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滇池污染分析及治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3325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昆明滇池污染分析及治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云南昆明滇池污染分析及治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云南昆明滇池污染分析及治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云南昆明滇池污染分析及治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云南昆明滇池污染分析及治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云南昆明滇池污染分析及治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昆明滇池污染分析及治理.docx

《云南昆明滇池污染分析及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昆明滇池污染分析及治理.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昆明滇池污染分析及治理.docx

云南昆明滇池污染分析及治理

云南昆明滇池污染分析及治理

摘要:

滇池自古以来就享有高原明珠的美誉,是中国第六大的内陆淡水湖,滇池湖面海拔1885米,湖面南北长39公里,东西宽13.5公里,面积330平方公里,湖岸线长199.5公里。

但就是这么一个烟波浩淼、丰姿秀丽的湖泊如今正经受着一场毁灭性的浩劫,由于中国现如今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和人类发展的矛盾日益激烈,滇池的水体污染问题变得十分棘手,滇池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又错误的引进水葫芦这一外来物种净化水体,导致外来物种入侵,使得土著的动植物大量的死亡甚至绝迹,加之滇池自身的结构缺陷使和特殊地理位置使得滇池情况不容乐观,保护滇池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

富营养化;物种入侵;结构缺陷;特殊地理位置

 

Yunnankunmingdianchilakepollutionanalysisandgovernance

Dianchilakeenjoysthereputationofthepearloftheplateausinceancienttimes,isthesixthlargestinlandfreshwaterlakeinChina,thedianchilake,1885metersabovesealevel,thewestlake,39kilometerslongfromsouthtonorth,13.5kilometerswide,coversanareaof330squarekilometers,lakecoastlineof199.5kilometerslong.Butissuchawide,beautifuloutlineofthelakesarenowexperiencingadevastatingdisaster,duetotherapideconomicdevelopmentofChinatoday,thedevelopmentoftheenvironmentandhumancontradictionsincreasinglyintense,dianchilakewaterpollutionproblemsbecomeverydifficult,seriouseutrophicationofdianchilakewater,anderrorsoftheintroductionofwaterhyacinththisexoticspeciespurifyingwaterbody,leadtoinvasionofalienspecies,nativeplantsandanimalsalotofdeathandevendisappeared,togetherwithstructuredefectsofdianchilakeitselfmakespecialgeographicpositionmakesthedianchilakeandthesituationisnotoptimistic,inrespectofprotectionofdianchilake.

Keywords:

eutrophication;speciesinvasion;structuredefect;specialcondition

 

1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动物植物以及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它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

我们要保护好滇池,使得它可以发挥作为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泊价值,让滇池这颗高原明珠可以重新焕发它的光芒,造福高原子民甚至全国人民。

2水体富营养化研究

2.1滇池水体富营养化原因

现如今中国工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近20年来,由于昆明工业生产的飞跃发展,昆明城市人口的过于集中,从而加速了某些水体富营养化的进程、城市污水、食品加工、化肥、造纸、纺织、制糖、屠宰等工业废水,以及大量使用化肥的农田排水,它们含有大量有机物,这些废水中大量含氮、磷肥料,过度施肥,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污水中的氮元素分为有机氮和无机氮两类,前者是含氮化合物,如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和尿素等,后者则指氨氮、亚硝酸态氮,它们中大部分直接来自污水,但也有一部分是有机氮经微生物分解转化作用而形成的.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丰富的氮、磷,如人体排泄含有一定数量的氮,使用含磷洗涤剂,含有大量的磷等.另外如磷灰石、硝石、鸟粪层的开采、化肥的大量使用,也是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的来源.

2.2滇池水体富营养化危害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首先引起的是像浮游藻类那样的自养生物群落的变化。

在正常的水体中,藻类的种类较多,但是总体的数量不大,主要是硅藻和甲藻,但是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蓝藻的数量会急剧上升,并占据绝对的优势,当蓝藻大量繁殖时,水体会变得像蓝绿色的稀汤一样,有时甚至会在水面上形成一层蓝绿色的薄膜,并发出奇异的腥臭。

大部分种类的蓝藻都不能作为鱼类的食物,而且不少蓝藻在死去的时候还会释放有毒物质,致使大量动植物死亡,而且如果家畜和人饮用也会中毒甚至致死。

其次,由于藻类的大量繁殖使得白天由于藻类的光合作用使得水中溶解氧处于饱和状态,但是夜间藻类会大量的消耗痒气,致使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窒息死亡。

同时水体富营养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这些化合物经过加氯消毒后,能形成多种致癌物质长期饮用对身体十分有害。

2.3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的解决措施

根据对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的分析,我们应该从政府、个人、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三个角度去寻找解决策略,我们应该尽量从污染的源头上去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不能再只是简单地对怎样处理富营养化的水体下手,从控制外援性的物质输入入手,从源头上将导致水体营养化的凶手扼杀在摇篮之中。

首先是政府应该起到一个统筹规划,协调各方的职能。

为此我们应该明确地调查清楚营养物质的主要排放源,并严格计算排放的量,给排放营养物质的主体规定相应的法律强制性的义务,对于个人和企业的排放的污水可以适当的进行收税,收污水费,对于某些污水排放量过大的企业还政府应该引导其做出产业调整和技术创新,同时对于一些资源利用率低下而且污染过大的企业有必要采用行政干预的手段去强制使其整改甚至关停。

