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8490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9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基础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基础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基础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基础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基础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基础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基础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基础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基础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基础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基础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基础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基础知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基础知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6页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基础知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6页
亲,该文档总共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基础知识.docx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基础知识.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基础知识.docx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基础知识

2010年中考试题汇编之基础知识

(1)

201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巢穴(xué)记载(zài)斤斤计较(jiǎo)

B.解剖(pāo)暂时(zhàn)茅塞顿开(sè)

C.脑髓(suǐ)颠簸(bō)牵强附会(qiáng)

D.酝酿(niànɡ)应酬(yìng)扣人心弦(xián)

2.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布告——布局解说:

两个“布”字意思相同,都是“分布”的意思。

B.谋略——谋生解说:

两个“谋”字意思不同,“谋略”的“谋”是“计策”的意思;“谋生”的“谋”是“设法寻求”的意思。

C.情不自禁——忍俊不禁解说:

两个“禁”字意思相同,都是“禁受”的意思。

D.温故知新——无缘无故解说:

两个“故”字意思不同,“温故知新”的“故”是“原因”的意思;“无缘无故”的“故”是“从前”的意思。

3.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河北省涞源县东团堡乡中心小学副校长张胜利,当初是依靠“希望工程”的资助,才完成学业的。

他懂得,从师范毕业后,他放弃留城机会,回乡任教,并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先后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以行动回报社会。

②南非曾在2000年申办2006年足球“世界杯”,为此做了很多工作,满以为胜券在握,结果却以一票之差输给德国,可谓。

然而南非人并未放弃,最终在2004年获得了2010年足球“世界杯”的承办权。

A.①句填“饮水思源”②句填“行百里者半九十”

B.①句填“饮水思源”②句填“功亏一篑”

C.①句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②句填“功亏一篑”

D.①句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②句填“行百里者半九十”

4.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量和希望所在。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在少数民族地区落实相关政策,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为达到这个目的,各级政府。

①要让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②要加快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治理土地沙化的进程

③要贯彻由“救助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的工作方针

④要在公共服务和就业方面满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切实需要

A.③④②①B.①④②③C.①②④③D.③②④①

题号1234答案DBCB

2010年北京燕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惩罚(chéng)胆怯(qiè)称心如意(chèng)

B.脂肪(zhī)教诲(huì)扣人心弦(xuán)

C.瞥见(piē)犀利(xī)随声附和(hè)

D.字帖(tiè)氛围(fēn)安然无恙(yànɡ)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奔弛待遇追溯再接再厉

B.和谐秘决闲暇焕然一新

C.干燥蔓延书籍无精打采

D.婉约吟诵尊命鸦雀无声

3.下列句子中加点俗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只有善于吸取失败的教训,才能获得丰富的人生经验。

B.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第一次参加比赛的校足球队毫不示弱,以一种“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比赛。

C.只有做到“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能力才能够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D.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大凡聪明的人总是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十一届全运会会徽构思巧妙,设计新颖,以11个“竞技人形”为主要构成元素。

整体结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字小篆中繁体“中华”的“華”字;造型语言借鉴中国民间吉祥饰物“四喜人”的手法,共用人形,巧妙地完成了11个运动人形的组合;整体图形创意还融合了中国传统纹样“同心结”的概念。

这样,。

A.团结和谐的理念、民族盛会的寓意、吉祥美好的祝福就被巧妙地融合在于会徽的设计之中

B.吉祥美好的祝福、民族盛会的寓意、团结和谐的理念就被巧妙地融合在于会徽的设计之中

C.民族盛会的寓意、吉祥美好的祝福、团结和谐的理念就被巧妙地融合在于会徽的设计之中

D.民族盛会的寓意、团结和谐的理念、吉祥美好的祝福就被巧妙地融合在于会徽的设计之中

5.下列作家、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是

①《陋室铭》②《望岳》③《过零丁洋》④《行路难》

⑤王安石⑥王维⑦陶渊明⑧苏轼

A.①②④⑥B.③⑤⑥⑧

C.①④⑥⑦D.②⑤⑦⑧

一、选择(本题共10分,每小题各2分)

