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5119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

《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docx

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

炼钢车间安全作业指导书

第一部分电炉安全作业指导书

一、自扒补炉装料送电冶炼每一炉优质合格的钢水

1、严格按照厂里以及车间制定的安全生产规定组织生产,检查并监督各岗位是否有不安全操作行为,是否有违反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的作业行为,并对班组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职工提出批评,有权进行考核。

2、对安全应该有足够的预见性,及时提醒或更正班组职工的不安全行为,防止事故的发生。

3、对现场生产事故的处理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保证对生产事故的处理做到既安全又快捷。

存在的危险源:

水冷块漏水、空中落物、热铁水、炉渣

可能导致的事故:

烫伤、挤伤、砸伤

二、换放电极

1、检查电极铁螺头是否牢固。

2、电极对位的时候必须停止补炉作业,炉体周围除吹灰和指车人员外禁止站人。

3、指车人员的语言必须清晰。

4、配电工必须遵循确认制的操作原则,防止误操作。

5、指车人员和配电工联系必须叫配电工名字和天车联系要报清车号。

6、注意清理电极粘渣,防止电极脱钩与粘渣脱落,砸伤人员。

7、提前关闭冲渣水,避免蒸汽大。

存在的危险源:

电极脱钩

可能导致的事故:

摔伤、烫伤、砸伤

三、电极接长

1、有专人指车。

2、指挥天车落钩要平稳,防止天车落钩过多导致电极倒下砸伤人员。

存在的危险源:

电极脱钩

可能导致的事故:

烫伤、砸伤

四、烧出钢口

1、烧氧时,手不能握在胶管的连接处,防止漏氧烧伤手臂。

2、开氧气阀的人员注意力集中,有异常情况立即将氧气关闭。

存在的危险源:

吹氧管老化

可能导致的事故:

烫伤

五、补炉

1、喷枪水量不能过大,喷补料入炉会引起爆炸。

2、喷枪堵料时,及时将喷枪抽出,将水关闭,摔枪时,应握紧枪杆,防止喷枪打伤人员。

3、补炉人员注意炉盖及砂封上的粘渣,防止旋炉盖时粘渣脱落,钢渣溅击伤人。

4、出钢前必须通知渣班关闭冲渣水。

存在的危险源:

喷枪压力过大

可能导致的事故:

烫伤、打伤

六、吹氧操作

1、人工吹氧时,先检查氧管是否漏气,防止回火伤人;要有专人开关氧气;吹氧时先将氧气打开然后才能深入熔池供氧,供氧结束时,先将氧气管拔出,而后才能关闭氧气;防止氧气回火伤人。

2、使用C-O枪供氧时,C-O枪吹氧助熔时不能压的太低,防止C-O枪漏水引起爆炸。

存在的危险源:

吹氧管漏气

可能导致的事故:

烧伤

七、清堵出钢口

1、作业过程必须注意偏心区护栏是否完好。

2、保证偏心区的卫生,防止上下偏心区时摔倒。

3、回炉3秒后,确认安全后才能上偏心区,待堵完出钢口人员撤离后,才能摇炉。

存在的危险源:

护栏损坏、偏心区杂物过多

可能导致的事故:

摔伤、烫伤

八、指挥天车

1、处理对吊具的检查,并记录。

2、搞好确认制,特别是挂料栏、铁水罐,必须确认板钩是否挂牢,不确认,不能起钩,防止发生坠落事故。

3、板钩钩头上如有废钢必须清理掉。

存在的危险源:

高空坠物、信号不明确

可能导致的事故:

砸伤、烫伤

九、龙门吊操作

1、处理钢丝绳掉槽必须将电源断开。

2、处理卡料时,必须将大激振器停下来,防止挤伤。

3、用天车处理卡料时,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区域,防止钢丝绳将人打伤。

4、处理卡料时必须将龙门吊开离加料口5米以上。

5、处理卡料时,必须将料仓口附近的废钢吸干净,防止处理卡料时,废钢落下砸伤人员。

存在的危险源:

确认不到位

可能导致的事故:

