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3475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搭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搭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搭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搭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搭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搭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搭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搭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搭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搭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搭石.docx

《搭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搭石.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搭石.docx

搭石

《搭石》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七册《21搭石》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清波漾漾、理所当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四、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就是作者刘章爷爷的家乡,那里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每回忆起家乡,作者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1课《搭石》(板书课题)。

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好读的词语或句子就多读几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课文读通顺。

2、反馈字词:

谴责懒惰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溪水猛涨脱鞋绾裤理所当然俩人

(1)理解“谴责”的意思。

(2)通过理解“脱鞋绾裤”的意思,理解搭石对于家乡人的重要性。

(3)理解“人影绰绰”中“绰”的意思。

3、指名读课文,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理清课文思路)

(三)再读课文,深入体验:

1、再读第一段,你能不能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到底什么是搭石呢?

2、搭石在我们的眼里是那么平凡,但在作者的眼里却是那么美,他觉得,搭石——(引读)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3、那你觉得搭石这处风景美在哪儿呢?

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想象着那是怎样的画面,批注你的感受,再读一读。

4、交流汇报:

(1)第二段: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①想象:

这上了点年岁的人可能会怎么想?

②追问:

你不是急着赶路吗?

③小结:

原来家乡人心里想的是别人啊!

(有感情的朗读)

(2)第三段: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①让我们也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吧!

②协调有序:

我们合作读文,体会“协调有序”(配乐朗读)

③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同学们,刚才走搭石的时候,你都仿佛看到了什么?

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④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入到这么美妙的画卷中吗?

(配乐齐读)

(四)总结:

是呀,这小小的搭石上有音乐美、画面美,更有家乡人们的心灵美,难怪作者说这搭石构成了——家乡的……

那么,搭石上还有哪些美呢?

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搭石》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七册《21搭石》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清波漾漾、理所当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四、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师:

同学们,这就是作者刘章爷爷的家乡,那里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每回忆起家乡,作者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1课《搭石》(板书课题)。

师:

看到这个题目,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

生1:

什么是搭石?

生2:

搭石搭在哪?

生3:

搭石是干什么用的?

师: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书,相信书中总会有大家需要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好读的词语或句子就多读几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课文读通顺。

2、反馈字词:

谴责懒惰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溪水猛涨脱鞋绾裤理所当然俩人

师:

课文里的生字词都读准确了吗?

那我可要考考你。

(出示词语)同桌互读

有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词语吗?

生1:

“俩”念liǎ。

生2:

“脱鞋绾裤”的“绾”

师:

“绾”是什么意思?

生3:

把裤子卷起来。

师:

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

生:

脱鞋绾裤

师:

人们收工就必须——

生:

脱鞋绾裤

师:

人们赶集就必须——

生:

脱鞋绾裤

师:

人们访友就必须——

生:

脱鞋绾裤。

师:

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

生齐:

脱鞋绾裤

师:

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

我觉得总要脱鞋绾裤,家乡的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2:

我认为会很辛苦。

生3:

还会很麻烦。

师:

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呢?

生:

就会着凉感冒。

师:

那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

可见搭石是这么重要啊!

师:

还有要提醒的词语吗?

生:

谴责

师:

放到课文的句子里读一读。

谴责这里的人懒惰,就是在——

生:

称赞勤劳。

(齐读句子)

师:

还有要提醒的词语吗?

生:

人影绰绰的绰。

师: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别忘了字典这个好朋友啊!

“绰”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

绰:

A宽;不狭窄B宽裕;富裕C形容姿态柔美

师:

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

生:

我认为是“姿态柔美”的意思。

师:

不错,那“人影绰绰”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

人的影子的姿态柔美。

师:

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绰”又是什么意思?

生:

我觉得是“宽裕,富裕”。

师:

“绰绰有余”的意思就是“很宽裕,用不完”。

把这个词写在书上,积累下来吧!

3、指名读课文,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

课文第二段主要写了怎么摆搭石,第三段和第四段写了人们怎么走搭石。

师:

那第一段呢?

生:

写了什么是搭石。

师:

那就是知搭石。

最后一段呢?

