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最全面的初中物理公式总结精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8398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总复习最全面的初中物理公式总结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最全面的初中物理公式总结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最全面的初中物理公式总结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最全面的初中物理公式总结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最全面的初中物理公式总结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最全面的初中物理公式总结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最全面的初中物理公式总结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最全面的初中物理公式总结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最全面的初中物理公式总结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最全面的初中物理公式总结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最全面的初中物理公式总结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最全面的初中物理公式总结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最全面的初中物理公式总结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最全面的初中物理公式总结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最全面的初中物理公式总结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最全面的初中物理公式总结精品.docx

《中考物理总复习最全面的初中物理公式总结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最全面的初中物理公式总结精品.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总复习最全面的初中物理公式总结精品.docx

中考物理总复习最全面的初中物理公式总结精品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

一、密度(ρ):

1、定义: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

m为物体质量,主单位kg,常用单位:

tgmg;

v为物体体积,主单位cm3m3

3、单位:

国际单位制单位:

kg/m3常用单位g/cm3单位换算关系:

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

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二、速度(v):

1、定义: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

变形,

S为物体所走的路程,常用单位为kmm;t为物体所用的时间,常用单位为sh

3、单位:

国际单位制:

m/s常用单位km/h换算:

1m/s=3.6km/h。

三、重力(G):

1、定义: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2、计算公式:

G=mg

m为物理的质量;g为重力系数,g=9.8N/kg,粗略计算的时候g=10N/kg

3、单位:

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四、杠杆原理

1、定义:

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公式:

F1l1=F2l2也可写成:

F1/F2=l2/l1

其中F1为使杠杆转动的力,即动力;l1为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动力臂;

F2为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即阻力;l2为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阻力臂

五、压强(P):

1、定义: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物理意义: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

P=F/S------F=PS

F为压力,常用单位牛顿(N);S为受力面积,常用单位米2(m2)

3、单位是:

帕斯卡(Pa)

六、液体压强(P):

1、计算公式:

p=ρgh

其中ρ为液体密度,常用单位kg/m3g/cm3;g为重力系数,g=9.8N/kg;

h为深度,常用单位mcm

2、单位是:

帕斯卡(Pa)

七、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

1、内容:

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计算:

F浮 =G排=ρ液V排g3、单位:

牛(N)

浮力的计算

a、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

b、称量法F浮=G-F拉

c、压力差法F浮=F上-F下

d、漂浮、悬浮F浮=G物

八、功(W):

1、定义:

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2、计算公式:

W=FS

其中F为物体受到的力,常用单位为为牛(N);

S为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常用单位为m

3、单位:

焦耳,1J=1N·m

九、机械效率(η):

1、定义: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2、计算公式:

η=W有用/W总

W有用为对人们有用的功,即有用功;

W总为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即总功。

单位都为焦耳(J)

3、单位: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十、功率(P):

1、定义:

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功率定义式:

P=W/t;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情况来说:

P=Fv(F为动力)

物理意义:

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注;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

计算总功率常用公式P=P1+P2+…Pn

2、公式:

P=W/t=UI=I2R=U2/R

W为所做的功,单位焦耳(J);t为做功的时间,单位sh

3、单位:

主单位W;常用单位kW换算:

1kW=103W 1MW=106W 

十一、焦耳定律:

Q=I2Rt

对于纯电阻电路而言:

Q=I2Rt=UIt=

初三物理计算公式汇总

 

 

 

 

容易搞错的单位换算关系

1m/s=3.6km/h

1g/cm3=103kg/m3

1度=1Kwh=3.6×106J

1m=103mm=106μm=109nm

物理量

物理意义

符号

定义

单位

关系式

比热容

描述吸收相同的热量物体的温度变化不同的原因

c

1kg的某种物质每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

J/(kg·℃)

Q=cm△t

热量

描述传递能量的多少不同

Q

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J

描述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强弱不同

F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N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F=f

二力平衡

描述物体受两个力处于平衡状态时,两个力的特点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

N

浮力

浮力的计算

F浮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托的力

N

F浮=ρ液gV排**

重力

描述物体受到地球吸引力的大小

G

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

N

G=mg

速度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v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m/s,km/h

v=s/t

质量

描述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同

m

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kg

质量与位置、状态温度、形状无关

密度

描述相同体积时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

ρ

单位体积内某种物质的质量

kg/m3

ρ=m/V

压力

描述相互挤压而产生的一种弹力

F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N

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

不在不等

压强

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的不同的原因

p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Pa

p=F/S

液体压强

液体压强与ρ、g、h关系规律

p

在液体里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Pa

p=ρgh

描述力的成效不同

W

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

J

W=Fs

电功

描述电流通过导体时做的功跟U、I、t关系规律

W

电流通过导体时做的功

J

W=UIt

机械效率

描述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

η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无单位

η=W有/W总

功率

描述做功的快慢

P

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W

P=W/t

电功率

描述电流做功快慢与UI关系规律

P

电流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W

P=UI

电热(焦耳定律)

