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考科学模拟卷附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2087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6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中考科学模拟卷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温州中考科学模拟卷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温州中考科学模拟卷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温州中考科学模拟卷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温州中考科学模拟卷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温州中考科学模拟卷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温州中考科学模拟卷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温州中考科学模拟卷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温州中考科学模拟卷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温州中考科学模拟卷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温州中考科学模拟卷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温州中考科学模拟卷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温州中考科学模拟卷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温州中考科学模拟卷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温州中考科学模拟卷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温州中考科学模拟卷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温州中考科学模拟卷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温州中考科学模拟卷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温州中考科学模拟卷附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温州中考科学模拟卷附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州中考科学模拟卷附答案.docx

《温州中考科学模拟卷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中考科学模拟卷附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温州中考科学模拟卷附答案.docx

温州中考科学模拟卷附答案

温州市202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测试

科学试卷

亲爱的同学:

欢送参加考试!

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正确水平。

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共8页,有四大题,36小题。

全卷总分值18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考前须知,按规定答题。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

C-12O-16Cl-35.5Ca-40

卷I

一、选择题〔此题有20小题,1-10小题3分,11-20小题4分,共7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项选择、错选均不给分。

1.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下图的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

 

A.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B.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C.深秋,枝头上挂满白霜D.寒冬,窗玻上冰花剔透

2.以下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 〕

 

A、倒映在水中的山B、水中的筷子C、树荫下的圆形光斑D、镜中的花朵

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只是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 〕

A.铜丝用来做导线B.二氧化碳用来作灭火剂

C.天然气用来作燃料D.稀硫酸用来制氢气

4.随着生活水平和科技的开展,现在很多高档小区都安装了指纹门禁系统〔如下图〕。

它是利用人体生物特征指纹来进展身份平安识别的。

决定每个人指纹这一性状的是〔▲〕

A.蛋白质B.大脑C.基因D.神经

5.小明吃杮子时发现里面有好多“核〞,它是由花的哪个局部受精发育而来的〔▲〕

A.子房B.胚珠C.柱头D.雄蕊

6.大型超市出口处都装有报警器,一般是由防盗天线,检测门,检测器构成。

使用时只要在商品上贴上具有磁性的软标签,即可到达保护商品的目的。

如果商品的软标签未经消磁,当经过检测通道后,检测天线便检测到商品上的标签信号,从而转化为电信号,发出报警声,从而到达防盗目的。

上述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与以下哪个实验原理一样(▲)

 

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做切割工具。

在C3N4中,C的化合价为

+4,那么N的化合价是〔▲〕

8.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这个

操作应在〔▲〕

 

9.小球从高处自静止开场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如下图,小球动能Ek随下落时间t变化的图线正确的选项是〔 ▲ 〕

A.

B.

C.

D.

10.家用电吹风由带扇叶的电动机和电热丝等组成.为了保证电吹风的平安使用,要求:

电动机不工作时,电热丝不能发热;电热丝不发热时,电动机仍能工作.以下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

A.

B.

C.

D.

11.如下图,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A→B→C→D绕着太阳公转。

当太阳光照射到地球的情形如下图B位置时,温州所处的节气是( ▲ )

A.春分B.秋分

C.夏至D.冬至

12.在某次比赛中,足球运发动踢出了一记神奇的“香蕉球〞,足球从右侧绕过“人墙〞射入球门,如右图所示。

这是因为踢出的足球〔 ▲ 〕

A、左侧空气流速快B、两侧空气流速一样

C、左侧空气流速慢D、不断改变旋转方向

13.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小明在对光后没有在目镜中看到明亮的视野。

小明采取了以下补救方法,以下操作仍然看不到明亮视野的是〔▲ 〕

14.以下对右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图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由30℃降温到18℃时,甲物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B.0~30℃时,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甲大

C.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D.18℃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15.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如下图,鸡蛋沉入水底,鸡蛋重为G,然后逐渐向水中参加食盐并使其溶解,在鸡蛋渐渐浮起到静止的过程中,鸡蛋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正确的选项是〔 ▲ 〕

A.

B.

C.

D.

