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030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区第十四届人民政府自1998年1月组成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

国内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21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37.92亿元,年均递增12.68%;地方财政收入由9754万元增长到16918万元,递增11.64%(剔除列收列支部分,实际可支配收入135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839元增长到2744元,递增8.3%。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村经济繁荣稳定。

五年来,全区新增奶牛1.33万头,新增以石榴为主的杂果5万亩,新建蔬菜大棚5600栋。

果品保鲜、秸秆综合利用、无公害蔬菜生产等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大。

奶牛协会、草莓协会、石榴协会等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银桥公司、汉兴公司、新市面粉加工等龙头企业的产业化经营规模扩大。

退耕还林、流域治理、山区扶贫开发、农田水利以及生态县建设等工程全面推进。

新打机井1963眼,新增灌溉面积3.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7.5万亩,新增"四田"3.53万亩,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

 

(二)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加大,第三产业持续增长。

秦俑馆、华清池、秦陵和骊山森林公园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秦俑馆馆前环境建设工程正在实施,建成了迎宾大道,新建改造了金泉宾馆、东花园饭店、临潼宾馆等。

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旅游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2002年各主要景点接待游客683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3.13亿元,综合收入11.7亿元。

在旅游业的带动下,一批连锁超市和名牌专卖店不断涌现,一些专业性的批发市场和商业街逐步形成。

2002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8.96亿元和19.29亿元。

 (三)区乡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增强。

先后有161户区办企业、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完成改制,创科技先导企业10户,开发名优新产品52个,银桥乳粉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受到省、市通报嘉奖。

2002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完成27.58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83.81亿元,总收入达到78.69亿元。

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五年新增个体工商户6208户,发展私营企业380户,总数分别达到14124户和790户,安置劳动力近4万人。

 (四)各项改革有序推进,招商引资取得实效。

先后完成了区乡机构改革、土地延包和并乡建镇等工作,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启动,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五年实际引进外资2964万美元,内资11.81亿元。

西安科技学院临潼校区、石羊集团邦淇制油有限公司、西安科氏沥青制品有限公司、西安东新石油设备厂、陕西富士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赛高国际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项 目建成营运。

经济开发区完成各类投资5.58亿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对外招商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五)财政收入持续增长,财政改革不断深化。

制定完善乡镇财政管理办法,调动了街道、乡镇和组织收入单位的积极性。

在财政资金调度困难的情况下,做到了保吃饭、保运转和农业、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的必要支出。

持续深化支出改革,先后在区级10个部门实行会计委派制试点,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和政府采购中心,推行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台帐管理和IC卡发放工资,对82个单位的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格厉行节约,勤俭办事。

 (六)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先后建成了城区中心广场和第二自来水厂。

实施了天然气入临工程,发展用户3.1万户。

拓宽改造了牡丹路、大庆路、康复路等10多条景区道路。

铺设人行道彩砖17万平方米,绿化9万平方米。

整改城乡电网线路1530公里。

完成了西潼公路临潼段和新丰渭河大桥加长改造工程,铺设零东路、代仁路等区级油路46公里,铺设乡村油路、水泥路850公里,山区砂石路86公里。

建成人畜饮水工程156处,解决了7.6万人的饮水困难。

加高加宽渭河堤防8.93公里,提高了防洪能力。

邮政、电信和移动通讯事业快速发展,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

 (七)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积极组织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公民道德规范教育活动,涌现省级文明单位18个,市级文明单位55个。

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和广播电视事业长足发展,先后建成了临潼电视台、临潼中学、中医医院医疗大楼、体育综合训练馆、血站综合楼、映登文化中心等设施。

五年来,教育基础设施总投资达1.7亿元,三分之二的中小学实现楼房化,基本消灭了C级以上危漏校舍。

计划生育、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三项基本国策得到贯彻落实,"双拥"和"共建共荣"工作不断加强,扶贫帮困、社会救济、就业和再就业力度加大。

与此同时,人事、科技、编制、审计、统计、物价、药品监督、技术监督、档案、保险、残联、气象、人防等方面工作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八)民主和法制建设稳步推进,社会稳定工作得到加强。

区政府积极贯彻执行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民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坚持定期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广泛听取和采纳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

扎实开展政务、村务公开。

认真实施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

加强行政监察,加大对政府公务员和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

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建立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累计为10万多人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46万元,为受灾群众和贫困群众发放救济款335万元,投入354万元解决了257户特困户的住房问题。

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严打"斗争力度,狠抓安全生产,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和突发性事件,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在面临诸多困难和矛盾的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的确来之不易,这是全区人民团结拼搏、埋头苦干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奋战在全区各条战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驻临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全区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二、三产业所占份额较小;二是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赶不上支出增长的速度,收支矛盾十分尖锐,机关干部职工的部分待遇没有得到落实;三是农村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缓慢,支撑全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骨干企业和骨干项目不多,发展后劲不足;四是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跟不上形势需要,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还没有根本改变;五是投资环境不尽人意。

