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区学年度第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语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8062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崇文区学年度第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语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语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语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崇文区学年度第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语文.docx

《崇文区学年度第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崇文区学年度第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语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崇文区学年度第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语文.docx

崇文区学年度第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语文

崇文区2004——2005学年度第—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4页。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愀然不悦悄无声息言语讥诮翘首仰望

B.抢天呼地帆樯如林强人所难踉踉跄跄

C.十恶不赦穷奢极欲令人慑服涉笔成趣

D.肆无忌惮殚精竭虑澹然置之荒诞不经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嘻笑怒骂骚人墨客乔装打扮成群结队

B.开门缉盗色厉内荏绿草如阴不苟言笑

C.积思广益迫不及待闪烁其辞巧取豪夺

D.卑躬屈膝棋高一着始作俑者真知灼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科学家们认为世界原油产量已经接近________,人类必须寻找替代能源,否则将很快陷入困境。

②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繁荣,西方文化与东方传统在香港共冶一炉,新旧事物相互_________,缔造出香港独特的都会文化。

③民工工资问题积聚多年,解决问题需要政府力量的强力介入和制度建设的双管齐下,只有这样,才能对劳动者权益的__________提供可靠的制度支持。

④在环保部门进行的汽车尾气排放夜间专项检查中,全市1349辆公交车因排放量超标遭到___________。

A.高峰交融保证处罚

B.高峰交织保障惩罚

C.峰值交融保障处罚

D.峰值交织保证惩罚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棒球在美国已有150年的历史,孩子们从很小起就耳濡目染,看棒球成了他们很重要的娱乐。

B.在学习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可寻的,要有一股韧劲,如果遇到一点困难就畏缩不前、功败垂成,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C.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指出,在中国,无论是旅游指南,还是产品介绍,无论是名胜古迹的说明,还是街头巷尾的标牌,外文翻译差错已到了俯拾即是的程度。

D.陈水扁当局在高中历史课程纲要中,将“台湾史”从原来的“中国史”中独立出来,是想用意识形态取代历史,是数典忘祖。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有人提议把9月25日——鲁迅的诞辰定为“读书节”,是因为读书能养成人善于思考、善于批评、善于创新的精神。

B.姚明自传《我的世界我的梦》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这本自传,讲述了姚明的成长和他在NBA的两个赛季。

C.张丹在总结学习经验时说道:

“在三年的高中学习中,我的进步很大,因为老师对自己都是严格要求的。

D.新浪网调查显示,网民们的读书时间很少,甚至还有接近10%的人每天几乎不读书。

这表明,由于工作和生存压力,很多网民的读书习惯已经逐渐消失或正在消失。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0题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也。

少为县吏,以清公称。

将避乱荆州,未至,闻刘表政令不明,遂往鲁阳。

太祖临兖州,辟为治中从事。

玠语太祖曰:

“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

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

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太祖敬纳其言,转幕府功曹。

太祖为司空、丞相,玠尝为东曹掾,与崔琰并典选举。

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

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

太祖叹日:

“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

”文帝为五官将,亲自诣玠,属所亲眷。

玠答曰:

“老臣以能守职,幸得免戾,今所说人非迁次,是以不敢奉命。

”大军还邺,议所并省。

玠请谒不行,时人惮之,咸欲省东曹。

乃共白曰:

“旧西曹为上,东曹为次,宜省东曹。

”太祖知其情,令曰:

“日出于东,月盛于东,凡人言方,亦复先东,何以省东曹?

