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569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甘肃省甘谷一中2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络写作与国家文化战略

马季

目前,中国网民已接近4亿人口,在线阅读人群和宽带拥有量均占世界第一位。

2004年博客出现之后,网络写作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内容,在网上发表过作品的人数无法确切统计。

截至2009年底,全国文学网站签约作者的人数已突破百万,约5000万读者通过网络、手机和手持阅读器阅读文学作品。

值得重视的是,民众对文学的关注程度不亚于影视及其他艺术门类,其广泛性超越上世纪80年代文学黄金时代。

这一现象说明,网络写作的影响力已经由文学而进入更加广泛的社会领域。

毫无疑问,调整国家文化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正摆在我们面前。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文化格局悄悄发生了变化,各具特色的东亚三国崭露头角,日本动漫产业全球领先,韩国电脑游戏迅速崛起,中国以举世无双的网络文学震惊世人。

但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日本还是韩国,都及时抓住了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杠杆,尤其是日本,2003年销往美国的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4倍。

日本政府抓住这一机遇开展“漫画外交”,不仅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出口产业,而且还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来培养,在政策、资金和组织上都给予极大帮助。

这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现象。

当然,网络文学有其自身的特点,目前的发展尚未进入产业化的高峰时期,也正因此,需要我们对它的未来做一个远景规划。

网络文学的重要特征是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时代精神,那么,网络写作到底在哪些方面体现出这一全民文化新姿态的呢?

互联网在传统的文学艺术与真实的世界之间构建起一个仿真的世界,它既大大地满足了人们企图通过想象扩展自己现实世界的欲望,又以其比传统传媒艺术更加可感的特性,满足了人们潜意识中“梦想成真”的意愿。

这无疑是时代特征的最新体现。

而网络小说创作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

历史架空类、玄幻科幻类、都市青春类、官场职场类、游戏竞技类、灵异惊悚类、新军事类和新武侠类等。

事实上,网络类型小说作为一股新的文学力量,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将有可能以“转换表达方式”推动文学表现形式创新机制的产生,进而丰富当代中国文学谱系。

由于网络写作者的身份千差万别,因而实现了真正的多样化。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网络写作与以往的体制外写作,在书写方式和人群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首先,依靠网络写作生存的网络职业写作者队伍已经超过了各地作协的专业作家队伍。

网络写作的速度和产量是惊人的,写作者依靠文学网站的运作,获得不菲的收入,无论怎么讲,这都是时代进步的结果。

百万业余写作者不断耕耘、相互切磋,在传播文化和推进时代精神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能量。

网络写作实现了文学的多元发展。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曾经辉煌的中国诗歌逐渐退出了文学的中心舞台,对于一个诗歌大国来讲,这或多或少让人惋惜和感叹。

然而,网络诗歌的发展扭转了这一局面。

据调查,相对于其他网络写作,网络诗歌的写作人群分布最广、年龄差距最大、作者数量最多,网络上每年产生大约20万首诗歌作品,诗歌网站、论坛和博客超过1万家,每年的出版物有近百种。

在国学热的推动下,网络古体诗词写作也出现全新局面,其发展态势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好时期。

网络作品目前已经成为新兴文化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就目前来看,网络文学在线阅读的收费模式已经初步建成,作品的影视、舞台剧改编和游戏改编方兴未艾。

由于网络文学的版权维护未能有效解决,流失比较严重,影响了产业的有序发展,具有百亿规模的行业目前每年产值只有1亿5千万,可见其潜能巨大。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2月1日

1.下列对“网络写作”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网络写作的作者队伍极其庞大,身份千差万别,写作因此实现了真正的多样化。

B.网络写作的速度和产量是惊人的,写作者依靠文学网站的运作获得不菲的收入。

C.网络写作的影响巨大,已经由文学进入了更广泛的社会领域。

D.网络写作实现了文学的多元发展,网络作品已经成为新兴文化产业链最后的重要环节。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网络的写作者与阅读者数量都非常大,这是发展中国网络产业文化极为有利的条件。

B.网络文学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时代精神,在不少方面都体现了全民文化的新姿态。

C.日本的成功经验值得效仿,我国将把网络文学作为重要的出口产业和独立的文化来培养。

D.曾经辉煌的中国诗歌曾一度逐渐衰落,如今网络诗歌的发展扭转了这一局面。

3.下列依据文章信息进行的分析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网络小说创作形式多样,它将作为一股新的文学力量,为丰富当代中国的文学谱系发挥应有的作用。

