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必修一历史学案绵中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3561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必修一历史学案绵中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一上必修一历史学案绵中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一上必修一历史学案绵中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一上必修一历史学案绵中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一上必修一历史学案绵中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高一上必修一历史学案绵中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高一上必修一历史学案绵中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高一上必修一历史学案绵中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高一上必修一历史学案绵中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高一上必修一历史学案绵中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高一上必修一历史学案绵中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高一上必修一历史学案绵中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高一上必修一历史学案绵中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高一上必修一历史学案绵中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高一上必修一历史学案绵中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高一上必修一历史学案绵中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高一上必修一历史学案绵中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高一上必修一历史学案绵中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高一上必修一历史学案绵中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高一上必修一历史学案绵中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上必修一历史学案绵中版.docx

《高一上必修一历史学案绵中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必修一历史学案绵中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上必修一历史学案绵中版.docx

高一上必修一历史学案绵中版

历史学案·知识清理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早期国家起源的时间、区域、原因是什么?

早期国家起源的标志有哪些?

2.《史记·五帝本纪》记录了哪些帝王的事迹?

初步政治管理秩序始于哪位帝王?

夏朝建立前政治权力的交接通常以什么方式出现?

宗族关系何时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礼记》中的“大同”和“小康”分别是什么社会?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价值是什么?

3.我国的“信史时期”从什么时候开始?

其文字被称为什么?

商朝的政治特点有哪些?

其政治事务通过什么进行决策?

4.西周的政治制度主要有哪些?

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5.西周初年主要进行了哪两次大分封?

举出两次被分封的国家。

西周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对象有哪些?

受封国有何权力和义务?

如何评价分封制?

6.什么是宗法制?

西周的宗法等级顺序是怎样的?

宗法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简述西周各等级的宗法关系。

宗法制的影响如何?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什么关系?

阐述其关系。

7.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秦朝攻灭六国的战争起止于何时?

先后灭掉的东方六国是哪些?

秦朝统一后,是如何对北方、南方、西南等周边地区进行政治控制的?

有何意义?

2.我国郡、县等地方行政区划形成于何时?

简述秦始皇实行郡县制的建议者、郡县制的四级、“郡”设置的职官及其职责。

“道”和“亭”是什么机构?

3.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郡县长官是如何产生的?

郡县制有何意义?

西汉初年实行什么地方行政制度?

有何不良后果?

4.皇帝制度始于何时?

皇帝制度有何特点?

如何评价皇帝制度?

秦朝“三公”是指哪“三公”?

职责各是什么?

“九卿”有哪些?

中尉、将作少府的职责是什么?

5.秦朝大臣讨论国家军政要务的制度叫什么?

有何作用?

这一制度执行情况怎样?

6.历史上将西汉王朝沿袭秦朝制度称做什么?

汉武帝为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设置了哪些机构?

有何作用?

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在皇帝制度下,君国关系、君臣关系怎样?

2.汉初相权如何?

著名丞相有哪些?

汉武帝是如何削弱相权的?

3.唐代设哪三省六部?

三省宰相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叫什么?

设在哪里?

后来相权是如何分散的?

4.宋代中央行政机构是什么?

习惯称什么?

长官叫什么?

为分散相权设置了哪些官职?

这些官职各自负责什么?

5.历代帝王调整相权的目的有哪些?

6.秦朝中央和地方的监察机构分别叫什么?

西汉中央监察机构是什么?

汉武帝监察地方的措施是什么?

7.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监察机构有哪两个?

举例说明唐、宋、元的监察情况。

如何评价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

8.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大体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各是怎样选官的?

察举制始于哪位皇帝?

其选官标准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是什么?

评定品级的人叫什么?

如何评价察举制?

9.科举制始于何时?

科举殿试分哪三甲?

其科目和内容主要是什么?

八股取士始于何时?

如何评价科举制

10.秦汉、汉末、唐、宋、元的地方行政区划怎样?

11.元代十大行省是哪些?

另外两个单列行政区划是什么?

各自管辖哪些地方?

