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6609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docx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docx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

(课程代码:

12340)

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依恋的发展

第二节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

第三节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

第四节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

第一节学前儿童依恋的发展

一、依恋的产生与特点

依恋是指儿童与经常接触的抚养者之间形成的强烈、持久、亲密的情感联系。

(一)依恋的特征

婴幼儿的依恋具有些重要的特征,表现在:

(1)渴望和依恋对象在一起,和依恋对象在一起时,能感到最大的愉悦,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的接近,会比看到别人表现出较多的高兴微笑依偎、跟随、手舞足蹈、拥抱等。

(2)在儿童痛苦不安时,依恋对象比其他任何人都更能抚慰儿童。

(3)依恋对象让儿童获得慰藉和安全感。

婴儿的依恋行为有两种行为模式。

一种称之为信号行为模式,婴儿会微笑、啼哭、注视和发出响声,目的是把母亲呼唤到身边;另一种称为接近行为模式,婴儿的行为有吸吮乳汁、抓住母亲不放和用目光追视母亲等,目的在于保持和母亲的接触。

总体而言,亲近是依恋的核心和外在的行为表现,强烈的相互依存的情感则是依恋基本的内在心理表征。

(二)依恋形成的前提与标志

依恋的产生是儿童感觉、知觉、记忆、表象等心理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儿童个体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1.依恋建立的前提

依恋建立的前提有两个:

(1)社会环境尤其是某种养育条件的存在是儿童依恋产生的首要前提。

(2)识别记忆客体永久性的获得是依恋建立的认知前提。

2.依恋形成的标志

一般认为,依恋形成的标志需要符合三条原则:

(1)代表性:

即能反映依恋这一行为表现不同于其它社会关系的本质规定性;

(2)稳定性:

即在依恋一般应出现的时期内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存在;

(3)普遍性:

即不因个体间的差异而影响该依恋想象的普遍存在。

二、依恋的发展过程

婴儿的依恋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0-3个月):

无差别社会反应阶段

在这一阶段,婴儿对人的反应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加区分,没有差别,对所有人的反应几乎是一样的。

(二)第二阶段(3-6个月):

有差别社会反应阶段

在这一阶段,婴儿开始识别熟悉的人(如父母)和不熟悉的人的差别,也能区别一个熟悉的人与另一个熟悉的人。

对陌生人表现出恐惧、害怕是这一阶段的一个典型的行为特征,即所谓的“认生现象出现。

(三)第三阶段(6个月-2岁):

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对依恋对象的情感联结真正确立,明显的依恋表现开始出现。

(四)第四阶段(2岁以后):

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

这时的儿童随着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的提高,自我中心减少,已经能够理解父母的需要,并与之建立起具有“目标-矫正’的双边“伙伴关系”性质。

三、依恋的类型

由于儿童和依恋对象的关系密切程度不同,交往质量不同,儿童的依恋存在不同的类型。

(一)安全型依恋

这类婴儿与母亲之间建立了信任密切、积极的情感联系,真良好、积极的依恋。

绝大多数婴儿属于这一类约占70%。

(二)焦虑-回避型依恋

这种类型的婴儿实际上并没有对母亲形成特别强烈的依恋情感。

这类婴儿约占10%。

有时也把他们称作“无依恋”婴儿。

(三)焦虑-反抗型依恋

这类婴儿在陌生情境中,难以主动地探究周围环境,而且探究活动很少,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

这类婴儿又被称作“矛盾型依恋”,约占20%。

焦虑-回避型和焦虑-反抗型依恋又称为不安全型依恋,是消极的、不良的依恋。

四、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一)早期依恋对婴儿具有重要的生存价值

早期安全依恋的形成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对于良好的安全型依恋婴儿来说,母亲往往是“安全基地”,是婴儿面临问题和困难时主动求助的对象。

研究表明,每一个儿童都会根据母亲对自己日常需要反应的速度和方式建立起一套“内部工作模式”,用来指导自己对母亲的期望,并控制自已在不同情况下对母亲的反应。

(二)早期依恋对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等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早期依恋对儿童认知的影响