B.网络文学受人推荐的重要原因,是它创造的虚拟世界能缓解来自现实世界的部分压力,满足人们潜意识中“梦想成真”的愿望。

C.网络文学产业化在我国其实早已形成,只因为在版权维护问题上存在诸多漏洞,致使产业发展陷入无序状态,经济效益也不如人意。

D.如果不能抓住眼下网络文学发展的大好机遇,适时调整文化战略,我国的网络文化产业势必会受到来自外国文化的冲击与挤压。

二、古诗文阅读(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每题3分,共9分)

方山子①传

[宋]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

“呜呼!

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注]①方山子:

即宋陈慥,字季常。

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苏轼在任凤翔签判时,与其相识。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闾里之侠皆宗之宗:

尊奉 

B.晚乃遁于光、黄间遁:

隐居

C.余既耸然异之耸:

通“怂”,惊讶

D.见方山子从两骑从:

跟随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山子是个隐士,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文中几次写他的一些旧时往事,作者有意识地通过前后两种生活的对比来丰富其形象。

B.作者描写自己与方山子一起射猎和论兵的情景,旨在表现方山子并非真正的隐逸之士,随时准备驰骋于当世。

C.末段以光、黄间其他“阳狂垢污”的异人来衬托方山子,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及其同类异人的生活的向往。

D.作者与方山子之间有微妙的情感联系,“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一句与苏轼被贬黄州相照应。

本文也可以说折射了作者在黄州的一种心态。

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B.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C.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D.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4分)

译文:

(2)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3分)

译文:

(3)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5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下列问题。

别舍弟宗一①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②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③树烟。

【注】①此诗写于元和十一年(816),此时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

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今广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

②桂岭:

今广西柳州一带。

③郢:

今湖北江陵西北。

8.

(1)结合全诗内容,概括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

(4分)

(2)请简要分析尾联的表达特色。

(4分)

(3)名言名句默写

9.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8分)

(1)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2),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湘夫人》

(3)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行路难》(其四)

(4),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5)斜月沉沉藏海雾,。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7)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8)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苏洵《过秦论》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共20分)

沙漠胡杨

王永杰

新疆有两种著名的树,一是白杨,一是胡杨。

白杨的美在于挺拔,而胡杨之美在于顽强的生命力和醉人的金黄色。

胡杨是古老的树,据说,几千万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

曾经是山地河谷的主要树种。

在新疆伊犁地区,巩乃斯河沿岸至今还有胡杨树的身影,但是已经没有成片成林的样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是沙漠选择了胡杨,还是胡杨爱上了沙漠,胡杨逐渐演变成沙漠河流沿岸最主要的树种。

胡杨是美丽的树。

每年10月,秋天的胡杨就穿上金黄色的礼服,迎接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宾客。

远观胡杨,层林尽染,一片金色的海洋。

近观胡杨,每一片叶子很通透,叶脉清晰可见,特别是在太阳初升,或者在夕阳西下的时候,逆光或者侧光去端详,透明的叶片相互映衬,散射出黄色的光晕。

当然,最壮观的是乘坐三角翼飞机,逆着光从胡杨林头顶飞过。

胡杨是一种神奇的树。

小的时候形状如柳树,枝条柔软,叶子细长。

长大了,树干挺直,叶子就成为杨树叶子的形状,只不过尺寸小一些。

所以,胡杨也称为“异叶杨”、“变叶杨”。

有人说,胡杨的奇特在于一树三种叶。

一棵粗壮的胡杨,离地一米以下长有枝条的话,叶子一定是柳叶的样子,高一些就是杨树的叶子,再高一些会有枫叶的形状。

胡杨开花结果,靠种子繁殖。

4月份的时候,胡杨就长出一串一串菱形的果实,就像一小段一小段绿色的鞭炮挂满枝头。

说是果实,其实是花的苞囊,慢慢地从绿色变成淡红色,六七月份的时候,苞囊就炸开了,淡紫色羽状的花就露出来,风一吹,成熟了的种子带着小伞随风飘浮,找到一个湿润的地方,就扎根、发芽,长成一棵顶天立地的胡杨树。

