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5544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内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川省内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川省内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川省内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川省内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四川省内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四川省内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四川省内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四川省内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四川省内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四川省内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四川省内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四川省内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四川省内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四川省内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四川省内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四川省内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四川省内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内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四川省内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内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内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四川省内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内江市高中2020届第一期期末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3题。

筑造故宫学学科体系

王国维1925年著文指出:

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

上世纪初的新发现,主要有甲骨文、敦煌文献、西北简牍和内阁大库之明清档案。

故宫博物院的学术研究可以追溯至明清档案的再发现,这使得故宫学在时间节点上有了更为清晰的起始。

  郑欣淼的《故宫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紫禁城出版社)是一部为故宫学提供理论依据、勾勒学术框架的重要著作,是故宫学由新创学科走向常规学科的标识。

作者明确倡导“故宫在中国,故宫学在世界”的理念,从而为故宫博物院的保护和发展事业提供理论指导。

  2002年,郑欣淼就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随后综合故宫博物院发展的历史与实际状况,倡导故宫学。

狭义的故宫学是人文科学的一门独立学科;广义的故宫学则是一门知识和学问的集合。

2004年至2010年的7年间,在他主持下,故宫博物院举全院之力完成了第五次、也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最为彻底的一次收藏家底整理盘点,并在整理结束后对社会发布了1807558件(套)的藏品总数量,公布了《故宫博物院藏品总目》。

这次盘点实际上就是在故宫学所提倡的“大文物”理念指导下进行的。

故宫博物院现有文物藏品中85%以上为清宫旧藏,以前并不受重视的帝后书画、13万件清代钱币、20余万件武英殿书版、“样式雷”烫样以及大量建筑构件等也纳入文物进行管理。

  故宫学的排他性是指在特定的知识体制下,研究对象或研究主体的潜在相关性能够被有效排除的性质。

故宫学的知识结构始终围绕着紫禁城宫殿建筑群体系、故宫文物典藏与典籍的收藏体系、宫廷历史文化与遗存、明清档案的结构与利用、故宫博物院建院史等。

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权、皇宫为核心的皇家文化。

离开了宫阙往事,没有了附着其中的历史内涵,那些宫廷旧藏的意义和价值势必受到影响。

  郑欣淼提到,“故宫学的性质,应该属于综合性学科,涉及历史、政治、建筑、器物、文献、艺术、宗教、民俗、科技等许多学科。

”同时《概论》强调:

“故宫在历史上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它既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威权的反映,也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重要象征。

”因此社会与学界对于清代历史文化的重视也是故宫学的发展机遇。

宫廷历史文化是一个王朝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故宫学理所当然地包括紫禁城学、明清宫廷史学以及中国古代书画、工艺、金石等多种研究学科。

  故宫学的出现,改变了原有常规学科的既有理论图景的地平线,标示出故宫相关认识里程上的新阶段,也为与之相关的学科思想观念的变革提供重要契机。

可以看出,故宫学与传统常规学科之间有清晰的边界,同时也有密切联系。

  如果有学者到清史学会去发表清宫所藏某一件瓷器的研究成果,可能会被视为一个例外;同样,若有学者要到紫禁城学会发表18世纪西方传教士在皇宫中的馈赠活动研究,也会被认为不大合适;我们如果在考古学会发表《西清三编》《石渠宝笈》的研究,也会引起一些争议。

如此多的在原有学科中的“例外”,在新的故宫学的框架中将不再是例外。

这也许就是故宫学的学术意义。

故宫学强调整合原有的、单个的有关故宫的学术研究,由此形成一个有共同信念与学术目的的崭新理论体系和崭新科学共同体。

这样故宫学的理论要素将不再被还原到另一种理论中去,而是形成一种新的有着清晰边界的理论要素。

在关于故宫的研究上,无论国内外,都需要有课题意识、规划重点,加强交流,整合资源,而当务之急就是加强故宫学学科建设,构建故宫学学科体系。

这本书的出版无疑具有文化建设意义。

─选自2017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

1.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国维认为自古以来凡有新学问产生,大都因为有新发现。

故宫学的产生就是因为明清档案的再发现。

B.故宫学强调整合原有的、单个的有关故宫的学术研究,为此故宫学的理论要素将不再被还原到另一种理论中去,而是形成一种新的有着清晰边界的理论要素。

C.故宫学具有排他性,离开了宫阙往事,没有了其附着的历史内涵,故宫学的意义价值必受影响。

D.宫廷历史文化是一个王朝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故宫学自然要研究王朝的皇家文化。

