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生活》高考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1257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21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文化生活》高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政治《文化生活》高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政治《文化生活》高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政治《文化生活》高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政治《文化生活》高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政治《文化生活》高考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政治《文化生活》高考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政治《文化生活》高考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政治《文化生活》高考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政治《文化生活》高考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政治《文化生活》高考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政治《文化生活》高考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政治《文化生活》高考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政治《文化生活》高考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政治《文化生活》高考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政治《文化生活》高考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政治《文化生活》高考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政治《文化生活》高考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政治《文化生活》高考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政治《文化生活》高考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文化生活》高考题.docx

《政治《文化生活》高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文化生活》高考题.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治《文化生活》高考题.docx

政治《文化生活》高考题

2007—2009文化生活高考试题解读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2009年·江苏·单科·18)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由此可见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解读】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

题干反映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故D项正确;但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先进的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故A项错误;经济决定文化,但并不是亦步亦趋的,故BC项错误。

【答案】D

2.(2009年·广东·单科·31)“超女选秀”节目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此推出了“大众选秀”节目的流行。

这反映“选秀”作为一种文化活动

  A.与经济相互交融              B.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C.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D.是选把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解读】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

“超女选秀”节目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故AC项正确;B、D项表述错误,“选秀”作为一种文化活动,不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也不是选把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答案】AC

3.(2009年·福建·文综·31)2008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

《海峡西安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两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由此可见

A.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B.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C.邮票成为展示文化款实力的载体D.发行邮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解读】一定的文化有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故B项正确的反映了题意;A项夸大了文化的作用,认为是经济发展的标志是错误的;C项说法夸大了“邮票”的作用;商贸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故D项错误。

【答案】B

4.(2009年·山东·文综·29)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

在近代,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材料三山东省将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作为融入环渤海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山东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均捉出要加强该经济区的规划建设,山东省人民政府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并于2008年制定出台了《黄河三角洲高教生态经济匡发展规划》。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做法的理论依据。

【解读】本题以山东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切入点,考查政治和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考核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本题中,结合材料联系课本理论知识应从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等角度分析即可。

【答案】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给经济以重人影响。

某市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吸引了大量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某市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③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某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5.(2009年·浙江·文综·41)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尤其是人才严重短缺。

我国目前每年大学毕业生有几百万,就业压力大,而大多数人不愿去农村。

江苏海南等地曾在20世纪末先后制定了“村官”行动计划。

2008年以来,党和政府把“村官”工作提到战略高度,要求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和政策,以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材料二: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

大学一毕业,小样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

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

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

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

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

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村官”小杨给乡村带来的变化是如何体现《文化生活》道理的?

【解读】本题以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为背景,国家关注民生问题,制定了“村官”行动计划并进一步完善这一政策,综合考查了中学政治相关必修模块的相关知识,角度新颖,紧跟社会热点,时代性强。

本问考查模块界定为《文化生活》,体现类型的题目。

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答案】“村官”小杨向村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推动该村传统木雕工艺品转化为旅游纪念品,使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表明文化能反作用于经济。

“村官”小杨和艺人共同努力,使原先小打小闹的传统木雕工艺实现新的发展,表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与创新。

该村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表明优秀文化可以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

小杨给该村带来的变化与她自身良好的素质密不可分,表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6.(2008年·海南·单科·17)某地利用当地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业:

以民族文化为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建立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

①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②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④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解读】①④观点表述片面,错误在“普遍”“能否创造”;开发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发展价值,也有经济价值,这也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联系,②③正确。

本题考查对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成功经验的认识,属于文化生活知识。

难度中等。

【答案】B

7.(2008年·北京·文综·32)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爆发出的巨大力量赢得了世界赞誉。

海外媒体发表评论说,一个领导人在两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多万救援人员的国有,一个企业和私大捐款达到数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而排长队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

这表明

①提高国际影响力是发展综合国力的关键②民族凝聚力是衡量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③动员和组织能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④物质力和精神力都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读】本题是一道比较典型的时事型试题,以最新的四川汶川地震后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经济力和科技力是综合国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①项明显错误,排除。

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精神投入到抗震救灾中,支援了灾区,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也得到了世界的赞誉,②③④三项符合题意。

【答案】D

8.(2008年·广东·单科·17)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表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解读】C项中的“同步”说法错误;D项不符合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本身错误;B项为无关项。