12.元朝在中央设置的行政、军事、监察机构是什么?

元朝行省的权力是怎样受到中央节制的?

行省制度有何意义?

第四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制度

1.明朝是哪位皇帝废除了丞相制度?

直接隶属于皇帝的行政机构有哪些?

丞相职位废除有何作用和弊端?

2.明朝内阁制是哪位皇帝设置的?

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明朝内阁的地位和职权如何?

3.清朝军机处是哪位皇帝设置?

起初因何而设?

军机处有哪些特点?

为加强地方行政控制,他还推行什么制?

明清的政治趋势是什么?

4.清朝为稳定和巩固国家疆域作出过贡献的皇帝有哪些?

近代中国的版图在什么阶段基本奠定?

清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5.清朝中央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是什么?

起初它管什么事务?

后来还负责哪些地方的什么事务?

6.什么是土司制度?

土司制度起于何时?

实行地区是哪里?

什么是改土归流?

何时出现改土归流的?

大规模改土归流是在什么时候?

大部分土司被废是在什么时候?

8.简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

如何评价这一制度?

古代中国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一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1.近代前期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有哪些?

分别发动了哪些战争?

战争的起止时间是什么?

分别签订了哪些条约?

2.《南京条约》签订于何时?

内容有哪些?

不久,另外哪两个国家又和中国签订条约?

获得了哪些权力?

3.《马关条约》签订于哪年?

有哪些内容?

有何影响?

4.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形式有哪些?

5.《辛丑条约》签订于哪年?

有哪些内容?

影响是什么?

6.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产生了哪些影响?

7.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背景是什么?

开端是什么?

最先强占租借地的是哪两国?

分别强占哪里?

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国家还有哪些?

8.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背景是什么?

目的是什么?

是在哪年?

“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实质是什么?

为什么会得到列强的赞同?

结果如何?

第二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三元里抗英发生在哪年?

哪个地方?

意义是什么?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力图在新疆扩张侵略势力的国家有哪些?

简述阿古柏侵略新疆的过程。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策略是什么?

何时基本收回新疆?

3.俄国在哪年强占了新疆什么地区?

我国是怎样收回这一地区的?

新疆设立行省是在哪年?

是谁的建议?

4.中日甲午战争海军决战是什么战役?

发生在哪年?

海战中受伤的海军提督是谁?

代指挥是谁?

列举四艘重要战舰名称及管带名字。

指挥撞击日舰“吉野”、全舰官兵壮烈殉国的是谁?

海战的直接结果如何?

 

5.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哪里?

原因是什么?

6.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发生在哪年?

当时台湾巡抚是谁?

写出日军登陆台湾到台湾沦陷的起止时间。

台湾义军领导人有哪些?

与之配合的另一支军队是谁领导的什么军?

伏击日军使之遗尸甚众溪水断流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哪里?

反割台斗争为什么会失败?

5个月里取得了哪些成果?

7.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是什么?

主要活动在哪些地方?

参加者身份以什么为主?

山东义和团转移到直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8.义和团在直隶、北京、天津抗击八国联军的主要事迹有哪些?

9.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义和团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第三课伟大的抗日战争

1.日本“征服满蒙”侵略方针确定于何时?

什么会议?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2.列举30年代日本在华发动的四个事变及影响。

南京大屠杀发生于何时?

杀害了多少中国人?

3.1938年日军占领我国哪些地方使我失去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

日军在侵华期间违法国际公法犯下的罪行主要有哪些?

日军为巩固和扩大占领区,实施了哪些统治政策?

日军侵华期间扶植的傀儡政权有哪些?

4.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至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全面抗战前,全国各种力量是如何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

6.西安事变发生于何时?

发动者是谁?

主张是什么?

意义如何?

7.八路军、新四军分别是由什么军队改编而来?

说出主要将领及编制。

8.简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

9.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的三次会战是什么?

会战中发生的重要战役及其地位是什么?

10.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为什么会进入相持阶段?

11.洛川会议召开于何时?

内容是什么?

会议产生了什么影响?

12.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于何时?

首府在哪里?

