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建筑垃圾论文3篇精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822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建筑垃圾论文3篇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建筑垃圾论文3篇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建筑垃圾论文3篇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建筑垃圾论文3篇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建筑垃圾论文3篇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最新建筑垃圾论文3篇精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最新建筑垃圾论文3篇精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最新建筑垃圾论文3篇精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最新建筑垃圾论文3篇精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最新建筑垃圾论文3篇精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最新建筑垃圾论文3篇精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最新建筑垃圾论文3篇精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最新建筑垃圾论文3篇精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最新建筑垃圾论文3篇精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建筑垃圾论文3篇精选.docx

《最新建筑垃圾论文3篇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建筑垃圾论文3篇精选.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建筑垃圾论文3篇精选.docx

最新建筑垃圾论文3篇精选

  建筑垃圾概况分析

  建筑垃圾是指在工程中由于人为或者自然等原因产生的建筑废料,包括废渣土、弃土、淤泥以及弃料等。

这些材料对于建筑本身而言是没有任何帮助的,但却是在建筑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的工程项目建设,正因为是一个整体的过程,所以其环节的考虑是更重要的。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也同时快速发展,相伴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中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1/3以上。

  建筑垃圾处理厂赚钱吗?

  建筑垃圾的购买成本非常低,有些地方甚至可以免费收购,所以,整个投资项目的成本是非常低的。

并且,当地政府给予每吨55-140元的垃圾处理费用补偿(各地政策有差异,具体需咨询当地相关部门);如果每吨建筑垃圾的购买成本是20元(各地有差异),每吨建筑垃圾出成品率按照70%来算,每吨可出0.7吨的砂石,目前市场上的砂石价格大概在60-100吨之间,就按低价80元来算,除去20元的成本费用,每吨的毛利润可达50多元。

若按每小时产量200吨,每天生产8小时来算,每天的毛利可达80000元,利润是非常可观的。

  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发展前景趋势及现状分析

  截至2011年,中国城市固体生活垃圾存量已达70亿吨,可推算建筑垃圾总量为21亿至28亿吨,每年新产生建筑垃圾超过3亿吨。

如采取简单的堆放方式处理,每年新增建筑垃圾的处理都将占1.5亿至2亿平方米用地。

中国正处于经济建设高速发展时期,每年不可避免地产生数亿吨建筑垃圾。

如果不及时处理和利用,必将给社会、环境和资源带来不利影响。

  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

以500-600吨/万平方米的标准推算,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

  政策不断推进建筑垃圾处理发展

  就现状而言,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率依旧不足10%,而且建筑垃圾产生量逐年增长,因此政府不断发布政策,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的发展。

根据《循环发展引领行动》,到2020年,我国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率要达到13%。

此外,根据《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我国要加强建筑垃圾源头减量与控制,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回收利用设施及消纳设施建设。

  建筑垃圾资源化价值发展空间巨大

  目前,我国已建成投产和在建的建筑垃圾年处置能力在100万吨以上的生产线仅有70条左右,小规模处置企业有几百家,总资源利用量不足1亿吨,建筑垃圾总体资源化率不足10%,远低于欧美国家的90%和日韩的95%。

  相较于我国巨大的建筑垃圾产生量,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行业空间远远还未发挥,若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可达到欧美、日韩水平,将这些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可创造万亿元价值。

  国产建筑垃圾处理设备怎么样?

  国产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的性能毫不逊色于国外技术,而且结合中国市场需求,国内厂家除了技术先进外加上价格实惠、售后服务完善快捷,特别适合国内客户选用。

  国产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品类繁多,低端、中端、高端,适应各种工况条件、各种用料需求的设备多有,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与自己项目所匹配的类型及设备配置。

  “十三五”期间,国家在无害化处理城镇建筑垃圾的设施建设期间,投资总额累计达到了2518.4亿元。

其中,投资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资金累计达到了1699.3亿元,投资建设收运转运体系的资金累计达到了257.8亿元,在专项餐厨垃圾工程的投入资金累计达到了183.5亿元,投资于存量整治工程的资金累计达到了241.4亿元,投入到垃圾分类示范工程的资金累计达到了94.1亿元,投资建设监管体系建设的资金累计达到了42.3亿元。

