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设计常识解读.docx
《书籍设计常识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籍设计常识解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书籍设计常识解读
书籍设计小常识
页面的术语
一张有2个PG,在印刷的前要弄清楚是单面印刷,还是双面印刷;单页还是成册的书刊。
页面的每个细节都有不同的术语。
出血位
印刷成品边缘全白色无图文,叫不出血。
成品位就是裁切位。
如边缘有图文,叫出血。
出血印刷图像裁功时,裁刀难以准确把握成品的尺寸,易产生错位,或切进成品的画面,或切不到位,使成品露白。
一般出血的印刷成品图文,应向外延伸3mm,便于后道制作。
页面组版与装订
印刷是一项前后关联的工作,从一开始设计组版,就要考虑印刷后期的模切、折页、装订。
如是单一折页,设计时封面和封底纸样放好位置后,安排页码。
骑马订装订,要考虑页面数。
由于骑马订,每一订页由正反4PG组成,所以,设计组版时,版式面的PG数,一定要能被4除尽。
如果是胶装书(线胶装或无线胶装),印刷组版时要考虑到装订的折页方式。
折页
一张4开或6开或更小的一个单页,经过多种折法,形成的一个小册子。
为了便于翻看,设计师和用户根据画面需要特意选定用折页机折页。
折页后有内外之分,在制作图文时,内页的宽度要略小于外页。
否则会影响后道折页,或造成折在内页的画面被裁切。
这类产品的折页方法大致有:
风琴折、卷心折、双对折等。
计算书脊位
有线胶装和无线胶装在计算书脊位时,计算方式为:
纸厚度×PG数÷2,然后在所得数的后面加工能加0.5mm-1mm的厚度。
增加厚度是因为印刷工艺过程中油墨、喷粉及书脊背上的胶水,会增加书脊的厚度。
通常用单位面积克重作纸的定量,如1米×1米的纸,其重量为120克,那么该纸即为120克纸,而我们实际测量时会使用简便的量具:
千分卡。
纸张设定
现有的纸张尺寸,有正度和大度之分。
正度的全开纸为780×1080mm,裁成16张195×290mm的纸,统称为正度16K。
大度的全开纸为880×1190mm,裁成16张220×297mm的纸,称为大度16K(由于纸张有毛边需要裁切,加上印刷工艺的需要,实际正度16K是195×290mm,大度16K是210×285mm)。
如果设计师需要特殊尺寸制作画面,先选定是对开机还是4开机印刷,然后选定纸张的幅面及开版数,因为要考虑印刷的成本,所以,尽可能在整数的开版里做完设计的内容。
开版一般以开纸的大小来确定,如版面用8K(420×285mm)尺寸印制的画册,那么,该画册为8K画册。
不同的纸张个性
印刷成品中,大多数是利用纸张完成的。
纸张不同的质感,可以表现不同的成品效果。
常用的品种有:
双面铜版纸,经涂布处理,印刷适应性良好,适用图片画册、海报等品质鲜亮的作品;
哑粉纸,经粉面涂布处理,适用古画、国画等雅致柔和的作品;
双胶纸也称书写纸,未经涂布,易吸墨,表面肌理粗糙,适用于信封、信笺、杂志内页;
白卡和灰卡,质地比较硬,板材厚,适合制作各类包装盒和吊卡。
另外还有特种纸,表面经各种纹压处理,质感线条高贵,品种繁多,不一一表述。
慎用哑粉纸
哑粉纸有着细腻哑光的特点,很受众多设计师的青睐。
但由于其表面纹理较疏松,大面积深色印刷时,墨色易脱落且难以干透,还会造成相邻浅色页面的污染。
所以在设计应用时,应了解其个性,合理选用。
双胶纸色彩饱和度
双胶纸是一种没有涂布的纸,油墨易被松散的结构吸收,色彩难以饱和。
设计师在选用时要充分考虑,如想利用双胶纸粗犷的肌理,形成一定画面的效果,又不想丢失鲜艳光亮的画面,可以在电分分色时,做一定程度的色彩夸张。
纸张的咬口位
无论是对开、4开或8开机印刷,在输送纸时有一边是咬口。
咬口是纸在承印过程中首先被传送进机器的一边,也是印版碰不到的部位。
