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版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5337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核版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审核版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审核版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审核版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审核版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审核版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审核版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审核版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审核版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审核版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审核版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审核版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审核版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审核版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审核版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审核版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审核版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审核版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审核版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审核版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审核版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核版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审核版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审核版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一学期温州“十校联合体”期末考试联考

高二联考语文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dàn)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一诗,久为人所传颂。

但“日啖荔枝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

B.曼妙的文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盅惑;病变的皮肤布满令人生厌的疱(pào)疹,颓败的肉体紧紧踩住灵魂的脚后跟。

C.可是拿着蘸(zhàn)水的木炭、磨刀石挨着转动的成品,跟它摩擦,还得靠打磨工人的两只手。

起瓜楞(léng)的花瓶就不能套在转轮上打磨,因为表面有高有低,洼下去的地方磨不着。

D.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xùn)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人们在追求“文化”,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

(甲)而当需要建筑师或景观设计师将其具体化的时候,我们习惯于把眼光投向城市与场地的久远历史——百年、千年,甚至万年。

这些文化与传统,作为设计师的追求都无可厚非。

而本设计所要体现的是脚下的文化——日常文化,作为生活和作为城市记忆,哪怕是昨天的记忆的历史文化,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人、事和自然之物的故事。

这是设计师的一种理解,一种对人自我的理解,一种对文化与传统的理解。

土地与土地那么不同,南方与北方那么不同,大城与小城那么不同,(乙)而人间的万家灯火又点燃了多少不同的喜怒悲欢、离合兴衰?

(丙)歧江公园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被熟视无睹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默默淹没了的“单位”之门,迎面吹来清新怡和的风,听到劳动的人们在歌唱。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甚至B.熟视无睹C.淹没D.清新怡和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郑文丹说,“高姐”除了要掌握铁路客运服务的基本常识外,还要掌握英、日、法等多

语种甚至手语,以方便为高铁旅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B.从这些农民工返回家乡或者到另一个地方就业时,曾经缴纳的养老保险不能取出来,企

业当初为农民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也不能随农民工的转移而转移到另一地,等于这部分

保险费用白交了。

C.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沙乡年鉴》,作者是具有“近代环保之父”之称的美国作家、

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作者之手。

D.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伟大人物,也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但又有谁能否

认现在就不需要这类教诲了呢?

5.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

(3分)

12306客户端首页上,直接接入了首汽和滴滴的“约车”服务,购买火车票的同时,小伙伴们便可一键预约网约车接送站,“火车+网约车”的模式让旅客回家的最后一公里,变得更顺畅。

春运临行之际,铁路部门推出的这些新功能,是顺应市场需求做出的变化,二来,也体现了互联网技术对传统服务的冲击。

网约车,作为一种新模式,已成为大多数人出行的方式之一。

但目前在火车站附近,还是以出租车为主,由于调度问题,常常是等了半天没车来、或是人太多车太少,一排队就是半小时以上,也导致黑车猖獗。

网约车的提前预约功能,就能有效避免等待,提高打车效率。

6.假设你有一间书房,请你给自己的这间书房命名,并写一段文字说明命名的理由,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不少于100字。

(6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10分)

古代黄土高原的另一种居民

戎狄,在古代是与华夏不同的族群,长期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北部地区,华夏文人称他们为“蛮族”,因为他们不行“礼乐”,不修文字,不念诗书,却养太多的牲口。

华夏的文明人,庙堂列鼎中盛满了牲口肉做的肉腊、肉糜,但他们从来低视养牲口的戎狄。

戎狄是黄土高原的另一种居民,但被把持历史记录大权的汉族士大夫给抹杀了。

我们今人,也受到了古代文人的影响,在歌颂黄土高原是“大地母亲”的时候,却忘了黄土高原上的另一个兄弟。

在新石器时代,气候比今天温湿,整个黄土高原是原始农业“一统天下”。

后来气候变得干冷,黄土高原的南部问题不大,先民照样种地;但黄土高原的北部,环境逐渐恶化,庄稼生长得越来越差。

家猪要吃人的剩饭,而人已经没有剩饭了,所以猪这类东西也不易喂养了。

这里的先民,在艰苦的环境中摸爬,终于找到另外一种维持生活的方式:

多养到野外食草的牲畜。

这些牲畜不与人争食,人还可以从其浑身索取生活资料。

于是,人们一手握锄,一手执鞭,开创了大范围的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

这样,在黄土高原的人文地理格局上,便出现了不同的区域。

在南部地区,水热条件好,农业持续发展,人口与时俱增,城郭壮大,文人滋生。

而在北部地区,人们要艰苦得多。

他们“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各分散居蹊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

处在这种状态下,社会进化当然缓慢得多。

于是,南、北之间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差别日益增大。

后来,南部的人叫做华夏,而北部的人称为戎狄,相互反目,关系紧张了很久。

在华夏人撰写的史书中,戎狄主要是“反面角色”,除了侵犯抢掠、祸乱华夏,便没有什么正面的历史贡献。

我们说,这种看法是不公平的。

戎狄正是古代处于中国北方的过渡地带(或曰边缘地带,生态敏感地带)的一个主角,而戎狄的起源与自然环境变化引起的整个生态变化有关。

戎狄起源的过程就是中国古代北方畜牧业大面积产生的过程,我们关于戎狄的概念离不开畜牧业。

戎狄的兴起反映了人类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方式,在“适应”中也伴随着创造,畜牧业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在中国历史上,戎狄社会的贡献不仅是发展了畜牧业的规模、技术,将其抬升到生活的主要基础地位,还为后来草原大规模游牧经济的产生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跳出农业社会历史的局限,放眼中国北方的辽阔大地,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人文发展的丰富性。

这些人文的丰富性,是对多样地理环境适应的结果。

而所谓“适应”,对人类来说绝不是消极的。

人类文明中的许多重要内容,都是在能动地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农业是一种创造,畜牧业也是一种创造。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相互反目,关系紧张,最终导致黄土高原出现了华夏与戎狄两个不同的族群。

B.在新石器时期,黄土高原上的戎狄族群就开创了大范围的半农半牧生活方式。

C.畜牧业是戎狄族群在改造自然环境中的一个创造,是他们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D.华夏与戎狄出现文化、政治、生活等方面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环境的不同。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迫于环境的变化,戎狄开创了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可见,自然环境的恶化,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诞生的前提。

B.戎狄创造性地发展了畜牧业的规模与技术,因此,没有戎狄,世上便没有畜牧业,也就没有后来大规模的游牧经济。

C.戎狄的兴起与畜牧业密不可分,因此,要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畜牧业的发展史,就必须了解戎狄的历史贡献。

D.华夏士大夫历来低视戎狄,在撰写的史书中对戎狄作了不公平的评价。

所以,有关戎狄侵犯抢掠的说法应纠正。

9.文中为什么说“这种看法是不公平的”?

请简要分析。

(4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

配角

聂鑫森

  父亲邵伟夫,先是话剧演员,后来又成了电影、电视演员。

他的名字很气派,“伟夫”者,伟丈夫之谓也。

可惜他一辈子没演过主角,全是很不起眼的配角,虽是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就是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台词,演绎几个小情节而已。

他的形象呢,身材矮小,脸窄长如刀,眉粗眼小口阔,演的多是反派人物:

黑社会小头目、国民党下级军官、现实生活中的可怜虫……

  他的名字是当教师的爷爷起的,爷爷曾对他寄望很高。

没想到他读中学时,有一次演一个小话剧的配角,神采飞扬,被动员去读一所中专艺校的话剧班,从此他就很满足地走上了演艺之路。

  因为母亲是苗族人,可以生两胎,我下面还有一个妹妹。

我叫邵小轩,妹妹叫邵小轮。

通俗地说,我是小车子,妹妹是小轮子。

我们的名字当然是父亲起的,母亲似乎很欣赏,觉得低调一些反而会有大出息。

  母亲在街道居委会当个小干部,人很漂亮。

我和妹妹似乎承袭了她的基因,长得都不丑。

母亲对于嫁给了父亲,一直深怀悔意,原想会有一个大红大紫的丈夫,不料几十年来波澜不惊。

我母亲都不让我们去剧院看父亲的戏;电视上一出现有父亲身影的剧目,她便立即换台。

她还嘱咐我们,不要在人前提起父亲是演员这种守口如瓶的习惯,久而久之造就了我的孤僻性格,在什么场合都沉默寡言。

  读初中时,一个男同学悄悄告诉我:

“你爸爸的戏演得真好,可惜是个小角色。

如果让他演主角.肯定火!

