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清热剂0823.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4506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5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剂清热剂082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方剂清热剂082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方剂清热剂082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方剂清热剂082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方剂清热剂082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方剂清热剂082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方剂清热剂082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方剂清热剂082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方剂清热剂082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方剂清热剂082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方剂清热剂082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方剂清热剂082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方剂清热剂082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方剂清热剂082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方剂清热剂082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方剂清热剂082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方剂清热剂082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方剂清热剂082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方剂清热剂082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方剂清热剂082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方剂清热剂0823.docx

《方剂清热剂08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剂清热剂0823.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方剂清热剂0823.docx

方剂清热剂0823

第四章清热剂

一、选择题A型题

1、竹叶石膏汤主治证的病机是(E)

A.阳明气分热盛B.少阴不足,阳明有余C.三焦火毒热盛D.温病后期,邪伏阴分E.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阴两伤,胃气不和

2、犀角地黄汤中没有的药味是(D)

A.芍药B.犀角C.生地黄D.熟地黄E.牡丹皮

3、患儿,男,3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冷饮,口舌生疮,小便赤涩,舌红,脉数,宜选(C)

A.清胃散B.泻白散C.导赤散D.牡蛎散E.泻黄散

4、龙胆泻肝汤中多用苦燥、渗利伤阴之品,为使祛邪不伤正,故方中配用(E)

A.熟地、麦冬B.熟地、当归C.生地、麦冬D.熟地、生地E.生地、当归5、白虎汤“四大症”不包括(C)

A.口大渴B.脉洪大C.腹大痛D.身大热E.汗大出6、芍药汤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C)

A.木香B.黄连C.芍药D.肉桂E.大黄7、体现“苦寒直折”配伍特点的方剂是(C)

A.清胃散B.凉膈散C.黄连解毒汤D.芍药汤E.龙胆泻肝汤8、清营汤中体现“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治法的一组药物是(D)

A.丹参、麦冬、竹叶B.水牛角、生地黄C.丹皮、莲子心D.银花、连翘、竹叶E.丹参、玄参

9、泻白散的药物组成是(C)

A.黄芩、桑白皮、地骨皮、牡丹皮B.甘草、粳米、黄芩、牡丹皮

C.甘草、桑白皮、地骨皮、粳米D.桑白皮、地骨皮、牡丹皮、甘草E.甘草、桑白皮、地骨皮、黄芩

10、清胃散中应以何药为君(C)

A.生地养阴凉血B.升麻散火解毒C.黄连清胃泻火D.丹皮凉血清热E.以上皆非11、具有泻火通便、清上泄下功用的方剂是

A.黄连解毒汤B.小承气汤C.普济消毒饮D.凉膈散E.导赤散12、左金丸原方中黄连与吴茱萸的用药比例为(A)

A.6:

1B.4:

1C.3:

1D.2:

1E.1:

1

13、芍药汤中清热燥湿、解肠中热毒的药物是(C)

A.黄芩、黄连、黄柏B.黄芩、黄连、山栀C.黄芩、黄连、大黄D.黄芩、大黄、山栀E.山栀、黄连、大黄

14、腹痛,便脓血,赤多白少,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宜选用(D)

A.葛根芩连汤B.桃花汤C.真人养脏汤D.芍药汤E.白头翁汤15、主治湿热痢疾的方剂是(C)

A.白头翁汤B.败毒散C.芍药汤D.茵陈蒿汤E.八正散16、体现“以泻代清”法的方剂是(B)

A.导赤散B.凉膈散C.白虎汤D.清营汤E.芍药汤17、主治热入血分证的方剂是(B)

A.竹叶石膏汤B.犀角地黄汤C.黄连解毒汤D.仙方活命饮E.大黄牡丹

18、青蒿鳖甲汤中除青蒿与鳖甲外,尚有(D)

A.地骨皮、知母、丹皮B.熟地、知母、丹皮C.生地、知母、桑白皮D.生地、知母、丹皮E.熟地、知母、地骨皮

19、导赤散清的是哪一经之热(A)

A.肝B.心C.脾D.肺E.肾

20、身热夜甚,口不甚渴或不渴,心烦不寐,甚或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应当辨为(C)

A.卫分证B.气分证C.营分证D.血分证E.阳明证

21、腹痛阵阵,痛而拒按,便后腹痛暂缓,痢下赤白脓血,粘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应选用()