其地位是什么?

13.简述抗日相持阶段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种抗日力量的重要活动及影响?

14.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形成的背景是什么?

何时正式形成?

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是谁?

简述这以后到抗战胜利的基本过程。

15.中共七大何时何地召开?

制定的党的任务是什么?

还有什么重要内容?

有何意义?

16.中国的抗日战争有哪些意义?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八年抗战中国伤亡军民有多少?

损失有多少?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1.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分为哪两个阶段?

以什么为界?

其任务是什么?

主要区别是什么?

为完成任务,哪些阶级前赴后继谱写壮烈诗篇?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是什么?

中国近代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什么?

2.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是什么?

它反映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洪秀全创立的组织叫什么?

这个组织有何特点?

3.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间、地点是什么?

在永安分封了哪些王?

有何意义?

4.太平军在湖南发布的最重要文告是什么?

途中牺牲的两位重要将领是谁?

1853年初太平军攻克了什么重要地方?

占领南京是在什么时候?

定都天京的意义是什么?

5.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后进行了哪三次战役?

各自结果和意义如何?

6.《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何时?

其土地分配原则和财产分配原则是什么?

目的是什么?

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实施情况怎样?

7.《资政新篇》是何人提出的?

是在哪年?

有哪些内容?

如何评价《资政新篇》?

推行情况怎样?

8.《资政新篇》在经济纲领上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否定吗?

理由是什么?

9.天京事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过程怎样?

影响怎样?

根源是什么?

10.最后一年,太平天国运动是怎样失败的?

11.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其失败说明什么?

12.“农民可能充当一种极端保守的角色,也可能充当一种具有高度革命性的角色。

”试分析这一观点。

第二课辛亥革命

1.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的背景有哪些?

这一时期最主要的革命团体是什么?

写出成立的时间、地点、领导人以及重要口号。

2.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构成情况、历史地位、总理如何?

在辛亥革命前夕发生的最重要的武装起义和运动分别是什么?

各自意义怎样?

3.领导武昌起义的湖北革命团体是哪两个?

参加起义的是什么军队中的革命党人?

起义发生于何时?

起义成功后采取了哪些举措?

其直接影响是什么?

4.武昌起义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5.中华民国成立于何时、何地?

孙中山担任什么职务?

在首都、国旗、历法、纪年方面有哪些规定?

6.南京临时政府在民主政治、民族工业、文化教育的法令和措施有哪些?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何时?

目的是什么?

在国家主权、国民权利、政治体制方面有哪些具体规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是什么?

8.清朝统治结束于何时?

导致清帝退位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袁世凯是怎样取得民国政权的?

9.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

1.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口号有哪些?

运动中心和主力有何变化?

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有哪些胜利?

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2.中共一大何时、何地召开?

有哪些重要代表?

大会规定党的任务和中心任务是什么?

一大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意义?

4.中共二大的内容有哪些?

有何意义?

5.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背景是什么?

标志是什么?

6.国民党一大召开于何时、何地?

大会规定国共合作的形式是什么?

大会召开的意义是什么?

7.国民革命军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开始于何时?

北伐军先后占领了哪些重要城市?

在反帝方面成果怎样?

8.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有哪些?

国民革命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会失败?

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是什么?

9.南昌起义发生于何时?

领导人有哪些?

有何意义?

10.八七会议在何地召开?

主要内容有哪些?

11.毛泽东于何时、何地发动了什么起义?

目标是攻打哪里?

起义部队叫什么?

部队何时到达井冈山地区?

开展了哪些活动?

有何意义?

12.土地革命主要内容有哪些?

有哪些作用?

13.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大会宣布成立的政权叫什么?

14.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的五次“围剿”是在什么时期?

第五次反“围剿”的领导和指挥是谁?

他们执行什么路线?

导致什么结果?

15.中央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开始于何时?

何时与陕北红军会师?

三大主力红军分别是什么?

各从哪里出发?

他们会师于何时、何地?

红军长征的胜利有何意义?

16.遵义会议召开于何时?

会议内容有哪些?

有哪些意义?

