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强林教育集团红河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4900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昆明强林教育集团红河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云南省昆明强林教育集团红河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云南省昆明强林教育集团红河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云南省昆明强林教育集团红河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云南省昆明强林教育集团红河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云南省昆明强林教育集团红河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云南省昆明强林教育集团红河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云南省昆明强林教育集团红河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云南省昆明强林教育集团红河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云南省昆明强林教育集团红河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云南省昆明强林教育集团红河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云南省昆明强林教育集团红河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云南省昆明强林教育集团红河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云南省昆明强林教育集团红河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强林教育集团红河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云南省昆明强林教育集团红河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昆明强林教育集团红河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昆明强林教育集团红河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云南省昆明强林教育集团红河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昆明强林教育集团红河黄冈实验学校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月考高一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卷本人妥善保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年来,围绕曹操墓真伪的争议持续不断。

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尤其在用人上,有人说他“唯才是举”,有人说他不善用人。

他死后,其子曹丕废汉称魏,历史上称曹魏。

曹操生活的时期战乱频仍,国家主要的选官制度应该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书序》说:

“武王既胜殷,邦诸侯,班宗彝,作《分器》。

”这里所说的“诸侯”①臣服于商王朝②相对于材料中的武王是小宗③可以拥有军队,可以自己任命官员④普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A.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3.“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抗日战争

4.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A.1921年底孙中山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B.1922年陈独秀等共产党人参加改组国民党会议

C.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D.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5、近年来,日本的右翼势力逐渐抬头,公开否认曾制造南京大屠杀。

假如中日两国对簿公堂,身为中方的律师,下列资料中,你会选择哪些作为第一手资料提供给国际法庭:

①南京大屠杀时外国记者拍下的照片

②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的回忆录

③万人坑遗址

④陆川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6.鲁迅说:

“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

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

”其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策略的条约应该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7.《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关于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将这棵大树砍断”指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

B.“树墩还在”指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C.袁世凯称帝是“萌发”的重要表现

D.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发展

8.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主要反映了

A.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     B.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C.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D.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

9.某中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

一队士兵冲进一座很大的建筑物,建筑物上写着“总统府”三个大字,士兵爬到建筑物上扯下原来的旗帜,旗帜飘落地上。

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上日历的日期是4月23日。

据此判断日历上的年份应该是

A.民国三十五年B.民国三十七年C.民国三十八年D.民国四十年

10.下列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A.中国人民基本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D.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

11、2010年,为庆祝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中国在印度举办“中国节”,印度在中国举办“印度节”。

下列事件与中印关系直接相关的是

A.日内瓦国际会议B.万隆会议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2.1949年,这串“东海捧出的珍珠”再次与“母亲”分离。

为了让她早日“回来”,邓小平提出

A.“九二共识”B.“九条方针”

C.“一国两制”构想D.八项主张

13.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

“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

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

”由此可以看出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14.中国有句俗话“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

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    B.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15.苏格拉底案: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

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准有资格入选陪审团?

A.10岁雅典男童B.雅典贵妇

C.40岁雅典男性公民D.来自波斯的商人

16.《十二铜表法》规定:

“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权B.罗马法强调“轻罪重罚”

C.罗马法重视道德修养D.罗马法蔑视人权

17.2009年4月,英国民众2万多人在网上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布朗下台。

布朗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A.布朗所在执政党工党的民意支持率B.英国国王的态度

C.议会对布朗政府的信任程度D.在野党保守党的态度

18.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美国1787年宪法时采用了右图资料。

对其解读最正确的是

A.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

 

B.体现了权力的相互制衡

C.体现了三权的分立

 

D.反映了联邦政府权力结构

 

19.《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

“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

C.平民可直选法国的总统D有利于确立、巩固共和制

20.下面是一副政治漫画,画中法国人和德国人(中间两人;左边图案是星条旗,右边图案是镰刀斧头旗)正在讨论,最后达成共识是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21.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当代世界历史局势时,搜集了下列历史图片。

请你为他们拟定一个最恰当的探究主题

A.美国霸权地位的丧失B.世界经济全球化

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D.第三世界的崛起

22.《全球通史》中写道: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

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

23.“我无须对诸位说:

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

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成立 D.德国分裂

24.2010年11月23日,朝鲜韩国在延坪岛海域相互炮击。

此后美国韩国日本举行多次军演,半岛局势持续紧张。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不久,朝鲜半岛便处于60多年的分裂状态。

