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1353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15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docx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docx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

第一章 绪论

思考题:

1.社会组织的三项基本职能是什么?

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2.生产运作管理的定义、容与目标。

3. 分别对制造业与服务业中的大量大批生产与单件小批生产各举一例,并说明其特

点。

4.V 型、A 型和 Y 型企业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5.需求变化呈现什么样的规律?

6.举例说明订货型生产与备货型生产的特点。

7.劳务性运作与制造性生产有哪些不同?

8.什么是服务型制造?

9.假如你要创办一家生产彩色电视机的企业或者创办一家医院,你将会遇到哪些生产

运作管理问题?

判断题:

1.制造业的本质是从自然界直接提取所需的物品。

X

2.服务业不仅制造产品,而且往往还要消耗产品,因此服务业不创造价值。

×

3.服务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4.有什么样的原材料就制造什么样的产品,是输入决定了输出。

×

5.生产运作、营销和财务三大职能在大多数的组织中都互不相干地运作。

×

6.运作管理包括系统设十 系统运作和系统改进三大部分。

7.生产运作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8.运作经理不对运作系统设计负责。

×

9.加工装配式生产是离散性生产。

10.按照物流的特征,炼油厂属于 V 型企业。

11.订货型生产的生产效率较低。

×

12.订货型生产可能消除成品库存。

13.中文教科书说的“提前期”与英文 lead time 含义不同。

14.服务业生产率的测量要比制造业容易。

×

15.纯服务业不能通过库存调节。

16.准时性是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17.资源集成是将尽可能多的不同质的资源有机地组织到一起。

18.企业的产出物是产品,不包括废物。

×

选择题:

1.大多数企业中存在的三项主要职能是:

A)制造、生产和运作B)运作、营销和财务

C)运作、人事和营销D)运作、制造和财务

E)以上都不是

2.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量生产运作?

A)飞机制造B)汽车制造C)快餐

D)中小学教育E)学生入学体检

3.下列哪项不是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

A)高效B)灵活C)准时

D)清洁E)以上都不是

4.相对于流程式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是:

A)品种数较多B)资本密集C)有较多标准产品

D)设备柔性较低E)只能停产检修

5.按照物流特征,飞机制造企业属于:

A)A 型企业B)V 型企业C)T 型企业

D) 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

6.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

A)大量资本密集服务B)大量劳动密集服务

C)专业资本密集服务D)专业劳动密集服务E)以上都不是

7.以下哪项不是服务运作的特点?

A)生产率难以确定B)质量标准难以建立

C)服务过程可以与消费过程分离

D)纯服务不能通过库存调节E)与顾客接触

8.当供不应求时,会出现下述情况:

A)供方之间竞争激化B)价格下跌C)出现回扣现象

D)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 E)产量减少

第二章 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

思考题:

1.什么是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

2.企业总体战略、经营战略与职能策略之间有什么联系?

3.从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4.生产运作战略如何保证经营战略的实现?

5.生产运作总体策略包含哪些容?

6.产品选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7.在产品或服务的开发与设计方面有哪些策略?

8.生产运作系统设计有哪些重要决策?

判断题:

1.当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就出现了基于成本的竞争。

2.当质量成为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降低成本就没有意义了。

×

3.成本可以无限降低。

×

4.事业部战略又称为经营战略。

5.公司自行处理其产出是后向一体化的例子。

×

6.生产运作策略是一种职能策略。

7.基于时间竞争策略的焦点在缩短对顾客需求的响应时间上。

8.高质量可能导致低成本和差异化。

9.高效率不能导致产品差异化。

×

10.良好的顾客响应导致成本领先。

×

11.自制还是外购,不是生产运作策略要考虑的。

×

12.在产品或服务的开发方面,只有做领导者才是正确的策略。

×

选择题:

1.低层决策被称为:

A)战略决策B)战术决策C)操作决策

D)预测E)设计决策

2.对公司的总的方向和基本特点起作用的战略是:

A)长期的B)中期的C)短期的

D)临时的E)以上都不是

3.SWOT 分析包括:

A)外部分析:

识别机会和威胁B)部分析;发现优势和劣势

C)提出不同组合下的策略D)以上都包括

E)以上都不是

4.企业创造的价值是:

A)VB)V—PC)V—C

D)P—CE)以上都不是

5.哪项是事业部战略?

