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4645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

《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

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ThismodelpaperwasrevisedbytheStandardizationOfficeonDecember10,2020

 

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第一部分惠宝煤业生产安全事故水灾应急方案

1.总则

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生产安全方针,规范惠宝煤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使之能在水灾事故发生后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维护社会稳定。

采取预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蔓延条件,防止事故扩大,为此特制定《惠宝煤业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业安全规程》、《煤业安全监察条例》、《国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国家生产安全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2009002-2006)、《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7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陕西省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结合惠宝煤业2013年生产接续和生产实际涌、排水量,在经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本预案。

编制原则

从事故预防的角度编制应急处置方案。

技术上采取措施,使系统具有保障安全状态的能力。

通过管理、协调系统的关系,以实现整个系统的安全。

从事故发生后损失控制的角度编制应急预案。

能根据事故应急预案及时进行救援处理。

能最大限度的避免突发性重大事故发生。

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同时又能及时地恢复生产。

应急预案体系

井下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惠宝煤业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机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对井下水灾事故专项的综合性文件,作为井下水灾事故专项工作的基础、“底线”和总纲,对没有预料的紧急情况,也可起到应急指导作用。

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具有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的特点。

通过应急演练,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惠宝煤业井下水灾事故应急处置方案是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进行编制。

避灾路线

将矿井各工作面、主井、辅运大巷等地点发生水灾时避灾路线列出,方便出现水灾时第一时间做出响应,降低事故造成的伤亡与损失。

应急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伤害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骨干作用和兼职救援队伍的辅助作用及群众队伍的基础作用。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调行动:

在矿长统一领导下,全矿各职能科室和各区队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负责相关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机制,自救互救,安全抢险。

事故发生初期,应积极组织抢险,并迅速组织遇险人员沿避灾线路撤离,防止事故扩大;在事故抢险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严防抢险过程中再次发生事故或使事故扩大。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和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报和预警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平时要加强演练,在实战中要能够调得动、用得上、救得下。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采用先进的预防、预报、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预防预警水平,应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救援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惠宝煤业井上下水灾事故的处理和应急救援工作。

适应的事故及响应级别

根据事故伤亡人数和损失程度分Ⅰ、Ⅱ、Ⅲ、Ⅳ级响应。

符合Ⅰ级响应条件的事故:

特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00人以上(包括100人)中毒或直接经济损失1亿以上(包括1亿)的事故。

符合Ⅱ级响应条件的事故:

重大事故,死亡30人以下(不包括30人)10人以上(包括10人),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50—100人(包括50人,不包括100人)中毒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万—1亿(包括5000万,不包括1亿)的事故。

符合Ⅲ级响应条件的事故:

较大事故,3-10人(包括3人,不包括10人)死亡或危及到3-10人生命安全或30-50人(包括30人,不包括50人)中毒,或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5000万元(包括1000万元,不包括5000万元)的事故。

符合Ⅳ级响应条件的事故:

一般事故,3人以下(不包括3人)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下(不包括1000万元)的事故。

2.惠宝煤业危险性分析

惠宝煤业概况

矿井简介

惠宝煤业隶属于陕西鸿瑞集团。

矿井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城西北55Km处,行政区域隶属神木县孙家岔镇管辖,面积为。

该井田地质储量为,其中可采储量为。

本井田共含煤层数较多,但根据矿井目前开采技术条件,其经济可采煤层有4层,即2-2煤、3-1煤、4-2煤和5-2煤。

矿井于2010年9月取得采矿许可证(证号:

1),有效期5年。

地面工业广场正在建设中,三条大巷已在2号措施巷贯通,形成了通风系统,井下变电所、中央泵房、井底水仓及泵房至主井筒管子道,预计9月份完成,首采工作面回采巷道预计12月掘进到位,矿井核定生产能力a。

2-2煤平均厚度,下距3-1煤33m;3-1煤平均厚度,下距4-2煤44m;4-2煤平均厚度;下距5-2煤43m;5-2煤平均厚度.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矿井主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辅助运输采用无轨胶轮车运输。

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

掘进方式采用综掘机,配合胶带机运煤。

整合区位于陕北侏罗纪煤田的中部,构造单元处于鄂尔多斯台向斜宽缓的东翼---陕北斜坡上。

本整合区地层总体为走向西南、倾向西北、倾角小于1°的单斜构造,未发现落差大于30m断层和明显的褶皱构造,也无岩浆活动,仅局部表现为一些宽缓的波状起伏,属简单构造。