  父亲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尤其是进入影视圈后,或是东奔西跑到一个个剧组去找活儿干,或是找到了活儿必须随剧组四处游走。

每当他一脸倦色回到家里,首先会拿出各种小礼物,送给妈妈、我和妹妹,然后把一沓钞票交给妈妈。

 我把男同学的话告诉父亲,他听了,微微一笑,说:

“在一部戏中,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这正如社会的分工不同,却都是平等的。

主角造气氛,配角助气氛,谁也离不开谁。

 母亲轻轻“哼”了一声,然后下厨房为父亲做饭。

 ①我看见父亲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很痛苦的低下了头。

 我读高中妹妹读初中时,父亲在外三个月后,回到家里。

他这次是在一部《五台山传奇录》的电视连续剧里,演一个貌丑却佛法高深的老方丈的侍者,虽是配角,出场却较多,拿了五万元片酬。

他给我和妹妹各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给妈妈买了一枚钻石戒指。

 我发现父亲的手腕上绑着纱布,便问:

“爸爸,你受伤了?

 他说:

“拍最后一场戏时,和一个匪徒交手,从山岩上跌下来,把手跌断了。

我咬着牙坚持把戏拍完,导演直夸我敬业哩。

 母亲说:

“你也五十出头了,别去折腾了,多在家休息吧。

 他摇了摇头,说:

“不!

你工资不高,小轩、小轮正读书,将来还要给他们备一份像样的嫁妆。

再说,小病小伤在拍戏中是常发生的,别当回事。

 我和妹妹不由得泪流满面。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学校就在岳麓山附近。

三九严寒的冬天,母亲打电话告诉我,父亲在岳麓山的爱晚亭前拍戏,让我去看看父亲,还嘱咐我最好把自己伪装一下,别让父亲分神出了意外。

 漫天大雪,朔风怒吼。

②我戴上红绒线帽子、大口罩,围上羊毛围巾,穿上新买的中长羽绒袄,早早的来到爱晚亭前。

到警戒线外,看热闹的人很多,我使劲地挤在人丛中。

父亲演一个寻闹事的恶霸,样子很丑陋,说话还结巴,然后被一个江湖好汉狠狠地揍了一顿,上衣也被撕破了,痛得在地上翻滚。

这场戏前后拍了三遍,导演才打了个响指,大声说:

“行了!

 我看见父亲长长地嘘了一口气,然后去卸了装,换上平常穿的旧军大衣。

接着,又去忙着搬道具、清扫场地。

等忙完了,他靠坐在几个叠起的道具箱旁边,疲倦地打起盹儿来,手指间还夹着一支燃了一半的香烟......       (本文有删改)

10.本文为什么以“配角”为题,请谈谈你的看法?

(4分)

11.从全文看,母亲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是怎样变化的?

请简要分析。

(4分)

12.请赏析文中划线句。

(6分,第1小题2分,第2小题4分)

①我看见父亲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很痛苦的低下了头。

②我戴上红绒线帽子、大口罩,围上羊毛围巾,穿上新买的中长羽绒袄,早早的来到爱晚亭前。

13.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意蕴。

(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俯仰一世俯仰:

形容时间短暂 B.或取诸怀抱怀抱:

襟怀抱负

C.曾不知老之将至曾:

竟然 D.修短随化 化:

变化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引以为流觞曲水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B.夫人之相与失其所与,不知

  C.及其所之既倦    苟非吾之所有

  D.向之所欣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16.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描写了兰亭宴集的欢乐情景,也流露出作者人生无常的伤感情绪,但有力批判了在当时颇为流行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崇尚玄学、老庄思想的东晋时代有其现实的积极意义。