挤伤

十、出钢作业

1、摇炉要平稳,不能过快,防止因摇炉过快而烧盖板,引起偏心区盖板漏水爆炸。

2、出钢回炉回钢包不可开的台快,防止钢水粘轨道,增加清理轨道的难度。

3、出钢轨道内保持干燥,如有水,严禁提前开包。

存在的危险源:

偏心区漏水、轨道内有积水

可能导致的事故:

烫伤、爆炸

十一、装料、兑铁水

1、人员必须远离炉子,防止钢渣(铁水)溅击伤人。

2、铁水罐副钩待出钢毕才能挂,出钢前禁止挂副钩。

3、兑铁应缓慢起钩。

存在的危险源:

钢渣飞溅、铁水罐脱钩

可能导致的事故:

烫伤、砸伤

十二、测温、取样

1、劳保用品必须穿戴整齐,防止钢渣溅击伤人。

2、步伐稳健,防止摔倒。

3、看炉子反应情况,适时操作。

存在的危险源:

钢渣飞溅

可能导致的事故:

烫伤

十三、补炉罐的使用

1、上料前必须关闭进气阀,将放气阀打开,空气排尽再打开上料阀,防止因罐内压力高,打伤眼睛。

2、补炉胶带与高压带必须用铁丝链接牢固。

3、上料时劳保穿戴整齐。

4、处理喷枪时必须防止喷枪飞起打伤人。

存在的危险源:

高压气体

可能导致的事故:

打伤、迷眼

十四、配电工

1、严格按确认制进行操作。

2、严格遵循挂牌制度,挂牌的设备不允许操作。

3、语言不清的指令不允许操作。

存在的危险源:

误操作

可能导致的事故:

电击

十五、料蓝车操作

1、禁止一人开双车,开车时必须站在车走的方向并站在轨道外开车。

2、当发生接触器粘连时及时将电源断开,待电工处理后才能正常投用车辆。

3、料蓝的装料高度,废钢与料蓝上沿齐平,不允许过高。

4、雨雪天,料蓝工应带绝缘手套。

5、防撞档损坏及时通知处理。

6、料篮车坏时,推车时维护必须监护。

7、及时清理料篮车,防止料篮座歪。

8、拉渣罐时,渣罐不正,拒绝拉出。

9、手柄线必须1.5米以上。

存在的危险源:

料篮车、电、料过高

可能导致的事故:

电击、挤伤、砸伤

十六、清理钢包车轨道

1、清理钢包车轨道要挂牌。

2、炉后平台有人监护,防止坠物。

3、至少有两名人员下去,一人监护。

4、送电15分钟以后,禁止清理。

5、前期清理两侧渣墙。

存在的危险源:

钢包车、渣子

可能导致的事故:

挤伤、砸伤

十七、炉前作业

1、装料完毕,送电5分钟后,才能进行室外作业。

2、室外作业不能正对炉门站立。

3、出钢时,必须观察炉内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出钢。

存在的危险源:

钢渣

可能导致的事故:

烫伤

十八、冶炼过程中电极折断

1、吊运电极的钢丝绳必须牢靠。

2、上炉盖时,如果小炉盖已到后期,禁止踩踏小炉盖。

3、处理断电极时含指车人员炉盖上最多上三人。

存在的危险源:

热电极

可能导致的事故:

烫伤、砸伤

十九、炉体清灰

1、清理高于2米且无栏杆的区域时,清理人员必须系安全带。

2、清理高处(低处)卫生,下面(上面)必须有人监护。

存在的危险源:

灰尘

可能导致的事故:

砸伤、迷眼

二十、清理旋转缸护板

1、炉盖必须在旋入位,并且炉盖锁定缸必须支起。

2、炉盖挂勿动牌。

3、清理护板,必须系安全带。

存在的危险源:

操作不当

可能导致的事故:

摔伤、挤伤

第二部分精炼炉安全作业指导书

一、通则

1、进入精炼区域,必须按规定穿戴安全帽、防护手套、披肩、劳保鞋、口罩等各种劳保防护用品;

