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083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docx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docx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为使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通过对本册教材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特作教学计划如下:

一、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根据上学年级执教时对他们的了解,优秀生约占5%,差生约占3%,其余学生均为一般水平。

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授本册教材所面临的困难性和重要性。

虽然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美术学习生活的经验,但老师并不能因此对他们的日常常规及学习有所疏忽,在美术课上出现的常规问题仍然有:

1、带学具仍然是老师最为头痛的一件事。

2、铅笔屑、颜料等不能及时清理以致影响卫生情况,对于这些常规性问题,作为教师,尽量多提醒他们,慢慢带领他们走上正轨。

(二)  教材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二十课,通过美术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为宗旨,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业类型主要分为造型表现课、设计应用课、欣赏评述课和综合探索课四大类。

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3、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4、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二、教学总体目标:

从学生身边环境熟悉的事物中发现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观察、记忆、想象表现生活中有特色的环境,体验生活的情趣,提高绘画表现技能,学会装饰,美化生活,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设计、想象、创造的能力。

要求:

实际是基础,想象是延伸,教师要用正确、健康的审美观来引导和影响学生,培养文明、朴素的观念,让学生沿着一个健康、文明的审美轨道创新、开拓,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四大领域:

造型·表现领域,设计·应用领域,欣赏·评述领域,综合·探索领域。

四类中仍以“造型·表现领域”为主要教学内容,约占总教学量的三分之二。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美术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为适应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造型·表现课:

通过画、剪、撕、贴等方式,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设计·应用课:

通过尝试各种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想想.、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欣赏·评述课:

通过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感受,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综合·探索课: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四、教学措施:

课堂上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开阔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择的功能,推行发展性评价,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学习,在玩中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一)、教师方面:

做学生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去讨论、去创作,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展示作品。

(1)、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制作教具。

(2)、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大胆创造,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绘画兴趣。

(3)、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4)、灵活改进示范过程的传授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5)、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少而精,并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

(6)、拓展教学思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学生方面:

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及所学知识,动脑筋制做作品,学会合作,并妥善保存自己的设计作品。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阔视野,增长社会经验

五、业务学习及其它方面:

作为美术教师,应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对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多研究新的美术动向,阅读和学习美术教学的有关资料和先进的教学经验,大胆尝试,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

本学期的教改课题确定为“美术创新教育的试验与研究——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教育对象面向全体学生,旨在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运用多种工具材料进行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获得感知、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技术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积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加强对学生特长的培养和训练(具体内容另见课外活动小组活动计划)。

五、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2.24—3.2

1.春天来了

2

2

3.3—3.9

2.处处有鲜花

2

3

3.10—3.16

3、彩蝶飞飞

2

4

3.17—3.23

4.剪花边

2

5

3.24—3.30

5、印印画画

2

6

3.31—4.6

6.倒影

2

7

4.7—4.13

7.印人像

2

8

4.14—4.20

8.可爱的猫咪

2

9

4.21—4.27

9老牛和小牛

2

10

4.28—5.4

10.奔跑的动物

2

11

5.5—5.11

11.泥塑大象

2

12

5.12—5.18

12.奇特的梦

2

13

5.19—5.25

13.走迷宫

2

14

5.26—6.1

14.美丽的丝巾

2

15

6.2—6.8

15.水墨游戏

2

16

6.9—6.15

16.水瓶

2

17

6.16—6.22

17.瓶子变个样

2

18

6.23—6.29

18.大家来运动

2

19

6.30—

19.童话和神话

2

1.春天来了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水彩笔、中国画颜料、水粉颜料等绘画材料可任选一种

  (教师)课件、各种春天的图片资料、范画、各种绘画颜料和工具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了解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让学生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

  2.感受与想象。

  

(1)听:

乐曲《春天在哪里》。

提问:

听懂了吗?

你知道这首歌主要歌唱了什么?

你喜欢春天吗?

为什么?

出示课题:

《春天来啦》。

  

(2)忆:

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变化?

谈谈你印象中的春天。

如:

天——蓝蓝的;水——凉凉的;风——轻悄悄的;草——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花——粉粉的、粉黄的、粉白的、粉红的……柳树暴出了嫩绿的芽……

  (3)看:

MTV《春天在哪里》。

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与你记忆中的是否一样?

