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质量通病治理方案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7596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砼质量通病治理方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砼质量通病治理方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砼质量通病治理方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砼质量通病治理方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砼质量通病治理方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砼质量通病治理方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砼质量通病治理方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砼质量通病治理方案1.docx

《砼质量通病治理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砼质量通病治理方案1.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砼质量通病治理方案1.docx

砼质量通病治理方案1

 

关于《忻保高速公路路基五合同段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施工工区、相关部室:

根据忻保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关于印发〈忻保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本合同段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忻保高速公路路基五合同段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学习,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本单位公路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

特此通知。

附件:

《忻保高速公路路基五合同段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

 

二00九年七月二十四日

 

忻州至保德高速公路路基工程

 

混泥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

实施方案

 

编制:

闫志德

审核:

张海云

忻保高速公路路基五合同段项目部

二OO九年七月

忻保高速公路路基五合同段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实现全面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根据忻保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忻保高速质字[2009]194号)《关于印发〈忻保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本合同段建设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治理目标

通过质量通病的治理,全面提高本合同段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有效使用。

(一)杜绝强度不达标混凝土,有效控制混凝土强度离散性。

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设计强度且严格控制在设计强度的1.5倍以内。

(二)杜绝使用不合格原材料,钢筋、水泥、外加剂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三)钢筋保护层厚度在模板安装过程中抽检合格率达到90%以上,工后抽检合格率达到85%以上。

(四)蜂窝、麻面、裂缝等现象显著减少,消除露筋现象,混凝土外观质量有明显提高。

(五)预应力孔道压浆、超限裂缝、隧道衬砌厚度等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六)形成一项较为成熟的混凝土质量有效控制的工艺和工法,培养一支优秀的混凝土施工队伍,使本合同段的混凝土工程质量可靠、外观精美。

二、治理范围和主要内容

(一)治理范围

本施工合同段的桥涵、隧道、混凝土支挡工程。

(二)治理内容

1、管理通病

(1)质量责任制要明确、落实到位,质量责任划分覆盖到所有混凝土分项工程,关键工序质量责任人落实,质量考核奖惩严格,增强参建人员质量责任意识等。

(2)保证原材料质量,堆放场地进行硬化,砂、石材料不得窜仓,钢筋、钢铰线、水泥的存放保管到位,以免钢材锈蚀、水泥变质。

(3)试验检测及管理工作要规范,原材料、半成品和实体质量技术指标内容检测频率充足,检测设备或仪器满足试验要求,试验检测适用标准正确,试验台帐建立完善,记录、台帐、报告之间相对应,标养室设施、试块制作与养护满足规范要求等。

(4)对质量隐患或质量问题发现要及时,处理要彻底、到位,整改结果要明确等。

2、施工工艺通病

(1)钢筋加工、制作和安装规范,焊接符合标准,间距控制严格。

(2)材料计量准确、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适当,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改变配合比,外加剂要进行检测,检测频率要满足规范要求。

(3)混凝土浇筑、养护符合规范,养护进行覆盖,养护时间满足规范要求,同条件养护试块。

(4)预应力构件施工要精细,张拉机具及时进行标定,工序安排合理,张拉龄期控制规范,孔道压浆及时、密实。

(5)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凿毛处理到位,保证接茬效果。

(6)支模工艺要精细,模板接缝处理适当,模板支撑数量充足、满足强度要求。

(7)梁板预制底模精细处理,浇筑混凝土前清理干净,预拱度设置适当,脱模后底板平整度和光洁度满足要求。

(8)梁板内模固定牢固,以免上浮造成顶板厚度不够;负弯矩预留齿板尺寸控制严格,保证桥面铺装厚度;梁板按规定设置排气孔,确保养护用水在梁板内顺畅排出,以免造成冻胀从而影响混凝土寿命。

(9)梁板预制张拉后放置时间不超过三个月,梁板起拱度满足设计要求,以免造成桥面铺装厚度不足。

(10)保护层垫块强度满足要求、间距适当、绑扎牢固;钢筋绑扎牢固、焊接规范,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

三、组织机构及有关要求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项目部成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组织领导组,领导组办公室设在质检安全部,负责制定本合同段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对本合同段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组织对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上报,对质量通病治理效果好的施工工区及个人进行表彰。

组织机构如下:

组长:

刘洪波

副组长:

李岩青李庆宏

成员:

质检安全部、工程技术部、试验室、一、二、三工区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质检安全部,办公室主任由张海云同志兼任,副主任由闫志德同志兼任。

(二)强化体系、执行到位

1、由质检安全部组织试验室、测量队、各施工工区完成对已完工程项目混凝土质量通病调查、分析研究等各项工作。

2、根据调查结果,明确治理的目标和环节,细化治理措施,制定治理质量通病实施要点。

3、各工区进一步细化施工组织设计,层层落实责任人,认真落实质量保证体系。

各混凝土施工项目实行集中拌和,集中预制,按标准化流程进行施工。

加强对原材料、模板制作安装及混凝土拌和运输、振捣、养生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

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治理质量通病并层层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提高具体实施人员治理质量通病的意识和技能。

