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参考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0644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7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参考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写作参考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写作参考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写作参考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写作参考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写作参考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写作参考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写作参考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写作参考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写作参考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写作参考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写作参考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写作参考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写作参考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写作参考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写作参考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写作参考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写作参考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写作参考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写作参考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写作参考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docx

《写作参考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参考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写作参考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docx

写作参考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

【关键字】写作

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

【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标题是歌曲主题的写作,内容包括:

“歌曲创作的过程”、“乐句的两种结构”、“歌曲主题”和“词与曲的关系”。

“歌曲创作的过程”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先词后曲,依词谱曲”、“先曲后词,依曲填词”和“整合词曲”这三种不同的创作步骤。

“乐句的两种结构”这一部分先介绍划分的依据和结果(连贯性结构、分裂型结构);接着以《卖报歌》为例,进行结构分析;最后就分裂性乐句的种类进行说明。

“歌曲主题句”这一部分先介绍歌曲主题的定义,然后从歌曲主题的位置、歌曲主题的规模和歌曲主题的发展三个方面对歌曲的主题进行判断。

“词与曲的关系”这一部分从“字与音”、“声调与音调”、“语句与乐句”和“语调与终止”四个方面对词曲关系进行简单介绍。

【学习要求】

1.了解歌曲创作的过程。

2.明确乐句的内部结构和词曲关系。

3.建立主题概念,并运用本课程介绍的相关概念判断歌曲的主题,分析歌曲的主题。

4.不要满足于一般的认知,要运用所学内容进行歌曲分析。

专题讲座

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

沈一民(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音乐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

今天是创作模块的第二讲,课程的标题叫做“歌曲主题的写作”。

这一讲有四个问题,第一个是歌曲的创作过程,第二个是乐句的两种结构,第三个是歌曲主题,第四个是词与曲的关系。

下面我们先谈第一个问题,歌曲创作的过程。

歌曲创作的过程应该说是多种多样的,简单地说主要有这样三种:

一个是先词、后曲,依词谱曲;第二个是先曲、后词,依曲填词;再一个就是整合词曲。

下面我们看这样一张表格:

表1

创作过程

作品举例

标注

先词、后曲,依词谱曲

从略

作词

作曲

先曲、后词,依曲填词

《长江之歌》

王世光作曲

胡宏伟填词

整合词曲

《满江红》

古曲

【宋】岳飞词

杨荫浏编曲

表的第一列是创作的过程,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三种顺序。

第二列是作品举例,第三列是相关的标注。

我们先看第一种,先词、后曲,依词谱曲。

这个创作过程中的作品举例,我们就省略了,因为老师们知道,大多数歌曲的创作都是这样一种过程,先有词,后有曲。

也就是说,词作家创作的词在前,曲作家创作的曲在后,曲作家拿到歌词之后,依词谱曲。

以这样一种创作程序创作的歌曲,一般情况下,会在歌曲的右上方标注某某作词,某某作曲,或者某某词,某某曲。

因为这样的例子太多,所以我们这就不举例了。

第二种先曲、后词,依曲填词。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长江之歌》,我们大家知道,《长江之歌》是一部电视片的主题歌,这首主题歌的曲调是由作曲家王世光创作的。

主题歌的曲调创作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歌词,最终胡宏伟创作的歌词被选中。

最后是第三种,整合词曲,我们举的例子是歌曲《满江红》。

大家知道,《满江红》是一种词牌,这种词牌有一定的格律,包括语言的字数、声调、韵辙等都有一定的规范,有一定的要求。

我们熟悉的《满江红》这首歌曲的曲调通常标记为古曲。

古曲这个标记,其实是一种很模糊的说法。

这个曲调究竟产生于哪一个时期?

