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四期874114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9085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4.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四期874114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四期874114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四期874114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四期874114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四期874114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四期874114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四期874114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四期874114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四期874114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四期874114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四期874114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四期874114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四期874114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四期874114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四期874114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四期874114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四期874114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四期874114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四期874114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四期874114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四期8741141.docx

《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四期874114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四期8741141.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四期8741141.docx

山东省初中语文远程研修简报第四期8741141

2012年山东省初中教师远程研修语文(第二批)

课程简报

第四期

主编:

巢宗祺王景华

执行主编:

孟宪军于立国

美术编辑:

刘凡增

编委:

张伟忠赵春凤毕淑娟孟宪军张会陈万太

于立国张颖庞云龙李占峰刘凡增杜爱华

陈凤杨元春李波

本期导读:

静思颖悟…………………………………………2

团队之声…………………………………………5

作业选粹…………………………………………14

研修感言…………………………………………42

每日之星…………………………………………45

简报览胜…………………………………………47

研修花絮…………………………………………49

专题五作业………………………………………53

静思颖悟

自助餐里的教育学

省课程专家张伟忠

每年暑期远程研修,省级课程团队专家都驻扎在教育大厦,吃那里的自助餐。

每次吃过几天以后,再好的饭菜也没感觉了。

今年发现,教育大厦的自助餐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也与时俱进,有了变化——现场烹制一些菜饭。

虽然食材并没有多大变化,但味道、口感都不一样了,现煎的鸡蛋、现烙的饼、现做的汤、现煮的水饺,甚至是现下的面条,都让人吃得津津有味,齿颊留香,吸引大家流连、往返。

由此想到语文课堂教学,同样的课文和教学内容,为什么有的课堂就令学生欲罢不能、如饥似渴,有的课堂却令学生昏昏欲睡、毫无胃口?

原因就在于老师提供的食物有

没有现场制作的。

换句话说,有没有现场生成的教学内容,是一堂课是否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

有的老师把准备好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一股脑儿呈现给学生,不管凉热,爱吃不吃;有的老师却在给学生提供“基本口粮”的同时,也准备一些食材现场“制作”,保持其热

度和鲜味,甚至让学生参与到制作过程中来,共享劳动成果。

学生喜欢哪一种老师和课堂呢?

答案不言而喻。

既然教为学服务,那么教师的教就要为学生的学而做出调整和改变。

如同吃自助餐,不但让学生吃饱,还要吃好,吃得愉快,这样才能保证充足的营养和充分的吸收。

再回到课堂,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

不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和结论;

不再机械地传授知识;

不再用滔滔不绝的讲解独霸课堂时间;

……

而是:

提供丰富的内容供学生选择;

与学生平等交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和质疑的权利,重视现场生成的资源;

……

上一堂有悬念、有挑战、有生成的课,和学生共享一场语文教育的盛宴吧。

 

台儿庄古城

 

团队之声

收获幸福,收获希望

——致学员

省课程专家赵春凤

亲爱的朋友,时间的飞轮在无声地旋转,倏忽间研修的日程已经过半。

盛夏,并未感到酷热;宁静,让暑气飞到了九天。

因为我们眼前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胜景;我们胸中已有“再上层楼登高境”的豪情。

与教育界的精英一起攀登“泰山”,我们拾级而上共赏智慧灵光的“七彩斑斓”;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同享“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幸福,我们心境怡然。

 孔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见贤思齐”,我们幸福着你的幸福。

读着同行一篇篇饱含真情,富有智慧的文章;看着一句句情真意切的点评,我知道我们的学习真的已经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在这样的胜景里工作,每一个“仁者”都能绽放一朵灵秀,每一位“智者”都能奏出美妙的乐章。

冰心说:

“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就小了。

”细细想想,几天的广读博览,我们的天地真的宽广了。

小小的我,正在生长。

 

“我要开花,他们在笑;我要开花,他们在嚷嚷……”

细细回味,我们共同走过的每一个日子,怀揣着希望前行,不知不觉已经收获颇丰!

 “行百里者半九十”,朋友们,我们的行程刚好过半,请盘点一下收成,整理一会行囊;回味一路风景,孕育一份希望;带着诗意学习,伴着幸福成长……

记住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让我们一起,携智慧与阳光漫步,在教育这块丰田沃土上耕耘,在网络知识的海洋里冲浪。

“撑一支长篙,向清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当仰望星空,我们便不再迷茫;在躬耕践行时,我们便会收获希望!

