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国学诵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6998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6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国学诵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论语》国学诵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论语》国学诵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论语》国学诵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论语》国学诵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论语》国学诵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论语》国学诵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论语》国学诵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论语》国学诵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论语》国学诵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论语》国学诵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论语》国学诵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论语》国学诵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论语》国学诵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论语》国学诵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论语》国学诵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论语》国学诵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论语》国学诵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论语》国学诵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论语》国学诵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国学诵读.docx

《《论语》国学诵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国学诵读.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语》国学诵读.docx

《论语》国学诵读

高一《论语》国学诵读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

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

公元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终因独子孔鲤去世而赍志而殁。

关于为什么要诵读《论语》,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认为至少有三个理由:

一是《论语》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源泉;二是《论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泉;三是《论语》的精华仍然活在当代,对现代人的思想产生着重要影响。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篇》)

【注释】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

《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说(yuè):

同“悦”,愉快,高兴。

乐:

与说有所区别。

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愠(yùn):

恼怒,怨恨。

君子:

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孔子说:

“学习并经常温习,不也是很快乐的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值得高兴的吗?

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很有君子风度吗?

【评析】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篇》)

【注释】有:

同“又”。

不惑:

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天命:

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

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遵从;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孔子说:

“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学成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到了四十岁才明白很多事情而不再受迷惑。

五十岁知道万事都有天命,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说什么话,马上就知道他的意思了,七十岁,就是随心所欲也不会超越法度和规矩了。

【评析】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篇》)

【注释】罔:

迷惑,糊涂。

殆;疑惑,危险。

【译文】孔子说:

“只读书而不会思考,人就会变得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那就危险了。

【评析】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

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

主张学与思相结合。

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

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篇》)

【注释】故:

已经过去的。

新:

刚刚学到的知识。

【译文】孔子说:

“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能获得新知识,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

【评析】“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

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子曰:

“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泰伯篇》)

【注释】谷:

古代以谷作为官吏的俸禄,这里指做官。

【译文】孔子说:

“读了三年书,没有萌发当官吃俸禄的想法,这是很难得的啊。

【评析】孔子办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古时一般学习三年为一个阶段,此后便可做官。

子曰: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泰伯篇》)

【注释】见(xiàn):

同“现”。

【译文】孔子说:

“坚定信念,勤奋学习,坚持以‘仁’为核心的治国原则至死不渝。

不进入有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在处于祸乱的国家。

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从政,政治黑暗就退隐。

国家政治清明而自己贫贱,这是耻辱;国家政治黑暗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评析】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

此外,他还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点。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篇》)

【注释】由:

姓仲名由,字子路。

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女:

同“汝”,你。

【译文】孔子说:

“由啊,我教给你的知识你明白了吗?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评析】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

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

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为政篇》)

【注释】诗三百:

《诗经》共有305首诗歌,“诗三百”是举其整数代指《诗经》。

蔽:

概括。

【译文】孔子说:

“《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没有邪恶的思想’。

【评析】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不很多,《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

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

《论语》中解释《诗经》的话,都是按照“思无邪”这个原则而提出的。

 

子曰: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泰伯篇》)

【注释】兴:

开始。

【译文】孔子说:

“(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评析】本章里孔子提出了他从事教育的三方面内容:

诗、礼、乐,而且指出了这三者的不同作用。

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子曰: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八佾篇》)

【注释】《关睢(jū)》:

这是《诗经》的第一篇。

此篇写一君子“追求”淑女,思念时辗转反侧,寤寐思之的忧思,以及结婚时钟鼓乐之琴瑟友之的欢乐。

【译文】孔子说:

“《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愁而不悲伤。

【评析】孔子对《关睢》一诗的这个评价,体现了他的“思无邪”的艺术观。

《关睢》是写男女爱情、祝贺婚礼的诗,与“思无邪”本不相干,但孔子却从中认识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思想,认为无论哀与乐都不可过分,有其可贵的价值。

子曰: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子路篇》)

【注释】达:

通达。

这里是会运用的意思。

专对:

独立对答。

【译文】孔子说:

“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评析】诗,也是孔子教授学生的主要内容之一。

他教学生诵诗,不单纯是为了诵诗,而为了把诗的思想运用到指导政治活动之中。

儒家不主张死背硬记,当书呆子,而是要学以致用,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子曰:

“小子何莫学乎《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篇》)

【注释】兴:

激发感情的意思。

观:

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

群:

合群。

怨:

讽谏上级,怨而不怒。

迩(ěr):

近。

【译文】孔子说:

“同学们怎么不学习《诗经》呢?