  (4)想:

你还看到过哪些春天的景象?

引导学生讨论补充,使学生认识到桃花、绿柳、油菜花、燕子等都是春天景象的代表,是春天的象征。

  (5)看:

教师课前收集的各种春天的图片。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和色彩。

  3.思考与表现。

  

(1)春天有哪些主要色彩?

(看书上的色彩组合,或以课件展示色彩,让学生自由选择。

  先让学生大胆说出春天的色彩,接着小组进行分析讨论。

  

(2)课件展示不同季节的画面,通过对比说出它们之间的色彩有什么不同。

  (3)尝试表现:

按自己的意愿画出春天的色彩。

(4)欣赏大师及同龄人的作品,分析不同材料、不同表现方法在不同作品

中的运用。

如:

用哪些主要颜色来表现春天?

用什么材料?

用什么方法?

你能创造新的方法吗?

  4.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独一无二的春天。

  5.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辅导要点:

(1)色彩整体倾向;

(2)表现方法。

  6.作业展示,互评小结。

  

(1)展示学生作业,把学生的作业组合成一大幅春天美景。

  

(2)请学生选出最美的部分,谈谈自己的感受,并请小作者谈谈创作思路,再让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7.课后延伸。

(1)提问:

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表现春天吗?

(2)请学生到大自然里欣赏美丽的春天。

2.处处有鲜花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花的构造、形态和色泽,收集自己喜爱的花的图片资料,带齐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收集与教材有关的花的图片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准备一些塑料花、绢花、纸花或盆花,准备各种绘画颜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谈话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安定情绪。

  

(2)讲评上节课的学生优秀作品,鼓励学生画出有自己特色的画,激起学生的作画兴趣。

  (3)“有鲜花的装扮,春天多美呀!

有鲜花的装扮,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

鲜花不仅春天有,其他季节照样有。

不仅花圃里有,公园里有,大自然里也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鲜花。

”——揭题:

《处处有鲜花》。

  2.欣赏与感悟。

  

(1)播放课件,显示画面——优雅的客厅,窗明几净。

  继续播放课件,显示画面——在前一画面的基础上,在茶几上多了一盆花。

  提问:

看懂了吗?

哪一个画面更温馨?

为什么?

  小结:

鲜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

  

(2)提问:

你见到过鲜花吗?

在哪儿见到的?

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小组探讨、思考。

播放课件,展示各个时节、不同地方的各种各样的鲜花图片。

  小结:

鲜花给大自然带来了神奇的变化——不同季节的鲜花给大地穿上了五彩缤纷的衣裳。

  3.思考与表现。

  

(1)观察鲜花。

  教师把一朵花慢慢地作上下左右、四面八方自由翻动,使它“活”起来,让学生仔细观察正、侧、背面的花。

  提问:

与你记忆中的花是否一样?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花的构造、叶的形态。

  

(2)尝试表现。

  依据自己的观察画出鲜花。

(3)归纳画法。

  先画花蕊,再画花瓣,从中心入手,向外展开,有中心依托,就容易把花形画得准确,接下去画枝添叶,最后涂色。

  (4)课件播放。

  欣赏大师及同龄人的作品(书上或课外收集的),分析其工具、材料与表现方法的不同,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

如水彩表现的花淋漓、透明、艳丽;摄影图片中的花真实、鲜艳;彩笔线描的花优雅;“没骨”法表现的花雍容华美等等。

  4.作业与辅导。

(1)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独一无二的鲜花

(2)教师提示学生表现花的时候,不要过分追求逼真,应发挥想象力,大胆动笔画。

要抓住花的特征,注意区分不同类型花卉的外形、色泽和叶子的不同形态。

巡视中多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评价与拓展。

  

(1)把学生作业展示在黑板上,组合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并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让学生扮演花匠评选出最美的花。

老师给入选作品的作者颁奖——每人一朵鲜花。

  

(2)鼓励学生课后自己栽种一盆花,观察、记录花的生长过程。

3、彩蝶飞飞

课前准备

  (学生)32开大小的白卡纸、色卡纸、彩色水笔、废纸盒、剪刀

  (教师)各种式样的纸蝴蝶若干只、各种蝴蝶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课前准备,安定情绪。

2.营造情境。

  

(1)课件演示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蝴蝶群大规模迁徙以及各种蝴蝶图片等,动静结合营造蝴蝶王国情境,让学生具体感知蝴蝶的美丽(灵动之美、形状之美、色彩之美)。

  

(2)“蝴蝶飞呀飞,飞到我们课堂里来了。

看一看,老师这里有几只蝴蝶,好看吗?

