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2481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3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山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黑山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黑山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黑山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黑山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黑山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黑山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黑山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黑山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黑山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黑山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黑山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黑山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黑山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黑山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黑山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黑山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黑山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黑山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黑山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山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黑山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山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山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黑山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黑山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及性质

1.1.1项目名称:

黑山羊养殖场建设项目

1.1.2项目性质:

新建

1.2项目建设单位

1.2.1某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1.2.2法定代表人:

1.3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和范围

1.3.1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

a)《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

b)《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20号)。

c)《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农牧发[2010]6号。

d)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省、市、区畜牧业发展规划。

e)财务效益评价按国家《建设项目评价——方法参数》进行规范化计算和财务经济分析。

f)机械设备价格依据各专业生产厂家报价比较后综合估算。

g)土建工程依据当地同类工程造价比较估算。

1.3.2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范围

a)建设规模及规划布局,环境分析。

b)黑山羊场地条件分析。

c)技术的可靠性分析。

d)生产销售的可靠性。

e)工程投资、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评价。

1.4建设规模

按年饲养黑山羊5000只设计。

配套建设羊舍、饲料加工厂、防疫、办公、生活等设施。

1.5建设地点和条件

1.5.1建设地点

本项目拟在湖南省某某市某某县立爱村建设标准化黑山羊养殖场一处,占地面积约30亩。

1.5.2建设条件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湖南省某某市某某县立爱村。

该场址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建设条件良好。

1.6建设内容与建设期限

1.6.1建设内容

按年饲养肉羊5000只设计。

配套建设羊舍、饲料加工厂、防疫、办公、生活等设施。

1.6.2项目建设期:

1年(2012年)。

1.7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

1.7.1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433.16万元。

1.7.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433.16万元,项目建设资金单位自筹万元,通过客商投入万元资金。

1.8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总投入433.16万元,每年可实现利润98.04万元。

静态投资回收期2.8年,折现率10%的情况下,动态投资回收期3.45年,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6.51%。

1.9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9.1综合评价:

该项目建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符合国家的有关产业政策,建设规模适宜,资金安排合理。

项目设计方案合理,先进实用。

财务分析经济效果可行,管理体系健全。

在项目建设的设计中兼顾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标准养殖、健康养殖、生态养殖示范场的建立与推广。

1.9.2论证结论:

该项目从建设规划、投资规模到经营管理均切实可行,立项目标准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处理和谐,对调整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推广标准化、良种化、规模化养羊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建议有关部门抓紧批准立项建设。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国家产业政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07]1号)文件指出“农村有条件的要发展规模养殖和畜禽养殖小区。

国务院(国发〔2007〕4号)特别强调“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

继续稳定生猪、家禽生产,突出发展牛羊等节粮型草食家畜。

中共省委、省政府《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关于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中规定要“着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实施规模化养殖计划,在加强生猪、家禽生产的同时,把加快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作为着力点。

5年内草食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进一步发挥畜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支柱作用”。

本项目就是从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点出发,紧密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良种羊养殖基地,实现项目的辐射推动作用。

2.1.2行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省农业农村工作要紧紧围绕实现省跨越式发展奋斗目标,牢固树立“重中之重”战略思想,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加作为中心任务,把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作为工作重心,把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深化改革创新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积极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大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2.1.3区域发展规划。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不断改善,羊肉供不应求,极大地促进了农户养羊的积极性,并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综合开发、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某某县历届政府把养殖业作为农民增加收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大事来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引导群众农户发展散户养殖。

为周边农户提供养殖技术服务。

带动本县规模化养殖生产水平的提高,逐年发展本县农户发展养殖,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及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广大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让广大城乡居民吃上“绿色肉、安全肉、新鲜肉、放心肉”。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需要。

新世纪我国农业担负着确保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历史使命。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中,大力发展节粮型养殖业,认真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畜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在保障畜产品供给安全的前提下,改善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客观要求。

