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对应故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5748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弟子规》对应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弟子规》对应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弟子规》对应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弟子规》对应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弟子规》对应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弟子规》对应故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弟子规》对应故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弟子规》对应故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弟子规》对应故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弟子规》对应故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弟子规》对应故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弟子规》对应故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弟子规》对应故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弟子规》对应故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弟子规》对应故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弟子规》对应故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弟子规》对应故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弟子规》对应故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弟子规》对应故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弟子规》对应故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弟子规》对应故事.docx

《《弟子规》对应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对应故事.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弟子规》对应故事.docx

《弟子规》对应故事

《弟子规》易解及故事

【总叙】

概述: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故事】  孔 子 讲 学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

相传,他最早创办私塾,招收学生。

孔子有三千学生,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孔子教学生,以儒家典籍《诗》、《书》、《礼》、《易》等为教材;以文、行、忠、信(即历代的文献、社会经验、对待别人要忠、与人交往要信)四项为课目,开设了六门课程,分别是:

礼仪、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数学这六艺。

教学的次第是:

德行、言语、正事、文学,培养了许许多多人才。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早创办私学的教育家,孔子留下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对今天的教育者来说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其中“礼”也叫“礼法”或“礼制”。

礼在古代主要有五种,即吉礼(祭祀天地人)、凶礼(丧葬)、宾礼(诸侯朝见天子)、军礼(军中的礼节)、嘉礼(婚礼、冠礼),其中含有一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因素。

我国素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称号,从一个国家到一个家庭,上上下下都特别注重礼节。

在举行各种礼仪的时候,一般都要演奏音乐,这些音乐都是与各种礼仪相配的。

礼乐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上层建筑之一,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易解: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1、宋濂诚实守信

宋濂:

顶风冒雪不失约

 明代名臣宋濂小时候很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

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所以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有一次,他借到了一本书,越读越爱读,就想把它抄下来。

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

当时正是隆冬腊月,滴水成冰。

母亲见小宋濂这么辛苦,就劝他说:

“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

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

”宋濂扬起头来,一本正经地对母亲说:

“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书看,到了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有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求教,因为找这位学者求教的人很多,所以事先就确定好了见面的日期,谁料到出发那天,下起了鹅毛大雪,但宋濂就好像没有看见一样,挑起行李就准备上路。

母亲惊讶地拦住他说:

“孩子啊,这样的天气怎么能出远门呀?

再说,老师那里早巳经大雪封山了,路肯定不通。

你就这一件旧棉袄,怎么能抵御得住深山里的严寒呢?

”宋濂耐心对母亲解释道:

“娘啊,我也知道天冷雪大路不好走,可是今天要是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这就是失约。

失约,就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啊!

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冒着严寒出现在老师面前时,老师由衷地称赞道:

“这样守信好学的年轻人,将来必定有出息!

 

2、齐景公关心百姓

春秋齐景公时,有一年数九寒冬,北风呼啸,鹅毛大雪搅得天昏地暗,连下几天都不停。

漫山遍野都是银装素裹,齐国百姓啼饥号寒,到处可见冻尸饿殍。

  齐景公裹着轻软名贵的银狐皮袍,坐在温暖如春的画阁里欣赏宫外的雪景,旁边摆着烧得通红的炭炉,面前陈列着山珍海味,玉液佳酿。

喝了半晌,景公额上不觉沁出薄薄一层汗水。

正在这时,晏子披着一身白雪从外面走进来。

  景公对他说,“今年真奇怪,大雪连下这么多天,却没有一点寒意。

  晏子说:

“天气真不冷吗?

  景公也意识到自己失言了,微笑不语。

  晏子缓过一口气,说道:

“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主,肚子吃饱就会想到百姓的饥饿,身上穿暖就会想到百姓的寒冷。

可是要做到这点真难啊!

从今天的情况来看,大王您是一点也不知道吧?