17.蒋介石是哪个阶级的代表?

蒋介石发动内战得到了哪国的支持?

全面内战爆发于何时?

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毛泽东提出什么著名论断?

解放区土地改革开始于何时?

主要内容是什么?

有何意义?

18.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是谁率领的什么军队?

是什么时候?

进攻方向是哪里?

三大战役是在哪个时候?

是哪三大战役?

主要成果如何?

南京解放于何时?

意义是什么?

19.开国大典的意义是什么?

20.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有哪些?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够最终获得胜利?

21.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比较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不同特点。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是什么?

是什么时间、地点?

毛泽东政治报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新政协召开于何时、何地?

大会讨论和决定了哪些问题?

通过了哪些文件?

确定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选举了什么机构?

新中国的施政纲领是什么?

 

3.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是怎样奠定的?

一届人大何时召开?

标志着什么?

大会通过了什么?

 

5.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于何时?

《宪法》确定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新中国的发展方向和实现这一方向的途径是什么?

这部《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

它的历史地位如何?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原来代行什么职权?

这一任务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政协章程何时、何会议通过?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提出的时间和背景是什么?

这一方针提出的意义是什么?

 

7.中国各少数民族在地理分布上有何特点?

关于少数民族问题,《共同纲领》有哪些规定?

五四年《宪法》有哪些具体规定?

 

8.我国有哪几个民族自治区?

成立的顺序是什么?

最后一个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是什么?

 

9.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我国三大政治制度是什么?

第二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1.三大改造开始于何时、结束于何时?

是哪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什么的转变和什么的基本确立?

 

2.中共八大何时召开?

政治方面的内容有哪些?

八大的历史地位如何?

3.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在思想方面的主导原因是什么?

 

4.“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什么?

“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两个标志是什么?

“文化大革命”的指挥机构是什么?

主要成员有哪些?

文革初期,什么运动首先在全国开展?

 

5.“一月风暴”首先发生在何时、何地?

哪些人策划?

以谁为首?

主要行为是什么?

到何时为止,各地的新的权力机关建立起来?

机关名称叫什么?

这一机构有什么特点?

如何评价这一机构?

 

6.“文化大革命”期间人大、政协情况怎样?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7.江青集团何时被粉碎?

标志着什么的结束?

之后两年中国处于何种状况?

8.十一届三中全会何时召开?

主题报告是什么?

报告主要内容有哪些?

大会还有哪些重要成果?

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何重要意义?

 

9.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是什么?

三位伟大人物是谁?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过程和成就有哪些?

第三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1.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981年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

这一构想在哪年、什么会上通过?

 

2.什么是“一国两制”?

如何评价“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在解决什么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为什么没有立即收回香港主权?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三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是怎样成熟的?

邓小平在哪年、向英国的哪位首相、提出的解决香港问题的方案是什么?

邓小平否决了英方提出的什么提议?

 

4.中英香港问题“联合声明”何时签署?

“一国两制”的构想在中英联合声明中是怎样体现的?

5.《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何时通过?

制定的三大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何时收回香港的?

6.中葡《联合声明》何时签署?

何时对澳门行使的主权?

香港、澳门为什么能够成功回归?

有哪些意义?

 

7.实现海峡两岸30年来真正停火是在何时?

标志是什么?

交往坚冰何时开始被打破?

两岸开始哪些交流活动?

什么是“三通”?

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文件中提出的?

台湾当局何时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

“三通”何时变为现实?

 

8.大陆和台湾成立的两岸交流组织分别叫什么?

什么是“九二共识”?

是在哪年?

9.推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法律文件叫什么?

何时通过?

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发表于何时?

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新中国成立时国际形势怎样?

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毛泽东把新中国外交基本方针概括为哪三句话?

 

2.什么是“另起炉灶”?

有何意义?

 

3.什么是“一边倒”?

有何意义?

 

4.什么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第一个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谁?

第一批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有哪些?

他们基本上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5.毛泽东首次访苏是在何时?

毛泽东访苏期间主要成果是签署了什么条约?

时间是什么?