解决以上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发展。

发展才有说服力,发展才有凝聚力。

区乡政府必须以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把加快发展作为执政兴区的第一要务,团结和带领全区干部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振兴临潼经济而加倍努力!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2003年的工作重点

 前不久召开的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创中国旅游名城、建西安经济强区"的奋斗目标,描绘了临潼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今后五年区人民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突出发展主题,加快结构调整,壮大园区经济,培育优势产业,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团结带领全区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中国旅游名城,建西安经济强区,以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作风,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4%,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6%。

 今后五年,要围绕"创中国旅游名城、建西安经济强区"的奋斗目标,逐步形成特色鲜明、设施完善的七个功能分区,使城市规划控制面积达到190平方公里,绿化率达到30%以上,突出抓好七个园区建设。

形成以310国道为轴线,依托新丰编组站向东西发展的新丰工业园区;以科技学院为基础,向西辐射的文化产业园区;以新疗、陆疗、空疗等10多家疗养院为组团的健康疗养园区;南依骊山东绣岭、北邻旅游专线的休闲别墅园区;依托秦始皇陵国家遗址公园,形成民俗观光园区;以现有城区为基础,向西北延伸,形成综合发展园区;以经济开发区为基础,形成商贸开发园区。

按照优质化、区域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农业产业布局完善为"一带三区",重点建设渭河沿岸蔬菜果瓜经济带、渭北以奶畜为主的畜牧产业区、景区以石榴为主的观光农业区和山塬林果生态农业区。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

建设东起兵马俑,经书院街、迎宾大道、西潼公路至灞桥,沿纺渭路进入西安长乐路的西安至秦俑馆旅游专线;建设东起姜沟立交,经姜白路及行者、西泉、灞桥新筑,至未央草滩的草(滩)临(潼)路。

建成东二环、教育路,向西延伸文化路,向东延伸东大街,形成新的城市道路网络。

拓宽改造临小路、高油路、韩仁路及关油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初步构建起城市功能完备、主导产业突出、生态环境优美、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殷实小康的新临潼。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

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为"创中国旅游名城、建西安经济强区"迈出稳健的一步,确保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4%,达到43.1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1.1%,达到150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4%,达到2920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达到5.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3%,达到9.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00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3亿元。

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始终不渝地抓好招商引资,不断蓄积经济发展后劲。

 经济发展靠项目来支撑,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

从我区目前的形势看,依靠自身财力保吃饭都很困难,如果不借助招商引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因此,要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实行招商引资项目领导责任制,建立奖罚制度,把能不能引来项目作为衡量是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衡量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标准,努力使我区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

 狠抓项目建设。

按照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争取一批的要求,突出抓好新项目、大项目建设。

各经济主管部门要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国债项目和专项资金。

从我区资源优势出发,通过充分调研论证,精心策划包装一批精品项目,大力宣传,为招商引资打好基础。

要切实抓好在建项目,西安正华农药有限公司、西安科技学院二期工程、银桥乳品二期工程、伊利集团西安冷饮二期扩建项目等重点项目要确保年内完成主体工程。

已签定意向合同的项目,牵头部门要加强与投资方联系,力促项目尽快建设。

 拓宽招商领域。

要主动出击,叩门招商,积极参加有实效的经贸洽谈活动,使招商引资经常化、日常化、规范化。

要努力解决好"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的关系,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把政府招商与企业招商有机结合起来,以项目引项目、以商引商,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要采取网上招商、代理招商等新手段、新方式,降低招商成本,提高招商质量。

 优化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是招商引资的生命线,环境是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环境就是生产力。

政府部门要时刻树立为企业服务、为投资者服务的意识,强化政府信誉,改善投资环境。

要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入手,严肃查处一切干扰破坏招商引资的案件,坚决改变一些部门和地方重招商轻服务,重签约轻落实,重承诺轻兑现的状况,树立诚信第一、服务取胜的观念,寓执法于亲商服务之中,以诚信引资金,以诚信聚人才,以诚信促发展。

 加快开发区建设。

区经济开发区要充分发挥区位、政策和体制优势,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增强吸引力。

年内力争实际到位内资4000万元,实际到位外资200万美元。

各街道办事处和有关乡镇要发挥自身优势,争取谈成引进一批项目。

 

(二)强化旅游业带动作用,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要以秦俑馆馆前环境建设工程和秦始皇陵国家遗址公园建设为契机,加快景区建设步伐,着力构建带动性强、效益明显的旅游产业体系。

力争年内各主要景点接待游客700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3.46亿元,综合收入13.1亿元。

