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与教育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5144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与教育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外国文学与教育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外国文学与教育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外国文学与教育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外国文学与教育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外国文学与教育考试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外国文学与教育考试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外国文学与教育考试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外国文学与教育考试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外国文学与教育考试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外国文学与教育考试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外国文学与教育考试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外国文学与教育考试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外国文学与教育考试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外国文学与教育考试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外国文学与教育考试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与教育考试大纲.docx

《外国文学与教育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与教育考试大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国文学与教育考试大纲.docx

外国文学与教育考试大纲

外国文学与教育考试大纲

上编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6学时)

(一)学习目标

古希腊、罗马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源头,也是西方文化的源头。

此章的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了解希腊、罗马文化的特殊性,重点了解希腊的史诗、悲剧、文艺理论及其希腊、罗马文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2学时)

第二节、《荷马史诗》(2学时)

第三节、希腊的戏剧:

(2学时)

(三)考核知识点

1、古希腊文学的概述,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1古希腊、罗马的地理位置。

希腊的历史发展分期,希腊人的命运观。

1、2古希腊文学:

古希腊神话,希腊神话的内容,希腊神话的特征,希腊神话的影响,

古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

希腊的文艺理论。

1、3古罗马文学:

古罗马的三大诗人

2、《荷马史诗》的形成内容及艺术,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1荷马史诗的形成。

2、2《伊利亚特》的主要内容,《奥德赛》的主要内容。

2、3史诗中的人物形象

2、4、《荷马史诗》的艺术方法

3、希腊戏剧的起源及发展情况。

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1古希腊悲剧的起源。

3、2古希腊三大悲剧家。

3、3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悲剧艺术的审美意识。

3、4古希腊喜剧的起源,戏剧家阿理斯托芬。

第二章欧洲中世纪文学(5学时)

(一)学习目标

欧洲中世纪是西罗马帝国解体之后开始的,是欧洲的封建社会时期,历时一千多年。

基督教在西方的传播,为西方文化带来一个新的源头。

基督教文化对中世纪文学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章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世纪西方文学的状况,尤其是了解宗教对西方文学的思想及艺术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

《圣经》及其影响,中世纪的文学种类,但丁的文学创作。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2学时)

第二节、但丁(3学时)

(三)考核知识点

1、中世纪的文化背景及中世纪文学样式,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1中世纪的历史分期及社会性质,中世纪民族大迁徙运动。

1、2中世纪的宗教观念及教会的兴起,教会与政权的关系,在宗教影响下的文化。

2、中世纪文学的基本样式。

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1教会文学的内容,教会文学的艺术形式。

2、2各民族的兴起与国家的建立:

各民族的早期史诗,中世纪民族中期的事实。

2、3骑士阶层的兴起,骑士文化,骑士精神,骑士的爱情观念,骑士文学。

2、4市民阶层的兴起,市民文学,市民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但丁的生平与创作。

但丁的《神曲》的思想与艺术。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3、1《神曲》的内容与艺术方法。

3、2《神曲》的思想矛盾性。

3、3《神曲》的艺术结构。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9学时)

(一)学习目标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基督教的瓦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这个时代的标志。

人文主义思想是这个时代的主导思想。

了解人文主义思想及其这种思想在文学中的体现实本章的教学重点。

具体的作家有卜加丘、塞万提斯、莎士比亚。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1学时)

第二节、第二节、薄加丘(3学时)

第三节、塞万提斯(2学时)

第四节、莎士比亚(3学时)

(三)考核知识点

1、什么叫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历史分期。

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1文艺复兴的兴起的原因:

1、2文艺复兴的思想核心人文主义思想。

1、4文艺复兴时期的各国文学发展状况:

①意大利的文学:

意大利文化特征,彼得拉克十四行诗。

②法国的文学:

法国的文化特征,七星诗社,拉伯雷《巨人传》。

《巨人传》的思想意义。

③西班牙的文化特征。

维迦生平与创作。

④英国文学:

英国的文化特征。

英国的戏剧传统,大学才子派。

2、薄加丘的生平与创作。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2、1《十日谈》的主要故事介绍

2、2《十日谈》的思想意义。

2、3《十日谈》的思想艺术。

3、塞万提斯的生平与创作。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3、1《堂·吉诃德》的写作品背景、主要故事情节。