2.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权、皇宫为核心的皇家文化。

离开了宫阙往事,没有了附着其中的历史内涵,那些宫廷旧藏的意义和价值势必受到影响。

B.《故宫学概论》是一部为故宫学提供理论依据、勾勒学术框架的重要著作,这使得故宫学由新创学科走向了常规学科。

C.故宫学在时间节点上有了更为清晰的起始,是因为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的再发现。

D.故宫学提倡“大文物”理念,以前不受重视的帝后书画和大量的清代钱币、武英殿书版、建筑构件等也纳入文物进行管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宫学的性质属于综合性学科,同时在历史上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它既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的反映,也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重要象征。

B.许多原有学科中视为的“例外”,在新的故宫学的框架中将不再是例外。

如在考古学会发表《西清三编》《石渠宝笈》的研究。

C.故宫学属于综合性学科,理所当然地包括紫禁城学、明清宫廷史学以及中国古代书画、工艺、金石等多种研究学科。

D.“故宫学”是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综合故宫博物院发展的历史与实际状况提出来的以“大文物”为理念的一门学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4~6题。

水边的芦荻

彭家河

蒹葭慢慢老去的时候,芦荻花便白茫茫地铺开了。

八月一过,苍老的芦荻便从《诗经·蒹葭》的句子里走出来,孤独地站在日益清澈的江边,高举着洁白的幡,仿佛在给诗人招魂。

西周诗人深邃的目光越过雪般的芦荻花,望见了河那边的女子。

想必那个所谓伊人穿着粉红的衣裳,在初秋的水边才那么光彩照人。

然而,西周的那个诗人最终也没有能跨越念想中的河流,与伊人牵一牵手。

千百年来,只有一首断肠名篇让一代代的读者遗憾和遐想。

年复一年,诗人早已经随苇下的流水流向岁月另一端,渐行渐远。

然而,一年一度,芦荻却历经岁月的风雨,如期开放。

水边芦荻的旁边除了诗人,还有城市和乡村。

自古以来,城市与乡村大都居住在水边,于是,他们便与芦荻成了邻居。

芦荻总是远远地居住在城市的郊区,栉风沐雨,是城市的贫民。

在水一方的高楼上总是夜夜笙歌,觥筹交错,在来来去去的人流之间,芦荻在对岸的黑暗中却越加显得清贫以至穷愁潦倒。

幸好芦荻不好交游,不落俗套,在远远的河之洲安然静守,怡然自得。

芦荻静默地在无人关切的地方独自开放,然后又弱不禁风地独自凋零,仿佛一出悲剧。

然而,当城市在一次次被改造得面目全非的时候,在楼上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的时候,芦荻仍一度又一度地谢了又开,开了又谢,从不落幕。

芦荻与城市年复一年的遥望或者是对峙,受伤的总是其中一方。

当芦荻又盛开的时候,城市总有不少东西已经逝去,荣耀或者耻辱,生命或者理想,或许没有一点痕迹。

在城市与芦荻的对抗中,永存的总是芦荻。

在城市中追逐的人流或许没有时间停下来回望一眼芦荻,在匆匆的脚步之中,流逝的却一直是人们自己。

芦荻静静地守着自己的清贫,在繁华之外修身养性,在无影流逝的时间之外,超越尘世,仿佛一位旷世高人。

芦荻的开谢静得无人知晓,有人说那是寂寞的花。

然而,又有谁的人生盛宴会永远不散呢?

又有谁的荣华富贵经得住与芦荻的比拼呢?