A.连理汤B.真人养脏汤C.乌梅丸D.芍药汤E.白头翁汤22、体现“透热转气”治法的是(A)

A.清营汤B.清胃散C.清气化痰丸D.清燥救肺汤E.清暑益气

23、芍药汤主治(C)

A.疟疾B.水肿C.痢疾D.淋证E.麻疹24、黄连解毒汤的组成中除黄连外,尚有(C)

A.栀子、黄芩、大黄B.栀子、黄芩、地黄C.栀子、黄芩、黄柏D.栀子、黄芩、黄芪E.栀子、大黄、黄柏

25、清营汤的症状中可以见到()

A.夜热早凉B.恶寒发热C.寒热往来D.身热夜甚E.日晡潮热B型题

A.石膏、知母B.石膏、半夏C.知母、半夏D.麦门冬、生地E.竹叶、生地1、白虎汤的组成中含有(A)

2、竹叶石膏汤的组成中含有(B)

A.普济消毒饮B.仙方活命饮C.凉膈散D.黄连解毒汤E.犀角地黄汤3、主治三焦火毒证的方剂是(D)

4、主治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证的方剂是()

A.清补两顾B.苦寒直折C.培土生金D.以泻代清E.水虚火不实5、黄连解毒汤是()

6、导赤散是()

7、竹叶石膏汤是()

A.大黄B.黄连C.官桂D.吴茱萸E.黄芩8、左金丸中的反佐药是()

9、芍药汤中的反佐药是()

A.泻青丸B.泻黄散C.泻白散D.导赤散E.玉女煎10、功能为泻心火的方剂是()

11、功能为泻肺火的方剂是()

12、功能为泻脾胃伏火的方剂是()

A.清心热,凉血滋阴B.养阴补血C.滋阴凉血D.导热,引血下行E.滋补肾水13、玉女煎中牛膝的作用是()

14、导赤散中生地的作用是()

15、清胃散中生地的作用是()X型题

1、黄连解毒汤中含有下列哪些药物()

A.黄连B.黄柏C.大黄D.黄芩E.黄芪2、以下哪些选项是青蒿鳖甲汤的辨证要点()

A.夜热早凉B.热退无汗C.里急后重D.舌红少苔E.脉细数3、下列哪些方剂含有黄连、黄芩()

A.白头翁汤B.芍药汤C.黄连解毒汤D.蒿芩清胆汤E.清胃散4、清胃散的适应病症是()

A.胃火牙痛B.牙宣出血C.牙龈红肿溃烂D.唇舌颊腮肿痛E.胃脘疼痛、吞酸、嘈杂

5、白虎汤主治的证候中可以见到()

A.口大苦B.汗大出C.口大渴D.身大热E.脉洪大二、填空题

1、竹叶石膏汤是由去,加、、、组成。

2、导赤散主治病证的病位在和。

3、青蒿鳖甲汤中直入阴分、入络搜邪的是,清热透络、引邪外出的是。

4、泻白散主要由、、三味药而成。

5、清营汤中用来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药物是。

6、温病:

气分热盛证,治宜方;邪热传营证,治宜方;

热入血分证,治宜方;后期阴液耗伤,邪伏阴分证,治宜方。

7、龙胆泻肝汤中用于养血滋阴、使邪去而阴血不伤的药物是、。

三、是非题

1、清营汤的治法寓有“凉血散血”之意;犀角地黄汤的治法寓有“透热转气”之意。

2、凉膈散中用大承气汤合白蜜,通便导滞,荡热于中。

3、凡胃热证,或血热火郁者及肾虚火炎引起的牙痛,均可选用清胃散。

4、黄连解毒汤为大苦大寒之剂,久服易伤脾胃,故非火盛者不宜使用。

5、清热剂的应用原则,一般是表邪未解,邪已入里。

6、清营汤中体现“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意义的药物是丹皮、银花。

四、简答题

1、清热剂分为哪几类?

各自的代表方分别是什么?

2、竹叶石膏汤中配伍半夏的意义是什么?

3、何谓“以泻代清”法?

试举例说明之。

4、清胃散中黄连与升麻的配伍意义是什么?

5、芍药汤中为何配伍大黄?

体现了什么治疗法则?

6、青蒿鳖甲汤主治何证?

