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发展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1146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工商银行发展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工商银行发展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工商银行发展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工商银行发展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工商银行发展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中国工商银行发展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中国工商银行发展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中国工商银行发展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中国工商银行发展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中国工商银行发展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中国工商银行发展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中国工商银行发展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工商银行发展史.docx

《中国工商银行发展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工商银行发展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工商银行发展史.docx

中国工商银行发展史

中国工商银行发展史

  一、中国工商银行的正式成立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

随着各类金融机构的恢复建立和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为解决中国人民银行(简称人民银行)既承担货币政策制定和金融监管职能,又从事具体业务经营的矛盾,1983年9月国务院正式决定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另组建中国工商银行,承接原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

经过紧张筹备,1984年1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简称工商银行)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国家专业银行体系的最终确立。

  

(一)工商银行成立的背景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主要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与此相适应,社会的投融资体制是以财政为主、银行为辅,纵向分配社会资金。

就金融体系而言,基本上是人民银行“一统天下”的格局。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开始确立改革开放政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经济社会日益发展,城乡居民收入逐步增加,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这种局面与当时财政为主、银行为辅,一家银行包揽天下的投融资体制产生了矛盾,原有的金融体制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1979年10月,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必须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的着名论断,由此拉开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帷幕。

  为满足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简称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简称建设银行)先后恢复设立。

同时批准成立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城市和农村信用社等也在各地蓬勃发展起来。

但是,我国统一有序的中央银行制度尚未建立,金融领域出现了群龙无首、无序竞争的局面。

当时的人民银行承担着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双重职能,在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分设后,仍从事工商信贷和城镇储蓄两项业务。

人们曾形象地比喻,人民银行既当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在金融管理方面不能处于超脱的地位。

各家专业银行在自身利益驱动下,加上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纷纷抢占活动地盘,争相发放贷款,导致信贷投放出现失控局面,从而影响了国民经济的调整与发展。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提出“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不再兼办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以加强信贷资金的集中管理和综合平衡,更好地为宏观经济决策服务”。

同时决定“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承担原来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

  

(二)工商银行成立前后的紧张筹备

  自1983年下半年起,在一系列文件的指示下,人民银行与工商银行之间分设及相关机构、业务和人员等划转工作有序展开。

1983年10月,人民银行批复同意工商银行总行内部机构设置为14个,人员编制为500人。

同月,人民银行办公厅向各省、市、自治区分行下发《关于加挂中国工商银行牌子等一些具体事项的通知》,确定了从1984年1月1日起,各省、市、自治区分行及分行以下各级人民银行机构加挂中国工商银行牌子,采取“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资金分开,两套账目”的过渡办法。

同时,对机构分设工作,人民银行要求有步骤、分层次、分地区地进行。

自1984年开始,各省、市、自治区先后开始了人民银行和工商银行的分设工作。

经过一年的积极努力,至1985年初,全国除青海、海南(当时尚未建省)两省外,其余各省、市、自治区都完成了人民银行与工商银行的机构分设任务。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人民银行开始向新成立的工商银行划转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

截至1983年末,人民银行划转工商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约占同期国家银行流动资金贷款余额的64.6%,划转工商银行的固定资产贷款约占同期国家银行固定资产贷款余额的86.7%,划转工商银行的城镇储蓄存款约占同期国家银行储蓄存款余额的87.8%。

此外,划转给工商银行的工商企业存款余额达745.58亿元,并完成了相关资金账户的划转工作。

  当时考虑到工商银行成立后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是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的,为了保证业务持续开展,实现“边营业边建行”的目标,在总行领导班子的配备问题上,采取了“人随业务走”的办法。

经国务院决定,由当时人民银行主管信贷业务的副行长朱田顺担任工商银行董事长,人民银行主管储蓄和会计业务的副行长陈立担任工商银行第一任行长、党组书记,人民银行储蓄局局长尹志海、工商信贷局副局长张肖、科技局局长田同五同时调任工商银行副行长。

还决定,人民银行相应业务司局的副司局长调任工商银行总行各部室主任,工商银行总行各部室的工作人员,则由各部室主任与人民银行各司局长协商调剂,从人民银行的相关司局中抽调人员来充任。