3、2人物形象及其寓意。

3、3《堂·吉诃德》艺术。

4、莎士比亚的生平与创作分期。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4、1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喜剧。

喜剧《威尼斯商人》,悲喜剧《罗密欧与朱立叶》。

4、2悲剧:

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

4、3《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的主要故事情节及其意义分析。

4、4《哈姆雷特》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分析。

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4学时)

(一)学习目标

十七世纪文学是欧洲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达到势均力敌和相互妥协阶段时期产生的文学,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古典主义文学、清教徒文学。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

重点作家是莫里哀。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1学时)

第二节、莫里哀(3学时)

(三)考核知识点

1、十七世纪欧洲各国文化背景及文学状况,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1英国文化背景。

法国文化背景。

   1、2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①古典主义的形成原因。

②法国古典主义戏剧;高乃依、拉辛的悲剧。

③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布瓦洛的理论。

1、3英国的清教徒文学,弥尔顿的生平,弥尔顿的创作。

1、4巴洛克文学。

2、莫里哀的传作四个阶段及其主要作品。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2、1《伪君子》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方法。

2、2达尔杜夫的形象。

2、3《伪君子》的艺术方法,莫里哀对戏剧艺术的贡献。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8学时)

(一)学习目标

十八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时期。

为彻底的推翻封建阶级,资产阶级发起了“启蒙运动”。

而此时的文学是与这场运动密切相关的,文学是一种启蒙运动的舆论工具。

本章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启蒙主义文学的思想意义及其主导精神。

教学的重点是歌德。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1学时)

第三节、卢梭(2学时)

第四节、席勒(2学时)

第五节、歌德(3学时)

(三)考核知识点

1、概述十八世纪的历史文化背景,启蒙主义思想及启蒙主义在各国的情况。

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1启蒙运动的兴起,启蒙运动的主导思想,启蒙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特点。

1、2启蒙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情况。

①英国文学:

笛福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

②法国文学:

法国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及其哲理小说。

③德国文学:

德国文化背景。

狂飙突进运动。

3、卢梭的生平与创作。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3、1卢梭的小说《忏悔录》。

3、2卢梭的小说《新爱洛伊丝》。

4席勒的生平与创作。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4、1《阴谋与爱情》的故事情节及其主导精神。

5、歌德的生平与创作。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5、1《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情节及所反映的时代精神。

5、2《浮士德》的内容及思想意义。

5、3浮士德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5、4《浮士德》中魔菲斯特形象。

5、5《浮士德》的艺术特色。

中编

第一章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0学时)

(一)学习目标

浪漫主义是十九世纪初期的一个重要的文艺思潮,本章重点讲述浪漫主义的兴起原因,重点作家有华兹华斯、拜伦、雨果。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1学时)

第二节、华兹华斯的自然主义诗歌。

(2学时)

第三节、拜伦(2学时)

第四节、惠特曼(3学时)

第五节、雨果(2学时)

(三)考核知识点

1、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特点及其在各国的状况,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1浪漫主义文学思想特点、艺术特点。

1、2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的状况

      ①英国文学的诗人,湖畔派诗人,拜伦、雪莱的激情主义诗歌。

      ②德国文学:

耶那派

③法国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的衰败,浪漫主义的兴起。

夏多布里昂的诗与小说为法国文坛带来的新的审美观念。

④美国文学:

美国文学的文化背景,美国文学与清教主义精神。

拓荒者文学。

爱默生的诗歌。

麦尔维尔的《白鲸》。

⑤俄国文学:

2、华兹华斯的生平与创作。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2、1《抒情歌谣集》中关于诗的艺术主张。

2、2华兹华斯诗歌分析。

3、拜伦的生平与创作。

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1拜伦抒情诗的艺术特点

4、简述惠特曼的诗歌艺术特点。

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5、雨果的生平与创作。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5、1雨果的美学思想。