2.早期依恋对儿童社会交往和行为的影响

3.早期依恋对儿童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儿童期的安全型依恋将导致一个人的信赖、自信和稳定的情绪状况。

4.早期依恋对儿童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可以预测其今后依恋的发展

父母的依恋模式可以预测孩子与特殊照料者之间依恋关系的安全性。

即,依恋模式在父代和子代之间可以传递,具有代际传递性。

一般认为,婴儿往往会和父母有类似或相同的依恋模式。

五、良好的依恋关系的塑造

健康安全的依恋关系有助于儿童长远的发展。

要使儿童获得安全型依恋,养育者应该做到:

(1)及时满足孩子各种合理的需要。

(2)多与孩子身体接触

(3)当儿童发现各种社会信号时,能正确理解,给予敏感的反应

(4)保持养育者和婴儿稳定的抚养关系,不要经常更换养育者,特别是主要养育者,尤其不要突然更换。

(5)养育者对自己的养育方式和养育行为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要尽量保持养育的系统性、连贯性和一致性。

(6)成人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以适应儿童的行为规律,而不是把自己的行为习惯强加给儿童。

另外,对养育者本身的特质也应该有一定的要求,就是养育者本身要是具有安全依恋感的人。

第二节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

一、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

群体社会化理论认为,儿童的同伴群体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儿童从群体中学习社会文化以形成自己的群体文化。

同伴交往中的反馈真实、及时、自然,这使得同伴群体还能够对儿童行为起到规范作用。

(二)有助于儿童积极情感的发展

健康积极的同伴交往,能使儿童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满足其归属、爱和尊重的需要,从而使其情绪愉悦、稳定。

(三)能为儿童行为提供榜样

同伴可以作为一种榜样或社会模式影响儿童的行为发展。

积极的同伴关系一方面可以愉悦孩子的身心,另一方面也为孩子提供了实践情绪控制的机会,同伴之间的交往有助于训练儿童的情绪调控机制。

(四)有助于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同伴交往可以为孩子提供分享知识经验、相互模仿、学习的机会。

(五)有助于儿童自我意识和人格的发展

同伴交往为儿童自我评价提供了有效的对照,使儿童通过对照更好地认识自己。

与同伴交往,为儿童对行为的自我调控提供丰富的信息参照标准。

二、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

(一)婴儿期(0-3岁)

6个月以后婴儿之间的同伴交往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6-12个月):

以客体为中心阶段;

这一阶段交往集中于玩具和物品,而不是幼儿本身。

2.第二阶段(1-1.5岁):

简单交往阶段;

这一阶段交往具有了应答的性质。

3.第三阶段(1.5-2.5岁):

互补性交往阶段;

随着身体运动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儿童的社会性交往变得越来越复杂,交往的回合也越来越长,最显著的特征是同伴之间相互模仿对象的动作,这种模仿行为在2岁左右的时候快速增加,为今后出现的合作性交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并且2岁以后,同伴之间的互补互惠的游戏增加。

(二)学前期(3-6岁)

这一时期,同伴交往的主要特点是年长儿童比年幼儿童追求更多的同伴关注,交往的积极性增加,有效性增强,并会使用更复杂的社会技巧,社会交往回合增多。

三、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类型与特征

(一)研究方法

测量儿童同伴交往类型最为典型的方法是“同伴提名法”。

(二)类型与特征

1.受欢迎型

受欢迎型儿童喜欢与人交往,社交能力强,在交往中积极主动,并表现出友好、积极的交往行为,因而被大多数同伴所接纳、喜爱。

他们在同伴中的社交地位较高,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2.被拒绝型

被拒绝型儿童在交往中也很活跃、主动,喜欢交往,但常常由于缺乏适宜的社交技能和社交策略,多采用一些不友好的交往方式。

3.被忽视型

被忽视型儿童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不喜欢交往,常常独处或自己一个人活动,在交往中表现得退缩或畏缩,交往态度是消极拘谨的,他们对同伴既很少有友好、合作的行为,也很少有不友好、侵犯性的行为,因此,没有多少同伴喜欢他们,也没有多少同伴讨厌他们。

