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6214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12学习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K12学习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K12学习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K12学习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K12学习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K12学习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K12学习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K12学习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K12学习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K12学习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K12学习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K12学习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K12学习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K12学习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K12学习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12学习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docx

《K12学习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2学习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K12学习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docx

K12学习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鸦片走私和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

中国近代历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

通过引导学生对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相应条款进行内容和性质、危害等方面的深层次比较,提高学生比较、概括和思考的能力;通过讨论“鸦片战争的失败能否避免”“义和团运动是否起到了阻止列强瓜分中国的作用”等问题的探究,结合同时代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观察、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地、理性地思考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历史思维的发展。

研读和阐释史料

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在近代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使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的目的地,一步步地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殖民主义侵略战争的恶果至今尚未清除干净;面对强敌,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抗争。

中国近代历史上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他们悲壮的事迹永远激励中国人民继续前进。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

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问题探究

鸦片战火再燃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历史比较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和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课堂讨论

问题探究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义和团与清军爱国将士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斗争。

史料研读

问题探究

  

重点:

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难点:

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引言始自一幅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签字现场的照片。

图下文字充满激情地把学生的思路引领到一百六十余年前的那个屈辱的时刻。

从鸦片战争开始,近代中国饱受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一步步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里沉沦。

文中引用的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的叫嚣充分证明了“强盗的逻辑就是不讲逻辑”这一客观定律。

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强权的斗争从未停止过,这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

本课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勾勒出了中国近代史前期(1840~1901年)世界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发动的一系列侵华战争的线索,主要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历次侵略战争后列强强加给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主要不平等条约。

本课前三个子目讲述了资本主义时代西方列强的对华侵略,后两个子目则涉及了帝国主义时代中国遭受的外来武装侵略。

在历次反侵略的斗争中,中国军民体现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志,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爱国篇章。

一、“鸦片走私和虎门销烟”:

主要叙述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探讨鸦片战争的背景,需要从战前的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背景入手,在比较中进行思考。

19世纪中叶的中国,既处在清王朝统治的后期,也处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末期,君主专制下的中央集权政治极度腐败,经济上仍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处于后人所说的“虚假繁荣”状态,阶级矛盾激化。

更为严峻的是,长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国人昧于世界大势,盲目自大,不能以一个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世界。

与此同时,世界却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

英国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完成了工业革命,在当时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

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资源,正是英国资产阶级梦寐以求的潜在市场。

而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于外来的商品经济有天然的抵抗力。

中国政府坚持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英国倾销其工业产品的梦想破灭,长期以来中国在中英正当贸易中处于出超的地位。

一些不法英商遂转而进行非法的鸦片贸易,以求减少中英正常贸易中的逆差所带给英国的损失。

中国政府的禁烟运动又从根本上断绝了这条罪恶的“商路”。

英国遂决意以此为导火索,诉诸武力。

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而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只是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罢了。

二、“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

主要叙述中国爱国军民英勇抗击英国入侵,但由于封建制度的根本腐朽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最终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并同英、美、法三国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历史。

其重点在于分析以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为代表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

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各项条款中,“五口通商”“关税协定”等反应了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

而中国社会因此发生的巨变主要体现在社会性质的转变上。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什么说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两个问题。

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

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所谓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的。

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

认定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是因为:

政治上,由于受列强侵略,中国的领土、司法、贸易等主权不断遭到破坏,已不再完整,但名义上的中国政府从未被列强灭亡;经济上,中国的资本主义因素在不断增长中产生了近代企业和资产阶级,并且资产阶级有了自己独立的政治主张,并登上近代历史舞台后,领导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文化运动。

这一切都说明1840年以后的中国已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了,但同时,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虽有增长,却在近代始终未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而居主导地位的依然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这一问题涉及到相对艰深的理论层面,但是事关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学习,高中学生应该对此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三、“鸦片战火再燃”:

主要叙述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等历史。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并没有在被迫开放的中国获得它们战前所期望的巨大市场,因此要求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这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史学界认为,这次侵华战争在起因、经过、结果等诸方面都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因而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命名之。

需要特别讲明的是,鸦片战争结束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并没有意识到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反而仍旧以自欺欺人的态度继续生活在传统当中。

课本中举出的“六不”总督叶名琛的例子给出了当时中国政府的政治精英的真实写照。

而英国在五口通商之后,并没有获得它所预期的那种巨大的经济利益。

其原因包括中国的自然经济具有自保性、中国国民的普遍贫穷及英国商人的带有一定盲目性的商品输入等。

但是英国政府认为一切的问题都源自于中国政府“开放”程度不够。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国政府提出修约,被清政府拒绝。