 首先,要完善规划,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秦始皇陵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和馆前环境改造,根据旅游业发展新趋势,尽快完善骊山风景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使规划成为我区今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全力配合省政府做好秦始皇陵国家遗址公园建设的征地拆迁、移民建镇等工作,确保这个重点工程顺利进展。

"五·一"之前完成秦俑馆前环境绿化美化,年内高标准建设馆前服务区以及具有关中风情的民俗村,全面提升秦俑馆周边环境。

积极争取省政府立项建设旅游专线,形成"以点带线、以线连点、点线发展"的精品旅游线路。

动工兴建兴盛大酒店,建设迎宾路旅游纪念品市场,扶持有优势、有潜力的疗养院、宾馆、购物场所上档次,提高旅游承载能力。

 其次,要调整结构,积极开发旅游产品。

要以延长游客滞留时间,提高旅游经济效益为目标,不断拓展景点文化内涵,增强骊山风景区的吸引力。

大力开发参与性较强的休闲娱乐和田园民俗型旅游项目,改变我区旅游产品单一的现状。

做好温泉沐浴及其衍生产品的开发,逐步完善旅游产品结构,丰富旅游休闲内容,努力使游客留下来。

 第三,要强化管理,大力整顿旅游秩序。

深入开展"诚信在临潼,满意在临潼,优质服务在临潼"系列主题活动。

依托旅游培训学校,深化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要进一步理顺景区管理体制,强化旅游综合执法,突出抓好旅游秩序的动态管理,规范景区摊点、门店、市场的经营行为。

坚决取缔非法导游,打击短斤少两、强拉强卖、游售兜售等不文明行为,维护临潼形象。

 第四,要扩大消费,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具有持久力和稳定性。

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依托区位优势,围绕旅游产业,在城区发展连锁超市、购物中心、餐饮娱乐、商贸市场等设施,为繁荣第三产业、扩大游客和城乡居民的消费创造良好环境,真正体现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

要高度重视旅游纪念品的研制开发,根据市场需求和游客心理,围绕临潼特色、文化特色、民间工艺特色开发产品,走好贸旅结合之路,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三)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要突出城郊型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特点,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调整农业结构,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产业化进程,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首先,抓龙头,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

发展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政府扶持企业,企业开拓市场,市场带动基地,基地连接农户,农户组织生产的思路,鼎力扶持银桥集团、汉兴公司、邦琪制油有限公司、新市面粉加工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植一批带动力强的新型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和贮藏、保鲜、运销企业。

要合理规划布局农产品市场,逐步形成几个服务配套、辐射面广、知名度高的专业市场,搞活流通贸易。

 第二,抓重点,下大力气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围绕"一带三区"建设,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一是在渭北抓好以奶牛为主的畜牧生产。

重点扶持发展养殖大场、大户和养殖小区,年内新建任留和相桥申东等四个标准化奶牛养殖示范区,新增奶牛5000头。

二是在渭河两岸重点抓好优质果菜大棚温室建设。

按照区域集中、产品集中、规模发展的思路,新增大棚1000栋。

三是在景区、山塬区突出抓好以石榴为主的观光农业开发和杂果林建设。

大力栽植名特优杂果和花卉苗木,积极开发石榴观光园等旅游农业项目。

山塬区要重点发展经济林和畜牧业,实施天然林保护、日元贷款造林、生态环境建设等工程,新植杂果1万亩。

四是调整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

积极引进专用小麦、优质玉米品种,推广高产、优质、高效的经济作物,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第三,抓投入,完善服务体系。

要多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支持产业结构调整。

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组织、服务职能,积极发展各类民间专业协会、农产品产销中介组织及经纪人队伍,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户调整结构、发展生产提供服务。

要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第四,抓基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认真组织实施零河水库、斜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北田至任留渭河堤防标准化建设工程。

年内完成雨金、徐杨、相桥、代王、新市、任留等农村供水工程9处,解决陵雨干沟两侧群众的饮水水质问题。

衬砌U型渠道58.8公里,铺设输水暗管18公里,新增节水面积2.2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5万亩,新增"四田"0.4万亩,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四)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强区域经济活力。

 充分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切实转变观念,运用创新思路,改进服务方式,促进我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1、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积极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全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打破一切限制,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公平、公正、宽松的发展环境。

要充分利用民资、民力、民智,鼓励社会资本逐步向城市基础设施、生态农业、旅游业、小城镇建设等领域进军,力争年内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300户,私营企业85户。

围绕银桥、汉兴、陕鼓、标缝,积极发展一批从事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零部件加工的企业群体,确保年内新上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500万元以上项目5个,上缴税金100万元以上的企业3户。

 2、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的保障体系。

要将非公有制企业的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业务纳入全区社会保障体系。

凡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工商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计划、土地、科技、规划等部门要给予相关优惠和倾斜,金融部门要调整信贷结构,提供信贷支持,为非公有制企业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3、切实加强企业的改革和管理。