咬口尺寸一般留有8-10mm宽度,是印刷油墨无法印到的位置,在设计版面或拼版时,不能有画面内容。
油墨类型
印刷油墨可分为三类:
溶剂油墨、水基油墨和UV紫外线干燥油墨。
溶剂油墨:
它的连结料是一种由树脂添加剂和溶剂组成的混合剂。
溶剂连接料中又分渗透型、氧化聚合型和挥发型三种。
水基油墨:
它的主要成分是色剂、水基连结料、辅助溶济、消泡剂、防沫剂。
它可分为水溶性、碱溶性和扩散性。
UV紫外线干燥油墨:
它不含溶剂,由颜料、感光树脂、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及助剂组成。
它只有在受到紫外线照射时才会固化,靠化学聚合作用瞬间“固化”。
按印刷方式可分为:
胶印油墨、凹印油墨、凸印油墨和丝印油墨等。
按用途可分为:
书刊印刷油墨、印铁油墨、塑料印刷油墨、包装纸张印刷油墨和织物印刷油墨等。
按产品特性可分为:
快固油墨、亮光油墨、荧光油墨、导电油墨、香味油墨和光变油墨等。
按颜色可分为:
四色油墨和专色油墨。
图像处理
制作印刷菲林的图片原稿可分为反转片、负片、印刷品、数码摄影。
另有绘画原作和实物原稿,但现在一般情况下均不采用。
现有的印刷是CMYK(青、品红、黄、黑)分色印刷,普通扫描由于图像色彩调控原理与印刷原理存在差异,所以在色彩处理上要特别用心,否则易产生色差。
而滚筒式电子分色机扫描,因为其原理与印刷一致,则不易造成太多的偏差,纠正也相对容易。
印刷品作原稿时,由于本身带有网纹,复制时容易出现龟纹和撞网,切不要等比例扫描,最好避开错网、缩小或方大5%以上,扫描后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去网调整。
使用数码摄影作品时,虽然较方便,但是暗部较深的作品,容易产生死网,也就是单色,请在使用时,准确掌握曝光量。
扫描原稿、反转片、负片时,宁大勿小,如10M大小的成品,可在10-20M量内进行。
负片冲洗成品,不宜用布纹纸,可造择光面纸。
彩屏的校色
图片制作时,由于扫描(电分分色或平面扫描)的中间环节传递,会造成图像色彩的损失、差异。
应在出菲林做“软打样”,即利用屏幕校色。
校色前,将显屏校准。
校准方法如下:
一、确保工作环境光源正常,显示器处于稳定的状态;
二、在原软件的支持下,使用本机出菲林的打样稿图片;
三、关闭桌面图案,将屏幕设为中性灰色。
反白字体
在大墨色印刷中,许多设计师颇爱反白字。
由于印刷工艺的局限,多色叠加后,油墨在压力下出现扩张,那些小于7磅的一条和文字容易断裂模糊。
建议少用、慎用反白字,多用实体印刷字。
底色不匀的反白字也会造成阅读困难。
如何提高黑色浓度
印刷大墨位黑色,四色容易偏色,单纯的黑又容易发灰,印不深。
在实地100%黑色中加30%-40%网线的青色,可以提高黑色浓度。
避免鬼影
鬼影是指成品中同一色块有不同的暗调图影。
造成鬼影的最初原因往往是拼版不当。
把不在一个色相里的图像,拼在一张版面上,由于不同的色相,要求不一样,校准某一块图像色相,就会破坏同一版面上相仿的另一块图像的色相。
特别是在横竖交叉拼版时,这一问题尤为突出。
如CMYK的网点密度在50%-70%时,印刷调整不到位,还容易出现类似鬼影的墨杠。
跨页
跨页图片
版面应当合在一起出菲林。
由于图片的细节很多,分开出片,易产生色差。
为了保证后道装订时,两个PG图版衔接的准确,跨图的版面要合在一起出菲林。
跨页文字
在跨页上安排文字是很危险的,因为,文字的组合是不能稍有错位的,虽然你设计时考虑得很精确,但是印刷和后期制作中(骑马订、线胶装和无线胶装)都存在一些变数。
如确实需要文字跨页,应把字距间隙作为跨页缝边。
如果在精装本中,扉页有跨页字,还要考虑书槽位的距离。
底色与主体的图像处理
印刷有主体色图像时,为了调准主体色,有时会使底色色相偏色,两者常常互相影响。
为了使两者减少干扰,宜采用抠底工具,把底色改成专色,这样,印刷时主体色就不会影响底色的色相。
