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3930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7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中国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中国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中国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docx

《中国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docx

中国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

苏州工业园

1.案例背景信息

位置苏州工业园区位于市区东部,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

定位苏州东部新城,苏州市现代化新城区和苏州中央商务区。

功能工业、商贸、居住等各项城市功能。

城市空间发展与现有城市相结合,成为高效率的城市实体,提供良好的居住、商业环境,平衡苏州市的线性发展。

苏州工业园功能组成、功能载体:

产业:

综合保税区、沙湖动漫城、服务外包产业园、创意产业园创意泵站

科技:

国际科技园、中新生态科技生物纳米科技园

教育:

独墅湖高教区

休闲:

阳澄湖旅游度假区

公共服务机构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公用事业,公积金管理中心、苏州物流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独墅湖图书馆。

2.产业结构与布局:

(1)一个核心区:

中央商贸区

两大行业:

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

三大亲水商圈:

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

四个生活服务功能点:

高教区、国际科技园、现代物流园、国际博览中心

五个特色商业街:

李公堤商业水街、中央河步行街、葑谊商业街、斜塘商业街、浅水湾商业街

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时序

1995-2000:

首期重大基础设施及水、电、气及供热等大型源厂建设。

2001至今:

中新合作区基础设施及周边各镇主要路网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博览中心、行政服务中心、教育卫生、商业休闲、社区服务等现代化配套设施。

(2)宏观——空间布局模式

用地类型 

面积(ha)

比例

居住用地

%

公共设施用地

%

工业用地

%

其中:

高科技工业

%

普通工业

%

空间布局——圈层+轴线

圈层

居住区:

紧邻金鸡湖

工业区:

无污染高科技工业(100-1000米隔离带);一般工业商业区:

服务镇内居民和周围乡镇

轴线

服务业走廊:

商务区、行政服务区、休闲游憩区、生态绿化区

纵向轴线式规划不仅保证了园区本身良好的空间发展形态,也使得新区与老城区有机连成整体。

工业园区是古城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原有城市空间的生长与发展。

空间布局结构示意图

(3)宏观——弹性空间布局模式

 用地类型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总计

面积

(ha)

比例

面积

(ha)

比例

面积

(ha)

比例

面积

(ha)

比例

居住用地

324

%

%

751

%

%

公共设施用地

100

%

%

%

%

工业用地

304

%

%

%

%

分为三个片区:

西部公建配套区、中部居住配套区和东部工业组团区。

分为三期开发。

在规划中引入“白地”、“灰地”、“弹性绿地”等理念,对于短期内不明确用途的地块实施弹性控制,有效提高土地开发效益和集约利用水平。

弹性、合理的空间结构可保证工业园区各种功能活动和经济运转的高效、环境的优美、卫生与舒适。

因此,工业园区空间结构的开放度与生长机制自然成为判断工业园区使用性质的重要条件之一。

(4)中观——工业区布局模式

工业发展原则:

1.地理因素

考虑风向,土质及五级航道的便利因素,工业用地集中在园区三期东部。

2.有效的、可靠的基础设施建设

提供有效的、可靠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援工业少仓储的发展。

道路的宽度及容量必须能够应付将来的繁忙交通的需求。

3.城市设计控制

面临主干道的工业地段应城市设计的控制,以提高地块内厂房的质素与外观。

高科技工业地段也应实施高标准的建筑设计,以体现高科技的形象。

4.环境的全面考虑

生活区邻近的工业区,只允许容纳无污染及轻工业。

一般工业则应布置在离生活区比较远的地块.故此区必须与生活区隔离100米至一公里.设置一条带状形无污染高科技工业地带,作为隔离带。

5.工业厂房的多样化

除了提供工业地块外,三期内也应提供一些现成厂房,使厂家他们能立刻投入生产缩短启动的时间。

预留8%至10%的土地以作各类型现成厂房建设之用。

6.园林及绿化规划

提供优质理想工作环境绿化规划使园区更为特出其优点。

(5)中观——工业区布局模式

轻工业:

很少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活区隔离带不小于50米

甲类:

一般工业100米至300米

乙类:

一般工业500米至1000米

高科技工业:

毗邻生活区的中央条形地带,这地带可同时充作生活与北部一般工分区的隔离带

仓储:

位于港口内腹地

在用作污染性配套设施的缓冲带上

近于便利高速公路

用地类型

面积(公顷)

百分率(%)

工业生产

79

其中:

轻工业与一般

工业小分区

62

高科技小分区

17

仓储

13

对外交通(码头)

88

8

总计

100

(6)中观——工业区布局模式

配套设施:

工人宿舍:

占地17公顷,分布于5个不同的区域,可容纳27000人,这些宿舍只作暂时性质的用途、待园区全面发展后,将会改为工业用地。

公共汽车及转换站,行人过道,园林绿地,街道标志.

综合性便利中心及食堂:

建议每八千至一万工人设一综合性便利中心,其位置应定在不超过15分钟的步程内。

综合性便利中心提供:

食坊及食堂,空调餐馆,银行(或自动取款机),邮政分局,门诊所,托儿所,娱乐设施养护办公室,及贮料室工业区的配套设施主要为工人提供工作时间的生活类服务。

3、其它工业产业特点

技术手段——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理念:

功能分区、项目分类、产业引导、雨污分流、清洁能源、废污控制、景观绿化;

五道生态防线:

污染禁入——生态缓冲——雨污截留——集中供热——垃圾处理;

建设覆盖全区的生态基础设施;

安装污水管网成分构成(TOC)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区域污水处理水质远程监控;

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中水回用、节能减耗、减污增效等循环经济试点和环境体系认证活动,区内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固废综合利用绿分别达92%和95%;

持续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立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式的绿地生态系统和城市景观水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