题号12345答案CABDA

2010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予我无所栖(qī)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

B.蝉虫多年在黑暗的地下修炼,最终换来响彻四周的引吭(háng)高歌;蚌壳强忍沙粒磨砺的巨大痛楚,最终化为美丽的珍珠。

C.母爱是博大精深的史诗,雨果说母爱的手臂是由温柔做成的,孩子们在其中酣(gān)睡。

D.槐花满满的一树雪白,袅(niǎo)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

2.下列加点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09年7月1日,学贯中西、德高望众的季羡林、任继愈走了,在一个需要大师的国度,遭一个大师稀缺的年代,一天之内陨落两颗巨星,学界同悲、举国痛惜。

B.美丽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特长”,所以平凡的你不必自卑,即使是黯然失色的岁月,一样会被你的“特长”映亮。

C.凭借“健康重庆”建设的丰硕成果,我市在2014年第五届全国体育大会的主办权竞争中略胜一酬,成为赢家。

D.5月9日,“蓝色经典——天之蓝”杯第14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团体总决赛落下帷幕,空政文工团代表队荣鹰一等奖。

3.下列加点的文字用括号内的词语替代后,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3分)

A.上海世博会以其雄伟的场馆,多元的文化,高新的科技及全球最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打造着无与伦比的梦幻世博。

(无可比拟)

B.实力超群的中国女子羽毛球队不可思议地输给韩国队后,主教练李永波坦言:

“年轻就要付出一定得代价。

”(不可想象)

C.经典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诵读经典对提升修养、陶冶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不可怀疑)

D.如果醉驾者在一起起车祸面前还无动于衷,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

(不动声色)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4分)

与发达地区相比,①重庆中小学生存在矮个多、胖墩多、近视眼多等。

挑食、偏食,②形成了一部分学生营养摄入不足,不利于长高。

而过多的食用高油、高热和高糖食品,会让无法消耗的能量转化成脂肪,积蓄在体内,形成“胖墩”身材。

学生近视眼越来越多,一方面与他们的胡萝卜素、维生素等缺乏有关,另一方面,课业负担和娱乐负担造成用眼过度,③影响危害了视力健康。

④有关部门已专门对这一现状进行研究和调查,并寻找相应对策。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3)第③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5.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4分)

2010年上海世博会重庆馆设计主题确定为“山地森林城市”,面积600平方米的馆内设有“天生重庆”“人文重庆”“奇迹重庆”3个展示区,分别呈现了壮美的三峡景观、独特的人文元素以及未来重庆城市规划。

观众可欣赏刺绣、版画、川江号子、铜梁龙等具有巴渝特色的民俗文化,体验高科技产品……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参观后欣然为重庆馆写下一副对联:

上联是“三千年历史文脉尽现其中”,下联是“八万里山河新貌彰显眼前”,横批为“馆小乾坤大”。

(1)请写出你对黄市长这副对联的横批“馆小乾坤大”的理解。

(2分)

(2)请为重庆馆写一句赞美的话,至少要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2分)

6.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的背影虽已远去,却永远的定格在了作者的泪光中。

B.在德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里,韩麦尔先生书写了一曲悲壮的爱国主义之歌。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国难当头、山河沦陷的年代,诗人艾青抒发了他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D.小说《孔乙己》中,鲁迅把旧中国浓缩为一个鲁镇,把焦点聚集在咸亨酒店,把悲剧演绎在街边的柜台旁,把炎凉的世态投影到孔乙己身上。

1.C2.B3.D4.

(1)特征

(2)应将“形成”改为“导致”(3)影响(4)调查和研究。

5.