  随着未来我国逐步实行垃圾分类制度,城市可回收垃圾的比例将逐步提高,未来有望达到90%以上的城市可回收垃圾比例,预计未来一年仍将保持高景气的投资额力度,垃圾资源化处理将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及基建等行业的发展,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市场空间较大,未来前景将更加可观。

  摘要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持续推进,我国社会和经济水平不断地实现跨越式发展。

但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也遭到严重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以及生态恶化已经成为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对资源和环境的一次性影响程度很大,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建筑垃圾污染的关注越来越多,建筑垃圾的影响存在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当中,应当予以重视并采取措施。

当前建筑垃圾的产量逐年不断大量增加,而由其引发的对人类土地资源、生活环境的影响也日益突出,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障碍。

本文对建筑垃圾管理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对如何加强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提出意见建议,对促进我国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有重要的实意义。

  关键词: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政策建议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持续推进,我国社会和经济水平不断地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同时人们在创造和享受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同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也日益加重,生态平衡也因此而被打破。

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力遭到严重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以及生态文明恶化已经成为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

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直接也最明显,如需要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同时造成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

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建筑垃圾总量的40%,每年还不断大量增加,给社会、环境和资源带来不利影响,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障碍。

因此,如何管理处置建筑垃圾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堆放量已达70多亿吨,仅仅每年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就超过了4亿吨,但是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利用率却不到5%。

在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严峻现象,建筑垃圾的管理处置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研究意义

  建筑垃圾的管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形象,也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工作生活。

现在,治理雾霾污染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程,建筑垃圾如果管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城市的环境质量。

加强城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促进资源化利用,对于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量,降低环境污染,节约土地,改善城市的建筑环境和人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对我国建筑垃圾管理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对如何加强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提出意见建议,有重要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建筑垃圾的处理策略大多是在源头进行管控,降低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即在施工单位产生建筑垃圾前,严格管理并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等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再生利用,将建筑垃圾在源头减量化,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率现已高达95%。

在建筑垃圾管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工艺设备和相对应政策法规方面,做得较好的有美国、日本等。

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提出要对修筑公路而产生的废旧沥青进行回收利用;经过一百年左右的时间,美国通过政府支持的科学研究,使得这项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越来越完善,并且形成了完善的政策和管理体系,出台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支持,使得建筑垃圾管理和再生利用工作日趋完善。

早在上世纪,资源稀缺的日本就很重视建筑垃圾的管理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开始建立相关建筑垃圾处理的法律。

由于日本非常重视建筑垃圾资源回收再利用,这项措施使得日本在短期内就在资源回收再利用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2.国内研究现状

  相对于外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利用率和处理方法来看,我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只是处于萌芽发展阶段,既没有科学的处理方法也没有合理的法律保障,以至于某些城市周围出现了大量垃圾堆积的现象。

目前,我国对建筑垃圾的的主要处理方式是填埋,绝大部分的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就被简易填埋或者随意倾倒,同时,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少数城市将建筑垃圾加工制造成再生的建筑材料。

建筑垃圾规模化和资源化仅限于加工生产成混凝土实心砖、砌块和砂浆用的再生骨料。

随着人们对建筑垃圾科学化管理和资源化重要性的深入认识,建筑垃圾无序化的现象有所改善,工作也从无到有地在逐步推进和深化。

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对建筑垃圾的管理已由“解决乱倾乱倒”向“资源化利用”方向转变,利用建筑垃圾,引导建筑弃土回填矿坑、窑厂恢复耕地、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路面基层建设、堆山造景、公园绿地建设。

  二、相关概述

  

(一)建筑垃圾的定义

  因建筑垃圾成分复杂、来源广泛,经常与城市生活垃圾混杂在一起,造成定义不明确。

2003年6月,住建部颁布了《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规定(修订稿)》,该规定指出:

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进行建设、拆迁、修缮及居民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余渣、余泥、泥浆及其它垃圾。

该规定对建筑垃圾的定义更加详细,明确了建筑垃圾是在建设施工、装修、拆迁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2005年3月,住建部又颁布《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对建筑垃圾做了补充说明: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垃圾。

综合以上法律法规,并结合相关意见,建筑垃圾的定义为:

新建、改建、扩建、拆除、加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料。

  

