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B》48学时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7407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学B》48学时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测量学B》48学时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测量学B》48学时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测量学B》48学时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测量学B》48学时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测量学B》48学时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测量学B》48学时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测量学B》48学时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测量学B》48学时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测量学B》48学时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测量学B》48学时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测量学B》48学时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测量学B》48学时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测量学B》48学时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测量学B》48学时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测量学B》48学时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测量学B》48学时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测量学B》48学时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测量学B》48学时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测量学B》48学时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学B》48学时教学大纲.docx

《《测量学B》48学时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学B》48学时教学大纲.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测量学B》48学时教学大纲.docx

《测量学B》48学时教学大纲

《测量学B》(48学时)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Surveying(B)

学分:

3学分学时:

48学时理论学时:

36学时实验学时:

12学时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线形代数、概率论

适用专业: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工民建、环规、工程管理

教学目的:

测量学是非测绘专业的基础课程。

它的任务是学习测量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进行测量基本功训练,以便为今后学习相关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工程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教学要求:

1、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2、掌握常规和当代精密测量仪器、工具的使用方法(全站仪为主);

3、掌握图根控制网建立方法和地形图的识读和应用;

4、了解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测量学的任务及其作用

2.测量坐标系和高程系统的概念

3.测图的原理与测量工作原则

基本要求:

了解测量学的任务、水准面的定义、地物和地貌的概念、高斯投影的概念,了解坐标系、高程系统和直线定向的概念,理解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重点:

准确理解测量工作的实质(地面点位的确定)

难点:

高斯投影、直线定向

第二章水准测量(4学时)

1.水准测量原理

2.DS3水准仪的构造及使用

3.普通水准测量及其成果整理

4.水准仪的检校

5.自动安平水准仪简介

基本要求:

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学会水准仪的使用

重点:

水准测量原理及其成果整理

难点:

水准仪的检校

第三章角度测量与距离测量(10学时)

1.角度测量原理

2.J6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及其使用

3.水平角观测方法(测回法)

4.竖直角观测方法(中丝法)

5.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简介

6.距离测量方法(钢尺精密量距、光电测距)

7.全站仪的构造、功能及其使用

基本要求:

了解角度测量的概念,掌握水平角和竖直角观测方法,初步了解全站仪的使用及功能

重点:

经纬仪的安置,水平角和竖直角观测方法

难点:

全站仪的使用

第四章测量误差基本知识(2学时)

1.观测误差

2.偶然误差的特性

3.评定精度的指标

4.误差传播定律

5.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基本要求:

了解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能应用误差传播定律,掌握同精度观测值的中误差和算术平均值中误差计算

重点:

误差传播定律及其运用

难点:

非线性函数误差传播定律及应用

第五章控制测量(6学时)

8.控制测量概述

9.坐标正算与坐标反算(坐标方位角推算)

10.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11.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12.三、四等水准测量

13.三角高程测量

14.GPS定位技术简介

基本要求:

掌握导线测量的基本方法和导线坐标计算,了解三、四等水准测量和

三角高程测量。

重点:

导线的坐标计算

难点:

坐标方位角推算与坐标反算

第六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和应用(3学时)

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比例尺、等高线概念)

2.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简介经纬仪测绘法测图简介

3.数字化测图原理及方法

基本要求:

掌握地形图、等高线的基本概念,了解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重点: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识图能力)

难点:

等高线及其应用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2学时)

1.模拟法测图简介(经纬仪测绘法为主简介全过程)

2.数字化法测图简介(演示性介绍)

基本要求:

了解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方法及其过程

重点:

经纬仪测绘法

难点:

碎部选择,勾绘等高线

第八章测设的基本工作(4学时)

1.测设的基本工作

2.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

3.已知坡度的测设

4.测设直线

基本要求:

掌握测设点位平面与高程位置的方法,会计算测设数据,了解全站仪放样方法

重点:

掌握点位放样的常规方法

难点:

测绘数据的计算与设置

第九章施工测量(3学时)

1.概述

2.工业与多层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3.高层建筑施工测量

4.道路与桥梁施工测量

5.地下工程施工测量

6.建筑物变形监测简介

基本要求:

本章按各专业不同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有所侧重,主要了解建筑施工测量的内容及其方法

重点:

施工测量的方法

难点:

建筑物变形监测及其分析

实验内容:

1.S3水准仪的使用(2学时)验证性实验

基本要求:

熟悉S3水准仪的构造,学会安置、瞄准、粗平、精平及读数方法

重点:

学会正确读数

难点:

粗平与精平

2.水准测量(2学时)验证性实验

基本要求:

每小组构成一条闭合或附和水准路线进行外业施测与记录,上交合格的成果

重点:

了解水准测量外业工作程序与记录

难点:

成果整理

3.J6光学经纬仪的使用(2学时)验证性实验

基本要求:

熟悉J6经纬仪的构造,学会对中、整平、瞄准、读数的方法

重点:

学会对中、整平、读数

难点:

用光学对中器对中与整平

4.水平角、竖直角观测(2学时)验证性实验

基本要求:

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中丝法观测竖直角的施测程序及记录

重点:

测回法

难点:

消除视差,准确瞄准目标

5.全站仪的使用(2学时)验证性实验

基本要求:

学会使用全站仪(采用示范性演示教学)

重点:

操作程序及要求

难点:

全站仪的安置及数据的输入

6.经纬仪测绘法(2学时)综合性实验

基本要求:

了解经纬仪测绘法模拟测图的全过程(采用示范性演示教学)

重点:

碎部点(特征点)的测定方法

难点:

碎部点的选择及勾绘等高线

参考教材:

1.胡伍生、潘庆林,土木工程测量(第二版),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南京工业大学测绘工程教研室,测量学,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3.李青岳、陈永奇,工程测量学,北京:

测绘出版社,1984

4胡伍生、潘庆林、黄腾,土木工程施工测量手册,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5.全站仪使用说明

《测量学C》(32学时)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EngineeringSurvey

学分:

2学分学时:

32学时理论学时:

24学时实验学时:

8学时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

适用专业:

勘查技术与工程、建筑学、给水与排水工程等

教学目的:

测量学是非测绘的专业基础课。

它的任务是学习测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进行测量基本功训练,以便为今后学习相关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工程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教学要求:

1.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2.掌握常规和当代精密测量仪器、工具的使用方法

3.了解图根控制网建立方法和地形图的识读和应用。

4.了解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测量学的任务及其作用

2.测量坐标系和高程系统的概念

3.测图的原理与测量工作原则

基本要求:

了解测量学的任务、水准面的定义、地物和地貌的概念、高斯投影的概念,直线定向概念,了解坐标系和高程系统的概念,理解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重点:

准确理解测量工作的实质(地面点位的确定)

难点:

高斯投影及直线定向

第二章水准测量(3学时)

1.水准测量原理

2.DS3水准仪的构造及使用

3.普通水准测量及其成果整理

4.水准仪的检校简介

基本要求:

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学会水准仪的使用及成果整理

重点:

水准测量原理及其成果整理

难点:

水准仪的检校

第三章角度与距离测量(4学时)

1.角度测量原理

2.J6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及其使用

3.水平角观测方法(测回法)

4.竖直角观测方法(中丝法)

5.距离测量方法(钢尺精密量距,光电测距)

6.全站仪的构造、功能及其使用

基本要求:

了解角度的概念,掌握水平角和竖直角观测方法,初步了解全站仪的使用及功能

重点:

经纬仪的安置,水平角和竖直角观测方法

难点:

全站仪的使用

第四章测量误差基本知识(2学时)

1.观测误差

2.偶然误差的特性

3.评定精度的指标

4.误差传播定律

5.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基本要求:

了解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能应用误差传播定律,掌握同精度观测值的中误差和算术平均值中误差计算

重点:

误差传播定律及其运用

难点:

非线性函数误差传播定律及应用

第五章控制测量(4学时)

1.控制测量概述

2.坐标正算与坐标反算(坐标方位角推算)

3.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4.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5.GPS定位技术简介

基本要求:

掌握导线测量的基本方法和导线坐标的计算

重点:

导线的坐标计算

难点:

坐标方位角推算与坐标反算

第六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和应用(2学时)

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比例尺、等高线概念)

2.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简介

基本要求:

掌握地形图、等高线的基本概念,了解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重点: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识图能力)

难点:

等高线及其使用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2学时)

1.模拟法测图简介(经纬仪测绘法为主简介全过程)

2.数字化法测图简介(演示性介绍)

基本要求:

了解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方法及其过程

重点:

经纬仪测绘法

难点:

碎部选择,勾绘等高线

第八章测设的基本工作(3学时)

1.测设的基本工作

2.测设点平面位置的方法

3.已知坡度的测设

4.测设直线

基本要求:

掌握测设点位平面与高程位置的方法,会计算测设数据,了解全站仪放样

重点:

掌握点位放样的常规方法

难点:

测设数据的计算与设置

第九章施工测量(2学时)

1.概述

2.工业与多层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3.高层建筑施工测量

4.道路与桥梁施工测量

5.地下工程施工测量

6.建筑物变形监测简介

基本要求:

本章按各专业不同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有所侧重,主要了解建筑施工测量的内容及其方法

重点:

施工测量的方法

难点:

建筑物变形监测及其分析

实验内容:

1.S3水准仪的使用及水准测量(2学时)验证性实验

基本要求:

熟悉S3水准仪的构造,学会安置、瞄准、粗平、精平及读数方法,每小组构成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进行外业施测与记录,上交合格的成果

重点:

学会正确读数,了解水准测量外业工作程序与记录

难点:

粗平与精平,水准测量成果整理

2.J6光学经纬仪的使用(2学时)验证性实验

基本要求:

熟悉J6经纬仪的构造,学会对中、整平、瞄准、读数的方法

重点:

学会对中、整平、读数

难点:

用光学对中器对中与整平

3.DJ6经纬仪测回法水平角观测(2学时)验证性实验

基本要求:

掌握测回法的观测程序与方法,上交合格成果

重点:

测回法

难点:

消除视差,准确瞄准目标

4.全站仪的使用(2学时)验证性实验

基本要求:

学会使用全站仪,了解测角、测距、测坐标及其放样等功能(采用示范性演示教学)

重点:

操作程序

难点:

数据设置

参考教材:

1.胡伍生、潘庆林,土木工程测量(第二版),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南京工业大学测绘工程教研室,测量学,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3.李青岳、陈永奇,工程测量学,北京:

测绘出版社,1984

4胡伍生、潘庆林、黄腾,土木工程施工测量手册,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5.全站仪使用说明书

南京工业大学《测量学B》课程教学进程表(48学时,按3课时/次)

周次及起

讫日期

讲课

学分

自学

学分

实验及其

它教学方

式学分

教学内容进度及要求

教学方式

备注

第1周

3

第一章绪论

1.了解测量学的任务及其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2.地面点位的确定,测量坐标系及高程系统

3.测量工作概述。

第二章水准测量1.掌握水准测量原理

讲课

第2周

月日

月日

3

第二章水准测量

2.S3水准仪的构造及使用;3.动安平水准仪简介;

4.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5.水准测量成果整理。

讲课

第3周

月日

月日

3

实验1DS3水准仪的使用(实验一)

实验2、普通水准测量(实验二)

验证性实验

第4周

月日

月日

3

第二章水准测量

6.DS3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7.水准测量的误差及注意事项

第三章角度与距离观测

1.角度测量原理(水平角、竖直角的概念);

讲课

第5周

月日

月日

3

第三章角度与距离观测

2.J6型光学经纬仪及其操作

3.测回法

4.方向观测法

5.光学经纬仪的检验校正

讲课

第6周

月日

月日

3

实验3:

DJ6光学经纬仪的使用(实验八)

实验4:

水平角观测(测回法)(实验九)

验证性实验

第7周

月日

月日

3

第三章角度与距离观测

6.竖直角观测;

7.钢尺量距基本方法;

8.视距测量。

讲课

第8周

月日

月日

3

第三章角度与距离观测

9.光电测距。

第四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1.观测误差2.偶然误差的特性;(有界性,对称性,密集性,抵偿性)3.评定精度的指标;

讲课

第9周

月日

月日

3

实验5:

全站仪使用(实验十五)

验证性实验

第10周

月日

月日

3

第四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1.误差传播定律及应用2.广义算术平均值及权简介;

第五章控制测量

1.简单介绍小地区控制测量概念

讲课

第11周

月日

月日

3

第五章控制测量

2.导线测量外业工作;

3.直线定向,坐标方位角的概念

4.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以闭合导线为例);

5.三、四等水准测量简介;6.三角高程测量简介。

讲课

第12周

月日

月日

3

第六章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应用

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2.地形图的应用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1.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讲课

第13周

月日

月日

3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2.模拟法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经纬仪测绘法)

3.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测量方法(野外采集数据方法)

第八章测设的基本工作

1.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2.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

讲课

第14周

月日

月日

3

实验6: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实验十四)

综合性实验

第15周

月日

月日

3

第八章测设的基本工作

1.已知坡度线的测设;2.测设直线。

第九章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1.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目的,内容,坐标转换;

2.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

讲课

第16周

月日

月日

3

第九章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1.民用建筑施工测量2.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简介

第十章道路与桥梁施工测量

1.概述;2.道路中线测量;3.圆曲线的测设;

第十一章地下工程施工测量

1.地下工程施工测量简介。

讲课

注:

本表一式三份。

一份交教师所在院(系),一份交学生班级,一份交教务处。

 

南京工业大学《测量学B》课程教学进程表(48学时,按2课时/次)

周次及

起讫日期

讲课

学时

自学

学时

实验及

其它教学

方式学时

教学内容进度及要求

教学方式

备注

第1周

月日

月日

4

第1章绪论§1-1测量学的任务及其作用§1-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3地面点位的确定§1-4测量工作概述第2章水准测量§2-1水准测量原理§2-2水准测量仪器及其操作

