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 二轮复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案全国通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6162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5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 二轮复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案全国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届 二轮复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案全国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届 二轮复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案全国通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届 二轮复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案全国通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届 二轮复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案全国通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届 二轮复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案全国通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届 二轮复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案全国通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届 二轮复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案全国通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届 二轮复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案全国通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届 二轮复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案全国通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届 二轮复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案全国通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届 二轮复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案全国通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届 二轮复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案全国通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届 二轮复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案全国通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届 二轮复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案全国通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届 二轮复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案全国通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届 二轮复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案全国通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届 二轮复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案全国通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届 二轮复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案全国通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届 二轮复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案全国通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 二轮复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案全国通用.docx

《届 二轮复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案全国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 二轮复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案全国通用.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 二轮复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案全国通用.docx

届二轮复习细胞的基本结构学案全国通用

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Ⅱ)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Ⅱ)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Ⅱ)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Ⅱ) 6.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

1.

(1)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P41中部正文)

(2)细胞癌变过程中,有的癌细胞膜上会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特殊蛋白质。

(P41小字)

2.台盼蓝染色鉴定活细胞,只有死细胞会染成蓝色,主要是细胞膜丧失选择透过性。

(P43拓展题)

3.内质网除了用于蛋白质的加工,还是脂质的合成车间。

(P45)

4.

(1)硅肺:

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但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的膜,使细胞死亡。

(P46相关信息)

(2)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P46正文)

5.内质网膜可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

(各种生物膜成分和结构相似,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和协调配合。

)(P49图3-9)

6.将磷脂制成很小的小球,让这些小球包裹着药物,运输到患病部位,通过小球膜和细胞膜的融合,将药物送入细胞(即胞吞)(P49相关信息)

7.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P55下部正文)

8.

(1)鲜肉立即做熟,肉会很老,鲜肉过一段时间后再煮,肉反而鲜嫩,主要与细胞内的溶酶体提前把一些大分子物质水解有关。

(P58知识迁移)

(2)用显微镜观察无色且未染色的细胞,应该把视野调暗些,可换成平面反光镜和小光圈。

(P58技能应用)

(3)最原始的地球生命是单细胞生物,形成单细胞重要的一步是要形成细胞膜,根据原核与真核的区别,可猜测细胞内的膜可能是由细胞膜演化而来的。

(P58思维拓展)

9.

(1)磷脂分子的组成元素有C、H、O、N、P。

(P66右上角图)

(2)在细胞膜的外表,有糖蛋白(叫糖被),消化道和呼吸道表面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糖蛋白常作受体蛋白,与细胞识别(信息交流)有关。

(P68下部小字)

10.成熟的植物细胞,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

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取决于细胞膜和液泡膜。

(P61中部正文)

11.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而癌细胞糖蛋白较少,黏度小易转移。

(P68正文小文字)

12.通道蛋白具有特异性,属于协助扩散。

(P74科学前沿)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2016·高考全国卷Ⅰ)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解析] 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A项错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其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B项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不具有线粒体,其有氧呼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C项错误;光合作用中既有CO2的固定,又有ATP的合成,D项错误。

[答案] B

2.(地方卷重组)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真核生物核糖体组成成分中含有mRNA,能识别基因的启动子(2017·天津,1BD)

B.细胞能合成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2016·四川,2D改编)

C.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2015·北京,2A)

D.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的高,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其基质中(2014·安徽,1AB)

[答案] B

主要以文字叙述或细胞结构模式图为载体,考查细胞膜和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或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分布规律和生理功能等。

试题多为选择题。

 

1.核心热点

不同细胞类型的异同点归纳

2.交汇热点(★★★★★)

(1)细胞结构与细胞代谢的链接

①在代谢旺盛的细胞内线粒体含量较多。

②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内,核糖体含量较多。

③可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细胞(如叶肉细胞)含大量叶绿体,不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如根细胞)不含叶绿体。

④核孔的数目、核仁的大小与细胞代谢有关,核孔越多、核仁越大的细胞,其代谢越旺盛。

(2)细胞器与细胞分裂的链接

细胞器

时间

作用

核糖体

主要在分裂间期

蛋白质合成

线粒体

整个分裂过程

提供能量

中心体(动物或低等植物)

分裂期(前期)

纺锤体的形成

高尔基体(植物)

分裂期(末期)

细胞壁的形成

(3)细胞器与遗传变异的链接

①含DNA(基因)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都有半自主性)。

②含RNA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③能自主复制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④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拟核)。

角度一 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2017·广州高三四校联考)下列关于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可以定向地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

B.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与核仁有关

C.人体细胞内的蛋白质、酶和激素中都不含核糖

D.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也能分解衰老、受损的细胞器

解析:

选C。

线粒体能为活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可以定向地运动到细胞代谢旺盛的部位,A正确;只有在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原核细胞中没有核仁,其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B正确;有些酶的本质为RNA,RNA分子中含有核糖,C错误;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也能分解衰老、受损的细胞器,D正确。

2.(2017·海口高三质检)从洋葱根尖细胞中分离出X、Y、Z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蛋白质(%)

脂质(%)

核酸(%)

X

61

0

39

Y

67

20

微量

Z

59

41

0

A.细胞器X的形成可能与核仁有关

B.细胞器Z可能与蛋白质的分泌有关

C.细胞器Y具有双层膜结构

D.这三种细胞器均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解析:

选D。

细胞器X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不含有脂质,该细胞器可能是核糖体,其形成与核仁有关,A正确;细胞器Z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等,其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蛋白质的分泌有关,B正确;由于是从洋葱根尖细胞中分离出来的,所以细胞器Y是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C正确;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线粒体、叶绿体、液泡,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D错误。

角度二 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点

3.(2017·长沙高三模拟)下列有关酵母菌、颤藻、菠菜叶肉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有核糖体,核糖体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B.都有线粒体,都能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

C.都有细胞壁,细胞壁的成分也都是纤维素

D.都有细胞膜,且都含有DNA和RNA

解析:

选D。

颤藻属于蓝藻,因此其细胞属于原核细胞,酵母菌和菠菜叶肉细胞属于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核糖体,但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也就无核仁,A错误。

线粒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B错误。

三者都有细胞壁,但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原核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C错误。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也都含有DNA和RNA,D正确。

4.(2017·济宁高三检测)如图为生物界常见的四种细胞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种细胞可能来自同一生物,但所表达的基因完全不相同

B.a、b、c三种细胞不能合成有机物,而d细胞能合成有机物

C.能够发生渗透作用的细胞只有d细胞

D.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可区分c细胞和d细胞是否为原核细胞

解析:

选D。

分析题图可知,a、b、c、d细胞分别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神经细胞、细菌、高等植物细胞。

红细胞(a)和神经细胞(b)可能来自同一生物如人,且所表达的基因也有可能相同,如ATP合成酶基因,A错误;c细胞若为硝化细菌,则可以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B错误;四种细胞均能发生渗透作用,C错误;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从而区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D正确。

“三看法”达成细胞结构模式图类试题的解题策略

(1)看细胞壁与细胞的形状

当细胞最外侧是细胞壁时,细胞常呈现本物种(或生物类群)特有的形状,如植物细胞一般为多边形;细菌呈现球状或棒状;动物细胞最外侧没有细胞壁,最易区分。

(2)看细胞器:

无具膜细胞器的是原核生物,有具膜细胞器的是真核生物。

(3)看细胞核

①细胞核一般位于细胞的中央,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细胞核可被液泡“挤到”贴近细胞膜的位置,具有双层膜结构,颜色比周围细胞质的颜色深。

②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的细胞是真核生物的细胞;没有典型细胞核的是原核生物。

 

素养培优 “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5.(2017·合肥质检)下列不符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的是(  )

A.原核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相对比值较大,其物质运输效率较低

B.神经元轴突末梢有多个突触小体,有利于与多个神经元间建立联系

C.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其蛋白质含量较外膜高

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解析:

选A。

一定范围内,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相对比值越小,其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相对比值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A错误;神经元轴突末梢膨大形成多个突触小体,有利于与多个神经元间建立联系,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B正确;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需要酶参与催化,因此其上蛋白质含量较外膜高,C正确;分泌蛋白的运输依赖于囊泡的转运,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D正确。

 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2017·高考全国卷Ⅰ)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

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

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

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

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解析] 雌激素由卵巢分泌后,随血液运输到达全身各处,作用于乳腺细胞的受体,将信息传递给乳腺细胞;而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要经历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精子通过与卵细胞的直接接触将信息传递给卵细胞,故选D。

[答案] D

2.(2016·高考全国卷Ⅲ)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

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

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解析] 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A项错误;细胞膜、线粒体膜和核膜的功能不同,这与各膜中所含不同功能的蛋白质有直接关系,B项错误;分泌蛋白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是通过膜的流动性实现的,涉及膜脂的流动,C项正确;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D项错误。

[答案] C

3.(地方卷重组)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图为某细胞结构示意图。

①②③属于生物膜系统;结构③能增大细胞膜的面积;⑤具有选择透过性,而⑥具有全透性(2017·江苏,21ABC改编)

B.叶肉细胞内O2的产生不一定发生在生物膜上,而[H]的消耗、ATP的生成和水的产生一定发生在生物膜上(2016·四川,1改编)