已经不太清楚了,也没有文字记载可查,所以就模糊地标为古曲。

歌曲《满江红》的词是南宋的岳飞所作。

岳飞写过两首《满江红》,前面一首叫做《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第二首叫《满江红·怒发冲冠》,《满江红》这首歌曲的词,是《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词,也就是岳飞创作的第二首《满江红》。

应该说,这首古曲和岳飞的《满江红》这首词,都是独立的艺术作品,古曲当然是音乐作品,岳飞的词属于文学作品。

两者的先后不可考,但是都作为独立的作品,同时存世,存在这个世间。

1925年,杨荫浏把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和这首古曲整合在一起,结果收到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

我们介绍的三种创作过程,就是先词、后曲,依词谱曲;先曲、后词,依曲填词;再一个就是把同时存在于世间的两种不同的艺术作品(词和曲)整合在一块,成为一首歌曲。

创作模块教学中,我想一般的创作的顺序,应该还是“先词、后曲,依词谱曲”这种过程为主,因为“依词谱曲”这一创作过程属于音乐创作过程,而“先曲、后词,依曲填词”在性质上属于文学创作。

对于高中承担创作模块的老师来说,主要介绍的就是“先词、后曲,依词谱曲”这样一种音乐创作过程。

当然,除了这个表列出的三种创作程序,还有一种创作程序,就是词曲同时创作。

大家知道,有一些歌曲的作词作曲是同一个人,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直接说某某词曲,或者说某某作词作曲,一般都是某某词曲就可以了。

事实上,民歌的创作也是这种形式,就是词曲同时出来,既不是先作词,再作曲;也不是先作曲,再作词。

民歌的创作是口头形式,民歌的传唱也是这样一种形式。

关于歌曲的创作过程,我们就说到这儿。

下面我们谈第二个问题,乐句的两种结构。

关于乐句的两种结构,我们讲三个问题:

第一个是划分的依据和结果,第二个以《卖报歌》为例,第三个是分裂性乐句的类型。

下面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乐句划分的依据和结果。

以乐句结构内部有无句、逗为依据,乐句分为连贯性结构和分裂性结构。

所谓连贯性结构,就是一气呵成,不能划分的乐句。

所谓分裂性的结构,就是指结构内部有停顿,可以进行划分的乐句。

当然,这种划分可以是一次划分,也可以是二次划分,换一种说法,就是划分之后得到的结构,还可以继续再进行划分。

乐句的结构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两种:

一种叫做连贯性的,中间没有停顿,一句到底;再一种就是乐句的中间也有标点符号,也有停顿。

下面我们以《卖报歌》为例,对这首歌曲的乐句及其结构进行划分。

《卖报歌》大家都很熟悉,聂耳作曲。

例1

大家现在看到的乐谱是四小节一行,每一行就是一个乐句。

歌谱中的第三句没有任何记号,而其余三句都有不同的一些标记。

第三句的结构内部无停顿,一气呵成,起音(第一个音)开始以后,源源不断,直到最后的尾音出现,我们才感觉到有一个停顿。

其他三个乐句,都可以进行划分。

老师们先看第一句,我用两个蓝颜色、四个角都是90度的方框,分别框住了前两小节和后两小节。

这样划分出来的两个两小节,都是乐节的规模。

前两小节为第一乐句的前一个乐节,后两小节为第一乐句的后一个乐节,两个两小节的乐节构成了一个四小节的乐句。

二次划分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在前两小节,(唱:

555︱555︱)大家可以看出,这儿还有停顿。

这个停顿的形成,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

一方面,因为后一小节和前一小节相同,是前一小节的完全重复。

这种情况下,往往就可以进行划分,概括地说,同则分。

另一方面,就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的节奏运动来看,二者都是两短一长的三个音符,前两个是时值相对短暂的八分音符,后一个是时值相对长久的四分音符。

比较而言,时值相对短暂的音符的动感要强一些,而时值相对长久的音符的静感要强一些。

这种两短一长的节奏运动当中,已经造成了一定的动静变化,也就是说,由动到静,当然,这是比较而言的,是相对的。

根据这样一个划分,我们说第一小节的555︱是一个乐汇,第二小节的555︱也是一个乐汇,当然它不是由新材料构成的,是前一乐汇的重复。

这样一来,第一乐句的结构内部有两次停顿,实际的结构可以用“1+1+来表示,也就是说,“乐汇+乐汇+乐节”这样一种结构,这样一种分裂性结构。

说完了第一乐句,请大家看第二乐句。

(唱:

