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5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14140.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3397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7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 第5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1414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13 第5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1414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13 第5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1414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13 第5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1414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13 第5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1414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13 第5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1414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13 第5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1414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13 第5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1414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13 第5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1414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13 第5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1414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13 第5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1414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13 第5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1414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13 第5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1414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13 第5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1414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13 第5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1414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13 第5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1414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13 第5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1414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13 第5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1414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13 第5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14140.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13 第5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14140.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 第5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14140.docx

《13 第5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1414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 第5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14140.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3 第5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14140.docx

13第5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14140

单元备课

课题

第五单元我家买新房子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面积的意义;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用自选单位估算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估计并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3.在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习平面图形面积知识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的基础,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

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组织学习活动,实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

面积的意义、面积单位及换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比较。

教学

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

教学

难点

面积的意义、面积单位及换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总课时数8课时

信息窗1看新房                   2课时 

信息窗2算面积                   2课时

信息窗3算费用                  2课时

我学会了吗                       1课时 

智慧广场                      1课时

课题

看新房——认识面积单位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科书50—52页

备课教师

王金科

教学时间

共2课时第1课时

单位

黄前镇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和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让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知道什么是面积。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情景图、长方体、正方体色块。

教学过程

复备

一、情境导入

师:

同学们,小明家刚刚买了新房子,他今天邀请我们大家一起去他的新家看看,谁愿意去?

课件出示新房画面,与同学们欣赏。

【从看小明家房子这一情境入手,由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数学知识的学习。

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究,理解面积的意义

1.我们先来看“客厅和书房哪个大”?

师:

你是怎样判断出来的?

(直接看出来的)对,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就用观察法来判断。

2.师:

那“大卧室和客厅哪个大呀”?

学生一时观察不出来,这时,让学生用提前发下的学具(客厅和大卧室的纸片)来比较。

学生就很自然地就想到用重叠的方法来比较。

3.学生在小组中尝试用剪一剪、比一比、摆一摆的方法自己来解决和验证。

教学过程

复备

你能不能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4.认识平方米

师:

现在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教室地面的面积,你觉得可以用哪个面积单位?

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应该能够直接说出平方米。

师:

谁能说说,1平方米是多大?

该用什么字母表示呢?

请4个学生上前手拉手表示出大约1平方米的大小。

你能估一估我们教室的面积吗?

【教师让学生体验,初步建模,加深印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巩固练习,学会解决问题

1.自主练习第2题。

2.自主练习4。

可以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摆摆看。

目的是进一步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全面回顾本节课的收获。

关注知识方法和学生的感受,培养学生梳理知识,概括知识的能力。

认识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用字母

表示

平方分米字母来表示

平方米用字母㎡表示

达标检测题

一、填空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    )和(    )。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

3.边长分别是1米、1分米、1厘米的三个正方形中,面积最大的是边长为(   )的正方形。

4.测量房间地面的大小要用(   )单位。

5.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它的边长是(   )。

6)小明家有三口人,住房面积是48平方米,他家人均住房面积是(  )平方米。

7.在一个面积是60平方米的墙上有3个窗户,每个窗户的面积都是4平方米,如果要粉刷这面墙,粉刷的面积是(   )平方米。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教室的面积约是(  )。

A80平方厘米B80平方分米C80平方米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  )。

A4厘米B4平方厘米C1平方厘米

3.5个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  )。

A5平方米B12米C12平方米D6米

三、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16()课桌面的面积是24()

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9()笔记本的大小是24()__

课题_看新房——认识面积单位练习课_课型_练习__教学内容_教科书53—54页_备课教师_王金科__教学时间_共2课时第2课时_单位_黄前镇中心小学__教学目标_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理解面积的意义,丰富并实际应用面积单位表象。

2.进一步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3.能自选面积单位来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__教学重点_巩固理解面积的意义,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__教学难点_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__教学准备_方格纸__教学过程_复备__一、回顾学习内容,提出问题

1.师: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面积的知识?

2.师:

谁来说说我们都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使学生及时与前面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和建构,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

二、解决问题

1.估一估,选用合适的单位填空。

一粒纽扣的面积约是2()。

成人一个手掌面的面积约是1()。

一张餐桌桌面的面积约是1()。

一个教室地面的长是8(),宽6(),面积约是48()。

小明身高145()。

___

教学过程_复备__1块手帕的面积大约是4()。

游泳池的面积是50(),水深是18()。

练习时,要引导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估计题目中所提供的物体表面的面积,根据面积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单位。

同时,题目中还混有长度单位,要提醒学生认真审题。

2.自主练习6。

这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树叶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可先让学生估一估,再数一数。

然后说说是怎样数的。

3.动手操作。

拼图游戏:

用12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多少种长方形?

他们的周长和面积是多少?

小组合作拼一拼、记一记、算一算、说一说。

画一画。

在格纸上,画出形状不同,面积相同的图形。

估一估:

先估计下面图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再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量一量。

 

请你估一估身边物体面的面积。

如:

黑板面的面积大约是3平方米。

___

教学过程_复备__4.请你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面积大约是16平方厘米的漂亮花坛好吗?