胡杨的根很奇特,可以扎到地下几十米,吸取水分,顽强地撑起一片生命的绿色。

走进胡杨林,你可能看到,有些粗大的胡杨,裸露的根部很粗壮,很发达。

但胡杨小的时候,根系很不发达,有一个主根很粗,主要是和胡杨生长的环境有关,它必须把根迅速插进地底下,获取宝贵的水资源。

所以胡杨很难移栽,因为不小心就挖断了主根。

胡杨是顽强的树,生长在西北沙漠地带。

耐干旱、耐盐碱,不怕酷热严寒,不畏风沙侵袭。

或成片成林,或孑然一身,顽强地矗立在沙漠戈壁,履行着自己与生俱来的使命——抗风沙,保绿洲。

沿着沙漠公路走一走,你会看到在沙漠边缘,沿着古河道,生长着或高或低、错落有致的胡杨,尤其是沿着塔里木河两岸,生长着茂密的胡杨林。

有人说,正是有了这片胡杨林,天山南麓的大片绿洲才免遭沙漠的吞噬。

所以,当地人称胡杨为“英雄树”,也有人赞美它是“沙漠的脊梁”。

第一次走进沙漠,见到胡杨,我就被胡杨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

粗壮的树干、开裂的树皮、奇异的形状,在塔克拉玛干大漠的烈日炙烤下,顽强地挺立着,用不太茂密的叶子,为我们这些到访者撑起一片片阴凉。

有的树冠已经枯死,却从半身腰伸出一根绿枝;有的下半部分的小虬枝沿着树干枯萎着,树顶部分却绿意盎然;有的半边身子似乎已经焦黑,却在一侧长着茂密的枝叶;甚至有的上半部分已经没有了树皮,露出白森森的树干,下半部分却快意地生长着;还有的树身子已经匍匐在地,靠一些枝杈支撑着,树冠部分依然歪歪扭扭地向上展开……此时此刻,我似乎体味到一些坚韧不拔的含义。

在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常年与胡杨相伴的,还有许许多多从事不同工作的塔里木人,他们与胡杨有着十分相似的精神和品质。

建设兵团的人说,我们兵团人足迹遍及大漠,屯垦戍边,胡杨扎根大漠的顽强精神是我们兵团文化的灵魂;罗布泊的军人们说,我们勇闯禁区,维护祖国统一,我们是塔里木沙漠中的另一种胡杨;塔里木石油人说,我们征服沙漠,奉献石油,“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是胡杨和石油人共同的价值观。

10.文章开头一段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11.文章第三段说“胡杨是美丽的树”,回答助手是如何描写其“美丽”的?

(4分)

答:

           

12.请概括说明胡杨树的特点。

(6分)

答:

                                          

13.结合文章,谈谈你对“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的理解。

(6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

14.下列各项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春霄   踯躅(zhí zhú)  绰约(zhuó)   扁舟子(piān)    回眸一笑

B.轩冕   绸缪(chóu miù) 戎马(róng)   捣衣砧(zhēn)    豆蔻词工

C.危樯   迤逦(yǐ lǐ)  荠麦 (jì)    玉簟秋(diàn)    列却霹雳

D.祠堂   潺湲(chán yuán) 碣石(jié)   玉搔头(sāo)     云栈萦纡

1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青莲居士、四明狂客、少陵野老、香山居士、“六一”居士、东坡居士、白石道人,依次是指王安石、孟浩然、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苏轼、姜夔。

B.古体诗有两种含义:

一指诗体名,也称古诗。

古风与唐以后兴起的近体诗相对应;二是对于古代诗歌的泛称,以区别于现代诗歌。

C.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名之为“近体”。

这种诗的主要特点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D.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以“歌”“行”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

著名的作品有白居易的《长恨歌》等。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周边居民对此意见很大,纷纷打电话到环

保部门投诉。

B.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C.稳定物价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在保增长、控通胀、稳民生之间寻找一条平衡道

路是必不可少的,这需要政府的智慧、耐心和持久的努力。

D.在世界各地,教授汉语的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这是因为伴随着经

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普通话已成为中国又一种广受欢迎的“出口商品”。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唐代散文,,。

初唐散文,虽然仍以骈体为主,但已经透出新的气息;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晚唐杜牧的《阿房宫赋》,,,。

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②借古讽今③恢复了秦汉散文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传统④骈散结合⑤具有较强的批判精神⑥注重反映真实的社会人生⑦逐渐摆脱了六朝以来骈文的浮华之风⑧提倡质朴的文风

