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5212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docx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docx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解析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D)A.永安建制B.长沙战役C.北伐失利D.天京事变

解析:

天京事变:

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后败亡。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它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造成了严重的危机。

2.1861年,清政府设立的综理洋务的机关是(A)A.总理各国事务衙门B.江南制造总局C.外务部D.轮船招商局

解析: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任命恭亲王奕䜣、大学士桂良、户部侍郎文祥为总理衙门大臣。

3.1898年,张之洞发表的对抗维新变法的著作是(D)A.《新学伪经考》B.《孔子改制考》C.《仁学》D.《劝学篇》

解析:

“新学伪经考”,又名《伪经考》,十四卷,初刊于1891年,它和“孔子改制考”都是康有为打着公羊派的旗号,宣扬托古改制思想的重要著作,“新学伪经考”着重从经学方面进行论述,对传统的“古文”经学展开猛烈的攻击。

《孔子改制考》孔子改制考近代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康有为著,是一部变法理论著作。

《人类公理》康有为的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著作,初步构成他的“大同”学说的雏形。

康氏自称早在1884年就开始"演大同主义",1885年就"手定大同之制,名曰《人类公理》"。

  《劝学篇》共二十四篇,四万余字,“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所谓“本”,指的是有关世道人心的纲常名教,不能动摇;所谓“通”,指的是工商学校报馆诸事,可以变通举办。

全书贯穿“中体西用”精神,主张在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前提下接受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技艺,并以这种新技艺“补”专制旧制之“阙”,“起”清廷统治之“疾”。

张之洞倡导的“新旧兼学”中的“新学”亦包括“西政”,这比早期“中体西用”论者的“西学”=“西艺”的观点进了一步,扩及“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诸项,但对“设议院”等涉及政体的部分讳莫如深。

一言以蔽之,张之洞的公式是: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4.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的是(A)A.李大钊B.陈独秀C.胡适D.鲁迅

解析: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北京大学和《新青年》编辑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B)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五卅运动D.国民革命

解析:

(二)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第一,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第二,五四运动广泛在动员和组织和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第四,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6.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C)A.中共二大的召开B.中共三大的召开C.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D.中国国民党二大的召开

解析: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1922年8月,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孙中山改组国民党(1923年元旦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表明他实现了从依靠地方军阀到依靠广大民众的转变。

1月26日,孙中山同苏俄政府代表越飞发表《孙文越飞宣言》,正确确立联俄政策)。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阐释,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改组后的国民党变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国民党一大成为第一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7.1925年至1926年间,中国工人坚持16个月之久的罢工斗争是(D)A.香港海员罢工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D.省港罢工

解析:

1922年1月12日,在第三次向资方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被无理拒绝后,香港中国海员在海员工会联合总会的组织领导下,举行了香港海员大罢工。

短短一个星期内,罢工规模迅速扩大,海员纷纷从香港返回广州。

从2月初起,罢工从要求增加工资的经济斗争,发展成为反抗帝国主义压迫的政治斗争。

3月8日,历时56天的香港海员大罢工宣告胜利结束。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组织的一场大型的罢工运动。

1922年9月14日,安源路矿工人为要求承认俱乐部有代表工人权利和增加工资举行罢工。

路矿当局勾结军阀派兵企图镇压。

在共产党人刘少奇、李立三等的领导下,一万七千多工人英勇斗争,迫使路矿当局承认工人提出的大部分条件,18日罢工取得了胜利。

安源路矿罢工的胜利,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1923年2月7日在吴佩孚的命令下湖北督军肖耀南借口调解工潮,诱骗工会代表到江岸工会会所“谈判”,工会代表在去工会办事处途中,遭到反动军队的枪击,赤手空拳的工人纠察队当场被打死30多人、打伤200多人。

反动军队还闯进工人宿舍,大肆搜捕,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

它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

罢工虽然失败了,但是工人的生命和鲜血进一步唤醒了中国人民,使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国人民的敌人。

省港大罢工,1925年6月19日为了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广州和香港爆发了规模宏大的省港大罢工,此次罢工历时1年零4个月,是世界工运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大罢工,这次大罢工有效的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在香港经济的统治,并且让广州的金融得到了保障。

8.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了(D)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军政纲领》D.《训政纲领》

解析:

国民党所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

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训政纲领》。

(规定国民党一党专政独裁统治的文件)

9.1928年12月,在东北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的是(A)A.张学良B.张作霖C.冯国璋D.冯玉祥

解析:

张学良1928年12月29日从东北发出通告,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北洋军阀时代结束,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自己的统治。

(东北易帜)

10.1930年8月,邓演达领导成立的中间党派是(A)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B.中国青年党C.中国国家社会党D.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解析:

中间党派的活动及其政治主张

它们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处于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不满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要求民主和发展资本主义,九一八事变后,大多要求抗日;同时,又不赞成共产党的纲领、路线,不赞成红军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

影响比较大的中间派:

邓演达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梁漱溟为首的乡村建设派,黄炎培为首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曾琦、李璜、左舜生为负责人的中国青年党(又称醒狮派、国家主义派);张君劢、张东荪、罗隆基为代表的中国国家社会党(又称再造派)等。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三党)成立于1930年8月。

其成员是:

一部分国民革命时期的国民党左派和一些国民革命失败后因为各种原因脱离共产党组织的人士。

一方面不满国民党当局的内外政策;另一方面又错误地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不适合中国国情。

希望国共之间另立一个新党,走另一条复兴中国革命的道路。

政治上主张进行平民革命,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建立各级平民政权;经济上主张实行土地国有,实现“耕者有其田”。

1935年11月,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改组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投入到抗日民主运动的新潮流之中。

11.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的重要会议是(C)A.中共六届四中全会B.红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C.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D.赣南会议

解析: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举行。

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土地法令、劳动法等法律文件;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12.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后,率先开始战略转移的是(B)A.红十五军团B.红一方面军C.红二方面军D.红四方面军

解析:

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8、2万人撤离根据地,向西突围转移,开始震惊中外的长征。

13.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上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A.军事和组织问题B.思想和作风问题C.政治和军事问题D.筹款和征兵问题

解析: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

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经过激烈的争论,多数人同意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

会议增选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

14.1933年11月,国民党爱国将领蔡廷锴和蒋光鼐发动了抗日反蒋的(B)A.北京事变B.福建事变C.西安事变D.皖南事变

解析:

共产党人与部分国民党人合作抗日

在东北,中共满洲省委同抗日义勇军进行合作,其领导人之一李杜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1月,驻上海国民党第十九军在蔡廷锴、蒋光鼐的领导下抗日,中共中央号召各界民众组织义勇军支援。

1933年5月,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并谋求同共产党合作。

同年11月,国民党爱国将领蔡廷锴、蒋光鼐等发动福建事变,打出了反蒋抗日的旗号。

1934年4月,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宋庆龄、何香凝、李杜等1779人签名,发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

15.1935年,北平学生在中共号召和领导下举行的抗日救亡运动是()A.国民会议运动B.一二·九运动C.一二·一运动D.一二·三〇运动

解析:

一二·九运动

1935年,华北事变爆发后,地处抗日前线的华北人民,痛感华北的沦亡已经迫在眉睫,北平学生于12月9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日示威救国游行,高呼“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即一二·九运动。

打击了日本吞并华北的计划和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宣传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进一步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展开。

16.1937年,出任新四军军长的是(C)A.朱德B.刘伯承C.叶挺D.陈毅

解析:

新四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全称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抗战,向国民党提出统一整编南方各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开赴华中敌后抗战的建议。

经过两党谈判达成协议。

同年10月1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将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边界地区(不包括海南岛)的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和红军二十八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叶挺为军长,项英任政委兼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周子昆为副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为政治部副主任。

1937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1938年1月6日移至江西南昌。

全军共一万余人,下辖四个支队:

第一支队,陈毅任司令员,傅秋涛任副司令员;第二支队,张鼎丞任司令员,粟裕任副司令员;第三支队,张云逸兼任司令员,谭震林任副司令员;第四支队,高敬亭任司令员。

同时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以项英为书记,陈毅为副书记。

17.1937年,在淞沪会战中率领“八百壮士”孤守上海四行仓库的爱国将领是(D)A.佟麟阁B.赵登禹C.戴安澜D.谢晋元

解析:

在北平南苑的战斗中,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第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先后阵亡。

在淞沪会战中,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团副谢晋元率孤军据守四行(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仓库,被上海市民誉为“八百壮士”。

18.1939年1月,国民党制定“防共、限共、溶共、反共”方针的会议是(C)A.五届三中全会B.五届四中全会C.五届五中全会D.五届六中全会

解析: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国民党在重申坚持持久抗战的同时,其对内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

蒋介石还将抗战到底的含义解释为“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

这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19.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抗日战争处于(A)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相持阶段C.战略反攻阶段D.战略决战阶段

解析:

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始终是中国抗战的重要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具有重要地位。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抗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在战略防御阶段,这些抵抗没有达到维护领土的目的,国民党正面战场溃败、中国迅速丢失大面积国土。

20.中国大陆基本解放和实现统一的标志是(C)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1950年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C.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D.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解析: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西藏和平解放。

至此,大陆实现了各族人民期盼已久的统一。

随着大陆的解放,共产党在各新解放区建立起军事管制委员会21.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C)A.1949年B.1952年C.1953年D.1956年

解析:

中共中央于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22.1955年,毛泽东发表全面总结农业合作化运动经验的报告是(C)A.《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B.《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C.《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D.《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解析:

1955年7月1日,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系统总结了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经验,重申了自愿互利的原则,提出在我国的条件下必须先合作化再机械化的道理,但是他把同邓子恢的关于合作化发展速度的争论,夸大为两条路线的分歧,认为邓子恢等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助长了“左”的思想的滋长。