分析方中青蒿配鳖甲的意义。

五、论述题

1、芍药汤与白头翁汤均治热痢,试从药物组成、功用、主治证及其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鉴别。

2、清胃散与玉女煎均治胃热牙痛,试从药物组成、功用、主治证及其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鉴别。

六、分析题

1、有一张处方如下:

龙胆草6g黄芩9g栀子9g泽泻12g木通6g当归3g生地黄9g柴胡6g生甘草6g车前子9g

请写出方名、功用、主治,并分析方义。

2、患者,男,28岁。

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闭,口渴,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数。

请写出证候、治法、方剂,并分析方义。

3、患者,女,38岁。

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数。

请写出证候、治法、方剂,并分析方义。

第五章祛暑剂

一、选择题

1、香薷散的功用为()

A.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B.清暑解热,化气利湿

C.清暑利湿,疏风散热

D.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E.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2、六一散中滑石与甘草的用药比例是()A.7:

1B.6:

1C.5:

1D.4:

1E.2:

1

二、填空题

1、香薷散中解表散寒,祛暑化湿,被称为夏月解表要药的药味是。

2、清暑益气汤的功用为,。

3、《温热经纬》所载“暑伤气阴,以清暑热而益元气,无不应手而效”的方剂是。

 

三、简答题:

简述祛暑剂的定义。

 

四、论述题

香薷散、新加香薷饮均为祛暑剂,试从药物组成、功用、主治证及其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鉴别。

第六章温里剂

一、选择题A型题

1、患者,女,43岁,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无力。

治宜首选

A.理中丸B.小建中汤C.四君子汤D.参苓白术散E.桂枝人参汤

2、患者,男,56岁,脘腹拘急疼痛,喜温喜按,时发时止,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

治宜首选

A.理中丸B.四神丸C.真人养脏汤D.小建中汤E.当归四逆汤3、小建中汤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减而成的,其化裁关系是

A.桂枝汤加饴糖,倍芍药B.桂枝汤加芍药,倍饴糖C.桂枝汤加生姜,倍桂枝D.桂枝汤加生姜,倍芍药E.桂枝汤加饴糖,倍桂枝

4、四逆汤所治厥逆的发病机理是

A.阳气内郁,不达四末B.心肾阳衰,阴寒内盛C.脾阳不足,不能温养四肢D.血虚寒凝,阳气不得温煦E.里热结实,阳气被郁

5、理中丸的药物组成是

A.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B.人参、茯苓、白术、干姜C.人参、茯苓、生姜、炙甘草D.人参、白术、生姜、炙甘草E.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

6、吴茱萸汤的功用是

A.温阳祛寒,益气健脾B.益气健脾,温化痰涎C.温中祛寒,补气健脾D.温中补虚,降逆止痛E.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7、当归四逆汤所治厥逆的发病机理是

A.阳气内郁不达四末B.肝郁气滞C.肾阳衰微,阴阳之气不相顺接D.元气大亏,阳气暴脱E.血虚寒凝,阳气不得温煦四末

8、血虚寒厥证应当用哪首方剂治疗

A.当归补血汤B.乌梅丸C.当归四逆汤D.大承气汤E.温经汤9、小建中汤是由哪一首方剂加减变化而来的

A.麻黄汤B.桂枝汤C.四逆汤D.猪苓汤E.增液汤10、四逆汤的组成是

A.附子、生姜、炙甘草B.附子、生姜、生甘草C.附子、干姜、炙甘草D.附子、干姜、生甘草E.以上均不对

B型题

A.理中丸B.当归四逆汤C.小建中汤D.大建中汤E.吴茱萸汤1、主治脾胃虚寒的方剂是

2、主治血虚寒厥的方剂是

3、主治胃寒呕吐的方剂是

A.附子、干姜、炙甘草B.附子、干姜、炙甘草、桂枝C.附子、干姜、葱白D.附子、干姜、葱白、人尿、猪胆汁E.附子、干姜、炙甘草、人参

4、通脉四逆汤的药物组成是

5、四逆加人参汤的药物组成是

A.1:

1B.1:

2C.1:

3D.2:

1E.3:

1

6、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比例是

7、小建中汤桂枝与芍药的比例是

A.温补脾阳与攻下寒积并用B.温补并用,以补为主C.温中与降逆并施D.温阳与散寒并用,养血与通脉兼施E.温清消补并用,以温为主

8、理中丸的配伍特点是

9、当归四逆汤的配伍特点是

A.透邪解郁,疏肝理脾B.疏肝解郁,养血健脾C.回阳救逆

D.活血化瘀,理气止痛E.温经散寒,养血通脉10、当归四逆汤的功用是

11、四逆汤的功用是

12、四逆散的功用是

A.温经散寒,以通血脉B.温阳化气行水C.温阳气,祛寒邪D.温助脾阳,祛散虚寒E.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