重视混凝土施工动态控制,加强试验检测及数据分析,对发生变异的数据重点分析,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开展文明工地建设达标活动,重点加强混凝土拌和场地和混凝土浇注现场的规范化管理。

开展工地试验室管理达标活动,规范开展各项混凝土质量技术指标检测。

4、试验检测工作要规范。

全面提高试验检测队伍整体素质,提高试验检测技术水平。

严格工地试验室检查和考核,确保现场试验室人员数量和试验环境、设备满足要求,同时相应母体试验室要加强对工地试验室的管理和指导,确保现场试验检测工作规范有序。

保证检测工作及时、客观、科学、准确,通过数据动态分析,掌握混凝土质量状况,并对下一阶段的施工提供指导。

(三)精细管理,保证效果。

1、确保原材料质量。

原材料质量是工程实体质量的基础,各施工工区要切实加强对钢材、水泥、集料、锚夹具、连接器、外加剂、波纹管等进场检验,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在产品进场验收方面,除外观检查和硬度检验外,对同一生产厂家的产品按进场批次各进行一次静载锚固性能试验,以保证材料质量。

所有材料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检验合格的材料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存放、保管和使用。

严禁使用锈蚀严重的钢材,发现不合格的原材料必须立即清退出场并做好记录。

严格控制水泥质量,坚决杜绝不合格水泥和立窑水泥用于混凝土工程。

2、慎重选用外加剂。

选用混凝土外加剂要熟悉其产品性能,所用外加剂必须是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现场试验人员要按相关规范,组织对每批产品进行进场及使用过程中的检测,经检验确认符合施工要求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对工程质量和耐久性有不利影响的外加剂,同时必须严格、准确地控制掺加剂量。

3、严格控制配合比。

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工艺、施工条件、材料、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配合比调整、报批。

加强混凝土拌和管理,确保计量准确、搅拌均匀,防止离析。

4、确保施工工艺规范。

(1)模板制作质量符合要求,安装牢固。

支架支撑浇筑混凝土期间,设专人按时检查支架、模板有无变形和位移,认真填写检查记录;

(2)钢筋加工与安装规范,严格控制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3)混凝土振捣规范,合理控制浇注厚度,避免过振和漏振;

(4)混凝土保湿养护要加强,养护时间必须达到规范要求;

(5)加强钢筋保护层质量控制,垫块的材料和形状应科学合理,易于施工控制;视结构部位特点合理布置保护层垫块,变截面部位和主筋布置部位应适当加密;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在砼浇筑、振捣过程中不发生较大变位;

(6)加强对预应力筋张拉机具、张拉、孔道压浆等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张拉机具应按有关规定定期标定,使用超过规定次数重新校验,必须仔细记录使用台帐,张拉机具与锚具配套使用。

穿束前认真检查垫板和孔道,孔道内应通畅、无水分和杂物。

预应力筋张拉坚持“双控”工艺和龄期控制,张拉及放松时填写施工记录备查;必要时对锚具和孔道摩阻损失进行测定;对在张拉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暂停张拉,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后方可继续。

孔道压浆工作要及时进行,对压浆采用的水泥浆重要技术指标(强度、水灰比、泌水率、膨胀率、稠度等)应进行检验;孔道压浆应缓慢、均匀进行,不得中断,压浆后应从检查孔中抽查压浆密实情况,压浆过程应填写施工记录。

(7)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凿毛处理要到位,松散混凝土和旧混凝土面必须全部凿除,露出新鲜混凝土;

(8)模板制作要精细,接缝处进行特殊处理以保证不漏浆;底模铺设材料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光洁度,保证不会在浇注和振捣过程中打折变形。

(9)按照设计要求预留排气孔并及时凿通。

5、加强现场作业人员培训和施工技术交底。

要深入落实层层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把通病治理的责任明确落实到施工一线。

同时,各施工工区要切实加强一线参建人员的针对性岗位业务培训,要让一线工程人员了解质量通病的名称、危害、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掌握施工工艺的关键环节,进一步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管理能力,夯实通病治理基础工作。

6、及时开展实体工程质量检测。

应在每一混凝土构件到达龄期后进行回弹法强度简易普查,尤其要注重加强对现浇结构混凝土构件的强度检测,发现异常认真核查处理到位,并做好相应检测记录,使整体混凝土构件强度得到保证。

四、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

动员部署

7月25日前,项目部按照《忻保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合同段的实际情况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并报建管处质检安全部备案。

各施工工区以本工区混凝土施工项目为活动单位开展活动。

2、第二阶段:

组织实施

2009年7月至本项目路基、桥隧工程结束。

项目部完成对已完工程项目混凝土质量通病调查、分析研究等各项工作,制定治理质量通病实施要点并组织实施,确保责任到人,通病治理取得实效。

3、第三阶段:

经验总结

本合同段路基、桥隧工程结束时,各工区要将各自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将总结后成熟的工艺、工法报项目部。

对在质量通病治理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将予以表彰奖励。

 

忻保高速公路路基五合同段项目部

二00九年七月二十四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