并且制定出和此相关的处罚性的法律法规和政府部门的规章制度对于排放污水的主体不论是团体组织或是个人的义务都应该明确确定,而个人和团体组织也应该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不能让自己,不然就应该为此付出代价。

同时还要明确环境监督与审查主体的权利和职责,监督与审查主体应该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

其次是企业,企业在为自己的工厂选址的时候应该要严格考虑环境问题,滇池沿岸的工厂排出的废水是滇池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其次企业的治污设施必须要达标才能允许进行生产,万万不可以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去做严重污染环境的事。

对于个人来讲,我们首先应该具有一个牢固的环保意识,其次我们应该注意生活中的细节,从点滴的小事做起,从节约用水用电做起,从今天做起。

3外来物种水葫芦入侵危害及对策

3.1水葫芦的特征和危害

水葫芦正式名:

凤眼蓝,也叫水浮莲。

水葫芦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

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

叶色翠绿偏深。

叶全缘,光滑有质感。

须根发达,分蘖繁殖快,管理粗放,是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

在生长适宜区,常由于过度繁殖,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销毁难,难以毁根。

是一种具有双面性的生物,不宜大面积种植。

水葫芦虽然本身有很强的进化污水的能力,但大量水葫芦覆盖于湖面,会使得水生植物无法接受阳关,从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最终导致死亡,而且水葫芦繁殖能力极强,所以基本上是对水面采取了野蛮的封锁策略,挡住阳光,导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够的光照而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导致水生动物死亡。

不经如此水葫芦有很强的富集重金属的能力,但是却不具备把重金属分解吸收的能力,因此水葫芦死后沉入水底形成重金属高含量层,直接杀死底层栖息生物,加之水葫芦实为外来物种,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和天敌,所以繁殖的更加肆无忌惮。

3.2水葫芦的防治

对于水葫芦的防治,首先可以进行生物防治。

可以引进海牛,一条一天能吃掉40多平方千米的水葫芦,而且水牛的繁殖能力并不是很强,所以数量好控制,只要注意监控就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构成危害,也可以在晚春或初夏,最低气温稳定回升到13℃以上时,每667米2释放水葫芦象甲成虫1500~2000头,让虫消灭水葫芦,同时成虫还可以作为鱼儿的饵料;其次可以进行物理防治,人工打捞虽然说是一种原始的方法,但很奏效,如果能配合科学的打捞时间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特别是繁殖期前打捞效果会十分明显;最后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化学防治,在滇池水葫芦密集区,每667米2使用41%农剂300~400毫升、灭草烟30克、百草枯60克或36%草甘·氯磺可溶性粉剂300克,兑水20千克,使药液黏附在水花生茎叶上。

尽量避免直接喷到水面上而导致鱼类死亡。

4滇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应对措施

4.1造成滇池污染的地理因素

原因滇池是典型的半封闭型湖泊的构造湖泊,而且湖体也已经出现老龄化现象。

滇池处于城市下游且为整个流域最低的地方,容易聚集各种各样的污染。

同时滇池是属于“高原湖泊”,没有大的过境河流,所以主要是靠雨水补给来提供水源,所以滇池的水资源非常的少,而也正是由于滇池的水资源非常的稀缺,所以滇池的水体交换率极低。

相比其他的内陆淡水湖,洞庭湖每40天就可以换一次水,太湖十个月可以换一次水,而滇池要平均4年才可以换一次水,所以更加容易造成污染物的累积,另外滇池周边的河流都比较短,流入滇池的河流基本来不及自我净化能力的消极就直接把污染物排入滇池,此外滇池的水的流向和这里常年的风向正好相反,污染物输不出去,以及滇池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湖盆不断缩小变浅,自净能力不断减小。

至于如何解决滇池现阶段治理这一难题,首先应该解决水源问题,增加湖水的更换率以及提高滇池的自净能力。

4.2解决对策

解决滇池水源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引水,其实只要是可以把丽江虎跳峡或者是昭通乌蒙东德电站的金沙江的水引来,滇池这个半封闭型湖泊的·“死水”,就能得到置换,有了水源以后,滇池的自净能力就会得到显著提高,资金能力提高了以后湖体就能自行净化水质,把受了污染的水逐渐变为干净的水,同时由于水体会不在富营养化了以后蓝藻就不会再一次的发生大规模的爆发,同时湖水的流动性也加强了,这样湖底的淤泥就不会大量堆积,阻塞原本就老化的湖道。

之后再辅之以合理科学的污染治理手段,滇池就有重焕发活力的希望了,同时由于云南之前由于干旱的影响,今年来也一直处于水资源短缺的情况,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滇池的问题也解决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一举两得。

针对滇池湖体老龄化问题,我们必须要定期分批次的进行湖底淤泥清处工作,对滇池进行掘底,保持盆底河道畅通,不会出现淤泥阻塞河道的情况。

同时还应该做好滇池周边的水土保护,尽量减少水土流失,以免给滇池的水污染治理增加负担,可以进行滇池环湖生态建设,建设范围为界桩后延100米以内的区域,约33.3平方公里。

通过实施“退塘、退田、退人、退房”,实现“还湖、还湿地、还林”,滇池环湖生态建设将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滇池的污染也将得到极大缓解。

5参考文献

[1]《中国明湖》作者:

沈以澄,1993.03

[2]《水生生物与环境保护》作者:

周勇欣1983.04

[3]《环境科学与技术》陈复主编;1997.02

[4]《哲学社科学术新观点云南师范大学经济政法学院四十周年院庆科研论文集》

 

谢谢观看!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意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