对电流热效应的规律的定量描述

Q

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有关

J

Q=I2Rt

电流

描述电流的大小不同

I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A

I=Q/t

电压

描述电压的高低不同

U

形成电流的原因

V

与材料、长度、、横切面积、温度有关

电阻

描述材料对电流阻碍作用不同

R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Ω

欧姆定律

描述I与U、R之间的联系规律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I=U/R

常用数据

常用单位换算:

1.长度、面积、体积单位换算:

1km=1000m=1×103m1dm=0.1m

1cm=0.01m=10-2m1mm=0.001m=10-3m1nm=0.000000001m=10-9m

1m2=1×102dm2=1×104cm2

1m3=1×103dm3=1×106cm3

1mL(毫升)=1cm3=1×10-3dm3=1×10-6m31L(升)=1dm3=1×103cm3=1×10-3m3

2.质量:

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3.密度:

1000kg/m3=1g/cm3

4.速度:

1m/s=3.6km/h1km/h=1/3.6m/s

5.压强:

1Pa=1N/m2

常用常数值(需要熟记)

声速:

声音在15℃的空气的传播速度:

v=340m/s

光速:

电磁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3.0×108m/s=3.0×105km/s

水的密度:

ρ水=1×103kg/m3=1g/cm3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熔点(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

水的比热容:

C水=4.2×103J/kg·℃

1标准大气压:

P0=1.013×105Pa=76cmHg在粗略计算时取作1×105Pa

重力与质量的比例常数:

g=9.8N/kg

要熟练运用的公式:

1.密度公式:

密度相关运算中,“kg”“m3”“kg/m3”是国际单位,而“g”“cm3”“g/cm3”是另一常用单位。

要注意当中的换算。

记住水的密度为ρ水=1×103kg/m3或1g/cm3。

1000kg/m3=1g/cm3

密度公式的变形:

对于同一物体,在知道了m、ρ、V当中的任意两个后,就可以求出第三个。

2.速度公式:

速度的相关运算中,“m”“s”“m/s”是国际单位,而交通运输上常用“km”“h”“km/h”为单位。

要注意当中的换算。

1km=1000m1h=3600s1m/s=3.6km/h

记住光速c=3×108m/s声速v=340m/s

速度公式的变形:

对于同一物体,在知道了“S”“v”“t”中的任意两个后,就可以求出第三个。

 

3.重力公式:

变形公式:

利用这几个公式,知道了质量就可以求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反之知道了所受的重力也就可以求出物体的质量。

4.杠杆的平衡条件:

知道其中的任意三个物理量,就可以求出第四个。

有些时候,F1、F2或L1、L2也可能给出比例,这时也一样可以求出余下的那个物理量。

杠杆平衡条件公式的变形:

例:

已知某杠杆平衡时,动力也阻力的比为3:

4,若动力臂为40cm,求阻力臂。

解:

因为杠杆平衡所以:

5.压强计算公式:

(1Pa=1N/m2)

在压强计算公式中,所采用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如果题目所提供的单位是其它单位,那就要先进行单位换算。

常用的转换为:

1m2=10000cm21cm2=1×10-4m2

压强公式的变形:

对于某一受力过程,知道了“P”“F”“S”当中的任意两个物理量,我们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了。

 

6.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注意:

(1)所有单位都采用国际单位

(2)深度:

从液面到该处的竖直距离。

液体压强公式的变形:

知道了“

”“

”和“h”中的任意两个,就可以求出余下的那一个。

7.浮力计算的四种方法:

(1)测量法:

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G物,然后把物体浸入液体中,再读出测力计减少后的示数F示,则F浮=G物-F示

(2)利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二力平衡法:

当悬浮或漂浮时,物体分别静止在液体内部或液体表面,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和物体的重力作用相抵消,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此时F浮=G物(G物=m物g=ρ物gV物),注意与阿基米德原理的区别。

8.功的计算公式:

注意:

“S”必须是在“F”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9.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10.功率的计算公式:

例:

小明用了1min把600N的货物抬上了2m高的货架上,求小明的功率。

老李在搬另一件300N的货物上6m高的货架时,共用了2min,请问谁的功率大?

解:

W明=G1×h1=600N×2m=1200JW李=G2×h2=300N×6m=1800J

P明=W明/t1=1200J/60s=20WP李=W李/t2=1800J/120s=15W因为P明>P李,所以小明做功快。

11.热传递热量的计算公式:

通用公式:

12.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

13、欧姆定律:

I=U/R

变形求电压:

U=IR变形求电阻:

14、串联电路的特点:

(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串联为例)

电压的关系:

电流的关系:

电阻的关系:

15、并联电路的特点:

(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并联为例)

电压的关系:

电流的关系:

电阻的关系:

last、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

“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

“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