这类儿童实际上是被同伴忽视和冷落的,很少被同伴提及,在同伴交往中没有社会地位。

4.一般型

“一般”是此类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集中表现,他们在与同伴交往中表现一般,既不是特别主动友好,也不是特别不主动、不友好交往的主动性友好性、社交策略性都处于一般,在同伴交往中的社交地位也一般,被一部分同伴喜欢、接受,同时也受到另外一些同件的排斥、拒绝。

四、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

(一)内部因素

1.个性特征

性格是个性特征的重要方面,它是个性中表现出来的鲜明的心理特征,也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

2.社交策略和能力

儿童的社交策略和社交技能对于其同伴交往具有重要影响。

在同伴交往中,当儿童使用有效、适宜的策略时,他的行为才会被同伴认可和接纳。

3.行为特征

受欢迎型幼儿通过观察或接近其他幼儿来发动社交,对社交信号比较敏感,当其他幼儿发出社交信号时,他会做出比较积极的反应。

4.身体吸引力

年龄越小,外表等身体吸引力特征对于同伴交往的影响越大。

(二)外界因素

1.早期的亲子交往经验

早期的亲子之间依恋关系的质量对以后的同伴关系具有预告和定型的作用,依恋安全性高的儿童,他与同伴之间也容易建立具有相同特质的依恋关系,反之,则会出现同伴交往困难。

2.家庭教育条件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幼儿期是儿童交往中心由家庭向同伴群体转移的时期,此时,家庭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温馨和睦、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幼儿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相互关心对于幼儿的交往行为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促进学前儿童良好的的同伴交往

(一)为儿童创设同伴交往的条件和机会

父母和教师应积极鼓励和创设有利于儿童充分地与同伴相接触、相交往的机会,让儿童体会同伴交往的乐趣。

(二)促进孩子喜欢交往,并教给孩子具体的交往技能

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具有积极良好的同伴交往态度,使儿童喜欢交往、愿意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更多地做出友好的行为和交往。

(三)对儿童的同伴交往进行细致观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由于儿童自身发展水平的局限,他们不可能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因此他们需要大人的指导和帮助。

指导的前提是深人细致的观察。

第三节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一)亲社会行为的涵义

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

亲社会行为也被称为利他行为,但一般认为两者是不同的。

(二)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与发展

1.0-3岁婴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研究证明,儿童很小的时候亲社会行为就出现了,并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

2.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3-6岁儿童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亲社会行为,其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

(1)亲社会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总量不断增加,形式逐渐丰富化、多样化。

(2)亲社会行为的自发性有所增加。

(3)识别他人需要帮助的线索的能力和移情能力逐渐增加。

(三)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1.认知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认知因素主要包括:

(1)对社会性行为的认识

(2)对情境信号的识别

(3)观点采择能力

2.移情

移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性情绪情感,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当感知到他人的某种情绪时,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即因他人的情绪情感而引起自己的与之相一致的情绪情感反应。

3.环境的影响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同伴及大众传播媒介等。

家庭(父母)和同伴对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与儿童的交往而发生作用的。

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传递文化和渗透价值观的主要途径。

(四)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1.提供亲社会行为的榜样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模仿是儿童获得相应的社会行为的重要途径。

(1)在教育、教养儿童的过程中,为儿童提供亲社会行为的模样,特别注意儿童同伴同学榜样。

(2)家长、教师应注意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为儿童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

(3)教师和家长要通过故事书、电视节目等多种途径为儿童提供分享合作、助人等良好行为榜样。

2.移情训练法

移情训练是一种旨在提高儿童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使自己与之产生共鸣的训练方法。

移情训练的具体方法有:

听故事、引导理解、续编故事、扮演角色等。

3.创设实践条件和机会,提供指导和帮助

我们要利用游戏这一有效的手段让儿童反复练习、反复实践,让他们逐步形成自觉、稳固的亲社会行为习惯。

4.及时强化,通过表扬和奖励激发和巩固亲社会行为

精神奖励在巩固儿童谦让行为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恰当地运用表扬、奖励,能有效地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二、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和分类

