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设计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5727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设计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设计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设计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设计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设计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设计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设计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设计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设计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设计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设计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设计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设计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设计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设计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设计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设计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设计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设计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设计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设计设计.docx

《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设计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设计设计.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设计设计.docx

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设计设计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梁燕恒

指导教师谢冠成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12机电3班

二级学院现代制造学院

2014年11月

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设计

摘要

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是基于PLC和组态王来实现自动化监控。

PLC简称可编程序控制器,是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工业控制设备。

它是一种专为工业实现自动化生产而设计的数字运行的电子系统,它采用可编程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存储用户指令,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输出完成确定的逻辑顺序、定时、记数、运算和一些确定的功能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设备生产过程。

由于PLC的性能优越,兼顾多种辅助软件。

例如:

组态王软件,组态王是一个模拟加工现场的一个软件,有最为逼真画面监控。

而PLC具计算机的功能完备,灵活性强,通用性好和继电接触器控制简单易懂,维修方便等优点,形成以微电脑为核心的电子控制设备。

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在世界上己广泛应用,很多工业利用PLC来控制设备。

而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是基于PLC和组态王来实现自动化监控。

本论文首先介绍PLC的发展及应用,以及它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然后鉴于PLC的原理及其优越性,基于PLC控制和组态王监控的液体自动混合,该工程设计可进行单周期或连续工作,正常工作时,至少完成一个周期,该程序具有一定的防止误动作能力。

本论文从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组态王监控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对西门子PLCS7-200系列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可编程控制器,液体混合装置,传感器,画面监控

目 录

前 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PLC的开发与应用把工业推向自动化和智能化。

具计算机的功能完备,灵活性强,通用性好和继电接触器控制简单易懂,还有强大的抗干扰能力使它在工业方面取代了微型计算机,方便的软件编程使他代替了继电器的繁杂连线,灵活、方便,效率高。

本设计主要是对两种液体自动混合系统基于PLC控制的设计,在设计中对控制对象:

三个传感器监视容器液位,设三电磁阀控制液体A、B输入与混合液体输出液位,设搅拌电机M。

搅拌机是一种将两种或多种以上材料搅拌混合的系统,对搅拌机的控制,关系到产品的质量。

工艺流程是:

按下起动按钮,开始下列操作,打开液体B入口,液体B流入容器;当液面到达液体B液位时,关闭液体B入口;打开液体A入口,液体A流入容器;当液面到达液体A液位时,关闭液体A入口;混合液体搅拌均匀后(设时间为l0s),打开混合液体出口,释放混合液体;当混合液体下降到报警液位时,提示报警信息(监控系统提示“20S后容器将放空!

”,PLC控制系统提示红色指示灯),同时继续释放混合液体直到放空。

至此,完成一个操作周期;若未按停止按钮,则自动进入下一循环周期;按下停止按钮,则在当前混合操作周期结束后,停止操作,使系统停止于初始状态。

本设计采用的PLC是德国西门子S7系列S7-200的PLC作为液体自动混合系统控制中心,从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软件选用到系统的设计过程(包括设计方案、设计流程、设计要求、梯形图设计、外部连接通信等),以及组态王监控画面设计,旨在对其中的设计及制作过程做简单的介绍和说明

第1章绪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各种工业自动化产业的不断升级,对于工人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

其中生产第一线有着各种各样的自动化加工系统,其中液体混合加工,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最初工艺加工,把多种原料在合适条件下进行混合加工,其监控或操作由工人进行的,后来多用继电器系统,对顺序或逻辑的操作过程进行半自动化的操作。

但是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plc这种新型的控制工具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它体积比一般继电器要小、轻,并能代替了以往传统的控制方式,并且与组态王监控系统结合来实现新监控方式,因此大受青睐。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适应产品迅速更新换代的要求,产品生产正在向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质量等方向发展。

在炼油、化工、制药等行业中,多种液体混合是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但由于该行业中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介质,以致现场工作环境十分恶劣,不适合人工现场操作。

另外,生产要求该系统要具有混合精确、控制可靠等特点,这也是人工操作和半自动化控制所难以实现的。

所以为了帮助相关行业,特别是其中的中小型企业实现多种液体混合的自动控制,从而达到液体混合的目的,液体混合自动配料势必就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大课题。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采用微机技术的通用工业自动化装置,能与多种软件结合使用。

集散型控制和监控系统改变着工厂自动控制的面貌,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发展自动化工业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但PLC发展很快,国外PLC产品更新换代更是如此。