至于各省、市分行领导班子的配备,各地大多抽调人民银行分行主管业务工作的第一副行长担任工商银行分行行长,抽调人民银行分行主管信贷、储蓄、会计及财务的副行长担任工商银行分行副行长。

  人、工两行分家之际,各级人民银行的办公用房都比较紧张。

工商银行总行机关成立时,只能另外寻找办公地点。

经过多方联络,租下了北京市西城区服装公司新建的一栋6层小楼的3至6层的闲置厂房,面积为2800平方米(现位于三里河月坛南街32号)。

因时间紧、任务重,只是对闲置厂房进行了简单的装修、改造。

经过全体员工夜以继日工作,前后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装修、改造和引热力等事宜,从而保证了总行成立大会召开之际,有了自己的办公场所。

有人曾戏称,工商银行总行机关的办公地点是一所“租来的指挥部”。

当时总行机关200多人就挤在这个临时租来的办公场所里工作,利用服装厂的地下室作为临时食堂,条件非常艰苦。

建行之初,工商银行各级分支行的营业办公条件也和总行相似,没有一家分支行新建营业办公大楼,都是因陋就简,能挤则挤,能省则省,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业务的开拓创新上。

  (三)工商银行的正式成立

  1983年12月30日,工商银行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

来自财政部、人民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等部门的领导出席了成立大会。

原人民银行已离退休的老行长也前来祝贺。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荣毅仁和国务委员、国家经委主任张劲夫出席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张劲夫首先代表国务院对工商银行的成立表示祝贺。

他在讲话中强调,“中国工商银行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

工商银行肩负着支持经济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改造的重任。

相信你们一定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迅速发展起来,为国民经济发展集聚更多资金,为全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工商银行成立大会开得很简朴,但却非常隆重。

当时借用了中国科学院的小礼堂,人民银行和工商银行总行机关来了两三百人参加,没有鲜花,没有纪念品,也没有举行宴会,总共花了几百元钱。

陈立老行长后来回忆称:

“创业艰难啊,简朴一些是应该的,但遗憾的是当时连一份小小的纪念品也没有准备,开会的场景现在只留下了一张模糊不清的黑白照片了。

”工商银行正是凭借这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勤俭办行的优良作风,在改革中诞生、起步、成长,一步步走向辉煌。

  1984年1月1日,《人民日报》和新华社每日电讯都发表了重要消息,向世人宣布了中国工商银行的正式成立。

《经济日报》在头版头条显着位置发表了题为《银行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的社论,祝贺中国工商银行的成立,指出“工商银行的成立是我国经济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是银行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

  (四)工商银行成立的历史意义

  工商银行的成立,在我国金融改革史上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中央银行体制的确立,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建立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级银行制度最核心的一环,也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最主要的成就之一。

由于工商银行的成立,使人民银行最终摆脱了具体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经营,完成了向中央银行的飞跃,实现了我国银行业组织制度上的第一次政企分离。

  第二,工商银行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国家专业银行体系的最终建立。

如果说我国改革开放后重建农业银行,分设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拉开了金融组织体制改革序幕的话,工商银行的成立则为这项改革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可以说,1984年1月1日工商银行的正式诞生,是新中国中央银行制度得以确立、国家专业银行体系最终形成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二、国家专业银行时期的工商银行

  工商银行成立后的第一个10年间处在国家专业银行时期,企业化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通过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充分发挥了融资主渠道作用;坚持“择优扶植”信贷原则,以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重点,积极开拓,存、贷、汇等各项业务取得了长足发展,成长为中国第一大银行;信用卡、国际业务等新兴业务从无到有,电子化建设初见成效,经营效益不断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国家赋予的宏观调控任务和政策性贷款任务,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

  

(一)积极实施以搞活城市行为中心环节的企业化改革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并确定推进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为整个金融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1986年1月,国家体改委、人民银行在广州联合召开沈阳、广州、重庆、武汉、常州等5城市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座谈会,正式部署了专业银行等的企业化改革。