本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应属于二类一型,即以裂隙充水含水层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勘探报告采用大井法和廊道法对本矿井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矿井正常涌水量为300m3/h,最大涌水量500m3/h。

煤层顶、底板岩性

2-2、3-1、4-2和5-2煤层都属于Ⅱ类中等稳定顶板。

2-2煤层:

一次采全高,基本顶全区属Ⅱ级,即基本顶压力显示明显;3-1煤和4-2煤层:

一次采全高,基本顶全区属Ⅰ-Ⅱ级,即基本压力显示不明显;5-2煤层:

一次采全高,基本顶全区属Ⅲ级,即基本压力显示强烈;各开采煤层底板以泥岩、砂质泥岩和粉砂岩占优势,老底砂岩以细粒砂岩、中粒砂岩为主;一般底板较稳定,未见底鼓、变形现象。

根据本次瓦斯采样测试分析表明:

2-2、3-1、4-2和5-2煤层自然瓦斯含量CO2为为ml/g,daf.自然瓦斯成分CO2为为。

属低瓦斯矿井;各煤层煤尘均有爆炸危险,今后在开采中应予以足够重视;地温正常,为无热害区;2-2、3-1、4-2和5-2煤层易自燃煤层,要采用合理的采煤方法,最大限度的提高回采率,选用合理的巷道断面和通风方法,以防止煤的自燃,同时在煤的堆放和运输过程中,也应采取相应措施。

基于上述情况,在未来矿井开拓和采区布置过程中,要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以避免顶板冒落、煤层自燃事故。

周边情况

整合区内无小煤业开采,也无其它矿权设置。

整合区北部考考乌素沟两侧及其支沟分布有沙渠煤业、边不拉煤业、河岔煤业、宋家沟煤业、井塔煤业、河西联办煤业、阴湾煤业等。

这些小煤业生产规模多为年产6~9万吨,主要开采2-2或3-1煤层,开采方式多为平峒、房柱式开采,无顶板支护作业,开采过程中未发现断层、褶曲,也没有岩浆活动。

一般每隔一定距离予留安全煤柱,煤层顶板稳定(岩性多为粉砂岩),局部有小规模垮落,未发生过大规模顶板冒落事故。

生产设备简陋,多用人工打眼放炮,小型拖拉机运输,电灯照明,无通风设备。

所有煤业未发生过瓦斯及煤尘爆炸事故。

防治水危险因素分析

根据矿井水文地质报告,惠宝煤业矿床主要充水水源为地下水、地表水和老窑积水。

矿井主要含水层为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小窑采空区积水和井田边界火烧区积水。

在小窑采空区和火烧边界区附近掘进和回采时有发生透水事故的危险性,井下水灾事故会造成工作面生产条件恶化、设备损坏,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淹没矿井。

造成水灾事故的原因主要是:

A、水情水害预测预报不及时,定位、定量不准确。

B、掘进或回采过程中未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原则。

C、矿井正常生产的采、掘工作面遇构造、陷落柱、采空区,采、掘工作面底板隔水层厚度小于承压水的最小隔水层厚度。

D、井下防排水设施或设备失修,不按时清理水仓,无法排水,造成水灾事故。

E、对井田或周边小窑水文地质探测不明,盲目采掘,造成水灾事故。

F、遭受洪涝灾害,洪水涌入井筒。

G、遭受地震,使井田地质构造受到破坏,致使地下水突然涌出或河床水涌入井筒。

生产系统

采掘系统

矿井移交生产时,首采2-2煤层,主、副、回风斜井均落底于2-2煤层中。

井下大巷沿井筒同一方向布置,大巷由带式输送机大巷、辅助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组成。

主斜井井筒落底以西的2-2煤带式输送机大巷与主斜井为同一条带式输送机,主斜井和大巷之间通过竖曲线直接联系,主斜井落底以西的辅助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直接与副斜井和回风斜井直接联系,井下各回采工作面沿大巷南侧单翼条带式布置;结合西侧大巷的布置情况,主斜井落底以东的区域,与西侧大巷错位布置三条大巷,东侧的三条大巷与现有系统通过联络巷进行联系。