2、必须提前15分钟到岗,认真检查所用生产工具和生产材料的准备情况,并积极参加班前会;

3、按规定及时对操作现场进行清理,各类物料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做到现场物流有序,整齐摆放;

4、禁止班前、班中饮酒,发现劝其回家,事后从严考核,禁止一切与精炼生产无关人员进入生产现场。

存在的危险源:

物品摆放不齐、劳保穿戴不全、粉尘过多

可能导致的事故:

烫伤、砸伤、酗酒、尘肺

二、精炼区吊运工作安全作业指导书

1、吊运物料前首先确认钢丝绳完好,禁止用破损、断股钢丝绳吊运物品;

2、吊合金斗必须用等长双绳起吊,合金尽量向斗子里放,斗口及高出斗边处不能有散装合金;成桶的必须放在底部立起,不得倒放在其它合金上,防止吊运中滚落伤人;

3、禁止用手抓绳套或将手插入绳套和吊具之间,扶吊物时,要躬身,脚不能放到吊物下面,且必须站在安全易躲闪的地方(不能站在死角处);

4、起吊作业时,斗子挂好后,应确认天车是否停正,且人员撤离斗子区域500mm以外天车工看到的区域,方允许指挥缓慢起吊;落斗子时,应确认斗子停稳后,方允上前摘钩;

5、用斗子向包内加合金时,应先将斗子口方向向钢包方向转稳,待斗子在钢包沿与加合金平台上方停稳后,要用吹氧管或自制工具摘斗子前面两个耳朵上的钢丝绳,将其套在斗子后面的两个耳朵上,禁止用手摘前端钢丝绳,然后快速撤离加合金平台,等精炼所有人员撤离到安全位置后,方可缓慢起吊加合金;

6、任何时候吊物经过头顶上方时,人员必须躲避;

7、吊运挖掘机时,禁止从驾驶室侧穿绳,必须使用专用吊具,吊具上钢丝绳每使用4次后,无论破损与否必须更换;在使用前发现破损、断股,严禁使用;

8、吊包装物料时,一次只能吊一包,且吊带完好、无破掉,两个吊带必须都挂在天车钩上。

存在的危险源:

物料坠物、吊具失效、违规操作

可能导致的事故:

砸伤、挤伤

三、精炼区指吊工作安全作业指导书

1、座包时,首先要将座包架上的异物清理干净,指挥座包要站在两侧,不能正对钢包中心线方向,防止钢水溅出烧伤;吊包时,必须确认天车板钩将包耳挂牢后方能指挥天车工起吊;

2、扒渣前必须检查确认地面有无人员和设备,天车板钩、副钩与钢包相应位置挂好,且天车在目标渣罐上方停稳后,站在让天车工能看清自己的地方,手势、语言信号要明确无误,指挥天车工点动落大钩扒渣,以免下落过快,扒出钢水;

3、正包时要防止钢渣溅出伤人,损坏设备,不得在渣罐沿、斗子边、VD罐沿上正包,只允许在小渣场内专用正包位正包,防止正包时碰坏钢包下部机构;

4、监督天车吊钢包、渣罐、斗子的行走路线,防止落物砸伤人员和设备;

5、空渣罐必须先向其扒一炉渣子,防止罐内积水,再次扒渣时放炮;

6、上包前,包沿残渣、残钢必须清掉,防止掉落伤人;

7、严禁在扒渣区域正包平台上对钢包进行倒车。

8、精炼、VD座包、吊包均要对包体、包沿进行观察,有渣块、异物时能处理掉的必须处理掉,一旦发现包体发红,及时通知调度室进行处理。

存在的危险源:

物品坠落、渣罐有水、钢包座歪、指车信号不明确

可能导致的事故:

烫伤、砸伤、爆炸

四、更换、接长电极安全作业指导书

1、换、放电极前必须及时通知维护电工确认一次隔离开关断开,室外弧压信号灯熄灭;

2、换、放电极工作结束,由电工确认隔离开关合上;