”遂省西曹。

初,太祖平柳城,班所获器物,特以素屏风素冯几赐蚧,曰:

“君有古人之风,故赐君古人之服。

”玠居显位,常布衣蔬食,抚育孤兄子甚笃,赏赐以振施贫族,家无所余。

迁右军师。

魏国初建,为尚书仆射,复典选举。

时太子未定,而临菑侯植有宠,玠密谏曰:

“近者袁绍以嫡庶不分,覆宗灭国。

废立大事,非所宜闻。

”后群僚会,玠起更衣,太祖目指曰:

“此古所谓国之司直,我之周昌也。

(选自《三国志》)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饥馑流亡饥馑:

荒年

B.属所亲眷属:

嘱托

C.幸得免戾戾:

罪过

D.遂省西曹省:

察看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辟为治中从事

D.国主迁移

C.公家无经岁之储

D.抚育孤兄子甚笃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皆清正之士蚓无爪牙之利

B.近者袁绍以嫡庶不分,覆宗灭国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日出于东暴见于王

D.太祖知其情则齐国其庶几乎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明毛玠“清廉正直,奉公执法”的一组是

①闻刘表政令不明,遂往鲁阳

②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

③今所说人非迁次,是以不敢奉命

④时人惮之,咸欲省东曹

⑤赏赐以振施贫族,家无所余

⑥此古所谓国之司直,我之周昌也

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③⑤D.②③⑤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毛玠曾经劝太祖搞好农耕,积蓄军资,作长远的打算。

太祖采纳了他的意见,转任他为将军府中的功曹。

B.毛玠作东曹掾,主管选举。

他所举用的都是清廉正直的人,那些尽管在当时有盛名,但行为虚浮、不本分的人,始终没能得到提拔任用。

C.太祖平定柳城,特意将缴获的素屏风和素冯几赐给毛玠,称赞他有古人的作风。

魏国建立不久,又称赞他是个正直的人。

D.魏国建立之初,毛玠作尚书仆射,又掌管选举。

他劝告太祖要吸取袁绍的教训,做好立太子这件大事,并且主张立曹植为太子。

第Ⅱ卷(共12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10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总分

分数

三、(18分)

11.给下面一段文言文加上标点符号。

(5分)

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葚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二斗牛蹄一只与之

12.读下面的诗完成

(1)—

(2)题。

(9分)

李白墓

白居易

采石江边李白坟,

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垅穷泉骨,

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

就中沦落不过君。

太白墓

清·沙张白

明皇顾,宫奴怒,玉环妒。

四海飘零七尺身,

千古才名三尺墓。

汾阳注功是先生功,

永王过岂先生过?

我来一拜一凄然,

酒醒何处呼谪仙?

江空山老月在天。

注:

唐代大将郭子仪因功曾被封为汾阳王。

(1)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二项是()()(4分)

A.白诗开头两句即切入诗题,用夸张的写法描摹李白墓之荒芜,为下面的抒情打下坚实的基础。

B.沙诗“汾阳”“永王”两句写了李白一生中两个典型事例,既肯定了他对郭子仪的帮助,又强调了永王谋反并不是作为其幕僚的李白之过。

C.白诗尾句中的一个“君”字,仿佛诗人与李白当面倾心交谈,既哭诉李白的不平命运,又庆幸自己的人生旅程顺利。

D.沙诗以“我来”句自然过渡到第三层,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写李白的诗名与天地共存,与日月齐光。

E.两首诗虽题材相同,但从所表现的情感来看,白诗比沙诗更丰富一些,已超出对个别人事的感怀抒情。

(2)请就诗歌中画线的句子(任选一处),写一段鉴赏文字。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题)(4分)

(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人之所罕至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3)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四、(12分)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14——17题

有关遗传工程学的思考

造物主建造形形色色的生物世界,所使用的砖头是DNA,它的表现形式就是所谓的基因,基因编码蛋白质,再加上其它种种零件,它们相互结合和作用,便构成了一朵野玫瑰,或是一株白桦树,也可以是一头大象或一条蛇或一个人。

这就是造物主那双看不见的神手所作的一切。

最近20年(1970—1990)分子生物学对基因作用机制的详尽研究使我们的生物设计师透过门缝隐隐约约窥探到了造物主建造生物世界的蓝图。

我们将重新编写动植物的基因,甚至使遗传工程成为改变我们人类自身的工具。

别的不说,就说运用基因转移技术改造禾谷类作物的前景吧,显然,通过遗传工程技术提高谷类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对缓解世界粮食危机将具有重大意义。

此外,高等植物基因转移技术的发展还会使植物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然而,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阴影。