A)相关多元化B)不相关多元化C)垂直一体化

D)水平一体化E)成本领先

6、哪项是公司战略?

A 成本领先 B 差异化 C 集中化 D 多元化 E 以上都不是

7、商场不等于战场,是因为:

A 要战胜竞争对手 B 要运用战略

C 要争夺市场份额 D 既要竞争,又要合作 E 以上都是

第三章 产品/服务设计和技术选择

思考题:

1.讨论面向顾客设计思想的重要性。

2.讨论产品开发在企业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3.如何组织好与产品开发有关的技术系统和生产系统之间的关系?

4.产品开发过程对产品成本的影响,讨论科学合理地组织产品开发过程重要性。

5.讨论工艺设计在产品开发中的地位。

6.影响生产流程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分析几种生产流程形式的特征,说明其适用条件。

8.说明产品一生产流程矩阵在生产流程选择决策中的作用。

9.比较分析并行工程与传统的产品开发组织的区别。

10.并行工程的实现技术有哪些?

11.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从哪些方面支持企业产品开发过程?

12.现代研究与开发工作是如何分类的?

各有何特征?

13.企业 R&D 的主要容是什么?

在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各应采取何种策略?

14.企业 R&D 的主要策略有哪些?

应如何加快企业 R&D 的速度?

15.什么是新产品?

其开发方向和程序是什么?

16.什么是产品设计的“三化”?

为什么要实行“三化”?

17.什么是并行工程?

其主要思想和特点是什么?

18.产品设计是怎样进行的?

如何进行产品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19.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判断题:

1.产品或服务设计是影响客户需求满足、产品或服务质量、制造费用和竞争的优

势的三主要因素。

2.零件标准化是提高生产率的一个主要因素。

3.模块设计是标准化的一种形式。

4.模块设计比较容易处理产品失效。

5.CAD 可以提高设计者的生产率。

6.基础研究是为了实现近期的商业应用。

×

7.“并行工程”就是将本来为串行的活动变成并行的技术。

8.应用研究是要发现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

×

9.基础研究是企业基本的研究活动。

×

10.开发是将应用研究的成果转变为产品。

选择题:

1.研究与开发是指如下哪些活动?

I .基础研究II.应用研究III.将应用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商业上的应用

A)IB)I 和 IIC)II 和 IIID)I 和 IIIE)I、II 和 III

2.下列哪一项是产品和服务设计标准化的缺点?

A)增加库存品种数B)增加培训费用

C)减少设计费用D)减少产品多样性

E)以上都是

第 4 章 生产/服务设施选址与布置

思考题:

1.你所在地区的印刷厂或其他你所熟悉的企业的布置是什么样的?

2.你如何收集数据帮助一家小企业(如小餐厅)改进它的布置?

3.有哪些影响企业生产单元构成的主要因素?

4.分别叙述生产单元的专业化原则和形式,并对其优缺点做一简要比较,并说明

其适用条件。

5.讨论几种布置类型的特点。

6.为什么要进行装配线时间平衡?

装配线平衡的方法是什么?

7.研究非制造业设施布置的主要特点,提出几种布置方法。

8.在一家零售店的布置中,经理能操作的变量是什么?

9.走访一家超级市场并绘出其布置图,谈谈你的主要观察结果。

10.你最近注意到的零售业所进行的布置创新是什么?

11.为了适应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制造业的生产系统布置应进行哪些创新?

判断题:

1.选址决策只是新企业进行的一次性决策。

×

2.服务性组织的选址,要考虑的主要是与市场相关的那些因素。

3.固定位置布置适合标准产品的生产。

×

4.汽车生产流水线是按工艺布置的例子。

×

5.按工艺(过程)布置的生产系统具有柔性。

6.外科手术病人应该采取固定位置布置。

7.循环时间(cycle time)是由最长的工作站的加工时间决定的。

8.空闲时间为零,说明已达到完美的线平衡。

选择题:

1.用于高度标准化产品的加工系统是:

A)流水线式连续的B)间断的C)项目式的

D)批量的E)单件的

产品型号

产品工艺路线

月产量(件)

移动方向

设备间的距离(米)