  景公接受了晏子的劝谏,立刻叫人把自己身上的银狐皮袍脱掉,并命人打开国家的粮仓,发放粮食,救济挨饿的老百姓。

  人生哲理:

养尊处优者是很难体察到老百姓饥寒交迫的生活的,不同的阶级是没有共同语言的,由于生活条件和经济地位的不同,对同一件客观事实也会得也不同的结论。

3、董遇巧用三余(有余力则学文)书读百遍 其意自见

时间:

三国时期。

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

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

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人们很佩服他。

名声也越来越大。

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

董遇告诉他们说: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空余时间:

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

人们听了,恍然大悟。

原来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易解:

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孟母断机(父母教须敬听)

孟子是古代儒家代表之一,著有《孟子》七篇(孟子者七篇止——三字经)。

孟子小的时候,并不太珍惜学习的机会,有一天读书厌倦了,就跑出学堂去玩。

后来孟子的母亲知道了,就在织布的时候,突然很生气的样子把织布的梭子折断,扔在地上。

孟子很奇怪,就问母亲为什么生气。

母亲说:

“织布要一寸一寸地织,才能织成。

但是如果把梭子折断了,不去织它,还能织成一匹布吗?

你的学业也一样啊,你还没有学成就厌倦了,怎么能够成为有用的人呢!

”孟子听了,明白了做学问的道理,从此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房景伯的孝心:

房景伯做清河太守时,具丘有位妇女,举出事实,告她的儿子不孝顺。

房景伯的母亲崔氏,把这妇女叫到自己家里来,和她对著吃饭。

并叫妇人的儿子规规矩矩站在门边上,观看房景伯为他们添饭上菜。

不到十天,儿子认错,请求放他回去。

崔氏说:

‘他现在脸面上觉得惭愧,心里并不以为然,没有真正认错。

’仍然让他呆在那里,这样过了二十几天,这位儿子叩头认错,头破血流,母亲也流著泪请求回家。

后来这位儿子成了有名的孝子。

(《列女传》、《历史感应统纪》)

(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易解:

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

扇枕温衾 :

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煽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

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

平时起居作息(生活习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易解:

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

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

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

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故事1】郯子鹿乳奉亲(亲所好力为具)

郯子,春秋时郯国国君。

古代的一位大孝子,父母年纪大了,都患眼疾,很想吃鹿乳。

郯子听说鹿乳可以治好双亲的眼疾,便披着鹿皮,去深山想尽办法混入鹿群之中,终于有一天,他得到鹿乳,带回家让父母喝了。

在取得鹿乳的过程中,有一次,一个猎人误认披着鹿皮的郯子是鹿,正要射他,郯子赶紧大叫,并将实情相告,猎人被他的孝心感动,护送郯子出山,并且将这件事告诉了大家。

从此国君鹿乳奉亲的孝顺故事也成了千古佳话流传至今。

解:

家里有好吃的不能只想到自己的满足,更应该考虑到长辈。

水果或菜肴也都要和长辈一起分享,不能吃“独食”。

(推而广之:

亲所恶谨为去)父母亲不喜欢的东西,或者我们自身而不好的习惯,都要把它去除掉。

【故事2】戏彩娱亲[亲所好力为具]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故事3】拾椹异器[亲所好力为具]蔡顺丧父,世乱岁荒。

奉母,赤黑分筐

汉朝有个蔡顺,从小就没有了父亲,他服事母亲非常孝顺。

那时候正逢着王莽的变乱,年岁又荒。

没有饭吃了,他就拾了桑树上结的果子,去供奉母亲。

用一个器皿装着黑的桑子,又用另一个器皿装红的桑子。

赤眉贼见了很奇怪,就问他这是什么缘故。

蔡顺说,黑的奉养母亲,红的自己吃。

赤眉贼听了,也很可怜他的孝顺,就送他牛蹄和白米。

【故事4】陆绩怀橘六岁,作客归来。

母性所爱,怀橘三枚。

在我国东汉时,有一位年纪才六岁的小孩,名字叫陆绩。

有一次,在九江遇见当时的守袁术,袁太守认为他的相貌不凡,就拿出橘子请陆绩吃。

陆绩就多拿两粒藏在衣服里,等到要告辞回家的时候,橘子突然掉出来。

袁太守以为是陆绩贪心,就问他原因。

陆绩回答说:

"橘子是我母亲吃,并非自已贪心,还请太守原谅!

"袁太守觉得这孩子太难能可贵了,肯定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同学们!

陆绩时时想着母亲,希望母亲和他一起分享甜美的橘子,这般孝心,多令人感动!

我们对父母亲不仅不私藏东西,更要能体贴亲心啊!