16.常见金属R与硝酸银溶液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R+3AgNO3═3Ag+R(NO3)3,有关该反响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该反响属于置换反响B.该金属可能是锌C.R的活泼性比Ag弱 D.R(NO3)3不溶于水

17.如下图是小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保持平衡。

假设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仍然使杠杆保持平衡,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 ▲〕

18.点燃的蜡烛在如图1所示密闭装置内燃烧一段时间后会自动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

A.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B.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C.过程中装置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19.小明欲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在墙壁上固定一个装置,裝置內的幼苗种植在以铁丝固定的湿棉花上,並在地上放置光源照射此幼苗。

经过一段时间后,幼苗会朝着固定的方向生长,如下图。

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茎背地的效应大于向光的效应

B.茎背光的效应大于向地的效应

C.茎向地的效应大于背光的效应

D.茎向光的效应大于背地的效应

20.光敏电阻的特点是电阻值随照射光的强度增强而变小。

如下图是某小区门口利用光敏电阻设计的行人监控装置,R1为光敏电阻。

有人通过通道而遮蔽照射光线时,电路中〔  〕

1

1消耗的功率变大

 

卷II

二、简答题(此题有7小题,21-23题每空2分,24-27题每空3分,共50分。

21.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常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尤其会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病症。

〔1〕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人体呼吸时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

〔2〕患者患病时,他的体温高于正常值,但其神经系统仍在“努力〞调节和控制体温,神经调节的根本方式是 ▲ ;  21·com

〔3〕工作人员要对活禽市场进展地面消毒。

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这属于▲。

(4)目前,科研人员正在抓紧研制H7N9型流感疫苗,一旦成功,人们将通过注射疫苗而产生对该病的抗体,而到达免疫作用。

这种免疫属于▲免疫;

“神舟九号〞与和“天宫一号〞进展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的情景。

这一操作是由航天员刘旺实施的,他开场时采用手动控制飞船的姿态、速度和方向,这过程说明力能改变▲;对接后假设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那么“神舟九号〞是 ▲ 的;“神舟九号〞完成各项实验任务后返回大气层,飞船外壳与空气摩擦温度不断升高,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飞船的内能。

23.2021年4月20日雅安发生7.0强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1)从地壳的运动来看,地震是由板块的▲和张裂引起;

(2)温州地区许多市民用无偿献血这种方式来帮助四川雅安震区的受灾同胞。

血液中运输氧和局部二氧化碳的血细胞是▲;

(3)除了救治伤员、防治疫情以外,相关部门还对受灾群众积极实施心理救援和疏导。

由此说明,在救冶过程中,不仅要确保灾民的生理安康,还必须关注他们的▲安康。

24.小红是一个小魔术迷。

她把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医用酒精中,均匀湿透后取出,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空中展开,用火点燃,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却完好无损〔如下图〕。

请解释

这一现象的原因:

▲。

25.2021年4月11日,美国“好奇号〞火星漫游车向地面发回图像和数据,为科学家研究火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资料。

⑴科学家发现火星上较轻的氩-36大约是较重的氩-28数量的4倍。

氩-36和氩-28是氩元素的同位素原子,它们具有一样的▲;

⑵火星北极的土壤呈弱碱性。

如果火星具备农作物生长的条件,下表所列农作物不适宜在火星北极种植的是▲;

农作物名称

小麦

草莓

玉米

大豆

适宜生长的pH

⑶火星上含有丰富的CO2和镁资源。

科学家设想,镁可作为火星上的燃料,因为镁能在CO2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氧化镁和碳。

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26.电动自行车是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小明为探明电动自行车一

次充满电后行驶的里程数,进展了如下的测试。

他骑车在平直的路面上

由静止开场运动,获得如下图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1)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是利用电能转化为▲;

(2)由图可知电动自行车在7~12秒之间,受到的摩擦力与牵引力的

大小有何关系是▲;

(3)小明又对自行车在不同承重情况下沿同一路面进展了测试,得到了一次充满电的最大行驶里程如下表,并得出电动自行车承重越大、最大行驶里程越小的结论。

小明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电动自行车承重越大,对地面的压力就越大,自行车受到的▲

也越大。

自行车承重〔牛〕

6

00

1400

一次充满电连续行驶最大里程〔km〕

20

27.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和强腐蚀性等特性。

但浓度不同,浓硫酸与稀硫酸在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小明为了探究浓硫酸的某些特性做了如下一些实验。