方案 A

方案 B

A

B

C

D

E

1-2-3

4-5-6

1-5-6

2-5-6

2-4-3

2000

2000

3000

1000

3000

1-2

1-5

2-3

2-4

2-5

3-4

4-5

5-6

15

30

15

20

15

35

15

10

25

10

35

10

15

25

25

10

1

2

3

4

5

6

7

8

9

1

X

A

E

U

X

A

A

E

2

X

I

A

A

A

U

E

3

X

U

X

E

X

A

4

X

A

A

E

X

5

X

A

X

A

6

E

U

X

7

A

A

8

X

求把部门 5 安排在左下角的位置上。

2.用于生产复杂的、有特殊要求的一次性产品的加工系统是:

A)流水线式连续的B)间断的C)项目式的

D)批量的E)单件的

3.哪种加工类型更适合多品种生产?

A)装配线(assembly)B)单件小批生产(job-shop)

C)批量生产(batch)D)连续生产(continuous)

E)项目(Project)

计算题:

1.一个制造厂计划在某车间旁增加一侧房,建一条新的生产线,可生产五种型号

的产品:

A、B、C、D、E。

现有两个布置备选方案,如下表所示。

五种产品在六个部门间

(15+15)×2000+(15+10)×2000+(30+10)×3000+(15+10)

×1000+(20+35)×3000

=420000(m).

B 方案的月运输量是:

(25+35)×2000+(25+10)×2000+(10+10)×3000+(15+10)

×1000+(10+25)×3000

=380000(m).

故 B 方案的月运输量最小。

2.根据如下图所示的作业活动关系图,将 9 个部门安排在一个 3×3 的区域,要

工序

工序作业时

间(分钟)

紧前工序

工序

工序作业时

间(分钟)

紧前工序

A

B

C

D

E

0.69

0.55

0.21

0.59

0.70

--

A

B

B

B

F

G

H

I

1.10

0.75

0.43

0.29

B

C,D,E

G,F

H

A

X

A

X

A

X

1-7

1-2

7-9

1-6

1-8

6-9

2-7

2-3

5-9

3-6

4-6

4-9

4-7

3-4

1-3

3-8

3-9

5-7

4-5

2-5

5-8

7-8

5-6

2-6

8-9

工序

工序作业时

间(分钟)

紧前工序

工序

工序作业时

间(分钟)

紧前工序

A

B

0.20

0.05

--

--

G

H

0.12

0.05

E,F

G

6

4

8

2

7

1

5

9

3

200 件产品的最小工作地数。

(4)进行装配线平衡,使时间损失率最小。

 

6

 

2

 

1

 

2

 

4

6

3

5

 

9

4

 

8

 

7

 

1

A 主关系簇

 

3

5

 

9

 

3

3

8

 

X 关系簇

 

(3)安置所以部门如右图

3.一产品装配线计划每小时出产 300 件产品,每小时用于生产的时间是 50 分钟。

下表所示是装配工序、每道工序的作业时间及紧前工序等信息。

(1)画出装配工序先后顺

4.一装配线计划每小时装配 200 件产品,每小时的用于生产的时间是 50 分钟。

如下

表所示。

(1)画出装配工序先后顺序图。

(2)该装配线的节拍是多大?

(3)每小时装配

因素

每项总分 100 分

比重

位置

A

B

C

便利设施

停车场

显示区域

顾客交通

运营成本

邻近

0.15

0.20

0.18

0.27

0.10

0.10

80

72

88

94

98

96

70

76

90

86

90

85

60

92

90

80

82

75

C

D

E

F

0.15

0.06

0.03

0.08

--

--

A,B

C,D

I

J

K

L

0.05

0.12

0.15

0.08

G

G

J

K

5.利用以下因素评分,以最大综合得分为基础,选择地点 A,B,C 中哪一个?

第五章  工业设计与作业组织

思考题:

1.你认为应该如何定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2.什么是工作设计?

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标准化和专业化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4.试叙述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的区别。

5.请解释社会技术理论的主要含义。

6.许多管理人员都认为通过自动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你的观点是什么?

在引

进自动化技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7.某些日本公司制定了部门经理轮换制度,而美国的公司则强调在一个岗位上

的专业化(如财务经理或生产经理)。

讨论每一种策略的优缺点。

8.工作扩大化、职务轮换、工作丰富化的涵是什么?