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

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

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

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

后来他官至司空。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易解:

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

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

(曾子曰: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故事1】卧冰求鲤[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晋朝人王祥,幼年时母亲就去世了。

父亲又娶了继母,继母朱氏不喜欢王祥。

经常在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久而久之,连父亲也不喜欢他了。

虽然失去了父母的慈爱,但是王祥仍然很孝敬自己的父母。

有一年冬天,继母病了,想吃新鲜的鲤鱼。

当时天寒冰冻,河面都结冰了,一般渔民都已经不出去捕鱼了。

王祥为了捉到活鱼,竟然脱掉衣服卧在冰上,希望能用体温化开河面的冰以后再捕鱼。

(神话色彩的情节是)这时候冰忽然自行融解裂开一条缝,从里面跃出两只鲤鱼,于是拿回去供母。

王祥的孝行感动了继母,以后继母对他也就格外关心起来了。

一家人的生活慢慢融洽和谐起来。

原文: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

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六、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易解】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

【故事1】    苦心劝父

    从前,有个叫孙元觉的少年,小时候就十分懂事,可他的父亲对祖父却非常不孝敬。

有一天,父亲要把病弱的爷爷扔到深山里去。

孙元觉哭着跪倒在父亲面前,恳求他不要这样做。

可是父亲却哄骗他:

“爷爷年老了,年老不死会变成妖怪的。

”来到了山里,父亲把爷爷放下就要离开。

这时,孙元觉对父亲说:

“扔了爷爷把筐子拿回去吧。

”父亲不明白他的意思,孙元觉说:

“等到你老了,我好用它来装你,把你扔到山里来呀。

”父亲一听,大吃一惊,最终改变主意,又把爷爷接回了家。

【故事2】    兰姐善谏

明朝有个童养媳,名叫兰姐,十二岁的时候,看见婆婆和太婆相骂,婆婆骂太婆是老而不死的讨厌东西,兰姐就在那一天夜深的时候,流着眼泪,跪在婆婆的面前说:

“婆婆和太婆相骂,是给后人一个不好的榜样。

假使将来婆婆年老的时候,也有人把婆婆当讨厌的东西看,那么婆婆又觉得怎样呢?

每个人都有年老的时候,寿长寿短是有天命的,媳妇但愿婆婆像太婆一样长寿才好。

”她的婆婆听了这一番话之后,非常感动,同时也觉悟过来,很孝顺自己的婆婆了。

后来兰姐生了五个儿子,有两个儿子中了进士。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易解】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故事1】  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闵子骞谏父[亲有过谏使更亲憎我孝方孝][挞无怨]

周朝时候,有个孝子,叫做闵子骞。

他是孔子的学生。

生他的母亲,早已过世了,他的父亲娶了一个后妻,生了两个儿子。

那个后母很厌恶闵损,冬天的时候,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做了棉絮做的衣裳,给闵损穿的衣裳却是只装着芦花的。

有一天,他的父亲叫闵子骞推车子出外。

可是因为衣裳单薄,身体寒冷,一个不小心,不觉失掉了车上驾马引轴的皮带子。

他的父亲起初以为儿子太粗心很生气,就用鞭子打他。

鞭子把衣服抽破了,露出全是不保暖的芦花,才知道大儿子是穿了芦花的缘故。

回家后,再摸摸另外两个孩子的衣服,却是暖和的棉花。

父亲的心里明白了,是后母虐待了闵子骞,一气之下,就要赶走后母。

这时闵子骞跪下来衰求父亲,说:

"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寒。

"母亲在家,只有孩儿一人受冻,如果母亲走了,家里就有三个孩子要受寒。

这两句话感动了父亲,留下了后母,也使后母知道反省改过,而变成了慈母。

闵子骞的孝行是发自天性的,不管父母对他是疼爱或是憎恶,他始终都是用心尽孝的,安顿了一家人的心,让一家人世间各安其分,因而保全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所以孔子在教学时,还特别称赞闵子骞说:

"真是难能可贵的孝子啊!

"

解:

父慈子孝,不一定让我们的家富裕有钱,不一定有花园别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却可以建立天然和谐的秩序,让我们活在安和乐利的环境中!

家如果是一个人的堡垒,孝就是堡垒的其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让我们用孝行,把家固若金汤堡垒!