条约有何意义?

 

6.简述周恩来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内容修改的过程。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何意义?

 

7.列举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四大成就?

 

8.日内瓦会议召开于何时?

有哪些国家参加?

主要是为解决哪些问题而召开?

推动这次会议进展的人是谁?

最终什么问题得到解决?

这次会议对中国和亚洲有何意义?

 

9.万隆会议是什么时候、在哪个国家召开?

参加这次会议的是哪些州的国家?

这次会议有何复杂性?

会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

会议最后通过了什么决议?

什么是“万隆精神”?

第二课外交关系的突破

1.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没能很快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其席位为什么能在70年代被恢复?

其间美国曾提出过什么方案被我国拒绝?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这一席位是在什么时间、什么会议恢复的?

提案是哪些国家提交的?

这一决议是联合国多少号决议?

这一席位的恢复有何意义?

 

2.从美中双方面临的形势分析中美关系解冻的背景。

简述中美关系解冻及实现正常化的历程。

3.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背景有哪些?

过程怎样?

实现正常化的意义是什么?

 

第三课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1.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是什么?

邓小平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判断是什么?

有何意义?

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是在哪年?

 

2.邓小平提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是什么?

何时提出的?

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新时期中国对外关系做了怎样的调整?

为什么要调整?

改革开放后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是什么?

 

3.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何时、在何地召开?

江泽民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4.亚太经合组织何时成立?

江泽民参加的首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在何时、何地?

中国第一次举办的会议是第几次会议?

地点在哪里?

 

5.“上海五国机制”确立的时间、地点是什么?

有哪些国家参加?

签署的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哪年?

有哪六国参加签署成立宣言?

这一组织的性质是什么?

上海合作组织建立的意义是什么?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第一课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1.概括古代希腊自然环境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文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希腊城邦的特点有哪些?

希腊公民由哪些人组成?

 

第二课卓尔不群的雅典

1.梭伦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是在哪年?

内容有哪些?

改革有何特点?

如何评价这一改革?

 

2.克利斯提尼改革是在哪年?

内容有哪些?

如何评价这次改革?

 

3.伯里克利改革的时间、内容影响如何?

 

4.雅典民主政治在哪些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

如何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第三课罗马人的法典

1.罗马习惯法主要存在于哪一时期?

有何缺点?

由习惯法到成文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十二铜表法》是在什么背景下形成的?

颁布于哪年?

主要内容有哪些?

如何评价《十二铜表法》?

2.罗马公民法是指哪一时期的法律?

在适用对象、形式、内容上有何特点?

有何意义?

 

3.万民法形成的背景是什么?

从形式到内容有何特点?

有何意义?

4.“自然法之父”是谁?

他继承和发展了什么思想?

主张有哪些?

意义是什么?

 

5.罗马法是怎样影响国家和个人生活的?

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地位?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第一课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

1.英国“光荣革命”发生于何时?

结果如何?

2.《权利法案》通过于何时?

《王位继承法》通过于何时?

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的目的是什么?

影响如何?

 

3.英国责任内阁制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

 

4.英国1832年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内容有哪些?

有何意义?

 

5.为什么有人把内阁称做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

第二课美国1787年宪法

1.美国建国初期是何政治体制?

这一体制有何特点?

2.美国联邦宪法何时制定的?

主要内容有哪些?

如何评价?

美国联邦政府何时成立?

 

3.建国初期美国形成了哪两党?

各自的主张和代表的利益群体是什么?

代表人物是谁?

这两党在19世纪前期的命运如何?

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是怎样形成的?

他们的主张有何不同?

在19世纪后期执政情况怎样?

 

第三课民主政治的扩展

1.简述法国大革命以来政权更替和政体形式改变的过程。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制定于哪年?

这一宪法内容有哪些?

积极意义是什么?

宪法有何特点?

说明哪种势力的强大?

 

3.德意志帝国宪法何时制定?

在国家组成、政体及权力分配上的规定有哪些?

如何评价这一宪法?

 

4.代议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如何评价资产阶级代议制?

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第一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