《诗经》可以激发人的意志和情感,可以用它来观察社会,可以与人交往,可以抒发心中怨愤。

近,可以从中学到侍奉父母的道理;远,可以学到侍奉君王的道理,还可以从中了解到许多鸟兽草木的名称。

【评析】林觥顺先生读此心得是:

孔子教人要读《诗经》,而且要熟读到融会贯通,写作文章才能下笔如有神。

多识于鸟兽虫鱼草木之名者,是教读书学子多研究,了解每诗章所列鸟兽虫鱼草木的生态道理,才算是真正熟读《诗经》。

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

“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

《诗》云,‘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

“赐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学而篇》)

【注释】谄(chǎn):

巴结,奉承。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

诸:

同“之”。

往:

过去的事情。

来:

未来的事情。

【译文】子贡说:

“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

”孔子说:

“这也算可以了。

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子贡说:

“《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

“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评析】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人,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

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

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陈亢问于伯鱼曰:

“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

“未也。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

‘学《诗》乎?

’对曰:

‘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

‘学礼乎?

’对曰:

‘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

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

“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季氏篇》)

【注释】陈亢(gāng):

即陈子禽。

异闻:

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

远(yuàn):

不亲近,不偏爱。

【译文】陈亢问伯鱼:

“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

”伯鱼回答说:

“没有呀。

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院里走过。

他说:

‘学《诗》了吗?

’我回答说:

‘没有。

’他说:

‘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

’我回去就学《诗》。

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

‘学礼了吗?

’我回答说:

‘没有。

’他说:

‘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

’我回去就学礼。

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

”陈亢回去高兴地说:

“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评析】林觥顺先生读此心得为:

证实君子无偏无颇,公正无私。

三、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阳货篇》)

【译文】孔子说:

“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评析】道听途说是一种背离道德准则的行为,而这种行为自古以来就存在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不仅是道听途说,而且四处打听别人的隐私,然后到处传说,以此作为生活的乐趣,实乃卑鄙之小人。

子张曰: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

焉能为亡?

”(《子张篇》)

【译文】子张说:

“实行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而不忠实坚定,(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有,又怎么说他没有?

【评析】子张是说人不但要有仁德,而且还要弘扬仁德;不但要信仰正道,而且要坚守不移,否则善行难为。

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学而篇》)

【注释】礼:

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和:

调和,和谐,协调。

先王之道:

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斯:

这。

【译文】有子说:

“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以前的君主治理国家,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不论大事小事都做得恰当。

也有行不通的时候,如果完全不守礼制,一味地为恰当而求恰当,不以礼来节制,也是行不通的。

【评析】“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

儒家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

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

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子曰:

“德不孤,必有邻。

”(《里仁篇》)

【译文】孔子说: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相处。

【评析】林觥顺先生读此心得为:

孔子教人多行仁义者必充实人生。

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篇》)

【注释】患:

忧虑,担心。

人:

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译文】孔子说: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评析】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

有的解释者说,这是孔子安贫乐道、不求名位的思想。

这种解释可能不妥。

这不符合孔子一贯的主张。

在孔子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

这里的潜台词是:

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自己。

四、君子不器

子曰: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篇》)

【注释】周:

合群。

比:

勾结。

小人:

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

【译文】孔子说:

“君子与周围大多数人团结而不是和少数人勾结,小人和周围少数人勾结而不与大多数人团结。

【评析】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篇》)

【注释】就:

靠近,看齐。

有道:

指有道德的人。

正:

匡正,端正。

【译文】孔子说:

“君子不追求吃得好,住得安逸舒适。

一个人做事敏捷,言谈谨慎,善于向道德修养深厚的人学习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可以称为好学的人了。

【评析】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

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

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子曰: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颜渊篇》)

【译文】孔子说:

“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评析】这一章所讲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贯穿了儒家一贯的思想主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

子曰:

“君子不器。

”(《为政篇》)

【注释】器:

器具。

【译文】孔子说:

“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一定的用途)。

【评析】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

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

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子曰: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雍也篇》)

【注释】约:

约束。

畔:

同“叛”。

矣夫:

语气词,表示较强烈的感叹。

【译文】孔子说:

“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评析】本章清楚地说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

他当然不主张离经叛道,那么怎么做呢?