矿井后期回采2-2以下各煤层时,各煤层大巷与2-2煤层大巷重叠布置。

主运输通过集中煤仓及上仓斜巷与主斜井联系,各煤层带式输送机大巷与集中上仓斜巷通过主运输联络巷联系,各煤层辅助运输通过辅助运输暗斜井延深至各煤层,用联络巷道直接联系,回风通过回风暗斜井延深至各煤层,用联络巷与回风大巷直接联系。

矿井采用长壁式综采工作面进行开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掘进方式采用连采机掘进;井下主运输采用带式输送机连续运输,辅助运输采用防爆低污染柴油机无轨胶轮车直达运输。

我矿2013年掘进工作面布置如下:

2-2煤掘进工作面为2106回风顺槽、2106辅运顺槽和2016胶带顺槽,主水仓、副水仓掘进工作面。

根据2013年生产情况、掘进队伍配置以及生产任务,我矿2013年采掘接续安排详见《惠宝煤业2013年采掘接续计划表》。

3.井下水灾事故应急方案

水灾事故类型及危险程度分析

井下水害类型及危险程度分析

井下水害类型分析

惠宝煤业矿床主要充水水源为地下水、地表水。

A、地下水是矿床直接充水水源,主要有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

充水类型是以煤系孔隙及裂隙水充水为主,充水方式为间接充水的顶、底板充水矿床。

B、大气降水及区内地表水为间接充水水源。

井田内沟谷系发育的部分地段上覆基岩较薄,地表水通过裂隙渗入巷道,造成工作面涌水增加,可能会对工作面造成影响。

水害危险性分析

井下水灾事故轻则恶化掘进、综采面生产条件、设备损坏;重则导致人员伤亡,甚至淹井。

水灾事故类型及后果

水灾事故类型及影响范围

A、在掘进或回采工作面上方有烧变岩富水区时,可能造成巷道涌水及人员伤亡。

B、遭受地震,使井田地质构造受到破坏,致使地下水突然涌出或河床水涌入井筒。

突水事故的后果

A、地表水来势凶猛,而且伴随许多泥沙、砾石,水量大,一旦进入巷道,会造成巷道涌水甚至淹井。

B、裂隙水一般水量较少、压力不大,进入巷道会造成设备损坏。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迅速判定水灾的性质,了解突水地点、影响范围、静止水位,估计突出水量、补给水源及已有影响的地面水体。

掌握灾区范围,搞清事故前人员分布,分析被困人员可能躲避的地点,以便迅速组织抢救。

根据突水量的大小和矿井排水能力,积极采取排、堵、截水的技术措施。

加强通风,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的积聚和发生熏人事故。

排水后进行侦察、抢险时,要防止冒顶和二次突水。

抢救和运送被困井下的人员时,要防止突然改变遇险者已适应的环境和生存条件,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应急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

总指挥:

矿长

副总指挥:

机电矿长

成员:

其他矿领导、机关各职能科室、各区队、供应站、医务所、保卫科等主要负责人

一旦发生水害事故,矿调度室立即通知矿辅助救护队和公司救护大队组织救援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并通知各组人员赶到矿调度室研究救护方案、协调救灾各项工作。

预防与预警

危险源监控

水灾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A、定期收集、整理本矿的水文地质资料并及时更新。

B、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业情况,并在井上下采掘工程对照图上标出其井田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

C、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测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堵、疏、排、截”等综合防治措施。

D、地质组每月每季每年按时进行一次水情水害分析和预报,必要时应进行临时预报,内容要详实、具体,描述准确,措施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审批后下发各区队。

E、各采掘队跟班队干负责每班对各自分管区域内的涌水及排水情况进行监测监控。

F、机电科负责每天记录矿井排水量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排水量有急增现象,立即查明原因,同时向分管领导汇报。

G、通风队负责每周对井下所有的永久防水密闭进行一次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

H、矿每月组织一次防治水专项检查。

井下突水预兆

A、煤层发潮、发暗。

由于水的渗入,使得煤层变得潮湿、暗淡。

如果挖去表面一层,里面仍如此,说明附近有积水。

B、巷道壁“挂汗”,“挂红”,工作面温度降低,煤壁发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淋水加大,如落雨状)、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说明水源很近,若出现清净水,说明水源远)、有臭味、打钻时发觉钻孔底松软或钻孔有水流出等突水预兆。