此后,包括工商银行在内的国家专业银行开始了长达近10年的以“企业化”为目标方向的管理体制改革。

从1986年起,工商银行以城市行为基本经营核算单位,下放“六权”(业务经营权、信贷资金调配权、利率浮动权、干部任免和奖惩权、劳动组织和工资奖金形式的决定权、利润留成支配权),实施了以搞活城市行为中心环节的管理体制改革。

在管理机制上开始尝试建立权责利相结合的责任约束机制以及以“目标经营”和“利润留成”为主要形式的激励机制,开始建立自我约束的资金管理体制和贷款风险管理责任制。

建立了会计管理基础和财务预算体系,开始讲求经济效益与成本核算。

初步建立了稽核管理基础,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业务检查制度。

经营机制开始向企业化转变。

  

(二)各项主要业务快速发展,经营效益不断提高

  这一时期,工商银行各项主要业务伴随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金融需求,以范围、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对国民经济各领域全方位渗透为特征,存贷款业务和结算业务快速发展,资金实力迅速壮大,经营效益不断提高。

1984年成立当年,工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696.1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470.22亿元,当年利润54.27亿元。

经过10年发展,截至1993年末,工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8844.44亿元,比1984年增长了4.2倍,年均增长20.1%;各项贷款余额11128.23亿元,比1984年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18.2%;1984年至1993年,10年共实现纯利润1111.83亿元,年平均实现纯利润111.18亿元;截至1993年末,工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占国内银行业存款总额的38.1%,各项贷款余额占国内银行业贷款总额的42.1%,获得并保持了中国第一大银行的地位,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机构人员不断增加,营业办公条件逐步改善

  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银行服务的需要,工商银行的营业网点和人员规模不断扩增。

1984年末,工商银行境内机构19199个,人员36.62万人,自用固定资产(原值)27.95亿元。

截至1993年末,境内机构已达34002个,比1984年末增长了77.1%;人员达55.49万人,比1984年末增长了51.5%。

为了改善营业办公条件和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在利润留成水平低、财务力量较弱的条件下,工商银行通过增产节约、统筹兼顾,建造了一批营业办公大楼和职工住房,增添了一批交通工具、办公用具和电子机具。

截至1993年末,全行固定资产余额(原值)达226.59亿元,比1984年末增加198.64亿元,增长了7.1倍。

  此外,专业银行时期,工商银行通过开展以“行风”教育和提高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员工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全行员工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建行初期,在传承人民银行“三铁精神”(铁账本、铁算盘、铁规章)的基础上,结合实践创造性提出了“求实创新、吃苦耐劳、顾全大局、团结奋进”的“工行精神”;建立了统一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创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

在随后的企业化经营阶段,工商银行坚持“经营效益高、资产质量高、自身信誉高”的“三高”观念,促进全行逐步形成严谨规范、诚实守信、创新进取、务实敬业的工作作风和行为准则,有力推动了向商业银行的过渡转变。

  三、国有商业银行时期的工商银行

  1994-2004年间,工商银行处于国有商业银行时期。

在渡过由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的调整发展期之后,自2000年起,工商银行加快向商业银行目标的改革步伐,提出并坚持“效益、质量、发展、管理、创新”的“十字方针”,狠抓质量效益,全面加强管理,从严治行,经营管理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全行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

建立了以质量和效益两大类指标为中心的新型经营管理体系,促进了全行资产质量、经营效益的根本性好转,在资金实力、业务创新、跨国经营、信息化建设、机构改革、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较好成绩,为工商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率先实行统一法人制度,构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系

  1993年以后,我国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要求,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1993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治理整顿金融秩序为主题,提出了新一轮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措施。

随着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分离,包括工商银行在内的国家专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

根据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有关规定和商业化、集约化经营管理的要求,工商银行在业内最早实施了统一法人体制,推行了“下管一级、监控两级”的分支机构监控模式,建立健全了集中统一的授权授信、资金管理、信贷风险控制、经营管理综合考核、全面成本管理及内部控制等制度,并逐步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管理制度与机制。

持续加快电子化、信息化建设,在“9991工程”顺利完成后,工商银行又实现了总行对全系统的集中管理和实时监控。

  