(1)展馆虽小,却将重庆的雄奇壮美山川,悠久灿烂历史浓缩在了其中。

(2)示例:

比喻——重庆馆,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世博园,熠熠生辉;对比、排比——上海夜景甲华夏,香港夜景甲亚洲,重庆夜景甲天下。

6.B

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根据拼音将相应语句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2分)

meíyǒubǐréngènggāodeshān

meíyǒubǐjiǎogèngchángdelù

2.下面文段中有三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改正。

(3分)

鸟类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生物之一,从冰封雪冻的南北两极到地势显要的世界屋脊,从遮天弊日的热带丛林到寸草不生的沙漠腹地,从浩瀚无际的大洋到人口稠密的城市,几乎地球上的每一个角度,都有鸟儿骄健的身影。

答:

应改为;应改为;应改为。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改善。

B.全国人民支援玉树灾区的事实充分表明:

人间有情,大爱无疆。

C.在节能环保型社会里,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逐步增强。

D.据刚刚最新收到的消息,我国男子乒乓球队再次获得世乒赛团体冠军。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3分)…………………………………………()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哎呀,真是美极了。

”皇帝说:

“我十分满意”!

C.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D.请闭上眼睛想: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6.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

(共5分)

(1)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画图的内容。

(3分)

(2)请谈谈你对“一本好书,一生财富”的认识。

(2分)

1.(2分)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路更长的路。

(有一个错别字减1分,书写极不工整减1分)

2.(3分)显险;弊蔽;骄矫(找出并改对一个错别字得1分)

4.(3分)D(“刚刚”与“最新”语义重复)

5.(3分)B(正确的标点为:

“哎呀,真是美极了!

”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

6.(共5分)

(1)示例:

画面的主体是一本打开的书,书的封面写有“一本好书”字样,封底写有“一生财富”字样。

书的下面露出三双脚,分别代表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和一个孩子,他们共同阅读这本书。

(3分)(用说明性语言,内容全面,顺序合理,即可得分)

(2)示例:

一本好书能给人有益的知识,拥有知识就拥有了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2分)(能点明“好书”与“财富”的关系,言之成理即可)

2010年浙江杭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闷热(mèn)伫立(zhù)擎天撼地(qíng)

B.酝酿(niàng)炽热(chì)锲而不舍(qiè)

C.馈赠(kuì)栖息(xī)颔首低眉(hàn)

D.狡黠(xiá)稽首(jī)忧心忡忡(chōng)

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岌取汲汲可危泛滥粗制滥造

B.修炼袖手旁观愕然怒不可愕

C.矫健一代天娇腻烦繁花似锦

D.阴晦讳莫如深诓骗恃才放旷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毋庸__________,杭州有着良好的治安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②谁来为这些弱势人群___________正义?

③我正在欣赏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戴小帽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驴走过我的身旁。

A.质疑声张泰然自若B.置疑声张泰然自若

C.置疑伸张悠然自得D.质疑伸张悠然自得

4.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四月春风里摇曳的青草嫩尖,柔软的扫帚草丛,①,②。

究竟是为什么踏上了脚下这块沉默而坚硬的土地的呢?

A、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由阳光与清晨的雾气酿成的烈性美酒

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B、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烈性美酒般的阳光与清晨的雾气

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C、①由阳光与清晨的雾气酿成的烈性美酒,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

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D、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烈性美酒般的阳光与清晨的雾气

②让他轻轻地漂浮,又让他深深地沉醉。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语云:

“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

几处渗漏,可使巨轮倾覆,一处管涌,能让长堤崩溃。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C、画面上的几个人:

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

D、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

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

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

7.文学常识填空。

(3分)

①“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是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的开卷诗。

②《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__________。

③一个人如果能像英国作家________笔下的鲁滨逊那样在困境中积极主动、保持尊严地活着,就不仅值得,而且是足以自豪的。

8.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四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

(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分)