A项中的“在实践中创造”对应材料中的“抗日”,“享用”对应材料中的广泛影响,符合题意。

【答案]A

9.(2008年·广东·单科·19)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州方言“埋单”“打包”等餐饮用语逐渐风行全国,且发展出其本义以外的含义。

这表明

①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②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传播

③珠三角文化推动珠三角经济的崛起④饮食文化具有区域性与民族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读】材料的主要内容是“经济”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③④明显不合题意;材料中的“发展出其本义以外的涵义”表明文化在交流中得到了发展,①②正确。

【答案】A

10.(2008年·广东·单科·21)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

这启示我们

A.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        B.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C.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          D.应该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解读】“启示”类题目一般是要求回答材料中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什么样的工作、思想方法,侧重于“怎样做”。

本题中C项的观点错误,A、D两项与材料没有直接联系。

【答案】B

11.(2008年·山东·文综·18)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任务,是基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③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组织和管理文化建设的职能④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读】③④明显错误,组织和管理文化建设是政府的职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而不是社会主义文化。

①②都是党提出这一重大任务的原因。

【答案】A

12.(2007年·广东·文科基础·11)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A.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B.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

C.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D.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

【解读】此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考查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经济决定政治、文化,政治与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A、B、D三项表述都是错误的。

【答案】C

13.(2007年·宁夏·文综·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自治区党委根据本地特点,提出了“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思路。

宁夏根据其“岩画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神秘而璀璨,边塞文化、大漠文化、黄河文化悠远而豪放”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带有民间文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

实施“百县千乡文化工程”和“千里文明长廊工程”,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带动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文化”的重要意义。

【解读】此题以宁夏自治区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产业,从而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例为考查背景,考查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文化对人的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上述知识分析和说明问题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从文化的特性即相对独立性人手谈对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用,特别是要联系材料中把文化作为产业来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答案】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落后的小省区可以“办大文化”,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文化产业本身也是重要的经济部门,发展文化产业,可以直接促进经济发展。

14.(2007年·广东·单科·21)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

这说明(  )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 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读】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以广东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创作了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的典型事例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认识问题的能力。

可用排除法解答,③项错误,文化除了精神产品外,还包括文化的物质载体,故含③的选项错误。

【答案】C

文化对人的影响

1.(2009年·江苏·文综·21)2008年2月,江苏省教育厅积极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安排南京、苏州等8个市作为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首批试点市。

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据是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

③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④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读】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及教育对文化的传承的意义,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故②的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源泉,故③的说法错误;排除含②③的选项。

【答案】B

2.(2009年·广东·单科·17)温家宝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

这表明读书

A.可以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B.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能够塑造人

C.是人们享用文化的表现D.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解读】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分析能力。

“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强调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故选B项。

A、C、D项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答案】B

3.(2009年·天津·文综·9)某校开展了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话动。

开展这项带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

这是因为

①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④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②④C.①③D.③④

【解读】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社会作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分析能力。

①表述错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表述太绝对。

故选B。

【答案】B

4.(2008年·广东·单科·31)一位美国游客看到财神赵公明一手举钢鞭、一手托金元宝的塑像,感叹道:

“抢夺资源还受到如此尊重,这种思维与美利坚没有什么区别。

”这表明

A.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基本相同B.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读

C.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D.文化背景差异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解读】材料中事例直接说明了该美国人对我国文化的误解,纠其原因,主要是中美两国文化背景不同所致。

B、D两项正确。

C项中的“完全不同”观点错误,否认了人类文化的共性;A项内容则与材料无关。

【答案】BD

5.(2008年·江苏·单科·20)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

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③

【解读】该题以部分名牌大学的校训为切入点,考察优秀文化的作用,解答时应抓住关键点“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因此②③④应当入选。

①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应当排除。

【答案】D

6.(2008年·山东·文综·19)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解读】本题以校园文化节为背景,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

学校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使学校的文化氛围更为浓厚,学生处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故A项正确。

B项错误,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C项错误,文化对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只是一种外因的影响,不能夸大为决定作用。

D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A

7.(2008年·海南·单科·25)(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南建省20年以来,根据本省特点,坚持生态立省,加强文化建设,取得了经济社会建设的显著成就,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材料一海南省政府在“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海南文化公园。