13、桂枝在小建中汤中的作用是

14、桂枝在当归四逆汤中的作用是

A.四逆汤B.四逆散C.当归四逆汤D.四君子汤E.理中丸15、附子与干姜并用的方剂是

16、人参与干姜并用的方剂是

A.大承气汤B.四逆散C.四逆汤D.当归四逆汤E.乌梅丸17、心肾阳衰寒厥证,应选用

18、血虚寒厥证,应选用X型题

1、理中丸的主治证包括

A.脾胃虚寒证B.阳虚失血证C.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D.病后多涎唾E.中焦虚寒,肝脾失调,阴阳不和证

2、四逆汤的药物组成有

A.生附子B.制附子C.干姜D.生姜E.炙甘草3、桂枝汤与当归四逆汤中相同的药物有

A.当归B.桂枝C.细辛D.大枣E.芍药4、组方中含桂枝、芍药的方剂是

A.桂枝汤B.麻黄汤C.大建中汤D.当归四逆汤E.小建中汤5、小建中汤中酸甘化阴的药物是

A.芍药B.桂枝C.炙甘草D.生姜E.大枣6、以下药物组成相同,但剂量不同的方剂是

A.白通汤B.四逆汤C.参附汤D.通脉四逆汤E.回阳救急汤7、小建中汤中饴糖的作用是

A.温中补虚B.缓急止痛C.养脾阴D.调和诸药E.润肺止咳

二、填空题

1、若患者体内寒邪凝滞,出现药入即吐,可将药液置凉后服用,这种服药方法称为法。

2、当归四逆汤主治,方中的君药是。

3、主治阳虚寒厥证的代表方剂是,主治血虚寒厥证的代表方剂是。

三、是非题

1、理中丸在《金匮要略》中作汤剂,称“人参汤”。

2、理中丸是治疗中焦脾胃气虚证的代表方剂。

3、既能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又可以调和阴阳、柔肝理脾的方剂是当归四逆汤。

4、四逆汤配伍炙甘草的意义包括润肺止咳化痰,缓解姜、附峻烈之性。

5、小建中汤的临床表现中可以见到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四、简答题

1、温里剂分为哪几类?

各自的代表方剂分别是什么?

2、理中丸和小建中汤均可治疗中焦虚寒证,其组成、功用、主治分别有哪些异同点?

3、小建中汤与桂枝汤的主要区别何在?

五、论述题

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主治四肢厥逆的病机、治法与用药有何不同?

六、分析题

患者,女,50岁。

因长期居住寒湿之地,半年来经常手足厥寒,口不渴,时有腰、股、腿、足、肩臂疼痛,舌淡苔白,脉细而欲绝。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请回答证候,拟定治法,开出处方,并分析方义。

第七章表里双解剂

一、选择题A型题

1、表里双解剂适用于

A.表寒证B.里热证C.表热证D.里寒证E.表里同病2、表里同病不包括

A.表证里热B.表证里寒C.表证里虚D.表证里实E.阴阳两虚3、葛根芩连汤的组成药物有

A.葛根黄芩黄连B.葛根黄芩黄连甘草C.葛根黄芩黄连黄柏

D.葛根黄芩黄连白芍E.葛根黄芩黄连生姜

4、大柴胡汤组成中无

A.大黄B.人参C.枳实D.白芍E.半夏5、不具有表里双解功用的方剂有

A.小青龙汤B.葛根芩连汤C.大柴胡汤D.青蒿鳖甲汤E.防风通圣散6、大柴胡汤与小柴胡汤的共有药物是

A.黄芩、半夏B.人参、生姜C.枳实、白芍D.大黄、柴胡E.大枣、炙甘草7、大柴胡汤与小柴胡汤的煎法均为

A.水煎B.水煎,去滓,再煎C.酒煎D.酒水各半煎E.甘澜水煎8、大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的共有药物是