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出兵侵略中国。

四、“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主要讲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及《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创深痛巨的危害。

中国爱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也是本目的重点。

在这一目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以下背景知识:

①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19世纪70年代以后逐步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②帝国主义的根本特点是“垄断”;③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发展简况。

此外,教师还可以视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能力的差异自行决定,是否在讲授本目以前就与学生一起梳理出一条日本近代侵华的线索,并点明其特点是“灭亡中国”。

这项活动也可以放置于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结束之后再进行。

对于《马关条约》的巨大危害,教师可引导学生作出如下分析:

首先,在领土方面:

这是继俄国割占东北、西北地区大片领土以来的又一次大片领土的割让,最为严重的是台湾省,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又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这是前所未有的严重形势。

它不仅严重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同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从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其次,在经济方面:

①巨额赔款相当于清政府三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清政府只得一方面加紧搜刮人民,加重其负担,另一方面大借外债。

西方国家通过给清政府附带有政治条款的贷款,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②通商口岸深入到长江腹地,这也是前所未有的,使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深入到了内地。

③在华投资设厂被正式写入条约文本,大开资本输出的方便之门。

从此,西方列强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瓜分中国的原料、劳动力和市场,沉重地打击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马关条约》之后,使西方列强在华争夺的矛盾斗争更加激烈、更加尖锐。

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争夺中,遭受更大的损害。

所以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

它的签订标志着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五、“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主要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日渐高涨之时,八国联军借口剿灭义和团运动发动新的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教师应适当补充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的原因,兴起、蔓延的经过,义和团运动的概况等背景知识,否则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这段史实,对他们的历史思维的培养将会产生大的妨害。

对义和团的评价不是本课所要解决的中心任务,但是在教学中对此避而不谈也不可取。

建议教师视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的差异和教学时间的多寡来决定是否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以反对帝国主义对华侵略为主要目的的农民运动,可以看作是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失败的背景下,由农民阶级发动的一场旧式的革命运动,不过这场运动突出反映了外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以之为运动的主导方向,这是包括太平天国运动在内的以前的历次农民运动所不具备的一个特点。

义和团运动提出的‘扶清灭洋’的口号,出自于农民阶级朴素的爱国热情和对外来侵略的义愤,表现出他们没有判别帝国主义侵略与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之间关系的能力。

义和团运动最终被清政府利用并出卖,也是由于这个原因。

同时,中国的封建小农经济造就了农民阶级分散、落后、狭隘、自私、愚昧、迷信、保守的特性。

他们也没有鉴别外来侵略与西方先进文明成果之间区别的能力,而是一概加以排斥和打击,进行了一场盲目排外的运动,这与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不具备任何先进性。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同时也表明农民阶级因为其固有的局限性而既不可能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也不可能成为自身的解放者。

”上面的评价能够从多角度对义和团运动进行比较客观的审视和反思,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参考。

对于《辛丑条约》,应当引导学生注意其内容的特点,即:

除去巨额赔款之外,其他各款突出反映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政治要求,其中“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者加入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一条,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代理人。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的导入,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如:

①因为学生初中学习过相关知识,即便作为常识也该对鸦片战争早有了解,所以可以采用传统的提问导入: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什么事件为标志?

②利用单元导言,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先试着把近代列强侵华史的线索串出来。

③利用视频材料导入,例如选用谢晋导演的《鸦片战争》相关片段。

④采用倒叙法,用补充的材料制造疑问,引导学生从学习的最初时刻即开始思考。

“鸦片走私和虎门销烟”一目,可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特点。

教师简单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

对于这两者的冲突与碰撞,可选用英使马戛尔尼来华的事例,由学生自行总结鸦片战争爆发以前中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

林则徐虎门销烟一题可引导学生讨论“林则徐禁烟主观上为了维护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能否算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由此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能力。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对“禁烟运动是不是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一题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形成透过历史现象看其本质的能力。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一目,是本课第一课时中的核心内容。

战争经过不是高中教学的重点所在,建议使用动态地图或者相关计算机,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对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分析是本目的重点。

教师可在引导学生分析“中国都丧失了哪些方面的主权”之后,对“哪些条款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增强其分析历史问题的综合能力。

最后,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增加一个讨论题目,即:

鸦片战争中,中国的战败能否避免?

或者,假如道光皇帝信任并重用林则徐,鸦片战争中国有无可能取胜?

这是培养学生唯物辩证史观的极佳思辨素材,只要条件许可,建议使用。

“鸦片战火再燃”一目,主要应突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这一主题。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逐条比较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列强所签条约的内容,还可以从两场战争的起因、参与者、战争经过等方面进行比较,最终得出结论。

本目相关内容中,可以推荐的旨在培养较深层次历史思维能力的问题还有:

①“六不”总督叶名琛的表现反映了什么深刻的社会问题?