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多种多样,但其组成的一般原理基本相同,都是以微处理器位核心的结构,其功能的实现不仅基于硬件的作用,更要靠软件支持,实际上可编程控制器就是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计算机。

 

1.2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从起源到现在,因为由于其编程简单、使用方便、维护容易、可靠性高、价格适中等优点,使其迅猛的发展,在冶金、机械、化工、纺织、石油、轻工、建筑、运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以与CAD/CAM技术、机器人技术并列为现代工业生产自动化的重要技术之一,乃至整个工厂的生产自动化,PLC均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适应产品迅速更新换代的要求,产品生产正在向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质量等方向发展。

在炼油、化工、制药等行业中,多种液体混合是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但由于该行业中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介质,以致现场工作环境十分恶劣,不适合人工现场操作。

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是基于PLC和组态王来实现自动化监控广泛的应用。

综合起来看,由于工业生产对自动控制系统需求的多样性,液体自动混合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有两个:

1、PLC朝着简易、小型、价格低廉方向发展。

近年来,单片机的出现,促进了PLC向紧凑型发展、体积减小、价格降低、可靠性不断提高。

这种PLC可以广泛取代继电器控制系统,应用于单机控制和规模比较小的自动性控制,如日本立石公司的C60P\C20H\C20P\C40P\C40H等。

2、组态王软件应朝操作简单、功能齐全、画面逼真和画面二维、三维多元化方向发展。

1.3研究意义

在国内的许多炼油、化工、制药,尤其是中小企业,其控制系统还是使用过时的模拟控制,甚至是全人工控制操作。

人工控制由于劳动量大、成本高、生产的产品不够精确、安全隐患大、增加了系统故障的可能性,还有就是工厂的生产设备和试验设备存在一定的相差度,以致影响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

而随着产品性能的提高,对自动控制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控制要求已达不到系统要求。

随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出现,控制系统开始由传统控制向自动、模拟控制方向发展。

在生产过程和其他产业领域中,可编程序控制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在自动控制的设备中,可编程序控制比传统的控制方法使用得更为普遍。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问世和微型处理机技术的应用,使可编程序控制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因此为了了解和学习这些重要技术已是必不可少。

1.4研究内容

本论文研究的是两种液体的混合,具体设计内容和控制要求如下

设计内容:

1)利用PLC实现现场控制,要求对两种液体A和B,在容器内按照1:

2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装置结构如图所示。

图1-1混合液体控制装置结构图

2)利用组态王组态远程监控系统,通过监控画面远程显示实时动态数据,要求系统控制既可以通过按钮进行现场控制,又可以通过监控画面进行远程控制。

控制要求:

1)初始状态:

各阀门关闭,容器内无液体,搅拌器不工作。

2)起动操作:

按下起动按钮,开始下列操作:

①打开液体B入口,液体B流入容器;当液面到达液体B液位时,关闭液体B入口;

②打开液体A入口,液体A流入容器;当液面到达液体A液位时,关闭液体A入口;

③混合液体搅拌均匀后(设时间为l0s),打开混合液体出口,释放混合液体;

④当混合液体下降到报警液位时,提示报警信息(监控系统提示“20S后容器将放空!

”,PLC控制系统提示红色指示灯),同时继续释放混合液体直到放空。

至此,完成一个操作周期;

⑤若未按停止按钮,则自动进入下一循环周期。

3)停止操作:

按下停止按钮,则在当前混合操作周期结束后,停止操作,使系统停止于初始状态。

第2章液体混合控制的硬件设计

2.1液体混合装置结构及控制要求

下图为混合液体控制装置示意图,Y2为B液体液位传感器,Y3为加入A液体后混合液体液位传感器,Y1为剩余100时液面液位传感器,液体A、B进料与混合液体出料由电磁阀F1、F2、F3控制,搅拌电动机由F4电磁阀控制,报警由电磁阀F5控制,M为搅匀电动机。

图2-1混合液体控制装置示意图

2.2硬件选用

2.2.1选择接触器

1选用CJX21810,220V型接触器,如图2-2所示:

图2-2CJX21810,220V型交流接触器

其中“C”表示接触器,“J”表示交流,2为设计编号

2用途

CJX2系列交流接触器(以下简称接触器)适用于交流50Hz或60Hz,压至660V,额定绝缘电压至660V;电流18~95A(380V、AC-3使用类别)的电力线路中供远距离接通或分断电路之用,可频繁地起动及控制交流电动机。

适用于控制交流电动机的起动、停止及反转。

3工作条件

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米;

周围环境温度:

-5~+40℃;

空气相对湿度:

在40℃时不超过50%,低温时允许有较大的相对湿度;

