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院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8685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管理学院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公共管理学院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公共管理学院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公共管理学院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公共管理学院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公共管理学院工作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公共管理学院工作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公共管理学院工作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管理学院工作总结.docx

《公共管理学院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管理学院工作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管理学院工作总结.docx

公共管理学院工作总结

公共管理学院2008年工作总结

根据学校有关精神和我院年初制定的《公共管理学院2008年工作要点》,对照检查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在校党政领导下,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方面都有较大发展。

一、教学工作

1、积极推进建章立制工作

本年度制定了一系列教学规范文件,主要有《实验室管理规范》、《“挑战杯”指导规范》、《院长基金条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督导组工作条例》和《优秀本科生“红满堂计划”培养对象培养方案》等。

2、健全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师生沟通管道。

制定和实施院领导开放日活动,公开通讯方式,与学生及时沟通,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召开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会议,组织教指委委员、教学督导员和骨干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和沟通。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组织机构。

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督导组,全面启动教学质量监控工程。

建立学院领导、教指委委员和督导员听课、同行听课和课程负责人听课等为内容的听课制度。

组织学院教学观摩活动。

在各系开展教学观摩活动的基础上,推选教师参加了全校青年教师教学观摩竞赛。

3、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

对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是调整专业方向设置。

各专业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增设了2-3个专业方向,以培养社会急需之人才;二是调整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方向需要,设置相应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三是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与科研活动。

全年学生公开发表16篇学术论文,20位同学向学校提交“挑战杯”参赛作品。

全年共邀请了13位校外专家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

新增了9个校外实习基地,总实习基地达65个。

正式出版了学生优秀实习报告和学生优秀毕业论文。

4、积极参与各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

全年共成功申报二项教学成果奖,其中一项被推荐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二项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成功申报四项校级教改课题,其中一项被推荐申报省级教改课题。

发表教改论文4篇。

社会工作专业和社会学与社会调查教学团队分别被评为“第一批校级特色专业”和“第一批校级教学团队”。

5、实验室工作全面展开

认真做好日常的管理维护工作。

实验室进一步完善有关的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保管、维护、借出、收回、使用等方面的规范化管理,并积极配合学校对原实验仪器设备进行核查和换贴标签工作,做到出入有据;对出现故障的设备及时登记,进行保修处理;做好安全、卫生清洁等工作等,为实验教学、实践提供一切方便,保证了实验室的正常运转。

确保实验教学的正常有序开展。

每学期初要求有实验课的老师撰写实验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进程表,做到有考核办法,每次实验学生须有实验报告。

在此基础上,院实验室主任根据每个老师报来的实验课时间,编制本学期的中心实验室教学时间安排表。

全年共开出实验课22门,实验项目99项。

实验室认真做好教学软件的安装调试工作,积极配合老师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确保了实验教学的正常有序地开展。

逐步构建完善实验教学体系。

为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促进应用型、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项目相结合。

为此,下发了《关于鼓励教师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和编写实验指导书的通知》,共有10位老师上报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和实验指导书编写计划。

搞好实验室建设。

本学年新建设了电话访谈和社会调查统计分析实验室,对原社会工作实验进行了改造。

完成了迎接全国高校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系主任联席会议的现场参观及交流工作。

做好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方案。

为配合学校组建院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工作,进一步完善公共管理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的运行和管理,制定了《公共管理学院实验教学中心运行体制及管理办法》,明确了以学科课程群建设为依据,进一步完善各学科实验分室的架构和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构想。

二、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

1、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制定了学院学科建设的近、中期规划和目标,组建了相应的学术团队、科研团队,并确定了各个科研团队的重点科研方向。

2、积极组织各级各类课题申报。

共获得纵向项目13项,其中省级5项(3项省软科学项目,2项省哲学社科基金),厅级8项(广州市社科基金4项,省农村政策研究中心4项)。

这些项目中社工系有3项(省软科、省社科和市社科基金各1项目)、社会学系2项(市社科基金1项,省农村政策研究中心1项)、社保系1项(省软科)、行管理系2项(省社科基金和市社科基金各1项)、公管系3项(市社科基金1项,省农村政策研究中心2项)、土管系2项目(省软科、省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各1项),纵向经费共20万元。