讲课

第2周

月日

月日

2

2

实验1:

DS3水准仪的使用(实验一)

第2章水准测量§2-3普通水准测量及其成果整理

讲课

验证性

实验

第3周

月日

月日

2

2

实验2:

普通水准测量(实验二)

第2章§2-4DS3型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2-5水准测量的误差及注意事项§2-6自动安平水准仪

讲课

验证性

实验

作业一

第4周

月日

月日

2

2

第3章角度与距离测量

§3-1角度测量(角度测量原理)

实验3:

DJ6光学经纬仪使用(实验八)

讲课

验证性

实验

第5周

月日

月日

2

2

第3章角度与距离测量续§3-1角度测量(水平角观测,竖直角观测)

实验4:

DJ6测回法水平角观测(实验九)

讲课

验证性

实验

第6周

月日

月日

4

第3章角度与距离测量

续§3-1角度测量(DJ6经纬仪检校简介)

§3-2距离测量

讲课

 

第7周

月日

月日日

2

2

第3章角度与距离测量

§3-3全站型电子速测仪

实验5:

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实验十五)

讲课

验证性

实验

作业二

第8周

月日

月日

4

第4章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4-1测量误差§4-2评定精度的标准§4-3观测值的成果计算与精度评定§4-4误差传播定律及其应用

第5章控制测量§5-1控制测量概述

讲课

第9周

月日

月日

4

第5章控制测量

§5-2导线测量算例

§5-4三、四等水准测量§5-5三角高程测量

讲课

作业三

第10周

月日

月日

4

第6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与应用

§6-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6-2地形图的应用

第7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7-3经纬仪测绘法§7-5数字化测图概述

讲课

第11周

月日

月日

2

2

实验6:

经纬仪测绘法测图(实验十四)

第8章测设的基本工作

§8-1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8-2点的水平位置的测设方法

综合性

实验

讲课

第12周

月日

月日

4

第8章测设的基本工作

§8-3已知坡度线的测设§8-4测设直线

第9章建筑工程施工测量§9-1概述

§9-2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9-3民用建筑施工测量§9-5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第10章道路桥梁施工测量简介第11章地下工程施工测量

讲课

作业四

注:

本表一式三份。

一份交教师所在院(系),一份交学生班级,一份交教务处。

南京工业大学《测量学C》课程教学进程表(32学时)

周次及

起讫日期

讲课

学时

自学

学时

实验及

其它教学

方式学时

教学内容进度及要求

教学方式

备注

第1周

月日

月日

2

第1章绪论

§1-1测量学的任务及其作用§1-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3地面点位的确定§1-4测量工作概述

讲课

第2周

月日

月日

2

第2章水准测量

§2-1水准测量原理§2-2水准测量仪器及其操作§2-3普通水准测量及其成果整理

讲课

作业一

(第2章)

第3周

月日

月日

2

实验1:

DS3水准仪的使用(实验一)

普通水准测量(实验二)

验证性

实验

第4周

月日

月日

2

第3章角度与距离测量

§3-1角度测量

讲课

第5周

月日

月日

2

实验2:

DJ6光学经纬仪使用(实验八)

验证性

实验

第6周

月日

月日

2

第3章角度与距离测量

§3-1角度测量§3-2距离测量§3-3全站型电子速测仪

讲课

作业二

(第3章)

第7周

月日

月日

2

实验3:

DJ6测回法水平角观测(每人一测回)(实验九)

验证性

实验

第8周

月日

月日

2

实验4:

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实验十五)

验证性

实验

第9周

月日

月日

2

第4章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4-1测量误差§4-2评定精度的标准§4-3观测值的成果计算与精度评定

讲课

第10周

月日

月日

2

第5章控制测量

§5-1控制测量概述§5-2导线测量

讲课

第11周

月日

月日

2

续第5章控制测量导线测量计算算例

§5-5三角高程测量

讲课

作业三

(第5章)

第12周

月日

月日

2

第7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与应用

§6-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6-2地形图的应用

讲课

第13周

月日

月日

2

第7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7-3经纬仪测绘法§7-5数字化测图概述

第8章测设的基本工作

§8-1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

讲课

第14周

月日

月日

2

第8章测设的基本工作

§8-2点的水平位置的测设方法

§8-3已知坡度线的测设§8-4测设直线

讲课

作业四

(第8章)

第15周

月日

月日

2

第9章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9-1概述§9-2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

§9-3民用建筑施工测量§9-5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简介

讲课

第16周

月日

月日

2

复习与答疑

讲课

注:

本表一式三份。

一份交教师所在院(系),一份交学生班级,一份交教务处。

注:

实验项目指导内容见《测量学实验》指导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