上述征兆,并不是每次突水前都会全部出现,有时可能发现一个或几个,极个别情况甚至不出现。

因此,必须密切注意,认真分析。

预警行动

预警信息的发布程序

如发生水灾事故的,在通过指挥部批准预警后,按照从矿井到专业、从专业到区队逐级进行发布的程序进行。

按照水灾的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分级预警,预警级别由低到高,依次划分为区队级、专业级、矿井级三级预警机制。

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

事故预警的分级启动条件

对于波及范围小,无人身伤亡、未造成较大损失,基层区队能自行消除的突发事件,启动区队级预警;对于波及范围较大,无人员伤亡但造成较大财产损失,基层区队通过自身和应急力量不能给予解决的突发事件,启动专业级预警;对波及范围大造成人员伤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突发事件,启动矿井级预警。

一旦发生井下水灾事故,必须及时利用人员定位系统、电话群呼、通讯网络信息传递等方式进行预警。

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

收集到有关信息证明事故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执行。

进入预警状态后,应当采取以下行动:

A、根据《煤业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低限标准》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B、发布预警公告。

区队预警由区队现场第一安全责任人负责发布;专业级预警由相应的专业负责人按照事件的性质进行发布;矿井级预警由矿井应急指挥部负责发布。

C、将可能受到水害危害的人员,沿避灾路线安全撤离。

D、指令各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通知水泵房将水泵全部开启,防止淹井。

E、调集应急排水所需物资和设备。

信息报告程序

矿生产指挥中心(调度室)电话:

2373116.为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

生产指挥中心(调度室)接到事故汇报后,应立即按照事故预案中信息报告程序召集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研究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实施事故救援,并随时将抢险救灾进展情况向公司总调度室和上级地方政府部门汇报。

事故报告的内容

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事故发生的类型。

事故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并附示意图。

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联系方式见附件一。

信息传递

由总指挥通过电话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针对事故的具体类型、危害程度进行汇报,并根据事故的危害程度和性质,判断是否报请上一级应急指挥救援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救援预案。

办公室负责事故的新闻发布,发布内容、发布时间必须通过应急救援指挥部并经公司、上级政府审定。

应急处置

矿井值班调度员在接到井下现场人员汇报井下发生事故的电话时,要详细了解事故性质、类别、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和危害、被困人数等,并迅速向矿值班领导和总指挥汇报。

响应分级

惠宝煤业针对紧急发生的事故、事件或灾难严重程度不同,采用的应急救援响应级别也不同,惠宝煤业把应急救援响应的级别分为两级:

二级紧急事件:

指发生的紧急事故、事件或灾难,惠宝煤业能应急响应处理的事故、事件或灾难。

一级紧急事件:

指发生的紧急事故、事件或灾难,需要神东集团公司多个部门应急响应和救援处理的事故、事件或灾难。

响应程序

根据总指挥指示,立即通知各救援小组成员到矿调度室集中。

矿调度室和应急指挥中心进一步了解事故情况,整理事故相关资料和图纸等,为救援工作决策提供基础资料。

指挥中心研究、决策救援方案,确定各救援小组工作要求,明确现场救援人员安排,选择合理的救援路线,各成员单位按照应急救援方案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

根据救援工作的需要,可汇报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协调调动其它煤业救援基地的救援力量增援。

根据受伤人员情况,可汇报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协调医疗救护中心专家组奔赴现场,加强医疗救护的指导和救治。

根据事故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汇报有关部门并适时向新闻媒体公布

水灾事故处置措施

应急处置措施

掘进工作面发生透水事故后,现场负责人必须立即打电话报告矿调度室人员,然后报告本单位领导,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抢救。

发生透水事故时,现场人员应尽量了解事故地点及灾害程度,设法堵住出水点。

如无法抢救,应沿着避灾路线,避开压力水头,迅速撤退到涌水地点的上部水平或地面,而不能进入附近的独头巷道。

当被水堵在巷道内时,应保持镇静。

职工的自救与互救

A、透水后,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观察和判断透水的地点、水源、涌水量、发生原因、危害程度等情况,根据《应急预案》中规定的撤退路线,迅速撤退到透水地点以上的水平,而不能进入透水点附近及下方的独头巷道。

