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试验段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6785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试验段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路基试验段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路基试验段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路基试验段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路基试验段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路基试验段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路基试验段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路基试验段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路基试验段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路基试验段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路基试验段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路基试验段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路基试验段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路基试验段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路基试验段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路基试验段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路基试验段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路基试验段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试验段总结.docx

《路基试验段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试验段总结.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路基试验段总结.docx

路基试验段总结

道安高速公路TJ17标路堤试验路段

(K168+200~K168+300)总结报告

一、编制依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D30-2004)

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

5、《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检测规程》(JTJE60-20080)

6、贵州省道真至新寨高速公路流河渡至陆家寨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7、道安项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8、监理关于土石混填路基专项施工方案审核意见;

9、现场施工条件及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二、编制原则

1、充分考虑本工程特别施工条件的影响;

2、考虑施工方法、施工机具的协调;

3、考虑工程质量要求;

4、考虑工期要求;

5、尽量体现施工过程组织的基本原则(过程连续性、协调性、均衡性)。

三、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路基土石方挖方总量为238万方,填方数量为244万方。

经现场多次考察和研究后,选定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具有代表性的试验路段作为本标段的土石混填试验路段为K168+200—K168+300段,路基长度为100m(全幅路基)。

通过试验来确定土石混填路基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速度、遍数和工序,以及最佳机械设备组合和施工组织。

在没有试验参数前,填筑施工参数按分层厚度50cm,压路机碾压6遍进行质量控制。

K168+200—K168+300段路基为旱地,地势较平坦,试验段基底为粘土,工程地质稳定性较好,该试验段填方数量约3.76万立方米,计划土石方主要料源为K167+400-K167+500段路基主线挖方,填料充足,满足施工要求。

四、试验目的和意义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在正式开始大面积填筑施工前,必须进行路基填筑压实试验,通过试验达到如下目的:

1、通过路基试验段施工,摸索并总结出一套山岭重丘区路基填方施工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机械设备的配置方式。

2、通过试验,总结本合同段路基施工的降排水,清表及填前碾压、回填及碾压、填筑松铺厚度、碾压设备、碾压遍数和理想设备配置及工艺方法。

3、总结如何依据招标文件的技术、质量标准以及部颁质量标准进行规范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

4、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收集相关数据,指导路基工程全面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

五、试验路段需确定的主要内容

1、用于施工的土石方的参数

2、填筑层的松铺厚度

3、各施工工序的施工方法:

(1)材料的摊铺方法和适用的机具

(2)整平、压实设备的选择和组合、速度、遍数

(3)碾压机械的协调与配合

4、现场施工的组织管理

六、试验路段的选址

我部路基填方经过比较选择试验路段,选择首件路基段在桩号为K168+200~K168+300段路基,该试验段路基长100m,宽32m。

七、填筑材料的选择要求

本段路基填方填料来自K167+400-K167+500,通过试验室取样该处岩石在本段填料中具有代表性,以强风化岩石为主,经试验检测CBR值为10.0,级配为低液限粉土,满足规范要求,故该项段岩石作为路基填筑材料能满足《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八、填筑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框图

  

 

1、施工准备

(1)原地面清表平整和压实

测量放样路基填筑区域后,用推土机对原地面清表,清表深度以清除树木和杂草根径及表层腐粘质土为控制,然后用装载机归堆装车,自卸汽车运输至弃土场。

最后用压路机进行原地面碾压,压实度均达到90%以上。

为了排除雨水,四周做好挖临时排水系沟,保证路基范围内无积水,临时排水系统与永久性排水系统相结合。

(2)施工放线

测量组在路基上恢复中线,每20m布置一断面桩,根据地面实测高程确定路基的填筑边线,用石灰线标明,并在边桩上用红漆标出松铺厚度标记。

(3)、试验室做好有关填石粒料的试验,包括填料在硬度分区(硬质、中硬质、软质石),不同粒径所占的比例等。

(4)、做好施工机械的检查、保养和维修工作。

(5)、试验段相应人员组织安排均己到位、试验段的协调工作己做好。

(6)、针对试验路段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施工安全措施、环境保护措施。

2、施工机械的配备

施工前已对各种参与施工的机械设备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修,确保机械性能良好,本次试验路段施工配备的机械设备情况如下表:

试验路段施工机械明细表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性能

挖掘机

神钢SK350

1

良好

挖掘机

神钢SK260

1

良好

推土机

SD220

1

良好

自动式振动压路机

XG6184M20T

1

良好

自卸汽车

红岩金刚20m3

4

良好

试验路段检测仪器明细表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性能

水准仪

苏州一光DSZ2

1

良好

全站仪

莱卡TCR802

1

良好

钢球

6

良好

3、现场人员配备

试验路段现场管理人员明细表

序号

职务

姓名

备注

1

技术负责人

马成新

负责全面技术管理工作

2

施工负责人

魏守玲

负责现场设备及人员配备、指挥生产

3

现场技术员

王晓釧

负责现场施工

4

试验负责人

邓平

负责质量检查验收

5

测量负责人

王飞中

负责高程控制、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

6

安全负责人

左国磊

负责现场安全工作

4、施工流程

方格网布设-土石方装运-推土机推平—压路机碾压—试验数据采集—试验总结

5、施工方案

(1)上料及摊铺

填料采用K167+400-K167+500处的挖方段石料,挖掘机装车,自卸车运输,并对挖掘机操作手技术交底。

a、为确定合适填料厚度下的试验指标,设置填料厚度为40㎝、50㎝、60㎝填筑区,每层上料前根据自卸汽车每车平均方量(红岩金刚为20m3/每车)来确定,松铺为40㎝的控制厚度用石灰线划成5×10㎡的方格网,松铺为50㎝的控制厚度用石灰线划成5×8㎡的方格网,松铺为60㎝的控制厚度用石灰线划成5×6.6㎡的方格网,上料时现场派专人指挥布料。

b、填石路堤铺填前安排好石料运输线路,派专人指挥,按水平分层填筑,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卸料。

装料时应尽量使填料混合均匀,超粒径填料尽量不要装车,填料粒径控制在25cm以下,试验段填料超粒径的用破碎锤破碎分解。

c、上料完成时用推土机进行摊铺平整,摊铺时发现的少量料径大于25㎝的石料安排3名工人用人工进行清除。

d、根据填料的岩性,坚硬程度,将不同岩性的填料分层或分段填筑,避免两种岩性强度相差过大的填料混填,防止在同种荷载作用下,形成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e、摊铺时填料要求超出设计边线不小于50㎝,在填料达到松铺厚度且平整完毕后开始碾压。

f、试验段路基的填料采用推土机整平。

推土机送料时,铲刀与压实层的间距按从小到大掌握,这样推送填料时石料粒径小于该间距的料先漏下来,而粒径大于该间距的料则不漏下而被推送到远端。

这样在连续不断的推送过程中,粒径小的料则能在填充大粒径料间的空隙,避免粗细不均,增加路基整体稳定性。

推完后用推土机反复耙压4次,前2次用后犁勾动,以使小石块充分填满大石块中的间隙。

如仍不合要求,用人工纠正。

石块间隙用石渣碎料填补。

(2)碾压

碾压过程中,先静压一遍,人工找平后再进行振动碾压;碾压按照直线段由两边到中间,纵向进退式进行碾压;碾压速度2.5km/h;横向接头对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0.3m。

压路机碾压时遵循先静压后振动、先弱振后强振、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的原则。

碾压工艺参数控制

填土种类

第1遍

第2~3遍

第4遍以上

最后1遍

方式

速度

方式

速度

方式

速度

方式

速度

填石

静压

1.5km/h

弱振

1.7km/h

强振

2.5km/h

强振

2.0km/h

(3)检测

a、压实标准的确定:

①《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中要求:

压实遍数满足要求,压实层表面稳定、无轮迹、石块紧密、表面平整、无明显孔洞。

②由于填石路段难以检测压实度或固体体积率,国内外目前尚无统一规定,交通部2004年《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用沉降差法检测其压实度,并规定用15t以上压路机振压2遍,标高差平均值不大于5mm即认为达到下路堤施工要求。

③根据确定的压实标准,通过试验路段测定不同碾压遍数后的沉降差,即可得到每个压实标准的不同碾压遍数以后,施工中可用压实遍数控制压实度。

b、压实检测方法

①布测点:

推土机推平后,选择6个钢球点作为检测点,在观测点上摆放Φ10cm钢球,钢球埋设与周围齐平,用人工挤紧,红油漆笔标出,

②检查沉降差:

在中压阶段压路机每压一次后,用精密水准仪测出测点的沉降值。

在中压阶段最后两次沉降值不大于3㎜,即认为符合93区要求。

经检测各项指示均满足规范要求,经统计得出如下指标(详见测量记录表):

(表1)为松铺厚度60㎝;(表2)为松铺厚度50㎝;(表3)为松铺厚度40㎝。

 

压实遍数与沉降量关系表(表1)

点号及压实情况

松铺

厚度

(㎝)

压实遍数

静压

弱振

强振

1

1

2

1

2

3

4

5

1

每次沉降量(mm)

60

19

12

9

8

5

3

1

0

累积沉降量(mm)

19

31

40

48

53

56

57

57

压实度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无明显轮迹

无轮迹

无轮迹

2

每次沉降量(mm)

58

18

10

8

8

6

3

2

1

累积沉降量(mm)

18

28

36

44

50

53

55

56

压实度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无明显轮迹

无轮迹

无轮迹

3

每次沉降量(mm)

60

20

9

8

8

5

3

2

1

累积沉降量(mm)

20

29

37

45

50

53

55

56

压实度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无明显轮迹

无轮迹

无轮迹

4

每次沉降量(mm)

59

19

12

9

6

4

3

1

1

累积沉降量(mm)

19

31

40

46

50

53

54

55

压实度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无明显轮迹

无轮迹

无轮迹

5

每次沉降量(mm)

57

17

13

11

7

5

3

1

0

累积沉降量(mm)

17

30

41

48

53

56

57

57

压实度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无明显轮迹

无轮迹

无轮迹

6

每次沉降量(mm)

60

19

10

9

8

5

4

2

1

累积沉降量(mm)

19

29

38

46

51

55

57

58

压实度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无明显轮迹

无轮迹

无轮迹

注:

最后一次沉降量能满足不大于3㎜要求,故可采用松铺厚度为60㎝,碾压7遍的施工方法。

压实遍数与沉降量关系表(表2)

点号及压实情况

松铺

厚度

(㎝)

压实遍数

静压

弱振

强振

1

1

2

1

2

3

4

1

每次沉降量(mm)

50

16

8

7

7

4

2

1

累积沉降量(mm)

16

24

31

38

42

44

45

压实度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轮迹

无明显轮迹

无轮迹

无轮迹

2

每次沉降量(mm)

48

14

9

8

5

3

2

1

累积沉降量(mm)

14

23

31

36

39

41

42

压实度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轮迹

无明显轮迹

无轮迹

无轮迹

3

每次沉降量(mm)

48

15

9

8

6

3

2

1

累积沉降量(mm)

15

24

32

38

41

43

44

压实度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轮迹

无明显轮迹

无轮迹

无轮迹

4

每次沉降量(mm)

49

17

10

7

6

5

2

1

累积沉降量(mm)

17

27

34

40

45

47

48

压实度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轮迹

无明显轮迹

无轮迹

无轮迹

5

每次沉降量(mm)

48

16

10

9

7

4

1

0

累积沉降量(mm)

16

26

35

42

46

47

47

压实度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轮迹

无明显轮迹

无轮迹

无轮迹

6

每次沉降量(mm)

50

15

12

7

5

4

2

1

累积沉降量(mm)

15

27

34

39

43

45

46

压实度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轮迹

无明显轮迹

无明显轮迹

无轮迹

注:

最后一次沉降量能满足不大于3㎜要求,故可采用松铺厚度为50㎝,碾压6遍的施工方法。

压实遍数与沉降量关系表(表3)

点号及压实情况

松铺

厚度

(㎝)

压实遍数

静压

弱振

强振

1

1

2

1

2

3

1

每次沉降量(mm)

40

13

11

6

5

3

2

累积沉降量(mm)

13

24

30

35

38

40

压实度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轮迹

无明显轮迹

无轮迹

无轮迹

2

每次沉降量(mm)

39

12

10

8

4

2

1

累积沉降量(mm)

12

22

30

34

36

37

压实度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轮迹

无明显轮迹

无轮迹

无轮迹

3

每次沉降量(mm)

38

13

9

6

5

2

2

累积沉降量(mm)

13

22

28

33

35

37

压实度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轮迹

无明显轮迹

无轮迹

无轮迹

4

每次沉降量(mm)

40

12

9

7

6

2

0

累积沉降量(mm)

12

21

28

34

36

35

压实度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轮迹

无明显轮迹

无轮迹

无轮迹

5

每次沉降量(mm)

40

13

8

7

5

3

2

累积沉降量(mm)

13

21

28

33

36

38

压实度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轮迹

无明显轮迹

无轮迹

无轮迹

6

每次沉降量(mm)

38

12

9

6

5

2

1

累积沉降量(mm)

12

21

27

32

34

35

压实度

有明显轮迹

有明显轮迹

有轮迹

无明显轮迹

无轮迹

无轮迹

注:

最后一次沉降量能满足不大于3㎜要求,故可采用松铺厚度为40㎝,碾压5遍的施工方法。

(表4)路基松铺厚度60㎝填筑碾压遍数与沉降量关系曲线图

(表5)路基松铺厚度50㎝填筑碾压遍数与沉降量关系曲线图

(表6)路基松铺厚度40㎝填筑碾压遍数与沉降量关系曲线图

七、试验数据汇总、分析

通过现场测量、试验,汇总后得到下列试验参数:

压实度按表面无轮迹,沉降量≤3mm控制。

试验汇总如下表所示:

土石试验结果汇总表

松铺厚度(cm)

60

50

40

压实厚度(cm)

54.3

45.5

36.6

碾压遍数

7遍:

采用1.5km/h的速度静压第1遍,采用1.7km/h的速度弱振压第2、3遍,然后采用2.5km/h的碾压速度强振压第4遍。

压路机碾压时遵循先静压后振动、先弱后强振、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的原则。

6遍:

采用1.5km/h的速度静压第1遍,采用1.7km/h的速度弱振压第2、3遍,然后采用2.5km/h的碾压速度强振压3遍。

压路机碾压时遵循先静压后振动、先弱后强振、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的原则。

5遍:

采用1.5km/h的速度静压第1遍,采用1.7km/h的速度弱振压第2、3遍,然后采用2.5km/h的碾压速度强振压2遍。

压路机碾压时遵循先静压后振动、先弱后强振、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的原则。

通过上述参数得出结论如下:

松铺厚度为:

60㎝时,压实遍数:

8遍(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5遍),能满足路基压实施工要求,故可采用松铺厚度为60㎝碾压施工方法;

松铺厚度为:

50㎝时,压实遍数:

6遍(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3遍),能满足路基压实施工要求,故可采用松铺厚度为50㎝碾压施工方法;

松铺厚度为:

40㎝时,压实遍数:

5遍(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2遍),能满足路基压实施工要求,故可采用松铺厚度为40㎝碾压施工方法;

八、试验数据结论

通过路基试验段施工土石混填施工参数如下:

1、松铺厚度为50㎝,松铺系数1.1;

2、压实机具为20t压路机;

3、压实遍数6遍。

4、沉降差控制:

3mm以内。

采用上述压实遍数后外观检查,颗粒嵌挤紧密,用铁锹挖动困难,压实层顶面平整、密实、稳定、无轮迹,压实度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