(二)建筑垃圾的组成

  建筑垃圾可分为土地开挖垃圾、道路开挖垃圾、旧建筑物拆除垃圾、建筑工地垃圾和建材生产垃圾等,主要由渣土、砂石块、废砂浆、砖瓦碎块、废混凝土块、废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料、废竹木、泥浆等的废弃混合物组成。

当前常用的处理方式是露天或填埋堆放,一般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趋于稳定。

在此期间,废金属料可使渗滤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从而污染周边的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和空气;废混凝土块含有大量水合硅酸钙和氢氧化钙使渗滤水呈强碱性。

而且,建筑垃圾堆放场会占用大量土地,并继续导致持久的环境污染问题。

  (三)建筑垃圾的特点

  1.数量巨大

  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每年建设和拆迁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

据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达24亿吨左右,占城市垃圾总量的40%。

同时,我国城镇化进程维持较快速度,拆、建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快速增加,建筑垃圾排放量保持高位。

据估计,我国在未来10年平均每年仍将产生20亿吨以上的建筑垃圾。

所以一旦对建筑垃圾处置不当,建筑垃圾必将围城。

  2.时间性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建筑物的使用强度和规模也在逐步增加,加上建筑物随使用时间而老化,无法满足当前发展需要,最后所有建筑物都会被拆除并最终产生建筑垃圾;另一方面,从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和进步,除了一小部分的有毒有害成分外,绝大部分的建筑垃圾都可以通过工艺设备转化成可再生资源。

  3.持续污染性

  大多数的建筑垃圾未经有效处理就被直接堆放和填埋,从时间角度来看,建筑垃圾需要经过较长的周期才能趋于稳定,而且建筑垃圾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是渣土、混凝土块、塑料、沥青、金属料、木材料、有机废料和无机废料的混合物,各种废料中包含的化学成分有所不同,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上的污染。

即使经过有效的处理,不再产生其他负面影响,但堆积成山的建筑垃圾,仍然会占用大量的可用土地,形成垃圾围城、平原成山的现象,可能导致持久性的环境问题。

  (四)建筑垃圾的危害

  1.占用土地,破坏耕地

  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处理,直接就地掩埋或运往郊外堆放。

建筑行业公认的数据是,每产生1万吨建筑垃圾,至少需要1亩土地堆放。

据此计算,如果建筑垃圾无法资源化利用,我国每年要拿出20多万亩土地用于堆放建筑垃圾。

我国许多城市近郊已成为建筑垃圾的堆放场地,造成“垃圾围城”的现场,建筑垃圾堆放占用大量耕地,也造成农村耕地面积减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以及人们居住条件的提高,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会越来越大,如不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利用,建筑垃圾侵占土地的问题会变得更加严重。

此外,建筑垃圾对耕地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会改变土壤的物质组成,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的生产力。

建筑垃圾中重金属含量较高,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使得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增加,引起附近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增高,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2.污染土壤、水体和大气

  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含有的废弃混凝土和碎石块等进入土壤,能够改变土壤的本身结构和物理性能,长期堆放产生的渗滤液渗入土壤,大量的有害成分能够改变周边土壤的化学性能,影响植被生长和微生物的活动,破坏生态平衡,当有毒物质超过土壤自身的净化和降解能力时,就会引发植物的死亡和周围生物的污染,进而通过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同时,经分解产生的病菌等,还容易造成生物污染。

在堆放过程中,由于风吹日晒和雨水冲刷浸淋后,建筑垃圾渗滤液流出,其中包含的水合硅酸钙、硫酸根离子、氢氧化钙、重金属离子、分解产生的有机酸等等,深入土壤、污染周边水资源,从而间接性的影响和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和可用水资源的减少,同时种种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排入空气中还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表下水和地表水由于渗滤液的污染,建筑垃圾扬尘治理不到位、有害气体排放产生的温室效应加重等等,均和建筑垃圾的污染有一定的关联。

  3.影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很低,很多城市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被就地掩埋或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没有任何处理措施,乱堆乱放。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乱堆乱放,不能及时清理,影响城市市容环境,如图2-1所示。

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雨天时脏水污物四溢,恶臭难闻,滋生大量蚊虫和细菌。

而且建筑垃圾运输过程中大多采用敞开式运输车,运输过程中垃圾遗撒,粉尘和灰砂飞扬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卫生和环境。