在芦荻再次开放的时候,更多的过客便会渐渐无影无踪,没有丝毫痕迹。

如果芦荻能有记忆的话,它或许能回忆起人们曾经的荣耀。

芦荻看惯了尘世的变幻,芦荻也练就了沉默不语,或许他在等待一位能与之对话的智者。

可是,西周的诗人把目光越过了芦荻,看见了在河对面的美丽伊人;白居易把目光越过了芦荻,看到了浔阳江船对面那个弹着琵琶的歌妓;苏轼也把目光越过短短芦芽,看到了春江暖水里鲜美的河豚。

从芦芽到芦荻,它漫长的一生,几乎无人问津,偶尔提及,也只是陪衬。

有人觉得或许是芦荻的不幸,其实,这是人们的不幸。

一拨又一拨人来过了,又消失了,一幢又一幢的高楼立起了,又倒塌了,芦荻仍静静地在水边世袭而居,看着滚滚红尘和如流岁月……

(选自2017年11月30日《成都晚报》第07版)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文章开头提及断肠名篇《诗经·蒹葭》,并写西周那个诗人与河对面的伊人未能牵手的遗憾,是为了让读者产生遗憾和遐想。

B.作者将水边芦荻与西周诗人、白居易、苏轼相联系,突出表现了水边芦荻淡泊名利、

宁静致远、与世无争的优秀品质。

C.作者在文中着重写了水边芦荻的两个邻居城市和乡村,突出表达了作者对水边芦荻精

神品质的赞美之情。

D.越过芦荻,西周诗人看见的是河对面的红尘伊人,白居易看到的是那个弹着琵琶的歌妓,苏轼看到的是鲜美的河豚,说明他们都是争名逐利的俗人。

5.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5分)

6.简要分析结尾段在文中的作用。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全国各地近日披露申报升格、更名和转设的高校名单,舆论关注持续升温。

9月28日以来,广东、山东、上海、安徽、河北、四川、广西以及云南等8个省份先后公示申报升格、更名和转设的26所高校名单。

海南、江苏、江西、重庆、湖北5省份也不甘落后,相继发布了今年设置高等党校的有关公示,共涉及12所高校。

其中,据海南省教育厅官网10月24日公示,海南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派出专家组对海南科技职业学院升格本科进行了实地考察后,将海南科技职业学院升格海南科技学院进行公示。

10月26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官网发布信息,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拟升格为民办高等本科学校。

同日,江西省教育厅官网发布了《关于2017年江西省拟申报设置本科学校的公示》。

公示显示,南昌职业学院、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改制为普通本科。

(澎湃新闻有删节)

材料二

大学改名的一个后遗症是特色没了。

原来的名字你一眼看过去还知道它在哪个地方,擅长什么专业,改完以后突然发现大家像不约而同去了趟韩国一样,都长一个模样,理工、科技、成了高频词,除了省名不同一般人很难区分出谁跟谁。

 那些带有强烈地方特色、专业特色、学科特色的大学消失不见,那些几代人形成的术业有专攻的美好印象也没了,许多院校成了字面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

名字高大上了,特色反而没了,迎来崭新的未来,可历史却被淡忘了,泯然众人,成为路人甲、背景、群演,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而原本它们是可以在小而专的方向走得更远一些的,完全没有必要随大流,最后整得自己都不认识自己。

一所好大学是不会真正在乎名字,也不会真正在乎在哪个地方。

兰州大学身处大西北,但不妨碍它成为一流大学。

石河子大学看起来像某个乡村学堂,但它是“211”工程重点大学,也挤入了“双一流”的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名字土得掉渣,每年只招收200名学生,但人家在法国的学术排名可列第三。

一所好大学,它的名字就是IP,就是标准,怎么取都让人高山仰止。

比如刚刚举办80周年纪念大会的西南联大,这个名字既不高大也不洋气,存在时间远比现今的很多大学要短得多,但却是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

只有那些在学术上不自信的大学,才一天到晚想着在名字上整点花样。

 (钱江晚报有删节)

材料三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将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