A.青蒿、竹茹B.大黄、白芍C.陈皮、枳壳D、半夏、黄芩E.柴胡、大枣9、大柴胡汤与逍遥散的共有药物是

A.柴胡、白芍B、白术、茯苓C.半夏、生姜D.大黄、枳实E.当归、大枣10、组成中有半夏、枳实的方剂是

A.蒿芩清胆汤B.痛泄要方C.小柴胡汤D.大柴胡汤E.半夏泻心汤11、和、下合法的方剂是

A.小柴胡汤B.葛根苓连汤C.小承气汤D.防风通圣散E.大柴胡汤12、汗、下、清三法合于一方的方剂是

A.大柴胡汤B.防风通圣散C.九味羌活汤D.葛根芩连汤E.调胃承气汤13、患者身热,下利臭秽,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治宜

A.白头翁汤B.大柴胡汤C.四逆散D.槐花散E.葛根芩连汤14、大柴胡汤重用生姜,是由于症见

A.往来寒热B.胸胁苦满C.郁郁微烦D.心下痞鞕E.呕不止15、葛根芩连汤中,葛根的作用是

A.疏风发表B.清热燥湿C.和解少阳D.解表退热E.寒热平调

16、患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吐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急痛,大便秘结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治宜

A.小柴胡汤B.大柴胡汤C.大承气汤D.半夏泻心汤E.蒿芩清胆汤

 

B型题

A.疏风解表,泻热通便B.解表清里C.和解少阳,内泻热结D.解表散寒

E.泻下逐水

1、大柴胡汤的功用是

2、葛根芩连汤的功用是

 

A.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B.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证C.少阳证

D.少阳阳明合病E.外感风寒表虚证3、葛根芩连汤的主治证是

4、大柴胡汤的主治证是

A.大柴胡汤B.半夏泻心汤C.小柴胡汤D.蒿芩清胆汤E.防风通圣散5、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苔白,宜选用:

6、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舌红苔白腻,脉数,宜选用:

7、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大便不解,苔黄,脉弦数有力,宜选用:

A.泻阳明热结B.和解清热,除少阳之邪C.治腹中实痛

D.调和气血,除心下满痛E.治呕逆不止8、大柴胡汤中,柴胡、黄芩相配,功可

9、大柴胡汤中,大黄、枳实相配,功可

10、大柴胡汤中,芍药、大黄相配,功可

11、大柴胡汤中,芍药、枳实相配,功可

12、大柴胡汤中,半夏、生姜相配,功可

A.槐花散B.芍药汤C.真人养脏汤D.白头翁汤E.葛根黄芩黄连汤13、主治湿热痢疾的代表方是:

14、治热毒痢疾的代表方是:

15、主治协热下利的代表方是:

 

X型题

1、大柴胡汤的主证是

A.寒热往来B.胸胁苦满C.呕不止D.郁郁微烦E.大便不解2、黄连解毒汤、大柴胡汤主治相同的症状有

A.大便不解B.下利C.发狂D.苔黄E.谵语

3、组成中有半夏、黄芩的方剂是

A.蒿芩清胆汤B.大柴胡汤C.小柴胡汤D.逍遥散E.半夏泻心汤4、组成中有柴胡、黄芩的方剂是

A.蒿芩清胆汤B.大柴胡汤C.小柴胡汤D.逍遥散E.痛泻要方5、葛根芩连汤中黄芩、黄连的作用是

A.清热燥湿B.凉血止血C.厚肠止利D.解表退热E.泻热通便

 

二、填空题

1、表里双解剂通常分为、、。

2、和解少阳的代表方是;和解少阳、内泻热结的代表方是。

3、大柴胡汤由和两方加减而成。

4、治疗表证未解,邪热入里,协热下利证之基础方为。

5、葛根芩连汤的煎服法,先煎。

 

三、写出下列方剂的组成与功用1、葛根芩连汤

2、大柴胡汤

 

四、简答题

1、大柴胡汤与大承气汤都可治疗下利,其证机有何不同?

2、葛根芩连汤与白头翁汤、芍药汤均可治热利,其主治有何不同?

 

五、论述题

1、请分析小柴胡汤与大柴胡汤的组成、功用、主治有何异同?