家具的色彩
印刷品中,对色彩要求较高的产品之一是家具样本。
家具所选用的颜色往往中间色调丰富,色彩关系暧昧,在同一幅作品中,有冷色又有暖色,稍有不慎,图像的色彩将偏向一方,失去原作的魅力和细节。
所以,电分分色时,要忠实于原稿。
电脑制作时要以原稿为基础,不要使用多个软件转图,避免造成CMYK色相变化,印刷时难以校准色彩。
彩色文字
印刷细如发丝(或者更细)的彩色文字,四色印刷很难把握。
套印时,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套印偏差,文字的边缘就会产生毛边和虚影。
这样的文字会造成阅读困难。
彩色文字最好使用专色印刷,一次性印刷定成精准的文字。
毛边或锯齿
扫描后进行抠底的图像边缘有直线或弧形光边,容易产生边缘不光洁的效果。
这是由于四色胶印每个颜色的网点角度不一样,分别为90°、75°、45°、15°,留在光边的网点容易引起锯齿。
在制作时,将图像边缘作羽化1-2P处理即可使边线柔和光滑。
转曲线输出时的问题
制作正文稿件,有时会遇到文字不统一这一现象。
输出公司没有相应的字库时,制作完稿应转换成曲线。
有一些转换成曲线的文字容易出现中空或填实的现象。
这时应打散处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群组或重新组合。
关于金、银
印银、印金
金、银油墨比一般油墨的吸收能力差,印刷渗透性差,却有较高的遮盖率。
印金、银墨前有常规油墨打底,会改善其附着力和印刷效果。
反之,如用金、银墨打底,覆盖4色图像,那么图像色彩饱和度将要降低,色彩的明度也有所降低。
所以巧妙使用金、银墨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在印金时,选择红金还是青金,二都也是有冷暖区分的。
烫金、烫银
烫印的主要材料为电化铝,以涤纶薄膜为基料,表面涂一层醇性染色树脂,经真空喷铝,最后涂一层胶合剂而成。
模版有锌版和铜版,制作时要求与原版菲林统一制作,这样,后道烫印准确率高。
特别要注意的是,其底色不要镂空,否则烫印时容易产生附着墨色或错位露白现象。
“UV”印刷
有些不了解“UV”工艺的人,会误认为它仅仅是印后工艺。
其实“UV”即可以是印后工艺,也可以是印刷作业。
是在原印刷品毛坯的基础上,经特种“UV”机组合印刷,印刷透明“UV”或有色“UV”油墨材料,可增加文字和图片的鲜艳或浮雕感。
在制作菲林时,要求“UV”菲林与原印刷品的菲林必须一致,才能保证“UV”印刷的套印准确性。
过胶
为了印刷设计制作中更大的自由,也为了节省开支,设计师舍弃较贵的特种纸,而在印刷成品装订前进行压纹处理工艺,展现页面一种独特的设计魅力。
此工艺将过胶或没过胶的成品,在一种特制的纹路滚筒上压制而成。
此工艺要求纸张规格在200克或200克以上。
凹凸的工艺
凹凸工艺是印刷的后道工艺,根据原版制成阴(凹)、阳(凸)模版,通过压力作用,使印刷品表面压印成具有立体感的浮雕状图案和文字。
由于凹凸使用的是传统工艺,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所压制的纸张,不能太薄,一般需要200克或200克以上的纸张。
制作的凹凸平面也不能太大,大于10cm,又容易使凹凸变平;也不能太小,不得小于0.15cm,反之由于阴阳错位缺损,压制的效果会不理想。
关于装订
骑马订装订
骑马订是将印刷品在其中缝(跨页间)用订书钉订成册。
同时封面、封底及内页的总PG数是4的倍数,按页码顺序装订成册。
如用200克或200克以上的纸,而PG数超过20P,内页的文字图片应向中心线略靠拢点,以防止因纸的厚度增加而造成纸张的外短内长,裁切后使内页过于贴边或被切除。
为了使书刊装订不与设计冲突,PG数多的不妨在设计前做个纸样,那样更准确可靠。
圈装装订要求
圈装装订以往用于台历较多,现在用于样本也较常见。