3、更换电极时,必须开出钢包车,三相电极应在下限位,炉顶挂好钢丝绳后,指挥天车工垂直缓慢起钩,待钢丝绳即将拉紧时指挥天车停止,挂吊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共同确认所挂电极后,由设备操作人员打开相应开关,炉顶挂吊人员确认夹头打开后,以“先落后升”的原则,缓慢吊下电极;

4、上电极时,要先将电极在夹持区域以外适当下落一定高度,然后再向目标夹持器步进,整个过程要“稳、准、精”;

5、换、放电极结束时,要确认电极长度,能否开进钢包和能否够上送电;

6、用平台放电极时,首先要遵循换电极的设备检查确认程序,同时要确认,放电极专用小平台内无大块杂物,填料松软,并确认所放电极能触及到小平台;

7、接、放电极操作需专人指挥,相关现场操作工龄1年以上,且每次换、放电极关闭夹持器前必须对电极与夹持器之间进行吹灰;

8、堆垛备用电极使用时要遵循“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原则取用电极,防止电极从垛顶滑落伤人或摔坏。

9、电极吊具一旦有破损、断股情况,必须更换新吊具。

存在的危险源:

吊具失效、坠落、带电作业、高温电极

可能导致的事故:

电击、烫伤、砸伤

五、吹氩系统检查和接、拔吹氩带安全作业指导书

1、检查氩气系统:

无钢水时安上堵头、充气、看、听试漏,有钢水时要与主操沟通后,切电抬电极后,再进行其它操作,到炉底检查;无钢水充气检漏时,由于压力过高,不可直接拔吹氩带,以免弹伤,必须先拧松螺母放气减压后,再拔接头;

2、接氩气带:

一手握紧氩气带接头部位,另一手用力向后拉下快速接头弹簧压环,对准钢包上接头扣上,然后松开弹簧压环使其自动复位,并用力向后拉氩气带看是否接牢,否则,按上述步骤重新操作,确认接好并撤离后,方可打开吹氩阀门;

3、LF炉开车吊包前,必须关闭氩气、待钢包车停稳定后,方允许人员去拔吹氩带;VD炉起吊上包前,必须关闭氩气、待钢包起吊高度高于VD罐100cm左右时向北方打到预定位置后,方允许人员去拔吹氩带。

存在的危险源:

压力未泄完时拔氩带、钢渣飞溅、氩气

可能导致的事故:

弹伤、烫伤、窒息

六、LF设备操作安全作业指导书

1、开动钢包车前要确认接吹氩带人员离开钢包车,轨道内无异物;

2、开氩气前要确认吹氩系统接牢,并且人员已安全撤离;

3、下落LF炉盖时,要确认钢包车到位,防止炉盖落偏,折断电极;

4、开动钢包车时,确认炉盖、电极在上限位,并且电极尾端不影响钢包车正常出入,任何时候禁止同时开两台钢包车;

5、送电前确认炉盖上方无人,各项水冷参数必须正常。

存在的危险源:

人员未撤离开动钢包车、人员在炉盖上时送电、坠落、电极放的过长、高温钢液、氩气

可能导致的事故:

撞伤、电击、砸伤、撞断电极、窒息

七、VD设备操作安全作业指导书

1、VD钢包座到位后,确认罐边无人方能打开氩气,防止钢渣溅出伤人;

2、旋进、旋出加料管时,要确认加料管旋转区域无人,喂丝机导管在下落位,加料时正前方不能站人,防止钢渣溅出伤人;

3、开动VD罐车扣盖时,要确认物料加毕,加料管旋回,轨道以及罐沿和大密封上无异物;

4、抬升VD罐盖时,要确认罐内压力与环境压力是否相等,以免抬升过程损坏设备;

5、任何时候的停、送蒸汽,必须由VD操作人员通知调度室,由调度室通知25吨或余热锅炉停送蒸汽,并经维护方确认后进行;

6、抽真空过程中,不可进泵过快,以免钢水溅出烧坏设备,不允许VD过程用旁通吹

氩;

7、进行抽真空前,各项水冷参数必须正常。

存在的危险源:

高温钢液、蒸汽、氩气、旋转加料管、罐车

可能导致的事故:

弹伤、烫伤、爆炸、撞伤、烧坏设备、窒息

八、喂丝安全作业指导书

1、喂铝作业时,喂丝速度不能太快,且人员要远离喂丝机和铝线摆动区域,喂完丝后,喂丝机必须抬起,退回到位,防止他人碰到刚喂完丝的导管或铝线烧伤;

2、穿铝线时,铝线要从校直架内进入,不能直接用手触压丝轮下铝线。

存在的危险源:

铝线、喂丝机

可能导致的事故:

缠绕、挤伤、烫伤

九、精炼区域平台操作安全作业指导书

1、禁止人员在炉口停留,加料时人员不可正对炉门,防止炉渣溅出伤人;

2、精炼炉有钢水冶炼时,室外必须有人监护冶炼情况;

3、测温、取样时脚要站稳,前进后退方向不能有人,LF炉还要确认三相电极抬起无电流,VD炉不可用力过猛,以免钢渣溅出伤人;

4、向钢包内加固体物料时,脚要站稳并注意对面无人,防止滑倒和钢渣溅出伤人。

存在的危险源:

钢渣、测温枪、粘渣杆、电流

可能导致的事故:

烫伤、撞伤、电击

十、炉底作业安全作业指导书

1、清渣作业必须两人以上,且必须在不生产情况下进行,清渣前必须先将渣墙上渣子清掉,防止清渣过程坠落砸伤;

2、LF炉底清渣时,必须站在钢包车平台的下面,防止炉盖积渣掉落砸伤;

3、清理钢包车、轨道时,精炼平台上必须有人监护,清理人员未离开作业区域时,不得开动钢包车;

4、炉底清渣作业时,必须在操作台上挂牌,防止别人误操作;

5、LF炉底一旦有积水要及时进行处理,防止漏钢发生爆炸伤人。

存在的危险源:

钢包车、坠落、高温钢水

可能导致的事故:

撞伤、砸伤、爆炸

十一、防溅盖积渣清理安全作业指导书

1、VD炉清防溅盖时要事先将炉盖打凉,禁止人员进入防溅盖内清渣;

2、禁止用“顶”和用钢丝绳拖拽方法清理防溅盖内层积渣;

3、清理防溅盖积渣前需要确认VD大炉盖内衬无大块粘渣(尤其是摄像头区域),确认摄像头保护N2关闭,必须将大炉盖内衬粘渣清掉后,方可进行防溅盖清净;

4、清理防溅盖顶部积渣时,必须是在有照明前提下并确认VD炉已停炉大于3小时;

5、防溅盖清理作业必须两人以上。

存在的危险源:

高温罐盖、氮气、渣子

可能导致的事故:

砸伤、窒息、烫伤

十二、清罐作业安全作业指导书

1、挖掘机吊上平台后,要有专人指挖掘机的行走;

2、清罐作业时,要有人看护,挖掘机旋转半径内不得有设备和人员;

3、清罐作业时,要专人指挥协调天车和挖掘机同步作业;

4、清罐作业时,不允许开动VD罐车。

5、人工下罐底作业时,必须先用轴流风机通风20min以上,方可下人作业。

存在的危险源:

挖掘机

可能导致的事故:

撞伤

十三、吊挖掘机安全作业指导书

1、提前联系挖掘机司机,将挖掘机开至需要清渣的VD炉的0米空旷地面等待,且保持挖掘机大臂和履盖平行,南北方向位置;

2、吊挖掘机前确认吊具、钢丝绳完好;

3、按指定位置穿入钢丝绳,禁止将吊具放置在挖掘机发动机盖上;

4、确认钢丝绳穿入并挂好后,由专人指挥天车进行起吊作业;

5、指挥人员指挥天车缓慢起吊,起吊离地面30-50mm时停止,确认并排除起吊后挖掘机打转,保持南北方向平稳起吊至平移高度,缓慢平移至VD平台上方慢慢落下,距平台300mm时,指挥天车点动下落至VD平台去掉吊具;

6、挖掘机在平台清净作业区域内,禁止放专用吊具,以免损坏;