生:

赞美搭石。

师:

课文就是围绕这些内容来写的。

能完整的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

生: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搭石,人们怎么摆搭石、走搭石,最后赞美了搭石。

(三)再读课文,深入体验:

1、再读第一段,你能不能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到底什么是搭石呢?

师:

能看着图片,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吗?

生:

就是放在小溪里的石头,方便大家过小溪用的。

(生齐读“进入秋天……这就是搭石。

”)

2、搭石在我们的眼里是那么平凡,但在作者的眼里却是那么美,他觉得,搭石——(引读)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3、那你觉得搭石这处风景美在哪儿呢?

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想象着那是怎样的画面,批注你的感受,再读一读。

生:

我觉得“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这很美。

师:

你能想象的出,这上了点年岁的人可能会怎么想?

生1:

我得把这搭石搭好。

生2:

要不别人走到这该掉水里了。

师:

你不是急着赶路吗?

生:

可是,如果我走了,别人就不方便了,所以不管多急,也得搭好了搭石再走。

师:

原来家乡人心里想的是别人啊!

(齐读句子)

生:

我觉得人们走搭石很美。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

让我们也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吧!

现在我们就走在了——(生齐)搭石上,别忘了,这搭石原本就是——(生齐)天然的石块,踩上去难免会——(生齐)有所活动,所以家乡有句俗语叫——(生齐)“紧走搭石慢过桥。

”可要小心了。

师:

我们来合作。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生1:

抬起脚来

师:

后面的——

生2:

紧跟上去

师:

(速度渐快)前面的——

生3:

抬起脚来

师:

后面的——

生4:

紧跟上去

师:

(速度再渐快)前面的——

生5:

抬起脚来

师:

后面的——

生6:

紧跟上去

师:

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于是就发出了——

生:

踏踏的声音。

师:

像——

生齐:

轻快的音乐。

师:

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

生:

没有。

师:

没有人指挥,大家走的又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

协调有序。

师:

能读出这种美吗?

(生练读,指名读)

师:

同学们,刚才走搭石的时候,你都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

我看到树的影子倒映在小溪上,随着水波荡漾。

生2:

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

生3:

我仿佛看见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

生4:

我还看到了水中的小鱼。

师:

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

生齐: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

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入到这么美妙的画卷中吗?

(配乐齐读)

(四)总结:

是呀,这小小的搭石上有音乐美、画面美,更有家乡人们的心灵美,难怪作者说这搭石构成了——家乡的……

那么,搭石上还有哪些美呢?

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搭石》教学反思

《搭石》是人教版语文《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用质朴的语言,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营造了一处处秀美的意境,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感受到这些美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优点:

1、落实大语文观。

抓住“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中心句,让学生重点体会三幅感人画面,去层层深入地阅读文本,进行感悟。

以“美”作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从看的见的景美、物美,到看不见的人性美、情感美,让学生从文中去寻找、发现美,感悟、体会美,抒发、表达美。

课堂上的三读中心句,提升了学生的情感,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2、扎实落实字词教学。

本节课中,我引导学生把生字放在词中认,放在句子中读,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把字、词放到语境中学习,既有利于掌握音形义,又易于理解文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因此,我引导学生采用了多种方法理解词义。

如,在教学“脱鞋绾裤”一词时,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而理解“人影绰绰”时,又借助于字典突破难点。

3、注重激发兴趣。

我在导入中,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作者的家乡,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深深地体会到了美,兴趣被激发起来,教学也就在这浓浓的美中开展起来了。

而在理解“协调有序”的时候,我又让学生模拟走搭石的一群人,通过朗读,来“身临其境”的体会,从而由衷地感受到什么才是“协调有序”。

我还让学生抓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重点词语,想象画面,把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画面,通过一次次地朗读、积累、感悟,品味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体会人间的真情,感受人性的美。

教学永远是一项遗憾的过程,虽然预设时考虑周全,但是真正教学时未必达到预期效果。

静心思索,感觉课堂中存在以下不足:

1、对于上了点年岁的人是如何搭石的,学生的想象还不够丰富,体会的还不够深刻。

2、调控和组织课堂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