由于圈装一般不受页面PG数多少影响,装订内容数量较灵活,但是圈装页面在靠近装订位处,要留有圈装打孔的位置。
如用0.8cm直径的圈,那么装订位与页面应留有1cm距离。
根据设计的PG厚度选择圈的直径,要根据圈的直径留有页面装订位的大小(圈装材料有金属和PVC之分,色彩有无色、黑白和银色,也有彩色系列。
设计前请向客户征询确认。
)
装订陷阱
线胶装要经过穿线、折页等工艺,因此用纸开版不宜太长,克数不要太厚,超过8开和超过250克的纸张,机械折页时易打皱而产生裂痕情况。
书籍装帧常用术语
封面(又称封一、前封面、封皮、书面)
封面印有书名、作者、译者姓名和出版社的名称。
封面起着美化书刊和保护书芯的作用。
封里(又称封二)
是指封面的背页。
封里一般是空白的,但在期刊中常用它来印目录,或有关的图片。
封底里(又称封三)
是指封底的里面一页。
封底里一般为空白页,但期刊中常用它来印正文或其他正文以外的文字、图片。
封底(又称封四、底封)
图书在封底的右下方印统一书号和定价,期刊在封底印版权页,或用来印目录及其他非正文部分的文字、图片。
书脊(又称封脊)
书脊是指联接封面和封底的书脊部。
书脊上一般印有书名、册次(卷、集、册)、作者、译者姓名和出版社名,以便于查找。
书冠
书冠是指封面上方印书名文字的部分。
书脚
书脚是指封面下方印出版单位名称的部分。
扉页(又称里封面或副封面)
扉页是指在书籍封面或衬页之后、正文之前的一页。
扉页上一般印有书名、作者或译者姓名、出版社和出版的年月等。
扉页也起装饰作用,增加书籍的美观。
插页
插页是指凡版面超过开本范围的、单独印刷插装在书刊内、印有图或表的单页。
有时也指版面不超过开本,纸张与开本尺寸相同,但用不同于正文的纸张或颜色印刷的书页。
篇章页(又称中扉页或隔页)
篇章页是指在正文各篇、章起始前排的,印有篇、编或章名称的一面单页。
篇章页只能利用单码、双码留空白。
篇章页插在双码之后,一般作暗码计算或不计页码。
篇章页有时用带色的纸印刷来显示区别。
目录
目录是书刊中章、节标题的记录,起到主题索引的作用,便于读者查找。
目录一般放在书刊正文之前(期刊中因印张所限,常将目录放在封二、封三或封四上)。
版权页
版权页是指版本的记录页。
版权页中,按有关规定记录有书名、作者或译者姓名、出版社、发行者、印刷者、版次、印次、印数、开本、印张、字数、出版年月、定价、书号等项目。
图书版权页一般印在扉页背页的下端。
版权页主要供读者了解图书的出版情况,常附印于书刊的正文前后。
索引
索引分为主题索引、内容索引、名词索引、学名索引、人名索引等多种。
索引属于正文以外部分的文字记载,一般用较小字号双栏排于正文之后。
索引中标有页码以便于读者查找。
在科技书中索引作用十分重要,它能使读者迅速找到需要查找的资料。
版式
版式是指书刊正文部分的全部格式,包括正文和标题的字体、字号、版心大小、通栏、双栏、每页的行数、每行字数、行距及表格、图片的排版位置等。
版心
版心是指每面书页上的文字部分,包括章、节标题、正文以及图、表、公式等。
版口
版口是指版心左右上下的极限,在某种意义上即指版心。
严格地说,版心是以版面的面积来计算范围的,版口则以左右上下的周边来计算范围。
超版口
超版口是指超过左右或上下版口极限的版面。
当一个图或一个表的左右或上下超过了版口,则称为超版口图或超版口表。
直(竖)排本
是指翻口在左,订口在右,文字从上至下,字行由右至左排印的版本,一般用于古书。
横排本
就是翻口在右,订口在左,文字从左至右,字行由上至下排印的版本。
刊头
刊头又称“题头”“头花”,用于表示文章或版别的性质,也是一种点缀性的装饰。
刊头一般排在报刊、杂志、诗歌、散文的大标题的上边或左上角。
破栏
破栏又称跨栏。
报刊杂志大多是用分栏排的,这种在一栏之内排不下的图或表延伸到另一栏去而占多栏的排法称为破栏排。
天头
天头是指每面书页的上端空白处。
地脚
地脚是指每面书页的下端空白处。
暗页码