区乡企业要按照"三改一加强"的要求,因厂施策,分块搞活。

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兼并、收购国有企业,实现扩张发展。

对有条件的企业,采取多种措施,使其不断发展壮大。

继续深化企业内部制度改革,形成竞争和激励机制。

围绕资金、成本、质量三个主要环节,全面加强企业管理,促进管理创新,不断提高效益,推动全区工业走向振兴之路。

 (五)加强财源建设和税收征管,充分发挥财政调控职能。

 一是培植财源,壮大财政实力。

牢固树立围绕财源抓经济的思想,切实把财源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环节,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要突出抓好陕缝、陕鼓、银桥等一批高利税的骨干企业,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巩固提高支柱财源。

对目前科技含量高、产品竞争力强、前景好的中小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扶持他们做大做强,尽快发展成骨干财源。

同时,要从我区的农业、旅游资源优势出发,选择涵养财源大、具有比较优势和增长潜力的产业项目,进行重点开发,逐步培育出一批新的应税企业。

 二是深化改革,构建公共财政框架。

要改革财政预算制度,强化部门综合预算,推行零基预算,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对事业单位全面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尽快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变财政资金分散管理、部门单位多头开户的状况。

加强政府财政性基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

财政资金要逐步退出生产性和竞争性领域,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三是强化征管,确保收入增长。

严格执行税法,坚决禁止越权减免税和随意批准缓税行为,堵塞漏洞,防止税款流失。

突出抓好工商各税、农业特产税和土地出让金的组织收入工作。

重视零散税收,采取"抓大不放小,以小补大"的征管措施,把该收的全部收上来。

切实做好农业税征收工作。

进一步完善区乡政府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

 四是优化支出,提高财政调控能力。

要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量入为出,勤俭办事,厉行节约,严格控制车辆、会议、接待等非生产性支出,不断完善财政经费包干使用制度。

要强化预算约束,优化支出结构,集中有限财力保吃饭、保运转、保稳定。

结合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精简财政供养人员,切实减轻财政负担,增强财政调控能力。

 (六)加大城乡建设力度,推进城市化进程。

 现代经济是以城市为载体的经济,城市建设水平反映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程度。

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战略意识,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为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首先,以全新的思路规划城市。

要以建设西安副中心城市为目标,突出旅游购物、高尚住宅、休闲渡假等特点,完善中心城市和七个功能区的控制性详规,做好城区供水、供气、供热等专业规划。

严格按照《城市规划法》办事,实行规划管理"一支笔"审批和"两证一书"制度,增强规划约束力。

坚决杜绝前办公后住宅的现象,集中建设服务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

突出抓好贴近群众、方便群众的公益设施,年内打通二环路南段,实施文化路、大庆路点亮工程。

扩大城市公共绿地,搞好单位和居民住宅小区的绿化美化。

加快发展天然气管网,完成陕鼓集团供气工程,新增居民用户2000户。

加快城乡供水工程建设,提高自来水供水普及率。

 其次,以全新的理念经营城市。

从实际出发,探索经营城市土地、城市设施和城市环境的新思路。

充分发挥区土地储备中心的作用,由政府垄断土地 一级市场,积极运作对城市道路、广场、雕塑、广告等公用设施使用权、冠名权进行拍卖、租赁,以资源换资金,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走出一条以地生财、以城兴城的新路子。

 第三,以全新的机制管理城市。

逐步建立区、街道、社区、小区"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长效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着力提高市民的城市意识。

加强市容环卫整治,坚决制止乱设摊点、占道经营和出店经营行为,取缔不规范广告牌、标志和乱搭乱建的亭棚等违章建筑。

落实沿街门店"四自一包"责任制,有效治理脏乱差,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

切实加强社区建设,强化社区功能,积极开展社会化、产业化服务,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四,以全新的思维建设小城镇。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重点搞好各街道、乡镇驻地村庄的总体规划,加快零口、相桥、栎阳、雨金、马额等五个建制镇的建设步伐。

在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支持和引导农民建设功能完备的新农村,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不断完善小城镇公共设施,统筹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运用市场机制,多元化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

继续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年内建成滩张、零口两所35千伏变电站,改造配电线路220公里、变压器台位200个。

进一步加快交通道路建设,拓宽改建临潼至小金公路29公里,提高道路等级和通行能力。

 (七)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提高城乡群众生活水平。

 在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加快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在全区36所高中和初中完成"校校通"信息化工程,建成华清中学逸夫教学科技楼、徐杨职中教学楼,全面改造危漏校舍。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初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成区医院门诊楼一期工程,依法整治医疗秩序和医药市场,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建成体育中心游泳馆及综合楼,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加快体育事业发展。

积极改善文化基础设施,动工建设"艺苑大厦",建成10个山区地面卫星接收站,进一步扩大城乡电视网络。

加大"扫黄打非"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