⑴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在滤纸上写字,过后观察,字迹显黑色,这主要是由于浓硫酸具有▲性,使纸中的纤维素炭化的缘故;

⑵为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

小明取等体积的98%和63.3%的

硫酸,分别放入两个一样的外表皿中,称量、观察、记录、

分析。

根据室温环境下实验的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右图:

据右图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有▲(可多项选择)

B.浓硫酸吸水能力比稀硫酸强〔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

C.浓硫酸吸水过程中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

D.硫酸浓度越稀吸水性越弱,到一定浓度后就失去吸水性;

吸水速度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吸水速度相差越大

〔3〕探究浓硫酸能否使铁钝化〔钝化指在外表形成氧化膜保护层,使内层金属不再发生变化〕.可选用的实验药品有:

一样铁片假设干、浓硫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等.实验仪器任选.

①兴趣小组已经完成下表实验Ⅰ和Ⅱ,请你帮他们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方案

实验假设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与结论

能发生钝化

取一铁片先插入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再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无明显变化,假设成立.

能发生钝化

取两片一样的铁片,一片放入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后取出,与另一片同时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假设成立.

三、实验探究题〔此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8.有数据说明我国因保鲜不当,每年果蔬的损失占产量25%-30%,价值近千亿元。

同学们认为果蔬保鲜最关键的是在保存期间要降低果蔬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什么样的条件有利于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呢?

同学们在不同的温度和空气中不同的氧含量下,测定了一定大小的新鲜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表中为相对值〕,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CO2O2

温度

0.1%

1.0%

3.0%

10.0%

20.0%

40.0%

3℃

10℃

20℃

30℃

100

102

40℃

〔1〕实验时对菠菜叶进展遮光处理,是为了防止▲作用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2〕温州的特产瓯柑,贮藏后风味变得更佳。

关于贮藏瓯柑的冷库

环境条件,小宇同学分析了以上表格提出:

温度3℃,空气中氧含量3.0%最有利于瓯柑贮藏。

小洁同学认为该建议不合理,小洁同学的理由是▲。

29.如下图,在玻璃燃烧匙中盛有一定量硫粉,金属丝用于加热〔不和硫反响〕,球形容器内充满氧气,U形管内盛液态汞。

反响前,两侧液面持平。

给金属丝通电加热,使硫与容器中的氧气发生反响,此时,可以观察到U形管中水银柱左边高于右边。

反响完毕后,静置片刻,使容器内的温度恢复到反响前的温度。

此时,可观察到U形管两侧的水银柱液面仍持平。

简要答复以下问题:

〔1〕在反响进展中,U形管水银柱推向左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反响完毕,恢复到反响前温度后,U形管两侧水银柱液面持平,原因是_▲____。

〔3〕假设U形管内盛的不是汞而是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0、乳酸菌因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而得名。

乳酸菌主要是异养厌氧型的原核生物。

能被革兰氏染料染成紫色,染色后在显微镜的高倍镜下能直接观察到。

牛奶发酵在10--60℃条件下都可进展。

某同学为验证乳酸菌需要在无氧的环境中生存。

提供器材:

纯牛奶1袋,乳酸菌发酵剂,塑料杯两个,干净的装片、吸水纸、革兰氏染料、滴管、显微镜。

〔其他材料可自选〕

根据要求设计验证方案:

实验操作

设计要求

步骤一:

将1袋纯牛奶放入锅中煮开后冷却,平均分为两份参加到塑料杯中,分别在两个塑料杯中参加等量乳酸菌发酵剂,搅拌均匀。

合理取材

步骤二:

处理对照

步骤三:

将两组置于。

控制实验条件

步骤四:

8小时后,取出两组杯子,分别用滴管各取一滴混合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乳酸菌的数量。

获取实验证据

 

“探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教师提供的

Ⅴ),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

一个,四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两只滑动变阻器(规格

分别为“20Ω2A〞、“50Ω1A〞),导线假设干。

(第31题图)

⑴用笔画线将右图中实物图连接完整(注意电流表的量程选择);

⑵小李实验时,在a、b间先接入5ΩⅤ,并记下相应的电流值;再改接10Ω的电阻,此时滑片P应向▲端方向移动,保持a、b两端电压不变;