又称暗码是指不排页码而又占页码的书页。
一般用于超版心的插图、插表、空白页或隔页等。
页
页与张的意义相同,一页即两面(书页正、反两个印面)。
应注意另页和另面的概念不同。
另页起
另页起是指一篇文章从单码起排(如论文集)。
如果第一篇文章以单页码结束,第二篇文章也要求另页起,就必须在上一篇文章的后留出一个双码的空白面,即放一个空码,每篇文章要求另页起的排法,多用于单印本印刷。
另面起
另面起是指一篇文章可以从单、双码开始起排,但必须另起一面,不能与上篇文章接排。
表注
表注是指表格的注解和说明。
一般排在表的下方,也有的排在表框之内,表注的行长一般不要超过表的长度。
图注
图注是指插图的注解和说明。
一般排在图题下面,少数排在图题之上。
图注的行长一般不应超过图的长度。
背题
背题是指排在一面的末尾,并且其后无正文相随的标题。
排印规范中禁止背题出现,当出现背题时应设法避免。
解决的办法是在本页内加行、缩行或留下尾空而将标题移到下页。
锁线订
又叫索线订、穿线订。
用特制的机器在书页的钉口的折线处用线把书页连锁起来。
一般用于较厚的平装书。
骑马订
也叫骑缝铁丝订,装订于两页的折缝中间,没有书脊。
工艺简单,成本低,常用于篇幅较小的单行本。
例如:
《征订目录》
平订
将配好的书贴相叠后在订口一侧离边沿5毫米处用线或铁丝订牢。
钉口在内白边上,不像骑马订订在书籍的折缝上。
胶订
用胶质物代替铁丝或棉线作连接物进行装订,也叫无线订,适用于较厚的书本,产品庄重华贵,成本低,效率高,出书快,读者翻书也容易。
胶订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装订工艺。
平装
也叫简装,是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装订形式,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书籍封面印刷常用的一些工艺
封面工艺通常有UV、起鼓、磨砂、烫金、磨切等工艺。
UV是让UV的部分光亮,摸上去略有凸起,但看不出来凸起。
UV主要是增加产品亮度,保护产品表面,其硬度高,耐腐蚀摩擦,不易出现划痕等,有些复膜产品现改为上UV,能达到环保要求,但UV产品不易粘接,有些只能通过局部UV或打磨来解决.
烫金,亦作“烫印”。
是将金属印版加热,施箔,在印刷品上压印出金色文字或图案。
随着烫印箔及包装行业的飞速发展,电化铝烫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烫金可使图案清晰、美观,色彩鲜艳夺目,耐磨、耐候。
烫金最典型的就是精装书硬壳上的金字。
可以烫多种颜色,比如韩版流行小说经常烫蓝金,蓝色的。
还有镭射金,有镭射折光效果。
磨砂印刷是在具有镜面光泽的承印物上印刷一层透明UV磨砂油墨,经UV固化而形成如毛玻璃状的粗糙表面,且多采用网印方式。
由于这种印刷得到的图案很像金属腐蚀后的效果,具有特殊的粗糙感,故又称仿金属蚀刻印刷。
起鼓就是指用模切机制作击凸/击凹的效果,让字(也可以是图案)凸起来。
磨切就是雕刻或者剪纸那样,纸面上做出造型。
还有七彩UV,类似于以前贺年卡那种七彩粉的效果。
书籍表面整饰工艺
1.UV上光
UV(Ultraviolet)上光工艺又叫紫外线固化上光。
UV上光油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型材料。
上光技术可以增强印刷品的外观效果,色彩更加鲜艳明亮,并且还可以改善印刷品的使用性能,增进印刷品的保护性能。
UV上光分全幅面上光和局部上光两类。
前者被业界称为“过UV油”或“过油”,后者被称为“局部UV”。
UV上光有高光泽型与亚光型两种。
UV上光质量相当高,尤其是局部UV上光,通过高光泽与无光泽的画面对比可产生奇妙的艺术效果。
同时,紫外线照射固化,不产生废气,对环境无污染。