【故事2】   李世民谏父

    唐太宗李世民年轻的时候,随着父亲李渊平定天下。

有一次父亲作出一个决定:

连夜拔营攻打另外一个地方。

李世民就对父亲说:

“这样做我们可能没有办法成功,因为恐怕会中埋伏,前面不但不能取得胜利,后面又被围剿,反而不利我军。

”这样劝了三次,他的父亲仍不采纳他的建议。

  眼见明天父亲带领整个军队就要拔营了,这个时候,李世民就在帐篷外面号啕大哭,哭得非常伤心。

为什么很伤心?

他知道父亲这个决定是错误的,从整个局势来看,李世民已经看出这种做法相当的危险。

他的父亲李渊在帐篷里头,突然听到外面有很大的哭声,而且哭得非常的伤心,就走出去看看,才知道他的儿子在那里哭泣,于是他就问是什么原因?

李世民说:

“本来希望能阻止父亲的这一次军事行动,但是父亲不能采纳,我非常地伤心,非常地难过,就在这里哭泣。

”李世民这个时候就做最后一次劝解。

父亲看到儿子这么伤心,分析的道理又这么中肯,就及时停止这次军事行动。

后来李渊和李世民父子终于平定各地的反王,奠定了唐朝的基业。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七、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易解】父母生病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地照顾,一旦病情严重时,更要昼夜服侍,不可以随便离开。

【故事1】   汉文帝侍母

    西汉时,汉文帝虽然贵为皇帝却很孝顺自己的母亲。

虽然每天都要处理很多公务,他从没忘记到母亲的房间去问候。

后来文帝的母亲病了,他日夜精心服侍,甚至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

每天母亲吃药时,他都要先亲口尝尝。

常言道:

久病床前无孝子。

汉文帝侍奉母亲,却从不懈怠,长达三年之久,实在难能可贵。

后来,汉文帝侍奉母亲的故事,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

    需要提醒的一点:

经文中的“亲有疾,药先尝”,如今父母有病所服之药多为西药,不可由子女加以代尝,这句教诲的真正意义在于子女关心父母的这颗存心,和力所能及地去做事情,如:

父母在吃药前,需要喝的水温度是否适度、准备吃的药是否按说明书要求的次数和剂量、需要忌口的食物是什么等等,从这些方面去关心和照顾父母,尽到为人儿女的责任。

    【注释】①篆:

zhuàn,古代的一种字体。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易解】父母去世之后,守孝期间(古礼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

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不能贪图享受,应该戒绝酒肉。

【故事1】    居仁敬斋

    明朝时,有一个讲学家,姓胡名居仁,表字叔心,是馀干地方的人,跟着吴与弼读书,他的学问是以搜求放失的本心为主,因为正心,把一个“敬”字放在心里,所以就把这个“敬”字做了他书斋的名字。

他平常对着妻子像见了尊敬的宾客一样,他的父母亡故了,居丧时候非常悲泣,以至骨瘦如柴,只能拄杖行走,整整三年不走进内室的门。

他和人家说话,从不讲到利禄上去。

后来在白鹿书院里做讲道的主教,暗地里修持,很谨慎地自守,终身做一个平民,不肯出去做官。

【故事2】   宰予与韩伯俞

    在孔子的学生中,宰予是个思想十分活跃的人。

孔子提倡子女必须为父母守孝三年,宰予当着孔子面反对说,时间太长了。

孔子对此很生气,说道:

“难道宰予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过三年的爱抚吗?

”有一次,宰予大白天在屋子里睡觉。

孔子为此十分恼火,说:

“过去我看人,听他说的话,就相信他会去做;现在我看人,不仅听他说的话,还要再去观察他是否会像说的那样去做。

就是因为宰予,我才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宰予真是朽木不可雕,我责备他有什么用呢?

    在我国古代,父母去世,要为父母守孝三年。

在父母的坟墓旁盖上简陋的草房,穿粗布孝衣,吃素食,夫妻不同居,平时不从事娱乐活动,以此来表达对有养育之恩的父母的哀悼和纪念。

为父母服孝的制度后来又扩展为给祖父母、叔父母、岳父母等长辈的服孝制度,在我国古代的典籍《礼记》、《仪礼》中有专门的记载。

    “五·四”运动以后,特别是到了现代社会,这一制度才逐渐废止。

但做儿女的对父母的怀念和追思还是不应该忘记的。

在我们一岁的时候,母亲为我们哺乳,我们回馈她的是什么?