也说学生喜欢的口头语

省课程专家杜爱华

口头表达指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它比书面语言有着更直接更广泛的交际作用。

语文课程新标准中要求“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信息大潮袭来,学生的口头语言愈加丰富多彩,有不少还是创造性的个性化口语,引人深思。

让我们先来欣赏下边的学生语言:

“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天生的蠢才”,“再烦我,我就把你绑在草船上,让你借箭去。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才能保证长期有鱼打。

”“会当凌绝顶,来张葱花饼。

”“让别人去死吧,我自己活着。

”“是金子,总会花光的;是镜子,总会反光的。

”“我又不是人民币,怎么能让人人都喜欢我?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众里寻她千XX,蓦然回首,那人依旧对我不屑一顾。

”“我是老大,我怕谁。

”“鸡蛋碰铁蛋,注定要完蛋”。

这是现在学生中最流行的语言,很“时髦”。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学生的心理,有利于我们的教育教学。

一、逆反的心理。

——“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天生的蠢才。

——“再烦我,我就把你绑在草船上,让你借箭去。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在受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抗心理,是一种抵触、不顺从的心理状态。

青少年有了逆反心理,对教育者所施与的教育就会通过逆向思维而产生种种阻碍意念,对教育的效果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多数家长、老师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过于关心,过多的提醒,成了学生的负担,学生感到压抑,往往会产生一种本能的抵触,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于是产生了这样诙谐性的解释。

不少家长总是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比较,无形中给孩子以压力,甚至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说这些话,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味道。

这实际提醒我们,要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看待,要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尊重与宽容是一种素质,一种美德,一种信任,一种激励。

要给孩子合适的目标,给孩子以期待,让孩子敢往前冲,这样才可能消除逆反心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标新立异的心理。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才能保证长期有鱼打。

——会当凌绝顶,来张葱花饼。

青少年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兴趣广泛,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

这就注定了他们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展现这一时期自己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才能与魅力。

学生感兴趣,才会乐于参与,主动创造,才会有不同凡响的成果。

经常有恨铁不成钢的老师和家长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懒惰、越来越不具备创新能力,从学生的语言上我们难道不能看到一些希望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

在孩子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对学生新奇的想象要给予支持,允许“标新立异”,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中发现问题,提出见解,不轻易地否定学生的“奇谈怪论”,善待学生的“标新立异”,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我们能从学生标新立异的思想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引导他们积极创造。

三、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让别人去死,自己活着。

——我是老大,我怕谁。

现在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受到几代人的呵护,加之很多家长教育方法不是很恰当,甚至是溺爱,很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别人关注自己,希望别人听自己的,感觉自己永远都是正确的,即使自己做错了,也是应该的,任何人都不能批评自己。

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往往强调自我的权利和欲望的满足,忽视他人的存在,表现为一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态度。

说这类语言严重的同学,我们老师应该多对他们进行团结教育、友爱教育,利用一些特殊节日,例如父母生日、母亲节、圣诞节等,让他们表达自己的心意,体验父母的艰辛。

利用同学之间的伙伴效应,督促激励他们从自我的圈子中跳出来,多设身处地地替其他人着想。

学会尊重、关心、帮助他人,从而获得别人的回报,从中也体验到人生的价值与幸福。

让他们融入集体之中,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关爱,持之以恒,他们就会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

 四、希望被认可的心理。

——是金子,总会花光的;是镜子,总会反光的。

——我又不是人民币,怎么能让人人都喜欢我?

所有人都希望被别人认可,即使是一些学困生,习惯不良的学生,也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可是在现实中很难如愿。

他们自我解嘲:

金子总有一天会花完的,而镜子在金子前是会反光的。

再烂的人也会有他的优点,当你发现自己不是金子的话,不要着急,你可以是镜子,没有我们“镜子”,“金子”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是“金子”,永远不会知道自己会发光的。

得不到别人的喜欢,找理由安慰一下自己。

当我们看到这些的时候,是否该反思自己的语言和做法。

慷慨一点,把我们的喜欢、认可给每一个学生,激励他们向上的信心,给他们积极向上的动力,发挥他们的潜能。

我们不会损失什么,相反却可能会收获尊敬,甚至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让学生感念一辈子。

这样的成效,何乐而不为呢?

五、洒脱的心理。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众里寻她千XX,蓦然回首,那人依旧对我不屑一顾。

青春期的孩子是不可能摆脱“不成熟”的烦恼的,这就注定他们无法超越“成人----幼稚”的尴尬境地,因此他们会产生极其强烈的情绪波动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一个小小的挫折会让他们沉入情绪的低谷,体验无穷的沮丧,其内心的愤怒与动荡如何表达出口呢?