 

六、分析题

分析下列方剂的方义,并说明功用、主治病证及证候。

柴胡15g黄芩15g芍药15g半夏15g生姜15g枳实10g大黄10g大枣4枚水煎服

第八章补益剂

一、选择题

A型题

1、四君子汤加上何药为异功散

A.半夏B.桔梗C.陈皮D.枳壳E.木香2、参苓白术散的组成中有

A.人参、麦芽B.茯苓、山药C.白术、神曲D.茯苓、半夏E.人参、黄芪3、生脉散的配伍特点是

A.补养、清润、收敛B.补血、清润、收敛C.清热、润燥、收敛D.清热、养血、收敛E.清热、养血、润燥

4、四物汤的药物组成中含有

A.熟地、当归、白芍、川芎B.生地、当归、白芍、川芎C.熟地、当归、赤芍、川芎D.熟地、川芎、白芍、红花E.熟地、当归、白芍、人参

5、归脾汤中的理气药是

A.香附B.陈皮C.砂仁D.枳壳E.木香6、理中丸与四君子汤共有的药物是

A.人参、白术、茯苓B.人参、干姜、甘草C.人参、干姜、白术D.人参、白术、甘草E.人参、茯苓、甘草

7、川楝子在一贯煎中的作用之一是

A.驱杀蛔虫B.清泄肝火C.疏肝泄热D.泻火坚阴D.行气消痞8、当归补血汤中黄芪与当归的用量比例是

A.6︰1B.5︰1C.4︰1D.3︰1E.2︰1

9、症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虚弦。

治宜选用A.六味地黄丸B.一贯煎C.逍遥散D.金铃子散E.四逆散

10、生脉散证的病机特点是

A.肺肾不足,阴虚火旺

B.温热暑邪,气阴耗伤

C.肺肾虚衰,气逆不降

D.津伤气耗,虚火内盛

E.风热犯肺,肺失肃降

11、玉屏风散中配伍黄芪的意义是

A.补益正气,托脓外出

B.益气固表,行水消肿

C.内补脾肺,固表止汗

D.大补元气,气旺血行

E.补气健脾,化生气血

12、六味地黄丸加何药为都气丸

A.枸杞子B.五味子C.麦冬D.知母E.黄柏13、阴虚气滞所致脘胁疼痛的代表方剂是

A.百合固金丸B.一贯煎C.补肺阿胶汤D.炙甘草汤E.益胃汤14、主治阴虚火旺证的方剂是

A.大补阴丸B.地黄饮子C.加减复脉汤D.右归丸E.龟鹿二仙胶15、四物汤和当归补血汤共有的药物是

A.干地黄B.黄芪C.川芎D.芍药E.当归16、疮疡溃后,久不愈合,应当选用的方剂是

A.当归补血汤B.四物汤C.八珍汤D.胶艾汤E.归脾汤17、四物汤组成中的“地”是

A.鲜地黄B.生地黄C.熟地黄D.地骨皮E.地肤子18、补气生血的代表方是

A.当归补血汤B.当归四逆汤C.实脾散D.温脾汤E.健脾丸19、主治脾虚湿盛证的方剂是

A.完带汤B.易黄汤C.生脉散D.补中益气汤E.参苓白术散20、一贯煎中疏肝泄热、行气止痛的药物是

A.柴胡B.香附C.川楝子D.生地黄E.北沙参21、属于补血剂的是

A.温脾汤

B.归脾汤C.实脾散D.健脾丸

E.温胆汤

22、四君子汤主治

A.湿滞脾胃证

B.心经热盛证C.阳虚失血证

D.脾胃气虚证

E.脾虚湿盛

23、体现“培土生金”治法的方剂是

A.小建中汤B.炙甘草汤C.大承气汤D.吴茱萸汤E.参苓白术

24、组成中有川楝子的是

A.一贯煎B.二陈汤C.三仁汤D.四物汤E.五苓散25、“阴中求阳”的代表方剂是

A.理中丸B.肾气丸C.六味地黄丸D.大补阴丸E.银翘散

26、生脉散的药物组成为

A.人参、白术、甘草

B.五味子、麦门冬、甘草

C.知母、人参、甘草

D.人参、麦门冬、五味子

E.人参、天门冬、五味子

27、肾气丸中起到温补肾阳作用的药味是

A.附子、桂枝

B.附子、干姜

C.附子、鹿角胶

D.鹿角胶、肉桂

E.补骨脂、鹿茸

28、人参、白术、炙甘草加哪味药组成四君子汤

A.茯苓B.陈皮C.半夏D.干姜E.砂仁29、主治营血虚滞证的方剂是

A.归脾汤B.当归补血汤C.四物汤D.逍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