9.工作扩大化、职务轮换、工作丰富化的职工授权的区别是什么?

10.你知道哪些工作使人机界面突破了人的能力的局限?

11.什么是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真的标准吗?

它的作用是什么?

12.在时间研究中,为什么要考虑操作者的效率评定?

13.时间研究的局限性是什么?

14.人一机工程可从哪些方面帮助提高生产率?

讨论注重工作环境布置,如照明、

色彩、噪音、温度等,对操作者产生的有利影响。

判断题:

1.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的基础之一是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四原则。

2.为提高企业效率,测时法应该选择非常熟练的员工作为观测对象。

×

3.预定时间标准法和工作抽样法都是间接时间研究方法。

×

4.测时法和工作抽样法都需要考虑宽放时间。

5 测时法和模特法都需要进行作业分解,并且分解的方法也完全一样。

×

6.工作测量中,因为存在由于管理不善而产生的无效时间,所以要考虑宽放时

间。

×

7.宽放时间属于产品的基本工作时间。

选择题:

1.下述哪一项包括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作业总时间?

A)产品的基本工作时间和无效时间

B)产品的基本工作时间和宽放时间

C)产品的基本工作时间和调整准备时间

D)产品的基本工作时间和产品设计缺陷的工时消耗

2.团队工作方式的特点和要求不包括下过哪一项?

A)工作人员高素质,多技能B)较多的智能工作容

C)基层自主性强D)众多的从属关系

3.人一机工程研究的工作环境不包括哪一项?

A)气候状况B)照明与色彩状况

C)噪音与振动状况D)人际关系状况

计算题:

l.一个管理人员欲制定一个金属切削作业的时间定额。

共对此操作观测了 50 次,

每次的平均时间是 10.40 分钟,标准偏差是 1.20 分钟,操作工人的工作效率评定为

125%。

假设宽放率是 16%,请确定该项作业的标准时间。

解:

正常时间为:

10.4×125%=13(分)

标准时间为:

13×(1+16%)=15.08(分)

2.观测一项作业,共 60 次,平均每次观测到的作业时间是 1.2 分钟。

对操作者

的效率评定是 95%,宽放率为 10%,在每天工作 8 小时的条件下,确定以下各种时间值。

(1)观测到的时间;

(2)正常时间;(3)标准时间。

解:

(1)观测到的时间:

1.2 分钟

(2)正常时间:

1.2×95%=1.14 分钟

(3)标准时间:

1.2×95%×(1+10%)=1.27 分钟

3.保险公司办公室的工作之一是通过与客户交谈。

办公室的经理估计其中一位职

员将一半的时间花在打上,为了证实这一点,该经理打算做一次工作抽样研究。

他希

望绝对误差在 6%以,置信度为 98%,问至少要观察多少次?

4.在一个 40 周期的测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人一机操作每周期需 3.3 分钟的机器工

时,每周期工人的时间平均为 1.9 分钟,工人的绩效水平为 120%(机器绩效等级为

100%)。

在研究过程中,工人休息了 10 分钟,假设时间允许量因子为 12%,计算这项工

作的标准时间。

5.一新达成的工会合同允许货运部门的工人有 24 分钟的休息时间,l0 分钟的个人时

间允许量,每 4 小时有 14 分钟的工作延迟。

一个时间研究分析员对一持续工作进行观察,

发现工人每周期的平均工作时间为 6 分钟,对于这项操作合适的标准时间为多少?

解:

正常工作时间:

 6 (1+

14

4 ⨯ 60

=6.35 (分)

240+14

6.某时间研究分析员对一操作进行研究。

此操作每件有 1.5 分钟的标准差,在 95.5%

的置信度下,要使其每件平均时间估计值误差在 0.4 分钟以,应计划进行多少次观察?

7.对某工作的操作时间进行初步研究,得出如下结果:

5.2、5.5、5.8、5.3、5.5、5.1(分钟)。

要达到对工作的平均工作误差在其样本均值的 2%

以,置信度为 99%的估计,应定多少个作业测定周期?

8.在一个对航空特快货运飞机处于空闲的时间百分数估计的初步调立中,分析员发

现,60 次观察中货运飞机处于闲置有 6 次。

(1)闲置时间百分数的估计值是多少?