B.全文在叙事、写景中融入了作者关于生命的独特的思考,也深深地烙上了自己主观情感的印迹,文章情感脉络清晰可循,以“乐”起笔,转而“痛”,以“悲”作结,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的变化之美。

C.这篇散文代表了东晋散文清淡的风貌。

文章情感以“悲”字作结,一个方面表现了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精神状态,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作者对“死生”的理性思考是消极的。

D.在句法上,骈散兼行而以散句为主,顿挫有致,洒脱流畅,音韵和谐,具有一种和谐自然的美。

文章在表达上多直抒胸臆,如,引孔子“死生亦大矣”,接着深沉地感叹“岂不痛哉”,读来情韵绵邈,极易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分)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分)

(3)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3分)

18.用“/”给下面画线文字断句。

(3分)

羲之尝书以章草答庾亮。

示翼,翼见,乃叹伏。

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八纸过江颠沛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9-20题。

(8分)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金)赵秉文①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

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

叩枻②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

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

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

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

我欲从公,乘风归去,散此麒麟发。

三山③安在,玉箫吹断明月④!

[注]①赵秉文,金朝著名词人,苏轼的词对他有极深影响,他也极敬慕苏轼。

②叩枻yì:

桨击船舷,即摇动船桨。

③三山:

海上三仙山,方丈、蓬莱、瀛洲。

④“玉箫吹断明月”意为只有寄情于玉箫罢了。

19.此词是追怀苏轼之作,词中多处出自苏轼作品,请列出和此词相关的苏轼作品篇名(至少三篇)。

(3分)

20.简析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

(5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6分)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故曰: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1.文中作者对宋荣子与列子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的?

请简述理由。

(3分)

22.作者憧憬“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你如何理解文中的“无穷”?

(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三小题)。

(6分)

(1)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王勃《滕王阁序》)

(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芥为之舟。

(庄子《逍遥游》)

(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司马迁《报任安书》)

(4),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5)青泥何盘盘,。

,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圣诞来了。

到处一派热闹场面:

超市里、路边上,纷纷摆摊卖苹果橙子,学生们也围着摊你拥我挤争抢购买。

针对这一现象,有人认为,洋节应该过,因为这也是一种节日,是一种调剂生活的方式,至少可以增加喜气,没必要上纲上线。

也有人认为,洋节不应该过,现在的人,洋节过的,比过自己的节日还乐呵,却忘了我们传统的节日,我们应该增加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

还有人认为,过不过洋节无所谓,只要有快乐,天天都是节日。

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

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加以阐明。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不得少于8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第一学期温州“十校联合体”期末考试联考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其中选择题1,2,4每小题3分,第3小题2分)

1.C.A.传诵B.蛊惑D.殒身不恤xù

2.C.湮没

3.B.?

为!

4.AB介宾搭配不当C句式杂糅D否定不当

5.“火车+网约车”让回家更顺(“火车+网约车”“回家”“顺畅”各1分,共3分)

6.命名1分。

理由5分,其中修辞1分,说理充分4分(理由得当、思路清晰、表达流畅、书写规范),字数不足酌情扣分(50字不到,不超过2分,100字不到,不超过4分,少一行扣1分)。

答案略。

(共6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7.【答案】D(A.华夏与戎狄分化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环境的变迁。

B.在新石器时期,黄土高原仍是“农业一统天下”。

C.不是“改造自然环境”,而是“适应环境”。

8.【答案】C(戎狄“开创了大范围的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并“为草原大规模游牧经济的产生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因此,要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畜牧业的发展史,当然必须了解戎狄的历史贡献。

A.自然环境的变化、恶化,往往会诞生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诞生,并不一定要以“自然环境的恶化”为前提。

B.戎狄只是开创了我国的畜牧业。

D.士大夫对戎狄的评价虽有失公允,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戎狄“侵犯抢掠”的史实。

9.