)你不用那么仔细,只要把第二乐句和第一乐句对照着看一看,我们就可以像刚才那样,用“2+1+或者“乐节+乐汇+乐汇”来表示第二句的内部结构。

从公式上看,第二乐句的结构公式“2+1+(或者“乐节+乐汇+乐汇”),仿佛是第二乐句结构公式“2+1+(或者“乐节+乐汇+乐汇”)的逆行。

如果仅仅从节奏上来看,也有类似的关系。

具体地说,第二乐句前一乐节的节奏与第一乐句后一乐节的节奏相同,仿佛第一乐句后一乐节的前移;第二乐句后两个乐汇的节奏与第一乐句前两个乐汇的节奏相同,仿佛第一乐句前两个乐汇的后移。

如果用数字“1→2→3→表示第一乐句的节奏顺序,第二乐句的节奏顺序就是“3→4→1→或者“3→4→2→,也类似于第一乐句的逆行。

我们看第二乐句的后一个乐节,(唱:

)这两个乐会的落音都落在了“2”上面。

一个是332︱,前面的两个音(33)为同音反复,在“2”的上方;另一个是“和”1“这两个音,都在“2”的下方。

第二乐句仍然是一种分裂性的结构。

可以看出,第二乐句的这种分裂性结构和第一乐句的分裂性结构有一定的联系。

就元素(这里指节奏素材)而言,都是一样的,都是由两个节奏相同的乐汇和一个乐节构成的。

但是就排列而言,是不同的,第一乐句是两个乐汇在前,乐节在后,即1+1+2;而第二乐句是乐节在前,两个乐汇在后,即2+1+1。

如果把它歌曲前八小节的节奏写在同一行,它似乎存在着一个对称的关系,这种感觉,在听觉上可能比视觉还要显著一些。

下面,我们看第四乐句。

()从旋律素材上看,或者说从音高和节奏上看,这个乐句和第一乐句相同,也是“乐汇+乐汇+乐节”的结构。

和第一乐句不同的是什么呢?

第一句的前两个乐汇(555︱)都有气口,而第四乐句的前两个乐汇(5323︱)没有气口。

虽然没有气口,但是从素材相互之间的关系来看,周期性是非常清楚的,所以这个地方仍然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分裂性结构,可以进行划分,也就是说,第四乐句在结构上,跟第一乐句是完全相同的,都是“1+1+的结构。

当然,由于第四乐句的前三小节都是四个均等的八分音符构成的节奏,结构内部的停顿显然没有第一乐句那样显著,不像第一乐句,既有相同素材的周期性的重复关系,而且每一个乐汇的尾音(最后一个音)还有显著的停顿感。

《卖报歌》包含了两种不同结构类型的乐句,第三乐句(唱:

665︱365︱5323︱5—︱)的四小节一气呵成,不可划分,属于连贯性结构的乐句;而其他的三个乐句都可以进行划分,属于分裂性结构的乐句。

《卖报歌》是一首“起承转合”关系的一段曲式。

从乐句的结构类型来看,旋律的“起承转合”关系是显著的。

第一乐句为“1+1+的分裂性结构,第二乐句的内部结构(2+1+1)虽然有别于第一乐句,但二者同属于分裂性结构。

也就是说,第二乐句和第一乐句在乐句的结构类型方面保持一致,体现出一定的承接的关系。

第三句(665︱365︱5323︱5—︱)是个不可分的连贯性乐句。

这种结构在前面没出现过,对前面的分裂性结构是一种否定,具有“转”(否定、变化)的性质。

第四句()不仅和第一句一样,同属于分裂性结构,而且内部结构完全相同,都是1+1+2,体现出“合”的特征。

除了以上的分裂性结构之外,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仍然以四小节的乐句

为例,比如:

《军民大生产》第一乐句是“2+的结构,由两个等长的乐节构成,这两个乐节不仅等长,而且节奏关系也是相同的。

例2

再如:

《小雨沙沙》第一乐句是“1+1+1+1”的结构,由四个等长的乐汇构成,其中,双数小节是前一单数小节的完全重复。

例3

比较而言,分裂性结构的流畅性不如连贯性结构的,连贯性结构的生动性不如分裂性结构。

当然,两种结构在某一首音乐作品中的表现作用,需要进行具体分析,仔细地去感受,体验。

乐句的两种结构就说到这儿。

下面我们讲一讲歌曲的主题。

歌曲的主题这一部分,包括歌曲主题的定义,歌曲主题定义的结构分析,歌曲主题定义的信息,另外一个还有歌曲主题的位置,歌曲主题的规模,歌曲主题的发展,最后有一个简单小结。

这部分内容上面比前面稍微丰富一些,下面我们先看看歌曲主题的定义。

歌曲主题的定义,或者说音乐主题的定义,可以查到的说法很多,其语言的表述不太一致,现在给大家呈现的这个,是我概括出来的一个东西,不一定准确,供大家参考。

我是这么表述歌曲主题的定义的,位于全曲或某一部分的开头,结构为乐句、乐节或乐会,用作全曲或某一部分的发展基础的音乐素材。

这个歌曲主题的定义是一个什么结构?

用刚才提到的两种乐句结构的角度来看,也是一个分裂性结构。

你看,定义的文字中有逗号,有顿号,最后还有一个句号。

下面我们对歌曲主题的定义进行逻辑上的分析。

大家看,刚才这个定义被我列入到一个表里面去了。

例4

被定义项

联项

下定义项

种差

邻近的属概念

歌曲主题

位于全曲或某一部分的开头

音乐素材

结构为乐句、乐节或乐汇

用作全曲或某一部分的发展基础的

这个表分为三大列,第一列是被定义项,第二列是连项,第三列是下定义项。

下定义项又分为两个分列,第一个分列是种差,第二个分列是邻近的属概念。

大家现在这么一听,肯定觉得一头雾水,认为过于理性化了,这个没关系。

简单地说,歌曲主题的定义,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

一个是被定义项,被定义项是什么?

还有一个是下定义项,就是解释什么是歌曲主题的这个部分,是怎么解释的呢?

这个就是下定义项。

最后一个是联项

,它把被定义项和下定义项连接起来了。

现在,我们要着重研究的是下定义项。

下定义项有一个中心词语,叫音乐素材。

首先是素材,然后是音乐素材,整个中心词语就是音乐素材。

音乐素材是个非常广的概念,有很多,是不是所有音乐素材都可以作为歌曲的主题呢?

不是。

音乐素材当中,只有那一部分特定的素材才能够作为歌曲的主题来看待,这个特定的素材是什么呢?

既然是音乐素材当中的某一些,那么我们就必须来给它一个限定,换句话说,作为主题的这一部分素材和其他不是主题的那些素材究竟有什么差别。

更简单地说,就是这一种和那一种之间的差别,就是我们说的种差。

音乐和绘画都属于艺术,但是音乐艺术和绘画艺术不同。

首先,音乐艺术是时间艺术,绘画艺术是空间艺术,时空上有区别。

其次,音乐艺术是声音艺术,绘画艺术是色彩艺术,使用的材料上有区别。

当然,音乐和绘画还有不同,音乐擅长表情,绘画着重造型。

现在我们说,作为歌曲主题的这样一些素材,是什么样的素材呢?

大家看,种差这一列包括三行。

第一行,“

”对歌曲主题的位置进行了规定,非常明确。

第二行,“

”说这个主题究竟多长,2小节、4小节、8小节,甚至于16小节或32小节,是吧?

另外,说这个主题是什么样的结构。

一般情况下,歌曲主题的结构可能是乐句,也可能是乐节,还可能是乐汇。

事实上,不是所有的音乐主题都是这样一种结构,我们现在说的是歌曲主题。

第三行,“

”中的“

”最为重要。

下面我们举例说明。

先说第一个条件,

为什么说要“位于全曲或某一部分的开头”呢?