(2)基于初始的观察,要达到对闲置时间实际百分数误差不超过 5%,置信度为

95%的估计,大约需要进行多少次观察?

(1)闲置时间百分数的估计值是:

6/60=10%

(2)大约需要的观测次数为:

 n =

4 *10% (1-10%

0.052

=144

第六章 需求预测

思考题:

1.为什么说预测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

2.影响需求的因素是什么?

3.有哪些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

说明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围。

4.预测可分为哪些类型?

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一般用于哪些方面?

它有哪些明显

的优缺点?

判断题:

1.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是以历史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对将来的预测。

2.对一组产品的预测比对个别产品的预测要准确。

3.预测帮助管理者对生产系统的发展做出规戈上同时也帮助管理者对生产系统的

应用做出计划。

4.预测的准确性随着预测时间围的缩短而提高。

5.德尔菲法就是让专家在一起讨论,以取得共识的方法。

×

6.当采用简单等多动平均法预测时,取平均值的数据越多,则对实际变化的响应

就越灵敏。

×

7.简单{多动平均法实际上是给每个数据分配相等的权重。

8.指数平滑法也是一种加权移动平均法。

9.平滑系数取 0.1,比取 0.3 能使预测值更快地反映外部需求的变化。

×

10.MAD 等于 MSE 的平方根。

×

11.稳定性好的预从方法适用于受随机因素影响小的问题。

×

12.响应性好的预测方法适用于受随机因素影响小的问题。

13.用一次指数平滑法预测,平滑系数 a 越大,则预测的响应性越好。

14.平均绝对偏差(MAD)可以衡量预测值的无偏性。

×

选择题:

1.预测能帮助经理:

A)预期未来B)对生产系统的发展进行规划

C)对生产系统的使用进行计划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

2.预测是以下活动的依据:

A)能力计划B)预算

C)销售计划D)制造计划E)以上都是

3.预测:

A)时间比较长的更准确 B)对单项产品的预测比整体项目的更准

C)是不完美的D)以上都对E)以上都不对

销售量(个)

销售量(个)

1

2

3

4

5

6

107

107

103

95

108

98

7

8

9

10

11

12

98

107

107

110

113

112

重量(升)

重量(升)

5 月第一周

5 月第二周

5 月第三周

19

18

22

5 月第四周

6 月第一周

6 月第二周

25

29

32

4.两个一般的预测方法是:

A)数学的和统计的B)定性的和定量的

C)判断的和定性的D)历史的和相关的

E)判断的和相关的

5.下列哪一项不是主观判断的预测方法?

A)主管的意见B)销售队伍的意见

C)消费者调查D)德尔菲方法E)时间序列分折

6.时间序列数据可能表现为:

A)趋势B)季节波动

C)周期波动D)不规则波动E)以上所有的

计算题:

1.某种式样的墨黑滑雪橇在过去 5 个月的销售情况如下表所示:

4 月

5 月

6 月

321

396

487

7 月

8 月

482

331

(1)假定 4 月份的预测值为 330,令 a=0.2,用一次指数平滑模型预测 5—9

月份各月的产品需求量;

(2)利用 5、6、7、8 月份的数据计算该预测模型的 MAD。

2.

(1)将第 1 题中的 a 换为 0.4,重新计算;

(2)利用 5、6、7、8 月份的数据,计算该模型预测的 MAD;

(3)取 a=0.2 和 a=0.4,哪一种预测效果更好。

3.下表给出了某种摩托车比赛专用轮胎的月销售记录:

(2)若用初始预测值为 100,a=0.40,进行一次指数平滑预测;

(3)计算两次预测的 MAD。

 

(2)用加权移动平均预测的方法预测下一周需求量,按与预测期的接近程度,

平滑指数分别为 0.6、0.3 及 0.1;

(3)比较上述两种预测模型,哪一种更适合,为什么?

5.下表给出了某流动医务中心 10 周以来的每周门诊病人就诊数量(单位:

人),

以及用 A、B 两种模型预测的相应各用预测就诊数量。

实际应诊A 模型预测值B 模型预测实际应诊A 模型预测值B 模型预测值

月份

木材销售

屋顶材料销售

月份

木材销售

屋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