⑶小李为完成用四个定值电阻进展实验,他选择的滑动变阻器规格是“50Ω1A〞。

他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

32.小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野餐,妈妈为他们准备了一种即食即热的方便食品〔见图1〕。

翻开包装后,小刚发现其中有一包单独封装的固体物质,包装上写着:

“无烟食品加热剂〞……小刚对其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把食物加热到较高温度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回到学校,他马上来到实验室对以上问题展开了探究。

●设计并实施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以下实验是在18℃、标准大气压

的环境中完成的,且不考虑氯化钠对水沸点的影响)。

实验1:

Ⅰ.将一定质量的镁条、铁粉和氯化钠参加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连续搅拌,每50s记录一次温度,得到图2中曲线a;

Ⅱ.将一样质量的镁条剪成更细的镁丝代替Ⅰ中镁条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图2中曲线b;

Ⅲ.用一样质量的镁粉代替Ⅰ中镁条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图2中曲线c。

⑴从上述实验可知,“无烟食品加热剂〞需密封保存的原因是与空气中

的▲有关。

〔填物质名称〕

⑵观察图2,从中可以发现影响镁和水反响速率的因素是__▲___。

实验2:

将2.40g镁粉和质量为28.00g的铁粉混合,参加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不断搅拌。

氯化钠

用量不同时,温度升高情况如图3所示。

〔3〕实验2中,当NaCl质量大于7.30g时,实验不再继续做的原因是___▲___。

〔填写答案编号〕

A.参加更多的NaCl不再增加反响速率B.参加更多的NaCl会降低反响速率

C.已到达水的沸点,温度不会再有变化D.需参加更多的铁粉来提高水的温度

(4)如果在实验2中参加NaCl的质量为3.65g时,混合物的温度最高可能到达___▲____。

〔填写答案编号〕A.34℃B.42℃C.50℃D.60℃

四、分析计算题〔此题有4小题,33、35小题各7分,34、36小题各8分,共30分。

33.现有铜与金属镁、铁、锌中的一种组成的混合物,现欲测定其组成。

【实验步骤及数据】取该混合物粉末8.0g放入烧杯中,将14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0%的稀硫酸平均分四次参加该烧杯中,充分反响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数据记录如图:

通过计算(写出计算过程),求:

〔1〕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

〔2〕实验室有一瓶浓硫酸,仔细观察标签:

硫酸〔500mL〕

品名:

硫酸化学式:

H2SO4

相对分子质量:

98密度:

1.84g/cm3

溶质质量分数:

98%

现要将100g这种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实验所用的稀硫酸,问需要加水质量为多少?

〔3〕第三次参加硫酸充分反响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保存一位小数〕

34.下面甲、乙两图是在外界条件恒定的情况下,种子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

丙图中曲线①表示种子呼吸作用相对强度的变化,曲线②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相对强度的变化。

由漏斗向盛放种子的广口瓶内参加少量水后〔图中的a点〕,丙图的曲线发生了变化。

请根据图答复:

 

〔1〕曲线①在ab段上升的原因是;曲线②在cd段上升的原因是。

〔2〕曲线②在d点后趋于平缓说明。

〔3〕除上述所涉及的因素以外,影响乙装置中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还有。

〔至少答出两点〕

2的成份,取100g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不断滴加Na2CO3溶液,并振荡,其反响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甲。

(1)在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Na2CO3溶液,并振荡,开场阶段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2)根据图甲,试计算100克原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CaCl2+Na2CO3=CaCO3↓+2NaCl】;

 

(3)在H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测定溶液pH值变化如图乙曲线所示。

B阶段是Na2CO3溶液与CaCl2起反响,此时溶液的pH值稳定在5~6之间,而不是7,请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

“测重仪〞后,画出了以下图所示的原理图:

A为托盘,P为金属滑片且固定在托盘下的轻质弹簧上,并能随轻质弹簧一起上下滑动,当托盘中不放物体时,P位于R的最上端。

R0=5Ω,R的最大阻值为25Ω,电源电压恒为3V。

(1)小刚根据图判断,质量表是电流表改装的,其判断的依据是▲;

(2)当称量物体质量到达最大值时,R0消耗的功率是多少

(3)当托盘A中所放物体质量增加时,质量表的示数也随之增大,请结合图分析其原因:

▲。

 

温州市202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测试

科学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细那么

一、选择题〔此题有20小题,1-10小题3分,11-20小题4分,共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C