这些语言实际是青少年在无意识中为自己心理健康筑起的一道防御之墙,实现了自我保护。

我们不能否认,现在很多学生生活得很洒脱,他们敢说,敢笑,敢做,敢为。

例如有些学生对异性有了好感,或许是我们所说的“早恋”,他们好得快,“分手”也快,绝不会觉得“天昏地暗,无法生活”,稍微过一段时间就会笑对生活,觉得生活是美好的。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看到学生学习很差,或者习惯很差,我们急得难受,可是他们不会难过,也不会着急,他们很善于调节自己。

知道“天生我才必有用”,大可不必“杞人忧天”。

这一类幽默的表达手法不仅透出青少年活跃而跳动的思维,更是他们学习、生活中的调味剂。

紧张忙碌的学习之余,为人际交往困顿之时,被竞争压得喘不过气之际,相互来上这么一两句“黑色幽默”,大家心领神会,相视而笑,不仅可以暂时卸下沉重的包袱,缓解紧张、压抑的情绪,还能够调解彼此之间的关系,拉进距离,增进默契。

将心比心,在学生的立场,我们发现,这些新奇、怪异语言的广泛使用其实就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种自然表达和流露。

青少年思维的开放性、敏感性、创造性在这些时尚而幽默的语言中熠熠生辉,青少年渴望力量、与众不同、自立自强的成长信念透过这些精妙而隐晦的语言而跳动。

时下流行的不少口语,有生命力,大家喜闻乐用,像这次研修鲁子问老师的“亲,我知道”,拉近了大家与研修的距离,刷新了众人的视觉,很有亲和力。

那些低俗的无内涵的口语,我们应辩证地看待,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走进青少年丰富的内心世界,解读他们的心路历程,与他们形成共鸣,赢得他们的信任。

这样,他们才能更真诚地接纳我们,我们才能更准确地理解他们,与他们亦师亦友,共同成长。

在实践与创新中提高语文素养

——关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省课程专家陈凤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课程性质”的表述,作了如下修改: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关于“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建议中,内容所作的补充是:

“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

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增强在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

跨学科学习,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

突出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自然,关注自己的成长,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由以上表述我们可以看出,语文综合性学习要突出以下特点:

1.语文素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

语文教学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语文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而民族语言负载民族文化,是根之根”,“汉语言文字负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没有生命的符号,而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开放多元的,可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但其目的应与语文学习的目的一致,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简单到复杂可以分为六个层次:

①必要的语文知识。

②丰富的语言积累。

③熟练的语言技能。

④良好的学习习惯。

⑤深厚的文化素养。

⑥高雅的言谈举止。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学习祖国语言,继承民族精神和人类遗产,提高文化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塑造高尚的灵魂。

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文综合性学习,同样要担负起为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高尚灵魂“打底子”的作用,学习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是到民间采风去。

根据这一主题确定的学习内容是:

到民间采风,了解感受民俗文化。

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考察、搜集整理资料、研讨分析等,基本达到本单元综合性活动的目标,即让学生关注身边的民风民俗,热爱民族文化,热爱家乡,构建起对家乡人文历史的认同感。

我校地处泰山脚下,泰山文化源远流长,从提高语文素养方面,我们具体确定的活动内容是,搜集有关泰山的古诗、泰山石刻、泰山传说等,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加深对泰山民俗民风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2.创造能力——贴近现实生活,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

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

只有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才有可能培养创造能力。

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曾经说:

“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

”如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的综合性学习主题分别是:

献给母亲的歌,寻觅春天的踪迹,科海泛舟,到民间采风去,古诗苑漫步,背起行囊走四方等,根据这些已经确定的主题,可以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学习、搜集资料,通过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实地观察、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寻觅春天的踪迹”这一专题,放在了第二单元中,第二单元是散文诗单元,重点课文有鲁迅的《雪》、巴金的《短文两篇》、高尔基的《海燕》等,学习这个单元的时间是在春季,学生亲身感受着冬天的逝去,春天的到来,在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可以从科学和人文两个方面进行:

科学方面,布置学生写观察日志《春天的踪迹》,通过观察自然界春天到来的种种变化,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人文方面,布置学生观察春天,并能从春天的细枝末节的变化中,写出或者说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从而激发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

还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词,从古人的笔下探寻充满诗意的春天。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科内外的联系,强调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我们就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

创新能力是当代教育中的主旋律。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语言现象和事实中发现问题;在自己的表达中,努力改变模式化的套路,寻找语言运用的创新;在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中,找寻规律性的东西;在与同学的交流研讨中,共享学习的智慧;在成果的展示环节,要创设生动、活泼、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在展示自己语文学习成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3.实践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也需要突出语文学习的核心目标——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和合作、对话等方式,学生才能真正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

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

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的统一。

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设计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把语言文字的运用和生活联系起来,和各种学科的学习联系起来,根据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需要,在运用中真正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能力。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设计的活动应该是“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等等。