  三、我国建筑垃圾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建筑垃圾的管理现状

  1.建筑垃圾管理的技术政策

  

(1)减量化。

为充分做好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做到防治建筑垃圾污染环境,要始终把坚持建筑垃圾减量化原则放在首位考虑,减量化即减少建筑垃圾的源头产生量和排放量。

根据我国目前的建筑垃圾管理情况,应该加大政府部门的管理责任机制,推动建筑垃圾各产生部门的清洁生产,源头治理,不仅是要减少建筑垃圾在源头的产生数量、缩减其体积,还要鼓励和支持相关资源化企业的建设和运营,学习和开发先进的技术工艺,引进精良的处置设备,对建筑垃圾进行有效的分类管理,降低建筑垃圾产生种类以及有害成分的含量,弱化建筑垃圾的危害性,从而在数量、体积、种类和有害成分含量等方面全面优化管理,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

(2)资源化。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是对建筑垃圾中可回收并循环利用的材料进行再生处置,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和资源化技术设备进行可利用建筑垃圾回收、转化和转换。

回收即对建筑垃圾中可再利用的物质材料进行回收利用,例如建筑垃圾中废金属料、废塑料、废纸板和废木材等,对于其中的一些物料可通过转化进行再利用,如利用建筑垃圾中的废旧混凝土块和碎石块,制备生产再生混凝土的再生骨料,回收的沥青料经过简单处理后可用于道路基本铺筑等等,再有就是转换,主要是指能量的转换,回收的能量可用于生产电能和热能,如废木料、废塑料、废纸板等可回收用于焚烧发电或生产热能。

(3)无害化。

作为废弃物的建筑垃圾,其中包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成分,如含汞灯泡、含铅电池以及有害的涂料、油漆等均含有有害的化学物品,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污染土壤、水体和大气,还会影响市容市貌。

坚持建筑垃圾的“无害化”原则就是通过研发先进的技术工艺,对建筑垃圾进行择分和相应的处置,去除有害物质或进行转化,降低有害成分,从而达到建筑垃圾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也不影响人体健康的标准。

  2.建筑垃圾管理的经济政策

  

(二)我国建筑垃圾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系不健全

  由于我国对建筑垃圾的管理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所以管理体系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和欠缺,现有的体制中还存在一些不合理方面。

在建筑工程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

根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材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附属设施,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

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施工过程中资源消耗极大,浪费现场惊人。

以500-600吨/万平方米的标准推算,到2020年底,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数量巨大。

然而,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遗弃,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粉尘、土壤污染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就目前我国的建筑垃圾管理,仅处于从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的角度出发,解决乱堆、乱弃的现象,还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我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促进建筑垃圾减量化排放和资源化利用的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激励、奖惩、考核等政策性措施还需要制定和完善。

政府、开发商、设计方和承包商等各方尚未形成“责任清晰、目标明确、考核监督、问题追责”的政策、法规和促进实施体系,使建筑垃圾管理难以落实到位。

同时,我国缺乏建筑垃圾管理推进激励机制,部分建筑企业在成本控制的压力下,只能望而却步,阻碍了建筑垃圾管理推进。

  2.缺乏专项立法及可操作性的政策

  3.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技术标准不完善

  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是经济建设、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建筑垃圾由于其自身的特征,与原始状态建材已有所区别,在结构、强度、力学等指标上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使用的范围也应有所区别和限定。

除目前已发布和正在编制的10项产品标准和应用规程外,在拆除、分类、运输、处理以及生产等方面的标准很少。

我国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很不完善,没有一个行业或国家技术标准,对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无法提供系统完善的技术支持。

要保证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质量和效果,必须要制定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才能为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过程中每一个技术环节提供技术依据,确定质量控制点,使产品合格、验收有依据,现场施工有科学的操作规范,结构有验收标准等,这样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才有章可循。

  4.缺乏环保意识

  四、完善我国建筑垃圾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建筑垃圾管理的体系

  首先,完善建筑垃圾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各参与单位组成的两级管理机构,一级机构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二级机构主要是施工单位成立的现场负责管理的机构,工程项目的总承包单位应以项目管理者身份对各分包单位的绿色施工组织设计、绿色施工方案进行审核,根据预先设定的绿色施工总目标,进行目标分解、实施和考核活动。