2.2.2促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受社会经济条件制约和小农经济束缚,项目区养羊业生产方式尚未完全走出粗放经营的模式,千家万户的分散养殖仍占较大比重,加之缺乏规范经营和市场运作,创新机制不健全,社会资源不能有效利用,畜产品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大,产品质量及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制约着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项目将实行标准化、品牌化经营管理,实现传统肉羊生产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2.2.3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农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粮食等农产品的增长明显快于需求的增长,农产品出现了结构性过剩,致使粮食销售不畅,价格持续下跌,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矛盾突出。

我国加入WTO,逐步取消了关税壁垒,对我国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的生产和销售已造成冲击,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阻。

但对草产品、畜产品等劳动、技术密集型产品却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养殖业是典型的密集型产业,从长远看,是应对入世的区域优势产业。

因此,是实施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2.2.4增强服务社会的需要。

近10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疫情严重、相关标准(兽药、饲料和食品)不健全、检测手段和设备落后、监管不严和流通过程中的经济利益驱动等主客观因素,畜产品安全已成为危及人民健康和畜牧业生存的严重问题,也成为日益广泛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因此,积极建立畜产品安全生产基地,实施优质安全“放心肉”工程,是保障城乡人民消费安全的需要。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3.1区位优势明显。

某某地处湘中腹地,处于东经111度51分43秒至112度31分7秒,北纬27度12分31秒至此7度45分51秒之间。

东邻湘潭、衡山,南接衡阳,西毗邵东、涟源,北界某某、湘乡。

是国家级商品粮和油菜优质基地,其中以肉猪为主的畜牧业在省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有着雄厚的基础。

区、乡、村公路四通八达,某某交通便利。

上瑞高速公路、320国道横贯东西,娄衡公路启北往南,洛湛铁路穿境而过。

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衡邵高速公路”和“潭衡高速公路”某某连接线将相继开工建设。

全县公路总通车程3845公里,交通运输十分便利,用水、用电及通讯设施完备,境内生态环境及水质资源良好,无污染。

是黑山羊生长的天然之地。

2.3.2饲草资源丰富。

某某县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多种作物。

饲草料资源丰富,这就为肉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2.3.3养羊基础良好。

羊产自于天然草场和农区粮草丰富地区,是典型的节粮型畜牧业,符合人们崇尚自然食品的发展趋势。

某某县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悠久的发展历史。

农户科技投入高,饲草青贮、氨化,配合饲料、圈舍饲养、品种改良等技术均被农户所认识,并得到广泛推广,商品意识走进了千家万户。

2.3.4技术支撑雄厚。

湖南省某某县卫生防疫站主要经营卫生防疫,注册资本72万元,在职员工72名,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条件分析

3.1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3.1.1项目区自然条件

某某县地理座标东经111°51'43''一112°31'7'',北纬27°12'31"--27°41'51''。

东毗衡山、湘潭,南靠衡阳、涟源,北与湘乡为邻,县境东西长61公里,南北宽59.2公里,行政辖区总面积1712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0.81%,人均土地占有显为0,85亩。

属南岭I-LI地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四境群山逶迤,中部丘岗山地起伏,整个地形自西南渐向东北倾斜,境内最高山峰海拔818.8m,最低平川海拔64m。

发育湘江支流2条(涟水、涓水),构成二大水系,流域面积1706km。

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内无霜期261天。

平均降雨量1310mm,平均日照时数1610.5小时。

3.1.2社会经济状况

全县辖13个镇、3个乡,总人口91.6万人,其中:

农业人口74.62万人。

文教、卫生、交通、电力、邮电通讯等较发达,交通,新扩改公路里程1267Km。

新建潭邵高速某某连接线、320国道县城绕线;改扩娄衡、双石、青花等公路,县内交通条件大幅改善,快速便捷的公路网络初步形成。

电力,新建县城22万伏变、梓门、蛇形11万伏变等一批重大项目。

城镇建设共投入3亿多元,县城面貌焕然一新。

水利,完成了南冲水库大坝除险加固、病险水库治理等一大批重大工程,小型水利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3.2项目地点分析

项目选址拟建在湖南省某某市某某县立爱村,县内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远离人口居住区,空气流畅,自然环境较好。

项目占用荒地面积约30亩。

项目建成后,具有得天独厚的排污处理能力。

生产产生的粪便全部可以用以还田还林施肥,整个项目在选址、布局、建筑及环保方面完全按照标准化规模化黑山羊养殖场建设标准进行设计。

3.3项目承担单位

某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

 