然后注重培养全体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习惯,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在探究中获得新知识和能力的乐趣。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曾被诗人藏克家称为“中国文学园地一朵别致的小花”。

在对联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先让学生给上联对下联,然后告诉学生答案,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上联是: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下联是: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还可以对:

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学生听后意趣盎然,兴致很高。

老师再介绍历史上有趣的对联,穿插教给学生对联的一些基本常识:

对联的特征、技巧等,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搜集整理对联,欣赏背诵一些有名的对联,并尝试创作对联。

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在语言文字的应用中,学习语文,培养了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推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师生在充满情趣的探索活动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是我们的理想追求。

作业选粹

综合性活动课:

展示名著知识的绝佳平台

枣庄十五中   孙召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学更是我们五千年灿烂文化中的奇葩。

当然在学校教育中,传播民族的精粹,继承先哲的精神文化遗产,语文课应该也必须是承载着传播和引导作用的平台。

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清新而又厚重的文字,不仅仅是散发着墨香的发黄的扉页,而是舞动的音符,是潺潺的小溪,是清脆的鸟鸣。

这样的经典每多读一遍,我们仿佛更能听到那渐行渐近的文学足音。

从教十一年来,我想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分享这令人心动的文字,让他们也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在文学的世界里徜徉。

可让我感到困惑的是:

我们手中除教材以外,一无所有。

我有的只是自己十多年读书的经历和十一年从教的经验。

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我们好像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的分数,而不是他们的文学素养,引导他们阅读经典好像成了被边缘化了的可有可无的累赘。

我曾经想过,语文课要这样讲下去,早晚会走向穷途末路。

那如何才能做到不“舍本逐末”呢?

一年前,我做了一个有益的尝试,让综合性活动课成为学生展示名著知识的平台,迷惘的我仿佛从黑夜中见到了光明。

去年寒假放假前,我特意布置了一项作业——在家阅读“四大名著”,开学后我们要进行名著知识擂台赛。

希望在家做好准备。

说真的,布置这些作业时,我不是刻意的。

我只是想让学生在家不要浪费时光,多接受一些文学知识的熏陶。

按照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开学后的第二周,我们利用活动课进行了精彩的“名著知识擂台赛”。

在比赛之前,先征组织生报名参加,然后把名单,根据学生情况平均分成两个小组,形成对擂的局面,随后再选出组长。

比赛程序分为:

必答题、抢答题、小组合作必答题、观众题、二十分风险题、三十分风险题等。

下面是设计比赛的部分内容:

“四大名著”知识擂台赛——语文综合性活动设计

一、指导思想:

通过品读四大名著,增加学生的文学底蕴,提高文学素养,培养广大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相互交流、共同学习的平台。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提取、整理信息使学生真正走进名著,感受名著的精华、经典。

2.在广泛阅读中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进而产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3.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通过最后的评比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活动设想

1.分解任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成果共享。

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组,各小组均有分工,每个小组的成员要互相配合完成小组任务。

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周,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所总结的资料。

把所总结的资料。

第一组:

收集《三国演义》《红楼梦》和《水浒传》的人物卡片。

想一想这个人物的经典故事及人物特点。

还可以探究一下《水浒传》中人物绰号的由来。

  

第二组:

收集《红楼梦》中自己喜欢的诗、词。

说说它好在哪。

   

第三组:

收集并分类整理关于名著的成语、歇后语、对联。

   

第四组:

收集《西游记》中的自己难忘的降妖故事。

   

【设计说明】在孩子读书习惯未养成之前,我们老师必须重视方法的引领,行为的强化,促进孩子会读书,爱读书。

所以此项设计的目的是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提取四大名著书中的重要信息,这样可以促进孩子对名著的理解和掌握,对书中重点内容的吸收和内化。

2.活动安排

①上图书馆、书店查寻资料;

②在计算机课或者家中上网。

③请教语文、历史等各科老师;

④细致认真的阅读四大名著;

⑤观赏或利用四大名著的电视剧;

⑥阅读整理老师下发的、学生自己查找的资料;

3.重视资料积累。

包括个人或小组研究计划、活动方案、阅读摘抄、阅读日记、搜集整理文字音响图片资料、讨论记录、学习心得等。

四、活动过程

1.准备

①布置教室,营造气氛。

②确定主持人。

③全班同学按组围坐。

④制定出评分标准,各组选出一名同学当评判员,做好统一的打分牌,记录员两人,统计成绩。

⑤准备好竞赛题卡片,各种图片、音响、电脑、文字资料,奖品、颁奖音乐,排演好节目。

2.比赛程序及过程

(一)必答题

1、在《三国演义》中,“千里走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