大气条件:

没有会引起爆炸危险的介质,也没有会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和导电尘埃。

安装位置:

安装面与垂直面的倾斜度不超过±5°;在无显著摇动和冲击的地方;在没有雨雪侵袭的地方;控制电压允许变动范围:

85%~110%US。

2.2.2选择搅拌电机

三相异步电动机应用非常广泛,因而正确的选择电动机显得极为重要。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选择包括它的功率、电压和转速等。

1功率选择

合理选择电动机的功率是运行安全的可靠保证。

所选电动机的功率是由生产机械所需的功率确定的。

1).连续运行电动机功率的选择

原则:

对于连续运行的电动机,若负载是恒定负载,先算出生产机械的功率,所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稍大于或等于生产机械功率(即若负载是变化的,计算比较复杂,通常根据生产机械负载的变化规律求出等效的恒定负载,然后选择电动机)。

2).短时运行电动机功率的选择

原则:

通常是根据过载系数λ来选择短时运行电动机的功率。

(原因由于发热惯性,在短时运行时可以容许过载。

工作时间愈短,过载可以愈大。

但电动机的过载是受限制的)。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是生产机械所要求功率的1/λ。

2电压和转速的选择

电压等级选择原则:

要根据电动机类型、功率以及使用地点的电源电压来决定。

Y系列笼型电动机的额定电压用380V;Y90S-4转速为1500r/min。

转速选择原则:

根据生产机械的要求而选定。

图2-3电动机型号为Y90S-4/1.1KW

Y系列电动机具有高效、节能、性能好、振动小、噪声低、寿命长、可靠性高、维护方便、起动转矩大等优点。

安装尺寸和功率等级完全符合IEC标准。

采用B级绝缘、外壳防护等级为IP44,冷却方式IC418.

2.2.3选择断路器

图2-4施耐德EA9RN2C6330C断路器

适用范围:

交流50Hz

额定工作电压至380V

额定电流至63A

额定短路分断能力不超过6000A的配电线路中

作为过载和短路保护之用,亦可作为线路不频繁通断操作与转换之用,断路器符合GB10963.1标准。

2.2.4选择液位传感器

选用LSF-2.5型液位传感器(图2-5)

图2-5LSF-2.5型液位传感器

其中“L”表示光电的,“S”表示传感器,”F“表示防腐蚀的,2.5为最大工作压力。

LSF系列液位开关可提非常准确、可靠的液位检测,其原理是依据光的反射折射原理,当没有液体时,光被前端的棱镜面或球面反射回来;有液体覆盖光电探头球面时,光被折射出去,这使得输出发生变化,相应的晶体管或继电器动作并输出一个开关量。

应用此原理可制成单点或多点液位开关。

LSF光电液位开关具有较高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在耐腐蚀方面有较好的抵抗能力。

相关元件主要技术参数及原理如下:

1.工作压力可达2.5Mpa;

2.工作温度上限为125℃;

3.触点寿命为100万次;

4.触点容易为70W;

5.开关电压为24VDC;

6.切换电流为0.5A。

2.2.5选择电磁阀

1电磁阀的选用VF4-25型如图2-6所示

图2-6VF4-25型电磁阀

其中“v”表示电磁阀,“F”表示防腐蚀,4表示设计序号,25表示口径(mm)宽度。

相关元件主要技术参数及原理如下:

l)材质:

聚四氟乙烯。

使用介质:

硫酸、盐酸、有机溶剂、化学试剂等酸碱性的液体;

2).介质温度≤150℃/环境温度-20一60℃;

3).使用电压:

AC:

220V50HZ/60HZDC:

24V;

4).功率:

AC:

2.5KW;

5).操作方式:

常闭:

通电打开,断电关闭,动作响应迅速,高频率。

2.3S7-200的CPU的选择

在本控制系统中,所需的开关量输入为6点,开关量输出为5点,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维修的方便性,选择模块式PLC。

由于输入输出数比较少,所以我们的PLC控制器选用西门子的S7-200,CPU为224的模块就足够了。

  

1下图为S7-200PLC的结构分布示意图:

图2-7S7-200PLC的结构分布示意图

S7-200的工作环境要求为:

0°C-55°C,水平安装 

0°C-45°C,垂直安装 

相对湿度95%,不结露 

西门子还提供S7-200的宽温度范围产品(SIPLUS S7-200):

工作温度范围:

-25°C-+70°C 

相对湿度:

55°C时98%,70°C时45% 

其他参数与普通S7-200产品相同 

2S7-200PLC运行示意图

图2-8S7-200PLC的运行示意图

3S7-200PLC结构

 S7-200CPU将一个微处理器、一个集成电源和数字量I/O点集成在一个紧凑的封装中,从而形成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微型PLC,在下载了程序之后,S7-200将保留所需的逻辑,用于监控应用程序。

,下图为PLC控制液体混合的示意图。

图2-9PLC控制液体混合的示意图

4下图为S7-200的扫描工作过程

图2-10S7-200的扫描工作过程

如图S7-200的扫描工作过程知,PLC可自动检测I/O口是否出错,CPU可强制为STOP,但是本设计,出错后报警,报警灯要闪烁,所以不能强制为STOP,只能用程序控制停止程序。

第3章液体混合装置的控制的软件设计

3.1控制要求及分析:

1.初始状态

各阀门关闭,容器内无液体,搅拌器不工作。

2.起动操作

按下启动按钮后,装置开始按下列规律运行:

1)打开液体B入口,液体B流入容器;当液面到达液体B液位时,关闭液体B入口;打开液体A入口,液体A流入容器;当液面到达液体A液位时,关闭液体A入口;

对1)的分析,由于B液体电磁阀动作两次,分别表示注入B液体和停止B液体的注入,所以为了便于分析,用停止注入B液体作为注入A液体的顺序开关。

而用初始状态结束作为注入A液体的顺序开关。

2)混合液体搅拌均匀后(设时间为l0s),打开混合液体出口,释放混合液体;

对2)的分析:

由于初始状态也有混合液体电磁阀的动作,所以用搅拌结束作为第二次混合液体电磁阀的动作的顺序开关。

3)当混合液体下降到报警液位时,提示报警信息(监控系统提示“20S后容器将放空!

”,PLC控制系统提示红色指示灯),同时继续释放混合液体直到放空。

至此,完成一个操作周期;

对3)的分析:

假设是在液面降到100时,提示报警信息(监控系统提示“20S后容器将放空!

提示红色指示灯亮,20S之后,混合液体停止排放。

3.报警

当系统发生故障时,报警灯闪烁,停止混合系统运行。

对报警的分析:

停止混合系统运行可视为,停止所有操作。

下图为两种液体混合装置的流程图:

图3-1液体混合程序流程图

3.2两种液体混合装置的输入/输出分配

在确定了控制对象的控制任务和选择好PLC的机型后,即可安排输入、输出的配置,并对输入、输出进行地址编号。

分配I/O地址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设备I/O地址尽量连续;

2、相邻设备I/O地址尽量连续;

3、输入/输出I/O地址分开;

4、每一框架I/O地址不要全部占满,要留有一定的余量,便于系统扩展和工艺流程的改,但不宜保留太多,否则会增加系统成本;

5、充分考虑控制柜与控制柜之间、框架与框架之间、模块与模块之间的信号联系,合理地安排I/O地址,减少它们之间的内部连线。

因此系统输入输出分配如下:

表3-1输入分配表

输入地址

对应元件

对应外部设备

I0.0

SB1

启动按钮

I0.1

SB2

停止按钮

M0.0

SL0

B液体注入液位到达状态

M0.1

SL1

A液体注入液位到达状态

M0.2

SL2

搅拌完成状态

M0.3

SL3

混合液体排出至100状态

表3-2输出分配表

输出地址

对应元件

对应外部设备

Q0.0

F1

B液体进料电磁阀

Q0.1

F2

A液体进料电磁阀

Q0.2

F3

混合液体出料电磁阀

Q0.3

F4

搅拌电磁阀

Q0.4

F5

报警电磁阀

 

表3-3定时器分配表

定时器

定时时间

作用

T37

20S

注入B液时间

T38

10S

注入A液时间

T39

10S

搅拌时间

T40

10S

放液至Y1

T41

20S

报警指示灯时间

3.3两种液体混合装置的输入/输出接线图

图3-2两种液体混合装置的输入/输出接线图

3.4两种液体混合装置的梯形图

图3-3两种液体混合装置的梯形图

其工作过程分析:

1.起动操作

I0.0为启动按钮

F1为B液体进料电磁阀

T37为注入B液时间,定时20S

则按下启动按钮,开始注入B液,20S后,关闭B液体进料电磁阀

F2为A液体电磁阀

SL0为B液体注入液位到达状态

T38为注入A液时间,定时10S

则B液体注入液位到达完成后,A液体电磁阀打开,注入A液体,到设定液位关闭A液体电磁阀,停止注入A液体。

SL0为A液体注入液位到达状态

F4为搅拌电磁阀

T39为搅拌定时器,定时10S

则注入A液体,到设定液位关闭A液体电磁阀,停止注入A液体,搅拌电磁阀打开,开始搅拌混合液体。

10S之后,停止搅拌。

F3为混合液体排出阀

T40为混合液体排出至100时的时间,定时10S

3报警

F5为报警电磁阀

T41为报警提示显示时间定时器,定时20ms

I0.1为停止输入

当混合液排出到100时,报警电磁阀打开,显示提示“20S将排完”