B、行进中,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其它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满泄水主流,并注意防止被水中滚动矸石和木料撞伤。

C、如透水后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标,迷失行进方向时,遇险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地势较高的巷道方向撤退。

D、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叉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护人员的注意。

E、如唯一的出口被水封堵无法撤退时,应有组织地在独头工作面躲避,等待救护人员的营救。

严禁盲目潜水逃生等冒险行为。

被矿井水灾围困时的避灾自救措施

A、当现场人员被涌水围困无法退出时,应迅速选择合适地点快速建筑临时避难硐室避灾。

如系老空透水,则须在避难硐室处建临时挡墙或吊挂风帘,防止被涌出的有害气体伤害。

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设明显标志。

B、在避灾期间,遇险职工要有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情绪安定、自信乐观、意志坚强。

要坚信上级领导一定会组织人员快速营救;坚信在班组长和有经验老工人的带领下,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难,共渡难关,安全脱险。

要做好长时间避难的准备,除轮流担任岗哨观察水情的人员,其余人员均应静卧,以减少体力和空气消耗。

C、避灾时,应采用敲击的方法有规律、间断地发出呼救信号并利用人员定位仪,向营救人员指示躲避处的位置。

D、被困期间断绝食物后,即使在饥饿难忍的情况下,也应努力克制自己,决不嚼食杂物充饥。

需要饮食井下水时,选择适宜的水源,并有纱布或衣服过滤。

E、长时间被困井下,发觉救护人员到来营救时,避灾人员不可过度兴奋和慌乱。

得救后,不可吃硬质和过量的食物,要避开强烈的光线,以防发生意外。

安全出口和避灾路线

当事故发生后,所有人员要根据事故地区的位置、破坏程度和影响范围,科学地选择便捷路线作为安全出口,以尽快脱离险区。

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

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各救援工作小组负责人如实向指挥部汇报情况,经核实达到恢复正常状态条件,方可批准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之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调度室)组织恢复正常状态,首先制定恢复生产安全技术措施,经审批同意后,按照恢复生产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恢复生产工作,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参加救援的部门和单位要认真核对参加抢险救援人数,清点装备、器材;核算救援发生的费用,整理抢险救援记录、图纸,3日内写出救援报告。

安监科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勘察事故现场,对事故进行初步调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组织制定防范措施。

参加应急救援的各部门,应保存完整的应急救援记录、方案、文件、图纸等文字和音像资料。

分析总结应急救援中存在的问题,修订完善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

做好一系列的事故善后工作,安定思想,组织力量恢复矿井正常运行状态。

后期处置

对事故发生情况及应急救援过程进行总结,总结内容应包括:

发生事故的基本情况,事故原因、发展过程及造成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分析、评价,采取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及其有效性,主要经验教训,对应急救援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安监科、生产科、机电科、通风科负责组织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查清事故原因,落实解决方案。

党政办、经营办负责做好伤亡员工家属的安抚工作,做好受伤者的医疗救护工作,协调工伤保险的理赔工作。

保卫科负责维护好事故后的社会治安,确保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供应站负责组织事故发生后抢险救灾必须的应急救援物资、器材、设备的供应。

车队负责保障抢险救灾物料、设备的井下运输。

机电科、供应站要备好铁锨、木板、消防水管、水泥、沙子、黄土等必备救灾物资。

事故处理期间,必须安排好装卸人员保证救灾物资随要、随装、随运。

监控中心要搞好监测系统的管理、维护,保证正常使用;保证下井人员自救器、矿灯的完好,必须按规定对自救器、矿灯进行检查,发现自救器失效的要立即更换。

机电科、通信站要保障好井上下固定电话、小灵通和人员定位系统通讯畅通,要保障矿井网络的畅通,保证事故发生后,相关信息传递及时、准确;

医务所要保证抢救的药品、器械满足要求。

第二部分水灾现场处置方案

1水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事故特征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危险性分析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水灾事故分为:

地表水水害、老窑水水害、孔隙水水害、裂隙水水害。

危险性分析

矿井一旦发生突然涌水事故,轻则造成局部停工停产,重则淹井,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

模拟惠宝煤业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发生突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