7、每次起吊挖掘机前,合理安排天车,确保起吊后10min内完成起吊作业,禁止长时间将挖掘机吊在空中等待;

8、吊具中22米钢丝绳起吊挖掘机上、下平台一次为一个循环,四个循环必须换掉,8米钢丝绳每半年更换(由炉长负责);

9、清渣结束,吊具用完后,将吊具和钢丝绳盘齐,按指定位置存放。

存在的危险源:

吊具失效、坠落

可能导致的事故:

砸伤、摔坏设备

十四、倒渣罐安全作业指导书

1、天车起钩前一定要确认板钩挂好渣罐耳轴;2、平板车上无杂物,板面平整时才可以把渣罐端下的放在平板车中央;

3、倒渣罐时,渣罐不能过满,新渣罐一定要先扒一次渣子。

存在的危险源:

吊具失效、坠落、热渣罐

可能导致的事故:

砸伤、烫伤

十五、设备检修安全作业指导书

1、精炼所属设备在定修、检修前必须三方确认签字、挂牌,只要牌没摘,不管在任何情况下,绝对禁止生产方摘牌或操作设备;

2、设备检修完毕,要和调度室再次确认,否则不得操作设备。

存在的危险源:

违章作业

可能导致的事故:

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故

十六、热水井清淤作业指导书

1、清淤前通知调度室停浊环水,通知维护关闭浊环水进水阀门,停蒸汽,关闭蒸汽进汽阀门,并打开热水进旁边照明;

2、将热水井内积水抽完,并在四周设警示标识,在相应的VD主操室挂牌禁止操作;

3、向热水井内吹压缩空气或者用轴流风机向热水井内吹风30min以后,通过调度室,由调度室通知气体防护站现场勘察,确认安全后方可下井作业;

4、下井清淤,坑下要有照明,人员必须穿胶鞋;

5、下井清淤作业,必须2人以上,一个清淤,一个井上看护,看护人员要有可靠的通信设施;

6、清淤完毕,人员撤离清点无误后,收起井下照明,取下检修牌,并通知调度室;

7、检修牌由维护方负责。

存在的危险源:

蒸汽、热水、井内氧含量不足、照明不足

可能导致的事故:

窒息、溺水、烫伤

第三部分设备区域安全作业指导书

Ⅰ:

适用于机械、钳工、焊工岗位

一、电炉、精炼炉液压站油箱加油

1、油库作业时严禁烟火;

2、搬运油桶时,要注意地面油污,防止滑倒摔伤;

3、放倒油桶时,要注意躲闪,防止腿、脚砸伤或挤伤;

4、搬运滤油机时要小心,避免砸伤或挤伤;

5、液压站作业时严禁烟火,并要注意地面油污,防止滑倒摔伤;

6、滤油机电源接线要规范,防止触电和电源短路放炮;

7、油箱加完油后,一定要先关闭阀门,防止拆油管时液压油喷溅伤人。

二、电炉、精炼炉液压站点检、巡检

1、液压站点检、巡检时严禁烟火,发现易燃物时一定要清理出去;

2、要注意地面油污,防止滑倒摔伤;

3、严禁触摸旋转的高压泵联轴器;

4、发现严重漏油充满油雾时,不要进站内,要及时通知操作人员停泵,油雾散后再处理;

5、发现火情等异常情况时,不要进站内,要及时通知操作人员停泵,并及时到低压室停液压站动力电源和控制电源,还要通知调度室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三、除尘设备点检、巡检

1、上梯子要扶好扶手,防止滑倒摔伤;

2、刮大风和冬季有冰时,禁止从二层平台沿梯子上除尘器顶部,以防滑倒和摔倒;

3、劳保用品必须穿戴整齐,防止被旋转件缠住挤伤和触电;

4、注意巡检路上有各种车辆,晚上巡检时要带手电;

5、测振时要把工作服袖口扎紧。

手与转轴保持0。

5米以上距离。

6、电机高压电缆头禁止触摸。

四、LF炉电极升降密封更换

1、升降缸落至下限位位置,必须关闭液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