因为歌曲的结构不一定是一个乐段。

如果是乐段结构的歌曲,主题是位于全曲的开头。

假如是两个乐段(AB)甚至三个乐段(ABA或ABA1)构成的歌曲,有的主题(如B乐段的主题)就不一定位于全曲的开头,而是某一部分的开头。

例5

从结构方面来看,“向前向前向前”所对应的乐节不是曲式的基本部分,而是曲式的从属部分。

通俗地说,它是歌曲开始用人声演唱的引子,结构上不属于第一乐段(A乐段)。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所对应的乐句虽然不是位于全曲的开头,但是位于歌曲第一乐段的开头,将它看作歌曲第一乐段的音乐主题,在位置上也是完全说得通的。

例6

从第一乐段的旋律发展来看,后面三个乐句与第一乐句关系密切,一、三句是相同关系,二、四句是相似的关系,所有的素材都来自于第一乐句,将第一乐句看作这个乐段的主题,在材料上也是完全说得通的,符合第三条“

”规定的条件。

接着说第二个条件,

例5《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公木词、郑律成曲)第一乐段的主题是一个乐句。

下面是歌曲主题为“乐节”和“乐汇”的例子。

例6

现在,我们看日本民歌《樱花》开头的第一乐句。

这个乐句由两个相同的乐节构成,歌曲的主题是什么呢?

是整个乐句,还是第一个乐节?

显然,不是两种说法都可以,只能说日本民歌《樱花》的主题是前一个乐节,后一个乐节是主题的重复。

例7

接下来我们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第一乐句。

这个乐句可以划分为一个乐汇和一个乐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主题,是前一个乐汇,还是整个第一个乐句呢?

当然是前一个乐汇,后一个乐节是前一个乐汇的变化重复。

正因为如此,音乐欣赏手册或者其他的一些资料,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主题的时候,都说主导动机,不说主题句。

最后说第三个条件,

音乐主题之后的旋律发展有两种可能:

一是以整个主题作为旋律发展的基础,二是以主题的部分素材作为旋律发展的基础。

旋律发展是否以位于全曲或某一部分开头的音乐素材为基础,是判断音乐主题最重要的依据。

前面提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A乐段,就是以整个主题作为旋律发展的基础的。

下面是以主题的部分素材作为旋律发展基础的例子,请大家看法国民歌《闪烁的小星》。

例7

这是一首三段曲式(ABA)的儿童歌曲。

首段(第一乐段)为呼应结构,一上一下,一问一答。

第一乐句是歌曲的主题,第二乐句是主题的发展。

例8

主题句中,小节内为同音反复,相邻小节之间分别构成上行五度、上行二度和下行二度。

第二个乐句显然是以主题句的后两小节的素材发展而成的。

例9

确定歌曲音乐主题,是歌曲分析的重要环节之一,涉及许多领域,比如说音乐基础理论,旋律学,曲式学,和声学等等,确定歌曲音乐主题是一种思维的活动,是依据音乐主题这一概念,对歌曲中的某些音乐素材是否属于初次陈述,并且用作全曲或某一部分旋律发展基础的肯定或者否定,只要概念准确,程序合理,判断的结果是毋庸置疑的。

下面是最后一个问题,讲讲词与曲的关系。

词与曲的关系,我也列了一个表。

例10

关系

一字一音

一字多音

声调

音调

正字

倒字

语句

乐句

同步

不同步

语调

终止

一致

不一致

大家看第一列是词,第二列是曲,第三列是关系,关系又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

请看第一行。

“词”这一列是“字”,“曲”这一列是音。

歌词里面的“字”和旋律中的“音”是什么关系?

无非是两种:

一是一字一音,二是一字多音,没有第三种关系。

当然,在分节歌中,有时候可能会出现书面上的一音多字。

书面上看是一音对着多字,但唱起来还是一音一字。

因此,“字”和“音”的关系只有两种,一字一音和一字多音。

请看第二行。

“词”这一列是“声调”,“曲”这一列是“音调”。

普通话分为“阴、阳、上、去”四个声调,用四个不同的符号来标记。

普通话也是有调高的,普通话的调高有五个不同的调值,用1、2、3、4、5来标记。

第一声“阴平”的声调是“5”,第二声“阳平”的声调是“35”,第三声“上声”的声调是“214”,第四声“去声”的声调是“51”。

旋律中的“音调”当然比语言中“声调”丰富多了,不可能向上面那样,一一列举,直至穷尽。

旋律中的“音调”和语言中“声调”也有不同的关系,简单地说,一个是“正字”,另一个是“倒字”。

所谓正字,就是语言的意义没发生变化,“你是灯塔”就是“你是灯塔”,不是“你是等他(她)”。

所谓倒字,就是语言的意义发生变化了。

声调和曲调的关系,是旋律学的课题,有很多问题可以研究,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找一些资料看一看,学习学习,分析分析。