动植物和微生物的进化过程已经被大自然的最高智慧极微妙地控制了千百万年,或上亿年,重组DNA分子的构成正在打乱造物主的总设计和总计划。

不错,原始人把野生动物驯养成家畜,把植物培养成作物,也扰乱了大自然(造物主)的进化过程和总的部署,作物育种学家和家畜育种学家培养出新种也在扰乱之列,而且创造新种的速度远远高于大自然通常进化的速度,但是都没有从根本上扰乱造物主总的安排。

而由人设计生物体,或叫人造生物或细胞(所谓生命合成)则有可能包含着潜在的危险。

广阔范围内的人工生命现象出现在地球生命王国的地平线上是件极其严肃的事。

也许它同1938年哈恩发现核裂变反应是一样的严肃,事关重大。

盲目遵从大自然进化过程的智慧安排也不免迂腐可笑。

比如,对鼠疫、天花、霍乱、伤寒和癌症这一连串造物主的安排,我们人类就要加以抵制和抗拒。

但是在确切知道遗传工程学某个试验的可能后果之前,以及还没有保护人类免遭危害的安全措施之前,遗传学家应当自动放弃这类危险的试验。

当心一个特定的重组DNA分子会毁掉地球上的生物世界。

比起其它学科,遗传工程更离不开慎重思考,因为妖怪已经随着一缕轻烟跳出了瓶子,我们必须学会制服它,叫它为人类服务,而不许它撒野胡来,成为人类异己的可怕力量。

14.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基因和蛋白质,相互结合和作用,便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B.生物学家通过对基因理论的研究,全面掌握了物种构成的原理。

C.因为生命合成也许有某种潜在的危险,事关重大,所以必须严肃对待。

D.生物学家必须要遵从造物主的安排,不能对它进行人为的改变。

15.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遗传工程学像其他许多学科一样,由人类研究,最终也将毁灭人类。

B.遗传工程技术可以使大量的人工生命现象出现,这有可能从根本上打乱大自然的进化过程。

C.人造生物是生物学家重组DNA分子,其结果将会打乱造物主的安排。

D.遗传工程危害极大,甚至成为人类异己的可怕力量,因此应该放弃对它的研究。

16.结合文章内容,具体阐释“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阴影”一句话的含义。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对“遗传工程学”所持的态度:

(不超过10个字)(2分)

五、(18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8——21题

秃的梧桐

——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作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院外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阴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淅淅沥沥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

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在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榈树。

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

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以前的美阴了。

一阵风过,叶儿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啮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

可恶!

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

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

秋来,老柏和香橙还沉郁地绿着,别的树却都憔悴了。

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起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畔絮聒?

——现在它的叶儿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了葱茏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

爬在榆干上的薛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地悲叹。

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风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

还有从前种麝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

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儿的冷香里!

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桐树,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斜阳中。

——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

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

(选自《绿天》)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起笔就写人们对秃梧桐的叹惋,从侧面写出这株梧桐濒临死亡,实在令人心痛。

B.从文中雨打梧桐,诗意两家分享的描述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对梧桐的喜爱。

C.“亭亭有如青玉”运用比拟,形象地写出了梧桐树干的笔直及其颜色,表明生命力旺盛。

D.“哦!

可恶!

”连用两个感叹词语,强烈地表达出对蚂蚁蛀蚀梧桐的憎恶和对梧桐的赞叹。

E.作者形神兼备、静动结合的描写,增强了本文的艺术效果。

19.作者为什么要描写秋天里的其他植物?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划线的段落,连用三个“又”和两个“整整地忙”,这样写有何用意?

