文明我国境内人类活动测试题卷含的答案解析和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文明我国境内人类活动测试题卷含的答案解析和解析.docx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文明我国境内人类活动测试题卷含的答案解析和解析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考试范围:

1-3课)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因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附近而得名

B.北京人已经会人工取火

C.北京人会打制简单的石器

D.北京人还保留一定的猿类特征

2.下列情况不符合北京人的是(  )

A.能直立行走B.能够制造简单的工具

C.已学会人工取火D.过着捕猎和采集生活

3.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多),人民不胜(承 受不住)禽兽虫蛇(的迫害)”,这种情况决定了远古居民最恰当的选择是(  )

A.学会制造工具,抵御野兽B.住在山洞里,躲避虫蛇

C.懂得用天然火,追逐野兽D.过群居生活,共同生存

4.我国境内已发现的远古人类,按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列应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山顶洞人

A.①③②B.①②③C.②①③D.③①②

5.北京人生活的地区,山上树林茂密,各种野兽出没山间,平原上杂草丛生,野马、梅花鹿纵横奔驰,为北京人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请问下列哪项不是北京人的基本体质特征(  )

A.手脚已经分工,上肢与现代人极为相似

B.与现代人比下肢微微有点弯曲

C.头部与现代人没有任何差别

D.前额后倾,嘴巴前伸

6.研究人类起源的最主要证据是(  )

A.神话传说B.化石遗存C.现有物种D.历史著作

7.历史材料形式多样,文字材料是及其重要的一种。

下列关于阅读历史文字材料的方法表述正确是()

A.阅读材料的关键是从中提取与解答问题相关的有用信息。

B.阅读文字材料,先后要经过精度、设问和粗读三个步骤。

C.材料的粗读就是着重理解其含义,弄清材料中字词的内涵等。

D.材料的精读就是整体感知材料,了解材料大体的含义和内容。

8.一位导游在介绍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场景时,描述准确的是

①生活在黄河流域②种植水稻③住干栏式房子④挖井饮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他们先在地表下挖出一个方形或圆形的穴坑,在穴坑中埋设立柱,然后沿坑壁用树枝捆绑成围墙,最后架设屋顶。

”这段材料最可能是对下列哪一先民生活状况的描述(  )

A.河姆渡人B.半坡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

10.史书载述,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神农耕而作陶”。

其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B.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

C.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

D.河姆渡人会运用雕刻技术

11.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

要了解我国原始农业的产生,可到()

①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②重庆巫山人遗址 

③陕西半坡人遗址 ④浙江河姆渡人遗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下列关于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B.黄河流域是亚洲稻的起源地

C.我国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等大河流域

D.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等,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13.海内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华人是黄色人种

B.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

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炎黄部落联盟发展来的

D.炎帝被黄帝打败

14.“务农桑,筑宫室,初定家邦;创文字,造舟车,走出洪荒;……巍巍先祖功德,绵绵万世流芳。

”孙中山先生的这篇祭文写的是传说中的(  )

A.炎帝B.黄帝C.蚩尤D.禹

15.《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这一描写反映的制度是

A.察举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

16.“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初祖,数万华夏子孙汇聚在他的陵前举行祭祖活动。

你知道这位“人文初祖”是(  )

A.黄帝B.尧C.舜D.禹

17.他被称为是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他因治水的功劳而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他”是()

A.黄帝B.尧C.舜D.禹

18.“我祖赫赫,开辟洪荒。

功化神圣,世代仰望。

”2015年4月5日,乙未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隆重举行,万余名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代表参加了典礼。

我们祭祀黄帝是因为()

①我们是炎黄子孙,而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

②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③他建造宫室、车船、制作衣裳,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④他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创者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9.某卫视准备做一期“访华夏始祖之源 寻民族龙脉之根”的节目,探求历史,形成后来华夏族主体的部落是(  )

A.黄帝  蚩尤部落B.炎帝   蚩尤部落

C.黄帝   炎帝部落D.黄帝   炎帝和蚩尤部落

20.《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现象出现于(  )

A.山顶洞人时期B.半坡原始居民时期

C.黄帝、炎帝时期D.尧舜禹时期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2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

“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

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材料三: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1)材料一描述了上古时期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状况,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人要想生存下去,该采取怎样的生活方式?

(4分)

(2)材料二说明什么问题?

(4分)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居民的生活有哪些新变化?