A.②④⑦⑧③⑥⑤①B.⑦③⑧⑥①④②⑤

C.⑥⑦③⑤①④②⑧D.⑥⑧②④⑤⑦③①

18.根据下列材料,用简洁的语言,解释材料中“拼”的含义。

(15字以内)(3分)

眼下,“拼生活”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例如,刚毕业的陈明就和两个同班同学“拼房”——l500元人民币的房租分成三份,每人都能省下一大笔钱。

拼生活,囊括生活的方方面面:

“拼卡”一起到商场买东西,优惠卡、购物返券各取所需,赚商家的钱;“拼杂志”——你买《ELLE》,我买《瑞丽》,交换着看……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拼”在这里的含义。

19.阅读下面的材料,请概括该提案提出的建议及目的,不超过15个字。

(3分)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许皞在提案中表示:

目前中国的退休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15岁至59岁之间人口)的比例约为19:

100,而到了2030年这个比例会攀升至40:

100,到2050年则会高达64:

100。

届时100个劳动力要供养64个退休人口。

这意味着20年后中国的青壮劳动力不仅要参与生产创造财富,还要分出相当比例的人员侍奉巨大数量的老人,届时青壮劳动力短缺将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

按照现行的学制,国家人才培养的周期偏长,一个7岁入学的孩子,正常情况下,高中毕业19周岁,再读4年大学,等到毕业出来找工作时,年龄显得偏大。

继续攻读的优秀人才,读完研究生、博士,差不多30岁了。

如果到60岁退休,仅有30年的有效劳动时间。

再加上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的时间,有效工作时间会更短。

因此建议将中小学阶段教育学制由12年缩短为9年,促进适龄劳动人口早日踏入社会。

(摘自2012年3月9日《燕赵都市报》)

20.根据上下文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使内容相对,句式一致。

(6分)

江南文化与西北文化是特色迥异的两大体系。

比之以人物,若江南文化是眉清目秀、伶牙俐齿的才女,西北文化则是粗犷豁达、驰骋沙场的武将;比之以季节,若江南文化是  ,西北文化则是;比之以宋词,若江南文化是      ,西北文化则是        。

五、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季羡林先生是当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有一次,季羡林做客央视“百家讲坛”,当主持人请教他,青年人如何才能拥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美德修养时,季羡林先生回答说:

“在这个问题上,我不知道是否有捷径可走。

以我之见,学会聆听当是最好的选择”听了季羡林先生的话,在场的人无不鼓掌称叹。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呢?

请以“聆听的魅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二语文答案:

(2)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

(3)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常常假装疯癫,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

方子山或许能见到他们吧?

8.

(1)远谪异乡,报国无门;经年投荒,历尽劫难;兄弟离别,形单影只。

(2)想像(虚写),融情于景。

(2分)想像梦中会和舍弟相见,梦中出现的都是弟弟在郢地的景象,(1分)含蓄地表达了思念的悠长和情意的深浓,真切感人。

(1分)

9,名句默写:

(1)乾坤日夜浮

(2)袅袅兮秋风

(3)吞声踯躅不敢言(4)三顾频烦天下计

(5)碣石潇湘无限路(6)石破天惊逗秋雨

(7)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8)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10、拿白杨和胡杨进行对比,突出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和醉人的金黄色;领起下文对胡杨具体的描述和赞美。

14,D(A项”春霄”应为“春宵”,“绰”读chuò;B项”缪”读móu;C项“列却”为“列缺”)

15,A(“四明狂客”为“贺知章”;“六一居士”为“欧阳修”;“青莲居士”为“李白”。

16、D(A项“排出”和“噪声”搭配不当;B项缺主语;C项结构混乱,去掉“是必不可少的”)

17.B(注意分析三组空格特征。

第一组空格主要从整体解说,说明“唐代散文”的整体特征,即“恢复”“形成”,不可能是“提倡”“注重”;第二组空格,主要解说“古文运动”的特点,即“质朴的文风”“反映”和“理论和实践”;第三组空格解说《阿房宫赋》的特点,应该是先形式后思想,即“骈散结合”,再“借古讽今”,最后是“批判精神”。

21,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给定导言材料的新型命题作文。

首先,审读导言材料,特别是抓住季羡林先生所说的一段话,准确立意。

第二,审读作文题目,“聆听”就是仔细、诚心诚意地倾听教诲,倾听哲理启迪;“聆听的魅力”就是要讨论学会聆听对于人生进步、情操提升的意义和妙用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

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

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

方山子拉紧韁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

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

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