(4分)

反复使用“又”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复使用“整整地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简要分析“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

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

”这两句话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12分)

22.下面的话是围绕唐诗的成就而展开的,但两段话在语气上不连贯,请你在横线上写出

必要的句子,使两段话连贯起来。

(4分)

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高峰。

唐诗的数量浩如烟海。

在唐代,古体诗大放异彩,近体诗异军突起;诗人辈出,流派纷呈,杰作层出不穷。

唐诗的艺术水平确乎达到了后难为继的高度,对以后的诗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盛唐时期,唐代诗坛可谓群星璀璨。

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的半个世纪中,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贺知章等一大批杰出诗人把唐诗的天空装点的光辉灿烂,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双峰并峙,将中国诗歌发展推向顶峰。

23.用以下例句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

(4分)

例句:

面对失败和挫折,一笑而过是一种乐观自信,然后重整旗鼓,这是一种勇气。

面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笑而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下表的内容。

(不得出现具体数据;30字以内)(4分)

1980—2002年间,我国陆路交通部分数据统计

时间

项目

1980

2002年

铁路营运里程(万千米)

5.33

7.19

铁路客运量(亿人)

9.22

10.56

公路营运里程(万千米)

88.33

176.52

公路客运量(亿人)

22.28

111.63

1980—2002年间

七、作文(60分)

25.前不久,南京媒体报道了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联合发起倡议:

希望能成立一个中国大学生自己的感恩节。

现代汉语词典把“感恩”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要建立感恩节,表示我们灵魂中感恩的意识已经苏醒。

我们真的应该感恩于生活、父母及曾对我们微笑过的每一个人;我们还应该感恩于每一缕阳光、每一粒稻谷及每一声鸟鸣。

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一等

60-51

二等

50-38

三等

37-25

四等

24-0

总分

评卷人

错别字、不足字数减分

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B2.D3.C4.B5.D

二、(15分,每小题3分)

6.D7.A8.B9.C10.D

三、(18分)

11.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

遭王莽乱,岁荒,不给。

拾桑葚,以异器盛之。

赤眉贼见

而问之。

顺曰:

“黑者奉母,赤者自食。

”贼悯其孝,以白米二斗、牛蹄一只与之。

(前三处句号和冒号、引号、顿号共5分,错一处扣1分,错两处扣2分,错三处不得分。

12.(9分)

(1)CD

(2)白诗,既勾勒出李白—生诗文创作的巨大成就,又对其死后孤寂冷落的遭遇表示怜惜。

这里死后的凄凉和生前的成就两相对照,形成鲜明对比,反差之大出人意料,产生催人泪下的效果。

沙诗,既概括了李白一生的主要经历,又评价了其才名。

“四海”“千古”两句精巧对仗。

“千古”“三尺”两组数字形成鲜明对比,前者突出了他对诗界的影响,千古不灭;后者三尺坟茔不为壮观,然而遮不住诗人璀璨的光辉。

(可以从内容、语言、修辞手法等角度鉴赏,言之成理即可。

13.

(1)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望帝春心托杜鹃蓝田日暖玉生烟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出两句即可)(每空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

四、(12分)

14.C15.B

16.遗传工程学中有光明的—面:

①提高谷类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②可以保护植物。

危险的一面:

①可能从根本上扰乱造物主总的安排;②也可能危害人类。

(答对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17.慎重思考,谨慎对待。

五、(18分)

18.CD(4分,一项2分)

19.衬托秃梧桐的个性:

勇敢、坚韧、有志气。

(4分)

20.“又”强调了①春夏交替,时间变化;②风、蚁侵袭不断。

(答对一点得1分。

)“整整地

忙”突出了梧桐不畏风蚀蚁蛀,顽强不屈地生长着。

(答出“不畏”和“顽强不屈”得2分,意思对即可。

21.含义:

①只要有春天来临,梧桐就有生命力,就会发芽、长叶;②梧桐生长的机会和克服蚁蛀风蚀的机会并存;③坚信梧桐宁死不屈、百折不挠。

(3分,答对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表达作用:

①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②产生意在言外,耐人回味的效果;③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

(3分,答对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六、(12分)

22.如果说,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那么,盛唐诗是这座高峰的顶点。

(承上启下各2分,表达不好酌情扣分。

23.示例:

面对误解和仇恨,一笑而过是一种坦然宽容,然后保持本色,这是一种达观。

(以上只是示例,答案可多种多样。

评分时,注意句间关系,每句1分。

24.从营运里程和客运量来看,我国公路的发展速度远快于铁路。

(如果只写出“我国公路的发展速度远快于铁路”得2分。

七、(60分)

25.(60分)

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