该公园总投资约6亿元,包括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省文化艺术中心以及公园配套设施等。

海南文化公园为开放性文化主题公园,体现以人为本、群众性、大众化的特点,不设围墙、不售门票,以文化普及、艺术生产为主,休闲健身为辅,兼顾文化商业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社交范围市民的文化艺术需求。

材料二从1999年到2006年,海南省共投入120多亿元财政资金支持生态建设,目前90%以上的省内大中型生产企业都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从建省到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1倍,同时生态水平稳居全国第一,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休闲度假天堂。

(1)谈谈海南省加大文化投入,建设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意义。

(8分)

【解读】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在第1问中海南省加大文化投入,实质是重视文化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它的意义非常重大,对社会来说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对个人来讲能首先满足人们精神要求,还能增强人们精神力量,培养个人的文化素养。

【答案】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弘扬传统文化;(2分)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2分)提高人们文化素养,提升精神境界(2分)推动文化事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

(2分)

(若考生有其他答案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8.(2007年·海南·单科·13)海南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

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解读】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文化的多样性,考查学生对上述知识的理解能力。

题干所述现象说明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B、D两项说法都是错误的,文化的差异不能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文化的差异虽然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但文化的差异不是人们交往中不可逾越的障碍。

C项不符合题干材料的含义。

【答案】A

9.(2007年·广东·文科基础·14)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社会科学素养     B.自然科学素养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解读】此题考查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的文化素养中的作用与地位的理解能力。

A、B、C、D四项都是人的文化素养的内容,但其中只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是具有方向性作用并处于核心地位。

A、B、D三项都不符合题干的指向性。

【答案】C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2009年·宁夏辽宁·文综·19)1861年,法国大文豪雨果在一封信中曾这样写道: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大肆劫掠,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

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

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够摆脱重负,清洗罪恶,把这些财物归还被劫的中国。

”雨果的话代表了有良知的法国民众的声音。

从人类正义的立场看

①改变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不平等竞争秩序是归还被劫文物的关键②英法两国应与中国谈判解决流失在英法的上述文物的归属问题③尊重他国的文化遗产所有权是尊重他国文化的起码准则④依国际法归还所劫文物是遵循各民族文化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读】本题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等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

归还被劫文物是对他国文化遗产所有权的尊重和坚持各民族文化平等原则的体现,符合“人类正义的立场”,③④当选。

具体如何归还,则是程序问题,可以是多样化的形式,①②具有片面性。

因此选D。

【答案】D

2.(2009年·江苏·单科·19)2008年10月,第31届世界戏剧节在南京举行,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剧目登台亮相,赢得了广泛好评。

这表明

A.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同一

D.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解读】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及文化传播,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A项说法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故B项错误;C项中“走向同一”的说法是错误的;D项正确的反映了题意。

 【答案】D

3.(2009年·广东·单科·19)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常常通过博客、BBS等来表达、交流思想。

这表明科技进步

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

C.促成了新传媒代替就传媒D.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

【解读】本题考查科技进步对文化传播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技进步改变的是传播文化的方式而不是文化资源的内容,故B项不符合题意。

C项表述错误,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

D项表述不正确,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材料中的现象正是由于科技进步而引起文化传播方式的变化,故选A。

【答案】A

4.(2009年·广东·单科·32)《三字经》的英译本被联合国教科文革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推广。

这表明

A.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已普及全世界B.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C.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D.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解读】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关系的理解,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

A项说法不符合实际,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还没有普及全世界。

《三字经》的英译本被联合国教科文革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推广,一方面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另一方面说明中华文化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故选BCD。

【答案】BCD

5.(2009年·广东·文科基础·10)“入乡随俗”表明了

A.对传统文化的继承B.优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同性

【解读】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入乡随俗”是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的具体表现,所以选C。

【答案】C

6.(2009年·广东·理科基础·59)人们一提到中国,就想起长城;提到埃及,就想到金字塔。

这表明长城、金字塔

A.是落后文化的象征   B.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只具有建筑文化意义  D.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解读】本题考查了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长城和金字塔都属于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故选B。

AC项本身表述不正确。

D项表述不准确,庆祝民族节日是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答案】B 

7.(2009年·浙江·文综·33)“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这首广为传唱的《中国话》表明

A.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B.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

 C.汉语在中外文化中的交流越来越重要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