(参考答案见上文教材分析)②英法美等国家侵略中国的特点与沙皇俄国侵略中国的特点有何不同?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英法美等是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它们在本阶段的侵华特点是以武力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并签订有利于列强的通商贸易条款为主;而沙俄是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具有浓厚军事封建残余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侵华特点是以掠夺土地为主。

不同的索求反映了列强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但是侵略者的本质则是一致的。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一目,重点在于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和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战争的背景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介绍:

①日本的明治维新及其崛起;②日本的“大陆政策”是什么?

③东方封贡体系的简单含义,或以朝鲜与中国的宗藩关系为例说明;④面对日本蓄意挑起战争的行为,清政府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态度?

以上四点需要教师补充相应数量的课外知识,但是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对于帮助学生深入思考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此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乃至当今的中日关系等问题都会有很大助益。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是本课重点之一。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逐条思考条约主要内容,并与《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进行比较,看看哪些条款是对前述条约的继承和发展,哪些条款则在性质上具有鲜明的帝国主义时代特色。

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答案见上文教材分析)。

教师应补充“三国干涉还辽”的史实,以便学生全面掌握。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的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课本语焉未详,建议教师自行制作相关,对此加以概述。

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尤其是台湾军民的反割台斗争也比较重要,教师可视具体情况决定繁简增删。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一目的核心内容为《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

建议教师在讲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之前,适当补充反洋教斗争和义和团兴起的背景知识。

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请教师在充分展现帝国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因素之外,不要有意删减反映农民盲目排外、仇外的史料。

真正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够以故意无视自身缺点和错误的方式来进行。

《辛丑条约》的影响应由学生自行思考讨论,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如能与以前历次不平等条约相互比较,效果当会更好。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

(师)充分了解战争的背景对于我们思考战争的起因和胜败的走向都会有所帮助。

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分别是什么样子。

请大家在课本上找出对战前清朝社会状况和对外政策的描述。

(生)政治腐败、国防废弛、财政拮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阶级矛盾激化、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师)好,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更多的细节。

先说经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被称作什么经济?

(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师)其特点是什么?

(生)生产的目的不是用于交换,而是自己消费。

(师)对了,这就是我们以前讲过的“买黄瓜经济”和“摘黄瓜经济”。

[注:

先曾举例,生活在城市的人要吃黄瓜多到市场去买;生活在乡村的人要吃黄瓜多到地里去摘。

由此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本质区别。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经济状况可以概括成如下三点:

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封建经济的特色;②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③土地高度集中:

下层人民生活困苦,阶级矛盾尖锐。

(师)清朝中后期已经到了中国两千年封建制度的末世,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令人窒息。

官吏普遍贪污腐化。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这样的俗语想必大家都听到过。

请大家再看龚自珍的诗“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

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哪不胜栽禾?

”请大家说说他诗中的意思。

(生)清政府不干正经事儿,就知道搜刮东南富庶地区的老百姓。

贪污横行,各层官吏在收赋税的时候公然加派,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宁可把牛杀了吃肉也比老老实实地种田要好。

(师)政府搜刮民脂民膏,可是该用钱的地方却永远没钱。

清朝的军备说明了这一点。

清军军备废弛,战斗力低下。

以武器装备为例,清军尚处于冷热兵器混用时代,只有精锐部队能够装备火器,而这些火器绝大多数是明朝时期仿造西方的“鸟枪”,比英军的武器装备落后二百余年。

由于军费短缺,克扣成风,有些鸟枪甚至是康熙初年制造的,已经用了一百五六十年。

清朝的财政严重入不敷出,乾隆晚年之奢靡浪费达到惊人的地步。

(师)以上各点是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内部的情况。

清政府对外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此时可引导学生回忆唐宋时中国的对外政策,可以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来形容。

结合教材,叙述点明闭关锁国政策并不意味着完全封闭国门,在清朝,它指的是把对外交往和贸易至于清政府的严密监控之下。

(广州,十三行“官商”)]。

这个政策最初的主要目的是海防,防止殖民侵略和维护自身统治。

[可举例:

葡萄牙骗据澳门,荷兰强占台湾,郑氏父子反清复明等等]。

提问:

明末清初的来自海上的威胁是不是很严重?

(生)比起中国近代历史来算不上严重。

(师)那么为什么闭关锁国政策一直得以延续下来?

提示:

是否还可以用“买黄瓜经济”和“摘黄瓜经济”的理论来解释呢?