5、2《巴黎圣母院》的思想与艺术。

5、3《悲惨世界》的故事情节。

5、4《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精神。

5、5《悲惨世界》的艺术方法。

5、6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分析。

   第二章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28学时)

(一)学习目标

现实主义是十九世纪文学的主流,也是近代欧洲文学的高峰,由于此时的文学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所以这一时期文学也被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对人性的深刻分析、精细的现实主义描写是此阶段的教学重点。

人道主义精神是这一时期文学的主旋律,使教学中重点要突出的。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1学时)

第二节、司汤达(2学时)

第三节、巴尔扎克(2学时)

第四节、福楼拜(3学时)

第五节、狄更斯(2学时)

第六节、夏洛蒂·勃朗特(2学时)

第七节、艾米莉·勃朗特(1学时)

第八节、哈代(1学时)

第十节、普希金(2学时)

第十一节、果戈理(3学时)

第十二节、屠格涅夫(3学时)

第十三节、陀思妥耶夫斯基(2学时)

第十四节、列夫·托尔斯泰(1学时)

第十八节、易卜生(3学时)

(三)考核知识点

1、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文化背景,及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各国的情况。

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1十九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

1、2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1、3现实主义在各国的发展状况。

包括:

法国、英国、俄国、美国

2、司汤达生平与创作。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2、1《红与黑》的故事情节及其思想分析。

2、2于连的人物性格及其与时代环境的关系。

2、3《红与黑》的艺术方法,小说的心理描写。

3、巴尔扎克的生平与创作。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3、1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方法。

3、2《高老头》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

4、福楼拜的生平与创作。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4、1《包法利夫人》的故事情节。

4、2艾玛的形象分析。

4、3《包法利夫人》的主题分析。

4、4福搂拜小说的艺术方法,福楼拜在小说艺术上的贡献。

5、狄更斯的生平与创作。

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5、1《双城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方法的分析。

6、夏洛蒂勃朗特生平与创作。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6、1《简·爱》的故事情节与思想性分析。

6、2简·爱形象。

7、艾米利勃朗特的生平与创作。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7、1《呼啸山庄》的故事情节。

7、2小说的思想分析。

7、3希斯克利夫的形象。

7、4《呼啸山庄》的叙事艺术。

8、哈代的生平与创作。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8、1威塞克斯小说,哈代与乡土小说,哈代小说中的命运观念。

8、2《德伯家的苔丝》的故事情节。

8、3苔丝的人物形象分析。

8、4《德伯家的苔丝》的艺术。

10、普希金的生平与创作。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10、1普希金诗的艺术特色。

10、1《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思想意义。

10、3奥涅金与多余人。

11、果戈理的生平与创作。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11、1果戈理的艺术风格,果戈理与俄国自然主义。

11、2果戈理的《钦差大臣》。

11、3《死魂灵》的人物形象思想意义。

11、4果戈理小说的讽刺手法。

12、屠格涅夫的生平与创作。

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2、1罗亭的形象。

13、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与创作。

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3、1《罪与罚》的内容,思想意义。

14、托尔斯泰的生平与创作。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14、1《复活》的思想内容及其人物形象。

14、2《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情节。

14、3安娜的形象。

《安娜·卡列尼娜》的艺术方法。

18、易卜生的生平与创作。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18、1《玩偶之家》的思想艺术性。

18、2娜拉的形象与妇女解放。

18、3易卜生对西方戏剧的贡献。

第三章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6学时)

(一)学习目标

此章主要讲述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文学流派。

主要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前期象征主义。

重点作家有左拉、莫泊桑、波德莱尔。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1学时)

第二节、左拉(3学时)

第三节、莫泊桑(2学时)

(三)考核知识点

1、概述十九世纪后期主要文学流派,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1自然主义的理论主张、自然主义的思想特点。

1、2唯美主义的理论主张。

1、3前期象征主义的理论主张、思想艺术特点。

2、左拉的生平与创作。

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1左拉小说的艺术特点。

3、莫泊桑的生平与创作。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3、1莫泊桑短篇小说的思想内容。

3、2莫泊桑短板小说的艺术方法。

下编

第一章二十世纪文学现实主义文学(8学时)