”(教师演示纸蝴蝶。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纸蝴蝶。

  3.做一做——尝试制作蝴蝶。

  

(1)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分发一只纸蝴蝶,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制作方法。

  

(2)归纳小结:

根据蝴蝶形状的对称特征,折剪蝴蝶图形:

①将纸对折后画上半只蝴蝶的轮廓线,注意别忘记画上触角(蝴蝶的身体中线须与纸折叠成的中线重叠);②沿轮廓线剪下。

  (3)欣赏各种蝴蝶图片,分析蝴蝶花纹造型特征:

①蝴蝶花纹:

可用小圆点、瓜子形、曲线、短线等图形装饰纸蝴蝶,花纹、颜色两边须一致。

②鼓励学生想出各种方法装饰蝴蝶。

如:

绘画形式、剪贴形式、复印形式……

 4.玩一玩——让纸蝴蝶飞起来。

  

(1)纸蝴蝶为什么会飞呢?

(仔细观察纸蝴蝶。

)由于两边剪了两个小洞,手指套入小洞一紧一松,纸蝴蝶的翅膀就扇动起来,多有趣!

  

(2)指导学生用剪刀头剪两个小洞,大小以自己手指刚好能伸进为宜。

  5.作业与辅导。

  

(1)作业要求:

制作一只漂亮的、独一无二的蝴蝶,给蝴蝶取个好听的名字。

  

(2)辅导要点:

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纸张大小,尽可能地把纸蝴蝶制作得大一些;对画得快的学生可要求正反两面都配上图案;要求学生将剪下的废纸装入废纸盒中,保持桌面整洁。

  6.评价与延伸。

  

(1)让学生拿着纸蝴蝶玩耍,比一比谁做的纸蝴蝶最漂亮,“飞”得最灵活。

  

(2)要求学生课后去大自然中或网上寻觅蝴蝶,了解蝴蝶知识,制作蝴蝶标本等

4.剪花边

课前准备:

  (学生)彩纸和剪刀、收集的花边图样

  (教师)多种花边图案纹样和单独纹样、课件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欣赏激趣。

  

(1)检查课前准备,稳定学生情绪。

  

(2)欣赏漂亮的纸蝴蝶,展示以蝴蝶为单独纹样组成的二方连续纹样,感受形式美、节奏美,激发学生学画花边的兴趣。

  2.联系生活,感知文化。

  

(1)提问: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花边图案?

装饰在哪些地方?

  

(2)在学生回答和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花边图案的基础上,播放课件,展示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花边,使学生充分感知花边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花边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寻找规律,引导探索。

(1)提问:

欣赏了这么多的花边图案,你能说说花边的排列组合有什么规律吗?

  引导学生找出每条花边的单独纹样,课件演示上下(纵向)、左右(横向)的基本排列组合方式。

  

(2)提问:

谁能变动一下连续排列的规律,又变出一条美观的花边?

  引导学生把横向的花边变成纵向的花边,纵向的则变成横向的。

  (3)提问:

这些花边的排列组合是否正确?

如果不正确,请动脑筋、想办法,再组成漂亮的花边?

  课件展示排列组合有错误的花边,让学生辨析。

引导学生掌握花边图案的构成知识,扩展学生的思维。

从学生的排列组合中,教师及时作归纳,引出花边构成的基本规律。

师生

共同配合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又容易理解和接受。

  4.尝试实践,锻炼技能。

  

(1)提问:

经过讨论,我们懂得了花边的排列组合规律。

掌握这些规律,我们就可以剪出各种各样美丽的花边了。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剪一条花边我们要分几步才能完成?