C.真核细胞具有一些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如神经细胞的树突(2013·山东,1A)

D.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2014·江苏,3C)

[答案] D

主要通过与激素、抗体、神经递质、消化酶的分泌相联系,考查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试题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

 

1.核心热点

生物膜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1)

(2)

(3)

2.交汇热点(★★★★★)

(1)与细胞器结构的链接

①线粒体、叶绿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分别是:

线粒体依赖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依赖类囊体堆积形成基粒。

②能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性的生理活动有:

蛋白质的分泌、胞吞、胞吐、细胞分裂、受精作用、动物细胞融合、植物体细胞杂交、草履虫的吞食排泄、吞噬细胞的吞噬。

(2)与细胞内多种生理过程的链接:

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

①②③④生物膜分别是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类囊体膜、线粒体内膜。

(3)与神经传导兴奋的链接:

突触小泡的形成依赖高尔基体。

乙酰胆碱、甘氨酸等神经递质都是小分子物质,以胞吐的方式通过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其意义为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神经递质,提高兴奋的传递效率。

角度一 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2017·四川乐山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大鼠脾细胞与兔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膜能够发生整合

B.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将改变生物膜的组成,通透性也随之改变

C.胰岛素合成、分泌过程中,生物膜发生了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联系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神经元之间传递,生物膜发生的变化相同

解析:

选D。

在一定条件下,大鼠脾细胞与兔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膜能够发生整合,A正确;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将改变生物膜的组成,通透性也随之改变,B正确;胰岛素合成、分泌过程中,生物膜发生了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联系,C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导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神经元之间传递,生物膜发生的变化不同,D错误。

角度二 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

2.(2017·曲阜师大高三模拟)如图用不同形式表示了杂交瘤细胞产生抗体过程中,细胞中有关膜面积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①—b—内质网,②—c—细胞膜,③—a—高尔基体

B.①—a—内质网,②—c—细胞膜,③—b—高尔基体

C.①—c—高尔基体,②—b—内质网,③—a—细胞膜

D.①—a—核膜,②—b—高尔基体,③—c—内质网

解析:

选B。

蛋白质分泌以胞吐方式实现,所经过的膜结构顺序为: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所以结果是:

内质网膜面积减小,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面积增加。

3.(2017·天津六校高三模拟)如图为胰岛B细胞内胰岛素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a、b、c、d、e表示细胞结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a、b、c、d结构

B.胰岛素在b内加工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C.在细胞中,起重要交通枢纽作用的是d

D.可采用注射法或饲喂法研究胰岛素的功能

解析:

选B。

不具有分泌功能的真核细胞也有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d细胞膜,A错误;胰岛素在b内质网内加工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B正确;在细胞中,起重要交通枢纽作用的是c高尔基体,C错误;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饲喂后失去活性,D错误。

“三看法”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

(1)一看标记氨基酸出现的先后顺序:

核糖体→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胞外)。

(2)二看膜面积变化的结果:

内质网膜面积缩小,细胞膜面积增大,高尔基体膜面积先增大后恢复。

(3)三看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蛋白质的装配机器)、内质网(加工车间)、高尔基体(包装)和线粒体(提供能量)。

 

创新角度 关于“膜流”共性的考查

4.所谓“膜流”,是指由于膜泡运输,真核细胞生物膜在各个膜性细胞器及细胞膜之间的常态性转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是“膜流”现象的例证

B.蛋白质和RNA进出细胞核发生“膜流”现象

C.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发生“膜流”现象

D.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能发生“膜流”现象

解析:

选C。

浆细胞中的抗体是在核糖体上合成并经内质网加工,再经囊泡转移到高尔基体中进一步加工、分类和包装后通过囊泡转移分泌到细胞外的,C项正确。

质壁分离和复原是细胞在失水和吸水过程中原生质层伸缩引起的现象,没有发生生物膜在各个膜性细胞器及细胞膜之间的转移,A项错误;蛋白质和RNA进出细胞核是通过核孔进行的,没有膜成分之间的转移,B项错误;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无膜结构的细胞器,不能发生“膜流”现象,D项错误。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1.(2017·高考全国卷Ⅱ)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解析] 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后的复原是因为物质A进入了细胞,使细胞液渗透压升高导致细胞吸水,A项错误;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所以0~1h内,细胞体积变化量小于原生质体体积变化量,B项错误;2~3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增大,此时细胞液的渗透压大于细胞外溶液的渗透压,C项正确;0~1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减小,液泡中的水分进入细胞质基质,此时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大于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D项错误。

