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1第12章测试解析版版人教版新教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4585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必修1第12章测试解析版版人教版新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生物必修1第12章测试解析版版人教版新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生物必修1第12章测试解析版版人教版新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生物必修1第12章测试解析版版人教版新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生物必修1第12章测试解析版版人教版新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生物必修1第12章测试解析版版人教版新教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生物必修1第12章测试解析版版人教版新教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生物必修1第12章测试解析版版人教版新教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生物必修1第12章测试解析版版人教版新教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生物必修1第12章测试解析版版人教版新教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生物必修1第12章测试解析版版人教版新教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生物必修1第12章测试解析版版人教版新教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生物必修1第12章测试解析版版人教版新教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生物必修1第12章测试解析版版人教版新教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生物必修1第12章测试解析版版人教版新教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生物必修1第12章测试解析版版人教版新教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生物必修1第12章测试解析版版人教版新教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生物必修1第12章测试解析版版人教版新教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生物必修1第12章测试解析版版人教版新教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生物必修1第12章测试解析版版人教版新教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1第12章测试解析版版人教版新教材.docx

《生物必修1第12章测试解析版版人教版新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1第12章测试解析版版人教版新教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必修1第12章测试解析版版人教版新教材.docx

生物必修1第12章测试解析版版人教版新教材

生物必修1第1、2章测试

一、选择题

1.细胞学说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B.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体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C.施来登和施旺两人发现和命名了细胞,并共同提出了细胞学说

D.细胞学说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证据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识记细胞学说的内容及意义,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

细胞的发现,涉及到英国的罗伯特•虎克(1665年发现死亡的植物细胞)和荷兰的范•列文胡克(1674年发现金鱼的红细胞和精子,活细胞的发现)。

2、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

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3、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

涉及德国的魏尔肖。

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解答】

A.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是动植物的基本单位,是统一性的一面,没有揭示多样性,A错误;

B.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B错误;

C.第一个命名细胞的学者是英国的罗伯特•虎克,施来登和施旺共同提出了细胞学说,C错误;

D.细胞学说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证据,D正确。

​故选D。

2.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病毒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

B.细胞中元素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C.不同种类的生物,其细胞中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大致相同

D.纤维素、糖原、淀粉等多糖的单体具有多样性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病毒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不是水,A错误;

B.细胞中元素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B正确;

C.不同种类的生物,其细胞中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相差较大,C错误;

D.纤维素、糖原、淀粉等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不具有多样性,D错误。

故选B。

3.下列属于多糖的是()

A.胰岛素B.性激素C.蔗糖D.几丁质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糖类的知识点,熟知糖类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题目较简单。

【解答】

A.胰岛素属于蛋白质,A不符合题意;

B.性激素属于脂质,B不符合题意;

C.蔗糖属于二糖,C不符合题意;

D.几丁质又称壳多糖,属于多糖,D符合题意。

​​​​​​​故选D。

4.下列物质中,作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主要成分的依次是(   )

A.糖类、脂质、核酸B.蛋白质、核酸、磷脂

C.蛋白质、糖类、核酸D.蛋白质、磷脂、核酸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蛋白质、糖类、脂质、核酸的作用和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对于基础知识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分析好题干的顺序是解对问题的保证。

【解答】

在生物体内,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磷脂是生物膜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脂质不具有的功能是(  )

A.储存能量B.构成膜结构C.调节生理功能D.运送营养物质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脂质的功能,属于识记理解水平,要求考生识记脂质的种类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备判断各选项。

【解答】

A.脂质中的脂肪可以储存能量,A错误;   

B.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各种生物膜结构的重要成分,B错误;

C.脂质中的性激素可以调节生理功能,C错误;

D.水在生物体内(包括人体)的流动可以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同时也把各个细胞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或者直接排除体外,D正确。

​故选D。

6.下图表示叶绿素和血红蛋白的元素组成。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可以参与光合作用,图中a属于大量元素

B.缺b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

C.叶绿素和血红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D.图示表明,无机盐是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某些特殊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答题关键是识记叶绿素和血红蛋白的元素组成。

叶绿素的化学本质是叶绿酸的酯,元素组成为C、H、O、N、Mg,血红蛋白为含铁的蛋白质,元素组成为C、H、O、N、Fe。

【解答】

A.叶绿素可以参与光合作用,图中a为Mg属于大量元素,A正确;

B.血红蛋白为含铁的蛋白质,缺铁(b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B正确;

C.血红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叶绿素不是,C错误;

D.图示表明,无机盐(如镁和铁)是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D正确。

故选C。

7.科学家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这是由于碳原子

A.属于生物界所特有B.构成生物大分子的骨架

C.占生物体鲜重的比例最大D.参与组成细胞的所有化合物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明确C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解答】