会后,合作化运动迅猛发展,到1956年底,农业合作化在全国范围内已基本实现,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23.1959年,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庐山会议上受到错误批判的是(B)A.刘少奇B.彭德怀C.周恩来D.邓小平

解析:

庐山会议与纠“左”进程的中断

1959年7月2日起,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7月14日,彭德怀致信毛泽东,认为1958年大跃进成绩确是伟大的。

但也有不少深刻的经验教训。

7月23日,毛泽东在会上发表讲话,错误地认为这代表了党内外的右倾势力对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猖狂进攻。

8月2日至16日,在庐山召开中共八届八中全会。

作出了《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随后在全党范围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

24.1966年至1976年间在我国发生的全局性、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是(D)

A.“大跃进”B.人民公社运动

C.反右派斗争扩大化D.“文化大革命”

解析:

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指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在中国由毛泽东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

25.1962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工作方向的会议是(A)

A.“七千人大会”B.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C.第一次郑州会议D.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解析:

1962年1、2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

中央、大区、省市自治区、地区、县五级的党政军领导干部七千余人与会,被称为“七千人大会”。

毛泽东、刘少奇等对前几年的工作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并初步总结了经验。

意义:

这次会议对于恢复实事求是、民主精神和自我批评精神起了积极作用,在贯彻落实“八字方针”、推动形势迅速好转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26.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D)

A.1964年10月B.1966年10月

C.1967年10月D.1970年4月

解析:

1964年10月,中国爆炸了第一个原子弹。

1967年6月,爆炸了第一个氢弹。

1970年4月,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7.1971年10月,新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果是(A)

A.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恢复了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合法席位

C.实现了中日关系正常化D.实现了中法关系正常化

解析:

文革开始后,我国的外事工作受到了左倾错误的严重干扰,引起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忧虑,并为使中国的对外关系重新走上了正常发展轨道做了一系列努力,外交取得了重大突破:

A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建交

1972年2月28日,中美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

C中日建交

1972年9月29日,中国和日本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28.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抓住时机发起了改善中美关系的(B)

A.“篮球外交”B.“乒乓外交”

C.“网球外交”D.“围棋外交”

解析:

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经长期不懈的外交努力,终于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

20世纪60年代末,尼克松总体开始检讨美国对华政策,毛泽东、周恩来抓住时机发起了“乒乓外交”,实现“小球转动了大球”。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9月,中日两国发表关于建交的联合声明。

29.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B)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解析: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大会 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完整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十三大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30.1990年3月,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C)

A.《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D.《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解析:

1990年3月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强调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提出在党内普遍深入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再教育,克服党内存在的各种腐败现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近代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主要手段有(ABCD)

A.控制中国通商口岸B.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C.对华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D.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解析:

强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口为通商口岸。

1858年,《天津条约》——开放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后定台南)、淡水、潮州(后该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等10个口岸

1860年,《北京条约》——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

陆路方面——开放伊犁和喀什葛尔为商埠。

剥夺中国关税主权。

1842年,《南京条约》,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清政府“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海关税则》,英国进出口货物的具体税率用中英协定方式固定下。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倘中国以后要变更税则,必须得到对付“议允”,正式把协定关税的条款写入条约。

中国逐步丧失海关自主权。

1858年,《天津条约》,洋船可自由往来中国各口岸,洋货只需在海关交纳2.5%的子口税,即可在全国通行,不必“逢关抽税,过卡抽厘。

对华倾销商品。

外国商品的大量倾销,使中国民族企业的产品和传统手工业品受到排挤。

直到19世纪末,鸦片依然占据进口货物的重要地位。

对华资本输出。

各国对华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输出。

这些工厂资本雄厚、规模大、技术先进,民族资本家经营的企业无法与之竞争。

它们在中国获取超额利润,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操作中国的经济命脉。

一是形成了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垄断。

二是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以还赔款。

列强通过控制关税和盐税,扼住了中国财政的喉咙。

三是在中国设立银行,使之成为对华输出资本的枢纽。

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又称英国东方银行)成为在中国开办的第一家银行。

四是控制中国近代的交通运输业。

五是给中国的农业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32.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为抗击英国侵略者以身殉国的爱国将领是(AB)

A.关天培B.陈化成C.海龄D.邓世昌

解析: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战死场或者自杀殉国的清朝各级地方官员和军队将领196人,无一投降。

比较出名的战死的有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守卫舟山的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寿春镇总兵王锡朋。

自杀的有两江总督裕谦。

邓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战中的将领。

33.1853年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先后颁布的重要文件有(CD)

A.《原道觉世训》B.《十款天条》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

解析:

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

洪秀全。

创立拜上帝教,写作了具有朴素平等观念的《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为天平天国农民战争提供思想基础。

1847年到广西紫荆山与冯云山汇合,共同订定了《十款天条》,作为教众的政治生活准则,起义后成为太平军的军纪。

定都后的重要文件:

《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1853年冬,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

《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规定了农副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都以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两"来实行管理,每25户为一两。

希望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列处不均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