(一)学习目标

本章的教学目的主要讲述二十世纪现实主义作家,重点介绍罗曼·罗兰、劳伦斯、海明威、高尔基、肖洛霍夫。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1学时)

第三节、罗曼罗兰(2学时)

第四节、海明威(2学时)

第七节、萧洛霍夫(3学时)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概述二十世纪的文化背景。

2、罗曼罗兰生平与创作。

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1《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思想内容。

2、1小说的主题思想及其音乐性。

3海明威的生平与创作。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3、1《老人与海》的思想内容及其表现的哲理性。

小说的艺术方法。

3、2海明威小说中的硬汉子性格,海明威小说的写作风格。

4、萧洛霍夫的生平与创作。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4、1《静静的顿河》的思想意义,艺术方法,人物形象。

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8学时)

(一)学习目标:

现代派文学是西方20世纪上半期具有反传统的文学流派的总称。

这一流派文学具有先锋性、实验性。

在思想意识上,现代派文学主要表现人的非理性因素,把人的异化作为文学描写的重要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西方现代派文学,能正确的解读西方现代派文学。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西方现代派文学形成的历史背景(2学时)

第三节、卡夫卡(2学时)

第八节、萨特(2学时)

第九节、贝克特(2学时)

(三)考核知识点

1、概述现代派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

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1西方现代派文学与传统文学在表现方法上的不同之处。

2、卡夫卡生平与创作。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2、1卡夫卡与表现主义。

2、2《变形记》的思想内容及其寓意。

2、3《变形记》的艺术方法。

3、萨特的生平与创作,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3、1萨特的哲学思想

3、2萨特的“境遇剧”

4、贝克特的生平与创作,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4、1《等待戈多》的反传统的戏剧表现手法。

四、学习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教材: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面向二十一世纪高校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1版

五、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

在本大纲的“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中,对各个知识点按四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分别提出了要求,这些层次间具有递进等级关系。

四个能力层次的含义如下:

识记:

要求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如定义、概念等),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和选择。

理解:

要求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解释、说明和论述。

简单应用:

要求能够运用本课程中规定的知识点,分析和解决一般应用问题。

如简单的问答等。

综合应用:

要求能够运用本课程规定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应用问题。

如论述。

(二)自学方法指导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为了帮助应用者提高自学效果,以下几点方法仅供参考:

1.在学习时,要始终结合本考试大纲。

在学习每一章内容之前,应先参照考试大纲中的该章的知识点和学习要求,了解重点和难点以及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把握住学习内容的要点和自学进度。

2.阅读教材时要循序渐进,先粗读后细读。

对大纲中指出的重点和难点要精读,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概念性的知识要深刻理解;要吃透代表作家的作品,并在文学史中融会贯通。

3.应考者应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独立思考。

在学习过程中要会自己提出问题,经过分析自己做出判断,从而解决问题。

(三)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以本大纲指定的教材为基础、本大纲为依据进行辅导,不能随意增删内容和更改要求。

2.应熟知本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正确把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

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以文本阅读为基础,纵横贯穿,编织成史。

4.应注意对考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独立思考。

在自学过程中要会自己提出问题,经过分析自己做出判断,从而解决问题。

(四)关于命题考题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考核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均属于考核内容,考试命题覆盖到各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

“识记”占30%,“理解”占30%,“简单应用”占20%,“综合应用”占2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

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

一般地,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依次为:

2:

3:

3:

2。

需要指出的是:

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

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有可能给出难易程度不同的试题。

4.试题的题型主要有:

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论析。

5.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试题份量以中等水平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为度;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考试时只允许带笔、橡皮和直尺,答卷必须用钢笔,颜色规定为蓝色或黑色。

六、题型举例

1、单项选择题

(1)《悲惨世界》

A、马吕斯B、米里哀C、沙威D、方汀

2、多项选择

(1)《堂.吉诃德》中的一主一仆

A、堂.吉诃德B、玛丝洛娃C、桑丘D、林淳

3、填空

(1)《巴黎圣母院》中-------是善与美的化身。

4、名次解释

(1)美丑对照原则

5、简答题

(1)《十日谈》主题

6、论述题

(1)分析简爱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