A.非生物界也有C原子,并非生物界所特有,A错误;         

B.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B正确;

C.占生物体鲜重的比例最大的元素是O,C错误;   

D.C参与组成细胞的所有有机物,细胞中的部分化合物,例如水,没有C,D错误。

故选B。

8.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糖,但元素组成不同

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C.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D.蔗糖是淀粉的水解产物之一,麦芽糖是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之一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合物糖类的分类及功能,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解答】

A.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糖,元素组成相同,都是C、H、O,A错误;

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B正确;

C.蔗糖属于非还原糖,不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错误;

D.淀粉的水解产物中不含有蔗糖,D错误。

​故选B。

9.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活细胞中碳是最基本元素

B.磷脂和纤维素中含有氮元素

C.构成细胞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能在无机自然界中找到

D.种子萌发时自由水的相对含量降低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考查学生对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掌握。

【解答】

A.人体是有机体,由于碳链是构成有机物的骨架,故在人体活细胞中碳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A正确;

B.磷脂的元素组成为C、H、O、N、P,纤维素是多糖,元素组成为C、H、O,不含氮元素,B错误;

C.天然蛋白质都是由生物体合成,无机自然界不能合成,C错误;

D.种子萌发时,细胞代谢旺盛,自由水的相对含量升高,D错误。

​故选A。

10.2020年1月至今,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其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

B.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含有4种碱基

C.该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D.组成该病毒的元素只有C,H,O,N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病毒的相关知识,属于理解层次的考查。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且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所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病毒没有独立的代谢系统;病毒不能独自繁殖后代,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后代。

【解答】

A.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A正确;

B.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只含其中之一,因此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含有4种碱基,B正确;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得细胞中才能生存,C正确;

D.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核酸含有C、H、O、N、P五种元素,D错误。

故选D。

11.下列最能体现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的事实是(  )

A.无机自然界存在的元素,细胞中都存在

B.细胞中存在的化合物,无机自然界中都存在

C.与无机自然界相比,细胞中不存在任何特殊元素

D.活细胞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碳

【答案】C

【解析】解:

A、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在非生物中都存在,A错误;

B、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在非生物界不一定存在,B错误;

C、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是因为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特有的,C正确;

D、活细胞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D错误。

故选:

C。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统一性:

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差异性:

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原因,明确统一性是从元素的种类上来说的,而差异性是从元素的含量上来说的.

12.如图是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糖脂,具有保护和润滑的作用

B.②具有运输、信息传递、免疫和构成膜基本支架的作用

C.③可以是细胞器膜、核膜的主要成分

D.④由纤维素组成,能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生物膜系统及其功能的相关知识,准确识记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据图可知,①是糖蛋白,具有保护和润滑的作用和信号识别作用,A错误;

B.②属于膜蛋白,无免疫的作用,B错误;

C.③是磷脂分子,可以是细胞器膜、核膜等生物膜的主要成分,C正确;

D.④由蛋白质组成,形成细胞骨架,D错误。

故选C。

13.下列物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是()

A.胰岛素B.性激素C.磷脂D.胆固醇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检测,对各种物质化学本质的判断以及蛋白质的检测的掌握是解题关键。

双缩脲试剂是用于鉴定蛋白质的,能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

原理是具有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铜离子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解答】

A.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反应,A正确;

BCD.性激素、磷脂、胆固醇都属于脂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反应,BCD错误。

故选A。

14.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中的A包括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B.非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不需要的氨基酸

C.蛋白质均至少含有3条肽链

D.低温会使蛋白质永久失活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

【解答】

A.人体中的A包括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A正确;

B.非必需氨基酸是能在人体内合成的氨基酸,而不是人体不需要的氨基酸,B错误;

C.蛋白质可能是一条链,也可能是多条肽链,如胰岛素含有2条肽链,C错误;

D.高温会使蛋白质永久失活,而低温不会,D错误。

​​​​​​​故选A。

15.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显微镜

B.使用斐林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

C.使用番茄汁鉴定还原糖

D.在还原糖的鉴定中,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试管产生砖红色沉淀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这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解答】

A.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A错误;

B.使用斐林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B正确;

C.番茄汁有颜色,会影响现象的观察,不能使用番茄汁鉴定还原糖,C错误;

D.还原性糖的鉴定中,须水浴加热,而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D错误。

故选B。

16.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材料选择不正确的是()

A.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西红柿汁中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适合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检测脂肪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择的材料是否合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积累。

【解答】

A.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且色浅,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A正确;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B正确;

C.西红柿汁是红色的,会造成颜色干扰,因此不能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C错误;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但在实验前需将其进行适当的稀释,D正确。

故选C。

17.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其配方如下:

离子

K+

Na+

Mg2+

Ca2+

NO3-

H2PO42-

SO42-

Zn2+

培养液浓度(g/L)

1

1

0.25

1

2

1

0.25

1

其中花卉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

A.Mg2+B.SO42-C.Zn2+D.H2PO42-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组成细胞的元素,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所包含的种类;并且明确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属于简单题。

【解答】

植物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应是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的种类包括Fe、Mn、B、Zn、Mo、Cu。

分析表格中的无机盐离子可知,只有Zn2+属于微量元素。

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8.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①对光时,阳光照在反光镜上,视野越亮越好

②进行低倍镜与高倍镜的转换时,扳动物镜转动较省力

③使用完毕后,要用干布拭去载物台上的水和脏物

④装箱之前,应下降镜筒,使物镜插入通光孔中

⑤取、放显微镜时,要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壁,并且要轻拿轻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⑤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解答】

①显微镜使用时,视野亮暗要根据观察的物品确定,颜色较浅的、透光性强的要暗视野观察,①错误;

②进行低倍镜与高倍镜的转换时,应转动转换器,②错误;

③使用完毕后,要用干布拭去载物台上的水和脏物,③正确;

④装箱之前,应下降镜筒,物镜不能对准通光孔,④错误;

⑤取、放显微镜时,要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壁,并且要轻拿轻放,⑤正确。

​综上所述,③⑤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9.某蛋白质由4条肽链构成,含有65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至少含有的氨基数、肽键数及将该蛋白质彻底水解至少需要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A.656161B.4 61 4C.61 61 61D.4   61   61

【答案】D

【解析】​​​​​​​【分析】

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是指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

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

(2)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要求考生识记脱水缩合的概念,掌握脱水缩合的过程及相关计算,能运用其延伸规律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解答】

(1)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该蛋白质由4条肽链构成,则至少含有4个氨基;

(2)肽键数目=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65-4=61;

(3)形成该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65-4=61,则其彻底水解也至少需要61个水分子。

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0.下列关于蓝细菌、绿藻、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蓝细菌和大肠杆菌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蓝细菌和绿藻都含有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

C.大肠杆菌和酵母菌中都含有核糖体

D.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是真核生物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的知识点,熟知真核细胞结构和原核细胞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题目较简单。

【解答】

A.蓝细菌和大肠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正确;

B.蓝细菌和绿藻都是自养型生物,含有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B正确;

CD.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它们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C正确,D错误。

​​​​​​​故选D。

21.肺炎双球菌和酵母菌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有无()

A.核膜B.细胞壁C.核糖体D.细胞膜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的知识,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明确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而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科学家根据细胞中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有无核膜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结构中不具有核膜,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细胞结构中具有核膜。

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病毒无细胞结构,专营寄生生活,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看,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又是系统,同时还是个体

C.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D.细胞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答案】B

【解析】解:

A、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的宿主细胞才能生活,A正确;

B、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看,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又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这三个层次,B错误;

C、细胞学说的内容之一: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说明动植物细胞结构具有统一性,C正确;

D、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D正确。

故选:

B。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如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层次。

细胞学说的内容:

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

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学说的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2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多细胞生物需要多种细胞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高等绿色植物由根、茎、叶等器官组成不同的系统

C.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两位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D.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和细胞学说,要求考生识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掌握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解答】

A.多细胞生物需要多种细胞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A正确;

B.高等绿色植物没有系统层次,B错误; 

C.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两位科学家,C正确; 

D.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D正确。

​​​​​​​故选B。

24.下列有关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蓝细菌和水绵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B.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它与酵母菌都有细胞质

C.幽门螺旋杆菌和叶肉细胞都有染色体和DNA

D.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但没有细胞壁

【答案】C

【解析】略

25.现有氨基酸5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506个,羧基总数为505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A.498、2和2B.499、6和5C.499、1和1D.498、8和7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的相关内容,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脱水缩合过程及肽键形成的实质。

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形成的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2、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时,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蛋白质中的游离的氨基、羧基数分别是肽链数+R基中的氨基、羧基数。

【解答】

(1)该蛋白质是由500个氨基酸形成的2条肽链组成的,因此肽键数=500-2=498个; 

(2)500个氨基酸中,氨基总数为506个,羧基总数为505个,因此500个氨基酸中6个氨基酸的R基中含有氨基,5个氨基酸中的R基含有羧基,因此该蛋白质的氨基数是2+6=8个,羧基数是2+5=7个。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26.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4个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填字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是蓝细菌的是_________(填字母),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中无明显差异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都具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

(3)C细胞的DNA主要存在_________,A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__。

(4)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与细胞在起源的关系是人们很感兴趣的问题,目前主要存在2种观点:

①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②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若支持观点②,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D;C、D细胞没有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D ;蓝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