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检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383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号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信号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信号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信号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信号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信号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信号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信号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信号检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信号检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号检测.docx

《信号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号检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号检测.docx

信号检测

第一章信号检测

统计检测理论-利用信号与噪声的统计特性建立最佳判决

检测理论(判决理论)+估计理论

1950-60通信工程+统计学――形成一门新的学科

信号检测(Detections)

--主要解决在受噪声干扰的观测中信号有无的判决问题

数学基础:

统计判决理论(假设检验理论)

信号估计(Estimations)

--主要解决在受噪声干扰的观测中,信号参量和波形的确定问题

数学基础:

统计估计理论、滤波理论

通信、自动控制、雷达、声纳、导航、地震学、生物医学、模式识别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基本检测理论模型

一、假设检验(HypothesisTesting)

假设――所要检验的对象的可能情况或状态

检验――检测系统所做的判决过程

二元检测:

只有两种可能的假设

多元检测:

有多个可能的假设

复合假设:

信号是一随机过程的实现,其均值或方差可处于某个数值范围内

序列检测:

按取样观测值出现的次序进行处理和判决

二元假设检验可能的情况:

1、H0假设为真,判决H0(正确);代价-C00

2、H1假设为真,判决H0(漏警);代价-C01

3、H0假设为真,判决H1(虚警);代价-C10

4、H1假设为真,判决H1(正确);代价-C11

§1-1贝叶斯准则(Bayes)代价、风险最小

以二元假设检验为例:

源有两个输出,两个输出发生的概率已知,即先验概率已知P(H0),P(H1)分别为假设H0和H1发生的概率

显然有P(H0)+P(H1)=1---------(1-1)

D0表示判决H0,D1表示判决H1

赋予每个可能的判决一个代价Cij(i,j=0,1),

Cij--表示假设为Hi而判决为Dj时的代价

贝叶斯准则的目标是使平均代价E[C]最小风险最小,

假定错误判决的代价总是比正确判决的代价大,即:

C01>C11,C10>C00---------------(1-2)

假定各种代价均已知,并设P(Di,Hj)表示假设为Hj而判决为Hi时的联合概率,则平均代价为:

E[C]=C00P(D0,H0)+C01P(D0,H1)+C10P(D1,H0)+C11P(D1,H1)-(1-3)

应用Bayes公式:

P(Di,Hj)=P(Di|Hj).P(Hj)--------(1-4)

条件概率P(Di|Hj),i,j=0,1---(1-5);Z=Z0UZ1-----------(1-6)

P(D0|H0)=P(判决为H0|H0为真)=∫Z0p(Z|H0)dZ------------(1-7)

P(D0|H1)=P(判决为H0|H1为真)=∫Z0p(Z|H1)dZ=PM―漏警概率(1.8)

P(D1|H0)=P(判决为H1|H0为真)=∫Z1p(Z|H0)dZ=PF―虚警概率(1-9)

P(D1|H1)=P(判决为H1|H1为真)=∫Z1p(Z|H1)dZ=PD-检测概率(1-10)

他们之间满足下列关系:

PM=1-PD-----(1-11),P(D0|H0)=1-PF---------(1-12)

P(正确判决)=P(D0,H0)+P(D1,H1)

=P(D0|H0)P(H0)+P(D1|H1)P(H1)=(1-PF)P(H0)+PDP(H1)—(1-13)

同理有:

P(错误判决)=P(D0,H1)+P(D1,H0)

=PMP(H1)+PFP(H0)-------------(1-14)

故平均代价为:

E[C]=C00(1-PF)P(H0)+C01(1-PD)P(H1)

+C10PFP(H0)+C11PDP(H1)-------------(1-15)

由(1-7),(1-10)两式:

E[C]=C00P(H0)∫Z0p(z|H0)dz+C01P(H1)∫Z0p(z|H1)dz

+C10P(H0)∫Z1p(z|H0)dz+C11P(H1)∫Z1p(z|H1)dz

------------(1-16)

∫Z1p(z|Hj)dz=1-∫Z0p(z|Hj)dz,j=0,1-------------(1-17)

E[C]=C10P(H0)+C11P(H1)+-------------(1-18)

∫Z0{[P(H1)(C01-C11)p(z|H1)]-[P(H0)(C10–C00)p(z|H0)]}dz

[P(H1)(C01-C11)p(z|H1)]<[P(H0)(C10–C00)p(z|H0)]--->H1—(1-19)

[P(H1)(C01-C11)p(z|H1)]>[P(H0)(C10–C00)p(z|H0)]--->H0--(1-20)

上式的左边称为似然比(LikehoodRatio)

观测空间Z=Z0∪Z1,相应于每一个假设,观测z的概率密度函数为p(z|H0),p(z|H1);有下列门限

故可得到似然比检验的Bayes准则(平均代价最小)

此式两边均为正,取自然对数(单调递增),故有等效判决规则

由于代价和先验概率是一种推测,实际中可能有变化,但只影响门限,计算似然比并不受影响,所以构造下列图示处理器:

§1-2最小总错误概率准则(最小误差概率准则)

当假定正确判决不付出代价,而各种错误判决的代价相同时:

C00=C11=0,C10=C01=1―――(1-26)

则平均代价即为总错误概率:

E(c)=P(H0)PF+P(H1)PM=Pe

判决公式变为:

当两种假设为等可能时,即P(H0)=P(H1)

则有η=1,Lnη=0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这种假设一般是正确的。

§1-3最大后验概率准则MaximumPosterioriProbability

即p(H0|z)

P(Hi|z),i=0,1为在给定观测值为z的条件下,Hi为真的概率,

此即后验概率。

由前面的论述,可以得出最大后验概率准则与最小总错误概率准则是等价的。

证明的过程可见张贤达书中的推导。

例1-1设一个二元通信系统发送1V,0V的信号,受到1/12w加性高斯噪声的干扰。

系统发送1V0V信号的概率分别是0.6和0.4,代价分别为C00=-2,C01=8,C10=6,C11=-2.试求最佳贝叶斯判决准则及相应的平均代价。

解:

=0.534

σ2=1/12,σ=√1/12

H1—μ=1,H0---μ=0

故可求出最佳判决界:

6(2V-1)=Ln0.534-----V=0.456V

欲求平均代价,应先求出虚警概率和漏警概率

故相应的平均代价为:

E[C]=C00(1-PF)+C01PF+P(H1)[(C11-C00)+(C01-C11)PM

-(C01-C11)PF]=-1.645

可见只要代价因子和先验概率已知,就可求出贝叶斯判决准则。

§1-4极大极小化准则(MinimaxCriterion)

在许多情况下,先验概率未知,不能采用贝叶斯准则。

选择一个先验概率P(H1),使平均代价最大,然后,再求此

P(H1)所对应的贝叶斯解-极大极小化准则

由于P(H0)+P(H1)=1,故有

P(H0)=1-P(H1)―――――(1-31)

平均代价为:

E[C]=C00(1-PF)+C01PF+P(H1)[(C11-C00)+(C01-C11)PM

-(C01-C11)PF]―――――(1-32)

对于给定的P(H1),P(H1)[0,1]的值,判决区域由PFPM确定

显然,随着P(H1)的值的变化,判决区域也会变化,从而导致非贝叶斯最佳判决准则,即平均代价总是比贝叶斯的代价大。

我们可以看两种极端情况:

极端情况1:

P(H1)=0,门限=

此时的判决规则为:

即H0总为真。

观测到的是z0,而相应的

∫Z0p(Z|H1)dZ=PM―漏警概率=0------(1-35)

∫Z1p(Z|H0)dZ=PF―虚警概率=1-------(1-36)

将(1-35)和(1-36)两式代入(1-32)式得平均代价为:

E[C]=C00--------(1-37)

极端情况2:

P(H1)=1,门限=0

因为L(z)是非负的,我们也规定PF=1,PM=0.于是有:

E[C]=C11--------(1-39)

中间的情况是P(H1)=P*(H1),P(H1)*[0,1]

E[C]--f{P(H1)}

可以证明此函数的凸性。

易见,在P(H1)=P*(H1)处,对应P*(H1)贝叶斯判决准则

给出最小平均代价E[Cmin]

此即将最大平均代价最小化

将E[C]对P(H1)的导数=0

则可求出极大极小化方程:

(C11-C00)+(C01-C11)PM-(C10-C11)PF=0--------(1-40)

若正确判决的代价均为0,C11=C00=0,则上述方程为

C01PM=C10PF-----------(1-41)

若错误判决的代价均为1,C01=C10=1,则上述方程为

PM=PF-----------(1-42)

此即虚警概率等于漏警概率。

极大极小化准则的平均代价为—平均错误概率

E[C]=PF[1-P(H1)]+P(H1)PM

=P(H0)PF+P(H1)PM―――――(1-43)

§1-5Neyman-Pearson准则

已知先验概率和代价函数――贝叶斯准则

未知先验概率,但可选定代价函数――极大极小化准则

而在先验概率和代价函数均为未知的情况下――?

可用Neyman-Pearson准则,即在给定虚警概率的条件下,使检测概率最大,也即漏警概率最小。

限定PF=(保证虚警概率在一可容许值的约束条件下),设计一检验使PD最大(或PM最小)。

应用Lagrange乘子,构造下列目标函数:

显然,若PF=时,要使J最小,必需要使PM最小

∵≥0,则上式的第一项为正。

若要使J减小,只有将上式中[]为负的点z分配到Z0域,即使:

同样,将下式

成立的点,分配到Z1域。

故有判决规则写成似然比:

可见似然比检验,可使J最小。

选择,使得PF=:

若H0为真时,l(z)的概率密度为p(l(z)|H0),则要求:

此式对的解,便是门限(注≥0)。

易见,若↓,相当于Z1域↑,相当于判决H1的区域增大,即有PD↑

故应减小,直到得出最大可能的α。

在大多数有意义的情况下,PF是的连续函数。

我们讨论中也均假设如此,那么,Neyman-Pearson准则将是导致一个似然比检验。

这种准则的判决程序是调整变量,使得PF=。

Neyman-Pearson准则:

是先加工观测值z,求出似然比l(z);

然后将l(z)与门限比较,从而作出判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