1.含义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指任何有意对他人的财物、身体造成损害或对他人精神造成伤害的行为。

2.分类

(1)从表现方式来看,可以分为身体动作攻击和言语攻击。

(2)从表现目的来看,可以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

(二)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与发展

1.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尽管幼小的婴儿也会生气愤怒,生气时偶尔也会打人,但往往是无目标或目的的,很难认为这样的反应具有侵犯的意图。

2.攻击性行为表现方式的发展变化

2-4岁时,学前儿童的身体动作侵犯减少,言语侵犯增多。

3.攻击性行为表现目的的发展变化

从2岁到6岁,儿童表现的侵犯行为大多数是工具性的,主要是因为争夺玩具和材料及游戏场地产生的。

(三)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1.生物因素

(1)生理因素

激素是影响侵犯性的一个主要生理因素。

(2)气质特点

研究表明,困难型婴儿在以后的年龄中更容易发展侵犯性行为模式。

2.环境因素

(1)榜样的示范和模仿

儿童在家庭和幼儿园中,通过对周围人的攻击性行为的注意、观察、学习、模仿和强化,是他们获得攻击性行为的重要途径。

(2)媒介的影响

在媒界发展迅速的今天,电子媒介中也传递着许多攻击性行为的信息和形象。

3.强化

尽管成人一般都不直接教或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表现侵犯行为,但在许多情况下,成人实际上指导和强化儿童用侵犯行为去解决问题,尤其当他们认为儿童对同伴的侵犯行为可以被理解为正当的自我防卫有男子气独立或其他有价值的品质时。

4.挫折

挫折是指人在活动中遇到了障碍或干扰,使得自己的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5.对社会信息的加工能力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他对他人行为动机或意图的理解。

攻击性儿童常认为他人的敌意是自己侵犯行为的前提条件。

6.自控能力

儿童的自控能力(包括对情绪情感、行为的控制)的发展情况也影响和制约他们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第四节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一)前道德阶段(2-5岁)

此时儿童尚没有道德的概念,儿童还不能把自己与外界区分开来,将自己与外界混为一谈,规则对儿童来说不具有约束力,儿童不能把规则当成一种义务去遵守。

皮亚杰把这一阶段称作道德的自我中心主义。

(二)他律道德阶段(5-10岁)

“他律”是指按照外在的他人的标准判断事物的好坏。

他律道德,也称强制道德、道德现实主义,是指早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行为者的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客体性。

这一阶段的儿童会服从权威、遵守规则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

(三)自律道德阶段(10岁以后)

自律道德,也称互惠道德、道德相对主义,是指儿童根据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主体性。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已经开始摆脱了外在的约束,以是否公平来作为判断行为的好坏,当儿童从利他主义的角度去考虑时就产生了公正的观念。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一)前习俗水平(前道德)

此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1:

以服从和惩罚为取向。

处于这个水平上的儿童认为规则是由权威制定的,盲目地无条件服从权威。

阶段2:

以工具性目的为取向。

儿童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东西。

(二)习俗水平(服从习俗角色的道德)

大约自小学高年级开始到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他们都处于习俗水平。

此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3:

以“好孩子”为取向,或者人际合作的道德观。

阶段4:

以维持社会秩序为取向。

这个阶段的儿童注意的中心是维护社会秩序,认为每个人应承担社会的义务和责任。

(三)后习俗水平(自我认可的道德原则的道德)

大约自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时开始。

在后习俗道德水平,人们超越了对他们自己社会的规则和法律的毫无疑问的支持而行动。

阶段5:

以社会契约为取向。

阶段6:

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取向。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的顺序是固定的,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在同样的年龄达到同样的发展阶段。

课后复习题

1.什么是依恋?

其表现特征有哪些?

具有怎样的发展过程?

2.依恋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各有何特征?

早期依恋对儿童日后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

3.为什么要强调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儿童的同伴交往主要有哪些类型?

如何促进儿童良好的同伴交往?

4.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有哪些?

如何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5.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有哪些?

6.比较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