(4分)

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

禹,通常被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又相传为夏王朝的开国君主。

禹父即治水无功的鲧,于帝尧的时代被起用,帝舜时被放逐。

禹于舜时为司空,治理水土,其主要工作是治水,继续其父未竟的事业。

禹受命治水,他发奋治好水患。

禹这个人聪慧机敏,勤恳踏实,言行一致,又能身为表率。

他走遍天下,“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攆(攆是一种登山用具,置于盾下,上山前齿短,后齿长;下山前齿长,后齿短)”,踏勘水情地势,规划治水大计。

禹治洪水采用的方法,大约是接受其父失败的教训,以疏导为主。

如孟子所说,“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

”不是用人力去与大自然对抗,而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给洪水找出路。

请回答:

(1)禹生活在什么时期?

通过材料的介绍,请你说一说他是用什么办法治水成功的?

(5分)

(2)通过材料,你总结一下他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分)

(3)直至今天,水旱灾害仍是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作为青少年,应如何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

(4分)

23.(15分)七(3)学生对“华夏之祖”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史料的分析与问题的探究:

【人文初祖】

材料一: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三战,然后得其志。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

……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

——《史记》

(1)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谁?

(3分)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轩辕”所作的贡献对后世人们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民主政治】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礼记·礼运》

材料三: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

尧曰:

“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

(3)两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什么制度?

这种制度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

(5分)

(4)请你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史实与神话传说的关系。

(3分)

23.(21分)历史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记录,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请结合下列发现历史的途径,回答问题。

【遗址中的历史】

(1)结合图一回答,元谋人距今已经有多少年的历史?

元谋人在我国人类发展的历史中有着怎样的特殊地位?

(4分)

(2)从图二中的周口店遗址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一远古人类?

请你从体貌特征、生产工具两个方面说一说这一远古人类的特点。

(4分)

【文物中的历史】

(3)图三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使用过的工具?

图四是哪一原始居民制作的彩陶?

图三和图四反映的原始居民已经进入了农耕时代,请你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6分)

【传说中的历史】

 材料一“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蚩尤作乱,不用帝命。

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遂禽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墨子•尚贤》

(4)材料一记述的是哪一场战役?

材料二的内容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哪一种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4分)

【探究中的历史】

(5)通过探究我们可以知道,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请你再举出两例来。

(3分)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B2.C3.D4.B5.C6.B7.A

8.B9.B10.C11.D12.B13.C14.B

15.D16.A17.D18.D19.C20.D

21.

(1)由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可知上古时期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为了生存下去,他们往往几十个人生活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

(2)由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

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可知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

(3)由“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可知材料三反映了原始居民生活的变化是:

由居住洞穴发展到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故答案为:

(1)群居生活。

(2)使用天然火。

(3)由居住洞穴发展到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22.

(1)由材料“禹,通常被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又相传为夏王朝的开国君主。

”可知禹生活于我国原始社会的末期,奴隶社会的初期。

由材料“禹治洪水采用的方法,大约是接受其父失败的教训,以疏导为主。

”可知禹是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的。

(2)由材料“禹这个人聪慧机敏,勤恳踏实,言行一致,又能身为表率。

他走遍天下…勘水情地势,规划治水大计…以疏导为主“.可知禹治水成功的原因是他勤恳踏实,与群众同甘共苦,由坚强的毅力和恒心,有创新的思想等。

(3)本题是开放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主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例如:

要节约资源,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等。

故答案为:

(1)原始社会的末期,奴隶社会的初期。

疏导。

(2)勤恳踏实,与群众同甘共苦,由坚强的毅力和恒心,有创新的思想等。

(3)要节约资源,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等。

  

23.

(1)黄帝。

(2)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3)禅让制。

用人要发扬民主,重视贤才;应通过民主的方式选举干部;选拔人才应以德才兼备为标准。

(4)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考古资料证实的传说为史实,没有经过考古证实的传说仍未传说。

  

24.

(1)元谋人距今已经有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从图二中的周口店遗址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北京人;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北京人上肢与现代人相似,直立行走,但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如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的下颚。

(3)图三黑陶是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过的工具;图四是半坡原始居民制作的彩陶。

图三和图四反映的原始居民已经进入了农耕时代他们都会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建造房屋。

(4)材料一反映的是涿鹿之战;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了蚩尤部落.材料二“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禅让制;后来被世袭制度所取代.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5)了解历史的途径有上网查询、阅读书籍、参观博物馆、考古发掘、观看纪录片等.