请看第三行。

“词”这一列是“语句”,“曲”这一列是“乐句”。

语句的概念和乐句的概念有些区别:

“乐句”可以具体地指某一个乐句,而“语句”不能具体地表示一个句子。

因此,这里的“语句”可以用“句子”来代替,我们不那么讲究,就这么用了。

“语句”和“乐句”的关系,可能是同步关系,也可能不同步(异步)关系。

一句歌词,一句旋律,为同步关系;反之,为不同步(异步)关系。

请看第四行。

“词”这一列是“语调”,“曲”这一列是“终止”。

我们说话的时候,句末都有一个停顿,有不同的标点符号,句号、问号、逗号、感叹号等等。

音乐中,也有这样的停顿,这种停顿叫做“终止”。

“语调”和“终止”也有两种关系,或者一致,或者不一致。

关于词曲关系的几点提示:

1.一字多音的记谱,要加一条连音线,这是基本常识,提醒学生注意。

2.歌曲主题写作避免倒字现象,要求学生创作主题的时候,尽量不出现或少出现严重的倒字的现象。

3.语句与乐句的关系选择服从表现的需要,不存在好坏之分。

4.语调与终止的关系:

(1)终止与语调保持一致;

(2)语调服从终止。

毕业论文写作流程一览表

  毕业论文是教学科研过程的一个环节,也是学业成绩考核和评定的一种重要方式。

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毕业论文的撰写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1.论文的选题;2.论文写作框架的确定;3.文献综述;4.开题报告;5.论文的撰写。

  一、论文的选题

  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

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

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选题首先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与所学专业相关;其次,选题要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使其论文形成后既有理论支撑,同时要对现实有所促进;再次选题要注意一些有价值的课题,比如本专业的研究空白、有争议的话题,或者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本专业的老话题、与研究领域有关的当前热点问题、新问题、亲自参与实践调查的课题;第四,选题要结合考虑资料的利用。

能找到比较充分的资料来源对于作者写作论文有重要帮助;最后,选题宜小不宜大。

题目范围太大易导致内容空泛,难于驾驭。

  

(一)论文的选题的依据:

1、依据个人兴趣爱好;2、依据个人知识结构;3、依据当前本专业的研究热点;4、依据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局势;5、依据管理学权威刊物的近期发表论文;6、请教他人。

  

(二)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和要求:

  1、注重选题的实用价值,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

(1)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现实意义;

(2)要注重选题的理论价值。

  2、勤于思考,刻意求新。

(1)从观点、题目到材料直至论证方法全是新的;

(2)以新的材料论证旧的课题,从而提出新的或部分新的观点、新的看法;(3)以新的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重做已有的课题,从而得出全部或部分新观点;(4)对已有的观点、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质疑,虽然没有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但能够启发人们重新思考问题。

以上四个方面并不是对“新意”的全部概括,但只要能做到其中一点,就可以认为文章的选题有了新意。

  二、论文写作框架的确定

  论文写作框架起疏通思路、安排材料、形成结构的作用。

一般来讲,学术论文框架需要采用递进的逻辑体系,不建议采用并列的逻辑体系,即论文的各个部分应该是层层递进,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的。

如:

第一部分是相关概念和涵义,第二部分是问题提出,第三部分是分析问题,第四部分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五部分是解决问题需要实现的一些条件和保障措施,第六部分是总结。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删减和添加。

  论文框架确定后,应交给导师审阅,再与导师仔细探讨行文的思路,听取导师的指导意见,最后确认论文写作内容框架,作为开题报告中的内容部分。

  三、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的介绍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