(1小格代表1平方厘米)

【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吸收。

三、课堂总结

师:

这一节课,我们有哪些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全面回顾本节课的收获。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___板

计_认识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___教

思__

达标检测题

一、基础练习。

1.物体的()或()就是它们的面积。

2.下面六个图形中,给面积最大的涂上绿色,面积最小的涂上红色。

二、巩固练习。

1.用红色描出下面图形的周长,用黄色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

()的面积最大,()的面积最小。

2.世界上的一些国家的人均绿地面积如下表。

国家

首都

人均绿地面积

中国

北京

8平方米

朝鲜

平壤

47平方米

俄罗斯

莫斯科

44平方米

英国

伦敦

23平方米

法国

巴黎

25平方米

美国

华盛顿

46平方米

德国

柏林

50平方米

哪个国家的人均绿地面积最多?

哪个最少?

三、提升拓展。

下面两个图形,哪个大?

课题

算面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科书55—57页

备课教师

王金科

教学时间

共2课时第1课时

单位

黄前镇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估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表面和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小方格,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回顾学习

1.填空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2)边长是1()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

边长是1()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2.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

今天我们继续在小明的新家参观,装修一新的房子真漂亮,可是,小明却一直有个问题:

这个新房子每个房间到底有多大呢?

你们能不能帮助小明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操作感悟、探究新知

1.师:

这是新房子的平面图纸,你从图纸上都发现了什么?

能不能提出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呢?

学生可能会提出:

小卧室的面积有多少?

厨房的面积有多少?

客厅的面积有多大?

挂毯的面积是多少?

他们家整个有多大?

房间都是什么形状的?

等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研究的内容。

教学过程

复备

板书课题: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2.师:

我们先来解决“小卧室的面积有多大?

”你想怎样做?

师:

引导学生体会:

不可能直接用1平方米的纸片去测量,这不现实。

重点指导学生拼摆(利用学具盒中的平面图):

你可以用什么样的纸片来拼摆?

每排摆几个正方形?

可以摆几排?

请学生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是怎样拼摆的,面积是多少呢?

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发现,初步感知长方形的面积就是长乘宽。

3.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中都具有这样的规律吗?

引导学生再借助纸片摆一摆,小卧室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通过拼摆,更加加深了长方形的面积和它的长和宽有关系的认识。

4.师: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觉得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系?

所有的长方形都是这样的吗?

教师利用课件演示长5米宽4米的长方形拼摆的过程。

符合刚才我们发现的规律吗?

现在谁来说一说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总结出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学生自主练习:

计算客厅的面积

5.引导学生解决“餐厅的面积是多少?

师:

观察餐厅是什么形状的?

你能不能像刚才一样,自己试着计算出这个餐厅的面积呢?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合作,总结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过程

复备

【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经过独立思考展开想象,从而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思维经历质的飞跃。

教师课件演示餐厅面积(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自主练习1

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

引导学生计算后标明单位名称。

2.自主练习2

请学生估一估每个图片的面积。

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各

种标牌,进行估测并记录下来。

【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师: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全面回顾本节课的收获。

关注知识、方法和学生的感受,培养学生梳理知识,概括知识的能力。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达标检测题

一、填空

1.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

2.一个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周长是()。

3.正方形的边长是()分米,面积是4平方分米,周长是()分米。

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0平方米,长是8分米,宽是()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5.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它的边长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二、判断

1.一个角的面积是10平方分米。

()

2.黑板的长是4平方米。

()

3.把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面积不变。

()

4.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

()

5.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

()

6.周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

()

三、选择题

1.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

A相等B不相等C不一定相等

2.20平方米是()计算的结果。

A长度B面积C重量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米,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A16米B8米C16平方米

4.铁丝的长度是()。

A1千克B1米C1平方米

5.至少用()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形。

A4个B8个C9个

6.长方形的长是2分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

A6平方厘米B6平方分米C60平方厘米

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练习课

课型

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57—59页

备课教师

王金科

教学时间

共2课时第2课时

单位

黄前镇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估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灵活应用。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回顾整理,预习展示

1.填空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本故事书封面面积约是4()。

一张IC卡的面积是46()。

学校操场面积约是450()。

文具盒盖的面积约是200()。

2.填空。

(1)一张长方形纸片,用面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摆,每排摆6个,正好摆了4排,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一间正方形餐厅边长8米,如果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去摆,每排摆()个,可以摆()排,餐厅的面积是()平方米。

教学过程

复备

(3)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

【基础知识复习,为下面习题的解决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

1.师:

同学们注意到了吗?

在小明家的客厅墙上有一个挂毯,你们知道这个挂毯的面积是多少吗?

动笔算一算。

对学生计算时出现的几种不同的情况分别进行板书:

10×10=100(平方分米)

10分米=1米1×1=1(平方米)

10分米=100厘米100×100=10000(平方厘米)

2.师:

同学们出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最后的结果为什么不相等呢?

