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核桃产业化建议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4870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核桃产业化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核桃产业化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核桃产业化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核桃产业化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核桃产业化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核桃产业化建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核桃产业化建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核桃产业化建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核桃产业化建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核桃产业化建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核桃产业化建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核桃产业化建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核桃产业化建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核桃产业化建议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核桃产业化建议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核桃产业化建议书.docx

《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核桃产业化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核桃产业化建议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核桃产业化建议书.docx

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核桃产业化建议书

舒城县盛奥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

核桃产业化项目建议书

一、总论

1、自然概况

2、社会经济状况

二、项目背景

三、项目建设的依据

(一)核桃适应性好。

据《我国核桃栽培气候区划》等研究成果,以及多年核桃实地栽培表明,嘉陵江、涪江、岷江的河谷、丘陵、山地是我国核桃最适生长栽培区之一,核桃在青川生长发育良好,病虫害少,丰产性好,核桃品种资源也较丰富,已选出和引进一批优良品种。

(二)市场前景好。

核桃油营养丰富,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植物油,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信息表明,核桃油的市场容量大,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倍受欢迎。

就发展趋势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今后核桃油的需求量将会更大,因此,国内外市场前景看好。

瞄准这一态势,抓住机遇,集中人、财、物力,在短期新建3万亩达到6万亩核桃商品生产基地,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其发展前景十分喜人。

(三)经济效益好。

1、回收快。

核桃栽植第5年就开始有一定收入,8—9年开始进入盛果期,核桃树下套种适宜经济作物,实行立体栽培,能以短养长。

2、收入好。

进入盛产期的核桃园,按每亩50株,每株产10公斤产量指标计,亩产500公斤,按每公斤核核果5元计算,每亩应收入2500元,加上核桃园的间种收入,相当于同等条件面积种粮的5—8倍,其收益大大高于该区的常规农业。

如加强管理,单株产量可以提高到15公斤左右,收入将成倍增加。

3、效益长。

管理得当,核桃的盛产期可达40—50年,其后仍可以通过更新措施,维护核桃保持较好的产量水平。

4、综合效益好。

大力发展核桃生产的同时,开展加工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将带来固土保坎,减少水土流失,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四)技术力量强。

项目区实施核桃生产及加工配套技术的条件是成熟的。

首先,青川县农业部门有一定的技术力量,这些科技人员多年从事核桃的育苗、栽培、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他们具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可以从生产技术和服务上予以保障,同时,项目技术主要依托单位西南交通大学是一所综合研究院所,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多年从事经济林栽培、加工等方面研究和生产的技术专家,有经济林丰产栽培、加工与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的大量翔实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可供本项目应用,因此,本项目实施有技术保障。

综上所述,青川县发展核桃生产,区域自然条件适宜,市场广阔,综合效益好,同时,已有良好的基础。

因此,作为建设项目,符合投资时机恰当,经济上合理等选项原则。

经论证和研究讨论,认为此项符合市场容量和当地实情,只要采取优良品种和配套相应加工能力,就可实现预定目标。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是该区域内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项目在该区实施具有良好的自然和技术,资源优势。

首先是区域自然条件适合,又有一定资源基础。

目前,该区经济不发达,农业基础较差,粮食产量不高,经济收入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1500元,农民生活还不富裕,本项目建成后,将能有效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农户出售核桃能获得较好收益,将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也有利于项目区的稳定。

(二)是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需要。

项目区地处长江上游,其生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长江下游区的安全,地位十分重要。

因此,恢复和保护植被,提高土壤植被率,增加土壤涵养水分能力,防止水土流失,减轻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威胁,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发展县域经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青川的工业经济基础脆弱,农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农民吃饭问题得到了解决,钱的问题日趋突出,因此,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是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五、项目建设条件与加工厂厂址选择

(一)建设条件

1、生产基地地理位置。

项目拟在青川县乔庄、孔溪、黄坪、瓦砾、茶坝、大坝、青溪、桥楼、三锅、蒿溪、乐安、前进、曲河、房石、关庄、红光、石坝、苏河、凉水、大院、楼子、茅坝、七佛、马鹿、竹园、建峰、白家、木鱼、板桥、骑马等三十个乡(镇)实施,地理座标位于东径104°36′—105°38′,北纬32°12′—32°56′,有农户6.2万户,有农业人口17.8万人。