①杭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②目前杭州的文化遗存并不多。

③文化遗存是任何其他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④在运河的历史文化建设中,最应该保护文化遗存。

9.下面这段话有三处语病,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3分)

①第八届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在杭州市人民政府承办,为期六个月。

②博览会着力展现杭州的人文特色和旅游特色,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开展人与社会、城市与生态、休闲与会展业之间的和谐关系。

③通过一个健康、安全、西博盛会的精彩纷呈,展现新西湖,共享新杭州市。

10.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3分)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有真实的付出,就会发现许多门都是虚掩着的:

在商界中,你付出智慧,你会发现财富的大门是虚掩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2.D3.C4.D5.B

7.《红楼梦》②欧阳修③笛福8.①,但是②,因此④,因为③

9.①“在”改为“由”;②“开展”改为“展示”;③“西博盛会“与“精彩纷呈”交换位置。

10.例:

在学问上,你付出勤奋,你会发现知识的大门是虚掩着的;在感情上,你付出真诚,你会发现友谊的大门是虚掩着的。

2010年浙江宁波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2分)

在宁波的历史上,宁波帮不仅以其(zhuóyuè)的商业才能著称于世,亦以其

丰厚的人文精神引领着时代潮流。

在各个领域,宁波籍人士承前启后,各领(fēngsāo)。

2.根据语境及括号内提示,填写合适的成语。

(任选两个作答)(2分)

快乐是什么?

孩子说,快乐就是和同伴一起搭积木并A(表示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沉溺其中,不觉疲倦);成人说,快乐就是和友人一起品茶而B(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老人说,快乐就是和家人一起共享C(形容家庭之乐)。

我选,成语:

;我再选,成语:

3.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如果说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如果说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如果说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

(1)沃壤千里

(2)繁花似锦(3)星光灿烂

A.

(1)(3)

(2)B.

(2)(3)

(1)C.(3)

(2)

(1)D.

(2)

(1)(3)

4.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

(2分)

读书,是智慧的行为。

愚昧的人,一辈子像游走在黑暗之中,随波逐流,浑浑噩噩,最后一事无成□智慧的人,一辈子像行进在光明之中,时时清醒,步步睿智,最终怎么会不谱写出人生的美乐章?

①“□”内应加的标点是

②将划线句改成陈述句。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世博园内的中国馆用高科技手段完善地展示了中国的强盛、城市的美好。

B.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D.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1、卓越风骚2、A.乐此不疲。

B.怡然自乐或怡然自得。

C.天伦之乐。

3、B.4、①“;”或“分号”。

②改成陈述句:

最终会谱写出人生的华美乐章。

5、C.

2010年浙江衢州舟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

一只想变成橘子的苹果,一定是一只kě⑴望创新改变的苹果。

这样的苹果一般不会因循守旧,更不会dài⑵着镣铐跳舞,而是喜欢挣脱条条框框的束fù⑶,像一只蝉一样,冲破躯壳的管制,真冲云xiāo⑷!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3分)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次人类文明成果⑴盛会。

它⑵了人类在城市建设上的卓越智慧,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⑶在一起,沟通心灵,共谋发展。

A.汇聚B.荟萃C.凝聚

3.下面这段文字画线的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3分)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时间在睡眠中度过。

①人的健康对于睡眠,就像呼吸和心跳一样重要。

②我们必须全面改善公众睡眠的健康水平。

③为此,中国睡眠研究会提出了“良好睡眠,健康人生”。

(1)渴

(2)戴(3)缚(4)霄

(二)

(1)B

(2)C(3)A

(三)①“人的健康对于睡眠”改为“睡眠对于人的健康”。

②“改善”改为“提高”。

③在句末加“的口号”或“的目标”或“的倡议”。

2010年浙江温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上海世(bó)

(1)会隆重开幕了!