要求措施、进度和人员落实,实行过程控制,确保绿色施工目标实现。

其次,完善建筑垃圾技术管理体系,编制总体管理方案与具体施工方案,在编制过程中要明确建筑垃圾管理的目标要求,综合施工阶段的内容,形成一个便于管理的体系,为统一规划和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再次,完善建筑垃圾实施管理体系,施工现场是建设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产生阶段,现场施工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体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明确各部门管理人员的职责,通过培训、定期技术交底、交流会议等措施总结施工管理经验,提升一线管理的管理技能。

认真监督施工过程,保证建筑垃圾控制要点落实到位。

最后,完善建筑垃圾监管管理体系,针对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进行综合监管的信息平台,对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申报、识别、计量、运输、处置、结算、统计分析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可为过程监管及环保政策研究提供详实的分析数据,有效推动建筑垃圾的规范化、系统化、智能化管理,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建筑垃圾管理水平。

  

(二)完善建筑垃圾管理相应法律法规

  政府应逐步建立常态化、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健全多元环保投入机制,研究出台有利于建筑垃圾管理的结构性减税政策。

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方面的改革,把更多力量放到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事中事后监管上,抓紧攻克关键技术和装备。

强化督查执法,对恶意倾倒建筑垃圾、随意破坏环境者加倍严惩,大幅度提高环境违法成本,让乱倒垃圾者不想不敢不能为所欲为,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环保部门负责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明确处理建筑垃圾责任主体,制定建筑垃圾处理规划,监管法律执行情况,以实现管理目标。

为促进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使用,除政府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工商部门加大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监管力度外,建议对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性建设项目,积极推进政府绿色采购制度,通过各种渠道大力推广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技术、产品,鼓励国家大型公共工程对废弃物处理提出了明确的再生利用要求,从而起到引导和表率作用,带动全国建筑工程项目使用一定比率的再生资源如再生水泥、再生砖等,为社会企业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提供示范。

  (三)完善建筑垃圾管理的相关技术标准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个人环保意识

  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关系到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大众的支持和积极参与。

建筑企业内部各层级人员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在企业内部营造出环保、绿色的氛围,让每个员工都充满社会责任感,以企业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个人的行为。

明确各部门职责,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将绿色施工具体任务进行目标分解,细化、落实到个人。

除了从业人员环保减废的意识,政府应当加大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的宣传力度,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加大对建筑行业在环保领域的重要性的宣传,让民众更多的了解建筑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参与度,使环保观念深入人心。

当然,政府还应该加大监管力度,使工人们在源头就具备环保节能的意识,无论是业主还是承包方都具备科学的环保理念,使垃圾资源化利用到每一个环节上。

通过颁发相关政策和制度,提高建筑企业的责任感和资源节约意识,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相关经验和知识的宣传和推广。

  结论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建筑垃圾管理的研究,从垃圾的产生来源分类,以及建筑垃圾的特性和危害加上建筑垃圾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我国建筑垃圾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优化建议。

主要得出以下几点: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城市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材料得到应用,使得建筑垃圾的构成种类发生变化,面对这些新型的建筑垃圾如何进行资源化管理,有待深入研究。

  建筑垃圾是指建筑物在建造和拆除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

随着我国工业、民用建筑和室内装修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和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建筑工程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据统计,建筑垃圾约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

由于对建筑污染和资源消耗所造成危害的严重性缺乏认识,人们往往错误地将建筑物视为用后即丢的“容器”。

频繁的拆除与更新,造成了污染和能源的浪费,使生态环境失衡。

  这些建筑垃圾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

而堆放和填埋则需占用大量耕地及耗用清运费用,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沙飞扬等问题又加重了环境污染,给城市的环境治理造成了不堪重负的压力。

另一方面,大量新建的建筑物又急需大量的砂、石材料,这些砂、石料的产量正在逐年减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如能将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砖瓦等,经破碎、筛分、除杂、清洗等工序,加工成一定颗粒大小的粗细骨料或细分掺合料,用来部分取代或全部取代砂、石骨料,制成再生骨料混凝土,实现建筑垃圾的再利用,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砂石资源,也避免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建筑垃圾的组成

  建筑垃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