淘气地咬她一口;三岁的时候,母亲看烹饪资料后,也许忙了好几个小时,学着煮出很营养的食物给我们吃,当把热腾腾的食物端到我们面前时,可能被我们一不小心打翻在地;上小学的时候,因为想要一台电子琴,父母一个月薪水花掉了,而我们弹几次后就不弹了;初中的时候,跟父母和同学看电影,却不愿意和父母坐在一起;高中毕业的时候,父母煮了丰盛的晚餐,我们一个电话也没打给父母,就在外边跟同学玩到半夜才回家;上大学的时候,父母竭尽全力,把上学所需的费用筹齐了,欢欢喜喜地带着我们到学校去报到,快到学校大门时,我们可能说,爸爸妈妈,你们在这里就行了,不要进去,怕同学见到了丢脸;结了婚以后,夫妻之间相处,可能出现一些矛盾,父母又要为我们担心了。

所以,父母几十年的关怀照顾,我们给了父母什么回报?

    汉代梁州有一个孝子叫韩伯俞,生性孝顺,能先意承志,所以深得母亲欢心。

只是母亲对他十分严厉,尽管对他非常疼爱,但是偶尔也会因他做错事而发火,用手杖打他。

每当这时,他就会低头躬身地等着挨打,不加分辩也不哭。

直等母亲打完了,气也渐渐消了,他才和颜悦色地低声向母亲谢罪,母亲也就转怒为喜了。

到了后来,母亲又因故生气,举杖打他,但是由于年高体弱,打在身上一点也不重。

伯俞忽然哭了起来,母亲感到十分奇怪,问他:

“以前打你时,你总是不言声,也未曾哭泣。

现在怎么这样难受,难道是因为我打得太疼吗?

”伯俞忙说:

“不是不是,以前挨打时,虽然感到很疼,但是因为知道您身体康健,我心中庆幸以后母亲疼爱我的日子还很长,可以常承欢膝下。

今天母亲打我,一点也不觉得疼,足见母亲已筋力衰迈,所以心里悲哀,才情不自禁地哭泣。

”韩母听后将手杖扔在地上,长叹一声,无话可说。

    这是孝子的挚诚,实在令人感动。

反思我们现在对父母的态度,我们当心生惭愧,因为父母为了儿女的成长耗尽了他们青春,日渐衰老。

我们作为儿女,当父母去世之后,虽然不一定像古人那样在父母的墓旁守孝三年,但是我们要在内心常常追思、感怀父母养育的恩德,一生一世都不能忘怀的。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易解】办理父母的丧事完全按照礼法去办,祭祀要完全出于诚心,对待去世的父母,就如同他们在世间一样,也不可以为了面子铺张浪费,才是真孝顺。

(《论语》云: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祭拜时应诚心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样恭敬(《论语》云: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

【故事1】    孝感动天

     汉代有个叫董永的人,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母亲去世后和父亲相依为命。

后来父亲也不幸去世,由于家里穷,董永连葬父亲的费用也凑不出来。

为了埋葬父亲,他只好把自己典押给有钱人家当佣工。

相传,董永的孝行感动了上天,九天仙女下凡,帮助董永还清了债务。

戏剧《天仙配》的故事就由此演变而来,后来人们便把仙人下凡的地方命名“孝感”(即今河北省孝感市)。

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要善待父母、孝顺双亲。

【故事2】   舅舅对外婆的关怀

    有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他的外婆去世了,全家人都很悲伤,在外婆的骨灰送往道场的路上,司机便加快了车的速度,这时他的舅舅马上提醒司机说:

“你不要开得这么快,我的母亲不习惯坐快车,坐快车她会不舒服的。

”舅舅的话给这位同学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使他非常感动,感觉到舅舅对外婆的关心仍然像外婆还活在世上一样。

他回到学校跟老师讲:

“老师,我舅舅是不是做到了‘事死者,如事生’了?

”所以,当父母离开我们而去的时候,我们对父母的恭敬之心绝对不能有丝毫减少。

   从这个小故事我们还可以联想到,为什么每年的清明节,都要到烈士墓前诚敬地扫墓呢?

就是要追思那些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感恩他们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与康泰。

虽然他们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永存,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出则悌】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八、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易解】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做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姐,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故事1】孔融让梨—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

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

“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

”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

“那弟弟也比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