  

(2)引导学生尝试,从尝试中归纳出:

折、画(单独纹样)、剪等基本步骤。

从连接失败的作品中找出失败的原因:

要注意花边左右或上下的连接点不能剪断。

  5.作业辅导,完善实践。

  

(1)作业要求:

用彩纸剪漂亮的花边;分小组完成用花边对一个组员的装饰打扮。

  

(2)辅导要点:

折得是否平整,单独纹样的设计是否饱满、有无创新,连接点是否会剪断。

  6.展示评优,课后延伸。

  

(1)每组被装扮好的学生上台展示,进行一次评比,看哪组获得优胜。

  

(2)小结:

我们可以用花边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3)延伸:

除了用剪的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绘制花边?

  (提示:

可以手绘,还可用印模印,用复写纸画……)

5、印印画画

课前准备:

  (学生)树叶、水粉颜料、笔、擦手用的小毛巾

  (教师)各种树叶、拓印的范作、工具材料、课件

  教学过程

  1.回忆激趣。

  

(1)让学生回忆第3册的《指印的联想》一课,课件展示相应的作业,激发学生拓印的欲望。

  

(2)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用一种新的材料来印印画画。

  2.尝试探趣。

  

(1)学生分组活动。

让学生用树叶蘸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教师分发到小组里的铅画纸上按印,体验按印的乐趣,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树叶纹理的特征及不同按印(正面、反面)方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2)课件展示书上前两幅图,辨析异同,进一步体会正反印的不同效果。

  (3)教师提示学生按书中的操作图示探讨拓印步骤,了解和掌握拓印的方法。

3.发散思维。

  

(1)把拓印好的树叶图形按不同方向转动,让学生依形想象。

  

(2)把树叶修剪或组合成各种图形,激发学生想象。

  4.小组合作。

  

(1)把课前准备的树叶组合拓印、添画完成的作品分给每一小组,请学生研究制作方法,并合作仿制。

  

(2)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仿制心得,师生总结组合、添画的成功方法。

  (3)课件呈现教材中用综合方式拓印的学生作品,分析其拓印方法。

  5.布置作业。

  

(1)欣赏优秀的树叶拓印作品,启发学生想象。

  

(2)作业要求:

用树叶拓印,并添画成一幅与众不同的作品。

6.倒影

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颜料和笔等作画工具材料

  (教师)表现倒影的图片和作品、课件、水粉颜料和笔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猜谜入题。

  

(1)设置谜题:

动脑筋想一想,能不能只画一次画就可以得到两张一样的画?

  引导学生往带来的作画工具材料上去想象。

(2)教师示范对印全过程,在学生的恍然大悟中揭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简

单而新颖的绘画新方法——对印,用对印来完成美丽的倒影创作。

  2.欣赏感悟。

  

(1)在你的脑海中,有哪些美丽的倒影呢?

(桂林山水、孤帆远影、朝霞晚月……)

  课件播放表现倒影的艺术图片,丰富学生的感知,激活学生的记忆。

  

(2)重点欣赏教材中的美术作品:

《山山水水》的率意、洗练;《饮水的熊》的简洁、浑然一体;《丹顶鹤》的绚丽多姿等。

  3.尝试练习。

  

(1)发给学生小纸张,请学生参照教材中图示的对印步骤,尝试对印自己喜欢的一样事物,初步体验对印的乐趣,再把自己在尝试中的切身感受大胆表述出来。

  

(2)师生共同小结:

①想好表现的主题;②先把纸仔细对折好;③调好颜色,注意不能太稀;④完成对印;⑤添加想象。

  4.激发思维。

  

(1)引导学生从《山山水水》上下极为相似的两部分中找出不同之处,并说出原因。

  

(2)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找出同龄人作品中相似部分的异同,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小结:

水上的正影与水中的倒影是有区别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加以表现。

  5.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大胆表现喜欢的景物,教师从主题内容、色彩搭配、创新思维上予以指导。

  6.作业展评。

  

(1)把作业展示在黑板上,先请学生自己评选出优秀作业,并说说原因,再由教师小结。

  

(2)最后提问:

除了今天学的单纸对折的对印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对印方法?