B

B

C

D

C

D

题号

11

12

8

19

20

答案

C

A

C

D

B

A

B

D

D

C

二、简答题(此题有7小题,21-23题每空2分,24-27题每空3分,共50分)

21.〔1〕肺泡〔2〕反射〔3〕切断传播途径〔4〕特异性;或人工

22.物体运动状态静止做功

23.⑴碰撞⑵红细胞⑶心理

24.手帕上的水和酒精的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降低且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25.⑴核电荷数;或质子数⑵草莓⑶2Mg+CO2点燃C+2MgO

26.⑴机械能;或动能⑵相等⑶摩擦;或摩擦力;或阻力

27.⑴脱水⑵ABD(选对1项得1分,错选或多项选择不得分)

⑶浸过浓硫酸的铁片外表无明显变化,另一铁片外表产生红色固体

三、实验探究题〔此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8.〔1〕〔2分〕光合

〔2〕〔2分〕温度3℃,空气中氧含量3.0%虽然是菠菜的最正确保鲜条件,但瓯柑与菠菜不是同种生物,最正确保存条件可能不完全一样,应在该条件附近通过实验确定瓯柑最正确保存条件〔每写出一点得1分〕。

29.〔1〕硫燃烧产生大量热,气体膨胀,球形容器内压强增大 

〔2〕硫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恢复常温后与消耗氧气的体积一样

〔3〕在反响进展中,U形管中水柱左边高于右边,反响完毕,恢复到反响前温度后,U形管左侧水柱最后下降而右侧上升,

30.一只杯子密封,一只杯子敞口;无菌一样适宜温度下培养

在装片一侧滴一滴革兰氏染料,另一侧用吸水纸把多余染料吸干应前温度后,硫燃烧消耗氧气,产生31.⑴如右图(量程错误得1分)

⑵F;或D;或右

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大阻值需40欧,假设选用

规格“20欧2安〞滑动变阻器,无论怎样移动

滑片P,电压表的示数始终无法到达1.5V。

32.〔1〕水〔2〕反响物的接触面积   〔3〕C    〔4〕D 

四、分析计算题〔此题有4小题,33、35小题各7分,34、36小题各8分,共30分〕

33.〔1〕52.5%

〔2〕600克

〔3〕16.6%

解:

⑴混合物中Cu的质量分数=

…………………………2分

⑵设M金属单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所得溶液中MgSO4的质量为y,生成H2的质量为z

M   +  H2SO4=== MSO4  + H2↑…………………………………………1分

X         98            2

  105g×14%     y     z

X:

98=3.6g:

35g×14%      X=24…………………………………………1分

该金属是镁。

     

    98:

120==105g×14%:

y  y=18g

    98:

2====105g×14%:

z  …………………………………………1分

MgSO4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8g/(105g+3.6g-0.3g) ×100%≈16.6%.........2分

答:

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是52.5%;第三次参加硫酸充分反响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6.6%.

34.1〕种子吸水萌发,呼吸作用加强。

装置甲中种子呼吸产生的CO2进入装置乙,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2〕当CO2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到达饱和点〕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强〔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3〕温度、光照〔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35.⑴有气泡产生(2分)

⑵解:

设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为x。

CaCl2+Na2CO3=CaCO3↓+2NaCl

111            100

x             10g

111:

X=100:

10解得克(3分)

答:

〔略〕

⑶溶液中溶有局部A阶段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或CaCl2溶液呈酸性(2分)

36.解:

⑴图中的质量表串联在电路中〔2分〕

⑵当称量物体质量到达最大时,金属滑动片P在R的最下端,

U0=3V,I0=U0/R0=3V/5Ω=0.6A,P0=U0I0=3V×0.6A==1.8W(采用其它方法求解,只要正确同样给分)答:

〔4分〕

⑶当称量物体质量增加时,托盘对弹簧的压力增大,弹簧缩短,滑片向下滑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在串联电路中,R的阻值不变,总电阻也变小,而总电压不变,总电流变大,电流表〔即质量表〕的示数变大〔2分〕

 

2021温州市中考试题知识点分布情况

题号

题型

分值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a,b,c〕

备注

1

选择题

3

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的特点。

a

2

选择题

3

举列说出光的折射现象

a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