作为“双一流”大学,必须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

除此以外,还必须承担宣传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快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快实现关键环节突破,加快构建社会参与机制,加快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等五个方面的改革任务。

(教育部门户网有删节)

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显示全国许多地区的高职院校正努力通过升格、更名、转设等方式跻身“双一流”大学。

B.材料二表明,大学改名后,许多院校的地方特色、专业特色、学科特色消失了,成为了字面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反而变得不够自信了。

C.材料三表示,我国将分阶段着力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从而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D.上述三则材料都是对我国在高校建设中出现的现象、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而进行的相关报道,为我国未来高校建设提供了可参考的价值。

8.下列对上述材料内容的分析,不合理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作为消息类新闻,用大量的数据和材料揭示出高校更名的不正之风,融入了作者强烈的主观倾向。

B.材料二作为新闻评论,通过实例告诉读者有些大学的名字不见得引人注目,但因为具有学术自信,一样可以办成一流大学,受到广泛的认可。

C.材料三从国家的战略决策出发,概括了建设“双一流”大学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及相关改革任务。

D.大学改名、升格、转设无可厚非,但当这变成一种潮流和趋势的时候,就值得我们反思其目的、价值和意义了。

E.高校继承和发扬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这样之后才可以通过申报高校升格和更名促进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9.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你认为一所一流高校应该具备哪些的特点?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

“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

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

”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

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

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

项羽曰:

“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宋义曰:

“不然。

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①。

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

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因下令军中曰:

“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

天寒大雨,士卒冻饥。

项羽曰:

“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

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

‘承其敝’。

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

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

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

“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

”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②,皆曰:

“首立楚者,将军家也。

今将军诛乱。

”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使桓楚报命于怀王。

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

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乃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

战少利,陈馀复请兵。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

诸侯军救巨鹿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

①虮虱:

jīshī虱及其卵,喻卑贱或者微小。

②枝梧:

抗拒。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

B.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

C.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

D.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

1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将军:

中国古代武将的官名,位次于上卿,职掌为典京师兵卫或屯兵边境。

B.菽:

“五谷”之一,指的是豆类的总称。

"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主要的一种是稻、黍、稷、麦、菽。

C.釜甑:

“釜”是古代的一种锅,可以用来煮、炖、煎、炒等;“甑”是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

泛指炊具。

D.本纪:

是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帝王传记,如《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吕太后本纪》等都是对帝王一生重要事迹的记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义只顾自己,不体恤士卒,在短缺军饷时还置备酒筵,大会宾客,落得被项羽斩杀的下场。

B.项羽杀死了宋义后出来向军中发令说楚王密令我处死他的。

这时候将领们都畏服项羽,没有谁敢抗拒,大家一起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

C.项羽能从全局出发,善于分析战争的形势,沉船破釜,勇武而有胆识,在和秦军对抗的过程中大获全胜,楚怀王欣赏他的才干,拜他为上将军。

D.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被召见的诸侯将领进入军门时,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

自此,项羽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5分)

 

(2)诸侯军救巨鹿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4~15题。

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释】本诗写于1278年,诗人战败被俘,押往大都,途经金陵。

此时南宋已亡,金陵被攻破已四年了。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通过“衰草”“离宫”“夕晖”“孤云”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惨淡衰败的离宫景象,暗喻南宋王朝宗国覆灭,满目疮痍,一片凄凉,诗人无所依托的残酷现实。

B.颔联的诗句“城郭人民半已非”揭露出战乱给天下苍生带来的深重灾难。

反映出诗人心系天下兴亡、情关百姓疾苦的赤子胸怀,丰富了诗歌的主题内容。

C.颈联运用比喻手法,给人悲凉凄惨的感觉:

诗人在哭,金陵在哭,满地芦花和“我”一样飘零,旧时燕子也是无处栖身。

D.尾联与诗人《过零丁洋》里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谓是异曲同工,旗帜鲜明地表达出诗人视死如归、以死报国的坚定决心。

E.本诗语言质朴平实,不事雕琢,抒情平淡自然,真挚感人。

15.本诗是怎样表达亡国破家的悲怆情感的?