  (课件展示不同纸张间的对印、玻璃对印、实物对印等,予以提示。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去尝试探索。

7.印人像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夹子等

  (教师)课件、撕纸拼贴小孩头像范作两幅、磨印作品若干件、油画棒、订书机等

  教学过程:

  1.课前探究。

  课前让学生收集硬币、纪念章等有浮雕效果的实物,并试着拓印。

  2.欣赏范作,激发兴趣。

  

(1)课件展示拓印画。

提问:

你画过这样的画吗?

它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

  

(2)展示撕纸粘贴的范作,观察比较。

  3.直观展示磨印过程。

  

(1)展示磨印的基本工具材料。

  

(2)课件展示印模(拓印稿)的设计制作过程——撕纸拼贴一个小男孩头像(从整体到局部):

①设计好图像;②撕出脸形;③撕出发型,可贴出层次;④撕出五官,可以贴出层次;⑤可以摆好再贴,也可以边撕边贴,要注意贴的次序。

  拓印稿制作,是作品成败的关键。

一般的方法是根据原稿设计的要求,逐层加厚,呈现出凹凸不平的立体感。

  (3)课件展示磨印过程。

  在撕贴好的头像作品上盖上一层薄纸,用夹子夹好,用手指轻轻地揿压,待纸面出现凹凸时,再用油画棒轻轻地均匀摆涂。

要有顺序,轻重均匀一致,直到头像完全显现。

几种不同方法的磨印处理:

①单色磨印。

②多色磨印:

按画面设计要求,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色彩磨印。

③在纸面上先平涂一种较淡的颜色,再磨印。

④磨印后再在上面喷色。

  4.欣赏与实践。

  

(1)欣赏优秀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辨析头像脸形、发型、五官、表情的处理。

  

(2)作业要求:

撕纸拼贴自己喜爱的小孩头像并拓印画面。

  5.展评作业。

  让学生展示并评价自己的作品。

  6.课后延伸。

  

(1)课件展示磨印古代碑帖、壁画等场景,让学生感受磨印的悠久历史。

  

(2)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寻磨印还可以应用于哪些方面。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颜料、水粉笔、油画棒、夹子等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范作两幅、拓印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展评激趣。

  展示上节课学生磨印的优秀作业,作简单的讲评与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欣赏范作。

  

(1)课件展示同一印模分别用拓印与磨印印制出来的作品。

提问:

它们有什么异同?

(印模相同,印法不同。

  

(2)引出课题——继续学习拓印。

  3.拓印过程。

  

(1)展示拓印的基本工具材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它们的作用。

  

(2)课件展示印模(拓印稿)的设计制作过程——撕纸拼贴一个人像。

  (3)课件展示拓印过程。

  在撕贴好的头像作品上盖上一层纸,用夹子夹好或订书机订好。

调好颜料,掀开覆盖在印模上的纸;再在印模上需要拓印的部位涂上水粉颜料(或油彩),注意涂的部位不宜太多,以免颜料干透无法拓印;重新覆上纸,用手压印或用磨子印。

重复以上程序,直到人像完全印好。

  几种不同方法的拓印处理:

①单色拓印:

用滚筒涂色较简便。

②多色拓印:

按画面设计要求,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色彩拓印。

③拓印后再在上面喷色。

  4.赏析实践。

  

(1)欣赏优秀学生作品,从造型、色彩等方面分析。

  

(2)作业要求:

个人或小组合作,撕纸拼贴自己喜爱的人像并拓印画面。

  (3)教师巡视中主要察看撕贴次序与涂色、压印是否均匀。

  5.展评延伸。

  

(1)让学生个人或小组展示作品,作自我评价。

寻找拓印清楚的原因,对拓印模糊的作品也作出分析,如:

颜料太稀,人像拓印不明显;纸张移动造成错位。

  

(2)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进行拓印创作。

8.可爱的猫咪

课前准备:

  (学生)猫的图片、颜料、色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

  (教师)各种猫的图片、示范作品、课件、色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辨声揭题。

(1)课件播放各种动物的叫声,让学生大胆猜,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2)当学生听到猫的叫声“喵……喵……”而猜出猫时,教师随即揭题。

  2.回忆交流。

  

(1)回忆:

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猫?

听到过哪些有关猫的故事?

给你印象最深的猫是怎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