第四章市场分析及销售方案

4.1市场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的摄入和膳食结构的调整。

羊肉以其细嫩、多汁、味美、营养丰富、胆固醇含量低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国内外市场对羊肉需求旺盛。

据国际市场信息咨询,欧美传统羊肉消费国家对羊肉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东亚及东南亚国家经济的迅速增长,使羊肉的生产和消费将进入持续发展时期。

中东穆斯林国家主要以食用羊肉为主,而且,中东穆斯林地区是世界上进口活羊数量最大的市场,每年的进口消费量约为2000万只。

主要进口来源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叙利亚、土耳其等国家,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羊只数量最多,约占总数的50%以上。

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由于人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逐步转变,国人对优质羊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特别是某某县地域条件和饲草料资源条件,为生产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优质羊肉创造了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生产环境。

加之某某县加工企业的发展壮大,销售体系的日益完善,经营理念的不断更新,为羊肉的市场销售提供了有力保障。

实施该项目具有良好的销售市场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4.2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本项目实施是充分利用项目区的人工种草和优质农作物秸秆制作的青贮饲草为主要饲草来源,同时项目区劳动力充足,所以肉羊生产成本低,效益高,而且肉质鲜嫩,无公害,无污染,项目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绝对优势。

4.3生产和营销模式

项目拟采用“引进良种、圈舍饲养、封闭管理、适时出栏”的标准化生产模式。

按照项目设计,项目建成后,可年出栏优质肉羊3000只,头均出栏活重30千克以上。

产品部分销售本地区屠宰加工企业,其余依靠便利的信息网络和区域优势,同周边的长株潭城市群形成长期供货渠道。

4.4市场风险分析

4.4.1政策风险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农业科技发展纲要》,明确提出:

把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产环境、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撑作为重点任务。

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积极营造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

同时,国家“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改良畜禽品种,加快畜牧业发展。

可见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上,国家历来是处于战略角度上认识其重要性,将其当成是关系到国家安定团结,提高人民生活水300克,出栏胴体重20千克。

5.4.6物料消耗定额及平衡分析

母羊每日补充精料0.3--0.5千克,青贮饲草1--1.5千克,优质青干草1--1.5千克;羔羊日补充精料0.1--0.2千克,自由采食青贮饲草、优质青干草;育肥羊每日补充精料0.3--0.4千克,青贮饲草1--1.5千克,优质青干草1--1.5千克。

5.5设备购置方案

本项目设备方案在建设规模、产品方案、技术方案确定的基础上,对主要设备进行的规格、型号、数量、来源、价格等进行研

5.8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计划在一年内建成。

2012年6月—7月完成项目立项审批

2012年8月—10月完成项目初步设计

2013年11月—1月土建施工

2013年2月设备购置安装

2013年3月引进种公羊、基础母羊

第六章土地规划和环境保护

6.1土地、规划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湖南省某某市某某县立爱村,总占地面积30亩。

6.2环保

该项目设计将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有效利用资源,形成无污染生态农业模式。

污水、粪尿处理的设计标准将符合国家(87)002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和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6.2.1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

项目所在地空气中二氧化硫日均值、氮氧化值、总悬浮颗粒物日均值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

地下水环境质量良好,未明显受到外来因素干扰。

噪声各年度等效声级均值在50.0—56.0dB(A)之间,区域环境噪声水平基本控制在I类标准适用区内。

6.2.2项目污染物来源

羊场粪便及羊舍产生的少量有害气体,锅炉房烟尘、灰渣;生产排出的含有粪尿的冲洗污水,以及生活行政区排出的生活污水;冬季供暖所用的热风炉设备。

6.2.3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措施

(1)加强羊舍通风,同时采用除粪铲车及时清粪,以减少粪便堆放时间。

在铲车清粪后,再用水冲洗圈舍,减少恶臭的产生;将粪便处理设施区设在全场的下风向,与其它区的卫生间距应不小于50米。

(2)对于生活污水及生产污水经化粪池一级处理后,排氧化塘进行二级生物处理后用于灌溉农田。

(3)防止噪声、废气污染措施。

在设备选型时先要将低噪声作为一项参数来考虑。

对振动大的设备设置柔性基座,对噪声大的设备,要设置在单独密封的隔音间内,并设置消音器等设备。

(4)优化饲料的配料,以提高羊的消化率,减少粪便的排泄量,减少恶臭的产生,羊舍污水采用暗沟排放,堆肥场粪便要及时覆盖,粪便处理设施区和羊舍周围做好树木绿化可使恶臭降低50%。