按下停止,将停止一切运作。

 

第4章液体混合装置的控制的组态王监控设计

4.1组态王选择

组态王6.53(64点)

版号6.5.3.31

版权北京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4.2组态画面监视设计

1主画面设计

图4-1两种液体混合设计组态王主画面

如上图所示,可显示反应罐B注入的B液体的体积,与反应罐A注入的A液体的体积,以及反应罐混合液体体积。

而报警画面可自动跳出。

2画面数据设置如下图

图4-2画面数据设置

如上图,A液位,B液位及反应液位都为I/O实数,只读,并且设置了报警的数值最大值,具体见下图。

图4-3A原料罐液位数据设置

图4-4B原料罐液位数据设置

图4-5反应罐液位数据设置

数据设置好之后,可关联画面,关联的是模拟值输出,如下图

图4-6图中模拟值输出设置图

3报警画面的设置如下图

图4-7报警画面设置图

画面显示可通过主画面的命令语言显示,如下图,有报警,显示报警画面,报警确认后,重新显示主画面。

图4-8主画面与报警画面转换的设置图

报警是由报警数据实现的,如下图,

\\本站点\原料罐液位1.Hilimit=290,优先级为10

\\本站点\原料罐液位2.Hilimit=290,优先级为5

\\本站点\反应罐液位1.Hilimit=390,优先级为1

根据实际情况,只需设计最高至报警,而报警优先级反应(及混合液体)优先级最高,A原料罐液位优先级最低。

图4-9A液位B液位反应(反应罐液位)报警设置

历史报警设置如下图

图4-10历史报警设置图

第5章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维护

5.1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维护

系统故障一般指整个生产控制系统失效的总和,它又可分为PLC内部故障和现场生产控制设备的外部故障两大部分。

PLC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主机箱、扩展机箱、I/0模块及相关的网络和外部设备。

现场生产控制设备包括I/O端口、现场控制检测设备如继电器、接触器、阀门、电动机等。

发生故障比例分布图如下:

图5-1系统故障比例分布图

5.2PLC故障分析及处理

5.2.1PLC的I/O端口故障分析及处理

PLC最大故障的薄弱环节在I/0端口,在PLC主机系统的技术水平相差无几的情况下,I/O模块是体现PLC性能的关健部份,它也是PLC损坏的突出环节。

为了减少I/O模块的故障就要减少外部各种干扰对其影响,分析主要的干扰因素,对主要干扰源要进行隔离或处理。

5.2.2PLC主机系统内部故障分析及处理

目前PLC的主存储器大多采用可读写ROM,其使用寿命除了主要与制作水平相关外,还与底板的供电、CPU模块制作水平有关。

PLC的中央处理器大多都采用高性能的处理芯片,故障率已经大大下降。

PLC主机系统容易发生故障的部位一般在电源系统,电源在连续工作,电流和电压的波动冲击是不可避免的。

系统总线的损坏主要由于现在PLC多为插件结构,长期使用插拔模块会使局部印刷板、底板、接插件接口等处的总线损坏,随着空气温度变化和湿度变化的影响下,总线的塑料老化是系统总线损耗的原因。

所以在系统设计和处理系统故障的时候应考虑到空气、尘埃、紫外线、磁场等因素对设备的破坏。

关于PLC主机系统的内部故障的预防及处理主要是提高控制人员的管理水平,加装降温设施,定期除尘,使PLC的外部环境符合其安装运行要求;同时在系统维修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谨防人为的对主机系统造成损害。

5.2.3现场控制设备故障分析及处理

在整个过程控制系统中最容易发生故障地的地点在现场,现场中最容易出故障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故障点是在继电器、接触器。

电气备件消耗量最大的为各类继电器或空气开关。

主要原因除产品自本身外,就是现场环境比较恶劣,接触器触点易产生火花或氧化,然后发热变形直至不能使用。

所以减少此类故障应尽量选用高性能继电器,改善元器件使用环境,减少更换的频率,以减少其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2.故障点是传感器和仪表,这类故障在控制系统中一般反映在信号的不正常。

这类设备安装时信号线的屏蔽层应单端可靠接地,并尽量与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