他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

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

子贡曰: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张篇》)

【译文】子贡说:

“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

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子曰: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里仁篇》)

【注释】怀:

思念。

土:

乡土。

刑:

法律制度。

【译文】孔子说:

“君子关注的是道德,小人关心的是故土住宅;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利益。

【评析】孔子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

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点之一。

子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篇》)

【注释】喻:

明白。

【译文】孔子说:

“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评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

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

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

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

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篇》)

【注释】和:

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

同:

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

【译文】孔子说:

“君子能够和周围的人和谐相处,同时保持自己的不同。

小人和人趋同,但不能和谐相处。

【评析】“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

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

“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子曰: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子路篇》)

【译文】孔子说:

“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

子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罕篇》)

【注释】坦荡荡:

心胸宽广,开阔,容忍。

长戚戚:

经常忧愁、烦恼的样子。

【译文】孔子说:

“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评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

许多人常常将此写成条幅,悬于室中,以激励自己。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

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子曰: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卫灵公篇》)

【译文】孔子说:

“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评析】孔子认为,君子应当注重义、礼、逊、信的道德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做到立言立德立功的“三不朽”,传名于后世;行为庄重,与人和谐,但不结党营私,不以言论重用人,也不以人废其言,等等。

当然,这只是君子的一部分特征。

子贡问君子。

子曰: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为政篇》)

【译文】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

孔子说:

“先把要说的话去实践,然后再按照所做的说出来,这样才称得上是一个君子。

【评析】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弟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先做后说。

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五、仁者必有勇

子曰: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篇》)

【译文】孔子说:

“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评析】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

《礼记·中庸》说: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子曰:

“巧言、令色,鲜矣仁。

”(《阳货篇》)

【注释】巧言、令色:

巧言,说着虚假而动听的话。

令色,装出讨人喜欢的脸色。

鲜:

少。

【译文】孔子说:

“花言巧语,装出一副讨人喜欢的样子,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心的。

【评析】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

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

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

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子曰: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

“唯。

”子出,门人问曰:

“何谓也?

”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里仁篇》)

【译文】孔子说:

“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

”曾子说:

“是。

”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

“这是什么意思?

”曾子说:

“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评析】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

在这章中,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一以贯之的,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在后面的篇章里,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对此,我们将再作剖析。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篇》)

【注释】弘毅:

弘,弘大。

毅,刚毅。

弘毅指心胸宽阔,意志坚强。

【译文】曾子说:

“士不可以不心胸宽阔,意志坚强,因为他身负重任而路途遥远。

他把实行仁德作为自己的义务,不是很重吗?

他要为之奋斗终生,直到死才罢休,不是很遥远吗?

【评析】曾子的观点是:

读书人当立志行仁,至死方休。

子曰: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宪问篇》)

【译文】孔子说:

“有德行的人一定善言,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行。

仁者一定勇敢,而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评析】这一章解释的是言论与道德、勇敢与仁德之间的关系。

这是孔子的道德哲学观,他认为勇敢只是仁德的一个方面,二者不能划等号,所以,人除了有勇以外,还要修养其他各种道德,从而成为有德之人。

子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雍也篇》)

【注释】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zhì),同“智”;乐(yào),喜爱。

【译文】孔子说:

“有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有智慧的人好动,仁德者沉静。

有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评析】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

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

”子曰:

“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篇》)

【注释】施(shì):

动词。

众:

众人。

尧舜:

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

儒家认为是“圣人”。

病:

担忧。

诸:

“之于”的合音。

能近取譬:

能够就自身打比方。

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译文】子贡说:

“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

可以算是仁人了吗?

”孔子说:

“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

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

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评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

“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

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

对此,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

总之,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子曰: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里仁篇》)

【注释】好(hào):

喜爱,作动词。

恶(wù):

憎恶,讨厌,作动词。

【译文】孔子说:

“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评析】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

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

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子曰: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篇》)

【译文】孔子说:

“志士仁人,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