这些面积单位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呢?

小组讨论。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重点让学生说明为什么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你是怎

么想的?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理解面积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联系实际,巩固深化

1.自主练习3、

学生独立进行单位的换算,在交流中进一步明确单位间换算的方法。

2.自主练习5

注意估算面积的方法以及计算面积需要测量的数据。

教学过程

复备

3.自主练习7、8、9注意审题读懂题意。

4.独立练习后小组交流10、12、13.

5.拓展练习

(1)学校用50块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好了一个水池的底面。

这个水池底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合多少平方米?

(2)一张长方形纸片,长8厘米、宽6厘米。

从这个长方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怎样剪才能使正方形面积最大?

剩下的是一个什么图形?

【让学生灵活的选择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课堂总结

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全面回顾本节课的收获。

培养学生梳理知识,总结知识的能力。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达标检测题

一、填空

5平方米=()平方分米17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600平方分米=()平方米12米=()分米=()厘米

二、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形水池,长50米,宽36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一块广告牌长6米,宽2米,如果每平方米用油漆2千克,这块广告牌一共要用多少千克油漆?

 

3.有一个正方形苗圃,一面靠墙,其他三面围竹篱笆。

竹篱笆长18米,苗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一块长方形草坪长200米,宽160米。

中间留下3500平方米的地方做喷水池,其余的种草皮。

种草皮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课题

周长和面积的区分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科书60—63页

备课教师

吴宝元

教学时间

共1课时第1课时

单位

黄前镇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学会区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能够灵活使用公式求出面积或周长。

2.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善于思考的品质。

教学重点

区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难点

面积和周长的区别及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情景图、课件

教学过程

复备

一、谈话导入,预习展示

师:

同学们经过两个多月的忙碌,小明家的新房终于装修好了,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吧。

(出示挂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创设真实情景,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观察图画,提出问题。

师:

这是小明的房间,你们看漂亮吗?

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

从小明和父母的谈话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的回答:

小明的房间长5米,宽3米。

石膏线每米12元,木板每平方米60元。

你知道石膏线在哪儿吗?

谁能在图上指一指。

学生交流,使学生明确石膏线的位置。

师:

根据我们所了解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和周长、面积

教学过程

复备

有关的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师:

小明的房间需要铺多少平方米的地板?

小明的房间要用多长的石膏线?

小明房间铺地板花了多少钱?

小明房间的石膏线花了多少钱?

……(教师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板书。

)好,让我们来帮小明一家算算装修费用吧。

(板书:

算费用)

2.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师:

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解答这些问题吗?

试试看。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在小组内交流算法,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班级交流。

3.适时总结,区分概念。

刚才我们所解决的这些问题都是与周长和面积有关的。

你知道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周长与面积的区别。

教师引导学生从周长与面积的意义、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三个方面进行区分。

周长指的是什么?

面积指的是什么?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周长是平面物体四周的长度;面积是平面物体表面的大小。

怎样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怎样求它们的周长?

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长方形面积=长×宽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周长=边长×4

周长与面积的计量单位相同吗?

学生总结:

求周长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等;

求面积用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等。

【教师引导学生全面回顾周长与面积,在对比中让学生区分、了解周长与面积。

教学过程

复备

三、类化练习

1.小明的妈妈买了一个新枕套,为了美观,想要给这个枕套加上花边,你能帮她算一算这个枕套需要多长的花边吗?

(自主练习第1题)

2.围篱笆。

小明家所在的小区可漂亮了,在他家楼下就有一个大花坛。

为了保护鲜花,物业人员正打算围个篱笆呢。

可是,他遇到了一点麻烦,你能帮他解决吗?

(自主练习第2题)

【让学生理解求枕套需要多长的花边,实际是求枕套的周长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活动:

学生回顾总结自己本课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全面回顾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自主总结,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概括能力。

周长和面积的区分

周长与面积的意义、计算方法

计量单位

达标检测题

一、填空题

1.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叫做面积。

2.常用面积单位有:

()、()、(),用来度量物体的()。

3.常用长度单位有:

()、()、(),用来度量物体的()。

4.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米。

5.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分米。

二、判断题

1.黑板面的面积约为3千克。

()

2.图形的形状不一样,图形的面积可能一样。

()

3.1200平方分米=120平方米。

()

4.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

5.长方形的面积=(长+宽)×2。

()

6.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

7.50公顷﹥1平方千米。

()

8.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面积和周长一样。

()

三、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19米

16米18厘米

面积:

面积:

周长:

周长:

课题

我学会了吗?

——复习面积知识

课型

复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64页

备课教师

吴宝元

教学时间

共1课时第1课时

单位

黄前镇黄前小学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的情境中,进一步巩固对面积单位的认识,复习简单的单位换算;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会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理解进率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用平面图。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花卉基地参观,如果你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会发现那里充满了智慧与挑战,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准备出发

别着急,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