(5)防止粉尘,固体废弃物污染措施及综合利用。

对饲料加工中,凡是有灰尘和粉尘产生的部位都要设置除尘装置,保证设备接口密封良好。

羊粪进行堆肥处理,使其腐熟后,再做农田施肥用,经过腐熟堆硝化处理,可以杀死其中的病菌和寄生虫,在其中加入适量秸秆类物质经维持堆料中的碳氮比,并直接得到腐植质,成为上好的有机农业肥料。

养殖场每年粪便堆肥生产粪肥上万吨,可考虑扩大施肥范围或通过沼气综合利用等措施减量化。

(6)生活垃圾设置专用垃圾点,专人清扫管理、清毒,集中处理。

建立科学严格的兽医卫生防疫制度,搞好公共卫生,定期进行羊的预防注射和驱虫工作,经常进行畜体检查,一旦发现病情及时隔离治疗,同时也要建立生产、环境卫生制度,定期对场区全面消毒,规范操作,减少和杜绝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蔓延。

(7)场内绿化。

既可改善区域小气候环境,又可减少污染而且美化环境。

为场区内家畜越冬,降低场外噪音以及灰尘、烟气的进入,减少畜种疫病的传播机会。

在场界围墙四周种植3--5行的防护林带。

在场内空地,特别是畜舍周围,种植草坪、树木等。

(8)环保效益:

对于生产排出的含有羊粪尿的污水,采取在每栋羊舍外设置的沉淀池沉淀后,经管道上清液流至化粪池进行一级处理后排至原有的氧化塘进行二级生物降解处理。

这样可有效地除去其中的BOD和COD,并使其中的氨基酸含量可提高l一2倍,可以用来灌溉绿地或农田,改良土质,增加作物产量。

6.2.4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区的粉尘污染物有植物性粉尘、灰尘,经相关的除尘器后,不会对环境和操作人员带来不利影响。

污水主要为羊舍的冲洗水和生活污水,进行相关处理后也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污水排放可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因此,本项目是一个沧山伟艳黑山羊良种繁育与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基地建设项目,养殖场严格按照生态畜牧业的模式规划和发展,肉羊生产一律采用舍饲养殖,不会对草原植被造成破坏。

羊粪用于有机农业种植。

坚持美化场区,优化生态环境。

项目的的实施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相反本项目所需饲草料在生产客观上促进了牧草种植基地的发展,增加了植被覆盖度,减少了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七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7.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7.1.1项目建设组织机构与管理

项目建设由某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承担,由某某县畜牧局监管。

为了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公司将聘请相关畜牧技术专家参与项目建设实施,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组织协调与领导,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建立项目建设管理目标责任制,明确分工与职责,任务落实到人,确保各项管理、技术、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项目建设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农业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标准规范,项目建设实行法人制,工程建设和设备采购实行公开招标制,工程建设实行监理制,建设管理实行合同制。

7.1.2项目生产组织机构与经营管理

项目建成后,某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经营管理,严格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运行,进行规模经营、科学管理,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化运作。

实行法人负责制。

设场长1名,副场长1名,分别负责生产和销售工作。

下设生产技术科,定员3名,分管技术指导、实验、示范、疾病防治、新品种引进、改良等。

设财务科,定员1人,负责财务管理。

养殖人员根据生产需要,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推行生产目标和质量管理责任制,明确责任,任务落实到人,以保证生产的有序进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

建立结构合理的营销机构,设立销售部。

专职营销人员进行羊只收购和销售,同时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商业销售网点,辐射区内市场,并开拓区外市场,构建由点到面,由面到点的深度营销网络。