局部UV上光与其他工艺结合,还可以做出冰花、发泡、皱纹、磨砂、折光、珠光等效果。
自局部UV上光几年前出现在书籍印后加工以后,在2003、2004年掀起了使用高潮,被出版社广泛运用到书籍的封面装帧上,尤其是儿童类、财经类、文学类、管理类、图文类的书籍。
2.覆膜
覆膜是用透明塑料薄膜通过热压黏附到书封表面,使其具有耐摩擦、耐潮湿、耐光、防水和防污的功能,并且增加其光泽。
有高光泽型和亚光型两种薄膜,高光泽型薄膜使书籍表面光彩夺目,富丽堂皇;亚光膜则显得书籍古朴、典雅。
哑膜使印刷品色彩减暗,看上去更柔和,亮膜使印刷品色彩更绚丽,但易出现乱反光,哑膜成本高于亮膜。
简单地说亚膜印刷品从各个角度看都可以,而亮膜印刷品只有从固定角度才看得见。
但覆膜目前使用的塑料薄膜是不可降解的物质,对环保不利。
现在90%的书籍都在使用这一工艺,一般局部UV上光,也都是在覆完膜的书籍封面上进行的。
有的印刷企业在使用环保膜,有的在试验不覆膜进行局部UV上光。
国外的书籍一般不覆膜,国内也有许多出版社开始放弃覆膜而使用成本较低并环保的UV上光方式进行封面整饰。
3.凹凸压印
这是不用油墨进行“印刷”的工艺。
凹凸压印又叫压凹凸、压凸、起凸,是利用相互匹配的凹型和凸型钢模或铜模,压出呈凹凸立体状的整个图形或印纹图案的外轮廓。
在书籍装帧中,凹凸压印主要用来印制函套、封面文字及图案或线框,以提高印刷品的立体感,也可以在凹凸压印后印上油墨或局部UV上光,使图文更加突出。
这种工艺也大量地应用在精装书或简装书的封壳或封面上。
用手工雕刻的方式,还能做出有三四个层次的浮雕效果。
4.色箔烫印
色箔烫印是在木板、皮革、织物、纸张或塑料等材料制作的图书封面上,用金色、银色、红色或其他颜色的电化铝箔或粉箔(无光)通过加热来印上书名或图案、线框等。
图书封面经色箔烫印后显得高贵华丽,可增强印刷品的闪烁感。
这种方式大量地被封面整饰所用。
过去常在精装书的书壳和书背上烫金、烫银,而现在在平装书籍封面及书背上烫金、烫银也越来越多。
平装书上有的还在环衬、扉页上烫金、烫银,因为金银印在环扉的彩色纸上,能产生韵味独特的效果。
5.模切、压痕
模切是用钢刀片排成模切版,在模切机上把印刷品或纸张轧切成一定形状的工序,它可以将印刷品轧切成弧形或其他复杂的外形,也可以对印刷品进行冲孔或镂空等处理。
压痕又叫压痕线或压线,利用钢线,通过压印,在印刷品上压出痕迹,或留下供弯折的槽痕。
一般较厚书籍的封面,在封面左边翻折处都要进行压痕处理。
6.印纹(压花)
在纸张或纸板等表面压制不同纹理的纹路,可改变普通铜版纸或纸板表面的纹理,使其像皮革、布质品、麻质品、编织品、毡毯、树皮、木纹、梨皮、橘皮等,既可以使其具有云彩、树叶的飘逸纹路,也可使其具有如甲骨文、土陶般的凝重纹路。
现在用于书籍表面的纹路可以随心所欲地设计,并且可以在一个版面上同时印上几种不同的纹路。
7.滴塑
滴塑是将透明的柔性或硬性的水晶胶均匀地滴到物体表面,使物体表面获得水晶般晶莹、立体的效果。
可滴塑在纸张、涤纶、PVC、金属等材质的表面上,滴塑面还具有耐水、耐潮、耐UV光等性能。
8.折光压痕
折光压痕是在已进行过电化铝箔烫印或喷铝纸等镜面承印物表面借助密纹压凸工艺压出不同方向排列的直线或弧线等细微凹凸线条。
它不用油墨,可充分利用纸张表面状态,根据光的漫射原理,多角度反映光的变幻,可以使画面产生有层次的立体感图像,所以折光印刷品有着独特的迷人效果。
其表面上的凹凸线条对光的不同反射使书籍表面的图像熠熠发光,新颖别致,随着受光角度的变化,图像文字若隐若现,极富动感和立体感,栩栩如生,并且有防伪作用。
折光加工用纸一般为镀铝纸,表面有金、银等多种,并有亚光纸,可供选用的定量为80~250g/m2。
9.表面磨砂
利用外力作用,在印品表面通过压轧变形而得到具有立体效果的均匀的凹凸麻砂点。
这一工艺往往与烫印一起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