从这一刻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将体现到来自全球的精(cǎi)

(2)展示之中,贯穿于184个日日夜夜。

这一曾经和中国彼此(yáo)(3)望的人类文明盛事,将隆重写入中国历史。

她饱蘸底蕴深厚的“中国红”,演绎一个(xuàn)(4)丽多姿的中国传奇。

2.下列选项中,前后意思不对应得一项是()。

(2分)

A、愚公移山——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B、醉翁之意不在酒——言在此而意在彼

C、塞翁失马——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D、囊萤映雪——临死抱佛脚

3.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得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这个四合小院,家家的窗户低矮,是老式对开的方格玻璃窗。

①屋里简朴干净,桌柜上摆着整齐的碗杯,小罐子里插着几双筷子。

②这俗常的景象,现在不得多见了,这小玻璃窗,叫人心生温暖。

③黑亮的老铁壶在炉子上海吱吱唱着小曲,隔着窗户也听得清。

④从这家的窗玻璃望进去,开满的碎花的窗帘并没拉上。

A、④③②①B、③④①②C、④①③②D、③①②④

2010年浙江舟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

一只想变成橘子的苹果,一定是一只kě⑴望创新改变的苹果。

这样的苹果一般不会因循守旧,更不会dài⑵着镣铐跳舞,而是喜欢挣脱条条框框的束fù⑶,像一只蝉一样,冲破躯壳的管制,真冲云xiāo⑷!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3分)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次人类文明成果⑴盛会。

它⑵了人类在城市建设上的卓越智慧,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⑶在一起,沟通心灵,共谋发展。

B.汇聚B.荟萃C.凝聚

3下面这段文字画线的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3分)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时间在睡眠中度过。

①人的健康对于睡眠,就像呼吸和心跳一样重要。

②我们必须全面改善公众睡眠的健康水平。

③为此,中国睡眠研究会提出了“良好睡眠,健康人生”。

4.古诗词名句默写。

(1)—(4)题必做,(5)(6)两题选做一题)(8分)

(1)山随平野尽,  ▲  (李白《渡荆门送别》)

(2)  ▲  ,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3)晏殊《浣溪沙》的“  ▲  ,  ▲  ”反映出美好事物的消逝往往伴随着重现,表现了人们在怅惘的同时也会感觉一丝欣慰的微妙情绪。

(4)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  ▲  ,人迹板桥霜”、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  ▲  ”。

(5)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儿童的句子。

(写出连续的两句)

(6)请写出古诗词中抒发老当益壮的豪迈情怀的句子。

(写出连续的两句)

1.

(1)渴  

(2)戴  (3)缚  (4)霄

2.

(1)B  

(2)C  (3)A

3.①“人的健康对于睡眠”改为“睡眠对于人的健康”。

②“改善”改为“提高”。

③在句末加“的口号”或“的目标”或“的倡议”。

4.

(1)江入大荒流

(2)江山代有才人出(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鸡声茅店月。

小桥流水人家。

(5)例: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5)(6)两题为选做题,所填诗句切合主题即可。

2010年浙江金华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6分)

①大堰河甘甜的乳汁滋润(▲)了艾青的童年,故乡秀美的咀水蕴育了诗人的才情。

诗人在《少年行》中深情地对乡亲们说:

“双尖山保佑我们平安无恙/等我也老了/我再回来和你们在一起。

”他在《献给乡村的诗》中说:

“我的诗献给生长我的小小的乡村——/bēi(▲)微的,没有人注意的小小的乡村/它像中国大地上的千百万的乡村/它存在于我的心里,像母亲存在于儿子的心里。

”②“太阳”发出了“lí(▲)明的通知”。

艾青“用嘶哑的喉咙”为黑暗中的祖国呼唤“火把”,“常含泪水”把赞美诗呈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他的诗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讲坛巨匠之一。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3分)

(2)第①段第一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1分)

(3)第②段中画线句有语病,请改正。

(2分)

3.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处续写一句连贯、得体的话。

(2分)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