7.2管理措施

本项目由某某县畜牧局负责宏观调控,项目实施单位某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具体操作实施。

项目建设阶段,畜牧局经常性检查项目建设资金的到位情况、使用情况和项目建设进度。

某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专人负责项目建设和种公羊、基础母羊的引进和饲养。

项目建设竣工后,其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和销售管理由公司自行组织,细化各部门职责,加强目标管理。

并经常接受业务部门技术指导和项目管理部门的监督。

7.3技术培训

结合项目实际,加强对生产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每个职工的专业技术水平。

在项目投产前,对生产人员进行上岗前的业务技术培训,经培训合格方可上岗;为了维持良种肉羊场正常经营,根据肉羊的生产实际和国内外肉羊养殖业的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对专业技术人员、重要岗位操作人员,进行业务技术技能培训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培训;组织生产、技术骨干到有关地区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生产技能和业务技术水平。

7.4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1)主要建筑严格按照国标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安装消防灭火装置。

加强职工安全教育,提高防火安全意识。

(2)生产动力用电插座等供电支路均由带漏电保护的自动开关作支路保护,以保障人身安全及用电设备运行安全。

生产设备和机械操作人员要使用防护面具和器具。

机械传动部位设置防护罩。

(3)根据劳动部《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对项目各个生产环节的职业安全卫生工作进行监督监察。

(4)建立科学严格的畜禽卫生防疫及产品质量检测制度,加强畜禽疫病防治,定期进行相关产品的质量检测,防止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保障生产安全。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1投资估算依据

建筑工程投资按当地类似工程造价加以估算,设备购置按市场价格加一定的运杂费和管理费加以估算,种公羊、基础母羊按现行购进价格加以估算。

8.2投资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433.1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68万元。

其中建筑工程费用127万元,设备购置费41万元。

8.3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433.16万元,项目建设资金单位自筹万元,通过客商投入万元资金。

第九章财务评价

9.1财务评价依据

1、《农业项目经济评价实用手册》;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

3、本项目计算期为12年,其中建设期一年,社会折现率取10%;

4、建筑工程参照当地类似工程造价加以估算;

5、设备购置按市场价格加一定的运杂费和管理费加以估算;

6、出栏育肥羊价格按当地目前市场价格估算;

7、生产成本价格均按当地市场价格加以估算;

8、税率按当地有关计税标准计算,实行免税。

9.2营业收入、销售税金和附加估算

9.2.1营业收入

项目建成达到稳定后,年新增出售肉羊3000只,实现年销售收入300万元。

9.2.2销售税金及附加

本项目为农牧业项目,免征销售税金和附加。

9.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9.3.1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

每只种公羊年消耗混合精料190千克,块茎饲料160千克,食盐2.1千克,优质牧草1050千克,每只年养殖成本657.1元。

每只基础母羊年消耗混合精料75千克,块茎饲料160千克,优质牧草360千克,每只年养殖成本344.5元。

每只育肥羊年消耗混合精料70千克,优质牧草200千克,每只肥羊养殖成本145元。

9.3.2项目成本估算

本项目第2年起即进入稳定,项目年总成本为万元,经营成本万元。

9.4财务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财务内部收益16.51%,每年可实现利润98.04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2.8年,折现率10%的情况下,动态投资回收期3.45年。

项目财务效益良好。

因此,本项目在技术经济方面是可行的。

9.5财务评价结论

本项目盈利较强,各项评价指标均高于同行业基准,财务净现值大于零,内部收益率大于参考收益率8%,投资回收期适中,经济效益明显,因此项目是可行的。

由于本项目原辅材料在成本中占的比重较大,建议企业在项目投产后,加强企业管理,加强营销,加速资金周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第十章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分析

10.1社会效益

10.1.1对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某某县肉羊养殖业以分户饲养为主,养殖羊的数量少、规模小,饲养技术不科学,影响农牧民的经济收入。

本项目的实施,实行圈养舍饲技术,可减轻草场的放牧压力,实现肉羊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走优质高效产、供、销一体化的畜牧业产业化道路。

本项目的实施还可以带动饲料种植业、饲料加工业、畜产品加工业等许多行业的联动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化链条。

对繁荣地方经济、解决就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