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万物在秋天中生机盎然、自由生长的句子是“”。

(2)《荆轲刺秦王》中,“,”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表达了视死如归的感情。

(3)《<论语>十二章》中阐明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共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65岁的国家一级演员李书珍粉墨登场,重现汉剧《穆柯寨》“招亲”经典唱段,台下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喝彩声不断。

②刚刚来到张家,他又是挑水又是推磨,但虚情假意一番之后,便图穷匕见,露出了本来的面目,开始打起别人家财产的主意来了。

③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学校组织全校师生进行了10公里徒步健身运动,一路上我们纪律严明,爱护环境和民众庄稼,做到秋毫无犯,赢得了路人的赞赏。

④二十年后的同学会,让与会的每个人难忘。

尽管人世沧桑,但同学情谊依旧。

离别时,大家依依不舍,长歌当哭,约定再相见。

⑤李明对前来祝贺自己习作发表的张凯说:

“我续写《祝福》只能算是狗尾续貂,还是你续写的那篇《项链》精彩。

⑥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体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②⑤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全面深化改革已行至中流,唯奋楫者方能破浪前行。

今天的改革者,是注定要进入历史的。

改革者要有担当,要有坚定信仰,历史的航程才能续写得更加辉煌。

B.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应用和开发人工智能所需的投入很大并有失败的风险,有鉴于此,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应充分依托各类平台型企业的技术数据资源。

C.40年来,参加高考常是一个孩子改变人生高度和广度的重要机会,是当下中国最公平最严密的制度,维系了中国基本社会秩序的稳定,所以高考的意义与价值毋庸置疑。

D.要保障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需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优化消费结构,推动消费升级,从而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元化、差异化消费需求。

19.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老大爷远远看见我,遂放下赶鸭的竿子,拉起敞开的衣襟拭了拭额上的汗,笑眯眯地向我走来。

B.林海正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

“昨天我在教室丢失了一本《名言词典》,如有拾获。

请从速交还。

C.黄宗英谈到演员赵丹之死时说:

“一个演员毕生塑造角色,而时代也塑造了他自己。

他是在知心的观众欢迎的掌声和殷切的期待中,落下生命之幕的。

D.小明看见王大伯家失火后急冲冲跑来对母亲说:

“着火啦!

冲天的大火!

它吞噬了太阳!

遮盖了大地!

20.下列文字有四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其中两处问题。

(6分)

荆轲认为,“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一学生认为,除此之外,“秦武阳色变振恐”也势必影响荆轲刺杀秦王;好在“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秦王剑长不可立拔,不然,荆轲连接近秦王的机会都没有。

①即使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上,荆轲也有可能接近秦王。

21.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书写与流播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的价值。

请结合《烛之武退秦师》课文内容对出下联。

要求对仗工整,内容切合人物的表现及特点,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

(5分)

上联:

佚之狐慧眼识才力荐千里马

下联:

四、写作(60分) 

22.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中学阶段,该用怎样的姿态成长?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可以概括的,它是一个过程,成长的过程,体味的过程,收获的过程。

而在这个过程中总有一些人或事成为我们成长的关键节点,有些表情生动,有些手段“毒辣”,有些意义重大,有些影响细微……

请梳理中学阶段的生活,完成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3分)B。

2、(3分)C。

3、(3分)A。

4、(3分)B。

5、(5分)①芦荻的不幸:

从芦芽到芦荻,它漫长的一生,几乎无人问津,偶尔提及,也只是陪衬。

芦荻静默的一生不被人理解和重视(1分)。

②人们的不幸:

人们不能理解芦荻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与世无争的优秀品质,当然也就难以学会芦荻的处世智慧。

(2分)③在城市与芦荻的对抗中,受伤的总是芦荻,最后永存的也总是芦荻。

提醒世人尊重自然,学习自然,从自然中汲取处世立身之道,在得失取舍上具备淡泊的胸襟。

(2分)

6、(6分)①段落内容上:

运用对比手法,将城市和芦苇的生活进程形成对比,突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