(二)集中精力消化不良资产包袱,资产质量发生根本好转

  这一时期,工商银行的经营管理以防范和化解资产风险为首要任务,实施了贷款进入和退出战略,大幅度调整信贷结构,实行贷款新老划断,严格控制新增贷款质量,积极防止存量资产劣变,大力度压降不良贷款,努力消化非信贷不良资产。

1999-2000年间,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工商银行累计向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不良资产及转股债权4077亿元。

扣除表内应收利息和“债转股”中的正常贷款因素,工商银行实际剥离不良贷款本金2942亿元。

2000-2004年间,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工商银行经过艰苦努力,利用自身创造的经营效益,清收、消化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的“双下降”。

按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标准,到2004年末,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降至18.99%,比1999年最高峰时的47.59%下降了28.6个百分点。

自1999年以后,工商银行的新增贷款不良率始终控制在1.6%以内,达到了国际商业银行的优良水平。

  (三)坚持业务开拓创新,经营效益明显改善

  国有商业银行时期,工商银行积极拓展优质业务市场,存款、贷款业务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中间业务有了突破性发展;持续推进跨国经营战略,组建了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简称工银亚洲)和工商东亚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工商东亚),海外机构与业务快速发展,国际业务经营效益有了较大提高;通过全面实施品牌战略,确立了牡丹卡业务品牌。

与此同时,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要求,工商银行从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益出发,对原有机构、人员进行了大幅度精简;根据经营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转移的需要,按照业务和管理流程再造的要求,调整了总行和各级分支机构的内部机构设置。

2000年工商银行一举扭转了此前连续6年经营性亏损局面,营业利润开始逐年增长。

到2004年,工商银行境内外机构实现营业利润746亿元,5年间累计实现营业利润2277亿元,年平均实现营业利润455亿元。

  (四)经营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各项主要业务继续保持国内同业领先地位

  国有商业银行时期,工商银行通过积极调整,资产、负债及收入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推动了经营结构和经营模式战略转型的实施。

资产结构方面,工商银行原来信贷资产占绝对比重的格局发生了变化,非信贷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逐步提高;负债结构方面,被动性负债虽仍占据主导地位,但主动性负债已开始有所发展;收入结构方面,单一依靠信贷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有了较大改变,中间业务收入、债券投资和资金交易收入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存贷款利差收入的比重有所下降。

  截至2004年末,工商银行总资产和总负债分别占国内银行业总资产及总负债的17.95%和18.15%,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占国内银行业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的19.91%;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占国内银行业人民币各项贷款余款的19.46%。

2004年,工商银行办理进出口结算业务额1775.3亿美元,占国有商业银行(包括工商、农业、中国、建设及交通5家银行)进出口结算业务总额的21.24%。

2004年,工商银行银行卡发卡量为1.11亿张,占全国金融机构银行卡发卡量的14.49%,占当年银行卡交易额的10.57%;年末银行卡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942.23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银行卡人民币存款余额的19.23%。

工商银行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还跨入了世界企业500强行列。

在《银行家》、《欧洲货币》、《环球金融》、《亚洲货币》等国际权威媒体和机构开展的评优评级中,工商银行先后获得了“中国最佳银行”,“中国最佳零售银行”、“中国最佳个人网上银行”、“亚洲区最佳贸易项目融资银行”等重要奖项,开始树立国际化大银行的良好形象。

  此外,在员工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工商银行主动迎接经济金融全球化和建设现代商业银行的多方面挑战,着眼于经济金融工作大局和工商银行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狠抓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探索建立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开展了大规模、系统化、分层次的员工培训。

工商银行重视以人为本、服务为本、信誉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和群众性理论研究。

在提出并坚持“十字方针”的基础上,形成了“五种观念”,培育了“六种精神”,逐步形成具有工商银行特色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

  四、向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历史性转变

  为顺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金融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自2002年起,工商银行为实施股份制改革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2005年4月,国家正式批准工商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方案,工商银行财务重组随之启动。

10月,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6年10月,工商银行股票开始面向海内外公开发售,并实现了在上海、香港两地同步上市,由此完成了工商银行发展史上的一次“脱胎换骨”的彻底转变。