(生:

讨论)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是根本原因,重农抑商的传统,文化上的自我中心主义等等,使对外开放成为完全不必要的事情。

(师)外交政策也是由国内的经济状况来决定的。

说明:

上面的教学设计是针对基础较好、思维层次较高的学生的,任课教师可视学生程度和教学需要自行决定增删取舍。

案例二 假如道光皇帝信任并重用林则徐,鸦片战争中国有无可能取胜?

(师)鸦片战争我们败了,但是当时的和现在的很多人都不服气,认为中国输在昏君奸臣当道,忠良遭受排挤,假如道光皇帝信任并重用林则徐,鸦片战争中国有可能取胜。

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生:

讨论)略。

(师:

总结)讨论清朝在鸦片战争中的战败是否可以避免,我们就应该客观地分析战争双方的实力对比,也就是说,我们得清楚在战争中清朝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劣势?

这些优势是否可以抵消全部的劣势?

发挥这些优势必须具有哪些条件?

这些条件是否具备?

等等问题。

中国的优势:

地广人多,兵源充足,主场作战,反侵略,等等。

中国的劣势:

政治、经济、军事装备、战略战术、思想文化全面落后。

我们已经对双方的军事装备作过了简单的比较,中方的劣势非常明显。

大家再看一看这些图片,会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

[展示中英军事装备的相关图片]有的同学坚信决定战争胜负的首要因素不在武器而在人,如果用对了人,比如道光帝重用林则徐等抵抗派,再发动亿万民众,那么就可以打胜仗。

应该说,这个观点似是而非。

战争的胜负不完全取决于武器装备,这是对的。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武器装备的优劣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即便是林则徐负责指挥与英军的作战,仍在使用老式鸟枪甚至是冷兵器的清军也不会是英军的对手。

不信,我们看林则徐自己是怎么说的。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

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

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无他深巧尔。

不此之务,即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

况逆船朝南暮北,惟水师始能尾追,岸兵能顷刻移动否?

盖内地将弁兵丁虽不乏久历戎行之人,而皆睹面接仗。

似此之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

──林则徐致友人信中语,引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林则徐的这段话反映了什么问题?

(生)林则徐自己也认识到了中英之间军事上的极大差距,认为以现有的军备力量不足以抗敌。

(师)林则徐还特意强调,让朋友不要把他的这个观点泄露出去,这又说明了他的什么心态?

(生)中国的实力确实不行,但是为了天朝上国的体面和自己的官声民望,知道不行也决不明说。

(师)林则徐尚且如此,当时的中国官场、国人心态可见一斑。

我们再看一份材料。

1841年4月16日,……道光帝根据前方主帅奕经的请求,调广西兵1000名增援浙江。

6月29日,该部头起、二起共550人到达,后两起450名尚在途中。

而英军此时已放弃宁波,攻陷乍浦、吴淞,正浩浩荡荡驶进长江!

奕经连忙将该部再派往江苏。

一直到战争结束,该部未参加任何战斗。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这份材料又说明了什么?

(全面落后的劣势把我们在理论上的那些优势也转化为劣势了。

由于调兵速度快,英军往往在局部形成兵力优势,而且以逸待劳,再加上军事上的“代差”,清军焉能不败?

如果只强调纸面上的数字优势,那就是“纸上谈兵”,在实际中作不得数的。

被外人侵略,理应振奋民族精神,鼓舞斗争的士气,但是,由于清政府政治腐败,与民众之间长期的尖锐对立,“防民甚于防寇”,武装民众不可能,民心可用是空话。

三元里抗英与其说是卫国,不如说是保家,而且所谓胜利只是靠夜色和大雨,偶然因素极大。

关键在于,鸦片战争时,中国的民族意识尚未萌芽,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缺乏经验。

因此抗日战争中可以寄予厚望的人民战争在鸦片战争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综上所述,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个结论不易接受,却很难否定。

案例三

  雨果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谴责

(师)请同学们看这段材料。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

从他们的行为来看,胜利者也可能是强盗。

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

真是丰功伟绩,天赐的横财!

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看见了,就塞满了他的箱子。

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

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历史。

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维克多·雨果大家可以从这段材料中看出什么?

(生)英法联军的暴行人神共愤,天地不容,受到全世界的谴责。

(师)对。

还能想到些什么?

(生:

讨论)略。

(师)雨果是哪国人?

(生)法国。

(师)作为法国人却公开谴责自己的国家,并把法国称为强盗。

雨果算不算“法奸”?

(生:

思考,争论)[多数学生认为不能算]

(师)雨果恰恰是真正的爱国者。

因为真正的爱国主义绝不能故意无视自身的缺点和错误。

爱你的国家,就要从最根本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