[答案] C

2.(2016·高考全国卷Ⅰ)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解析] 由题干“离子泵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可知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A项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可以逆着浓度梯度进行,B项错误;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其体内血红细胞运输氧气的能力,导致动物体内细胞有氧呼吸强度降低,供能减少,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下降,C项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离子泵是一种载体蛋白,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使载体蛋白变性,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项错误。

[答案] C

3.(地方卷重组)下列有关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不能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2017·天津,5C改编)

B.如图所示物质P和Q跨膜出细胞,则物质P和Q出细胞未必都消耗能量(2015·上海,6D)

C.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其方式分别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2012·安徽,2A)

D.在如下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中,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细胞、管腔中Na+→上皮细胞和上皮细胞中氨基酸→组织液的方式分别为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和被动运输(2014·安徽,2D)

[答案] A

1.核心热点

(1)根据分子大小与对载体、能量的需要进行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判断

(2)探究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实验设计

①探究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

②探究是自由扩散还是协助扩散

2.交汇热点(★★★★★)

(1)与细胞呼吸的链接

(2)与神经传导的链接:

神经元上产生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时的K+外流和Na+内流属于协助扩散;大多数神经递质虽是小分子,但以胞吐方式通过突触前膜。

(3)与分泌物质的链接:

如抗体、神经递质、激素、消化酶的分泌,都是经过胞吐产生的。

角度一 渗透作用与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1.(2017·黑龙江绥化高三联考)紫色洋葱A和B的外表皮细胞分别制成5个装片,依次滴加5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相同时间后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戊这5种蔗糖溶液浓度最高的是乙

B.两种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是乙和丁

C.将处于乙浓度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B外表皮细胞的装片置于清水中,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实验后丙溶液中紫色洋葱B外表皮细胞的吸水能力小于戊溶液中紫色洋葱B外表皮细胞

答案:

C

角度二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考查

2.(2017·贵阳监测)细胞的物质跨膜运输的实验显示,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X和物质Y都能通过一定方式输出到细胞外,不同的是物质X的细胞内浓度大于细胞外浓度,物质Y的细胞内浓度小于细胞外浓度。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质X输出细胞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B.物质Y输出细胞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C.物质X和Y输出细胞都需要消耗ATP

D.物质X和Y输出细胞可能都需要载体

解析:

选C。

根据题干信息,物质X的细胞内浓度大于细胞外浓度,因此物质X顺浓度梯度输出细胞,属于被动运输,A正确;物质Y的细胞内浓度小于细胞外浓度,物质Y逆浓度梯度输出细胞,因此属于主动运输,B正确;物质Y输出细胞需要消耗ATP,物质X输出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物质X输出细胞的方式有可能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物质Y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出细胞也需要载体,D正确。

3.(2017·广州高三模拟)如图是Na+在肾小管中的重吸收示意图,其中,Na+进入管壁细胞的过程与葡萄糖的转运同向同步进行。

已知Na+在肾小管管腔滤液中的浓度和在血浆中的浓度基本相等,约为153mEq/L,而在肾小管细胞内液中的浓度仅为10mEq/L。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肾小管管腔中的滤液直接来源于组织液和尿液

B.Na+从管腔进入管壁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C.Na+从管壁细胞进入细胞间隙不需要消耗能量

D.通常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尿液中的Na+比正常人的低

解析:

选B。

根据尿液形成机理可知肾小管管腔中的滤液直接来源于血浆,A错误;由题意和题图可知,Na+从肾小管管腔进入管壁细胞需要载体,且顺浓度梯度运输,故属于协助扩散,B正确;在钠泵的作用下,Na+从管壁细胞进入细胞间隙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较高,造成肾小管管腔溶液溶质浓度较高,使水更多地保留在管腔内,进而导致管腔中的Na+被稀释而浓度降低,最终使Na+的重吸收减少,因此,通常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尿液中的Na+比正常人的高,D错误。

角度三 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考查

4.(原创)洋葱根尖细胞在不同条件下对氯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同,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图1可知,当氧浓度为零时洋葱根尖细胞不可以吸收氯离子

B.由图2可知,温度可影响洋葱根尖细胞对氯离子的吸收速率

C.由图3可知,光照强度对洋葱根尖细胞吸收氯离子无影响

D.由图4可知,载体数量可以是限制洋葱根尖细胞吸收氯离子的因素

解析:

选A。

由图1可知,氧浓度为零时洋葱根尖细胞对氯离子的吸收速率不为零,A错误。

由图2的曲线变化情况可知,温度可影响洋葱根尖细胞对氯离子的吸收速率,B正确。

由图3可知,光照强度对洋葱根尖细胞吸收氯离子无影响,C正确。

由图4可知,当载体数量较少时,载体数量是洋葱根尖细胞吸收氯离子的限制因素,D正确。

判断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