(1)戎狄族群发展了畜牧业的规模与技术,开创了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

(2)戎狄族群为草原大规模游牧经济的产生作出具有开创性的历史贡献。

(3)戎狄族群在对自然环境变化的适应过程中,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

(4分,一点2分)

10.(4分)

(1)“父亲”这个人物的形象特征与“配角”这个角色特征相吻合。

(2)“配角”作为线索,始终贯穿着小说(3)以“配角”为标题,鲜明地呈现小说的主题。

(写出一点得2分)

11.(4分)

(1)嫁给父亲后后悔不迭 

(2)对父亲职业平等观点不屑 (3)对受伤的父亲表示安慰关心(4)对严冬在外拍戏的父亲主动关怀(1点1分)

12.(6分)

①采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方法,形象地揭示出父亲不被母亲理解的内心悲伤与无奈。

(手法1分,作用1分,共2分,)

②“我”的外貌描写,和父亲的穿着形成对比,突出了天气严寒,也衬托出父亲为家庭、子女从事配角生涯劳动的苦痛与艰辛;结构上,照应上文母亲对我的嘱咐。

(答出“对比”或“衬托”1分,“天气严寒”1分,“父亲形象”1分,结构1分,共4分)

13.(6分)

(1)通过父亲的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了父亲为家庭的默默奉献精神,也强化了父亲作为一个普通小人物,辛勤、努力的配角形象特征。

(2)细节描写中蕴含着“我”对父亲的深厚情感,但情感表达含蓄委婉,隐而不露,意味丰富,引发读者想象。

(3)进一步深化主题,像父亲这样的普通小人物(“配角”)在社会生活中尽管不扮演主要角色,但他们认真生活、认真工作,也值得赞美。

(意思对即可,写出一点得2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4.D.化,造化

15.B(都是动词,交往,结交。

A前者介词,把后者和为连用,认为C前者是动词,到,往;后者是助词。

D前者和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后者表示被动)

16.C.作者在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让我们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对人生、自然的热爱和执著。

因此这种喟叹不能认为是消极的。

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小句1分,共8分)

(1)借以放眼纵观舒展胸怀,足以尽享视和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啊!

(3分)

(2)我一向认为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也是虚妄的。

(2分)

(3)尽管时代不同世事变化,但人们抒发感情的原因,大致是一样的。

(3分)翻译成“他们的情趣是一样的”也可以

18.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八纸/过江颠沛/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3分,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

参考译文:

王羲之曾经用章草写一封书信回复庾亮。

庾亮收到书信后拿给庾翼看。

庾翼对羲之的书法佩服不已,立即回书羲之说:

“我昔日收藏张芝的章草八幅,在去往江北的旅途流沛中不慎丢失,常常慨叹妙迹永远也再见不到了。

忽然见到你的答家兄庾亮书,光彩照人,灿若神明,顿时仿佛我旅途中遗失的章草真迹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

19.(3分)

(1)《水调歌头》(“我欲从公,乘风归去”),

(2)《赤壁赋》(“一叶”以下四句中任一句),(3)《念奴娇·赤壁怀古》(“回首赤壁矶边”或“大江东去”),(4)《卜算子》(“只有归鸿明灭”)

20.

(1)表达了作者对苏东坡被贬黄州际遇的深切同情与不平;

(2)作者想像苏东坡一样,在人生失意时,能做到豁达(旷达)淡然;(答表现“作者超凡脱俗、洁身自好的精神追求”或“意欲远离尘嚣,追求清明境界”也对)

(3)作者欲寻仙山(超凡脱俗清明的世界)而不得,只有寄情玉箫,充满悲戚、无奈。

(答“忧国忧民,但又不能救国于危亡,从而消极出世”或“消极出世”也对)

(意思对即可,一点两分,答出两点得五分)

21.(3分)否定。

作者认为,宋荣子只是肯定自我,否定外物,偏滞于内,列子御风而行,但仍有待于风力,他们的共同点是“有所待”,还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意思对即可)

22.(3分)庄子憧憬的“无穷”,是一个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时空,是“逍遥游”的理想境界,是一个作者构想出来的虚幻世界,是一个摆脱了外在世界的一切束缚、与天地真正浑然一体的精神世界,充分表现了作者追求心灵绝对自由的思想境界,也可以窥见庄子对于生命的热爱以及对人生自由执着的探索和追求。

(意思对即可)

23.(只选三小题)。

(6分)

(1)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2)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3)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4)雕栏玉砌应犹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