另有3项各10万元的省高教厅人才专项经费项目,其中土管系2项,行管系1项,总经费30万元。

横向项目有7项,其中土管系4项,社工系1项、社会学系2项,经费352万元。

全院纵横科研合同总经费:

402万元,其中纵向经费20万元、专项经费30万元、横向经费352万元。

3、出版了多部教材专著论文。

正式出版了教材专著共16本,研究论文50多篇。

三、对外联系和交流工作

牵头成立或者与其他一些单位共同牵头成立了4个省市级学会、研究会。

同港澳台社会工作界建立了常规化、制度化的互利合作机制。

承办了2008年“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暨高校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系主任联席会议”。

同多家出版社和重要报刊建立了合作关系。

派出22人次教师参加了全省、全国性及国际学术会议。

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东省党校以及美国、香港、台湾等大学20多位学者来我院讲学。

同香港、澳门、台湾和泰国、美国、芬兰、澳大利亚等地学者开展了多项学术交流。

四、行政工作

1、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设立了院领导接待日,公布学院领导电话和邮箱与师生及时交流。

院领导、辅导员和专业老师经常登录院网在线回复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累计回答问题达1500多个。

面对大幅增加的学生人数和教师人数,学院行政人员克服了人手少、任务重的困难,服务质量得到提高。

2、积极改善教职工工作条件。

完成了17号楼的维修工作和房间的调整,配置了家具和有关设备。

制定了14号楼维修预算和使用方案。

3、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重视学院网站建设,积极利用互联网提高办公效率,全院教职工增强了网上办公的意识,提高了行政管理工作效率。

加强了档案管理工作,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党建学生工作等方面档案及时进行了整理归档。

认真落实防火、防盗等安全责任制。

4、做好接收和引进人才工作。

今年共接收博士毕业生1人,引进高层次人才2人。

5、积极开展继续教育与开发创收工作。

自考和成教生达到1000多人,社会培训人数达到3300多人。

上半年与广州市民政局合作开设了广州市民政系统社会工作师水平考试培训班,共培训学员2800多人,历时3个月。

6、7月份与广州市房管局合作开设了广州市镇(街)级领导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培训班,共培训学员580多人,每期3天,共4期。

今年首次举办校内全日制自考班,招收学生400多人。

10月份,行政管理系尝试开办了公务员考试辅导班。

上述办学活动不仅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扩大了学校和学院的社会影响,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累计为学院创收200多万元,同时也为学校创收了100多万元。

6、积极开展关工委工作。

成立了机构,聘请了有关老同志作专业指导,开展了多项活动,推动了学风和院风建设。

7、开展校庆100周年的筹备工作。

成立了筹备机构,开展了联络工作,建设了联系网站。

五、党建和学生工作

1、党建工作:

思想建设方面,围绕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上半年着重开展学习两会精神和继续解放思想活动,下半年着重学习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

组织了教工党员参观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邓小平大型展览和广东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展,到三水荷花世界参观交流。

注重加强对各学生党支部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管理的长效机制,完善了学院党建网页,建立党建Q群和博客等。

学生通过党校学习和青年政治理论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了系统的理论教育,院领导、各党支部书记和辅导员集中备课为学生上理论辅导课,组织学生党员参观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邓小平大型展览。

组织发动广大师生为四川灾区募捐,共移交特殊党费、团费和捐款42210.60元。

组织建设方面,10月中旬进行了学生党支部的调整和改选,高年级学生班建立党支部由学生担任支部书记,配指导老师,现设7个教工党支部和25个学生党支部,师生党员515人。

学院党委与图书馆党总支进行了支部共建活动,开展诚信书桥和读书会等活动。

在保证质量、规范开展的基础上,全年共发展新党员253人。

坚持党建带团建,全年由团组织推优506人,参加党课培训560人。

社会工作系党支部获“先进党支部”称号,4位党员获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4位教师获得“三育人”称号。