  

(一)财务重组顺利实施

  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WTO,由此拉开了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面对金融业即将全面开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银行业的首要任务是抓住入世后5年过渡期的宝贵时间,加快自身改革和发展。

2003年9月,国务院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立。

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

2005年4月18日,国家正式批准了工商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方案,工商银行股份制改革工作正式展开,财务重组随之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工商银行财务重组包括资本重组和不良资产的处置,其中资本重组以国家注资和发行次级债两种方式进行。

4月21日,国家通过中央汇金公司动用外汇储备向工商银行注入资本金1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40亿元)。

同时,财政部保留与中央汇金公司等额的原拨资本金1240亿元作为工商银行资本金,从而使工商银行核心资本金达2480亿元,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6%。

为了补充附属资本,进一步改善资本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同年8月,工商银行以组建承销团的方式成功发行了首期350亿元的次级债券。

在进行资本重组的同时,工商银行部署实施了不良资产的第二次剥离工作。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经过全行上下周密安排,工商银行最终顺利完成了2460亿元损失类资产剥离和4590亿元可疑类贷款转让工作。

  

(二)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经过紧张筹备,2005年10月25日,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第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和第一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通过了新的公司章程(草案)、“三会”议事规则(草案),选举产生了第一届董事会和监事会,聘任了高级管理人员,初步建立了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

工商银行改制后名称由中国工商银行变更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工商银行”。

第一届董事会选举姜建清担任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凯生任副董事长、行长;第一届监事会选举王为强担任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

同时,工商银行抓紧完成了股份公司设立最后环节的法律手续等,举行股份公司成立大会的时机已经成熟。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并经银监会批准,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10月28日正式成立。

当日下午,成立大会暨揭幕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

成立大会由杨凯生行长主持。

人民银行周小川行长和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姜建清董事长为股份公司揭幕。

揭幕仪式后,周小川行长、财政部李勇副部长和姜建清董事长先后在成立大会上致辞。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国内外金融同业,中介机构,工商银行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成员,各分行、各部门的负责人和员工代表,老领导和老员工代表,共计约1000人出席了成立大会。

  工商银行的全部业务、资产、负债和机构网点、员工,均纳入股份制改革的范围,整体重组后全部进入股份有限公司。

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工商银行进行了整体的彻底改制。

  (三)成功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

  引入合格的境内外战略投资者,促进股权结构的多元化,使公司治理机制更加完善合理,是工商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重要步骤之一。

工商银行对引入战略投资者问题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总行股份制改革办公室牵头的战略引资工作小组,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并与潜在的战略投资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接触。

经过综合权衡和艰苦谈判,工商银行最终确定由美国高盛集团、德国安联集团和美国运通公司组成的高盛投资团作为战略投资者。

2006年1月27日,工商银行与高盛投资团在北京成功签署了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高盛投资团将出资37.8亿美元入股工商银行。

随后,工商银行又成功引入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作为股东。

6月19日,工商银行与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成功签署了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

高盛投资团和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的成功引入,是工商银行改制重组的重要成果之一,为工商银行公开发行上市,进而迈向国际资本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实现上海、香港两地同步上市

  2006年3月至10月,工商银行为IPO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

3月22日,工商银行上市项目准备工作会议召开,标志发行上市准备工作正式启动。

6月29日,工商银行A股主承销商选聘会议召开。

7月20日,工商银行A股发行工作启动大会召开。

自7月中旬以后,工商银行A+H股同步发行上市方案进入报批程序。

9月,工商银行完成了招股说明书的审定与披露,随之进入境内外路演阶段。

从9月底至10月中旬,工商银行管理层分为红、蓝、橙3队路演团,分别由姜建清董事长、杨凯生行长和李晓鹏副行长带领,先后在境内外展开了预路演、路演活动。

境外路演前后历时9天,行程遍及亚洲、欧洲和美国的18个重要城市。

10月18日(北京时间),工商银行红、蓝、橙3队路演团成员分别在美国洛杉矶、荷兰阿姆斯特丹和北京进行大型网上路演,这是国内首次在境内外三地同时进行网上路演。

在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