2、交通条件。

项目区有国道108高速公路、212国道、川甘公路、宝成铁路穿境而过,交通运输十分便捷。

(二)地理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项目区介于青川东西、南北两线,地势东南低,西北高,最低海拔491米,最高海拔3854米,基地分布区属山地地貌,海拔在500—1200米之间。

2、气候。

在全国气候区域中,青川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较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243天,常年平均气温13.7℃,年降雨量1037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337.6小时,大于10℃的有效积温4247℃,全年平均相对湿度76%。

(三)土地资源。

项目区有耕地55万亩,人均耕地3亩。

土壤以黄壤、黄棕壤土为主,PH值5.5—7.5,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较高,土壤通透性良好,有利于核桃根系生长。

劳动力资源充足,全县21.2万农业人口、有劳动力11.2万个。

劳动力资源潜力大,且年轻一代劳动素质较高,容易接受新观念,掌握新技术。

(四)资源。

青川县现有核桃3万亩,有核桃树150万株,常年产核桃果1155吨左右,本项目实施后,将建成6万亩,300万株规模的核桃生产基地,按每亩产果250公斤左右的产量水平计算,基地进入盛果期常年产量能达到15000吨以上,核桃栽植后第五年开始产果,到2005年开始兴建加工厂,并进行加工,形成龙头企业带头大基地的农业产业化经济格局。

(五)榨油厂厂址选择。

本项目加工厂拟建在青川县农科所,利用农科所现有房屋,可节约大量土建投资。

且水源充足,取水方便,同时,电力能保证,为工厂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六、项目建设方案

(一)项目组成。

本项目包括核桃生产基地建设与核桃加工榨油两大部分。

项目的目标是:

通过选用核桃优良品种,采取改造现有3万亩核桃园,新建3万亩核桃园,最终建成6万亩核桃生产基地,并实行由龙头企业青川县农工商公司组织实施带动发展,形成核桃产业化,实施集约化管理,同时,按照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开展对核桃的加工榨油,从而达到核桃优质高产高效和商品化综合开发的目的,形成相适应的栽培—加工—商品的核桃产业。

项目组成表

(二)生产基地布局

1、基地布局原则。

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要求,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集中成片建好基地,为本项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奠定基础,基地按下列原则加以选定:

①在海拔1000米以下,自然条件优良,土层较厚,具备建设核桃基地的基本条件。

②领导重视,有项目组织管理能力,农民积极性高。

③交通运输较方便。

2、布局与规模。

根据基地建设布局的上述原则,通过实地调查,经比较筛选,选出30个乡(镇)纳入项目基地建设,基地建设共6万亩,其中:

新建3万亩。

分乡(镇)建设规模见附表一。

(三)生产基地建设方案

1、良种采穗圃建设

良种采穗圃面积500亩,该圃任务是繁殖本项目所需苗木提供良种穗条。

(1)优良品种选择

本项目以获取核桃油为主要目标。

因此,优良品种的选择应以油用品种为主,所选品种应符合以下要求。

A、适应性强,旱实丰产性好;

B、含油率高;

C、品种早、中、晚搭配配套,以方便加工。

根据上述要求选择的主要品种是:

①三包核桃。

(亮皮核桃),产于云南。

果中小型,易取仁,出仁率50%,含油率70%;②三台核桃(细雨皮核桃),产于云南,果型中大,壳厚1毫米,易取仁,仁率50%;③薄壳香,北京林科院选育,壳薄,出仁率60%,含油率67%,生长快,结果早。

(2)建园方式。

良种采穗圃采用合格苗木定植一次成园的方式。

(3)定植规范。

定植前,按核桃基地建设选择技术标准选好圃池,采用撩壕整地,壕沟宽100厘米,壕沟深60—70厘米,按2×5米的株行距规定挖好定植穴,每穴施入20—25公斤的有机肥作基肥。

定植时,要求苗木端直和根系舒展,并对齐成行,然后填入表土,分层踏实,灌足定根水,上盖松土,成馒头状略高于地面。

(4)管理技术。

集约经营,全面推广“基肥重施,追肥勤施”的先进施肥技术要求。

整形采用“短桩式”的整形方式,同时及时防治病虫害。

2、核桃苗圃园。

(1)任务。

苗圃园向基地提供优良品种合格苗木,也可以为境内周边地区提供苗木。

同时,还提供核桃栽植技术、生产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果实采摘技术。

(2)苗木生产与标准。

为了保证基地建设的品种质量,以后苗圃场育苗所采用的穗条要一律使用良种采穗圃生产的优质穗条,并严格执行国颁《育苗技术规程》,实行科学育苗,加强从整地一直到起苗包装每道工序的技术管理,全面提高苗木质量。