4名学生党员获得国家奖学金。

2、学生工作:

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认真组织参加学生的各项活动,并利用活动、网络、座谈和党课、专业课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形势政策的宣传和教育。

指导学生党支部、团委学生会、通讯社、火鸟工作社、艺术团、红十字会等社团学生组织和全体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活动,开展招生回访和宣传工作,17所中学与我校签订优质生源建设协议。

专业活动特色明显。

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公管文化节。

紧密结合六个学科专业,分别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技能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升各专业的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如模拟听证会、社工情景剧大赛、模拟招聘会、模拟房地产竞标大赛等。

其中,模拟听证会成为“首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汇报项目。

学风建设和学术活动层次提高。

开展了多场英语辅导和英语角交流活动,加强与省内外各高校同专业的交流与交往。

设立院长基金,扶持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挑战杯活动。

积极邀请多名专家学者为学生举办高层次的学术讲座,鼓励老师创建专业学习网站和课程教学网站、举办师生学术沙龙等。

成立了学生调查协会和学生科技信息中心,为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强的优秀学生配备指导老师,实行导师制。

志愿活动树立品牌。

学生社会实践渠道进一步拓宽,志愿服务活动从单纯的社区服务向多层次高品质服务发展,如广交会志愿服务、世界艾滋宣传日、广东省干部公选考场、广州市文明交通百日大行动、世博会巡展、春运服务及多场国际体育赛事等,受到各举办方高度认可和赞赏。

特别是三名学生志愿者通过挑选到北京残奥会服务,更加扩大了学生志愿活动的影响,树立了较好的口碑和品牌。

心理关怀和社工服务优势彰显。

利用和发挥社会工作专业的优势,为学生心理健康中心——晴天工作室配备一名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社工系老师,进行专业指导和业务培训;为新生班挑选一名助理班主任和“微笑特工”(即跟班社工),及时处理新生入学适应性问题;为全校所有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派驻实习社工学生,经常性为朋辈辅导员开展个案和团体辅导培训;介绍香港有经验的专业社工和社会工作系老师为学生工作队伍开展各种培训等。

奖、助、勤工作细致到位。

在08年秋季进行的07学年度综合测评中,我院学生成绩显著,共评选出4个先进班集体、1355名先进个人。

同时经过严格评选,推荐了8名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130名同学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498名同学获得学校各项奖学金,共计发放奖金1245800元。

04级公共事业管理3班获“广东省普通高校先进班集体”称号。

所在团支部荣获“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我们加大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和审核,指导和帮助231人向银行申请了1053360元助学贷款,报送了583名同学参评国家助学金,共获资助1166000元,报送了12名特困生,获得福彩、星火、仲明基金等56000元资助。

我们积极推进学生勤工助学工作,为贫困生争取更多的校内外的勤工助学岗位,同时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励志教育,推荐了148名学生参加09年春运工作,推荐了185名学生参加学校“竹铭计划”。

六、工会工作

1、参与学院的民主管理工作,积极协助学院院务公开条例执行,参与修订学院奖酬金分配办法,监督学院财务管理与经费使用,参加学院班子重要决策和民主生活会。

2、组织全体女教师参加学校工会的“庆三八女教工环校跑”活动,发放了节日纪念品。

3、“六一儿童节”之际,向年龄在14岁以下的教师子女发放了节日慰问品。

4、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积极响应学校工会的号召与学院党政领导的号召,组织了慰问品与慰问金的捐助。

5、暑假分两批组团组织教工参加考察旅游活动。

6、组织教工参加学校第51届运动会,共68人参加,其中竞技项目获得第一名1个,女子4*100米接力获得第七名。

趣味项目共获得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

统一选购了所有参加开幕式与比赛的教工服装。

7、组队参加教工羽毛球比赛。

8、为迎接2009年“三八妇女节”全校女教工的太极扇比赛,选派人员参加学校体育部的教练培训,积极组织全体女教工参加训练。

9、按照学院部门工会福利经费的使用办法,向我院结婚、生育、生病、父母过世等教工发放了慰问金计4600元,并看望了有关教工。

公共管理学院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三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