在这60多年中

①南北朝鲜由美苏占领区发展而来

②在“冷战”阴影下朝鲜分裂

③朝鲜战争是两极格局下的局部热战

④中国迫使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签订停战协定

A.①③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5.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

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

”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建立国民自卫军       B.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C.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D.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26、1994年上映的《被告山杠爷》主要情节是:

某偏僻小山村堆堆坪的最高党政领导人山杠爷全心全意为村民办好事,深受村民拥戴。

强英不孝敬婆婆,甚至动手打老人,山杠爷得知此事后当着全村人的面斥责强英。

想不到强英回家后反把怒气撒在婆婆身上,激起了公愤。

山杠爷于是命人将她绑走游街……当天晚上,倔强的强英就上吊自杀了。

检察院收到举报后立即展开调查,山杠爷被押上了警车。

下面是某班学生的观后感,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反映了文革期间,全国范围内出现各种冤假错案②它反映了十五大以后党和政府依法治国的决心③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还很薄弱④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7、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和共和国历史的伟大转折。

因为这次会议

A、是在通过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思想的情况下召开的

B、明确指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D、决定在国有企业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28、右面两幅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其理论依据是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的构想

29、1999年,中美关系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大使馆而处于低点。

1999年11月,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协议。

2001年4月1日,南海撞机事件又给中美关系蒙上阴影。

200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布什访华,2002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访美,中美关系再现曙光。

两国关系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波折,主要是因为

A、中美两国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分歧

B、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两国都有争霸的要求

C、中美两国人民热爱和平,渴望合作,能够保证中美关系持续健康发展

D、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决定的

30、下列属于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基本历史条件有

①自然地理环境

②便利的经济文化交往

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

④平等互利的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0分)

31.(17分)自古以来的政治发展史中,出现过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

这表明,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使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为唐朝政府与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⑴唐朝“三省六部”中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三省六部制度具有什么特点?

(4分)

 

材料二:

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受到特别限制,因为愈是远离被统治者的政府愈有可能滥用职权,耍阴谋诡计,陷入腐化堕落的地步。

——(美)詹姆斯·罗伯特

⑵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

结合图2说明新生的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这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4分)

 

⑶中国唐朝和美国的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

本质上相同吗?

请说明理由。

(6分)

 

材料三:

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制定了一大批法律及与法律有关的规章。

——朱汉国主编《历史必修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

⑷简要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3分)

 

32、下列四幅图片是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

请根据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请分别指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4分)

 

(2)图一、图二的共同点是什么?

(1分)各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1分)

 

(3)根据图三、图四提供的信息,说明中国革命斗争的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

(1分)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分)

 

(4)图四之后中国发生什么大事?

(2分)

 

33.(13分)二战后,国际格局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1946年)

⑴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开启了一个特殊的时代,为此美国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

(3分)

 

材料二、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

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⑵材料二中提到“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请问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的趋势的出现的表现有哪些?

(4分)

 

材料三、《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形成尚需待以是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⑶据材料三,“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变化?

(2分)“冷战”结束后,美国能否建立一个单极世界?

为什么?

(4分)

 

红河黄冈实验学校高一历史3月月考考试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A

A

D

D

D

A

C

C

A

D

C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B

C

A

C

C

D

C

C

A

B

D

C

C

27

28

29

30

C

D

A

D

31.(本题共4小题,共20分)

(1)职能:

中书省草拟、颁布诏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

特点: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

(5分)

(2)观点:

对政府权力必须进行制约。

措施:

制定1787年宪法,对国家职权实行三权分立。

影响:

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5分)

(3)共性: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本质上不相同。

理由: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最终受制于皇权,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的特点;美国的三权分立受制于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

(6分)

(4)主要成就:

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国家”的基本方针;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

(4分)

32、

(1)图一: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图二:

《五四远动》

图三:

《抗日游击战》(或抗日战争)图四:

《渡江战役》(4分)

(2)共同点:

都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2分)

意义: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2分)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分)

(3)斗争对象:

由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到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

(1分)

原因: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独裁统治,妄图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解放区和人民军队。

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分)

(4)、新中国成立。

33.⑴措施:

提出杜鲁门主义、实行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分)

⑵①日本和欧洲共同体的崛起。

②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③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3分)

⑶变化:

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暂时呈现“一超多强”,总趋势是多极化。

(1分)

不能(1分)原因:

①因为经济力量多极化决定政治力量的多极化(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②国际政治民主化趋势日益加强;③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

(任意两点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