项目所采用的核桃苗木质量要符合《四川省主要经济林丰产栽培技术标准》规定的一、二级苗木标准,不合格的苗木不能出圃,在苗圃中继续培育。

(3)苗木供应.由项目苗圃场定向供应本项目所需要的苗木数量。

苗木出圃时应分别按规定由当地林业部门进行苗木质量检验与检疫,并填写检疫证和苗木合格使用证。

(4)基地核桃栽植。

①基地选择

A、必须实行规模经营,地块相对集中连片。

B、土层厚度≥40厘米,土壤砾石含量一般在20%以下。

C、土壤PH值6.0—7.5,沙壤土、轻壤质、中壤质土壤,排水良好,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

D、地势开阔,光照充足,背风,最大坡度不超过30度。

②栽植。

A、栽植穴大小,深度40—50厘米,直径大小50厘米。

B、栽植穴施基肥,每穴施厩肥或树叶、草皮10—20公斤,磷肥0.5公斤,钾肥0.1公斤,石灰0.2公斤,施肥后注意肥料与土拌匀,最上面是堆放表土,以备栽植。

C、栽植时期:

秋栽在落叶后,春栽在萌芽前。

项目地区冬干春早,以春栽为好。

D、栽植密度:

根据立地条件,作业方式和品种特性,因地制宜确定。

同一品种,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造林密度宜稀,在立地条件差的,则造林密度宜大,本项目长期实行核桃与农(经)间作,每亩栽50株为宜。

E、栽植方法与技术

应将苗木扶正栽植,根系舒展,先填表土湿土,后填底土干土,分层覆土、踏实,栽后浇定根水,待水下浸之后,最后覆一层细土与地面略高成馒头形;易水土流失的地方,宜筑成鱼鳞坑。

完成上述操作后,再在穴表面覆盖枯枝落叶或盖上塑料薄膜,以保持植穴湿润,提高地温,有利于植株根系恢复生长,提高成活率。

栽植时,同一品种的一、二级苗木不能混栽。

栽植前剔除不合格的苗木以及在运苗过程中发生霉烂、干枯或受损的苗木。

F、配置授粉品种

选择花粉多,与主栽品种亲和力好的品种作授粉树,授粉品种的比例可以按5%的比例安排,在本项目核桃基地已安排了授粉树,配置形式以点状混栽配置为好,在坡地则最好安排主栽品种的上方,以利授粉。

G、补植

栽后发现缺株死苗,选用同一品种的大苗或同龄苗木补栽。

(5)幼树管理

幼树管理包括除草、松土、培土、定干整形、施肥、灌水等措施。

栽后前5年每年进行2—3次松土除草,肥料的施用以有机肥为主,兼施复合肥,及时整形修枝培育树形和抗旱排水。

(6)成年树管理

按《四川省主要经济林树种丰产栽培技术标准》中对核桃管理技术的规定与要求,加强成年树的土肥水管理,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管理,以提高建园的经济效益。

(四)榨油加工

1、产品标准

核桃油按我国制定的可直接消费的核桃油标准执行。

2、榨油加工工艺

核桃油是核桃仁的主要成分,不同品种核桃仁含油率63%—73%,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特别是亚油酸即十八碳二烯酸(C18:

2)含量为61%—64%,亚麻油酸即十八碳三烯酸(C18:

2),为11%—15%。

该两种脂肪酸在受热时,其双键、三键易打开氧化,导致油脂酸败变蛤,所以制油工艺一是要求出油率高,二是要保持油脂品质;同时由于核桃油本来习以生食,故不将其做为烹调油使用而成为功能性油脂,因而制取核桃油,不应采取精练步骤,以避免损失包括油溶性高生物活性物质在内的诸多营养物质成份。