故答案为:

(1)距今约170万年。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北京人;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上肢与现代人相似,直立行走,但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如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的下颚。

(3)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

都会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建造房屋。

(4)涿鹿之战;禅让制。

(5)如上网查询、阅读书籍、参观博物馆、考古发掘、观看纪录片。

(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是打制石器,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开始使用天然火,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只会使用天然火,不会人工取火。

故选B。

2.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但他们还没有学会人工取火技术。

故选C。

3.材料“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反映了远古居民生活环境的险恶。

这种险恶的环境里,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存。

因此,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

过群居生活。

故选D。

4.此题考查我国境内远古人类的识记。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所以按时间排序,应该是①②③,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头部与现代人没有任何差别不是北京人的基本体质特征。

北京人上肢与现代人相似,直立行走,但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如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的下颚。

故选C。

6.依据课本知识,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化石,这是第一手考证资料,其它选项中内容都无法直接考证,不属于第一手资料,所以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7.本题考查的是阅读材料的相关知识点。

阅读材料的关键是从中提取与解答问题相关的有用信息;阅读文字材料,先后要经过粗读、设问和精读三个步骤;材料的精读就是着重理解其含义,弄清材料中字词的内涵等;材料的粗读就是整体感知材料,了解材料大体的含义和内容。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8.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

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长江流域,住干栏式房屋,会挖井饮水,已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①生活在黄河流域是半坡居民。

故选B。

9.据材料“方形或圆形的穴坑,在穴坑中埋设立柱,然后沿坑壁用树枝捆绑成围墙,最后架设屋顶”可知,此房屋是半地穴式房屋。

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

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故选B。

10.题干中“神农耕而作陶”,其中有两个关键字“耕”、“陶”,耕是农业,陶是手工业。

再看题支,只有C选项中包含了农业和手工业.AB只有其一.D从题干中无法体现。

故选C。

11.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始农耕的相关内容。

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他们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他们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故选D。

1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点。

我国的原始农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水稻是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种植的粮食作物;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等,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说炎黄部落联合起来后,打败了蚩尤,形成了华夏族的主体,因此炎帝和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所以答案选C。

故选C。

14.通过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务农桑,筑宫室,初定家邦;创文字,造舟车,走出洪荒”可知,这里所说的是人文初祖--黄帝.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后世尊称为“人文初祖”。

故选B。

15.本题主要考查禅让制。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禅让制度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据说当部落联盟首领尧年老时,召集了部落联盟会议,推举有才德的舜为继承人。

尧对舜经过长期考察后,就把联盟的首领位置让给舜。

后来舜老了,也以“禅让”的方式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禹。

这种民主推举首领的制度,历史上称为“禅让”制度。

故选D。

16.距今约四五千年,炎、黄大败蚩尤后,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相传,黄帝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故选A。

17.本题考查的是禹的相关史实。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禹因为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公元前2070年,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他也由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

故选D。

18.本题考查的是黄帝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起来,打败了蚩尤部落。

后来他们结成了联盟,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相传,黄帝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为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后人尊称他为“人文初祖”;秦王嬴政是我国第一个封建社会的开创者。

由此可知选项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9.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

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的主体。

故选:

C。

20.“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是原始社会末期民主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尧舜禹时期采取了这种制度.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的时候,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转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

故选D。

21.

(1)本题以原始居民生活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原始居民群居生活的知识。

(2)本题以北京人用火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北京人生活的知识。

(3)本题以原始居民生活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原始农业发展的知识。

本题以原始居民的生活、北京人用火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原始居民生活和北京人用火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22.本题以禹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禹生活时期的知识、大禹治水成功原因的知识。

本题以禹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禹生活时期和大禹治水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23.

(1)本题考查学生对黄帝的识记能力。

黄帝号轩辕氏,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被称为“人文初祖”。

故答案为:

黄帝。

(2)本题考查黄帝的相关知识。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

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3)本题考查禅让制及影响。

材料二中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及材料三中“尧......权授舜......”等信息是指部落联盟首领由民主选举产生;如尧、舜、禹做部落联盟首

领,都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这种制度叫“禅让制”。

禅让制是我国古代用来远取首领的一种制度,选拔有智慧的人做为部落首领,所有对当今社会有借鉴意义,如用人要发扬民主,重视贤人;做事要持之以恒,应通过民主的方式选举干部;要以天下为己任,选拔人才应以德才兼备为标准等。

故答案为:

禅让制。

用人要发扬民主,重视贤才;应通过民主的方式选举干部;选拔人才应以德才兼备为标准。

(4)本题考查史实与神话传说的关系。

史实是指经过科学考证后为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通常来自考古发现和文字记载等,一般都是真实可信的;传说,是最早的口头叙事文学之一,由于所描述的事件发生年代远在文字发明前的遥远过去,通常都不可靠,因为无法考证其真伪;总的来说,传说虽然不可靠,但可以根据传说来推断或假想出当时的一些合乎逻辑的事情。

故答案为: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考古资料证实的传说为史实,没有经过考古证实的传说仍未传说。

24.本题以发现历史的途径为主线综合考查了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禅让制、世袭制等史实.

没有详细解述的图片型题目必须认真观察分析图片中包含的文字,根据相关文字的提示信息或准确识别图片确定正确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