鉴于上述情况,本项目依照核桃仁自身品质特性,采用相应的制油工艺—超临界CO2萃取法制取核桃油,在萃取工艺中压力、时间、温度,CO2流速等工艺参数合理时,出油率可达含油率的98%—100%,因CO2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性无腐蚀性,对物料无任何污染,油脂分离过程是在隔绝O2,温度不导致油脂氧化条件下进行的,油中任何成分均不遭破坏,保持了天然品质,经对产品质量分析测定,其各项指数均达到了目前林业部制订的核桃油标准中的特级油标指数,超临界流体萃取油脂是当今油脂工业最先进的分离技术。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制油其设备占地面积小,操作及维修人员少,生产过程安全无着火及爆炸危险,不带来任何污染,免除治污设备与治污费用,萃取的油不用精炼即可直接食用,又减少了庞大的制取精炼油投资与开支(厂房、设备、操作及维修人员),也避免了溶剂浸提法中的有机溶剂易着火易爆的隐患。

该法制油一次性获得特级天然油,油脂品质好,作为功能性油脂售价又高,经济效益显著。

对核桃仁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核桃油,由于出油率同,温度控制低,因而剩余果渣为散形淡黄色粉沫;几乎不合任何油份,其中所含蛋白质毫不变形,性能良好,可直接利用,经再加工处理,将获得优质分离蛋白质至核桃肽,这是其它榨油工艺无法实现的,体现了工艺的又一先进性。

3、工艺简介

(1)采果:

果实充分成熟时采收,因为这时果实含油率最高,油质最好。

(2)破碎取仁:

取出的桃仁要去渣、挑选霉烂、虫蛀桃仁后待用。

(3)铺饼:

铺饼前先放1个铁园盘和3个尼龙垫。

然后每一个尼龙绳垫铺桃仁厚15—18毫米,要均匀。

每铺4个尼龙绳垫桃仁隔在一个铁园盘,这样为一层,共16层为一榨。

(4)萃取:

当加压到压力为每平方厘米16公斤时,开始出油,继续慢慢升压,在压力为每平方厘米为300公斤时大量出油。

(5)检验:

通过对核桃油气味、滋味、色泽、透明度、酸度(或酸价)、过氧化值、紫外线吸收值等项目的分析测定,确定可直接消费的核桃油的类型等级。

(6)包装入库:

按检验的核桃油等级,大批量核桃油装入缸瓮中,贮藏在清洁、通风良好、避阳光直接照射的室内或地下室。

零售的核桃油可用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筒盛装,可分别用5公斤,2.5公斤、1公斤、0.5公斤。

4、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本项目的特点,一是加工生产的季节性强;二是加工生产的产品为食品,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较高。

为此该项目设计的要求是,在满足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应本着技术先进,发全可靠,能及时加工,工艺卫生和生产周期短的原则,进行加工设备选择。

其主要设备见表。

5、供电和运输

(1)供电

本项目加工厂的动力和照明负荷分别见下表。

从中看出整个加工厂的动力负荷不大,但要求供电可靠性高。

本项目加工紧靠10KV变电站,供电有保障。

动力负荷表

照明负荷表

(2)运输

加工车间距竹园火车站和国道108线高速公路7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

 七、项目管理

  

(一)项目组织管理。

1、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进产业一体化进程,根据项目组织管理的需要,由青川县农工商公司承担项目的组织管理与实施,具有法人资格,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企业管理机制,实行经理负责制,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目标,大力发展核桃基地,以加工业作为“龙头”,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推进贸、技工、农一体化经营的市场经济运行新体制,推进核桃产业化的发展。

2、实施公司加农户,基地产加销一条龙经营。

为调动农户发展核桃生产的积极性,由公司与基地核桃种植户签订合同,公司负责核桃良种苗木供应,种植技术培训和指导;农户负责承担苗木费用,种植核桃的肥料、农药和管理的全部用工;农户每年生产的核桃由公司按质论价定销。

形成公司加农户,基地产加销一条龙经营体系。

3、统一安排计划,严格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实施工程管理,即建立审批立项—总体设计—施工设计—组织施工—检查验收—建立档案为主要内容的工程管管理体系,在论证批准立项之后,开展总体设计,然后组织编制施工作业设计,并与农户签订承包合同,进行技术培训,搞好技术指导,严格按照设计组织施工,分别工序检查验收,确保基地建设和管理质量。

项目资金要实行统一管理,建立一套资金管理办法,制定资金审批的使用制度,实施专人、专户,专柜管理,各施工单位,农户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实施计划,通过检查验收以后,方能实施下一段项目工作。

  八、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一)项目投资概算。

  1、3万亩老核桃园改造,需投入资金2700万元。

其中:

  ①施肥。

每亩施有机肥5000kg,亩投资500元,共需投资1500万元。

  ②修枝技工:

每亩需用技工5个,每亩需工时费100元,共需投资300万元。

  ③病虫防治:

每亩需农药款250元,共需投资750万元。

  ④病虫防治用工:

每亩需工时费50元,共需投资150万元。

  2、新建3万亩核桃基地需投资3430万元。

其中:

  ①建立采穗圃:

建立采穗圃500亩,租赁土地3年,需费用150万元,引进优质苗需投资100万元。

培植管护需投资15万元。

共需投资265万元。

  ②苗木培育圃建设:

需租赁土地50亩,租用3年,需租赁费15万元。

购种育苗需20万元,购核桃苗150万株需投资750万元。

共需投资785万元。

  ③核桃基地改土:

每亩需投资200元,共需投入600万元。

  ④建蓄水池600口:

每50亩建蓄水池一口,容积100m3,每口蓄水池需投资6666元,共需投资400万元。

  ⑤渠系建设:

建引水渠共12万米。

每米需投入材料费40元,共需投入480万元。

  ⑥基地建设用工:

每亩需用工30个,亩投入300元,共需投入900万元。

  3、榨油加工设备购置及土建工程需投资677.5万元。

其中:

  ①榨油机设备购置需投资600万元。

  ②土建工程投资:

建加工车间400m2,原料库200m2,成品储藏库400m2,产品检验室60m2,配电机值房100m2,培训教室140m2,苗圃住房100m2,办公室及浴室、餐厅等150m2,共需投入资金77.5万元。

  4、榨油加工厂概算流动资金需2000万元。

  

(二)资金筹措。

该项目总投资8807.5万元,申请国家开发银行专业贷款资金投入7046.00万元,龙头企业自筹1761.5万元。

  九、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1、农民增收:

  该项目实施后,核桃总面积达到6万亩,300万株,每株核桃产干果10公斤计算,每亩产核桃500公斤,6万亩产核桃3000万公斤,每公斤核桃按5.00元计算,6万亩核桃年产值达到1.5亿元。

项目区内人平增收842元。

  2、对财政的贡献:

  项目达产后,每年可生产2000吨核桃油,单价7.5万元计,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000万元,利润2700万元左右,交纳税金2500万元(含所得税)。

  

(二)社会效益:

  1、项目建成后,可直接创造1000个就业机会。

  2、该项目建成后,能使农民和国家同时增收。

从2005年开始进入投产期,2007年进入盛产期,6万亩核桃,产干果3000万公斤,实现产值1.5亿元,项目区内人平增收842元,带动6万余农户,实现20万人共同致富,达到小康。

  (三)生态效益

  1、森林覆盖率:

项目建成后,青竹江、白龙江两岸核桃林青翠欲滴,果实累累,成为亮丽的风景区,同时,森林面积增加,能有效提高项目区森林覆盖率,增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生态环境也将大为改善,土壤肥力逐步提高,将一定程度地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2、蓄水效益:

项目建成后,按每亩林地蓄水20吨计算,可增加蓄水量120万吨。

  3、保土效益:

项目治理流失面积6万亩,按《水利经济计算规范》计算,经果林减蚀定额为2.13吨/亩,项目区年减蚀量为12.78万吨。

目录

第一章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1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

1.2项目编制的依据1

1.3肺宁系列产品的国内外现状2

1.4产业关联度分析3

1.5项目的市场分析4

第二章项目前期的技术基础8

2.1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已完成的研发工作8

2.3产品临床试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8

第三章建设方案23

3.1建设规模23

3.2建设内容23

3.3产品工艺技术23

3.5产品质量标准29

3.6土建工程37

3.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9

第四章建设内容、地点41

4.1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41

4.2建设地点41

4.3外部配套情况44

第五章环境保护、消防、节能46

5.1环境保护46

5.2消防49

5.3节能50

第六章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套条件落实情况52

6.1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52

6.2公用工程54

第七章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56

7.1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56

7.2建设期管理56

第八章项目承担单位或项目法人所有制性质及概况57

8.1项目承担单位概况57

8.2企业财务经济状况58

8.3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59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2

9.1项目计算期62

9.2投资估算的编制依据及参数62

9.3投资估算62

9.4资金筹措64

9.5贷款偿还64

第十章财务评价65

10.1财务评价依据65

10.2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65

10.3利润总额及分配66

10.4盈利能力分析66

10.5不确定分析66

10.6财务评价结论68

第十一章项目风险分析,效益分析69

11.1风险分析69

11.2效益分析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